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业内观察

  小煤矿、小铁矿、小水泥等资源型小企业近几年相继或即将被强行关闭。而另一面,“资源牌”对于地下资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仍然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这就成了一道难解的题——
  资源型小企业出路何在
  瞿长福
  1999年,对于小煤矿、小铁矿、小水泥等资源型小企业来说,是一个颇具苦涩意味的年头。按照国家经贸委和有关产业部门的既定程序,众多资源型小企业将在1999年被强行从市场上淘汰出局。这是一场事关整个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行动。
  死啃资源路已尽
  靠山吃山曾是农民快速脱贫的捷径。但也正因为这是一条“捷径”,它又使许多人失去继续攀登、继续开拓的信念,甚至压根儿就没有过钻出坑洞的想法。而是一条道走到黑,死啃蛮啃那点资源,资源“吃”光了,路也就到头了。
  河北省沙河市白塔镇西郝庄的起落,颇具代表性。西郝庄曾是当地有名的首富村,但几年后就偃旗息鼓。1990年,西郝庄人开始在自己的地底下挖铁矿石,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全村人埋头“啃”铁矿,并迅速“致富”。到了1995年,上层地面的矿石全挖完了,再往下挖,冒水,没法挖。就这样,“吃”空了矿石的西郝庄,眼睁睁看着首富村的帽子被别人摘走。
  如果说,资源枯竭导致了一部分企业关门大吉,那么,破坏性开采、浪费资源、安全性差、污染环境等严重缺陷则是更多的资源型小企业遭遇“封杀”的直接原因。
  在许多矿区,山体被掘得体无完肤,植被毁坏、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西郝庄采矿高峰期在1平方公里内竟竖起了大小70多座井架,整个山体几乎被采掘一空。四川攀枝花宝鼎煤矿区绵延百里,竟然冒出1600多座小煤矿,直接破坏宝鼎矿区储量近4000万吨。秦岭林区因小金矿无序开采,不少地方生态环境被破坏,而一些“小水泥”产区,人们已很难见到蓝天白云,一些砖窑厂则把耕地直接“送”进了炉窑。
  此外,据国家煤炭工业局统计,小煤矿的煤炭资源回收率一般只有10%—15%,而国有大矿通常在70%左右。小煤矿每百万吨死亡率高达10.79%,一些小矿聚集的地区,爆炸、塌方等伤亡事件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壮大规模为时晚
  1997年、1998年国家经贸委等委、部、局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关闭小水泥、小铁矿、小煤矿等小企业。而此时,众多小企业才如梦方醒,一些企业紧急应变,相互捆绑在一起以扩大规模逃出死亡线。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它们错过了壮大发展的时机。历史将注定,一批跟不上趟的企业将由政府这只有力的手将其从市场中强行“拎”出去。
  资源型小企业就这样染上了某种“悲剧色彩”。当初,它发展最快,几乎只需一些原始简单的设备就能破土动工;而它的结局也来得最快,主要不是被市场打垮,而是被强行调整下马。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不过,并不是所有资源型小企业都难逃厄运。一些管理先进、技术程度高的企业获得了与国有企业“平起平坐”的地位。
  关井压产是山西省煤炭行业的“重头戏”,在朔州平鲁区,3座由小煤矿出身的乡镇煤矿,年产均达到45万吨,超过了当地5座地方国有煤矿,每年上缴的利税也超过地方国有煤矿,其管理水平与技术设备也要高出一筹。小企业做大了,即便在“关井大省”,也是一颗闪光的明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时错过了发展壮大的时机,便不再有登堂入室的可能。这正是资源型小企业独特的命运轨迹。
  调整转换寻新路
  死抱住资源不放的路已然不通,想就此来提升管理、扩大规模也没有了机会。除去调整方向、改换门庭,资源型小企业已没有更好的路可走。产业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国家经济要强大,散、乱、差的企业格局不可能长期存在,因此,只能走新路。
  近几年在市场上声名鹊起的河北恒利集团算是资源型小企业一个成功转变的典范。恒利集团位于河北省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与西郝庄毗邻,先前西郝庄首富村的帽子就是落到了栾卸村的头上。当初,恒利集团也靠挖煤起家,所有致富的路就是挖煤、办水泥厂。但慢慢地,恒利集团的当家人李长庚感到了这里潜在的危机,于是着手开辟新的路子。他看到,养猪,猪的胆汁比猪肉贵;养牛,牛的牛黄比牛肉贵,于是,一个清晰的思路出现了。1989年,李长庚毅然投资建起了制药厂,并同时培训、招聘大量人才。几年之后,一句“康必得治感冒”的广告语几乎家喻户晓。
  与恒利集团有相似经历的江苏鼎球实业有限公司,起家时同样靠开矿掘煤。但如今,这家以绢丝为主的上市公司,总资产已上升到5亿多元。
