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社会聚焦

  节日游人多 草坪遭了殃
  五一节期间,我在青岛市“五四广场”上看到,许多游人置“爱护草坪,请勿践踏”的告示牌于不顾,随意在草坪上坐卧、散步。(左图)
  山东青岛市 贾克让摄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

  马路集市菜场
  不该迁入居民区扰民
  静安区决定取缔武定路马路集市菜场,这本是一件好事。不料,有关部门竟将好经念坏,将集市引入弄堂,在577弄(蒋家桥)内不足4米的弄堂内搭建违章建筑,出租给菜贩营业,从此可苦了居住在弄内的居民。每天清晨不到4点,运菜设摊的菜贩的大声吆喝声就将居民惊醒,严重影响居民休息。早上菜贩沿街占路设摊营业,把本就狭小的弄堂挤得水泄不通,居民上班、学生上学通行非常困难,经常引起冲突。平时弄内污水横溢,脏物遍地,菜贩经常为争地盘而大打出手。我们居民曾在3月份数次向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这些情况,但都无音信。现在我们再次强烈要求政府有关部门立即采取行动,真正落实市政府将马路集市迁入室内的要求,而不是将马路集市迁入居民区内。有关部门应设身处地为民着想!
  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蒋家桥地区 严真等356户居民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实话实说

  为孩子营造一片温馨氛围
  北京朝阳区 周浙
  “六一”儿童节期间,报刊上、电视里,关于孩子的话题又多起来了。作为一个独生子的母亲,我一直比较关注孩子教育的话题。
  曾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一些调查,说现在许多孩子有厌学情绪,并说其主要原因是学习负担太重。对此,我真是有点担心,因为对儿子的学习我一直抓得比较紧,而且他所处的环境也使他的学习压力相对于多数孩子来说要更大一些。他有没有厌学情绪呢?表面上看不出来,心里是怎样想的呢?我应该搞明白。于是,我认真地问儿子:“喜欢上学吗?”他想了想说:“喜欢。”“真的?”“真的。”“为什么?”“同学不错,老师也不错。”怎么不错?他没有具体说,我也没详细问,但我觉得放心了。
  一天,我看了儿子的日记,他写了一件与同学、老师有关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他说的“同学不错,老师也不错”的含义。
  那天学校大扫除,儿子负责擦教室里的两扇玻璃。他用小棍把玻璃向上支起来,刚准备动手擦,“砰”的一声,玻璃窗合上了,小棍坠落楼下。他正庆幸骤然合上的玻璃窗没有压到自己的手时,就听到楼下有人在高声叫骂,一伸头,见一个看上去很凶的高年级同学正一手拿着小棍,一手捂着头,仰着脸盯着这扇窗户,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儿子一伸头就被发现了,那个大同学立即摆出一副要兴师问罪的样子。儿子心里惴惴不安:打是肯定打不过的,而且自己没理;可侥幸试着躲过去,又觉得不光彩,怎么办?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他决定下楼去向对方道声对不起,把事情说清楚,然后就看运气如何了。当他鼓足勇气告诉大同学:“我不是故意的,是干活不小心出的事故,很对不起”后,没想到,这位大同学的脸色马上缓和了,痛快地说:“那就算了,以后干活小心点。”接着,把小棍也还给了他。儿子松了一口气,转身回教室。又没想到,这事一发生,班里的同学怕他吃亏,便火速请来老师救助。他一进教室,老师就关切地问他:“他没把你怎么样吧?”儿子在日记里写道:“听到老师的问话,我的眼泪差点流出来,我小声说:‘没有,他挺好的。’我又用小棍支起玻璃窗,开始擦……当时我心里特别感动,因为我身边的同学虽然脾气暴躁,但很通情达理;我的老师很关心我……”
  看了儿子的这则日记,我为他有这样的同学和老师而欣喜。说实在话,儿子在班里并不是成绩最好、最自觉、最听话的孩子,违反纪律、干活偷懒,这些错误都犯过,甚至还顶撞过老师。但老师从没有另眼看待他,他也一直都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所以,尽管学习压力较大,他的学校生活却很愉快。在儿子面临中考升学的节骨眼上,他本极有机会进入一个许多人更看好、更羡慕的市重点中学,可他放弃了,他说他喜欢自己所在学校的同学和老师。而我在略作劝说之后,也同意了他的选择。我想,对他来说,一个熟悉而愉快的学习环境,也许是更重要的。
  说了这么多,归结到一点:学生的学习负担应该多重才合适,这确实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问题,但不能把孩子的厌学情绪仅仅归咎于学习负担重;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需要一个师生、同学相互友爱、相互理解的环境,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当家长的要同学校一齐努力,为孩子营造一片温馨的氛围。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基层见闻

