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回头看”与“向前看”
  张黎洲
  在共和国的年轮上,我们送走了五十年,并将迎来又一个五十年。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今天,是历史的交叉点,也是历史的大看台。“回头看”与“向前看”就是要在这个历史交叉点上,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既回头看看我们是如何创造光辉的过去,又向前看看我们该如何开辟美好的未来,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子走得更快更坚实。
  “回头看”与“向前看”,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需要。历史,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是不能割断的。历史承载着我们的过去,蕴含着对于未来的启迪。中国人民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继承性。过去的五十年和下一个五十年,以至第三、第四个五十年,前后几个阶段,由于具体任务不尽相同,客观条件有所变化,实践探索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特异性。但是,由于总的任务、总的目标没有改变,因而又有其共同的原则和规律,有其统一性和继承性。因此,在跨越前后两个五十年的历史转折之际,只有重视并善于“回头看”与“向前看”,才能做到继承过去,超越过去,启迪未来,开辟未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温故而知新”,“鉴往知今”,“总结过去,启示未来”之类的箴言警语,正是辩证地揭示了“前”与“后”、“故”与“新”、“往”与“今”、“过去”与“未来”的关系,说明了“回头看”是为了“向前看”、“向前看”必须“回头看”这样一个重要的道理。
  “回头看”,主要是总结历史经验。过去的五十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前赴后继,勇于开拓,不断探索,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这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尤其是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将作用于长远,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回头看”,并不是对过去作简单的回顾,而要求对经验作认真的总结。由于社会主义仍在实践探索中,过去的五十年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误,有顺利也有曲折,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一切都必须认真加以总结。总结,要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即冷静地看待过去,客观地评估得失,辩证地判定是非;只有坚持这样的“回头看”,方能显出总结历史经验的意义和作用。总结,又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既往的实践进行认真的审视、思考、分析,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真功夫,努力探求一切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汲取历史的养分,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增强自觉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回头看”有助于“向前看”,但却不能取代“向前看”。历史是发展的,社会是前进的。我们共和国未来的五十年,不可能是过去五十年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起点上进行新的实践,实现新的突破。因此,以往的经验只能作为基础,提供借鉴。这就是说,在“回头看”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启后”、“开来”、“向前看”,大力弘扬合乎时代要求的创新精神。如果说“回头看”的“看”,主要指的是认真总结经验,那么“向前看”的“看”,则主要指的是勇于创新。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征和强大生命力,正在于它的实践性和创新精神。我们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研究新情况,接受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向前发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可以预见,当我们走完下一个五十年,再一次“回头看”的时候,必定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人民非但善于总结过去、超越过去,而且更加善于面向未来、开辟未来。


第9版(理论)
专栏:

  国有小企业的市场经营之道
  卫庶
  江泽民同志指出,“国有中小企业在满足社会多方面需要,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要“鼓励它们采取更为灵活的经营方式,加快发展”。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有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小企业又有很强的特殊性,它们一般规模小、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低,对市场变化更为敏感。因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国有小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南京桂花鸭(集团)公司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探索出了一条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市场经营之道。
  以特色产品打开市场
  小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能够依靠多角经营分散市场风险,因而必须在“精、专、特”上下功夫,以自己独有的技术和独具特色的拳头产品立足于市场。南京桂花鸭(集团)公司牢牢把握有四百多年历史的盐水鸭产品,既在制作方法上一丝不苟地遵循传统工艺,又在管理手段和经营方式上不断创新,以一套完整而可靠的工艺标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以品牌、工艺、原料、价格、宣传的统一进行品牌经营,从而使“特色”更“特”、“名优”更“优”,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以良好机制适应市场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国有小企业组织结构较为简单,体制转换成本相对较低,有条件在这方面较快取得成效。在多年的经营中,桂花鸭(集团)公司强化改革,把制度创新、机制转换当作适应市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一项基础工作,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他们先从分配制度入手,较早地实行了比较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承包经营制度,进行了医疗、住房等职工福利制度改革,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制订了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干部、职工考评标准,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灵活的用人机制。同时,在充分发挥骨干人员作用的同时,特别注意调动全体员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使改革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事业,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以连锁经营拓展市场
  拥有了响亮的品牌,就意味着在市场上拥有了滩头阵地。而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向纵深发展,则必须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经营方式。桂花鸭(集团)公司立足于品牌优势,制定了既适合自身特点又符合市场要求的连锁经营战略,建立了一大批特许连锁店,提高了企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经营水平,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分销渠道,形成了品牌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环境优势。再通过输出品牌和技术,实行联合经营。目前,公司已在北京、上海、江西等地建立了十几家分公司,“桂花鸭”商标已在美国、瑞士、泰国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注册。
  以高素质人才决胜市场
