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文化)
专栏:

  中国的年轮
  ——读《365个第一次》
  敬一丹
  刚刚从演播室里走出来,就接到了这本“新鲜出炉”、仿佛还带着墨香的精美大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365个第一次———共和国珍贵图录》。
  我是不经意间翻开了第一页,然后就在长长的走廊里边走边看,痴痴地读到了70多页,直到同事把我从书中“叫醒”。
  没想到这样一本图片精美、文字平实的新书,会如此震撼了我。每翻开一页,都好像翻开了一段熟悉的生活。
  其实现在的书里,已经不可能再有油墨香———“墨香”,实在是我对书的最深刻的“第一印象”。这本明显是用最先进的照排方法印刷出来的书,常常把人带回那个墨香的年代。
  虽然,每一个“第一次”记录的都是成就,但这些成就中,却有着比喜悦要凝重得多的东西———中国的每一个“第一次”,都负载着太多的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才能共鸣的酸甜苦辣。这一页一页翻开来的珍贵图录,不正是新中国50年茂盛生长留下的年轮么?点点滴滴,清晰记录着共和国50年生长的印记。
  也许,这就是对“经典”的最好解释?
  这本书让我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一个习惯:去记住身边发生的每一个或大或小的“第一次”;去品味每一件事情发生的“意味”;哪些事情平平常常地发生了,却会给中国留下长久的震撼和感动———在拿到书之后不算长的日子里,又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在身边发生,我试着把它补缀在书后:
  1999年7月,我国公布了将于10月1日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的样票,我们手中,将第一次拿到20元面额的钱币。回顾历史,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正好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期;第三套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以后的经济恢复时期;第四套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春天”的蓬勃发展时期。作为向国庆5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第五套人民币同时又具有跨世纪的意义。
  而在第五套人民币问世之时,我国已经制定了包括合法使用人民币这一内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1999年7月,北京一位女学生成为中国电信第一亿个固定电话用户:初一女生侯诗雯到东单营业厅申请装电话,她只想成为京城330万电话用户中的普通一员,没曾想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第一亿个用户就此诞生。从中国人拥有第一台程控电话、从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程控电话网,到如今第一亿个用户拥有固定电话,我们所用的时间,只有发达国家1/4不到。
  1999年9月起,我国将第一次建立一所“远程大学”———北京大学将在广州开设现代远程教育,由一家民办高校组织实施。北京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开展远程教育试点项目的试点高等院校之一,率先在广州开办该项目,使广州现代远程教育实现“零”的突破。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将使外地的受教者获得与在北京大学“课堂”同等的教学效果,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该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届时,广州的学生不用离开家乡,就可以实现上北大的梦想。
  就在我刚刚从这本书上准确地知道了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生日,第一次知道了中国人拥有国际互联网的科技背景,我们播出了一条让人兴奋的新闻:为了更高的效率,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中国第一次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中国几十家政府部门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实行网上服务、网上资讯查询。在老百姓心目中一向高不可攀的“政府部门”,它的大门如今向每一个国民敞开,只要你轻轻“点击”,就可以走进去———除了书中记载的关于“网”的俏皮话,我想起了另一句“网话”:现代中国人拥有自己的网上家园。
  ……
  生活就这么延续着,平静而精彩。
  新中国的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这50年是值得另眼相看的,因为正是在这50年中,中国创造出了超越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财富和实力,谁若想用“历史的眼光”评价中国,就应当负责任地去了解一下这本书中所记录下来的历史。
  我曾看到过一位我很尊敬的著名作家对这本书的评价,其中有一段语重心长的提醒:“这本书,青少年必读……父母必读……祖父母必读……”我深深理解这位作家这一番话的用心:学史以明志,了解前人为我们留下的财富,我们心里会有更多的“底气”;了解前人创业的艰难,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成熟去评价现实、评价历史、评价我们自己的价值。
  1999年,发生了一件让中国人不得不以更加严峻的目光审视自己实力的大事:远在巴尔干半岛的爆炸,却已经是近在咫尺的威胁,血的事实提醒每一个中国人:尊严,来自实力。《365个第一次》所记录下来的,正是中国积攒实力、为自己赢得尊严的一段岁月。正因为有这样坚实的积累,我们的自信也是一样的坚实。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积累,我们才更加清醒:时不我待!落后就要挨打!今天的我们,又能为新中国增加哪些个“第一”?(附图片)
北京市第十四区农民婚礼上,村干部宣讲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
  (选自《365个第一次——共和国珍贵图录》)


