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造就创新的人才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述评之三
  本报记者杨健
  8月18日,北京科技会堂。对着一张幻灯片,日本岩手大学校长西泽润一心情显得格外沉重。幻灯片上密密麻麻地列着20世纪以来日本的科技创新成果。“到六七十年代之后,这种伟大的创新过程停滞了。这是二战后日本教育的失败。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年轻人最大的任务是接受和记忆事实,而不是思考和创新。他们智商很高,也很努力,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更好地促进日本的发展。”
  西泽的讲话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实际上,类似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的教育界和科技界。在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的今天,所有人都在思考——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在中国科技大学,“创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被专门列为一个课题,整整研究了三年。
  朱清时校长把创新人才的素质归纳为六点: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好奇心和兴趣,直觉或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被社会接受的素质,包括诚实、责任感和自信心。
  “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因此它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小学毕业时好奇心减少了一半,到大学毕业时好奇心就全没了,那么这种教育就肯定是模式化和填鸭式的。”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标新立异”的冲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了各种形式的研讨班和独立研究课程。
  在比较了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之后,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反躬自省:也许我们的教育太强调谦虚和严谨,太强调兴趣专一了。
  在陈佳洱看来,培养创造型人才既包括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包括创造精神的培养,“而后者是与培养对象对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心以及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密切相关的,人文精神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向学生讲述“能量”这个概念时,除了让他们了解物理学家的定义、工程专家的理解,也应该让他们知道能量内涵的历史演进,人文艺术家对能量的描述和想象,政治家发展能源的政策。只有这样,我们传授的知识才是完备的,创新才不至于偏离方向。
  谈到人文传统,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说:“儒教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序’。我们的家教就强调长幼尊卑,年轻人先是‘不敢’出格出位,最后是‘懒得’出格出位,创新能力又从何谈起?”
  东大软件集团总裁、东北大学副校长刘积仁认为,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并不矛盾。他建议年轻人一定要看清楚现在我们在人才质量评价上的弊端:“在今天,也许你是博士、是教授、是博士生导师很重要,因为整个社会衡量你的标准是你获得了什么。但将来有一天,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争这些名分的时候浪费了最宝贵的青春。社会衡量人的价值是他做出了什么,而不是他获得过什么,将来一定会是这样。”
  就在大学校长们为培养创新人才殚精竭虑的时候,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的学术委员们却在为另一个问题担忧。在8月14日举行的论坛上,他们提出了一个同样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怎样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
  约翰和丹尼隔着篱笆养鸡。约翰喂米,丹尼喂糠。有一天,丹尼发现自己家稍大一点的鸡都跳过篱笆到约翰家觅食、下蛋去了,只有喂蚯蚓才能把它们招回来。这是一位来华讲学的教授讲的一个故事。
  在中科院谭铁牛研究员和清华大学杨士强教授身边,这样的故事时时都在发生:尽管近年来人数有所减少,北大和清华本科生的出国率仍占总数的18%和15%;中科院邹承鲁院士所带的二三十名博士,留在国内的只有两人。
  中国人民大学的孟小峰副教授把人才流失分为四种:出国留学,外企打工,劳务输出和投资移民。现在许多硕士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复习英语,准备出国。北京大学教授陈旭认为,其实在这些人中,很多人出国都是盲目的,最后真正拿到了博士学位的并不多。据中科院王元院士统计,即使在杨振宁实验室里工作的100多名中国留学生,现在还在坚守岗位的也不到20%,很多人改弦更张,实在令人惋惜。
  要吸引和稳定人才,待遇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刘积仁教授始终认为,一个人光明正大地追求物质文明是无可非议的。在刘积仁所在的东大软件集团,普通员工住房都在108平方米以上,国外来的博士有的年薪达12万美元。“这是对人的投资,我认为很值得。”
  很多时候,待遇不只是反映在收入上。中科院物理所的王恩哥研究员最近一直在为孩子上学的事发愁。他的不少同事就是因为这一点,无法安心在国内长期工作。
  问题在于,虽然有的地方、有的岗位待遇上去了,但相应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对此,孟小峰副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实际上是只招来了“和尚”没建“庙”。“庙”不建好,机制不理顺,“经”是难以念好的。
  谈到建“庙”,很多人认为“方丈”很重要。虽然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想了很多办法,但真正决定人才命运的,还是他所在单位的领导。所以在很多成功的大公司如方正、联想、东大阿尔派,都强调各个层次的领导重服务而不是重权力和控制。只有有了王选教授那种“培养超过我的人”的胸怀,才能凝聚起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
  刘积仁认为,从本质上讲,这也反映出吸引人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让他们看到公司未来的远景,看到个人发展的希望。“一个人在黑暗里走路,如果前面有一个灯塔,无论这个灯塔多远,只要他能够看到灯光,他就会坚持一直走下去。我们强调企业文化也好,强调员工的培训和学习也好,都是为了立起这样一个令人振奋的灯塔。”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建设中国自己的创新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访谈