  老师,你不该体罚学生
  前不久,学校组织我们一些同学去京郊密云县东邵渠乡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我们参加了一定的劳动,与乡中学同级同学一起上课,并吃住在一些农村同学的家中。在一周的农村社会实践中,使我有机会看到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的问题。
  那天中午,我在乡中学的校园里看到令人吃惊的一幕:一位手拿木棍的女教师正在训两个靠墙站的学生,她一边说:“我要对你们负责”,一边用棍子使劲戳其中一个学生的胸,当她收回棍子时,那个同学痛苦地缩成一团,蹲在她的脚下。她又转头面向另一个学生,那个同学正可怜兮兮地看着她。也许是看到我在一旁盯着她,女教师没有再动手,丢下一句话:“好好想想,想不清楚别回去!”然后,她转身走了。望着那两个脸上还带着恐惧神色、紧紧靠墙站着的同学,想到他们不知还要站到什么时候,一种同情和气愤的情绪控制了我:老师打学生,这是我9年学生生涯中未曾见到过的。我不由得产生一种冲动,想去找那位女教师理论理论,责问她知不知道教师应该当精神文明的表率?!我走进教师楼,看见左面橱窗里贴着《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后者第三条就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大意)。我突然意识到,我一定问不出什么,因为她肯定是明知故犯而且已经习以为常了,真太可怕了!
  放学后,我找到房东家的男孩准备一起回去,他说要等他的邻居一块儿走。趁这点工夫我问他,学校老师是否有体罚学生的情况?不出我所料,他的回答十分平静:“有,体罚经常见。”正说着,他的邻居———也是一个男孩,最后一个慢慢地从班里走出来。我们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出来,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们,因为上课多嘴被老师罚站,放学后老师又逼着他与另一被罚站的同学互相抽耳光。这更让我震惊了!
  我想,老师体罚学生,家长知道一定会心疼,我应该听听家长们的意见。
  晚饭后,我与房东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时,我便提起了老师体罚学生的话题,想了解他们有什么看法。我的房东家有5口人:奶奶、爸爸、妈妈、一个上初三的男孩和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我先问小妹妹:“你们小学老师打骂学生吗?”“打啊,问题回答错了有时就会挨打。”“你认为老师这样做对吗?”“我不知道。”这时,奶奶插了话:“当然该打,不好好学习就该打。”我又问:“打这种教育方法是不是不合适呀?”妈妈说:“要分情况啦。打脸当然是不好,把鼻子打歪了咋办?打屁股还可以,屁股比较经打……”我失望地把脸转向爸爸,盼着他能说出我想听的话,果然,他说了:“不好好学习当然应该惩罚,但光打不太好,应该说服教育。”
  睡前,我又和房东家的男孩谈起来,他说,老师该不该体罚学生,这个问题要视学生的表现和特点具体分析。有的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实在过分,光口头训他,什么作用也没有;有的同学正赶上老师不高兴,于是稍有越轨,便被痛打一顿……总之,应该少打,但老师不打也难管理,毕竟从小都是这么教育的。
  经过上述了解,使我想到:在一些农村中小学里,存在着老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而大家对此熟视无睹,不少家长甚至认可这种做法,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刘蓁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编者的话

  提倡文明执教
  这是北京一个中学生写的调查,他以自己的亲眼所见,清楚地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在农村一些中小学里,还存在老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对此,老师和同学都习以为常,许多家长也不以为怪。这实在令我们感到吃惊和痛心。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但在十年文革期间,大批“师道尊严”,教师受辱,给多少人留下惨痛的记忆。文革之后,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首先抓科技和教育,并强调要加强基础教育,出台了各项政策,使教师的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尊师重教”又成为国人的共识。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是一种最复杂的劳动,做老师的要用自己全部的学识、才能、情操来陶冶培育一个个个性不同的学生,所付出的心血之多是可以想象的。而当学生的,有时却难以理解这些。淘气、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训诫是必需的,但要讲文明,讲方式方法。这与学生素质的提高关系很大。我们今天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虽然,老师体罚学生多是为了“对他负责”,可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体罚不仅无效,而且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也隔断了老师与学生进一步沟通的渠道,因此是非常不可取的。
  现在,城市学校体罚学生的现象已很少见了,但在农村学校还比较多。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责要求他们必须注意自己的师德、师才、师范,文明执教。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采取措施,早日消除体罚学生的现象,以使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文明的进步。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社会聚焦

