1999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周末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迷信的泛滥
  马国征
  近年来,不少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打着各种旗号沉渣泛起,有些地方甚至十分猖獗。值得严重注意的是,相信鬼神、搞封建迷信活动的不仅有一般群众,而且也有共产党员,甚至是担负一定职务的干部和资历较长的干部。这种社会现象,已成公害,而“法轮功”让人们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
  这里不妨列举一些事实:
  巫婆神汉装神弄鬼,标榜驱邪治病,实则坑害、折磨群众,诈骗钱财,甚至残害生命;
  以练某种功为名,贩卖伪科学,鼓吹法力无边的“外气效应”;
  有的宣扬在数千里之外可以用一杯水接受“大师”发的功,这杯“信息水”可以包治百病;
  画符念咒,妖言惑众;
  通过“扶乩”、“圆光”,诱骗觉悟不高的群众同“亡灵”对话,乞求“显灵”保佑,而“亡灵”下达的“言论”全是迷信职业者胡编乱造炮制出来的;
  “阴阳先生”指点“风水宝地”,以供营造先人坟墓,祈求庇荫子孙飞黄腾达。反之,如果“阴阳先生”认为某处“风水不好”,则周围群众无端被惊扰得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阴阳先生”诬指革命烈士碑为“不祥之兆”,“如老虎镇住了村民”,于是挑动起村民“破凶立吉”,砸断碑石,殃及先烈……
  面对上述种种唯心主义、封建迷信泛滥的情况,少数舆论阵地、新闻媒体、“窗口单位”,不是高举唯物主义旗帜加以揭露批判,痛斥种种邪说,以教育群众,反而起了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
  某报一篇文章津津有味地渲染某女演员通过“打卦”,预测自己的人生道路。此举不仅有损演艺界的形象,而且对众多“追星族”必然产生不好的负面效应;一家省级晚报的副刊,在头条位置刊登了一望便知是宣扬迷信思想的文章。文中着力渲染了一位共产党员老干部,在解放战争的紧要关头,对自己今后是否跟共产党走发生了动摇,于是只得请“扶乩先生”指点迷津。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竟是一个省级宣传部门的干部!
  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我们就不难理解,李洪志为什么能借“法轮功”大肆宣扬封建迷信,欺骗愚弄群众,甚至有的党员、干部也受他蛊惑,造成如此大的危害!
  实践证明,宣传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的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如果听任种种封建迷信活动泛滥,特别是“法轮功”流毒传播,势必造成害党害国害民的严重后果。“法轮功”与一般的封建迷信不同,它有一套歪理邪说,而且还有大量的书籍、录像带,流毒甚广,加上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的组织网络,形成一股破坏性势力。所以大力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清除“法轮功”,是一场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


第11版(周末副刊)
专栏:

  斥“骗”功
  ——一个老农的话
  杨玉辰
  (外一首)
  李洪志,甭装蒜,
  你的功法就叫“骗”。
  你说能“救人免苦难”,
  “法轮”一转危变安;
  可你岳父患癌求你治,
  你发功却送他上西天!
  你说“有病不用吃药片”,
  “打坐念佛”身自健;
  可你为何感冒也往医院跑,
  药开少了你还道长短?
  “法轮功”,尽行骗,
  骗得人跟你上贼船,
  骗得人心散脑错乱,
  骗得人家败命也完!
  李洪志,甭狡辩,
  “骗”功戳穿原形现,
  歪理邪说齐清算!
  戳穿“真”“善”“忍”
  “真”?不真。
  胸无点墨却著文,
  求人捉刀本为假,
  冒名顶替何为真!
  “善”?不善。
  病危不准上医院,
  见死不救是为恶,
  落井下石真凶残!
  “忍”?不忍。
  持见不同即怀恨,
  围攻谩骂泄私愤,
  分明祸国又殃民!
  “真善忍”,真坑人,
  是非美丑不能分,
  劝君莫信“真善忍”,
  重读马列做新人!


