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立足自身优势
  优化经济结构
  黄有泉张少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全方位、万能型的,只有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才能取得地域分工效益,形成较为合理的经济结构,推动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地区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大胆调整经济结构,增强了区域经济活力。1998年,全区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名列全省各地市之首,尤其是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和利润绝对额分别占到全省十一地市的1/4和1/3强。运城的主要做法是: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培植多元化的优势产业
  运城地区是个传统的农业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992年,地委、行署提出了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拉开了大面积调整农业结构的序幕。1995年提出了“稳粮棉,兴果菜,深加工,活流通”的口号,把发展经济作物作为农业生产的重头戏。1997年地委、行署又提出了“粮棉保总量,果菜要质量,收入要增量”的目标,使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到1998年,全区种植苹果面积达到212万亩,年总产量14亿公斤,总产值16.6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22%。经过几年的努力,运城地区农业已形成了麦、棉、果、菜、畜五大支柱产业,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运城地区的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是从90年代初起步的。1995年以来,运城地区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教育优势和人才优势。同时积极利用区外、国外资源,通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联动,积极申报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资金;通过加大技改力度,推动对传统工艺和传统设备的改造;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经过短短5年时间,已在全区形成了化工、医药、制版、轻纺、食品、机械、建材等八大优势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培育优势企业,营造工业经济的“航空母舰”
  90年代以来,运城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一个由分散向集中、由粗放到集约的过程。
  1995年初,地委、行署较早地提出了发展工业“抓大放小”的思路,并在全区国有企业中精选了30户优势企业,重点扶持,挂牌保护。1996年,通过对这些优势企业改制、改组,先后成功地组建了南风、制版、关铝等十大企业集团,总资产由20亿元发展到80亿元,占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量的60%。同时我们集中使用增量资金,全面向优势企业倾斜,全区技改资金80%,新增流动资金的87%和90%的科技开发项目均投入优势企业。通过实施资本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企业的规模优势进一步扩大。全区目前有10个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在全省同行业名列第一。
  依靠科技进步,争创“优势产品”
  运城地区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了企业产品的不断优化升级和更新换代。“八五”以来,全区企业投入技改资金24亿元,其中列入国家专项23个,新产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107项,每年新产品的产值增加率都在6.5%以上,新增利税3000万元左右,创造了奇强、宝宝一贴灵、丰喜尿素、晋新舒新贴等48种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同时,重视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全区重点企业普遍形成了以“产学研一体化,贸科工一条龙”为特征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有3个企业建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大多数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作者分别为山西省运城地委书记、运城行署专员)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力争提前实现国有纺织企业整体扭亏为盈
  石万鹏
  作为我国传统产业的纺织工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发展历史。但自1993年以来,由于多年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品结构失衡,再加上冗员过多、包袱沉重、设备老化、技术开发能力不足等原因,整个国有纺织工业连年出现亏损,陷入严重困境。1996年,国有纺织企业净亏损达83亿元,亏损额居全国国有工业首位;国有大中型纺织亏损企业户数达1031户,涉及职工180万人,分别占全部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18%和20%。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决定把纺织工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突破口,要求国有纺织企业率先脱困,并把棉纺企业的减亏扭亏确定为整个纺织行业脱困的重点和切入点。具体工作目标是:从1998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压缩淘汰落后棉纺锭1000万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20万人,到2000年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实现中央提出的纺织压锭、减员、扭亏三大目标,不仅可以使国有纺织工业尽快摆脱困境,为搞好特殊困难行业的改革脱困积累经验,而且对面上国有企业的改革与脱困起到积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1998年1月,全国纺织压锭第一锤在上海敲响,以此为标志,纺织突破口战役全面展开。