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人物

  巍然耸立的群峰
  ——程允贤肖像雕塑观感
  刘白羽
  当我在雕塑家程允贤的群雕中细细观赏、深深品味时,我体会到每个艺术家有每一个艺术家的风格。程允贤作品的风格高大雄浑,巍巍凛凛。一时之间,使我屏着气息,为一尊一尊雕像所吸引。
  在诸多艺术门类中,我最喜爱雕塑。岩石、青铜,都是坚硬而冷峻的,也许正是这大自然的本质凝固着一种强大的力度,当你面对着巨大雕像,你会为这美的力度而感到艺术的力量。因此我爱雕塑之美,追求雕塑之美,探索雕塑之美,我在程允贤这里得到我的追求、我的探索。这一尊尊雕像,有如巍巍群山,有如凛凛冰川,在我心中森然颤动。我两次到列宁格勒,都去观赏了彼得大帝雕像。第一次,我为彼得大帝雕塑的呼啸苍天、排挞大地的威势而震动。第二次,我缓缓绕了三匝,我忽然发现,雄伟之间一个精巧的细节,就是其座骑后蹄下踏着一条挣扎的毒蛇,我才理解这座雕塑的艺术创造的思想。这对比也许不恰当,但艺术上却有同一性。程允贤的艺术真是大手笔,大气魄。他创作的肖像雕塑,森然耸立,高大雄厚。《鲁迅》,眉宇轩昂,正气凛然。画龙点睛之笔,是坚挺耸立的头发,显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倔强气概。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天辟地时,他首先是一个战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运用雕刀,那就应该是:“山,快马加鞭未下鞍”的气势。果真如此,就不足以显现他这个世纪巨人。而程允贤正是掌握住深刻内含,雍容大度,从雕像《毛泽东》的脸上可以隐隐看出天籁之音。程允贤艺术风格的另一变化,可以从彭德怀雕像看出。他用那匹雄壮咆哮的烈马衬托出彭德怀刚强勇烈的面貌,军衣的褶皱使人感到猎猎雄风,特别是挽着缰绳的手,处处都是钢的力度、美的造化,这正是彭德怀性格的神韵。
  程允贤肖像雕塑的代表作之一是《向警予纪念碑》。他没有正面刻画她的慷慨激昂,从容就义。他把一位先烈上升诗化了。肖像雕塑虽没有声音,但却成为人们心中对这位中国第一代新女性的讴歌。我还要赞美树立在日本长崎的《和平少女纪念像》。长崎是美国投下原子弹的地方,这是日本应该用眼泪留下的记忆。程允贤以雪白的大理石塑出一个美丽的少女,她那样纯洁,那样坚贞,而这美的艺术,正是程允贤以巨大的和平力量在创造洁白的理想世界。
  我站在这两座女性雕像前,凝目而视,默默流下眼泪。我从冰冷的大理石中感到生命的温暖,我觉得这是两个圣女,我如同站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米开朗基罗雕塑的圣母面前,艺术之美太伟大了。
  程允贤的肖像雕塑是巍巍浩荡的群峰。
(附图片)
  ▲毛泽东(雕塑)程允贤
  ▲鲁迅(雕塑)程允贤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苍浑和恬秀出象外
  ——王兰若和他的画
  王嘉
  在当代粤东画家群体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就是王兰若先生。
  王兰若先生1911年生于广东揭阳,原名勋略,曾用名者、庵,号爱绿草堂主。早年曾受教于粤东著名画家孙裴谷先生。1933年,他考入上海美术篆刻学校中国画系,深得刘海粟、诸闻韵、王个簃等前辈的赏识。1937年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活动,在揭阳、澄海、普宁、汕头各地任教。1945年,他在曼谷、新加坡等地与关山月联合举办画展。七十年代后,他先后在汕头工艺美术研究所、汕头画院工作。八十年代起,他多次游历名山大川,收集创作题材;并出访泰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担任广东美协理事、汕头美协名誉会长、汕头市文联名誉主席、汕头画院名誉院长。多年来,王兰若先生课徒无数,其中包括当今活跃于画坛的潮籍中青年画家方楚雄、林勇逊、林永年等。近年来,他还不顾高龄,举办了“王兰若作品美国巡回展”、“王兰若、黄文凤书画展”等展览,颇受观众喜爱。出版有《王兰若先生画集》三册。
  王兰若先生擅长中国画,作品题材丰富,花鸟人物山水,只要目之所见,无所不画,尤其擅长画兰。作品既有儒雅典丽的传统水墨精神,又有西画写实造型的趣味,更有一种平民朴素而亲切的感情。画面隽逸清丽,灵秀丰实。他的梅花,往往以整株老梅入画,铁画银钩,兼工带写。他多画深谷幽兰,暗香浮动,刚健婀娜。鱼多为热带鱼,静碧透明,动静生姿。螃蟹,能从各种不同的透视角度,以变化有致的笔法、色彩,准确地再现各种不同品种的蟹的形象。王兰若的艺术世界温馨平和、雅丽流畅,用笔用墨很少出现大起大落的反差和焦浓枯润的强烈对比,纤秀、灵动、隽逸,天真活泼的生灵,碧绿柔媚的水藻,妥帖地融入了温情一般的水中,表达一种恬静的心境。
  王兰若先生作为粤东区域文化的一个代表,其艺术道路和艺术创造为我们提供了至为珍贵和隽永的文化史料。(附图片)
  铁干寒香(中国画)王兰若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民居精华

