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远行记

黄河入海细如溪
本报记者 李泓冰 吴焰
编者按:黄河宁则天下宁,黄河不靖则天下忧心。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6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要求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本报“行走黄河”采访组的三位记者,在5月10日至6月13日间进行了一次从黄河入海口至黄河源头的沿黄采访,行程8000余公里,历时34天。沿途,他们就黄河防汛、断流、水土保持、水污染和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等问题进行了大量采访,本版将从今日起连续刊登他们在途中撰写的“行走黄河采访日记”,希望进一步引起广大读者对黄河治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1999年5月10日 济南—东营—黄河入海口 行程420公里
自济南东行200余公里,到了东营。东营市的清洁美丽与幽静广阔,让我们很惊喜了一番。在东营市委宣传部崔相国的陪同下,我们直奔百公里外垦利县的黄河入海口。
这里是万里黄河的终点,也是我们“行走黄河”的起点。
千百年来,黄河像一条来回打滚儿的巨龙,任性地选择它的入海路径。郑州桃花崆是黄河下游的起点,那也是黄河没了峡谷的约束,开始打滚儿的起点。北到天津,南至江淮,这条大河蛮不讲理地忽然夺淮,忽然夺泗,忽然夺海河之路,甚而漫流四溢。它的每一次改道,都是华北、江北黎民的一次灭顶之灾。但是,它也滚出了一个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更以每年沉积3到5万亩土地的速度,滚出了一个年轻的黄河三角洲;滚出一个只有16周岁的少年城市——东营。
我们的脚下,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别处为人口众多发愁,这里却地广人稀,8053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只有170万的人口;别处为污染问题煞费苦心,这里的空气洁净度已达国际标准;别处为土地的日益减少而忧心忡忡,这里每年都在生长土地;别处在开发建设中为各种旧的“包袱”犯愁,这里却如一张白纸,让东营人精心描绘……
这里曾是渤海湾的一片汪洋,如今厚实的土地上已经此起彼伏地矗起胜利油田的钻机(俗称“叩头虫”),铺出通向港口的高速公路,还有正在翻耕的农田……
而今,人们已经可以让黄河按人的意愿科学地选择入海之途。比如,发现某段近海大陆架埋藏着石油,就可以牵着黄河往这里走,待它淤满之后,再牵着黄河离去,人们可以从容地开采石油——石油的陆上开采,要比海上开采节省成本1/10。
我们路过一个黄河故道大桥。桥下是芦草凄凄,残存的堤岸蜿蜒犹存,黄河曾经从这里走过,这是1976年以前的刁河口流路。再往前,蓦见大路两旁槐花如霜似雪,密密簇簇。一股浓浓的花香引来无数蜜蜂,养蜂人的帐篷就逍遥地安在槐树下。宣传部的司机小刘说,他在河口当过8年兵,亲见这里曾经一刮风就黄土漫天,相隔数米远,人都会像鬼影子一样。这大片的槐树林,都是这十来年人工植成的,终于挡住了风沙黄尘。
走近黄河入海处,我们欢快的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黄河几乎全然见了底——踩在干涸的河床上,终于相信关于“黄河极有可能成为一条内陆河”的推断。我们将怎样对后人描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告诉孩子们,那只是一个很久以前的童话?
宽广的河床,如今只剩下丝丝缕缕的细弱小溪,显得那样楚楚可怜,像是一张干枯多皱的老脸上,流淌着几行苦涩的泪水。据说,就是这么一丁点水,还是经过方方面面的协调,上游在引黄、蓄黄时做出牺牲,手下留情,才让它跌跌撞撞地流到渤海之滨。当然,这里也在引黄。东营有广袤的土地,那是昔日海的家园,经多年来黄河淤积而成,只有在黄河水的灌溉下,才能勉强耕种。我们看到的引黄闸,低低地开着闸门,将黄河水不绝如缕地引出。
我们默默地在黄河干涸的河底行走着,望着不远处黄河的归宿——大海,心中绞痛着:这就是黄河?