  “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之间人才的竞争、人员素质的竞争。优秀的人才是企业把握市场脉搏,决胜市场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小企业来讲,一支精干、高效、团结的员工队伍,更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桂花鸭(集团)公司近年来能迅速转变经营机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的秘诀就在于,将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作为经营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开发与储备系统。从1993年起,公司对生产一线职工分批进行多次培训,聘请经济专家为中层干部举办市场营销、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等专题讲座,定期对营销人员进行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国内外连锁经营经验等方面的培训,锤炼出了一支业务精、懂经营、善管理又吃苦耐劳的员工队伍。桂花鸭(集团)公司依靠一流的人才保证了一流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一流的产品,从而形成了一流的企业素质和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当代中国发展大战略》评介
  许树强
  田克勤主编的《当代中国发展大战略——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研究》一书,最近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通观全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为线索,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完整、准确地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体战略思想。该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孙中山、毛泽东等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基本问题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以及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本问题所作出的思考,考察了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毛泽东发展思想的一脉相承性,论证了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义,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整体战略思想的内涵。
  第二,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国防、外交、党建等方面战略思想的形成、主要内涵、实践操作等问题进行了完整、系统地阐述。如关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作者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形成、特点、实践效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业、能源和交通、科技和教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建立,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方式——渐进与跳跃相结合、全局和地区协调发展等问题。
  第三,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对中国社会跨世纪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和分析。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世纪,并将开始创造一个新的世纪辉煌。在这跨世纪的历史转折时期,社会发展问题正在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思考。该书回顾了国际社会对社会发展问题的关注,分析了中国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证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并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展望。
  第四,引用的统计资料和数据具有丰富、权威、新鲜的特点。该书不仅引用了大量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著作、党的历史文献、国内外图书资料和权威报刊资料,而且引用了丰富的统计资料和数据。这些资料和数据大都来源于世界银行、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国内外权威机构最新公布和出版的《世界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年鉴》等,具有权威性、准确性、新鲜性。


第9版(理论)
专栏:

  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既是缓解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抉择。我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具有很大的扩张余地,足以支撑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
  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结构性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滞后,城乡之间消费结构断层增大,生产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重复建设导致一般加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改革与发展进程不协调。
  ●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是改善供给。扩大内需的两个重要方面——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前景都非常广阔。产业结构的升级,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私人投资增长等,既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会有力地扩张投资需求。而消费结构的升级,农村市场的开拓,即期消费倾向的提高,未来预期的改善,个人信用的发展,都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的潜力所在。
  ●有二十年改革开放的物质和制度基础及丰富经验,有扩张投资和消费的客观经济需求,有一系列及时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我们必将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迎来光明的经济发展前景。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结构性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持续下降;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几次下调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进一步增加,银行存贷差不断扩大;受全球性生产过剩、价格下跌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进口大幅增长,国内市场面临的外部冲击加大;供大于求的产品越来越多,物价持续低迷,到6月底,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分别连续二十一个月和十五个月下降;相当多的企业开工不足,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失业、下岗人员增加。针对日益突出的供求矛盾,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并初见成效,但目前尚未从根本上扭转市场疲软的局面。
  我国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水平较低、城乡居民生活刚从温饱迈入小康的阶段过早地发生的。其中有经济体制转轨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但根源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城市化是工业化过程中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张的重要条件,城市化进程滞后抑制了需求扩张。第二,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居民收入明显低于城镇,近年来且呈增幅下降趋势,城乡之间消费结构断层增大,难以顺畅接替。第三,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协调。居民消费开始由温饱进入小康,而生产结构未能及时得到相应调整,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日益尖锐。第四,再分配机制与收入差距扩大不协调。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手段明显不足,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阶层的潜在需求因收入制约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第五,经济规模的扩张与结构优化的要求不协调。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导致一般加工业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许多重要产业的生产规模不经济。受体制性因素影响,存量资产难以流动,产业结构调整障碍重重。第六,外贸依存度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协调。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以继续支撑出口贸易像以往二十年那样快速增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难度不断加大,一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产品转向国内市场,加剧了国内供求矛盾。第七,改革与发展进程不协调。许多行业面临生产过剩而缺乏有效的淘汰机制,面临技术进步的迫切需要而缺乏风险投资的激励机制。改革措施不配套,与经济周期性走低、失业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叠加在一起,强化了居民的减收增支预期,从而构成消费增长的障碍。实际上,上述其他诸多方面的不协调,也都同改革与发展进程的不协调有关。