第12版(文化)
专栏:

  不知茱萸为何物
  陈平原
  夏夜里,阵阵凉风过后,暑气尽消。眼前荧火闪烁,背景则是黑黝黝的大山,学校操场的草地上,父母和我们三兄弟围坐一圈,在一片蛙声中,比赛背诵唐诗———三十多年前的旧事,如今依旧历历在目。
  不知是父母注重亲情的着意引导,还是李白、王维的绝句确实最为顺口,一上来,不是“李白乘舟将欲行”,便是“独在异乡为异客”。那时节,离“文革”爆发虽还有两三年,课堂上充斥的已经是“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以及“小斑鸠,咕咕咕,我家来了个好姑姑,同我吃的一锅饭,和我睡的一间屋”,身为语文教师的父母,让我们背诵古诗文,大概并非无缘无故。
  父亲在进入新式学堂前,曾念过几年私塾,闲来喜欢闭着眼睛、拉长腔调诵诗。而对我们兄弟,则只要求记忆,既不吟诵,也不讲解。父亲显然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置孩子们诸多奇异的追问于不顾,一味强调背诵和运用。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直到若干年前,我还弄不清王维兄弟的姓名,更不懂茱萸为何物。
  促使我下决心解决此不成问题的问题的,是一次尴尬的郊游。那时,我正在东瀛访学,适逢九九重阳,随朋友登高饮菊花酒。酒酣耳热之际,忽有友人询问何物茱萸。慌乱间,只好以晋人周处《风土记》的“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以及《西京杂记》的“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等作答。表面上宾主皆抚掌,可自家有病自家知,我的回答并不圆满。不曾见识过茱萸,无从描述,只好避实就虚,将话题转化为关于茱萸的效用与传说。好在今日中国,佩茱萸以辟邪的民俗不再流行,将其归入遥远的历史传说,也未尝不可。
  那日,从医院取回据千年古方制作的“六味地黄丸”,不经意间,发现药方中第二位正是山茱萸,自以为失落在悠久历史中的茱萸,原来离我如此之近。赶忙回家翻书,没有《中草药图鉴》之类的工具书,只好搬出明人王圻、王思义编集的《三才图会》,终于在草木九卷中得以一睹山茱萸和吴茱萸的尊容。“生汉中山谷”的山茱萸与“江浙蜀汉尤多”的吴茱萸之间药性的差别,非我所能细究,感兴趣的是其形状与色泽。正因基于审美而非药理,我欣赏的是“木高丈余,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厚,紫色。三月开花,红紫色。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成熟则深紫”的吴茱萸。随后翻阅《本草纲目》,方才明白这段优雅的说明文字,原来“渊源有自”。
  儿时多闲暇,除了背古诗,还有一种娱乐,那便是跟随一位“好为人师”的邻居上山采药。头戴斗笠,斜背书包,在山里转悠大半日,归来时,往往是头上插满、腰间挂足自以为包治百病的野花闲草。可惜父亲对那位教员的医学知识不以为然,母亲又嫌干花杂草占地方,一不留神,我们的“宝贝”就进了垃圾堆。在这段半途而废的“多识草木虫鱼”的努力中,是否有过重阳登山的经历、有无采集“今处处有之”的吴茱萸,实在不好妄加推断。一想到自己也许曾经头插一串串或微黄或深紫、椒子般的茱萸招摇过市,既辟邪,又好看,实在开心。
  好不容易弄清了茱萸的大致模样,甚为得意,不免在妻子面前略为炫耀。没想到妻子淡然一笑,说:不如茱萸为何物,不也照样“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才是。(附图片)