  “恒利”、“鼎球”以资源型小企业的出身而分别在新的领域成就了自己,这里面涉及到市场眼光、人员素质、技术工艺等多种因素,不可能所有资源型小企业都能做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只有转变,才能谋求到新生路。当然,怎样转,它还需要政府产业部门、金融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共同的关心和帮助。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10年前,它靠2000元借款、300只鸡雏起家;10年后,它拥有10多亿资产,成为实力强劲的上市公司。秘诀何在?兴发人回答:用个性创造属于自己的市场。请看——
  草原兴发的成功之路
  樊晓国
  赤峰,是中国龙文化的发祥地。
  在20世纪行将与我们拱手揖别的时候,人们惊喜地发现,这座7000年前孕育了中华龙文化的塞外古城,腾飞起又一条绿色巨龙——内蒙古首屈一指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草原兴发集团。
  10年前,草原兴发靠2000元借款、300只鸡雏起家;10年后,草原兴发拥有10多亿元资产,成为食品行业实力强劲的上市公司。它的迅速崛起被专家誉为“兴发速度”、“兴发奇迹”。
  草原兴发的成功,用集团董事长张振武的话说,就是:从社会需求出发,用特色和个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市场。
  经营草原绿色资源
  草原兴发集团位于内蒙古大草原,那里有一碧万顷的天然牧场,生长着1000多种绿色植物,涌淌着众多的天然矿泉;大草原,意味着天然、绿色、无污染。而渴求天然绿色,实行健康消费正是全球性的饮食消费潮流,所以,草原兴发给自己的产业以富有远见的定位:开发草原资源,经营绿色食品,靠草原品牌、草原文化创造市场,让“草原兴发,绿色天然”的经营理念深入人心。
  白羽鸡的饲养加工曾是草原兴发的第一主导产业,当白羽鸡市场趋于饱和,黄羽鸡以其特有的营养和美味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时,草原兴发迅速将宫廷黄鸡改良品种后引进草原,在纯天然环境下自由放养,以食青绿饲料为主,不饲喂任何动物蛋白和化学药物,通过深加工后打出了“草原绿乌鸡”的品牌。很快,这种绿色品牌的肉鸡成为国内市场的新卖点,并大量占领日本、东南亚市场。
  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羔羊,食天然牧草、喝天然矿泉长大,草原兴发开发出的“草原兴发羔羊肉”这一稀缺绿色食品,一举火爆国内20多个城市,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草原兴发开发出的“四野杂粮”面,选用了内蒙古高原特产荞麦、玉米、珍珠谷、红粮等作原料,添加了钙、铁添加剂。既把杂粮主食化,又极具营养强化功能,这种大众化食品特色同样鲜明,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
  进行产品全方位开发
  国际肉食品的市场竞争向来激烈,作为出口导向型的食品企业,草原兴发靠什么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确立自己的市场优势?张振武回答:按照市场细分的原理,进行肉食的精深加工,对产品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开发;用分割刀分出自己产品的特色,切出可任驰骋的大市场。
  一只鸡,根据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按部位、按规格、按口味、按烹制方法等,能分割加工出20个系列200多个品种;一只羊,能分别开发出卷肉、排方、串系、羊尾、羔羊血保健制品等50多个品种。
  由于顺应了讲求吃得精细、追求方便和多样化的消费趋势,草原兴发对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全方位开发,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有力地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尤其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据统计,多层次开发创造的效益在兴发产品的出口创汇中占到了50%。
  保持特色依靠技术创新
  只有特色鲜明的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只有个性独特的品牌才有发展潜力。草原兴发正是靠不断地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出特色鲜明的、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草原兴发已开发出的10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无一不是兴发人不断采用新技术、努力创新的结果。
  技术创新,离不开科研和人才。草原兴发深知这一道理,很早,他们就建立了自己的食品研究所、饲养研究所和高科技食品厂,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学院等国内著名的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协作关系,联合进行项目开发、技术攻关和科学研究。目前,在草原兴发,专门从事技术研究的人员200多人,其中具有高技术职称的就达30多人。
