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9-06-11

1999-06-11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东盟在崛起

第7版(国际周刊)<br/>专栏:<br/><br/>  东盟在崛起<br/>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副研究员 韩锋<br/>  世纪交替之际的大东盟已从当初一个松散的地区性组织,发展为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拥有10个成员国、4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近5亿人口的重要组织,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br/>  6月7日,印尼举行了国会选举,这是今年4月10国大东盟形成后其主要成员国国内事态的重大发展,它不仅关系到该国的发展和前途,对10国大东盟的稳定和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br/>  今年4月底,柬埔寨终入东盟。它标志着10国大东盟建成,这是东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冷战时期,两超对抗,东盟扩大难以实现。进入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及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东盟与印度支那国家(越、老、柬)之间的对抗随之消失,为东盟的扩大铺平了道路。同时,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对东盟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提出了挑战。东盟在加强、深化经济合作的同时,利用便利的地理、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优势,率先进入印支和缅甸,通过扩大组织将经济合作延伸到整个东南亚,可在更大范围的经济合作中掌握主动。当时,摆脱了战争困扰的印支国家则面临如何恢复与发展经济的任务,东盟的成功发展经验和与西方国家密切的经济关系对印支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东盟也急于将印支和缅甸纳入东盟的经济发展轨道,利用印支3国潜在的市场、丰富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印支3国和缅甸的经济建设也需要东盟的资金、设备、管理和技术。双方经济结构具有互补性。<br/>  大东盟的形成将对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br/>  政治方面:大东盟使整个东南亚以组织的形式,首次参与国际事务,将对多极化的趋势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东盟强调“东方”特点,坚持独立自主,反对西方国家用“人权”、“民主”来干涉其内政,如在缅甸内政问题上顶住了西方的压力。它还将推动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合作。被称为“东盟方式”核心的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中得到认可和应用,也将在协调解决地区的矛盾中发挥作用。<br/>  安全方面:有利于东南亚安全。东盟吸收印支国家和缅甸之后,能够以东盟组织的形式,协调双边难以处理的复杂纠纷和问题,使东盟对整个东南亚地区具有更加广泛的集体协调功能,从而减少西方大国的“介入”,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东盟扩大意味着东南亚的问题成为东盟组织的内部事务,西方大国难以直接干涉东南亚的事务,同时这也使东盟更加关注与其有关的区外因素,并能主动采取行动,如,东盟倡导召开亚欧会议和“9+3”(3指中国、日本、韩国)会议等。<br/>  经济方面:有助于地区经济合作。进入80年代后,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发展,东盟在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加快“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时间表从2008年提前到2003年或2000年。随着人口、面积以及经济规模的扩大,东盟的经济规模、内部市场容量和需求扩大,不仅导致东盟成员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且会使东盟的对外经济联系和结构同步变化。东盟将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提供更多的机遇,如最近东盟提出建立“东盟投资区”。<br/>  当然,扩大后的东盟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br/>  首先,东盟扩大是一个调整过程。由于政治形势、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等诸多差异,东盟难以同步实现组织的扩大和功能的扩大,需要时间进行内部的“磨合”和调整。如:在建设东盟自由贸易区方面,东盟采取了分几步走的措施,按照新成员的实际情况,让它们分批加入自由贸易区。如:越南2006年加入;缅甸和老挝在2008年;柬埔寨在2010年。同时,东盟将在2010年,建成东盟投资区,并于2020年实现东盟内部投资自由化。<br/>  其次,金融危机对东盟的政治经济作用造成负面影响。1997年的金融危机波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并演变为地区性的经济危机,导致有的东盟成员国出现社会政治危机,这削弱了东盟的实力,影响了东盟在国际事务中以“一个声音讲话”。然而,东盟成员国都不愿意看到东盟的削弱,将会更加强调集体协商,促进团结与合作,维持和发挥东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团结与合作仍是东盟的主流。

