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重点新书

  借鉴有助于创新
  ——阅《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随想
  刘白羽
  二十世纪可谓多事之秋,不仅政治变化巨大,科技突飞猛进,就连世界文坛也是新人新作辈出,思潮和流派频繁交替,各种文艺理论层出不穷。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对外国文学特别是西方文学曾经禁锢多年。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介绍了一些,但面对二十世纪缤纷多姿和变化多端的外国现当代文学,我们依然所知甚少。对于亚、非、拉美等众多中小国家的文学现状,则更加陌生和闭塞。这种状况,对于扩大我国多元的中外文化交流,显然是极不适应的。
  有鉴于此,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语种的专家,联合全国上百位学者,历时十载,编纂了一部拥有一万二千条词条的大型工具书——《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并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以往我对外国文学虽然也接触过一些,但限于精力和资料,对这个领域还缺乏较深入的研究。最近看了这部大词典的样稿,深感了解到不少这方面新的知识。首先,介绍的国家多,就连库克群岛、汤加这样的小国和地区,都有词条收入;其次,涵盖的面广,比如有关越南的词条竟多达二百五十七条。至于新、马、泰,以往同类工具书少收华文作家,而该词典把当地有成就的华文作家都收录进去了。此外,选收的资料很新,例如1998年12月刚报道的塞万提斯奖揭晓,以及《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的作者雷巴科夫去世,而在这部词典中就及时反映出来了。对一些有争议的作家、作品和文艺理论,词典也注意作客观的介绍。由此看来,通过借鉴外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成果,无疑会对我国文学的创新起着促进的作用。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科教兴国的他山石
  殷子
  二百多年前,英国“文艺复兴”运动高潮迭起之时,培根呼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冲破黎明前黑暗的时代强音。他提倡的“实验科学”,实际上是将远离生活现实的科学推向社会实践,因此,培根被认为是给予科学以新方向,把科学连接到工业进步的第一伟人。从此,这种知识文化的观念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领域,科学活动被当作了一种高度可取的文化意向,于是工业革命在英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气氛,学习运用科技知识和尊重人才一时蔚然成风。
  与此同时,英国开始了对北美大陆的探险,在殖民的过程中,他们也植进了科技知识。随着北美经济的发展,到十八世纪,北美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文化。
  二百多年前,英国的另外一个重要变革是在教育方面。众所周知,科技与教育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科技因教育得以广泛传播、发扬光大和培育人才,教育因科技得以丰富内涵,充分发挥功能。欧美工业革命以来的近现代教育史,实质上也是这两者与生产实践逐步结合的历史。
  如今,英美两国的科教发展究竟怎样已有目共睹,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两个大国的科教由最初的相同、相通之处,走向今天的差异和不同呢?这里的经验教训如何?国家的盛衰为什么紧紧地维系在国家决策人的手中?这便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权力与知识》一书想要告诉我们的关键。其实这件萦绕在众多有识之士及决策人心中的命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研究项目,不过是由作者吴必康代笔罢了。这部系统论述二百年来英美科技政策史的文化著述,将成为史鉴,为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一面镜子。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书里书外

  愧对文名
  沙石
  笔者人微言轻,且与世无争,因此活了几十年始终没有做出半点值得自豪的事情。可能是这几年“时来运转”,与“经典”有了缘分。起初是在企业里从事“照着葫芦画瓢”的宣传工作,尽管对其中有多少水分多少无奈尚不乏自知之明,但时常有机会为上级部门组织编纂的“经典文献”或“范例文库”撰稿,而且百分之百地“全文通过”并被“隆重推出”。这使我有幸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贡献了许多据说是“名垂青史,光耀千秋”的“经典之作”,真可谓“一不留神成了名流”。而鄙人之碌碌一生似乎也足以光宗耀祖了。
