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9-08-21

1999-08-21新闻联播 文字版

做豪迈的中国人

第7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做豪迈的中国人<br/>  杜英姿<br/>  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呢?”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它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德国作家莱辛的寓言以诗的美丽、诗的意境诠释着教育的真谛。<br/>  那一天,天空格外地纯净,盈耳的机器轰鸣声悄然而止,漫漫飞扬的尘土缓缓落定,竣工的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工地从喧腾走向沉寂。张杰庭独坐教学楼顶层的平台上,凝视着周围从废墟上挺立而起的现代化建筑,心中激荡着暴风雨般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静,就像是有根无形的搅棒在搅动,使沉淀心底的苦涩、艰辛、欢愉、欣慰,万千感喟翻腾而出。两个小时,他品味着这一片出奇的静谧,仿佛跨越了一个世纪。是的,在过去同未来庄严的交接中,他分明看到,那个教育的鹰之梦,正插上双翼,在万里长空中飞翔。<br/>  中国古时就有武训讨饭办学,当代又有徐永光这样手心朝上做希望工程的“高级乞丐”。办学、兴学是中国人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精神。“惟学能变化气质耳”,宋朝的朱熹一生讲学传道,把教育看成恢复人性、改变素质的根本途径。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一语破的,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出身教育世家的张杰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他的心田早已埋下一粒粒挚爱教育的种子,多年以后,当他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搏浪商海实力壮大之时,自然而然,这些种子发芽、抽叶、成长起来。捐资助学,支持希望工程,几百万,上千万,发展事业之外,他把大量的资金无偿地投向教育,在他看来,几乎找不到比投资教育更好的报效社会的方式。<br/>  张杰庭并没有停步于此,他同教育有着更深的情缘,何况这是一个渴望奇迹、诞生奇迹的时代。捐赠很难触动和改变现有的教育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如何变“输血”为“造血”,寻求一种带示范性的新型办学模式?企业应如何介入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在更高层次上贡献于国家、贡献于社会?一条新奇的思路为持续的思考寻到了突破点,谙熟经营之道的张杰庭论证出“把做房地产生意的诀窍和手段‘嫁接’给教育”的可行性方案:在国家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由企业介入,将那些占据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多为平房的破旧学校推倒,新建教学大厦和教师住房,周边营造商业设施,用租金来保证学校经费的稳定增长。张杰庭还算了一笔账,我国有二百多个中等以上城市,假定每座城市建一所这样的学校需五千万元的话,全国就是一百个亿。而国家就可以省下对这些学校的投资,转而投向边远地区更贫困的学校。百转千回,殚精竭虑,终于,一座投资两个亿、呈欧式建筑风格的民办学校出现在北京海淀区恩济庄附近,从双语幼儿园到高中,面向社会启用,这所学校命名为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这一年是公元1994年。<br/>  五岁,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也许还太年轻。然而,新生的“二十一世纪”从一开始就不断给世界以惊喜。三十多年人生感受的菁华,遍访京城教育界俊贤所悟所得,在张杰庭脑中融会成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学校延请的一大批优秀教师,又将这一理念演绎为生动的现实。<br/>  社会的细胞是人,个个萎缩的细胞构成萎缩的社会,个个饱满的细胞构成一个活力十足、张力强劲的社会。实验意味着创新,意味着与众不同,围绕个体生命的成长,“二十一世纪”的大胆实验拥有了灵魂———“做豪迈的中国人”,这同样豪迈的校训,把全体师生的心凝聚在一面共同的旗帜下。<br/>  小学生的心性犹如素丝,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的打头实验课程,就是把做人这门高深的学问引入课堂。学校组织教师编写的新型德育教材《做人课》,图文并茂,个人修养、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大自然,传统道德思想和现代观念意识,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个历史典故以及一个个现代新闻这样感性、具体的素材走进孩子的心灵,为他们所认同并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张杰庭的女儿也是该校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她会把家中五斗橱里凌乱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叠好再放整齐,因为在学校就是这么做的。