第11版(周末副刊)
专栏:

  新兵(中国画) 黄援朝


第11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象书话

  这本书,这座路标
  赵剑
  在所有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书在我人生的追求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吴天石、马莹伯合著的《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北京第一版,以下简称《谈》)。与中外大部头的名著相比较,《谈》是一本很小的书,全书只有六十八个页码,三万多字。
  《谈》一书,是1963年我在晋城一中读高中时购买的。那年的9月5日,著名作家赵树理应邀到我们学校作报告。聆听了他幽默生动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报考文科大学、立志当作家的信念。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我高中毕业的1964年,“社教”运动风起云涌,高考工作中政治审查十分严格。高考落榜,我回家乡当了一名中学教师。苦闷之中,我忽地又想起了《谈》这本小书。在一个旧纸箱里(那时我还买不起书柜)我找到了它,便在每天夜深人静时细细地阅读。读着读着,好像看见“囊萤”的车胤、“映雪”的孙康就在我的面前。古人那种勤学苦读的精神,就像一针强心剂一样让我失落的信念又起死回生!于是,在教学之余我一边自学,一边写诗。等到1984年的一天,也就是我名落孙山二十周年的“忌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关于“北京人文大学招生启事”,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我抓住这个机会,毫不犹豫地报名上文学专业学习。妻子知道了,笑着对我说:“你都四十岁的人了,还想上大学?我说你别再做梦了!”我无言以对,心中涌起一阵苦涩……
  在三年学习中,我如饥似渴地研读文学专业的几十本教材,同时也始终没有放下过《谈》这本小书。每逢遇到疑难问题时,白居易“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和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的孜孜不倦、勤学苦读的精神,便成为激励我克服困难的一种力量。三年学习结束,毕业成绩优秀,我被评为优秀学员。同时,我创作的《我是》等四首诗歌作品也在全国评比中获奖,分别被选入北京人文大学学生作品选《红棕之歌》和全国大学生人文杯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选《桥·智慧交响曲》。
  我把红绸金字的“北京人文大学毕业证书”和两本作品选集捧回家,放到妻子的手上,深情地对她说:“你看,我三十年前失落的梦,今天终于找回来了!”
  此刻,让我最感激的还是这本《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它像一座醒目的路标,让我永远铭记在心!


第11版(周末副刊)
专栏:

  葡萄常在记忆中
  魏晚秋
  “万里西风过雁时,绿云玄玉影参差。酒酣试取水丸嚼,不说南天有荔枝。”明朝李梦阳在《葡萄七绝》中把葡萄比作“水丸”,读起来就有种垂涎的感觉。而建安才俊曹丕,则可称之为葡萄的知己。他说:“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葡萄,当其末夏涉秋,尚有余暑,酒醉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又酿以为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新食耶?他方之果,宁有匹者?”对葡萄及葡萄酒,曹丕算得上是情有独钟,认为是天下珍果,无有出其右者。
  而我,念念不忘葡萄,实则是心中乡思难抑。故乡烟台,是出了名的葡萄产地。离开故乡几十年,几度梦回故乡,梦回那“绿云玄玉影参差”的葡萄园,一串串葡萄,一串串回忆。今年夏天,回到故乡烟台,回到那梦绕魂牵的小山村,又看到了葡萄,故乡于我,却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村中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低矮的小草房找不到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洋”味十足的小楼;人们眼睛里的忧郁看不见了,看见的是一张张喜气洋溢的笑脸。我记忆中的那些熟悉的人物,像二叔、四婶都先后故去多年了,我甚至没有找到一个跟我还有一点血缘渊源的亲人。是啊,时间太久了,我离开故乡实在是太久了。
  但是葡萄园还在,只要葡萄园还在,我在故乡的“根”就还在!
  漫步在故乡的葡萄园中,8月的风柔柔的,带着远处海的气息,我徘徊着、回忆着,直到月亮爬上来,四周静谧无比。此时的葡萄园,就像唐朝诗人唐彦谦在《咏葡萄绝句》中写到的那样:“金谷风露寒,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闻着熟悉的葡萄清香,往事浮上心头。
  六十年前,这块土地上,同样有这么一片葡萄园,葡萄园的主人,就是我的父母。在那兵荒马乱,民生艰难的年代,父母还能保全这一片葡萄园,简直是个奇迹。父亲是个寡言的人,但说起葡萄却有说不完的话。父亲的父亲——我的祖父也是经营葡萄园的,是方圆数百里的葡萄种植专家。
  据父亲讲述,烟台的葡萄种植,历史很久,但有规模的种植,是在本世纪之初。1861年烟台开埠之后,外国人蜂拥而至,在烟台开矿办厂,到清末,烟台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商户千家,帆樯林立的胶东重镇。与此同时,民族工业在烟台迅速兴起,我国的钟表、机械、花边、绒绣、抽纱等现代手工业、工业均发轫于烟台。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投下三百万两白银的巨资,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现代葡萄酿酒公司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同时从国外引进一百二十多个优良葡萄品种,自此烟台开始大规模种植葡萄。我的祖父是晚清中那种守旧却又不乏新思想的文人,愤世嫉俗之下,辞官回到烟台,买了一些地种葡萄,研究葡萄,跟张裕公司颇为亲密。我记事时祖父已经辞世,张裕公司也已凋敝,全然没有1915年巴拿马获国际金奖时那种人气鼎盛的样子;我家的葡萄园也越变越小,种的葡萄,好像一种叫“玫瑰香”的居多,这是一种可酿酒也可鲜食的葡萄。但随着日寇入侵,时局变得更加凶险,终于父母也被迫带着年幼的我,离开我们心爱的葡萄园外出流亡,辗转大半个中国,来到四川成都,没等到抗日胜利,父母就永远离开了我。
  然而令我记忆最深的是,在这些漂泊的日子里,每年秋天葡萄成熟的时候,无论多么困窘,父亲也会去买回一串葡萄,摆在那里,不吃,只是呆呆的看着,泪水从他的眼角溢出,母亲也背过身去低泣!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其中饱含多少乡思,也饱含着多少对太平岁月的企盼啊。父母亡故后,我的处境更是不堪,差一点没活到解放那天。是新中国给了我新的生命,之后便学习、工作,几十年时间里,多少次梦回故乡,却一直没有勇气再去找寻儿时的旧梦。现在坐在这葡萄园中,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一刻,直到主人叫我回去休息,我才如梦方醒。
  晚上与主人闲聊,得知他种了五亩葡萄,全部是跟张裕公司签过合同的。“张裕公司还在?”我问。主人大笑起来,说:“张裕公司现在可大呢,可现代化呢!”主人种的葡萄的品种叫“品丽珠”,是解百纳干红专用的葡萄品种,他们这一个村都是张裕的葡萄基地,好几百亩连在一起。村里人就靠种葡萄致富,修新房、买家电。
  离开烟台之前,我专程去了一下张裕葡萄酒公司,徘徊在张裕葡萄酒历史博物馆,往事又浮上心来。待我走进百年地下大酒窖,抚摸着那印着历史沧桑,散发着悠长岁月味道的大橡木桶,泪水便再也止不住了。我任它流着,只有我明白,它不是为过去而流,它只是为今天的平安和幸福而流。
  离开烟台,我特意去买了一些张裕葡萄酒,我要将它们带回去,放在床头,这样我将感觉到,我永远不曾离开过今天那充盈着幸福的故乡。


