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礼赞登云迎“七一”
  童师
  (一)吮毒疗伤、割肉喂鹰、神农尝药,曾经是神话传说中舍己为人的典范。但是,那是神话,那是神。吴登云的不同在于,他是活生生的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
  一个人的血液总量是六千到七千毫升,而吴登云院长先后共计献血七千毫升;在偏远的帕米尔高原植皮治伤已属高难技术,而吴登云院长自己操刀植皮,一次割下自己的十三块皮肤,挽救了柯尔克孜族孩子的生命。这种故事,只能出现在共产党内。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回答。
  (二)吴登云是一个标杆,一座高峰。在他面前,那些居功自傲、停步不前者;那些以权营私、追名逐利者;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沾沾自喜、患得患失者,都应该为之汗颜,应该从这里找到自己的尺寸。
  吴登云的出现,大长正气,振奋人心。立党为公者引以为伍,引以为荣,引以为表率。
  “三讲”就应该树立这样的标杆,“三讲”就应该有这样的教材,“三讲”就应该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党员和干部。
  (三)吴登云不是圣人,他也有过害怕腥膻、躲避艰苦、调回江南的“一闪念”。他是在两种思想、两种观念的较量和调整中,战胜了自己,成就了事业。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事业的根。
  共产党员和普通人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这种“一闪念”,而在于如何对待这种“一闪念”。
  伟大和渺小、高尚和鄙劣、光荣和耻辱,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于是否把个人这个“小数”加在人民事业这个“大数”上,把个人的“点滴”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江河”。
  (四)“需要”是座学校,是个舞台。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成才的地方,就是做出奉献的最佳岗位。吴登云想过“无论是扬州还是高邮和州上,像我这样的医生都有很多,但乌恰县像我这样的却只有我一个,想来想去,这儿更需要我”。吴登云想的是一个很具体很一般的道理,但它通往一个最伟大的道理。
  (五)从吴登云的身上,一个字不认识的老牧民,也可以读懂《共产党宣言》,读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认识吴登云,就可以认识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就可以跟党的心贴得更近。
  (六)吴登云的实践和精神,对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民族关系产生了巨大的亲和力。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乌恰县,传唱着歌颂吴登云的两首歌,一首叫《白衣天使》,一首叫《清泉水》。
  我们用《东方红》、《春天的故事》等歌颂过领袖。但很少用歌曲来歌颂一般人。而吴登云得到了这种殊荣,他是应该得到的。
  党培养了吴登云,吴登云为党增辉。歌颂吴登云,就是歌颂我们党。
  (七)吴登云的出现,不是“横空出世”、“平步青云”。他是我们时代、我们制度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哺育的结果。共产党人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高尚的精神情操已深深注入了他的血液和骨髓。任凭外界浮躁喧嚣,任凭道路坎坷曲折,任凭高原烈日暴晒、沙石飞动,他都能沉下心来,一滴滴汗、一滴滴血地辛勤耕耘,用他的顽强和忠贞守卫着心灵的高地,攀登着人生的高峰。
  (八)吴登云精神,是我们的旗帜,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吴登云精神进一步凝聚起来,燃烧起来,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长的时间里,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旋律和氛围。


第4版(要闻)
专栏:

  著名美学家蒋孔阳逝世
  新华社上海6月28日电(记者刘军)我国著名美学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孔阳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6月26日13时30分逝世,享年77岁。
  蒋孔阳教授1922年1月出生,重庆万县人。80年代以来,他出版的专著有《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古典美学》、《近代美学史评述》、《蒋孔阳美学艺术论稿》、《美和美的创造》等10多部。他博采中外各家的特长,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1982年以后,蒋孔阳教授历任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顾问、上海社联副主席等职务。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中国主张尊重黎巴嫩主权和领土完整
  ●马来西亚在南沙群岛修筑设施侵犯中国领土主权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今天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黎巴嫩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予尊重,以色列应无条件执行安理会425号决议,从黎南部撤军,并通过和谈方式解决两国间存在的问题。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以色列上周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进行了大规模空袭,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章启月回答说,“我们对以色列轰炸黎巴嫩,造成无辜平民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表示严重关切,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今天表示,马来西亚在南沙群岛修筑设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
  章启月是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这番话的。
  章启月说,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关国家无论以什么借口在南沙群岛榆亚暗沙和簸箕礁盘上修筑设施,都已构成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都是非法和无效的。中方已于5月18日就上述事件正式照会马方,要求马方纠正错误,停止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
  她说,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南海地区的稳定。我们强烈要求有关国家恪守1997年中国—东盟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的精神,立即停止一切可能导致事态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


第4版(要闻)
专栏:

  澳门报纸欢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澳门驻军法
  新华社澳门6月29日电 此间中文报纸今天纷纷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昨天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的消息。
  有的报纸还发表评论,认为驻军法符合澳门实际,体现“一国两制”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华澳日报》的评论说,澳门驻军法是继澳门基本法之后又一部专门规范澳门事务的全国性法律,是澳门基本法有关条文的具体化。评论说,驻军法对在防务领域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证澳门驻军顺利履行防务职责,消除葡方的疑虑和担心,增强澳门居民对未来的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评论认为,回归之日起在澳门实施驻军法,国家主权将更为彰显,澳门特区的社会安宁也更有保证。澳门繁荣稳定及澳人安居乐业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跨区收割闹“双夏”
  本报记者 罗昌爱
  6月26日上午,广西合浦县星岛湖乡总江村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一片轰鸣,广西水稻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作业在这里展开。
  总江村农民今天特别高兴,几十台从广西各地来的联合收割机在帮他们抢收早稻。乡干部介绍说,总江村早稻面积大,乡里机械忙不过来,跨区作业是雪中送炭。记者来到高码村小组罗世模的田头,他正与老伴忙不迭地捆扎从收割机上卸下的一袋又一袋脱好粒的稻谷。罗世模全家6口人,只有两个劳动力,种5.4亩早稻。“往年又收又晒又种,累得掉几斤肉不算,少说也得花10天才能干完。如今依靠机收,不出3小时便收完,再花3小时烘干,2500公斤稻便进仓了。再请拖拉机帮犁耙,抢上季节播下晚稻没问题!”罗世模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希望年年都组织这样的跨区收割。”站在另一块田里的村民罗远芹接过话茬:“我的6亩田,机收队两个小时帮我收完,明日便可以耙田插秧啦!”
  据介绍,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作业在广西还是个新鲜事。今年“双夏”期间,广西将组建50个机收服务队,投入水稻联合收割机120台。前来观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表示,广西将不断加大投入,扶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鼓励更多的农民使用农机,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马力”。


第4版(要闻)
专栏:

  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陈济敏
  本报记者 宋学春
  编者按:陈济敏去世一年多了,但当地的干部群众仍然深情地怀念他。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基层干部,为什么能受到老百姓的如此厚爱?“组织的任命在纸上,人民的任命在心中”,这就是陈济敏的魅力所在。
  作为乡镇干部,陈济敏直接接触农民群众。他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为农民排忧解难,为发展当地经济,为农民致富,倾注一腔心血;他脚踏实地,忘我工作,廉洁勤政,在本职岗位上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陈济敏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动。乡亲们高度评价他,怀念他,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广大干部的一种热切期望。
  去年6月18日,山东省胶南市琅琊镇年仅39岁的党委书记陈济敏,因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父老乡亲。
  陈济敏虽然去世一年了,人们依然谈论他,怀念他。
  “生命的长短是用时间来衡量的,而生命的价值要用贡献来衡量。”陈济敏在日记中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怀着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1992年,陈济敏到理务关乡任乡长,不到两年,这里的经济实力达到胶南市中等水平。他患过敏性哮喘病,大家劝他保重身体,可他却满不在乎:“这点病不要紧!”
  1994年4月,陈济敏任铁山镇镇长,他带领乡亲们劈山修路,筑坝拦水,用两年多的时间,使山里管区7个村甩掉了贫困帽子。
  到琅琊镇后,他白天和村民一起劳动,晚上和村民盘坐在炕头上,促膝谈心,一起探讨致富路。通过调查,琅琊镇决定把中央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延伸到3000亩长期荒废的岩礁开发上。目前,全镇已投资2000多万元,开发利用岩礁2500亩,仅此一项,去年增加养殖收入就达1200万元。
  熟悉陈济敏的人都知道,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他先后写下111本、7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日记。
  “组织的任命在纸上,人民的任命在心中。”这是陈济敏在日记中写的话。他下乡,随身总是带着一个“困难群众记事本”。进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询问村里的困难户情况,记在本上,有空就翻翻找找,分轻重缓急逐个解决。理务关乡红旗村曲富莲的丈夫去世后,她赡养着两个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还带着两个孩子、一个患精神病的弟弟和一个未成年的侄子艰难度日,陈济敏了解情况后,把曲富莲作为自己的扶贫“联系户”,他借去市里开会的机会,带上两包面粉和200元钱亲自送到曲富莲家中,说是政府给的救济,并安慰她一定要照顾好老人和孩子。此后,曲富莲每年都要收到几次“救济款”和“救济粮”。
  陈济敏生活非常俭朴,到琅琊镇工作时,带的铺盖还是20年前刚参加工作时买的。在任乡镇领导干部期间,他坚持骑自行车下乡,回家也从不让司机专程接送,而是去挤公共汽车,有时干脆骑自行车回家。调任琅琊镇党委书记后,他并不因为自己是“一把手”而把车视为自己的专用车。他经常把车让给急需的干部和群众,自己却自费租车或坐公共汽车。他说:“我坐的车不是我陈济敏的,是琅琊人民花钱买的。不管干部还是群众,谁有急事、难事都可以用。”
  1997年,琅琊镇财政收入600多万元,但作为书记,陈济敏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为了方便深夜学习工作,他自费买了一盏台灯。在铁山镇,他办公室用的那台旧电扇是他从家中带去的。他家在农村,妻子和孩子至今还住在3间很一般的平房里。1997年除夕前一天,妻子打电话说家中没了柴烧,陈济敏工作忙得实在脱不开身,最后拿出200元钱让同事帮着买点柴,并再三嘱咐,不要在本地买,不要说是给他买的,账要算清楚。他所用的笔记本绝大多数是自己掏钱买的。同事问他:“陈书记,你买工作笔记本怎么不开发票?”他说:“农民种地都是自己买农具,我自己买个本本不是很正常吗?”他去世后,人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从他的抽屉里发现1467元的药费单据,在其他乡镇工作时,应该报销而没有报销的单据达8000多元。
  陈济敏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为新时期党的乡镇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就像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即使离开了,群众也还是想着、记着,甚至永记心中。”陈济敏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附图片)
  下图:陈济敏同志生前(左二)与专家一起考察论证琅琊港扩建工程。新华社发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举办建国五十周年美术摄影展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郝庆)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今天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为期一周,共展出美术作品123幅、书法作品171幅、摄影作品136幅。展览汇集了北京乃至全国艺术家的一批艺术佳作,代表了建国50年来北京在造型艺术方面的成就。这些参展作品是由专家从数千件应征作品中精心评选出来的。
  这个展览以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视角,讴歌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反映出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团结进取、昂扬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风貌,同时也展示了艺术家们勇攀艺术高峰的不懈追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等参加了开幕式。