做人课是一把钥匙,鼓励和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做法,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把学生的嘴打开了。上了五年做人课的徐小泽,视做人课为一种享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老师的总结则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二十一世纪学校的孩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礼貌,言谈举止中洋溢着勇敢和自信。这里的孩子知道千年虫问题,知道克林顿性丑闻,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战争,也知道人类环境正在恶化。如果你追问下去,也许他们会引用老师在做人课上的一句话来反诘:整个世界像一艘船,你在船头,船尾漏水了,是否应该关心?<br/>  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严寒和酷暑,不能成为偷懒的借口,中学部的学生每天清晨都要绕操场跑七圈,全程二千四百米;只带一个烧饼和两瓶矿泉水,徒步穿越北京郊区的野山坡百里峡。严格的体能训练和意志力与团队精神的培养糅合为一体:攀爬破败的古长城,最后关口,高年级的学生会背起再也走不动的低年级学生,一起爬上迷人的顶峰;集体长跑,跑得慢的学生在前,跑得快的学生在后,为的是共同到达胜利的终点。张杰庭把反思自身所受教育不足方面的点点滴滴都用心誊录下来,在新校尝试着加以完善。还有,五百盘世界经典艺术影片作为美育课的生动教材;百位名人走进校园,告诉孩子们怎样才是豪迈的中国人;从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起,班长、班干部全部由学生自己投票推举;英语,幼儿园、小学、中学衔接培养,大量的活动课与外籍教师在一起训练听、说、读,等等。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使普通学生获得理想发展,造就一批既能创造人类文明,又能度过幸福人生的豪迈的中国人。<br/>  张杰庭就像一位手握雕刀的雕塑师,渴望着璞玉雕琢成完美的作品。短短的五年里,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不断刷新自己的业绩。在重点学校云集的海淀区,初中升高中的考试成绩,英语和体育连续几年位居榜首,今年的总成绩则名列北大附和师大附之后排名第三,跻身市重点中学的行列,也成为全市民办教育的领头羊。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用事实解答了一个困惑人们的问题,这就是说,强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素质教育搞活了,应试水平相辅相成会得到提高。<br/>  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工业大学的宣传栏里,许多摄影作品都出自张杰庭之手,当时学生会的这位活跃人物,也是个摄影迷,或者准确地说是个运动场景拍摄爱好者。摄影是瞬间的永恒,手举海鸥135,捕捉一个个稍纵即逝之瞬间的经历,使张杰庭深切地领悟到什么叫抓住机遇。张杰庭尤其喜爱抓拍跳高运动员飞越横竿的一刹那,因为从运动员的身姿和距离横竿的远近,可以判断出他的跳高水平。<br/>  如今,成功了的张杰庭拥有一顶顶桂冠: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1998年世界杰出青年创业者奖获得者,等等。然而抓住瞬间和飞越横竿的冲动依然那么强烈。最近,张杰庭任董事长的锡华集团经过短时间的筹备,决定抓住发展教育产业的机遇,投资五个亿,创建一所教育设施、教育思想、教育成果均属一流的大学,兼并五个大的亏损企业,解决二百名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张杰庭把自己的人生标杆升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在自我挑战中,期待着又一个漂亮的飞越。<br/>  张杰庭有一句颇富哲理的话:人要给自己建一个笼子,能量大的建大一些,能量小的建小一些。他办公室的案头,摆放着一件硕大的石雕《佛法无边》,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仍然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自警、自省之意清晰可见。其实,笼子正是由无边的责任建造。他对祖国承诺,从未想到去持有一本他国的护照,选择了做普通的中国人;在周围众多目光的追随中,他是具备稳定风范散发着成熟魅力的当家人;在妻子眼里,尽管忙碌的工作蚕食着他们相守的时间,他仍然是最可以信赖的人。<br/>  信赖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他永远珍惜。(附图片)<br/>  (左图为张杰庭与学生一起谈理想讲人生。)