  雄厚的科技力量,使张振武对草原兴发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向,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永远保持自己产品的鲜明特色。”
  靠特色个性,靠技术创新,草原兴发在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上独树一帜,赢得了优势。1998年,在市场普遍低迷的形势下,草原兴发的市场业绩却令人惊羡:国内销售收入逾8亿元,利润总额8800万元,同比分别增加57.78%和50.18%;出口创汇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一倍。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经营之道

  哈尔滨常安集团
  放胆大做“牛”文章
  韩惠敏
  在一些企业家的眼中,创业到一定规模,能够守住自家的“城池”,便是无大闪失的经营之道。然而,常安集团果敢地投资1亿多元,承担了哈尔滨市“九五”重大项目之一的“肉牛系列工程”建设。
  哈尔滨常安实业总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从作坊式的家庭企业发展成为拥有16家生产经营实体、6家合资企业、净资产2.7亿元的股份制集团,成为哈尔滨市的明星企业、最佳民营效益企业和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集团董事长李玉坤,原为东北林业大学基建工程队队长,1987年他退休后便一头钻进哈尔滨市东郊的宾县常安乡大山之中,办起了小木材厂。1993年2月成立常安(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企业如虎添翼,迅速发展,李玉坤也以骄人的业绩当选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3年前,常安集团抓住世界银行贷款3000万元人民币的机遇,承担了包括肉牛的饲养、改良、屠宰、制肉、制药、骨加工等项目的肉牛系列开发工程。这一工程的总投资1.66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高达12亿元,年可实现利税4.43亿元,将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肉牛饲养、改良、屠宰加工、综合开发的最大生产企业之一。但是,兴建这一系列工程资金缺口如此巨大,且几年内无利润回报,怎么办?李玉坤斩钉截铁地说,这个工程是关系到农民千家万户共同富裕的大好事,一定要干起来。
  1996年8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视察肉牛基础工程基地时,曾充满深情地对李玉坤说,这里是我在解放战争时参加工作队领着农民们斗地主分田地的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农民还不富裕。要让“肉牛工程”造福一方,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呀!李玉坤紧紧握住邹副总理的手,心被深深地打动了。之后,他率领职工大干一年多,硬是将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供水系统、锅炉、电站、办公楼、宿舍、食堂、车库等项基础工程全部建成,投入资金达8700多万元,除2000多万元的贷款外,70%以上的投资是企业自筹。这一工程经世界银行专家评估终审通过,给予贷款3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已通过国际招标,决定用此贷款购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荷兰屠宰生产线设备。
  “常安”此举,给予我们这样一个重要启示:企业的决策者在具有敢为人先的发展眼光和胆略的同时,还必须克服急功近利和单纯依靠外部“输血”的思想,否则,发展的机遇就会溜掉。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厦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已有电子企业200多家,其中31家重点企业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出口交货值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老乡月谈

  慎待“政绩”
  张韩树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盲目进行经济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创“政绩”,在群众中间造成恶劣的影响。这些领导频繁去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国外考察取经,却不去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取舍运用;而是打着发展的旗号,树自己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如不切实际地大片大片地搞开发区;在乡村不切实际地搞这工程那工程,场面宏大,口号也不小,“走向世界”的标牌随处可见。财政资金因此耗用一空,各种名目的收费征款层出不穷,结果却难尽人意:虽然一座座由办公楼和住宅组成的新城区拔地而起,工业小区却一片荒芜,招商引资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原有企业也因经营不善而江河日下;一些大型经济开发项目也多半有名无实,虎头蛇尾。奇怪的是,这类干部却往往为上级领导所器重,被认为是有魄力、能办事,一个个扔下烂摊子往上调。其实,这种“政绩”是一种腐败,是一种更隐蔽,危害更严重的腐败。为了个人的升迁和名利,置国家和人民利益于脑后,违反经济规律,好大喜功,不仅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更助长了乱收费乱摊派等行为,使地方经济脱离良性发展轨道,政府形象也受到极大损害。