折一根枯枝,想在河道上写几个字,可是几乎“写”不出,河底太干太硬了。
到了黄河流入大海之前的最后一个水文站——利津水文站,副站长高振武却不无欣慰地说:“今年很不错了,断流得到了控制,往年这时候,一滴水都没有。”今年2月6日,利津断流,经过对黄河水资源的统一调度,3月11日就恢复过流了。虽说现在用水仍然得小心而又小心,控制了再控制,毕竟河道里还找得到水。而东营人一提起就后怕的1997年,利津断流达227天之久!人、畜缺水,油田减产,农田枯焦……山东黄河河务局调研室的宋传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当时的情景。
一条曾经咆哮万里的大河,一条曾经流响千古的大河,会这样在入海途中凄怆地颓然而逝吗?(附图片)
图片说明:黄河在东营入口处已见泥不见水,最下游的一座黄河大桥也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 本报记者 周寅杰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城市新观察④

自强自信六盘水
本报记者 胡跃平 孙海涛
●“三线人”的到来,这里才有了一座年轻的城市;
●百花与钢花相映绽放,碧波与乌金一同流淌,是这座城市的品位;
●“一黑二绿”已经成为六盘水迈向21世纪新的立足点。
群山绵绵、层峦叠嶂的六盘水是不知“汉孰与我大”的夜郎古国所在地。这里蕴藏着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海。35年前,10万煤矿工人,10万钢铁大军开到这里,一时间乌金钢花在昔日的古国流光溢彩。
说是古国,不过是山林部落的自诩。至本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大山,几家农户。
六盘水人今天仍有一种历史的自豪:我们“三线人”的到来,这里才有了一座年轻的城市。六盘水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1965年,国家决策开发这座江南煤海,改变我国北煤南运的局面,并配套建设水城钢铁厂。从当时的安顺、兴义、毕节三地区划出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组成六盘水地区。六盘水因此得名。三个县成为三个特区,分设三个矿务局,矿区成了城区的雏形。在为国家生产了2亿多吨煤炭的同时,六盘水渐渐长高了,长大了。寂静的群山里有了林立高楼,车水马龙。
水城,是六盘水的中心区,因曾有大片沼泽而得名。这是一片开阔的盆地,座座突兀的秀美山峰矗立其间,好似朵朵盛开的荷花,因而水城也名荷城。
钢城煤都的人们惜水惜花。穿越盆地小小的水城河正在被拓宽疏浚,笔直的排污沟、滨河林荫道,伴着汩汩清水绵延数公里。占地数百亩的河滨公园正在加紧建设。这里的人说,百花与钢花相映绽放,碧波与乌金一同流淌是我们城市的品位。
建于80年代的人民路展现着这座城市的气魄。每有外地人来此,无不为山区里这条40米宽,足有10公里长的城区大道惊叹。如今另外两条60米宽带有街心花园的中山路和环城南路又在伸长延长,计划修筑15公里。当初,有人嫌人民路建得太超前,大而不当。今天,他们为自己的大手笔与国家新时期建设需要相吻合而深感自豪。
去年,铁道部作出重大部署:“决战西南,强攻煤运”,主战场就在六盘水。5年内投资逾百亿元,水株复线、内昆线、水柏线和六盘水编组站同时开工。“三线一站”将在六盘水形成北上四川、南下广西、西进云南、东出湖南的铁路大“十”字,六盘水从此将舒展出更加伟岸的筋骨。
六盘水人还有更深层的自信。水钢多经公司经理李忠山向我们谈起数千职工下岗分流再创业的艰苦历程时不禁眼圈发红。多年亏损陷入困境的水钢,去年首次盈利近2000万元,其间,再创业的工人们作出了巨大贡献。水城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刘宝真说,分流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们正在奋力拼搏,有望顶起企业1/3的天下。他们用自己的坚强,塑造出这座城市硬朗的性格。
面积近万平方公里的六盘水市,城镇面积不过3%。六盘水人正在广袤的田野和高炉、井架间创造着新的协调。这里的地形海拔差异大,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一黑二绿”已经作为六盘水迈向21世纪新的立足点。他们不再仅以“西南最大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而自豪,而要为这座“黑色”的城市添上更多的绿色。多味薯片、核桃饮料、富硒茶叶、方便米饭、反季节蔬菜等等,一大批优势资源正通过现代化工厂而成为当地颇具前景的绿色产业。
登高远眺,钢城煤都被浓郁的绿色围绕,一派盎然生机。(附图片)
题图:六盘水城市新貌。
黄蜀锦摄
今日六盘水已基本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孙海涛摄
50年代初期六盘水矿山煤场一角。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特色之乡