倚天万里须长剑

第7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倚天万里须长剑<br/>  卞毓方<br/>  向壁,默默出神的时候,忽然想到瓦尔德内尔,乒坛常青树;一跳,又跳到王莲香,羽坛大姐大;再一跳,又跳到李昌镐,棋坛石佛。三位都是我最欣赏的竞技高手,永远镇定如恒,“胜固欣然败亦喜”,一派大将风度。<br/>  思维急转弯,一跳又跳到梁羽生;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他的一册《风雷震九州》,翻到一页,说的是钟展和竺尚父较量,读:<br/>  这边,钟展早已拔剑出鞘,静待竺尚父的攻击。那旁,竺尚父却没有立即发动,只见他目蕴精光,剑尖下垂,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钟展。钟展也是面色凝重,如临大敌。这两人的比武与前几场大不相同。彼此都没有说一句江湖套语,连请对方进招的应有的礼让也都省去了。两人就似斗鸡一般盯着对方,过了差不多半炷香的时刻,还是未曾出手。原来,彼此功力相当的高手比剑,第一招极关紧要,先攻者未必就占便宜。是以双方都在蓄势待敌,同时也以眼神震慑对方。这情景端的似是“万木无声待雨来”,就在全场屏息而观,气氛最为沉重之际,突然间“雷鸣”“电闪”,“暴风雨”来了!分不清谁先谁后,但见剑气纵横,剑光霍霍,双方运剑都隐隐挟带风雷之声!<br/>  这就联想到电视连续剧《水浒》,联想到刘欢披发高歌的那句“该出手时就出手”。从梁羽生的这段描绘看,高级别选手对阵之际,究竟是“先下手为强”,还是“后发制人”,并不是第一位的,关键的关键要看——如何出手!<br/>  从上述引文还可把握,梁大侠的武功,循的是传统武术的路线。在他是有板有眼,有名有实,从容演绎,丝丝入扣;在读者是如临其境,如窥其招,如探其脉,得到一种艺术的抚慰和快意的餍足。<br/>  绕室徘徊,陡然又想到金庸的出手。金庸继梁羽生之后出场,梁羽生是一堵高墙,金庸要想引领风骚,就必须另立门户。嗯,金庸是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髓,诸如琴棋书画包含的哲理、风韵,尽数糅进他的武功,一举做到诗剑合一,文武合璧。比如,《射雕英雄传》中,他赋予黄蓉的是“兰花拂穴手”:对阵之际,长袖轻扬,衣带飘风,若按音律,若符节拍,翩翩然一出舞蹈;《倚天屠龙记》中,他赋予张翠山的是“银钩铁划”:其缩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纵也险劲,如狡兔之脱,其辟也凌厉,如矢应机,霆不暇发,电不及飞,而又招招寓于书法之中;《神雕侠侣》中,他赋予杨过的是“黯然销魂掌”:闻其名,不免生江淹《别赋》的惆怅,及睹招式,又不免有老子《道德经》的浮想,譬如“心惊肉跳、杞人忧天、无中生有、拖泥带水、徘徊空谷、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六神不安”,以及“穷途末路、面目全非”等等;至于《侠客行》中龙木岛的武功秘笈,干脆就是一首二十四句的唐诗。<br/>  那么——古龙的出手呢?<br/>  继梁羽生、金庸之后,争着挤上武侠小说这趟快车的写家,多如过江之鲫,而其中别树一帜,能和金、梁分庭抗礼,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迄今为止,只有一个古龙。古龙武功的奥秘在于何处?<br/>  古龙的武功只有两个字:无招。<br/>  且慢!武林称王全凭武功,武功高下系于招数。古龙的人物倘若无招,在对敌之际又如何出手?<br/>  这就是古龙的滑头之处,也是他的通神之处。古龙认为,武功是用以杀敌制胜的,而不是用以饱人眼福的。因此,在他的笔下,凡武士对垒,一刹那之间,旁观者还在傻不愣几地焦灼着期待着,强者一方的刀或剑亦已电掣,对手亦已倒下。<br/>  以无胜有,以空应实,这就叫“无招之招”。<br/>  无招也是招。试以古龙在《陆小凤》中展示的武功为例,你看:崔一洞反手抖起一个刀花,径直向花满楼刺去。花满楼是盲人,论理必定吃亏,但是,只见他不慌不忙,仅仅伸出两根手指,轻轻一夹,就夹住了崔一洞的刀。而且,刀好像羽箭没入巨石,拔都拔不出。花满楼的这种功夫,是跟陆小凤学来的。每当敌手的兵器闪电般袭向陆小凤的胸口,在场的人,谁都认为他躲不过,他么,压根儿躲都不躲。——他总是伸出两根手指,轻轻一夹……我的天,这究竟是两根什么样的魔指?真让人怀疑他已偷得如来佛的神力!说到西门吹雪,功夫同陆小凤如出一辙。当苏少英舞动“刀剑双杀七七四十九式”,凶神恶煞地攻来,西门吹雪凝立如山,寂然不动。看到一种新鲜怪异的武功,他只是好奇,就像儿童瞥见某种勾魂摄魄的玩具。他直等苏少英使出了三七二十一招,剑才猝然出手。因为已看出了破绽,虽然只是一点,但已足够。他的剑光一闪,立刻就洞穿对方的咽喉。<br/>  “倚天万里须长剑”,“一剑曾当百万师”。梁羽生、金庸、古龙三种不同的出手,让世人领略了三种上乘的招数。