小区绿草地 变成放牧场
  辽宁锦州市安居小区注重环境建设,实现了“黄土不见天”,草坪覆盖整个小区空地,每年夏天绿树花草成为人们休闲好去处。可是今春以来,草坪变成了牧场,有些人在草坪上放羊,放猪……到目前仍无人制止。草吃光了,树皮也被啃了,真让人痛心。(下图)
  辽宁省锦州日报 李铁成摄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都希望生活在绿树成荫,花草遍地,空气清新的优美环境里。政府为创造这样一个生活环境也确实做了很多工作,植树、种花、铺草坪花了不少钱,园林工人一年四季都在精心护理。但如何把创造的绿色环境保护好,似乎有一些人没有想过。读者李铁成、贾克让反映的破坏草坪的现象,在许多城市并不少见。人们对自己希望享有的,国家和园林工人已为大家创造的绿地,为什么不加倍爱护,却随意去破坏呢?
  希望人人心中立一块“爱护树木,爱护草坪,爱护自然环境”的警示牌。
  ——编者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记者调查

  建设征地应依法补偿
  ——对贵州省施秉县一桩土地违法案件的调查
  本报记者 李忠辉
  出施秉县县城,沿?阳河东行6公里,有一个由6个村民小组组成的村子——沙坪。1997年下半年,这个村的175户农民一纸诉状将县政府送上被告席,理由是县政府越权批地,不依法合理补偿被征地农民的损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今,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他们却没有讨到一个说法。不久前,记者专程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调查此事。
  据了解,为开发施秉县境内的水电资源、旅游资源,县政府于1994年报请贵州省计委批准,决定在沙坪村菜花湾?阳河干流上修建一座装机容量为0.32万千瓦的小型水力发电站——诸葛洞电站。这场旷日持久的“民告官”官司就是由诸葛洞电站占用沙坪村村民耕地引起的。
  县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994年12月,县里成立诸葛洞电站工程指挥部,全权负责与该工程建设有关的事宜。由于小型水电站征地补偿标准由省政府制定,而贵州省没有制定出来,1995年初,工程指挥部依据国务院1991年颁布的74号令,即《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规定,确定诸葛洞电站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总数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7倍:每平方米水田11.62元,旱田6.31元。1995年6月28日,工程指挥部与沙坪村委会签订征用该村170.18亩耕地(其中水田148.34亩、旱地21.84亩)的协议。同年12月1日,县政府依据黔东南州政府(1994)51号文件关于“每个城镇允许一次性批准土地200亩”的规定,批准了诸葛洞电站征用沙坪村上述耕地的申请。这个补偿标准与以前相比已经很高了,于1996年12月19日得到省水利电力厅的认可。
  石应兴、吴昌德、吴彦起、刘昌达四位村民代表对记者说,国务院74号令明确界定:“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适用本条例”。诸葛洞电站是地方筹资兴建的小型水电工程,不适用该《条例》,应适用《土地管理法》。省水利电力厅未经省人民政府授权,对施秉县政府关于诸葛洞电站建设“征地补偿按国务院74号令执行的请示”所作的批复,不具有法律效力,是以权代法的表现。根据《贵州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补偿标准的中下线,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应为被征地年均产值的12倍(亦即施秉县土地管理局1994年8月10日制定的第一个征地补偿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每平方米水田为23.33元、旱田为15.79元。这个补偿标准与其他建设项目相比并不高。《贵州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还规定:“征用耕地10—1000亩,其他土地30—2000亩的,逐级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施秉县政府一次性批准征用沙坪村170.18亩(按实际支付补偿费凭证计算为203.52亩)土地属越权行为。黔东南州政府(1994)51号文件关于土地审批权限的规定是违法的,已经宣布作废。贵州省土地厅于1998年3月31日下文,宣布“施秉县政府关于诸葛洞电站指挥部申请使用土地的请示的批复无效”。
  他们接着说:“施秉县政府在批地和补偿两方面都有违法行为,我们只好求助于法律。”1997年7月,沙坪村175户被淹没土地农民委托石应兴等4人为代表,按照级别管辖的规定,以诸葛洞电站工程指挥部为被告,向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7月中旬,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书面指令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州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让原告变更被告主体为施秉县人民政府。1997年12月22日正式开庭审理,原告代理人当庭坚持提请合议庭对被告自行批准诸葛洞电站用地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审判长以“无权审理此问题”为由,宣布延期审理,并令原告另行提起行政诉讼。1998年1月20日,原告向州中院提交了行政起诉状。然而,州中院一直再未开庭。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潘年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案子一方面涉及上百户农民的利益,一方面涉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双方的利益。之所以迟迟不开庭,是因为有些问题必须向上级法院请示。如果认定施秉县人民政府违法征地,就必须判决撤销征用土地手续,拆除电站设施,恢复土地原貌,投入的近2000万元资金就会血本无归。如果省政府为电站用地补办了手续,补偿问题应以调解为宜,目前我们正在与有关方面协商。当然,如果协商不成,也只好下判决。就在采访完潘副院长的第二天,记者获悉贵州省政府为诸葛洞电站用地补办了手续。
  “政府应该依法行政,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州、县两级政府官员都有这样的共识。然而,具体到诸葛洞电站用地补偿标准到底应如何执行,又大都闪烁其词,要么说现在这个补偿标准已经很高了,过去修水库征地根本不给补偿,即使给也是象征性的;要么说,施秉县是贫困县,财政非常困难,我们也想给农民多补偿一点,可实在拿不出钱;要么说,针对农民提出的补偿费少的问题,县里想了很多变通办法,以其他方式作了适当的弥补……绝口不提应该按《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执行。看来,这场官司在短期内还难以了结。
编后:《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对土地征用程序、审批权限、补偿标准有明确的规定,而施秉县人民政府违背这些规定,越权批地,又没有依法补偿被征地农民的损失,这是不妥当的,应该尽快予以纠正。各级人民政府应模范地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