  新华社记者秦杰
  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的召开和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激起强烈反响。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就推动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近年来一直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奔忙的路甬祥对这次大会充满期望,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表示:21世纪,世界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与民族的自主知识创新能力,高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能力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致力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致力于提高国家竞争力。我国的科学技术将要在增强国家竞争力,在提高人口质量、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人民健康和生活水平,在环境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有更大作为。
  在回顾了本世纪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历史后,路甬祥指出,20世纪是科学革命推动技术革命和社会需求带动技术革命的世纪,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革命、社会发展和深刻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世纪,也是科学建制化与企业科研自主化蓬勃发展的世纪。在新的世纪,我国的知识创新工作必须代表中华民族在重要的国际科学前沿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和科技储备;我国的技术创新工作必须保持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必须保证将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确保国家竞争力的持续提高主要依赖于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的提高。
  路甬祥表示,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化,与中国科学院正在实施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都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自然科学和高技术创新的基地,高级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作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负有重要的义务和责任。
  结合中国科学院一年来知识创新试点工作,路甬祥说,知识创新工程的根本目的是建设中国自己的创新体系。这一工程在知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和与新技术产业化结合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尝试,一方面通过增长科技知识推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文化和创新基地的建设以及市场需求带动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建立新的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兰州解放五十周年文艺庆典举行
  本报讯记者李战吉报道:八月二十六日是西北重镇兰州解放五十周年。日前,兰州市在烈士陵园举行盛大文艺庆典,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日子。以大型歌舞《八二六颂》为框架的文艺演出,融汇太平鼓表演、歌曲、舞蹈、诗朗诵等艺术形式,表达了二百八十万兰州人民对先烈的缅怀、历史的讴歌和未来的展望。甘肃省、兰州市党政领导、兰州军区官兵及各族各界群众代表近万人出席庆典。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技术创新托起“新大陆”
  本报讯记者丁伟报道:福建新大陆电脑公司把新产品开发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实现超常规发展。创业短短五年间,公司净资产由一百五十万元猛增到一点二亿元,跻身“全国电子百强”行列。新大陆电脑公司主要生产与金融、邮电、保险等行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济宁贸易学校重视社会实践
  本报讯山东省济宁贸易学校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教改的关键环节,在校外建立十五个实习基地,组织学生顶岗实习、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得到迅速提高。(卜雪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首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由中央民族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日前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一百多位长期从事双语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张洪超郑仙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山东省单县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蔬菜种植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图为蔬菜专家黄梦贤(左二)和该镇党委书记孟凡文(右二)在黄岗镇安庄村农民刘锡军家西红柿园里传授点花技术。
  本报记者张雅心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制定邮政新战略
  ——访万国邮联大会主席王占宁
  本报记者卢新宁孟宪励
  举世瞩目的万国邮联大会已经拉开帷幕。人们注意到,8月23日的万国邮联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贺信中有这样一句话:邮政部门是传送全球通讯新鲜血液的大动脉——它们是国际社会形成的基础。
  与此同时,另一组数字近来也不断撞击人们的视野:根据1995年对万国邮联大会145个成员国的邮政经营统计,邮政亏损的国家占58%。
