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
  本报评论员
  科学的力量越来越有力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是重要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党的历史,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是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领导全国人民不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艰苦奋斗,振兴中华的过程,也是我们的科学力量不断增强,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但也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充满着科学与迷信的斗争。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愚昧迷信活动抬头,反科学、伪科学的活动频频发生,给我们的工作和事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党员干部,为了一己私利,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热衷于求神拜佛,成为唯心主义的俘虏。影响所及,一些地方,科学抵不过迷信,唯物主义抵不过唯心主义,无神论抵不过有神论。这是与时代潮流的发展相违背,与我们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的。
  科学和迷信是对立的。崇尚科学,就要破除迷信。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是人类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和基石。迷信,则是一种无知,一种对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畏惧和屈服。在今天,愚昧迷信则会麻痹我们的思想,瓦解我们的斗志,动摇我们的信念,破坏我们的凝聚力,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科学使人强大,迷信使人渺小。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和复杂多变的国际风云中,科学力量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现在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最好时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猛,科学成果的积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科学力量对于财富的聚增,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强劲。相比之下,愚昧迷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得荒唐可笑,渺小卑微。在未来的国际角逐中,我们要想站稳脚跟,战胜一切困难和邪恶势力,必须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必须高扬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旗帜。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关键是党员干部要起带头作用,关键是要树立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使人类从迷茫中第一次睁开眼睛,被称作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壮丽日出。《国际歌》所揭示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充分显示了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人类意识的觉醒,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和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高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旗帜,十分警惕和防范唯心主义的侵蚀,坚决破除迷信,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水平,科学文化水平,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力量。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员令
  ——祝贺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闭幕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是一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会议。它必将对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21世纪的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大的影响。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是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同时,面对新的形势,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天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学生,将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21世纪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要使广大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从小就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以高水平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迎接未来挑战。
  实施素质教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要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通过深化改革,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各类高等教育,挖掘现有高校潜力,扩大招生规模,多办一些高中,不断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逐步减缓升学过度竞争压力,加强各类教育相互间的衔接和沟通,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使教育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也可以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
  实施素质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综合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要使素质教育自觉地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要彻底转变那些违背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的、不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克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个性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下大力气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坚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各级党政领导要为教师多办实事,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努力改善教师待遇。
  实施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措施有力,抓出实效。要深化社会用人制度改革,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共同关心、支持并且积极投身于素质教育,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共识。
  这次会议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为我们绘制了21世纪初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全党全社会特别是教育战线广大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提高认识,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再创21世纪中国教育新的辉煌!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强调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
  李岚清主持会议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尹鸿祝、本报记者温红彦报道:历时四天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于6月18日在京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为我国教育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提供了多年难得的历史机遇。他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事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主持会议。
  朱镕基在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之后,着重阐述了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
  朱镕基指出,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我国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具有深远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议开幕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这次会议为动力,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朱镕基说,我国教育必须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迎接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就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当前看,加快教育发展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而城乡居民对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加快发展教育,既可以减缓升学压力,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又可以扩大教育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还可以减缓目前的就业压力。他说,加快教育发展是有条件的。现在城乡居民教育消费意愿十分强烈,居民家庭储蓄中有相当的比例准备用于教育,现有教育资源还有很大潜力,社会力量也有办学的积极性。要在切实保证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同时,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朱镕基强调,加快教育发展主要靠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方面,要通过加快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增强学校的活力与效率,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都可以大胆试验。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可以迈出更大的步伐。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也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他说,发展民间办学,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办教育,才能实现大国办大教育。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不走多种形式办学的路子,别无选择。
  朱镕基指出,要调整和放宽政策,支持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例如,新建扩建学校,可以无偿提供用地,免收校舍配套费用;修建学生公寓,减轻学校宿舍负担;为广大学生特别是困难家庭子女提供贷学金,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等。他说,在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要注意防止一哄而起。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确保办学质量。切实加强对各类学校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抓紧建立健全教育评估、督导、检查体系和制度。
  朱镕基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同时,要大力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要进一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学校之间要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学校教育设施应向社会开放。要扩大走读生比例。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把后勤从学校剥离出来,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杜绝一切铺张浪费现象。
  朱镕基指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对学生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丰富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要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不合格的人不能进入教师队伍。同时,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分流富余人员,调整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把培训考核与评职晋级、淘汰不合格教师结合起来。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高水平的、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优劳优酬”,给予特别荣誉和奖励。要建立健全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增长才干和脱颖而出的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罗干、吴仪、彭珮云、王忠禹、钱伟长、宋健、胡启立出席了闭幕会议。
  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讨论了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进行了大会经验交流。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直机关首批“三讲”教育单位第三阶段顺利进行
  坦诚交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第一批开展“三讲”教育的单位在认真进行自我剖析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于6月上旬普遍转入“三讲”教育的第三阶段,即交流思想、开展批评阶段。各单位近日在中央巡视组的指导下,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认真贯彻落实5月29日召开的中央国家机关第一批“三讲”教育单位负责人与巡视组长会议和中央“三讲”办《关于做好交流思想、开展批评阶段工作的通知》精神,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相继过了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为下一步整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部委(党组)首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保证了教育活动按中央的要求进行。各单位认真制定了第三阶段工作计划,召开了转段动员大会,第一负责人进行了动员部署。
  其次,把学习贯穿于整个阶段。各部委(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国家机关第一批“三讲”教育单位负责人和巡视组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论述和有关文章。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端正了态度,消除了思想顾虑。新华社党组、人民日报社编委会还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大家围绕新时期共产党人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如何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了讨论,达成了共识,提出了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
  第三,广泛开展了谈心活动。各部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在第二阶段相互谈心的基础上,围绕开好民主生活会和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再一次开展了谈心活动。本着对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相互征求意见,相互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相互帮助对方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谈心活动,进一步沟通了思想,消除了隔阂,统一了认识,为召开民主生活会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召开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各部委(党组)在广泛谈心的基础上专门集中时间召开了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特别是第一把手严格按照中央17号文件精神,开门见山,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开展自我批评,认真检查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世界观上剖析原因。检查问题态度诚恳,敢于亮思想、敢于挖思想根源,不怕丑,不怕痛。开展批评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既严肃认真,不回避矛盾,又实事求是,与人为善。同志们坦诚相见,敢讲心里话,民主生活会气氛融洽,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增进了团结。
  不少领导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这次“三讲”教育对自己教育之深、震撼之大是最近20年来的第一次。他们说,随着职务的升高,看自己缺点少了,听恭维话多了,这次“三讲”教育真正听到了群众对自己的批评意见,刻骨铭心,大家表示要改正错误,更加努力地工作。民主生活会以后,各单位向党员干部通报了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大家普遍比较满意。
  各单位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贯彻了边整边改的方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能马上改的及时进行改正,使干部群众增强了对“三讲”教育的信心。