  但我实在有些看不起自己。一是肚里没有多少墨水,担当不起为明星企业与企业家树碑立传的重任;二是心中没有什么真知灼见,落实不了“对企业文化和经济改革进行历史性总结归纳”的宏愿;至于“记录二十世纪中国经济生活中重要历程和重大事件的世纪经典”,更不是像我这种蓬头垢面的灰领书生所敢奢望的。好在上级领导信得过我,三番五次地把这些重大任务交派给我,吾辈自当竭诚尽力、不辱使命才是,岂能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然而,随着稿约的猛增和“经典”的问世,我非但没有“自豪感”与“成就感”,反而愈来愈感到脸红了。
  当然是为自己的“注水文章”而脸红,因为我深知那些枯燥乏味的汇报材料是如何炮制而成的,既有愧于“经典”之桂冠,更有愧于文人之良知。实话实说,它们的“制作工艺”简单得连小学生作文都比不上。小学生的作品毕竟要经过认真推敲与反复修改,稚气而不失真诚;而我笔下的若干“范例文献”几乎是本单位汇报总结材料的复制品。学者们将这类文章讥为“现代八股”,其实也有点过奖———殊不知明清两代的八股文作为一种独特文体,其中也不乏义理丰茂、辞采飞扬的美文佳作,那章法和文笔岂是今人可比?而今吾辈之“经典”,既无实据可考,亦无义理可参,更无真诚可言,故均可一言以蔽之曰:“文字垃圾”。
  明知是垃圾,却为何奉为“经典”?想必其中大有奥秘存焉。你如果以为那些操作者是某些三流小报或地摊书商,那就未免太天真了。试想,既敢名之曰“经典文献”,必有非凡之来头;既敢称之为“改革文库”,必有超常之背景,俗谓“居高者声自远,财大者气必粗”是也。比如在我办公桌上的一大摞的约稿函中,大多是以红头文件为主的“通知”,而且声势浩大阵容壮观,若干冠以“国家××局”、“中国××协会”或“全国××中心”等国字号头衔。其中有一份是由十五个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征稿通知,仅大红公章就占了三张纸,足见其意义之重大,价值之非凡。然而,把如此重要且严肃的“经典”、“文献”摊派给基层企业撰稿,是否有点轻率呢?就我所撰写的那几篇“典范之作”来看,尽管多属虚构,却好像从未有人前来调查核实过。拙作因而有幸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堂而皇之地高居“经典”之位,僭入权威之书,滥竽充数,误人视听,沽名钓誉,令人齿冷。每念及此,悲凉彻骨。
  真的,我很惭愧、内疚甚至悲哀。身为一介书生,位卑未敢忘忧国,家贫尚怀济世心;虽谙“适者生存”之理,但永远不想出卖自己的良心。制造这类“伪经典”仅仅是出于职业的规定,此外并无任何非分之想。因此,每当我走进办公室,望着书架上那一排排豪华、精美且贵重的“经典”图书,都会涌起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读新书
  资中筠主编《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作为“当代国际政治丛书”之一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王逸舟、时殷弘、庞中英等我国学者关于国际政治理论的论文十余篇。
  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西藏,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藏实录》一书,是第一部全面展现西藏和平解放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周年的时候出版的这部作品,回顾了人民解放军为西藏的和平解放,从领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进军西藏,到1952年西藏军区成立这段悲壮而又充满激情的历史。
  该书作者晓浩曾在西藏工作十年,有丰富的西藏知识积累,同时对西藏充满热情,他写的这部作品因文化背景的突出、人物情感的丰富、故事细节的生动而呈现出一种浑厚的历史感和催人泪下的人性美。
  台湾女作家吴淡如的作品《成长是唯一的希望》、《活得更聪明》、《给爱一条活路》、《非常诚实有点毒》由台湾首次授权中国城市出版社独家出版。
  吴淡如曾任编辑、记者和律师,岁月的淬炼,使她对生活,特别是对女性的爱情、事业以及整个人生设计误区产生了深刻认识,她开始专注于女性“自我开拓”和“爱情生活”方面的现实性写作。
  近几年,她的《成长是唯一的希望》等作品创造了久居台湾金石堂畅销书排行榜而不衰的纪录。
  中国文联出版社近日出版朱兰芝的长篇小说《寒风竹》。这是一部高扬反腐倡廉的好作品,小说揭露了某县委书记和乡党委书记官官相护,搞虚假政绩,不仅纵容下属强征暴敛,且在制造了冤案之后,在中央、省委的催办下,竟百般阻挠,致使冤案得不到昭雪。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鞭挞了蔑视人性尊严的邪恶势力,弘扬了正义与良心,给读者以独特的心灵震撼。(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如何品尝一杯咖啡
  一杯香醇美味的咖啡,对于咖啡迷来说,除了甘醇圆润的口感之外,其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咖啡在冲泡过程中所飘散出来的一种略带神秘感的诱人芳香。因此,所谓的品尝一杯咖啡,应该是自冲泡咖啡的那一刻即开始。
  咖啡在不同的冲泡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香味。刚开始冲泡时,咖啡的香味就像生咖啡豆一般,味道极为生涩,接下来的香味则会由生涩渐渐转为香醇。咖啡冲泡好之后,在正式品尝前应先闻其香,再观其色泽:唯有汤色清澈的咖啡,才能有清爽圆润的口感。最后是小口小口地品啜咖啡,此时先不急于将咖啡喝下,应先暂时含在口中,让咖啡与唾液及空气稍微混合,同时感受咖啡在口腔里不同部位的感受,再轻轻让咖啡进入肠胃之中。如此结合嗅觉、视觉、味觉的品味与鉴赏,才能真正体会出一杯好咖啡的精华所在……