一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直接领导下,按照“减量增值、调整结构、减员增效”的工作思路,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和纺织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不负重托,使纺织行业的改革脱困取得了重大进展,全行业面貌出现了显著变化。到今年上半年,已经累计完成压缩淘汰落后棉纺锭692万锭,完成预定目标的69.2%,年内有望完成压锭任务的90%以上;累计分流安置职工88万人,完成预定目标的73.3%,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分流安置110万人,完成全部任务的90%以上。在压锭减员积极推进的同时,减亏扭亏也取得了显著成效。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不少行业增亏减利的情况下,国有纺织企业减亏26亿元。今年以来,纺织行业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趋紧,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了21%,出厂价格下降了7.6%,但国有纺织企业在去年大幅度减亏的基础上,上半年仍累计减亏21.9亿元,并且亏损逐月减少。特别可喜的是,6月当月扭亏为盈,实现利润3.9亿元,一举扭转了连续多年亏损的被动局面。从发展态势看,国有纺织企业有望提前一年摆脱困境,在今年年底实现整体扭亏为盈,提前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行业扭亏任务。
  国有纺织企业改革与脱困取得的积极进展,为整个行业尽快摆脱困境、重振昔日辉煌创造了条件,也使全国人民进一步坚定了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把纺织行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突破口,也是完全正确的。
  国有纺织企业改革与脱困所以能够取得积极进展,首先是认识统一,狠抓落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中央关于压锭、减员的重大决策。纺织行业连续多年亏损是有深刻教训的。早在1991年,针对纺织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情况,中央就提出要压缩淘汰1000万落后棉纺锭,并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支持。由于各方面认识不统一,中央关于压锭的重大决策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这次中央把纺织行业作为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突破口,开出的“药方”仍然是以压锭为核心,并再次提出要坚决压缩淘汰1000万落后棉纺锭。面对国有纺织企业严重亏损的局面,各地区、各部门和纺织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真正认识到了纺织压锭、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证了压锭调整任务的顺利进行。
  其次,国家对纺织企业改革脱困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在国家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央决定对纺织压锭实行财政补贴,每压1万锭给予财政补贴300万元,贴息贷款200万元。这两年的呆坏账准备金核销规模也向纺织行业倾斜,去年新增的呆坏账准备金核销规模大多用于纺织企业的兼并破产。国家在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纺织品被动配额的分配,纺织职工的下岗分流等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应该说,国家给予一个行业的扶持政策这样集中,力度这样大,还是少有的。
  第三,层层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有关部门通力进行合作。为保证压锭、减员、扭亏三大任务的完成,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层层建立了严格的责任制,省(市)长亲自挂帅,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国家经贸委及各地经贸委负责组织协调,各级纺织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组织实施,财政、税收、银行、劳动、外贸等部门协同行动,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由于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各有关部门大力协同,使纺织行业脱困的各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第四,着眼于国有纺织工业的战略性调整,把压锭、减员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在实施压锭、减员的过程中,加大了调整和改组的力度,有200多户负债累累、扭亏无望的企业破产,彻底退出了市场。对压锭后的优质资产进行了重新组合,使有效的国有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涌现出一批规模合理、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优势企业,对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效益提高发挥了骨干作用。初步摆脱困境的国有纺织企业普遍加大了技术改造的力度,把企业发展的重点转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上来,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使纺织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第五,新闻媒介大力宣传,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主要新闻媒体对纺织压锭减员的进展情况及时给予跟踪报道,对压锭过程中出现的顶风违纪事件予以公开曝光,保证了纺织行业改革脱困工作的顺利推进。