第11版(周末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魂系恩来
  杜希廉
  启君!你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你走得那样急促!
  你留下遗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遗体献给同仁医院作解剖、科研、教学之用,不让人们送你。但是,你的老战友、老同志和亲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这种无言的思念,将永远陪伴着你!
  人们不能忘记,1932年,你在十三岁上中学时就投身革命。风风雨雨,六十六个春秋,你始终不渝地牢记革命传统、战斗精神,你身体力行,并以这种精神影响和教育着下一代。
  令人心碎的是,你临终前半年,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百年,你日夜沉溺于悲哀之中,诱发了大面积心肌梗塞,怀着对周总理的热爱,离开了人间。
  岂能忘,1941年,你到了红岩村,在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三年。二十二岁的你,生活在蒋介石敌特反动势力的严密包围之中。周恩来亲自给你们讲党史,激励大家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周恩来对你的爱护与关怀,你铭记在心,至死不忘。
  五十年代一个深秋之夜,在天津市干部俱乐部里,周总理见到了你,温和地对你说:“你到北京去的时候,怎么不去我那里?见见!”你嗫嚅道:“现在可不比往年的红岩村。”(那时,你们同住一层楼,朝夕常见)总理依然随和,说道:“怎么?侯门深似海吗?”你默默,不知所答。总理神色庄严起来,一字一句地讲道:“你是教育局长,知不知道南开中学将要开辟一间所谓‘周恩来纪念馆’?你负责,马上通知他们,不要这么做!你负责办好!”在这斩钉截铁的声音中,你深深体会到伟人的道德芳香和人格力量。
  你对周恩来的痴情思念,在1998年初开始的纪念百年恩来的活动中,更是一发不可收。你激动、不安,天天守着电视看,捧着书报读,亲手剪报、贴报,书写纪念文章。不到半年的时间,剪报贴了八大本,纪念周恩来的文章,写了八篇。你呀!流着泪看,抹着泪写。眼里淌着泪,内心在滴血。沉痛的思念,从笔尖流出,化作一篇篇生动的教材,歌颂周恩来大忠、大义的民族英雄之魂,怀念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虽九死其未悔”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你的激情,不是十分,而是万分;不是一时一刻,而是日日夜夜,长达半年之久。你是年近八旬、又有严重心脏病的老人,这般伤神,如何了得?!
  你天天记日记,数十年如一日。在纪念周恩来的日子里,日记里满是对恩来的思念。
  1998年1月8日,你用大字在本子上写着:“1月8日,是周恩来逝世二十年纪念日。”
  1月9日:“近日,新闻界开始纪念周恩来,有新闻,有文章。”
  “昨,1月8日,北京日报刊邓在军一文,《百年恩来》电视片之情。邓是电视界的著名导演,却是周公侄媳。他们夫妇,以自己的深情,制作此片。此文,太感人。我边读边抹着泪。”
  ……
  “我正执笔写纪念恩来同志的第三篇《周恩来是军事家》。我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许多情。是从笔端倾泻出来的泪!我必更加奋力去完成!”
  ……
  2月14日:“元宵节过了。夜夜读观电视《百年恩来》,夜夜泪流!”
  3月4日:“近期,我主要是怀念周总理。常在中夜,想起他,而流泪。白天,想起他,而泪流。”
  ……
  3月5日:“今天是周总理百年寿辰,也可谓之冥辰。生于百年前,逝去二十二年矣!白天看了三部纪念影视片子。夜,又看《周恩来》影片。写其文革中,写其临终。泪,簌簌难止。”
  3月21日:“我又写了一文《周恩来反对官僚主义》。给天津的小报又写了一‘信’:《周恩来要我们学雷锋》。
  “天天剪贴纪念恩来的文章和消息。已贴成八本了。用的旧杂志……”
  启君!长时间的激动和伤神,你的身体承受不住了。我好后悔呵!我怎么这样无能,竟无法缓解你因对周总理的思念而引起的悲伤。1998年5月初和6月中旬,你两次住进同仁医院,但心里还挂念着要写文章的事。
  你在1997年4月2日的日记中激励自己:“我要过好人生最后一阶段!要唱好自己的老年之歌!把生活的最后十分钟,过好!”“我将把生活的最后章节,唱得完美!直到终场哨响时,我方坦然向世人告别。”
  老何!你唱好了你的老年之歌。在晚年,你尽力向世人宣传了延安传统、红岩精神。
  1998年7月4日凌晨,半昏迷状态的你,自言自语:“好多的人口罗!……开大会,周总理作报告……。”
  这是你的最后一句话。你满怀对周恩来深深的爱走了。永远地走了!
  安息吧!启君!人们永不忘你!


第11版(周末副刊)
专栏:

  聂荣臻诞辰百年纪念盘赏析
  犁源
  重庆阳歌景泰蓝有限公司为纪念聂荣臻元帅诞辰一百周年而专门设计制作的聂帅景泰蓝纪念盘,立意高卓,手法独具,工艺精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聂帅纪念盘的设计者张同禄先生,谙熟景泰蓝工艺,造诣很高。他在直径约为四十六厘米的有限空间里,娴熟地运用景泰蓝工艺这种特殊的艺术语言,以象征、写实等艺术手法,成功地再现了聂帅的丰功伟绩。以长城、松柏象征聂帅作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为国家、民族所立下的伟大功勋和伟大人格;以装饰在纪念盘内侧边缘的一百颗金星象征聂帅的百年诞辰;以玛瑙雕刻而成的松果,象征聂帅的精神像松果一样播撒四方。作者还独出心裁地在纪念盘的上半部,以半圆形的长城相隔断,用变形的彩云象征神秘的太空,形状各异的卫星遨游其间,象征我们的太空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在太空中畅想驰骋……无怪乎我国著名鉴赏家耿宝昌老先生等专家们称赞聂帅纪念盘工艺十分精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设计制作者还充分考虑到景泰蓝工艺的局限性,为弥补其不足,特意采用了玉雕、木雕、花丝、镶嵌、腐蚀、冲压、照相等多种传统和现代工艺与其结合,才使纪念盘得以成为一件艺术珍品。