第4版(要闻)
专栏:

  彭珮云会见巴基斯坦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李诗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今天在这里会见了来访的巴基斯坦总理夫人库尔苏姆·纳瓦兹·谢里夫。
  彭珮云说,中、巴两国妇女组织有着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近年双方频繁互访。前不久全国妇联还接待了巴基斯坦妇女发展社会福利特殊教育部代表团。
  彭珮云说,她相信总理夫人的这次来访将进一步增进两国妇女间的了解和友谊。


第4版(要闻)
专栏:

  “大熊猫之友基金”在京签字
  本报北京6月29日讯 记者徐宝康报道: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日本将来世代国际财团共同建立的“大熊猫之友基金”签字仪式今天在北京举行。这是中日双方为拯救濒危物种——大熊猫的一项重要合作项目,是国际企业财团参与中国自然保护的有益尝试。


第4版(要闻)
专栏:

  抗洪英雄李向群事迹展览在京举行
  范玉恕事迹报告会在浙江反响强烈
  据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事迹展览今天开始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
  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等参加了开幕式。
  广州军区某部战士李向群,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英勇献身,年仅20岁。他用生命向党和人民书写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是继雷锋之后我军涌现出来的许多英雄模范的杰出代表。由军事博物馆和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桂林市委联合主办的这次展览,共展出有关英雄生平事迹的图片170余幅、实物80多件。展览分前言、崇高的人生追求、强烈的进取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英雄精神永存六部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生动。
  参观展览后,于永波强调,要认真贯彻江泽民主席为李向群的题词精神,在全军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李向群的活动,大力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中宣部、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及驻京部队各大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
  据新华社杭州6月29日电 (记者方益波)“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建房人”范玉恕的先进事迹报告会28日在杭州举行。来自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000多名干部群众在听报告中反响强烈,大家表示要学习范玉恕的精神,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报告团从昆明、成都、重庆等地巡回到杭州。天津建工集团三建项目经理范玉恕、范玉恕所在项目经理部统计师马津宝等作了声情并茂的演讲,介绍了范玉恕在建筑行业兢兢业业工作30年,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字当头,科学管理,负责组织的所有18项重大建设工程项项优良的事迹。当范玉恕说到“做人要老实,盖房要结实,心里才踏实”,“身正人才正,人正楼才正”时,听众发出长久的掌声。浙江省政府的有关领导表示,这次报告会对进一步提高建设行业乃至全社会各行各业的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4版(要闻)
专栏:

  台湾故宫部分馆藏仿制品在京展出
  本报北京6月29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台湾故宫部分馆藏(仿制品)展览今天在北京开幕。
  台湾故宫部分馆藏(仿制品)展览,将目前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馆内的部分非常有价值的历史珍品仿制展出,展品有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有唐、宋、明、清各朝代的瓷器和书画名品等。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办公厅、香港其士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王光英、程思远、何鲁丽、孙孚凌、万国权、赵南起、张克辉、周铁农、陈慕华、雷洁琼等出席开幕式。


第4版(要闻)
专栏:

  联大主席、乌拉圭外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今天在这里宣布:应外交部长唐家璇的邀请,第五十三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乌拉圭外长迪迪埃·奥佩蒂·巴丹将于7月5日至10日访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