  纺织行业的改革与脱困虽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随着压锭减员的重点逐步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工作的难度将越来越大,要全面完成压锭、减员、扭亏的三大任务,仍需继续努力,抓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实现了纺织行业的全面扭亏,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是向全面振兴纺织工业迈出的第一步。全面提高国有纺织工业的整体素质,实现纺织行业新的腾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作更艰苦的努力。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确定的国有纺织企业改革脱困的方针政策,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力争提前实现国有纺织工业整体扭亏为盈,为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为国家经贸委副主任)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搞活流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环节
  李纪恒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增收,必须既要搞好生产,又要搞活流通,尤其是在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把搞活农产品流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环节来抓具有重要意义。
  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出现必然要求农业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到以搞活流通为中心。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经济已告别短缺经济时代,农产品的供给已由短缺向结构性的相对过剩转变,农产品市场也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条件、生产能力一定的条件下,农民收入是否增加主要取决于流通是否顺畅。近两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并不是由于农业减产、自然灾害和政策的问题而造成的,而是在农业生产发展、农产品供给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即增产不增收。如棉花、畜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销售不畅、价格走低的现象。
  农产品“卖难”和“买难”并存的现实迫切要求搞活流通。但有些干部群众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充分,工作不到位:一是不少农民甚至一些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仍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或只抓生产不抓流通的倾向,忽视了流通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关键作用;二是市场信息不灵,一些干部盲目发动群众种这养那,跟风走,产后的流通服务跟不上,农民受损失;三是搞活流通的办法不多、渠道不畅、形式不合,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在乡村特别是村一级没有农产品销售公司,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中介组织不多,农村经纪人少等等,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减产大减收的问题比较突出。
  可以说,把搞活农产品流通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既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也是解决当前农产品市场疲软和农民增收缓慢的关键性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不畅,再生产就难以进行,从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偏低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因素,只有搞活农产品流通,才能实现生产—流通—货币收入的良性循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和国家在农村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利益问题。当前“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干部力量和制度措施等都要着重解决好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实现货畅其流,货得其值。
  搞活农产品流通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各个方面相互协作,又需要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性措施。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就地消化农产品的能力。要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的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今后必须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高科技生产,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例如龙眼,要在粗加工的基础上,再加工成桂圆冲剂、桂圆饮料、桂圆液等,这样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培育农村中介组织,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流通网络。要坚持全面放开,多种所有制发展的原则,要形成跨地区、跨行业、多成分、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竞争型农产品流通网络。
  改善流通环境,规范流通秩序。一是完善市场规章制度,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二是加强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指导。三是明确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优惠政策。四是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宽松环境。五是切实加强对农产品流通工作的领导。