第1版(要闻)
专栏: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努力实现世界一流
  国务院批准加快建设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 新华社记者王树成、本报记者颜世贵报道:国务院最近批准北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国务院近日在对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的批复中,原则同意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
  批复说,北京市中关村地区是全国科技人员和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人才、科技和知识优势,高科技产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科技成果和创新知识的产业化,把丰富的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对北京市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大措施。批复要求在实施时,要注意借鉴国外建设科学城的有益经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据介绍,规划中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用地功能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心区、发展区、辐射区。中心区大体范围是南起西外大街,北至规划公路一环,西起京密引水渠,东至八达岭高速公路。中心区包括一个核心区和两条主要轴线。核心区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关村西区。白颐路是中心区的主要轴线,连接北大、清华、中科院、中关村西区和农科院、人民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馆、紫竹院公园等文体设施。学院路为中心的另一条轴线。发展区大体范围是规划公路一环以北,海淀区山后地区、清河地区以及昌平县的西三旗地区、回龙观地区。辐射区主要是“一环两线”。“一环”是指环市区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包括电子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台科技园区、昌平科技园区等;“两线”即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向沙河、昌平、南口方向辐射和沿京密路向顺义、怀柔、密云方向辐射。
  中关村科技园区将加快发展科技产业。积极推进以软件产业、信息服务和信息制造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大力促进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和环保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中介服务业、文化体育产业、教育培训产业以及商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规划,中关村科技园区从现在起,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其建设工作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批复强调,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要认真总结过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国国情和中关村地区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精心建设。要充分发挥中关村地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整体优势,推进产学研结合。要大胆改革,敢于创新,营造吸引、凝聚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的良好环境,建立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迅速有效转化科技成果的充满活力的机制,促进科技、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更大发展。要坚持对国际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通过竞争,促进自己的发展。要紧紧跟踪世界高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教育、文化、体育、商业以及物业等产业的发展。要大力整治环境,把中关村地区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清新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社会秩序良好的现代化科技园区。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十分重视,有关工作已陆续展开:在已有的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市政府最近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关于吸引国内外投资在京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办法》,现正在研究制定促进高素质创业人才脱颖而出、建立新型产权制度、对高新技术产业上市给予更有力支持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了中关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在信息产业部的统一规划下,加大了信息技术建设的投资;完成了从西直门经回龙观到东直门40.5公里轻轨铁路工程的规划论证工作;与信息产业部和中科院初步商定,共同建立国家级软件园;对国内外发展较快的科技园进行了考察。
  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需要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高质量的环境支撑。为此,北京市近期将重点规划建设“一路、一城、一园、一网”,即贯穿东北与西北郊的城市轻轨铁路;中关村西区高科技商贸中心和中关村东区科学城的改造;国家级软件园;高速宽带多媒体信息网。在保护和利用好园区内外已有的圆明园、颐和园、香山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基础上,着手建设万柳公园、双清绿地、小月河楔形绿带,同时加快天然气改造工程,完善供水系统,提高污水处理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改善中关村与市区、机场和京津塘高速公路方向的联系,园区内近期将新建和拓宽西北四环路、清华南路等多条道路,形成畅通的公路网。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近期将把中关村科技园区通信网建成以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个人化为特征的满足未来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信息网络,使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可为用户提供基本电话服务、IS ̄DN、帧中继、DDN、INTERNET、会议电视、多媒体视频点播、远程医疗等业务。其远期目标是达到国际先进的信息网络水平。


第1版(要闻)
专栏:

  6月18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会议。朱镕基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刘建国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127万公里
  截至1998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27.8万公里,提前两年实现了“九五”发展计划。在通车公路总里程中,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873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总里程的比重达到11.7%。去年又有135个乡镇和1万多个行政村通了公路。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海南180万人告别贫困
  海南建省以来,全省已解决18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国家重点扶持的9个贫困县有5个越过温饱线。农村人口贫困率从40%降为2.4%。贫困地区的年人均收入从200元提高到1100元。(鲍洪俊)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辽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辽宁正致力于发展环保产业,使其成为辽宁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辽宁省环保产业单位有7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创产值22亿多元。到2000年,辽宁省重点污染治理项目的主要技术和设备在省内基本可以解决。
  (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电)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湖南路桥公司获
  ISO9002质量认证
  湖南省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日前获得中国质量协会质量保障中心颁发的“ISO9002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近年来,湖南路桥公司先后完成了安徽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京珠高速公路郑州至许昌段等一批重点工程。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5%。(吴兴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