第12版(文化)
专栏:

  再现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天沛
  80年代,美国史著作《光荣与梦想》从罗斯福写到尼克松一气呵成,读来像长篇小说一样引人入胜。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史学著作概念和数据太多,不善于像《光荣与梦想》那样用生动活泼的历史细节来展示时代的脚步。因此,翻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新书《共和国风云50年》,不禁喜出望外。这是一本打破常规的新概念史书,用犀利的眼光发掘出很多耐人寻味的材料。例如,对于那场狂热的“大跃进”,人们已经知道彭老总事后在庐山会议上提出苦谏;然而,事先党内就没有人头脑清醒?该书记述了“大跃进”前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的一段“拉锯战”,为民请命的是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理财专家陈云。书中围绕人民日报一篇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前前后后,把他俩制止经济过热的一片苦心昭示天下。在这个过程中,李先念、薄一波紧随其后,党内第二把手刘少奇给予了谨慎的支持,而这一切努力终于在过度集权和个人崇拜的不正常氛围中被倾覆,令人扼腕叹息。
  书中600幅珍贵照片,提示着50年的沧桑巨变,过来人看了当会百感交集。这是一部中国人的奋斗与坎坷,光荣与梦想。(附图片)


第12版(文化)
专栏:

  个人主页:互联网上觅知音
  邹声文
  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许多网民渴望能拥有自己的“家”。个人主页的出现使他们梦想成真。所谓个人主页,实际上是一本由数页多媒体电子页面组成的小册子,里面尽是些个人资料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将它放在互联网上之后,全球的网络用户都可以阅读;小册子的主人可以随时随地修改它,也可以把它从互联网上撤回来。
  个人主页是网民自娱自乐、展示自我的舞台。从网络技巧、学术新知、阅读心得到时尚话题、人生感悟、情感际遇,你都可以在页面上发表,勇敢的女孩子更是将自己的私人相册在个人主页上向全世界公开。所有栏目皆由网民独自选定编排,所有页面都由网民独自设计布置,文字、图片、声音、录像相映生辉,个人主页无疑是绝对意义上的个人专场表演。在这个虚拟舞台上,舞姿曼妙固然可以引得如雷般的喝彩,表演笨拙却不用面对阵阵嘘声,因此参加“演出”的每位网民可以从容不迫。自己动手,讲自己的事,个人主页成为网络时代另一种形式的“卡拉OK”。
  网民定时坐在电脑前,卸下外面的包装,洗尽脸上的油彩,将真实的自我投射到网络时空里:“我愿随风”因对父母无礼而在夜半时分深深自责;“蓼薇轩主”向网络访问者讲述自己在节日里“有鲜花,有音乐,可是没有你”的郁郁寡欢;“云之伤”更是无所顾忌地在主页上公开自己写给分手恋人却未寄出的数十封书信。在个人主页上,诉说个体经历的随感、诗歌、小说比比皆是。在这里,感悟生活没人说你假装深沉,直抒己见没人说你无知浅薄,张贴诗歌没人说你附庸风雅,个人主页成为网民放飞心情的自由天空。
  个人主页成为网民交友的理想方式:在阅读一份个人主页后,访问者就会了解主人的经历、嗜好、才气、志趣,如果认为有缘,就不妨进去“坐叙”一番,互换电子邮件地址和网络寻呼号,约个时间去“聊天室”长谈。在个人主页上,“茶楼”处处可见、“酒馆”时时飘香:“红茶馆”的主持欲以“一杯香茶,半方斗室,约三五知己,畅心中之事”;“文君垆”的坊主热情地“为您把盏,共饮一杯邛崃春酒,同浇心中块垒”……虽然并未从网络另一端递来实实在在的佳酿香茗,但这份真诚也常让网络上的不速客感念不已。千里友情,一线相牵,网络常常让未曾晤面的人们成为日日闲谈的朋友,甚至演绎出某些网络时空的爱情故事。
  有人称个人主页的出现为数字时代的还乡。但是,随着某些个人主页在网络时空里声誉渐起与访问量激增,没人知道这些主页是否会涂抹上越来越浓的商业色彩,这些寻找精神家园的还乡者还能悠然自得地飞翔吗?(附图片)
  下图:每月22日,沈阳炮兵学院三中队都要为本月过生日的学员安排一次“集体生日”,军营内部其乐融融。王国宝摄