国歌与战士

第7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国歌与战士<br/>  孙幼才<br/>  在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我们从军校毕业的九名学员来到了位于桐柏山腹地的某团驻地。团政委命令我们马上深入连队,在战斗的间隙教唱国歌。夜幕降临时分,一位战士将我护送到战功累累的英雄三连驻地。指导员看了团政治处《关于教唱国歌的通知》,同连长商定,每排挑选一名文娱骨干,离开前沿阵地,隐蔽到附近一个石洞里学歌。<br/>  留下的人惟恐失去参战的机会而牢骚满腹,但是,当我满怀激情朗诵歌词时,他们全都圆睁双眼,挺直腰板,听得十分投入。休息时,我请他们各自介绍一下简历,四人中竟有三人当过地主的长工;一位名叫马小斗的战士还撩起衣裳,让我看他身上的疤痕。<br/>  经过几个小时的教唱,战士们对歌词不仅倒背如流,而且对内容的理解非常透彻,对歌曲中规定的强弱、连音和休止,大体都能掌握。相比之下,马小斗的乐感要差一些,特别是几个半拍拿不下来,急得他满头冒汗。他说,你要叫我抓俘虏,保险能抓回来,叫我唱歌,就像铁匠学绣花,实在太难啦!<br/>  次日天亮以后,我们被召回连队。指导员告诉我们,敌人已被我主力部队击溃,正向驼峰岭退却,团首长命令我们三连堵截残敌,务求一举歼灭。他在战前动员会上说:“在发动冲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像国歌里唱的那样——”他放开粗大的嗓门喊道,“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br/>  我们隐蔽在岩石后面,马小斗仍惦记着学歌的事,因为打完这一仗,团部要举行唱国歌比赛。他反复地揣摩着几个半拍的唱法,我很耐心地帮助他掌握节奏的要领。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溃散的残敌开始向驼峰岭方面逃窜;当他们将要到达谷口时,埋伏在峡谷两边的战士立即冲下山崖,封锁了敌人的去路。敌人出于求生的本能,有的举手投降,有的拼命突围,枪炮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眼看一小股残敌就要冲破防线,马小斗端起轻机枪从岩石后一跃而起,冒着敌人的炮火向敌群猛烈扫射。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残敌土崩瓦解,纷纷缴械投降,盘踞在桐柏山的国民党地方武装被全部歼灭,人民多年来遭受的兵匪之苦从此结束了。<br/>  战斗结束后,我听说马小斗腿部中了两弹,已经送往团卫生队,我的脑袋像是被重重击了一锤,一颗心骤然提到嗓门上。清理完战场后,我随指导员上卫生队看望伤员,马小斗躺在一块门板上,一条腿缠着绷带,伤口的疼痛使他不时地皱起眉头。我还没来得及慰问,他却抢着说道:“我还想参加唱歌比赛。”指导员轻轻地抚着他的肩头说:“安心养伤。”马小斗急了,倏地坐起,恳求道:“我没伤着骨头,不信我站起来你们看看。”我和指导员赶紧扶他躺下,尽量让他那颗激动的心平静下来。我暗想,马小斗即便不能参加唱歌比赛,我已经在心中给他打了满分!