中国与东盟走向新世纪——外交部部长助理王毅访谈录

第7版(国际周刊)<br/>专栏:<br/><br/>  中国与东盟走向新世纪<br/>  ——外交部部长助理王毅访谈录<br/>  本报记者 吴迎春<br/>  外交部部长助理王毅最近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回答了有关中国与东盟(ASEAN)关系的提问:<br/>  问:10国大东盟建成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br/>  答:作为一个区域性组织,东盟成立30余年来,政治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10国东盟的建成,将有助于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我们认为,东盟的扩大也有利于亚太地区长久的和平与发展,符合全球多极化发展的潮流。中国将继续支持东盟团结自强,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br/>  问: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br/>  答: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很快,势头很好。<br/>  双方各个层次的政治交往频繁,加深了相互了解与友谊。在短短3年内,中国从东盟的协商对话国发展为全面对话伙伴。1997年底,江泽民主席与东盟领导人举行首次非正式会晤,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确定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为下个世纪中国—东盟关系的深入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构筑了重要框架。<br/>  中国与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在增进本地区国家相互了解与信任,探索以对话合作的新方式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br/>  中国历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希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尤其是周边邻国发展友好合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国际局势的复杂变化,中国希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强协调,扩大共识,共同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东盟国家既是中国的邻居,又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有着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中国与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发展,是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br/>  问:如何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br/>  答:东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1994年,中国—东盟经贸联委会成立,启动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机制。1997年,中国与东盟9国的贸易额达250.4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br/>  目前,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和相互投资已全面展开,东盟已成为中国在海外主要的工程承包市场。双方的合作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特点。<br/>  亚洲金融危机虽然给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作为友好近邻,中国与东盟相互间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彼此的市场开发也有着很大潜力。中国将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增加商品交换品种、探讨易货贸易和对销贸易等灵活的贸易方式、鼓励双向投资、加强高技术领域的合作等途径,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关系上一个新的台阶。<br/>  问: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br/>  答:首先,双方目前的合作现状与存在的潜力还不相称,如双方贸易额在各自对外贸易额中的比例还很小,目前只占中国对外贸易的7%,占东盟外贸的3%。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开拓双方互利合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切实推动相互关系向前发展。<br/>  其次,中国同一些东盟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还存在着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端。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同时,我们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对话和谈判,以和平方式妥善处理,以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近年来,中国本着这一建设性立场,同东盟有关国家加强了对话与磋商,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今后,中国将一如既往,继续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妥善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和争端,确保双方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br/>  问:中国—东盟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其发展前景如何?<br/>  答:1997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东盟领导人举行首次非正式会晤,确定建立双方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并在联合声明中明确了这种伙伴关系的内容和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将《联合国宪章》、《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法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促进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在所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加强在地区和国际组织及论坛中的合作;在平等互利、共负责任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促进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和争端,不让现有的分歧阻碍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br/>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双方切实按照上述《联合声明》确定的内容和目标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将一个睦邻互信,不断发展的中国—东盟关系带入21世纪。

