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南联盟
  美国新武器试验场
  吴子勇 谢蒲 谭文革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依仗其军事技术优势,对南联盟这样一个主权国家大打出手。在70多天的狂轰滥炸中,他们事实上已经把南联盟当作武器试验场,通过实战检验其新式武器装备系统的实战效能,为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图谋服务。他们的试验目标不仅指向南联盟的军事目标,而且对准包括阿族在内的平民区、难民车队、国际列车、医院、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力设施、化工厂和炼油厂,特别是对准我国驻南使馆,粗暴地践踏了南联盟和中国的主权,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骇人听闻的人道主义灾难。
  在对南联盟的空袭中,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动用了最新式的高技术武器系统。无论是指挥空袭行动的“神经中枢”即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还是实施空袭行动的隐形飞机等作战平台及其发射的精确制导弹药,都代表了当今世界武器装备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太空,50多颗侦察、通信、导航卫星往来穿梭;在空中,预警指挥机、无人侦察机昼夜不间断飞行;在地面,各种传感器不停地工作。它们构成完善的信息系统,为作战飞机以及精确制导弹药提供了几乎单方“透明”的战场环境。在北约投入实战的空袭武器中,精确制导武器高达98%,而在海湾战争期间还不到9%。可以说,对南联盟的空袭是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对其信息化作战系统的一次实战检验。很多新式武器,包括正在研制的武器都是首次投入实战。如美国首次动用号称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昂贵的B—2隐形轰炸机,该机投掷的惯性与卫星全球定位复合制导的“杰达姆”(JDAM)炸弹尚处在研制阶段;德国和意大利派出了一直没有参加实战的“狂风”战斗机;英国首次使用了由攻击核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更为卑劣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飞机还使用了集束炸弹、贫铀炸弹等国际法禁止使用的武器,以及电磁脉冲炸弹、石墨炸弹等破坏力极强的新式武器。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再宣称,精度制导武器是制止“三流无赖国家”侵犯人权、减少战争“附带伤亡”的有效武器。这是对其发动战争、在受害国进行新式武器试验所作的拙劣辩解。在南联盟,他们已经导致南联盟至少1300多名平民死亡、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难民流离失所。他们袭击化工厂和炼油厂,造成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危害了南联盟及邻国人民的生命与健康。血的事实告诉我们,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的所作所为才是真正的侵犯人权,他们所进行的战争是罪恶和肮脏的战争。
  美国在南联盟明目张胆地进行新式武器试验,有其深刻的国内背景。美国近年来花费巨资发展的许多先进武器是否物有所值,在国内一直受到普遍怀疑,例如价值高达22亿美元的B—2隐形轰炸机一直是美国国会在军费问题上攻击军方的口实,这种飞机被认为是花了大把钞票而搞成的“中看不中用”的武器。为了摆脱这种难堪的处境,验证B—2的“有用性”,美国军方在对南联盟的首轮空袭中便派出了两架B—2。当两架B—2各向目标投下2000磅的“杰达姆”制导炸弹后,美国防部长科恩“总算松了一口气”,向国会作出了“这种飞机的表现与其性能相符”的“交待”。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南联盟作为新式武器的试验场,其背后还有更加狂妄的企图。那就是向全世界炫耀武力,讹诈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坚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他们企图“暗示”全世界,谁敢向美国及其盟国说“不”,谁就会成为他们新式武器“打击”的对象。然而,在全世界一浪高过一浪的和平和正义的呼声面前,他们妄想靠新式武器来搞讹诈的企图是注定要彻底失败的,因为和平和正义从来都不怕讹诈。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风云百年
1916年
  2月21日,历时10个多月的凡尔登战役开始。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造成英、法军队的恐慌。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发明的坦克。年底,法军反攻取得胜利,德军战略进攻失败。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期的决定性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奥军从此转入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使无数鲜花般的生命化为尘埃,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第一天就有近两万人战死。