  在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因素从供给扩张转向需求拉动的情况下,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内需,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强调扩大内需与改善供给并不矛盾。改善供给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也是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强调扩大内需同扩大对外开放也不矛盾。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实行对外开放是分不开的。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经济发展应主要依赖内部需求的扩张。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就是在国内投资、消费需求的快速扩张过程中实现的。环顾世界各国,除少数情况特殊的小国外,也都是立足国内市场,以内需为主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扩大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需求,消费的提高有赖于投资的增长和供给的改善。在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无论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扩张前景都非常广阔。
  投资需求具有广阔的扩张余地
  从当前实际情况和中长期发展趋势看,我国投资需求的扩张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大片的国土有待开发,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建设,一、二、三次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余地。这给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投资需求主要来自一般性的产业规模扩张。从“九五”中期开始,投资需求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水平的提高,也是产业间分工的深化。如果说纺织“压锭”、煤炭关井、钢铁限产是政府对高成本、低水平、无销路的产品的强制性收缩的话,那么,市场的力量正在推动电脑、网络、通讯、新型家电的大发展。
  由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投资需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兴产业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快速发展,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二是普遍提高产业水平。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挑战,我们要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我们要加速产品结构和质量的升级;为减轻环境压力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发展资源节约型与“清洁型”产业和产品。这些方面所需的投资强度不会小于产业初始扩张时期。三是推进深层次进口替代。重点是在设备制造、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方面从过分依赖进口转向消化吸收基础上的自主制造。四是拓展新型消费品与消费服务的供给领域。其中,住宅、轿车等消费品,旅游、娱乐等新型消费方式,以及保险、教育、信息服务等新型消费领域,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我国产业技术装备落后。在实现“翻两番”过程中,由于资金的限制以及克服产业“瓶颈”的迫切需要,许多产业采取了倚重初级技术的结构选择,大量发展低档次的初级产品生产能力和劳动密集型组装业,重点扩张资源型产业。在装备方面大量引进二手设备,而且普遍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这种技术构成对经济发展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现在已经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要求。淘汰落后技术和缺乏竞争力的中间技术,全面更新技术手段、生产工艺和设备,是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由此形成的旺盛的投资需求将给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目前一些产品价格所以滑落到生产成本以下,生产能力过剩是主要原因。从深层次分析,还要看到设备工艺面临由技术进步所造成的无形损耗的威胁。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正是当前扩大内需和国有企业脱困的政策结合点。
  城市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城市化将是一个大规模、多层次的经济系统重组的长期过程。由此形成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以及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基本生活用品、耐用消费品、建筑材料和教育、保险等消费需求旺盛并可望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所能提供的增长动力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目前,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加速发展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政府明显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二是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城市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
  私人投资的增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继续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也有广阔的发展余地。近年来,在国家投资大幅增长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也取得了明显进展。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的改革思路,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育,为私人资本开辟了广阔的投资空间。目前,私人投资能力和投资需求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1998年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三千六百三十七点八亿元(五十万元以下投资规模的未包括在内),与集体经济投资大体持平,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12.8%。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居民财富的稳定增长和私人资本的进一步积累,私人投资将会继续增长。在住房商品化的进程中,私人住宅投资有巨大潜力。促进私人投资需求增长的政策重点,一是为适合私人投资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二是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拓宽直接投资的渠道,把私人积累的资金更多地转到投资中去。
  消费需求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我国有十二亿多人口,经济在持续增长,消费需求扩张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在城乡居民收入和储蓄稳定增长之外,消费结构的升级、农村市场的开拓、即期消费倾向的提高、未来预期的改善、个人信用的发展,都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的潜力所在。