第11版(周末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生命的感悟
  丁伯慧
  生命是什么?大仲马说,“是在死神候见室的小憩。”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但如此短暂的生命却又常常能酿造出惊天动地的功业,谱写成众多的乐章,其间,有情,有思,或凝重,或壮美,或宜人,皆在于生命有所感悟。而在李御那儿,则无论是“依依亲情”,还是“点点心泉”,抑或是“殷殷呼唤”,无不融情入内,情溢始终。
  李御的生活是先于他的“感悟”的。曾作为军人,当过瓦工、风钻手、炊事员,后又赶上恢复高考读过大学、当过记者,且年幼时在乡下长大,后来又生活于大都市的李御自然是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的。后来作者的职业虽定位于记者,但他的经历却已渗入他的灵魂,凝成一种情结伴随他的终生。尤其重要的是,这本散文集是作者几十年的生活和创作的结晶,从最早的《头巾》到最近的《生命的感悟》跨越了十几年,记录了他这一代人的生命轨迹。
  现在,我们捧着这本尚留着墨香的书,感悟作者的“感悟”,如同是在面对一段历史。在这本史书中,作者是一个诗人,一个情感丰富、哲思饱满、历经沧桑的旅人。
  不是诗人,咏不出《头巾》、《父亲》、《秋思》等情意盎然的篇章。作者的笔是朴素的,在这支朴素的笔下,无论是母亲、父亲、外祖父等可感的亲人,还是箬姑山、槐柳、苦艾等“身外”之物,无不饱含着深情。在《头巾》中,我们不仅见到了母亲这个活生生的形象,更看到了千千万万个乡村中勤劳贤淑、朴实无华、堪称典范的东方女性。这位母亲同时告诉了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情物意,在现今物欲横流的功利化时代,一股久违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正是我们今天所千呼万唤的功利之外的世间真情!
  没哲思,作者作不出《匹夫忧思录》,不会《走进川西北》,更不会有如此深刻的《生命的感悟》。在作者那儿,生命时刻在感悟着生命本身。诚如作者所言,“走了一路,听了一路,看了一路,更多的时候只能是沉默。啄破自身的思维之茧后,需要的不是一种表达,而是跌入更深层面的思索……”八十年代末期,学界曾有人惊呼:“现代人不会思考了!”当然,现代人并不是真的不会思考,相反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都会思考。但现代人急功近利的思考太多了,利己主义的思考太多了,人们惯于在奔跑中生活,却很少有人愿意坐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下,这奔跑本身有没有什么过错。生命的感悟被生命的享受一把抹去了!作者自然知道这一点,于是他离开大都市,走进群山连绵的川西北,走进这个世界上尚存留的原始的却又最真的那个角落。作者“感悟”到了什么?一种精神,一种爱。
  应该说,我是第一次整本地读李御的书,但和李御有相同的感悟却并不是第一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一个著名的单子理论,在他看来,每一个生命体都是一个健全、自在的单子,他们都以自身的方式感受着生命。而这种感受到了有思维的人类这儿,就能成“悟”。因而,对生命的感悟是千百年来文士哲人们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李御作为一名记者,在丰富的生活中感悟,又把这种感悟寓于真实的生活之中,这本身就给予我们一种启示:我们的生命还在继续,我们的感悟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也必然是将来的。


第11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地书影

百象图摘
  一种连续出版的、汇集精彩有趣图片的轻松读物,所摘包括照片、绘画、图案、建筑、雕塑等,并加以文字讲解或说明;内容含名人图传、漫画拾趣、知识图解、人间百相、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等。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是其主要追求,可谓非赏心悦目不选,非引人入胜不摘;文化的视角是其明显特点,无论是风俗民情、人生体验还是时尚生活,都注重其文化背景,力求揭示其中深意,使通俗而不庸俗。印制精、含量丰是其又一特点,每期一百七十多幅图片、数十个题目,长短稿参差,大小图穿插,可满足各种方式的阅读。世上多见“文摘”,“图摘”却是独此一本——这才是其最大特点。(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