  在陆上战争的同时,双方军队还在北海、安的列斯群岛水域、印度洋、太平洋、南大西洋多次发生海战。5月31日,在规模空前的日德兰大海战中,英国损失大小舰只14艘,德国被击沉11艘。
  6月和8月,希腊和罗马尼亚先后向同盟国宣战,加入战争行列。
  在中国,由于国内外的共同反对,袁世凯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但人们早已不对他寄予幻想,继续讨伐。袁世凯众叛亲离,6月初,在举国声讨声中死去。
  11月22日,年仅40岁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自杀身亡,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是他众多作品的代表作。
  1917年
  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随后,巴西、古巴、巴拿马等许多国家都对德国宣战,同盟国成了众矢之的。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并将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劳工。
  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俄国彼得格勒爆发工人武装起义,史称“二月革命”。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覆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决定继续进行在欧洲战场的战争,但在战场上失利。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俄政府于次年与德、奥、土、保签订和约,完全退出战争。
  11月17日,77岁的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去世,他的著名作品《青铜时代》、《思想者》、《巴尔扎克》等早已刻在人们的心里。
  1918年
  持续3年多的残酷战争使参战的欧洲各国精疲力竭。德国发动多次大规模进攻,均未取得重要进展。由于美军的加入,德军已无力再进一步发动进攻。9月26日,协约国发动总攻,德军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随后,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先后投降。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先后摆脱奥匈帝国独立。11月1日,奥皇在工人、士兵抗议示威的冲击下退位,11月12日成立奥地利共和国。11月初,德国爆发11月革命,德皇退位,成立共和国。
  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与协约国代表签署《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5月15日,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四卷五号发表,发出了彻底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
  3月25日,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去世,终年56岁,他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八)(薛飞)(附图片)
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消息令美国公众欣喜异常。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B—1B战略轰炸机
  B—1B是美国空军装备的变后掠翼超音速战略轰炸机。1969年由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开始研制,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B—1轰炸机共发展了两种型号:B—1A和B—1B,目前装备部队的均为B—1B。机上装有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机翼后掠角可在15°—67.5°之间变化,最大飞行时速约1400公里,航程1.2万公里。主要机载设备有:多普勒速度传感器、多模态攻击雷达系统、高精度惯导系统等。机载武器有:核炸弹、常规炸弹、巡航导弹、近距攻击导弹等,载弹量34吨。该机采用隐形技术,有较强的隐形能力;采用变后掠翼技术,飞行速度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便于突破敌方对空防御。(见图八)(附图片)
图八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北约轰炸已给南联盟造成:
  1300多名无辜平民丧生
  6000多人受伤
  近100万人流离失所
  200多万人失去生活来源
  20多家医院被炸毁
  300所学校受到严重破坏
  150万儿童无法上学
  50多座桥梁被炸毁
  12条铁路线被炸毁
  5条公路干线被炸毁
  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
  至少2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本刊辑)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BGM—109“战斧”巡航导弹