行唐看枣
邢立新
6月中旬,恰逢枣花飘香时节,我们到行唐县九口子乡,去探看当地有名的“枣海”。
自县城西北行20公里许,峰回路转。进入一条长长的大山沟,自沟底到山顶,层层叠叠、密密匝匝长满了枣树,浓处如碧波含烟,淡处似片片绿云。同行者说:“这不过是绵延行唐山区6个乡镇近30万亩枣林的一小角罢了。”
行唐地处太行山脉和冀西平原的交接地带。县域1025平方公里土地上,山地丘陵占去近2/3。西北部云蒙山麓,光照充分,降水适度,盛产优质红枣。
行唐栽枣历史悠久,当地百姓家酿一种“枣木杠”烈酒,据说出自春秋时代。九口子乡杏庵村,是一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却是闻名天下的“故事村”。1991年国际民间故事研讨会在这里召开,百十来口人竟讲出1000多个故事,其中大多数与红枣有关。红枣在这里已不独是大自然的恩赐,千百年来,它已幻化为别具一格的枣乡文化的内核,浸透着醇浓的民俗风情。
行唐红枣的品质,古有佳传。元人柳贯在《打枣谱》中云:“恒阳(行唐古称)大枣,核果硕大,长圆,嫩呈黄绿,成熟紫红。”1998年6月,中科院有关机构的一份鉴定表则从科学的角度证实了行唐红枣的价值:18种氨基酸,24种微量元素,每千克中维生素C含量297毫克。行唐红枣由此博得一个雅号——天然维生素丸。
然而,多少年来,除了馈赠亲朋,酿几杯枣酒,做几块枣糕,红枣并未给贫穷的枣乡百姓带来富裕。
1984年4月27日,是行唐枣乡百姓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枣树成了行唐的“县树”,红枣业被县里确定为带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行唐山区的枣林从这一年开始逐渐多了、密了。但“卖枣难”问题也随之而来。1994年仅九口子一个乡,蜜枣积压就达4000多吨,当年损失500多万元。一位枣农一气之下刨掉自己所有的枣树,砸烂了辛苦筹建的加工设备。
几经挫折,行唐人认识到,要想靠红枣业兴县富民,必须在市场与资源之间构建一条牢固的产业链条。县委、县政府为此专门成立红枣产业化领导小组,把红枣产业纳入系统化、产业化经营轨道。
发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核心,品牌效应是关键。1995年,行唐县第一家年产5000吨枣制品的规模化、现代化龙头企业——太行果品厂建成投产。1998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北国红红枣开发集团公司。该集团先后推出“唐爽牌”系列蜜枣和“北国红”系列纯净枣,以其高品质、精包装迅速畅销全国各地,并打入韩国、日本市场。目前,该集团年加工量已占到行唐红枣总加工量的一半左右。每公斤优质干枣市场价不过4元,经过真空杀菌处理,换上精致的真空包装袋,再贴上“北国红”商标,市场价竟卖到12元。
与此同时,行唐成立以太行果品厂为主体的“红枣专业合作社”。该社以“自愿入股,利益均沾”为原则,把近40家分散经营的加工户联接为一个经济联合体。对所有社员实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并为枣农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在专业社的帮扶下,入股社员年加工量比以前增加一倍多,户均年盈利超过3万元。全县80%的蜜枣通过专业社遍布全国各地的数十个销售网点销售出去。
红枣有了销路,行唐枣乡百姓开山植枣树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加大红枣基地建设力度,制定优惠政策拍卖“四荒”。上阎庄乡米家庄村民刘香福一次承包荒山1000亩,并把全家搬到山上,搞庄园式开发。九口子乡辛庄村,50多个常年在外的打工者,也纷纷返乡,购买荒山,开山种枣。两年来,行唐县枣树种植面积以每年5个万亩园的速度发展,到1998年底,全县枣树面积已达30万亩,红枣总产量突破8000万公斤,总产值达1亿元,100个红枣专业村,年人均收入仅红枣一项就达3000多元。
“靠山吃山,吃山靠枣”,行唐人如今已吃出些味道。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抓旅游促发展
湖北省赤壁市市长 李亚华