反哺的燕子

第7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反哺的燕子<br/>  甘茂华<br/>  那是川鄂交界处,苍苍莽莽的深山老林之中,掩藏着的一个土家族人聚居的叫作汪营的小镇。汪营镇有个鹞子池村,在整个利川市版图上,它只能算是对襟衣上的一粒盘扣,又好似飞在群山间的一只鹞子。<br/>  鹞子池村很古老也很简朴。秦大华很贫穷也很富有。他穷得读不起书,十九岁便因家贫而辍学。他富得像个果园的主人,二十三年教师生涯,育得桃李芬芳满山乡。<br/>  秦大华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淳厚质朴的山民。他边教书边种地,每天忙得团团转。种了苞谷又种洋芋,喂了猪再喂鸡,教了书又看书,下了课再改作业,常常是起早摸黑,累得筋疲力尽。累点苦点都没有什么,秦大华最大的遗憾是自己书读少了,知识不够用了,倘若能进校重修学业,那就是一生的幸福。他在沉重的生存和艰难的生活中,憧憬着,准备着,梦想有朝一日去赶那个遥远而美好的路程。<br/>  他的女儿秦燕子,由于家境不好,他又管得少,因此书没读好,连高中也没考上,只好随民工潮到南方打工去了。这始终是秦大华的一块心病,每每想起来就觉得对不起女儿。飞出鹞子池的小燕子啊,如今你在哪棵树上落脚,你懂不懂天下父母的心呢?<br/>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古诗竟在秦大华身上应验了。他四十二岁时,考上了鄂西山区的建始师范学校。夙愿得偿,秦大华自然是喜出望外。然而,夜深人静时,他却耿耿难眠。几千元的学费从何而来?仅凭民办教师那几个少得可怜的工资,既要养家糊口,又要读书求学,不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么?<br/>  借钱吧,远亲近戚,左邻右舍,虽说这几年日子好过些了,但也并不宽裕。放弃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或许这一辈子就这一次难得的机遇了。思来想去,万般无奈。他想到了女儿。于是,给女儿写了一封信。他后来回忆起那个万籁俱寂的山乡之夜,夜凉如水,有几颗星子在被群山挤出的一线天上忧郁地闪烁,竟有几分凄清和伤感的美丽。<br/>  燕子的信和汇款是同时收到的。这封信后来被一位热心的通讯员发现,以《反哺》为题写成一则短讯,发表在省报头版头条上。信不长,但儿女情长,字字句句饱含着至爱亲情:<br/>  敬爱的爸爸,欣闻您考上了建始师范,女儿好高兴,女儿用泪水与您共享喜悦。您用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与艰辛为自己争了一口气,也为我们树立起了人生的榜样……回想过去,您卖了年猪和口粮供我们上学,我们却不争气,在您和妈妈的“强迫”下才读完了初中,现在我好后悔!<br/>  爸爸,您为我们一家,为了乡村里的穷苦孩子,付出的太多太多,二十三年的民办教师生涯,是您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明证。今天,在您四十二岁的时候,还能有机会去深造与学习,我真为您感到骄傲与自豪!<br/>  至于读书所需的学费,您不用着急,我已经给您寄回来了!这两年,我在外面打工,攒了一些钱,全给您寄回来,供您报名入学之用。<br/>  您不能不收!因为这些钱是您苦心培育的女儿用勤劳的双手积攒的,它本来就是属于您的。往后,我会按时把钱寄回家,您就只管安心读书,别的都不用说,就算这是女儿对您养育之恩的一点回报吧!<br/>  秦大华读着信,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燕子的形象,燕子的生命,都定格在这封充满亲情的信里。

倾听夏日(组诗)

第7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倾听夏日(组诗)<br/>  ○张大勇<br/>  蛙歌<br/>  一朵一朵的,开在<br/>  秧苗和绿之间,开在<br/>  池荷和画之间……<br/>  浮起村庄和田野<br/>  漾动月光和鼾声<br/>  蛙歌!泥土和水<br/>  这两唇间唱出的民歌<br/>  上及天籁<br/>  下触根须<br/>  远时,在辛稼轩的词中押韵<br/>  近时,领动我的心跳<br/>  歌声长一寸<br/>  秧们就蹿高一寸<br/>  蛙歌,你最高的音域<br/>  标出了十月丰收的刻度<br/>  蛙歌,平平仄仄的歌声<br/>  自农历深处响起<br/>  听啦,听啦!<br/>  弥漫整个乡村的稻花香哟<br/>  酽浓得在叫在唱!<br/>  蝉鸣<br/>  沿枝丫间斑驳的光线<br/>  你,款款地走下来<br/>  我看到长长的丝瓜藤上<br/>  开满淡黄淡黄的音符<br/>  听听听<br/>  童年的我,青嫩嫩的我<br/>  一转眼,被你<br/>  扯成高高的个头<br/>  你,不断地<br/>  抚摩我的耳廓,我的心灵<br/>  把一句农谚抚得又熟又香<br/>  ——不冷不热<br/>  五谷不结<br/>  雷声<br/>  雷声,扩大清凉的雷声<br/>  划出滋润领地的雷声<br/>  闪电熄了之后,你没有逝去<br/>  你留下来,在乡村<br/>  在圆如鼓面的荷叶上,<br/>  你是雨<br/>  在西瓜光滑的青皮上,<br/>  你是指<br/>  在唐诗一样清澈的河面上<br/>  你是欸乃欸乃……<br/>  看,我的乡亲们<br/>  将手伸出窗外,伸进农谚<br/>  揪一把雨丝,放在耳边<br/>  他们咧嘴笑了<br/>  他们听到——你<br/>  领着高粱,领着稻菽<br/>  领着生长和果香<br/>  足音铿锵地向前跑着,跑着……