  消费结构的升级。近年来,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消费领域的拓宽和消费档次的提高。消费领域的拓宽主要是以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为主的非商品性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小康建设的推进,这种发展趋势会愈益明显。消费档次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次性购买从“万元级”向“十万元级”过渡。“十万元级”消费品的典型代表是住房与汽车。住房和汽车消费都需要有一个消费能力的累积过程。一旦收入水平跨过一定数量的“门槛”,对这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就会呈现出强烈的增长态势。1965年被称为日本的“汽车普及元年”,从这一年到1970年,日本国内的年轿车销售量从五十九万辆猛增到二百三十七万辆。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接近于消费结构升级的“门槛”,有望在近几年出现汽车、住房等消费需求迅速上升的势头。由于居民收入差距很大,不同收入阶层跨越“门槛”在时间先后上将有重大差别。消费领域的拓宽和消费档次的提高都意味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为了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不仅要致力于生产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还需要清理那些抑制消费的过时的政策规定,创造与消费结构变化相适应的消费环境,缩短人们在“门槛”前的观望期。
  农村市场的开拓。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将近70%。城镇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四千三百三十一点六一元,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一千五百九十点三三元;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的彩电、电冰箱拥有量分别为一百零五点四三台和七十六点零八台,农村分别只有三十二点五九台和九点二五台;城镇家庭人均消费中用于娱乐、教育及文化服务的年支出额为四百九十九点三九元,农村只有一百五十九点四一元。由此可见,农村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近九亿人口的农村市场的开拓,将在一个长期过程中提供稳定增长的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目前影响农村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城市化进程与消费环境改善滞后,自给半自给经济的消费方式仍然广泛存在,供给结构与农民需求不相适应,以及农民负担过重。要使农村市场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关键是通过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提供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商品,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清理整顿农村税费以减轻农民负担。
  即期消费倾向的提高。在过去二十年的绝大部分年份中,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人均生活费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1998年职工工资总额为1980年的十二点零三倍(按指数计算),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980年的一百三十三点六九倍。这说明,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迅速提高。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收入增长预期下降,而对消费支出预期提高。支出预期提高与就业、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方面改革措施的推进有关。支出预期的大幅度提高导致人们尽可能多地增加储蓄,降低了即期消费欲望,增加了市场商品销售的困难。一般说来,用于远期消费的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现在因为投资渠道不畅或者因为市场疲软而缺少投资机会造成资金滞留。调整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关系的有效方式是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把分散的个人安全储备转换为社会统筹的安全储备。社会保障体系的发育过程实际上是远期消费社会化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可以动员出巨大的即期消费需求。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缩小社会成员收入与消费之间的数量差距和时间差距,不仅可以作为当前增加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消费需求扩张的一个持续性源泉。推进企业改革和保持社会稳定也有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个人信用的发展。个人信用是一种可以转换为个人消费能力的资源。在过去二十年,政府的信用资源动用得比较充分,包括向国外借款、发行国债和为重点建设债券担保等;企业信用资源甚至已经被过度使用,由此形成了企业沉重债务负担和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过高等问题。而个人信用资源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不仅造成不合理的国民负债结构,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风险被集中到政府和企业,而且导致了消费领域有效需求不足的累积。长期以来,人们只有在收入水平之下消费,几乎没有人在收入水平之上消费。在市场商品供不应求、人们收入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带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现在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市场供过于求成为一种经济常态,因此,开展消费信贷,即一定程度上的所谓“寅吃卯粮”,已成为刺激消费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正确选择。根据国际经验,在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相互转换过程中,信用是一种可以不断扩张的资源。发展个人信用资源既要求实物资产二级市场的发展,也要求债权二级市场的发展。发达的二级市场可促进“抵押——贷款——再抵押——再贷款”的循环,形成个人信用和消费需求的“倍增”。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几乎未被动用的个人信用资源所蕴含的消费需求潜力是极为巨大的。在住房、汽车等消费市场开拓过程中,已经开始发展消费信贷,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光明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现在刚刚从温饱迈入小康,正处在经济迅速扩张的时期。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在逐步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发展阶段,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具有广阔的扩张余地。目前所面临的结构性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是暂时的和周期性的,内需扩张将能够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正在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是毋庸置疑的。经过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们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处理对外经济关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这为下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体制条件和物质保证。根据研究预测,下世纪头十年保持年均7%的增长速度,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我国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将达到1980年的十二倍以上,国家面貌将会有新的更大的改变。
  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也有不少困难。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近期看,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回落的过程中,经济和社会矛盾积累,宏观经济政策的回旋余地相对缩小。从中长期看,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拓宽就业领域,为大量的下岗、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加快农村人口非农化进程;减轻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等问题,都是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我国经济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