如何寻求突破口,是理清千头万绪社会经济工作的关键。赤壁市北邻武汉、南毗岳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三国赤壁大战古战场和国家级风景区陆水湖以及珍稀温泉、大型溶洞等人文和自然景观遍布全市。我们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把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来抓:确立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旅游投入机制;改革旅游管理体制;优化旅游服务质量。去年全市旅游收入超过2亿元。今年日高峰客流量达到8000人次,旅游业真正成为赤壁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以此为契机,我们实施了城区改造。赤壁市区曾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屯粮之地,号称“鲁肃粮城”。兵燹相连,水灾频仍,历千年而变化不大。解放后有所发展,但因欠账过多,市区小,街道窄,市场少,脏、乱、差、堵现象突出。市委、市政府以发展旅游为契机,按“高标准规划,分阶段实施”的思路,对市区重新规划,分期改造。为了拓展市区面积,将市委大院和市政府大院拿出来招商引资搞开发,将市直机关搬迁到陆水河北岸。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和个体户共同建城、经商。3年时间里,完成了河北大道等5条街道的改造,兴建了3个中型市场,建成了一个4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设了一批园林式机关和公园式学校,实现了市区“大起来、亮起来、绿起来、净起来、美起来”,使千年古城雄姿英发,生机勃勃。
李亚华,1963年生,法学硕士。曾先后任湖北鄂州团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长,团省委少委办主任,巴东县副县长,团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省青年联合会秘书长。1998年12月任赤壁市市长。(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皇岗有个好支部
本报记者 胡谋
皇岗村变了,变得让人觅不到丁点儿昔日的贫穷痕迹。
仲夏之夜,记者登上皇岗村40层高的皇都大厦顶楼,亮丽的灯光下,全村近500栋楼房尽收眼底。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一个崭新的皇岗村出现在深圳的版图上。全村集体固定资产由1984年的30多万元,发展到1998年的4.5亿元;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由当年的300元提高到3万元。村里不仅建起了学校、幼儿园、老人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中心大楼,还划出4.5万平方米的土地,兴建文化广场、公园和体育运动中心。
皇岗村人没有变,从80年代初以来,带领全村人脱贫奔富的党支部还是那班人。记者到皇岗村采访,正赶上党员过组织生活,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满满地坐着一屋子人。在外地出差的党员赶来了,在香港做工的党员连夜过境返回了。60多岁的党员庄春妹,因为腿脚不方便,也由老伴扶了进来。组织生活的内容是学习中央刚公布的《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大家看着复印的文件,听着支部书记庄顺福的讲读,然后联系皇岗的实际热烈地议论起来……
村党支部书记庄顺福告诉记者,皇岗党支部从1984年起严格坚持“四个一”的组织生活学习制度,即每月第一天召开党员大会,每月最后一天开支委会,每季度过一次民主生活会、上一次党课。15年来,不管工作多么繁忙,不论天气多么恶劣,全支部党员都自觉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有着30多年党龄的庄路水、庄群娣夫妇,去年4月去英国参加独生女儿的婚礼,因为想到1日的组织生活,他们谢绝了女儿、女婿的盛情挽留,取消了浏览苏格兰的计划,及时赶了回来。庄顺水说:“我是老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心里不踏实。”
环顾会议室四壁,在一面大墙上,挂着几块做工精细的牌子。上面分别标示着支部每个党员交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和年终考核评比的情况。其中有一块叫做“党员分类管理目标”的牌子分外引人注目。
强化党员学习的管理,狠抓党员队伍的自身建设和行为规范,提高了党员的素质,使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两个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得以体现。86岁的老党员黎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她从不居功自傲,而是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地按支部对离退休党员提出的6项要求办事。持过境工作证的党员庄财英,两个儿媳各生了一个女儿后都想再生一个儿子。庄财英跟儿子儿媳做工作,孩子们打消了原来的念头。