  我们真诚希望上级领导在检查有关工作时,要慎重对待这类“政绩”,多下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多听听老百姓的声音。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老总手记

  用好业余时间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
  人们对业余时间的利用,有一种习惯心理或习惯行为。这种习惯心理或习惯行为不可小瞧。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业余时间的利用,业余时间价值的发挥,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大家常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我以为,生命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分钟一分钟积累起来的。每人每天,无论职位高低,相貌丑俊,收入多寡,都同样拥有24小时。24小时中,1/3的时间工作、1/3的时间休息,大家差异都不是很大。但是,另外1/3时间的利用和支配,差异就大了。我每天早晨6点起床,6点50分来公司上班。晚上6点45分回家吃饭,7点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8点处理白天没有处理完的文件,9点左右开始看书看报看资料。大约到10点半感到疲倦的时候,冲个澡再继续学习,到12点上床休息。天天如此。可以说,我的业余时间,全部用于学习和工作。这也是这几十年业余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成全了我8小时内无法完成的思考和提高。我也曾用心培养过很多人,在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有的人很快就派上用场了,而有的人则迟迟派不上用场。我常常在想这是为什么?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我发现他们最大的差异是对业余时间的利用不同。有的人把业余时间当作最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时间,因为业余时间和工作时间长短相当,并且,外界干扰少,人的精力相对集中。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夜以继日地读书钻研;而有的人则认为业余时间就是要好好地享受现代生活,卡拉OK、打牌、玩保龄、洗桑拿,似乎也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认为读书是文化人和在校学生的事,自己是经济人,只要懂经济就行了。岂不知,经济形势是飞速发展的,你懂的经济,转眼就会成为过去;不学习,现在的和将来的经济你肯定不懂。
  有人说,现在是知识经济,不是“革命加拼命”的时代了,不会休闲的人就不会工作。我看过一篇题目为《不眠的硅谷》的文章,文章这样描写硅谷人: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你很难看到有人在外面闲逛;也很难看到有人在午夜之前上床睡觉。这些人坚守“睡着了,你就会失败”的信条。喝着大杯的咖啡在电脑前一直工作到凌晨四五点钟,有时甚至到6点,而不是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硅谷人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科技的发明者和应用者,他们视睡眠为一种奢侈。他们说,如果你离开这条高速公路,哪怕一秒你也会失去机会,也会有人抢先得到专利、升职、项目、资金和市场份额。硅谷人尚且有如此强烈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我们有什么理由让生命的另外1/3白白流逝呢?记得1995年5月15日,江总书记来万向集团视察时,特意把集团年轻的管理者鲁伟鼎叫到身边,握着他的手说:“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多读书,我每天晚上还要学习到12点以后。”(附图片)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五彩人生

  陈绍枢:
  慧眼识商机
  本报记者夏珺
  一位艺术家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套用一下这句话,可以说,生活中并不缺少商业机会,而是缺少发现。陈绍枢恰是这样一位慧眼识商机的人。