缓慢复苏 直面挑战

第7版(国际周刊)<br/>专栏:<br/><br/>  缓慢复苏 直面挑战<br/>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陆建人副研究员 周小兵<br/>  东南亚曾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但自1997年该地区发生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以来,东盟国家的经济普遍衰退,1998年,整个东盟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6.9%,其中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三国分别下降了13.7%、8.0%和6.2%。这是东盟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br/>  现在,东盟大部分成员国的经济衰退已基本达到谷底,开始进入恢复期。其迹象是,各国的货币币值稳定或小幅回升;受打击最严重的印尼经济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危机以来首次正增长,达1.34%;各国股市正在恢复中,其中新加坡股市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菲律宾达到90%,泰国达86%,印尼和马来西亚各为79%和64%。<br/>  东盟经济进入恢复阶段的重要原因是,经过整顿,东盟经济秩序趋向稳定。当地股市的恢复表明投资者信心有所增加、国际资本开始回流,它有利于经济的重组和生产的恢复。此时外资流入的目的主要是乘东南亚货币贬值之机收购当地企业;当地放宽对外资的限制使投资机会增加,等等。而从世界范围看,欧洲、日本的经济近况不佳、美国股市过热,也使一部分国际资本进入已趋向稳定的东南亚地区寻找机会。<br/>  估计从明年开始,东盟将陆续进入恢复性的低增长阶段。出口产业将成为恢复的重要动力,回流的外资与当地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投入增长,不但直接推动出口部门的发展,而且也将支持进口的恢复。由于东盟出口部门对进口设备、原料等的依赖很大,没有进口的支持,出口很难持续地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前期货币大幅度贬值对出口的刺激作用也将在此时充分发挥出来。<br/>  东盟经济实力的恢复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停止下降,这一阶段估计在1999年实现;第二阶段是恢复增长,从接近零增长恢复到4%—5%左右的增长,这一阶段估计在3年左右完成;第三阶段是较高增长阶段,整体增长率达到6%以上,这一阶段东盟国家的货币有可能再次升值。<br/>  东盟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将取决于其内部与外部环境。首先,东盟主要成员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美国是东盟出口产品的重要市场,一旦美国经济降温压缩进口,不利东盟扩大在美市场份额。此次东亚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冲击已使其海外资本回流,不利于东盟扩大吸引外资。而欧洲如果在今后几年发展前景较好,就会使大量资本流入欧洲。这些因素的结合将使东盟经济恢复的外部环境充满变数。这是经济专家的一种看法。<br/>  其次,东盟内部合作对其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东盟在金融危机中缺乏及时有效的集体防范与应对措施,印尼、泰国等“重灾国”不得不向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寻求援助,并被迫接受苛刻的条件。东盟国家已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不久前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东亚地区副财长级和央行副行长级会议以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加强内部合作,使内部经济环境趋于好转。<br/>  第三,东盟中受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三个国家———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的经济恢复将决定东盟整体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印尼经济严重依赖外资,促使国际私人资本重返印尼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深刻改革金融体制,稳定政局,使投资者恢复信心。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如果1999年印尼经济停止下降,到2000年有可能取得2%的增长率。<br/>  泰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下,通过改革,到去年底经济已初步稳定。1999年可能实现零增长或微弱的增长,2000年增长率达到2.5%。<br/>  马来西亚实施外汇管制后,经济已暂时稳定。据估计,1999年马来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0.7%—1%之间,2000年达到2.7%左右。<br/>  东盟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和组织扩大后,还面临着挑战,如纠正经济结构的失衡及缩小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等问题,但东盟国家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内部政局稳定,外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东盟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令人乐观。<br/>  附表: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规模<br/>   人均GDP 人口  GDP  面积<br/>   (美元) (万人) (亿美元) (万平方公里)<br/>  文莱   17377  31   53   0.58<br/>  新加坡  26041  361   941   0.06<br/>  马来西亚 4686  2117   992   32.98<br/>  泰国   3112  6000   1867   51.40<br/>  菲律宾  1165  7190   838  30.00<br/>  印尼   1113  20000   2225   191.93<br/>  越南   312   7535   235  33.10<br/>  ▲缅甸  276   4557   126  67.66<br/>  柬埔寨  301   1070   32   17.70<br/>  老挝   438   480    21   23.68<br/>  合计   1486  49341   7330   449.08<br/>  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东盟秘书处(1996年)▲表示估算

东盟图标(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br/>专栏:<br/><br/>  东盟图标<br/>  东盟的图标是10束相连成环的稻穗,象征着稳定、和平、统一和蓬勃发展。图标颜色是东盟各国国旗上的蓝、红、白和黄四种,蓝色代表着和平与稳定,红色表示勇气与发展,白色象征着纯洁,黄色则代表了繁荣。