  (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玉林市委书记)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关于避灾农业的调查
  熊清泉
  最近,我和省农科院部分科技人员到湖南益阳、岳阳等地就避灾农业问题作了一些调查。
  益阳的同志认为,农业之所以被称为弱质产业,就是因为存在自然和市场两种风险。我们的避灾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科技知识和经济知识来避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岳阳市的同志认为,避灾农业应该遵循两个规律,做好两篇文章:一是遵循自然规律,什么抗灾能力强种什么;二是遵循市场规律,什么效益好就搞什么,做好“赚”字文章。
  关于如何避免自然风险问题
  湖南是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年年有,只是大小多少不一样。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水、渍涝、干旱、病虫害、冷害、冻害和龙卷风(局部性的)。这些灾害分布在全年各个时期,尤其是洪涝、干旱这两大主体灾害大多发生在6、7、8月,少量的发生在9月。尽管自然灾害发生形式和时间不一样,但大体上也有规律可循。认识和掌握这些自然规律,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布局,学会与老天爷“打游击”,各地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大力发展冬季农业。把当年9月到来年5月安全保收的8个月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作为重要的生产季节来抓。湖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冬季农业开发,现在全国各地无论南方、北方,在冬季农业上都有重大突破。我们应该把冬季农业这篇文章继续做好做大。
  湖区易涝区发展“三水”产品。从常德、益阳至岳阳,分别将海拔28米、27米、26米以下的田土和水面,全力发展“三水”产品,即水产、水禽和水生作物。在这些方面搞出特色,搞出名特优精品。这是易涝区最大的避灾农业,而且潜力大、市场广、效益好。
  干旱山区改水稻为旱作。安化、平江等山区有很大一部分“天水田”,种水稻没有保证,可以改种杂交玉米、杂交高粱和良种红薯、良种马铃薯等节水型作物,还可种植魔芋、生姜等特种作物。坡度在15度以上的土地,可以改种水果、药材等经济林,或者干脆种植牧草,发展牛、羊、兔、鹅等草食动物。
  大力发展间作套种。益阳市同志鉴于棉花价格下滑,决定在棉地里大力推广间种、套种。推广棉地间种蔬菜,1亩棉地间种辣椒可收入近2000元,相当或超过原来1亩纯棉的收入。省食用菌研究所的同志反映,澧县农民5至7月在棉地里间种紫木耳,每亩产值可达6000至8000元。
  注意发展生长期短的过渡期作物。与老天爷“打游击”,需要有一些生长期短的作物来过渡。例如生长期只需60天的荞麦,就是一种很好的避灾救灾作物。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荞麦销量很大,在国内也是一种很好的绿色保健食品。
  关于如何避开市场风险问题
  首要的还是要提高农民对预防市场风险的认识。农民应该认识掌握市场信息的重要性。可喜的是,现在洞庭湖区已经出现了一批抢占市场的能人和高手。他们通过因特网等多种渠道掌握市场信息,按照市场取向来调整种养结构,兴办农业企业,他们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培养、扶植和奖励一大批农村营销员和中介组织。越是农产品出现卖难,就越要注意抓好这一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温州市“小商品,大市场”的经验。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在岳阳等地设立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我们岳阳市的花板桥农贸市场,每年营销额已达10亿元,可以在此基础上把市场做大,可以通过因特网与国内外各大批发市场取得联系,也可以与洞庭湖的种养大户取得联系。抓住了市场,就是抓住了“牛鼻子”。
  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果断调整农业结构。要把市场需求大的农产品调大,把劣质产品调优,把名优产品调多。通过调整,将各地的产品调出特色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岳阳广兴洲的农民,去年捕捉到种甜瓜效益好的信息,就下决心调整出600亩稻田种甜瓜,结果亩均收入达到2000至4000元,既避免了灾害,又赚了钱,农民很高兴。
  细心寻找和培植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湘阴县的长康香油集团,发动农民种芝麻,然后加工成香油销向全国,成为名牌产品,农民因此受益匪浅。华容县农民王绍阳搞酸豆角、酸黄瓜加工,成为市场抢手货,远销外省和港澳,既避开自然灾害,又带动农民致富。
  (作者为原全国人大常委、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探索交通扶贫新路子
  黄家城
  桂林市交通局近年来狠抓乡村道路建设,较好地破解了贫困地区如何加速经济发展,调动农民建设乡村公路积极性和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三大难题,探索出了一条交通扶贫的新路子。
  第一,劈山修路,将贫困山区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破解贫困地区如何加速发展的难题。贫困山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山区的农民群众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交通闭塞。“要致富,先修路”。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公路建设大会战,消灭乡村交通的死角。1996年以来,全市共修建乡村公路400多条,总长达2497公里,1998年底全市所有的乡镇都开通了公路,85.5%的行政村通了四级公路。路通财通,一大批贫困村在公路开通后,面貌焕然一新。蒲芦瑶族乡古立村是桂林市有名的贫困村,距离乡政府有42公里,尽管瑶山特产丰富,但由于公路不通,群众只能靠肩挑背扛将土特产运出山外,大量的土特产品因此而缺乏市场竞争力。1997年,交通部门与该乡共同努力,将四级乡村公路修到了村里,方便了群众发展生产,木材、竹木器制品、瑶乡中草药等土特产源源不断运到了山外,山区群众从发展生产中得到了实惠。1998年,古立村农民人均增收250元,解决了温饱问题。