牌楼村读宋应星

第7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牌楼村读宋应星<br/>  邵盈午<br/>  瞻仰着位于江西奉新县宋埠乡牌楼村的宋应星故居,心头袭来阵阵悲凉。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岁月沧桑,如今的故居只剩下一截砖墙,一扇麻石门框,以及残存于门框上方的那几个依稀可辨的大字(我辨认了半天,才认出是“瑞吸长庚”)。在村里的小巷内,尚有一幢明式建筑,合抱粗的立柱、横梁,至今木质坚硬,房屋结构严密,这便是宋应星小时的私塾。——驻足于此,真有不胜今昔之感,我的眼前渐渐地幻化出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时代,宋应星踌躇满志的身影——那是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在全省一万多人参加的乡试中,他居然名列第三。<br/>  可世事总有旁逸斜出者。在其后的五次会试中,宋应星却均以落第告终。他不得不在当了二十年举人后,去本省的分宜县做了一名教谕,位卑薪薄,后又出任福建汀州府推官、安徽亳州知府。甲申之变,清兵入关,宋应星愤然解官归里,默不作声地搞起“自留地”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文学著述自娱”,而一部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也就在这种“不求闻达”的艰苦劳作中,裒然成帙。<br/>  这一下不要紧,宋应星竟“走向世界”:这部早在十七世纪便传播到国外的巨著,被西方人士誉为“中国十六世纪科技百科全书”;专门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盛赞该书的作者为“中国的狄德罗”。对于在当时声名不彰的宋应星来说,这一切委实是不虞之誉。<br/>  宋应星之所以在当时声名不彰,殊非偶然。在古代中国一元化权力机制的控制下,士的出路是很狭隘的。虽然文、史、哲等人文学科较受重视,但不是被纳入为政治服务的轨道,就是当作国运隆盛的点缀,摆脱不了专制政治的牵制,至于天文、地理、农艺、医药、数算之类科学技术,均被视为末流小技,根本得不到官方应有的倡导扶持。以故,在《明史》与《四库全书》中,均未写进宋应星的名字和著述。在当时,他充其量只能算作一个无名的“文化英雄”。但一部《明史》甚至包括一部二十四史,却没有一个失却姓名的帝王,即使他极其昏庸。<br/>  宋应星的个案还向我们显示着中国文人的一个特例,即,所谓“才”,对他来说,已不再是一种只有通过“遇”才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待价而沽”的东西,而就是一种具体的手艺或技术之类的很实际的功用,一种具体的操作能力,甚至就是一种形而下的“器”的行为。缘此,宋应星的“才”并没有得到“遇”;既然不“遇”,社会对他的尊重也就丧失。之所以如此,推究起来,恐怕仍与中国文化的特性有关。中国文化缺乏对具体事物的观照,缺乏用具体、精确、明晰、富有逻辑性的语言描述事物,回避形而下的事物,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器”又总是与“俗”、“小”联系在一起。它所注重的是对世界对人生的整体性把握,是形而上的概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宋应星的文化创造活动却标示着对这一顽固传统的反叛,他决不回避琐屑、具体、非本质,他也没有过多的“闲愁”以作“怀才不遇”式的自我嗟叹,只是始终孜孜不倦地研究着他的“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物种变异规律,心细如发地探析着分离金属的方法,挖掘和“抢救”着那些已经失传的技术。而他的人生,也就在他所沉潜的科技天地中,走向坚实和充盈。至于他的“走向世界”,则完全是靠着科学本身的力量,是一种绝非刻意以求的“无心插柳柳成荫”。<br/>  《天工开物》的诞生与“走向世界”,大大减弱了封建时代轻蔑科技的话语权力,那些将科技视作“奇技淫巧”的贬抑之词,不过是强行附在宋应星身上的苔藓,时间的海水自会将这些衍生物冲刷得一干二净。<br/>  宋应星的名字将恒久地被科学的光芒所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