第12版(文化)
专栏:一得之见

  历史文化拒绝赝品
  沈玮
  一得之见
  据人民日报7月14日报道,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对于有些地方把旧城改造得面目全非痛心疾首,并点名批评了浙江舟山市改造定海老城街区的做法。人民日报还配发一篇“编余短论”《善待古城》,在舟山市引起强烈反响,报道和短评被市民广为复印、传阅。
  近些年来,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怀旧情绪抬头,老照片、胡同故事、仿古戏楼、“戏说”风格的历史剧风行。生活在改革年代的中国人好像瞬间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生活和工作方式及人际交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是心灵深处还沉浸或追寻着那田园牧歌般的情调。所以,老照片一类物事便应运而生,在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营造出星星点点的世外桃源。精明的生意人瞄准了这种微妙的社会心理,在发展旅游经济的旗帜下推出各种历史文化古迹改造工程,可是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专家论证,特别是缺乏尊重历史文化的情怀,就轻率地破土动工,名为“旧城改造”,改造后的新城却斩断了与历史的血脉联系,变成了商业利益驱动的复古赝品!
  历史文化的厚重源于它承载着特定时代的信息,那些记录历史脉动的载体,哪怕是一草一木,一旦毁去,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少掉了某些遗传因子。前辈们“保留旧城原貌,另建新城”的苦谏声犹在耳,中华历史上的许多精华遗存应该认真完整地保护下来。这种保护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怀旧情绪,而是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传承。当我们时常回顾历史上的兴盛与沉沦时,会使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实与稳健。


第12版(文化)
专栏:

  嵩山深处考察中华文化
  ——《中国少林文化学》序
  于友先
  《中国少林文化学》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了中岳嵩山少林寺一带古往今来的文化现象,建立起自己的体系,构成了一门学问。这是中国文化研究中一个可喜可贺的新成果!
  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是特殊而具体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从地域文化的特殊性里找出中华文化的统一性,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丰富、充实中华文化的内容,而且会对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放在“中华文化”这台天平上衡量,我认为本书起码有三点应当充分肯定。
  一、对少林文化学的独到发现。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位于黄河南岸的嵩山少林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独特的风韵,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以嵩山少林为表征的特定区域内,可以看到独特优越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脚步留下的深深足迹:冰川的移动,朝代的变更,思想的争战,文化的交融。这里不仅有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而且有中国道教文化的主要圣地之一中岳庙,更有中国宋代儒学的中心活动场所嵩阳书院;这里不仅有建筑、绘画、雕刻、地质等直观资料,而且有讲究风骨、崇尚自然、修身治学、爱国自尊等文化传递,更有闻名中外的少林武功文明奇观。本书作者张国臣从21个方面论述归纳之为“中国少林文化学”———这不仅具有独到的学术敏感,而且在区域文化研究史上是一个突破。
  二、把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关于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少林地区有着特别深切的感受:1979年,一部《少林寺》电影揭开了嵩山少林文化旅游的序幕。旅游业的发展,打破了封闭落后的思维方式,增强了对外开放意识与开拓创新意识,改变了许多不良风气和习俗。以文化为动力,迅速振兴起来的旅游产业,使以登封市为代表的少林文化区域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此书勾画出的登封市20年来快速发展的轨迹,是文化与经济相互推进的有力佐证。
  三、用多种写作手法撰写理论文章的成功实例。该书把历史的追溯、空间的定位和现实的评估有机结合,既有纵的论证,又有横的对比,使得本是坚硬的理论文章变得轻松,且以深邃的哲理让人回味,可读性强。
  少林文化学的创立与研究是一项拓荒性工作。本书有的章节显得丰厚,有的章节则显得单薄。但瑕不掩瑜,从总体上看,仍不失为一部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研究力作。
  (标题为编辑所加,序有删节,该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12版(文化)
专栏:

  我国出版体制改革正在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拓展——
  出版界造“大船”
  洪文军
  “大船”下水
  今年春天,经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第一个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挂牌,该集团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图书公司等组成,属于几个很有实力、特色的出版机构横向联合;前不久,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宣告成立,它由北京出版社及其所属的七个专业社、四个期刊社以及经营管理部门组建而成,属于以北京出版社为主的纵向联合;广东的出版集团也已由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在积极筹备中。
  此前,辽宁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早已是“联合舰队”了。
  “大船”下水,新闻出版署积极促成。于友先署长曾经指出,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应以提高集约化程度为重点,以促进兼并与联合为突破口。出版产业长期形成的分散化、小而全的状况,已经非常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他主张:应通过提高集约化水平,在全国形成一批以产权为纽带,能够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大型或超大型出版集团,以改变目前各自为政的落后状况。这种出版集团不应是行政管理部门的翻版,更不能只局限于区域市场,而应该能够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如果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中国尽快出现几家或者十几家大型和超大型出版集团,加上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支持,中国出版产业才有可能迎接即将到来的严峻挑战。
  “大船”之大
  出版业“大船”不是把几个“舢板”连在一起,而是造一艘真正的“大船”。比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对几个组成机构进行业务、财务、发行等方面重组,以形成集团优势。
  出版界的几只“大船下水”后,就开始拓展“航线”、增加“航程”,甚至“漂洋过海”。与组建集团之前相比,生意做“大”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老总陈昕介绍说,过去像《汉语大词典》、《英汉大词典》等项目,依靠一个出版社是不可能承担的,它需要国家的投资;而组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后,这些大的项目就能够运作了。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矢志形成一个以美术出版、少儿出版和荣宝斋经营为主,同时兼顾艺术品开发、拍卖、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多元化产业结构。该总社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连环画出版社、荣宝斋三家组建,组建前三家都出美术书,有些选题重复,组建后就能通盘考虑出版计划、选题,避免了资源浪费,还可以“重拳”出击。辽宁出版集团从1992年开始就准备开拓国际市场,他们首先着手建成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图书市场———北方图书城,创立了与国际图书市场接轨的有利条件,然后又成立了具有进出口权的辽宁新闻出版进出口公司。他们到国际图书市场进行了艰苦的考察和研究,选定加拿大为基地,先建书店,然后面向文化出版产业的编、印、发、供、教育、科研等多种环节开展全方位合作,再从加拿大向北美其他地区扩展。
  “马力”和“暗礁”
  我国的出版集团刚刚起步,各自的资产都在10亿元左右,虽然在国内算得上资金雄厚,但与国外相比,我们的“大船”的“马力”不是很足,推进集约化的力度不够。有的出版集团与组建前相比,还看不出明显的变化。规模扩大了,但如果大而弱,也经受不了市场的风浪。
  “大船”前方还有“暗礁”。组建出版集团,股份制是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的方向。但现有的股份制大多由国家处于控股地位,行政职能过强,作为经济实体的独立法人资格体现得不充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分工制度,则构成出版社之间业务重组的外部障碍,不利于推进资本在集团内自由流动。
  业内人士希望给出版集团一定的空间,多给出版集团一些探索的权力,改变过去行政干预过细的状况。干预过细过多,就会影响出版集团改革的力度和成功。


第12版(文化)
专栏:

  农民网上“开店”
  革命老区江西省于都县农民邓宜娇(左)和丈夫华勇继养殖全蝎和土鳖虫等,在因特网上“开店”售虫,不到一个月就收到13份来自省内外的产品订单。新华社记者宋振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