54名党员的表率作用提高了党组织的威信,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从而吸引广大群众积极靠拢党组织。10多年来,党支部每年都要发展新党员,每年都有不少年轻人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支部书记庄顺福,1966年中学毕业后回村务农。30多年来,他扎根皇岗,一次次放弃去香港、出国、上调的机会,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呕心沥血,无怨无悔,中学时代的125位同学,只剩下16人还在内地,其它人都到了港澳和国外。他对记者说:“人各有志,我只想落根皇岗,为皇岗造福。
在庄顺福的带领下,党支部一班人坚持抓党的自身建设,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1992年旧房改造时,拆房问题成了拦路虎。面对群众的疑虑,庄顺福和村长庄国泰在支委会结束后回到家里拿起大铁锤就捣开了自家的瓦房。
1992年,深圳市实行农村城市化改造。皇岗村成立了皇岗股份合作公司,当年的村民成了股东。支部成员都在公司担任重要职务,为皇岗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然而年终分红,却老少无欺,不多取分文。对于业务交往中,施工单位和投资企业所送的“红包”,他们一概晓以大义,坦言谢绝。富了的皇岗人不忘扶贫,他们为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总共捐赠500万元,共向贫困地区捐建了4所“希望小学”。
支部特别注意在实践中选拔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将15名党员青年干部分期分批地送到省委党校脱产轮训。目前,这批年富力强的“当家人”,正尽职尽责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
支部成员各负其责,配合默契,遇事商量。举凡集体发展规划、企业投资、土地出租、工程招标、住宅地规划、过境工作审批等重大事情都广泛征求意见、民主决策。
皇岗人在回忆自己的致富历程时,总是深情地说:“没有皇岗村党支部,就没有皇岗人的今天!”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少挂多摘“保护牌”
冯奎
在基层采访,看到有些企业在厂门前、办公室中、车间里赫然挂着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牌匾,有的是“××市重点保护工商企业”,有的是“××市重点保护私营企业”,等等,人们把它们称为企业的“保护牌”。对于颁发“保护牌”,不少地方主管经济工作的同志都津津乐道,认为这是为企业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然而这样颁发“保护牌”的实际效果如何,是否符合经济规律,都还值得仔细分析。
颁发“保护牌”包括多方面的意图。有的“保护牌”是为了确保被选出来的重点企业能够免受乱收费、乱罚款之害,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但若深究一下,既然是不合理负担,就应该铲除,又何必非得借助“保护牌”这个尚方宝剑呢?若没有这样的“保护牌”,不合理负担就可以存在下来吗?
挂“保护牌”的另外一层意图是向被“保护”企业提供日常经营的便利条件,比如当企业在环保、用地、资金方面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当地领导反映。从实践看,且不说这样会造成企业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且容易弱化少数被保护企业的法律、法规意识。最近辽宁锦州市宣布有3户企业被摘掉“保护牌”、4户企业受到警告,原因就是这些被保护企业有恃无恐,生产经销假冒商品、偷漏国家税款。“保护牌”居然起到这样的负面作用,不由得让人对它的作用进行再思考。
采访中,不少人谈到,“保护牌”只是一定阶段的产物,挂“保护牌”这种做法,从长远来看,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之间应有的合理关系背道而驰的。从当前改革的要求来看,我们要大力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自主的经营主体——企业,政府要摆脱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面前是一律平等的,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及提供优质服务,是政府的义务,不存在刻意保护谁的问题。如此看来,少挂多摘“保护牌”,实际上是变革当前不合理的政企关系的一项必然要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