第六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将举行

第7版(国际周刊)<br/>专栏:<br/><br/>  第六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将举行<br/>  7月下旬,第六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将在新加坡举行。包括新成员柬埔寨在内的东盟10国,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10个对话伙伴国及观察员国的外长或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将讨论地区和国际形势及论坛未来发展的方向等问题。<br/>  东盟地区论坛是目前亚太地区唯一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机制,它起源于冷战结束之后,当时,亚太国家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多边安全对话,一些国家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建议。1992年初,东盟首脑会议就加强地区政治、安全对话达成共识,次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上特别安排了东盟6个成员国、7个对话伙伴国及观察员国等18方外长参加的“非正式晚宴”,各方同意于1994年在曼谷召开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就地区政治、安全问题进行非正式磋商。<br/>  自首届会议在曼谷召开以来,东盟地区论坛已举行五届会议,上届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br/>  (吴强)

东盟大事记

第7版(国际周刊)<br/>专栏:国际资料库<br/><br/>  东盟大事记<br/>  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签署《曼谷宣言》,宣告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1961年成立的东南亚联盟。东盟宣称对所有东南亚国家开放,成立的初衷是促进地区经济合作。<br/>  1976年,在越南取得越战胜利一年后,首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会议签署的《东盟协调一致宣言》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首次提及政治领域的合作。会议同意在雅加达设立东盟秘书处。<br/>  1984年,文莱成为东盟第六个成员国。<br/>  1987年,第三次东盟首脑会议在马尼拉举行,成员国签署了旨在加强经济合作的《马尼拉宣言》和1976年友好合作条约的修正议定书。<br/>  1992年,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新加坡举行,各成员国同意在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签署了《有效普惠关税协定》、《1992年新加坡宣言》、《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br/>  1995年,越南成为第七个成员国。1995年12月,在东盟第五次首脑会议期间,东南亚10国首脑实现历史性的首次会晤,决定在2000年以前接纳缅、老、柬为东盟成员国,形成大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等文件。<br/>  1997年,在东盟30岁生日之前,缅甸和老挝成为第八和第九个成员国。柬埔寨由于国内政局动荡而暂缓入盟。<br/>  1999年4月30日,柬埔寨成为东盟第十个也是最后一个成员国,大东盟实现。

风云百年

第7版(国际周刊)<br/>专栏:风云百年<br/><br/>  风云百年<br/>  1919年<br/> 1月1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开幕。成者王侯败者寇,会议变成战胜国分赃、重新瓜分世界的场所,新生的苏俄被排斥在外。各国勾心斗角,注定了会议所确立的战后世界体系危机四伏。<br/>  在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攫取德国在华利益,激起中国国内强烈反应。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举行爱国游行,爆发五四运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镇压。6月5日,上海等城市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6月中旬,北洋军阀政府向学生让步,批准亲日派官员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辞职”,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r/>  9月和11月,奥地利、保加利亚分别与协约国签署和约。<br/>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革命浪潮席卷世界。继1918年匈牙利、希腊、波兰等国成立共产党后,1919年保加利亚、美国共产党相继成立,还出现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和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等多个红色政权,他们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极大恐慌。<br/>  就在巴黎和会扰嚷不休的时候,3月2日,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成立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br/>  1920年<br/> 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先后有63个国家加入,会员国最多时达58个。美国因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未加入国联。国联标榜的宗旨为“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实际上却是列强统治世界的工具,它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成效很少。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联形同虚设,让人想起今日联合国遭受的冷落。<br/>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在9月召开的国大党会议上被通过,印度民族解放斗争又一次掀起高潮。<br/>  6月11日,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去世,终年56岁。<br/>  11月31日,美国正式开办无线电广播,此后,无线电广播迅速在世界上流行起来,成为人们娱乐和获取新闻的重要手段。(九)<br/>  (薛飞)(附图片)<br/>  五四运动中北京大学学生在街头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