  美国海军BGM—109“战斧”巡航导弹,是主要由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发射的用于攻击地面目标的中远程战略巡航导弹。该型导弹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康维尔分公司于1972年开始研制,1984年装备部队,至今已发展了10余个型号。导弹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临近目标时,转入景象匹配制导,命中精度相当高(10—1米);射程1100—1600公里,装有1台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飞行时速约800公里,发射时采用固体火箭助推,末端飞行高度10—50米;除A型装核战斗部外,其他各型可装各种常规战斗部,如高能炸药战斗部、子母弹战斗部等。该型导弹尺寸小、重量轻,可用标准鱼雷管发射;由于采用隐身技术,雷达反射面积小,发动机喷口温度低,红外特征小,因此突防能力较强;价格低廉,单价约110—130万美元。美国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首次使用“战斧”巡航导弹,此后又在多次战争中使用。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从部署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的7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上,对南联盟地面目标发射了大量“战斧”巡航导弹。由于该型导弹飞行速度低,其中一些被南联盟军民用防空火力击落。(见图六)(附图片)
图六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A—10攻击机
  A—10是美国空军装备的近距空中支援攻击机,主要用于攻击地面装甲目标,号称“坦克杀手”。1967年由美国费尔柴尔德公司开始研制,1975年开始装备部队。机上装有2台涡轮风扇发动机,作战飞行时速约710公里,载弹量7.2吨,作战半径1000公里。机身腹部装甲厚50毫米。主要机载设备有:平视显示器、战术突防设备、与激光目标识别器配合使用的武器投放设备、空对地导弹发射设备及电子对抗设备等。机载武器有:速射航炮、普通炸弹、集束炸弹、空对地导弹和制导炸弹等。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派出120架A—10参战,在反坦克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见图七)(附图片)
图七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B—2战略轰炸机
  B—2是美国空军装备的隐形战略轰炸机,主要任务是利用其优异的隐形性能,从高空或低空突破敌方防空系统,对战略目标实施轰炸。1978年由美国诺斯罗普公司开始研制,1993年开始在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的第509战略联队服役。该机采用的隐形技术主要有:独特的翼身融合“飞翼”气动外形,能有效减少雷达波反射的外表材料及涂料,武器系统全部装在机身内部,发动机尾喷口置于机翼之上。机上装有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巡航时速约900公里,航程约1.2万公里。主要机载设备有:多模式攻击雷达、电子对抗系统、自动着陆系统等;机载武器有:近程攻击导弹、巡航导弹、制导炸弹、核炸弹和常规炸弹等,载弹量约23吨。
  B—2战略轰炸机在空袭南联盟中首次使用。据有关专家分析,5月8日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发射5枚制导炸弹的,就是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2战略轰炸机。(见图一)(附图片)
图一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旋风”式多用途战斗机
  “旋风”是由英国、意大利、德国空军装备的变后掠翼多用途战斗机。1969年由三国共同成立的帕纳维亚飞机公司开始研制,1982年开始装备部队。
  该机主要用于攻击地面和海上目标,担负近距空中支援和战场纵深遮断任务,也可用于制空、截击和空中侦察。“旋风”战斗机有对地攻击型、防空型和电子战与侦察型三种型号。装有两台涡扇发动机,采用可变后掠角机翼(25°—67°),飞行时速最大2200公里,作战半径(对地攻击型)最大1390公里。主要机载设备(对地攻击型)有:激光测距和目标识别装置、多功能前视雷达、数字式惯导系统、“塔康”导航系统、多普勒雷达系统及电子对抗设备等。机载武器有:航炮、空对地导弹及多种制导炸弹等,载弹量9吨。
  “旋风”式战斗机1991年在海湾战争首次投入使用。此次北约投入的“旋风”式战斗机是由德国派出的。(见图五)(附图片)
图五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F—117A隐形攻击机
  F—117A是美军空军装备的第一种隐形攻击机,主要实施夜间作战,攻击有较强防空火力掩护的重要目标。1978年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开始研制。1982年开始装备部队,共生产了57架。该机装有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飞行时速约1000公里,作战半径约1100公里。主要机载设备有:双视场前视红外传感器、下视红外和激光指示仪、惯导系统和多功能显示系统、数字式活动地图等。机载武器有:激光制导炸弹、高速反辐射导弹、核炸弹等,载弹量约2.3吨。该机采用了大量隐形技术,机身采用多面、多锥体和飞翼式布局,雷达反射截面积小;尾喷口为扁平状,红外辐射特征小;机载武器全部装在弹舱内;机体大量使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外表涂有黑色吸收雷达波材料。