  初识陈绍枢是两年前在广西的一次会议上。会间休息时,有人介绍邻座的一位中年男子给我,说是重庆华江实业公司的经理陈绍枢。简单交谈几句,知道他是来找农业部乡企局的领导接洽制作一个什么证书的事。后听别人介绍,他们是专做各种徽章、证书、纪念品之类的企业。
  说实话,当时我并未在意陈绍枢,以为不过是个普通的小老板而已。可后来听说他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的一个大动作,却着实让我刮目相看。那时世博会正在筹备之初,组委会的同志正为商业化运作筹措资金而颇费踌蹰,当时意向性的几个项目所筹资金与计划相去甚远。此时,陈绍枢毛遂自荐找到昆明组委会,当场表示要花120万元买断八项纪念品的会徽、吉祥物专利使用权。面对第一个出资百万元以上购买专利的人,当时有人以为他在吹牛,但当资金实实在在地到位时,人们才不得不刮目相看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温州人。陈绍枢确实有眼力,这批纪念品在世博会开幕前即被抢购一空,给华江公司带来不薄的利润。陈绍枢后来说,我预感到并坚信世博会一定会获得巨大的成功。是世博会办得好,为我们提供了赢利的黄金机会。
  开幕在即的中国’99世界集邮展,在陈绍枢眼里又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巨大商机。这是本世纪世界集邮界最后一次盛会,又恰逢千禧龙年将至,陈绍枢预感到一个以龙文化为主的各种纪念品、珍藏品的热潮必将到来。一个大胆而新颖的创意在他的脑海中渐渐形成:在这样一个绝好的时机推出一款纯金九龙壁高档收藏纪念品!
  经过一年的精心策划、筹备与运作,经中国’99世界集邮展览组委会批准,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造,北京市泉生集币公司与北京华江艺术品有限公司(即原重庆华江实业公司)联合发行的“紫金九龙壁”6月19日正式发行。这个集邮品、币品、艺术品于一体的“紫金九龙壁”,以一盎司99.9%纯金制成,镶嵌于稀世名贵的紫檀木屏板上,限量发行9999枚。“紫金九龙壁”一经问世即获得专家、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和收藏爱好者的欢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分别收藏了2000号和1776号“紫金九龙壁”,收藏爱好者订购也十分踊跃,中国’99世界邮展组委会还将其定为大会指定奖品。
  正值不惑之年的陈绍枢出生在温州平阳,中学毕业后拉过“小套”,推过平板车,当过推销员、厂长。想当年,兜里揣着300元钱只身去哈尔滨搞推销,住不起宾馆就在火车站候车室过夜,三伏天买根冰棍都讨价还价买快化了的降价冰棍……其艰辛非常人可想象。然而,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善识商机的慧眼,做校徽、搞推销起家的陈绍枢一步步走向成功,小到各地举办的这个节那个节,大到亚运会、中国’99世博会,他不错过每一次可能的商机。
  面对成功、鲜花、羡慕和掌声,历经坎坷的陈绍枢心静如水,他冷静地说了一句既自谦又实在的大实话:“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我至今可能仍是土里刨食的一个农民。如果说商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正是乡镇企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最大的商机!”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生产液压油缸的湖北宜都市三工实业公司近些年来在机械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坚持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70多种液压油缸系列产品不仅打入“二汽”所属的7个分厂,还远销福建、海南、广西等10多个省市。曹礼达摄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武强小食品生产红火
  本报讯河北省武强县大力发展特色小食品,使土生土长的农产品身价倍增。该县以花生、红薯、小麦等农产品为原料就地加工,先后开发了日本豆、可可豆、空心豆等一百六十多种城乡市场畅销的小食品。去年,全县小食品生产完成产值一点九亿元,实现利税一千七百万元,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了近万个农户脱贫致富。(刘金英)


第6版(乡镇企业)
专栏:

  淮阴乡企有了“保护伞”
  本报讯日前,江苏省淮阴县在全县一百九十七家乡镇企业和三十二家村办企业中实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并向他们颁发了《乡镇企业交费登记卡》,使这些企业有了抵制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的“保护伞”。该县这项制度规定:凡是到规定企业收费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出示县物价局核发的收费许可证、收费员证和省级以上的收费文件,如实填写《乡镇企业交费登记卡》中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金额等有关内容,并开具统一收费票据。(淮纪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