  第二,典型引路,破解农村交通建设中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难题。山区群众急于脱贫致富,有强烈的修路愿望。但由于修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些山村容易被面临的巨大困难所吓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抓好典型,通过典型带动整体的发展。我们选择群众热情高、积极性高的地方,进行重点的支持,启动贫困山区内在的活力。荔浦县三河乡东里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展农业生产劣势明显,而旅游资源独特的优势却又因交通不便而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当地政府和群众对修建公路热情较高,主动地为公路建设捐资出力。县交通局主动介入,从经济上予以大力扶持,短时间内10余公里的公路就开通并与国道实现了连接。公路开通后,东里村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建立起了省级丰鱼岩旅游度假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前几年的不足1200元增至3100多元,率先在全县摘掉了贫困帽子。我们及时组织在等待观望的贫困村到东里村参观,群众修建乡村公路的热情空前高涨。1997年以来,荔浦县修建乡村公路长达156公里,成为桂林市第一个乡乡镇镇通柏油路的县,98%以上的行政村开通了公路。
  第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破解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贫困山区经济欠发达,群众收入不高,在温饱难以解决或刚刚解决的情况下,要把大量的资金投入乡村公路建设确实困难很大。而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交通工作就寸步难行。我们试图从三个方面化解公路建设的资金难题:一是确保政府投入,保证每年公路建设的投入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长;二是以县交通局为主体,统贷统还,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融资筹资;三是鼓励和引导群众特别是乡村公路受益群众捐资出工。从实践中看,这些做法尽管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问题,但对于缓解资金压力大有好处。目前,桂林市已形成了一种政府、交通部门、山区农民群众齐心协力发展交通的良好局面。
  (作者为广西桂林市交通局局长)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选准农业结构调整切入点
  文正经
  近年来,得益于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得益于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为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协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现阶段,我们的农业生产也遇到了新问题、新情况,如何实现增产、增收同步发展,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四川省以发展玉米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登上350亿公斤、400亿公斤和450亿公斤三个大台阶,圆满完成了“八五”计划。而我省以养殖为主的畜牧业,以酿造名酒为主的酿造业,以提取葡萄糖、氨基酸为主的医药工业和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工业长期以来蓬勃发展,使玉米供不应求矛盾日益突出。突出抓好玉米生产非下大功夫不可。
  我们认真总结玉米生产的经验,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大领导力度。突出抓好玉米生产,就要把玉米摆上重要位置,“大声势进行发动,大马力加强领导,大幅度增加投入,大现场进行示范,大面积加快发展”,竭力把玉米生产搞上去。
  (二)挖掘潜力,扩大种植面积。突出抓好玉米生产,重大而可靠的措施是多方挖潜,抓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九五”期间,全省玉米面积须恢复到历史最高年2749万亩以上。其面积潜力在于:(1)全省有500万亩左右的“高土旁田”、“望天田”、“漏筛田”,走水路栽水稻自然风险大,产量低,甚至遭灾无收,每年可调整出几十万亩,像旱地改制那样,播种小麦时就按规格预留好空行,大春套种地膜玉米,坚持走旱路走到底。(2)积极示范、推广二季玉米、秋玉米。近几年来,南充等地积极探索种植二季玉米,亩产达150—200公斤,还涌现了不少高产典型,适宜区可适当扩大推广面积。
  (三)技术配套,提高科技含量。突出抓好玉米生产,必须把“宝”押在科技上。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推广高产优质品种。二是立足抗灾,适时争早,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制约我省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夏旱和伏旱。因此,玉米攻单产,必须围绕避、抗旱灾来进行。在继续大力推广肥球育苗、规模移栽、培植壮苗、重肥攻苞、防治病虫、辅助授粉等技术,环环扣紧,步步抓实,提高到户、到地率的基础上,要下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四)政策扶持,增加物资投入。突出抓好玉米生产,缓解供需矛盾,必须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增加对玉米生产的物质、资金投入。(1)适当调整粮食定购品种。以县市或乡镇为单位,搞好综合平衡,凡旱地多、玉米产量比重大的地方,只交或适当多交玉米抵定购,不交或适当少交稻谷(大米)。(2)适当提高玉米定购价格。应用价格杠杆,调节品种收益。(3)适当增加扶持玉米生产的资金和物资。从盆周高寒山区、贫困地区的“温饱工程”补助、贫困县的扶贫资金、农业“丰收计划”项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周转金、救灾资金、化肥中安排一定数量,扶持玉米生产。
  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四川省的玉米生产大发展。以前每年要从外地调入10亿—15亿公斤玉米,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加大了进出川物资运输压力。现在,四川玉米基本实现保障自我供给,许多供需矛盾化解了,农民尤其是丘陵山区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作者为四川省农业厅厅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