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极目楚天舒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湖北省省长蒋祝平
  滔滔长江水,巍巍武当山。人杰地灵的湖北省,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和相对发达的经济基础,屹立在祖国的中部。半个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湖北人民,在18.59万平方公里的荆楚大地上,艰苦创业,几经风雨,走过了一段段艰难的历程,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业绩。昔日贫穷落后的湖北,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新中国成立50年来,湖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30倍,年均增长7.7%,财政收入增长153倍,年均增长10.1%。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全省先后建成了武钢、东汽、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498个大中型重点骨干项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18.94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冶金、电力、化工、轻纺、建筑建材为支柱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形成了年产钢800万吨、年产汽车50万辆的生产能力,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200多万千瓦。特别是1992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湖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13%左右,在全国的排序由多年的第十位上升到1997年的第八位,提前5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顺序由50年代初的“一二三”、改革开放初的“二一三”,演化为目前的“二三一”的格局。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正在兴起。今日湖北已经形成了具有区域优势的经济结构,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中央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在塑造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调控上积极探索。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巩固和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村贸工农、产加销、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乡镇企业突破性发展,以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步伐加快。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全省大力推行以资本运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已有25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有46家上市公司,80%以上的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大流通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省已建成各类城乡集贸市场4689个。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配套改革逐步启动。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全省经济已形成了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武汉为龙头、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开放格局不断拓展。到1998年,全省累计利用外资90亿美元,登记外商投资企业6041家。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8年,湖北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31.4倍和18.7倍,已有31.8%的农户达到小康标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81年的9.58倍;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是1981年的100.92倍。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2.71平方米。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在工业、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2.8%和46.5%。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涌现出了以吴天祥、王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荆楚儿女在与自然灾害斗争中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孕育了伟大的抗洪精神,近5年连续战胜了4次大洪水。
  综观5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已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历史性跨越,即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跨越;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跨越;经济格局由内陆封闭型向全方位开放型跨越;人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向温饱及小康水平跨越。
  我们深切体会到,强省富民,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从湖北的实际出发,励精图治,自我加压,抢前争先;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不动摇,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坚持扩大开放不动摇,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两手抓”不动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过去半个世纪来创造湖北辉煌业绩的成功经验,也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所必须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展望未来,5900万荆楚儿女满怀信心。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科教兴鄂、外向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我们坚信,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省人民的锐意改革、真抓实干、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湖北一定能够实现由工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一个更加开放、文明、进步、繁荣的新湖北将展现于充满希望的21世纪!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高峡出平湖
  ——长江三峡工程掠影
  刘荣波张晓芽
  正在崛起的长江三峡工程,是湖北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如今,大汛缓缓退却,秋风阵阵送爽,隆隆机声正将三峡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推向高潮。三峡工程建设者告诉我们,一九九九年是三峡工程第二阶段建设的第二年,目前混凝土浇筑施工已进入高峰,年计划浇筑四百万立方米,创世界水电建设混凝土浇筑最高纪录。
  长江哺育了两岸的中华儿女,也带来深重水患。自汉代至清末的二千一百多年间,长江洪水平均不到十年泛滥一次,无数次造成灭顶之灾。新中国成立后,西陵峡谷的这片山山水水,凝聚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半个世纪的心血。毛泽东主席一九五三年十二月第一次考察长江时,就请来专家学者探讨治水大计,构想“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九八○年七月考察长江后说,只要技术经济问题能解决,三峡工程就应该上马。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对三峡工程建设一直深切关注,一九八九年七月,他到三峡实地考察,进一步坚定了决心:三峡工程要争取早日上马,把几代人的伟大理想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变为现实。
  长达四十年的考察和论证之后,一九九三年,三峡工程进入准备阶段。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四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终于正式开工,中华民族张开双臂拥抱自己千百年的梦想。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八日,三峡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第一期工程如期完成,第二期工程同时拉开战幕。三峡工程开工六年多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三百四十七亿元人民币,已建项目质量总体良好。
  如今,三峡坝区一派新气象。坝区内外已形成较完善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供电、供水、通讯设施齐全,各类房屋和公共设施已全部建成,砂石生产、混凝土拌和、制冷、运输系统已基本建成,各种大型、现代化的混凝土浇筑机械设备正投入使用,工程建设和环保建设同步进行,坝区绿化、美化已达到相当水平,如今已绿树成荫。在长江三斗坪两岸,火热的工地机声隆隆,建设者们的辛劳和汗水已结成丰硕的成果,浩大的三峡工程的雏形已经呈现。
  三峡工程给湖北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三峡工程动议之日起,历届湖北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三峡工程动工后,湖北人民更是倾注全力,他们一方面抓住这一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加强水利建设,一方面为工程解决困难,提供各种支援,着力解决移民安置问题,为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三峡工程还大大加快了湖北从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的步伐。
  三峡工程的效益是全方位的。三峡水电站总装机一千八百二十万千瓦,比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百分之四十,年发电量八百四十七亿千瓦时,相当于一座年产五千万吨的煤矿和两条一千公里的铁路。长江宜昌以上江段有险滩一百三十九处,单向航段三十七处,绞滩站十六处,航行不畅。三峡工程建成后,险滩将尽没库底,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长江将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三峡工程还有巨大的防洪功能。一九九八年,三峡工程的项目经历了八次洪峰的冲击,今年再次经历长江“姊妹水”的考验。专家介绍说,这一工程的防洪作用正不断得到发挥,到二○○九年整个工程竣工后,其二百二十一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加上其他防洪措施,可以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华中硅谷”看东湖
  黎海滨
  许多国际友人到湖北,常常点名要求参观“华中硅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看过之后,他们又常常发出由衷的赞叹:“名不虚传!”