  全凭文品论高低
  耿彦波
  浓郁的文人气息,厚重的文化底蕴,这就是王家大院独领风骚的魅力所在。一处二百多年前的民居建筑,有如此多文化的浸润、文气的凝聚,确实是不多见的。
  高家崖建筑群共有院落二十六座,房屋二百一十八间,用于读书、讲学、修身、养性的书院、花院、书房、书塾、精舍竟占四分之一以上,显示出文人士大夫“诗礼传家”的人生追求。清静幽雅的环境,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息。在这里可以读书思考,可以吟诗作画,可以抚琴品茗,可以颐养性情,高雅、厚实、宁静。
  处处可见的文化小品,精美雕刻制作的匾额、楹联、壁饰、隔扇等,点缀在建筑物的内外要处,含蓄隽永,启人联想。“敦厚”、“凝瑞”、“视履”、“清芬”、“清静思远”、“自一山川”、“天葩焕新”,这些将书法美与雕刻美融为一体的匾额,小中见大,意蕴深远,叫人不能不驻足欣赏,深思玩味。“河山对平远,图书散纵横”;“簏簌风敲三径竹,玲珑月照一床书”;“谈心直欲梅为友,容膝还当竹与居”;“束身以圭观物以镜,种德若树养心若鱼”,这些清新高雅、不落俗套的楹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我也”,在建筑物中融入了主人的人生观、审美观,达到了“物我融合”的意境。高品位的历史文化价值,使王家大院成为“国宝、人类宝、无价之宝”,我国古建筑权威郑孝燮先生一语中的:“全凭文品论高低。”
  中国民居艺术馆(王家大院)供稿(附图片)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有饭吃就画画
  ——为农民画家李秉正画展而作
  张士增
  不久前,河北省晋州市农民李秉正忙完了麦收的地里活儿,来北京举办他的画展了。
  今年五十一岁的李秉正是一个纯粹的农民。和一般的农民不同的是,他干完庄稼活儿就琢磨画画。种地是为生计,而作画则是他的信仰和寄托,也是他的“毛病”,因为有时为了作画而顾不得生计,总也富不起来。村里人很是不理解,亲友们也替他着急。但秉正却也不理会,有饭吃就画画,这样地经年累月,所以今天才会有这么多作品展示出来,请大家欣赏。
  李秉正作画是非常认真的,他读过许多中国画史论方面的书籍。不要说那些凭画画混饭吃或者靠画画发财的人,就是一些专业画家也未必像他这样认真好学。秉正有时拿画来让我“指教”,其实我们指教不了他。他有他的好恶、他的思路、他的追求,他也不是那种听了“指教”就改变自己的人。所以他更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所幸,理解他的人真的越来越多了。这次他的家乡政府支持他到首都来办展览,就是明证。
  北京每年有成百上千个展览,希望秉正的展览能给观众带来新鲜的感觉和生动的故事,而专业美术界也会从中体会到别样的精神。
  李秉正在北京忙完了这个展览,又赶回家乡忙地里活计去了。
(作者为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施怀谷风景油画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个展览题为“北美日记”,展出了油画家施怀谷描绘美国西部风光的写实风景油画二十件。作品构图精致,造型严谨,色调明快。浓郁的异国情调与独特的文化视角,使这个展览令人关注。下图为其作品《红船主》。(美三)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内蒙古平庄矿务局为老矿工们建造的“老工村”不久前落成。在改善矿工们居住条件的同时,矿务局领导还不惜工本,约请艺术家参与美化环境。上图为王宏创作的雕塑《太阳神》。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风景线

  艺坛风景线
  舒同书法研究会在沪成立
  舒同书法艺术研究会日前在上海成立。这个研究会的成立,旨在学习和研究博大精深的“舒体”书法艺术,组织海内外有关交流活动,弘扬舒同德艺双馨的高尚品德,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汪道涵等为研究会名誉会长,书法家张森任会长。舒同(一九○五—一九九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刘登华)
  《庆祝澳门回归书画展》在京举行
  中国美术家协会、澳门教育文化艺术基金会、苏州吴门艺苑联合主办的《庆祝澳门回归书画展》近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展出。此展作品是从全国征集的三千二百件书画中选定的,共二百七十四件,评出金奖一件,银奖三件,铜奖六件,优秀奖三十八件。(利民)
  《与历史同行》出版
  《与历史同行——杨悦浦一九九四—一九九七年美术评论文选》近日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美三)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崔廷玉画展近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共展出崔廷玉近作八十幅。
  崔廷玉几十年来专攻牡丹,其用色颇见匠心,独具特色,花容富贵,色彩夺人。下图为其作品《国色天香》。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张迪华,现年四十九岁。他自幼痴迷于书画艺术,多幅作品入选全国各类大展大赛并获奖,许多作品为海内外书画爱好者所收藏。他先后三次在国内和菲律宾举办个人画展。一九九八年入北京画院研修,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李白诗(草书) 卫乃斌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千岩万壑(中国画) 李秉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