  这使世纪之交正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二届万国邮联大会更为牵动人心:世界邮政将走向何方?本届邮联大会就哪些问题制定改革和发展战略?为此,记者走访了本届大会主席王占宁先生。
  “邮政不改革便没有出路,这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温文尔雅的王占宁主席出语惊人。本届万国邮联大会上就将以此为重点议题,通过集思广益,总结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邮政改革上积累的经验,最后制定“北京邮政战略”,确立今后5年乃至21世纪世界邮政改革发展之路。
  作为专家型领导,王占宁对邮政行业有着深刻的研究。他认为目前邮政面临着来自7个方面的压力:第一,是行业的融合使传统的邮政业务被其它部门涉足。第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万国邮联封闭的邮政领域受到挑战。有人提出,100多年来万国邮联组织法中规定的万国邮联的成员国共同遵循的原则:在邮联的名义下组成“一个邮政领域”,进行互换邮件转运自由的原则,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出现了要求邮政自由化的呼声。第三,用户结构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第四,替代产品增多。电子邮件、传真新兴手段取代许多邮政业务。第五,法规变化。邮政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变化逼迫邮政进行自我改革,一些国家邮政已由政府部门转为公司经营。第六,技术革命。邮政需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入信息时代。第七,各国邮政经营普遍亏损。
  面对这些挑战,邮政应该如何发展?王占宁主席认为,事实上,邮政的潜力很大。关键是要果断转变观念,适时开展多种服务,及时改变运营思路。这次邮联大会就将由此入手,具体分析邮政服务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些指导性战略。8月24日大会已就商业信函的发展展开了讨论,此后,还将继续就万国邮联的改革、万国邮联的财务问题、国际函件业务的终端费、普遍服务与商业化等问题进行磋商。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环境
  西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本报北京8月25日讯记者贾西平报道:西安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等5个产业的崛起,有力地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据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介绍,西安市坚持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举,融资支持与高效服务结合,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资金匮乏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中遇到的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西安高新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入股、社会筹资等方式先后建立了创业种子基金、投资服务中心和风险投资公司,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具体做法是:在科技企业创业之初,提供“种子基金”参股企业,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在企业高速成长阶段,通过向银行推荐项目并提供担保,解决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并根据企业需要,进行风险投资,扩大企业资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在企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通过项目与资金嫁接,吸引产业投资,促进企业壮大。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探讨新世纪科技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喻菲)海峡两岸70多位青年科学家今天在北京参加了“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携手迎接新世纪研讨会”,探讨21世纪科学技术的未来与发展。研讨领域涉及信息、工程技术、生物、医药、资源与环境等。出席会议的37位台胞科学家,大多在岛内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担任教授职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出席会议并讲话。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闻事件“火”了科普市场
  广西科技出版社图书订货量直线上升
  本报南宁8月25日电记者庞革平报道:从反对“法轮功”到今年高考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谁也不曾想到这一系列新闻事件会令科普读物市场突然火爆起来。据广西科技出版社透露,今年该社的图书订货量直线上升,仅7月份的订货码洋就达34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的89万多元增加了250多万元。
  在分析这一耐人寻味的市场情形时,该社社长兼总编辑孙巍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一方面表明中央反对封建迷信、反对伪科学和反对“法轮功”深得人心,广大人民群众是坚决拥护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99全国集邮宣传优秀作品颁奖
  本报北京8月25日讯记者祝华新报道: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国集邮总公司等7家单位联合主办的“迈宁杯”中国’99全国集邮宣传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圆满结束,颁奖仪式今天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报记者卢新宁的《向世界呈上一份精美的“国家名片”》等5篇文字作品获一等奖。人民邮电出版社和中国集邮总公司的《方寸情缘》等3部电视专题片获音像作品一等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家图书馆发行甲骨文藏书票
  本报讯一套精选自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殷商时期甲骨文原件的藏书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票:甲骨文发现百年纪念专辑》(珍藏版、原票集)日前向社会限量绝版发行。其中珍藏版1999套,原票集300套。这套由中国藏书票研究会会长梁栋等人亲手刻制的藏书票通过殷商时期的王室世系、农牧业、田猎等展示了商代的历史情景。其内容全部精选自国家图书馆珍藏的甲骨文实物或拓片的契刻卜辞。(玛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