  位于东湖之滨的这片土地,是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汇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万多名,平均每平方公里科技人员数量超过5000人,每年研究开发新成果千余项。这里,有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光通信产业基地、激光产业基地和国家级软件基地;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1家在这里兴办高新技术产业;这里,是华中地区人才、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源头,技术向四面八方辐射。
  在国外,硅谷(Uncertain)是通信电子产业科研生产的代名词;在华中硅谷,也有一大批为民族电子信息工业奋斗不止的现代企业。1985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新产品销售额仅200万元;十多年来,他们咬定技术创新不放松,不断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通信设备,去年销售收入达10.5亿元,13年间销售收入增长了500倍!1994年,他们把竞争的触角伸向美国硅谷,在那里成立美光公司;1997年又以美光公司为依托,与美国硅谷一家公司合资,研究开发有较大市场前景的宽带接入通信设备。
  中外合资高科技企业——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消化、革新国外先进技术,自1992年投产以来,资产总额增加了4倍,产品销往五大洲,利税额以年均100%的超高速增长,迅速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去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进入全球最大光纤光缆厂商行列。在中国已建设的国家通信干线中,40%的光缆出自武汉长飞。
  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像长飞这样“飞”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一大批。据统计,区内亿元以上企业已达35家。前不久,湖北省、武汉市以科技部批准建立“火炬计划湖北软件产业基地”为契机,在东湖开发区内建起我国目前最大的多媒体软件基地———面积达千亩的武汉华软软件园。统计表明,东湖开发区10年来经济增长保持在75%以上,去年区内工业产值达106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130亿元,成为湖北乃至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10年来,湖北高新技术在东湖开发区这个龙头的带动下,呈现出超常规发展的态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连续数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1998年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仍达34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上年的9.5%上升到11.3%。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8家,过10亿元的5家。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从“水袋子”、“旱包子”到“米袋子”
  ——湖北农业综合开发综述
  潘文华
  1999年夏,湖北省面临历史上少有的外洪内涝、南涝北旱的严峻形势——滨湖沿江地带迭遭暴雨袭击;而鄂北、鄂西北则遭遇罕见的冬、春、夏三季连旱。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要是发生在10年前,对许多农民来说就意味着绝收和生活的艰难。
  然而,在鄂北岗地,江汉平原却是另一番景象:数以千计的排涝电站和提灌泵站马达日夜轰鸣,田野绿意盎然,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这就是持续了10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带给荆楚人民的回报。
  1989年,湖北省被国家定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省份之一。湖北省委、省政府抓住这一机遇,以改土治水、治旱除涝、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10年来,全省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3.69亿元,建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996个,改造中低产田990万亩,发展了一大批较高标准的多种经营基地和龙头项目。
  地处滨湖沿江地带的江汉平原,地势低洼,又是有名的“水袋子”。极易渍涝成灾的洪湖市,动员群众投劳200多万个工作日,完成1100多万土方,成功改造中低产田23万亩,“望天收”的湖田变成了丰产稳产田。
  目前,湖北农业综合开发已完成了第三期开发任务,开发范围也由初期的24个县、市扩展到42个。农业综合开发区内的农田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格局。往日的“水袋子”、“旱包子”成了巨大的“米袋子”。
  据统计,10年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7亿公斤,棉花7500多万公斤,油料1.37亿公斤,肉类5600多万公斤。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比开发前增加744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68元。农业综合开发区已成为满载丰收喜悦的希望的田野,也向人们展示了荆楚大地的美好明天。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长江从西向东横贯湖北全境1061公里,汉水由北向南蜿蜒800公里,在武汉与长江交汇。千百年来,长江、汉水一直是阻隔两岸交通的“天堑”。1957年,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如今武汉市内已建、在建的长江大桥4座,汉水桥5座。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向教育强省迈进
  王玉华
  伴随着共和国50年的前进步伐,湖北省教育事业走过了50年的辉煌。1949年,湖北农村青壮年文盲占青年总数的88%,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28%。当时的各类学校数量少规模小,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奇缺。
  进入90年代,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全省高校遵循“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全省普通高校由1991年的63所,调整合并为现在的55所,居全国第四位。1998年,全省高等院校拥有教职工6.69万人,居全国第三位;高校在校学生21.1万人,居全国第二位;中等专业学校达248所,居全国第一位。
  改革开放20年,全省高校向社会共输送本、专科毕业生50多万人,研究生毕业生3万多人。成人高等教育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55万多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发展迅速。1990年以来,全省扫除青壮年文盲117.4万人。目前,湖北已完成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
  据1998年不完全统计,全省普通高校是1949年的5.5倍;在校生21.01万人,是1949年的46.76倍。每万人口中有大学在校生35.57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3人。可以预料,发达的教育将成为湖北新世纪经济振兴崛起的强大推动力。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奋进的50年
  三峡浇铸夜战现场杨平摄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位于武汉沌口经济开发区的神龙汽车公司,已建成年产十五万辆轿车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轿车基地之一。图为神龙公司一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