  全国助老工程办公室与本报群工部举办
  尊老敬老大家谈
  征文启事
  一九九九年是国际老人年,“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是国际老人年的主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二○○○年我国将跨入老年型国家行列,老龄人口将达到一点三亿。
  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并不富裕,关心照顾好全国老年人,光靠党和政府还有一定困难。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都向老年人献出一份爱,才能真正使全国老年人都能愉快地安度晚年。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本报群工部与全国助老工程办公室共同举办“尊老敬老大家谈”征文活动。
  征文主要内容:谈如何尊敬、爱护老年人;总结、交流本地区本部门尊老敬老助老工作以及社区发展老年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和成就;表扬热心捐赠、支持助老工程,救养特困老人的好人好事;抨击歧视、虐待老年人的不良现象……
  征文要求:稿件所述事实必须准确无误、真实客观,文字精练,每篇不超过一千五百字。
  版面安排:在每周四《社会调查》版辟专栏或以专版形式刊登应征文章。
  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十二月底结束。
  评奖办法:由权威部门和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评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十名,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来稿请寄: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二号人民日报社群工部社会调查版收邮政编码:一○○七三三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专题调查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
  某些地方又好经歪念
  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后,各地都对粮食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在某些地方好经却被念“歪”了,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利益驱动,违规操作。有的粮管所擅自上路设卡堵截过境粮食,低价鲸吞。如苏北某乡粮管所竟组织部分职工在徐淮路上设卡拦查粮食,对查获的粮食,水稻每500克收购价格最低为0.32元,粳米每500克0.45元,还不给任何凭据。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某些粮管所,几个职工集资收购销售粮食,而后与私商勾结,出卖准运证和调拨单,为不法分子提供“安全通道”,从中谋取私利。如去年11月某乡粮管所组织职工集资收购水稻,尔后又将水稻销售给个体粮贩,并开出粮食出境准运证和发货明细表。
  压级压价,赚昧心钱。某些粮管收储企业片面、歪曲理解粮改政策,把政府打击非法收购作为谋取部门和个人利益的“大好良机”,错误地认为,你农民愿卖也得卖给我,不愿卖也得卖给我,于是借机对农民出售的粮食压级压价,千方百计赚昧心钱,致使许多农民不愿意将余粮卖给粮管所,而乐意将余粮卖给小商小贩,从而妨碍了国家粮改政策的贯彻。
  据了解,上述问题在某些地方带有普遍性和反复性,笔者建议有关部门重视并设法采取有效对策解决粮食市场管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正确地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打击不法商贩。
  江苏宿迁市委宣传部 韩修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