  在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作战中,F—117A隐形攻击机首次参战。1991年海湾战争中,F—117A专门用于攻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重要目标。由于追求隐身效果,F—117A存在着飞行速度低、载弹量小的弱点。在北约空袭南联盟的作战中,首次被南联盟防空部队击落。(见图二)(附图片)
图二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美国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是由飞机投放的制导炸弹。该型炸弹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和波音公司于1995年开始共同研制,1996年进行首次飞行试验,目前仍处于研制阶段。该型炸弹是在现有普通炸弹和钻地炸弹基础上,加装惯性制导+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系统改进而成的,目前有4种型号:GBU—29和GBU—30由MK—81和MK—82普通炸弹改装;GBU—31由MK—83普通炸弹改装;GBU—32由MK—84普通炸弹和BLU—109钻地炸弹改装。射程约20公里。其命中精度,采用惯性制导+全球定位制导时为13米,只采用惯性制导时为30米。美国计划进一步为该型炸弹加装末制导系统,以提高其命中精度。投放平台有空军的B—1B、B—2、B—52轰炸机,F—15、F—16战斗机,F—117A攻击机,海军的A—6攻击机和F/A—18战斗攻击机。据专家初步分析判断,5月8日美国B—2隐形战略轰炸机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使用的就是这种还处在研制阶段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中的一种型号,即GBU—31型制导炸弹。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AH—64“阿帕奇”是美国陆军装备的第一种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攻击直升机。它能有效摧毁中型和重型坦克,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和超低空贴地飞行能力。1972年由美国休斯直升机公司开始研制,1984年开始装备部队。飞行时速约290公里,航程约480公里,最大外挂770公斤。机载武器有:反坦克航炮、反坦克导弹、火箭等。机上装有多普勒导航系统、目标截获显示系统、夜视装备及电子对抗装备等,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搜索、识别与攻击目标。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派出AH—64参战,攻击目标有火炮阵地、雷达、坦克、装甲车及其他车辆,作战效果十分突出。(见图三)(附图片)
图三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F/A—18战斗攻击机
  F/A—18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装备的舰载轻型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舰队防空,也可用于对地攻击。1975年由美国麦道公司和诺思罗普公司共同开始研制。1980年开始装备部队。该机装有2台涡轮风扇发动机,飞行时速最大约1900公里,作战半径最大约1000公里。主要机载设备有:多模态数字雷达、惯性导航系统、前视红外探测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等。机载武器有:航炮、空空导弹、空地或空舰导弹、制导炸弹和普通炸弹等,载弹量最大约6吨。
  1986年F/A—18曾参加对利比亚的空袭,1991年参加了海湾战争。(见图四)(附图片)
图四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集束炸弹、石墨炸弹和贫铀弹
  集束炸弹是一种通过扩大杀伤面积来提高杀伤效能的航空炸弹,实际上是一种子母弹。集束炸弹在空中爆炸时,百余枚子炸弹射向各个方向,每个子炸弹又分裂成很多锯齿状铜弹片,在大面积内对人员造成极大杀伤,是现代战争中最野蛮残酷的武器之一。海湾战争中美国共投掷了1万多颗集束炸弹。
  石墨炸弹是美国制造的一种可使供电系统短路而导致瘫痪的新式炸弹。石墨炸弹实际上是集束炸弹的变种,它在目标上空爆炸,释放出无数“易拉罐”大小的小炸弹,这些内装碳纤维的小炸弹随即在更大的区域爆炸,形成大范围的碳纤维云,这些碳纤维可使供电系统短路而瘫痪。
  贫铀弹是以贫铀(即铀238)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炸弹或炮弹。贫铀弹以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贫铀合金做弹芯,爆炸时,产生高温化学反应,可以用来摧毁坚固建筑物和攻击坦克。贫铀弹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很大。海湾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国共投掷了315吨贫铀弹。据专家称,贫铀弹导致了“美国退伍军人和伊拉克公民中的癌症患者增加了2万至10万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1996年要求各成员国“限制含贫铀的军火生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