  摘自《与毕加索喝咖啡》(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右图为书中插图毕加索的油画《女人与花》。(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横空出世铸精神
  本报记者 向兵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
  “这是邓小平同志的话”。
  一望无垠的大戈壁上,热气蒸腾的火焰山下,陈国星由此开始了和记者的谈话。身旁数百名战士头顶烈日匍匐在尘浪翻卷的沙土里,摸爬滚打将身上六十年代的军装做旧;摄影、录音人员正忙着将数百公斤乃至成吨的器材搬上火焰山山坡上的拍摄现场。“你们都看见了,剧组士气很高,大家伙儿都憋着一股劲儿。可心里头压力很大,我们要拍的题材太大了!”说这话的陈国星和他的剧组成员,从北京来到天山脚下的茫茫戈壁,为的是拍摄一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的影片——《横空出世》。
  五十年代初,建国没几年又刚打完一场抗美援朝战争,整个国家真叫百废待兴,论技术能力,连一台拖拉机都造不出来。可我们的科学家和成千上万的部队官兵愣是靠一股子奋发图强的精神,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很短的时间就攻克了最现代化的高科技尖端,造出了原子弹。当年的一声东方巨响,叫中国人扬眉吐气,世界目瞪口呆。这就是影片要讲述的故事。谈起影片的创作,陈国星一副亢奋状态。他说,已经一年多时间了,他脑子里除了这部刚投拍的影片没别的。去年初,全国电影文学征文,解放军总装备部的彭继超、陈怀国创作的描写这一题材的剧本《马兰草》,获得了一等奖。北影厂立即决定拍摄此片向国庆五十周年献礼。陈国星领受任务后一头扎进了创作中。一年多来,他带领主创人员深入核试验基地,遍访当年参加试验的科学家和部队官兵,和一位又一位编剧一遍又一遍修改剧本。“一年多时间每晚回到家,累得什么姿势坐着都不舒服,弄得连去年的世界杯都看不了。”
  也就在这些日子里,这位连续几年为北影拍出了《孔繁森》、《黑眼睛》等获奖影片,可谓已功成名就的年轻导演,灵魂经受了一次洗礼。想当初,多少最优秀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或内地舒适的环境,和千万战功卓著的官兵一道毅然奔赴荒无人烟的大戈壁,喝碱水、住帐篷,与风沙为伴。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如今讲和平发展,我国已庄严宣布不再进行核试验。但激发了当年那惊天地动鬼神举世无双的创举的伟大精神,仍然是激励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影片,就是要站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再现一种民族气概,一种时代精神。”陈国星说,越是重大的题材,越应该讲究艺术性,具有可看性。他强调一定要在塑造人物上下功夫。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个从国外归来的科学家和一个从上甘岭下来的将军。他们不同的豪情、激情,以及历经风雨的友情,将展现出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的拳拳报国心。片中原子弹的试制过程是粗线条的,而表现人物的细节却是生动、细腻,并且极富性格色彩的。陈国星说不管是主要角色,或是秦连长、小四川、老邮递员等人物,哪怕寥寥几笔,也必须各有特色。他要求,影片每一个场面、每一段戏都要有精彩处,从而使影片中的大事件和活动于大事件中的人物,处处都有牵动观众的兴奋点。
  本片只有李雪健、高明、李幼斌、陈瑾、刘琳是专业演员,其它科学家和军人均由科学家与部队官兵饰演,陈国星觉着这更能增加影片的真实性。为了拍摄好这部由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写片名,广电总局、解放军总装备部和核试验基地大力支持的影片,剧组用上百吨钢材在戈壁上生生搭起了一个几十米高的原子弹爆炸塔,并从北京空运来国内最好的摄影、照明器材。记者只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见过的升降自如、推拉摇移随意操作的长臂遥控摄影机第一次出现在了茫茫戈壁上。“我们的经费非常紧张,但也绝不能在拍摄上打折扣,只有每个环节精益求精才可能出精品。”陈国星说。
  航拍的直升机再次飞来,基地副司令一声令下,上千名战士组成的数里长的队伍又开始跑动起来。顿时,烈日烤灼下的戈壁尘土飞扬,尘浪中身着棉衣、棉鞋的战士们一副当年的模样,急行军中传递着命令:“不准问到哪儿去,不准问去干什么!”……此时虽是阳春四月,此地却已是三十多度的高温。(附图片)
  题图为导演陈国星在拍摄现场。下图为剧照。周建钢摄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小制作 大启示
  ——电视剧《咱老百姓》观后
  郑伯农
  北京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短剧《咱老百姓》,去年播出三十集。最近,又有三十集和观众见面了。
  每集二十分钟,每集讲一段小故事。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大开大阖,都是寻常老百姓身上发生的平凡事。它能吸引人吗?
  不能说每一集都是精品。这里,有参差不齐之处。串在链子上的珠子,有的光彩夺目,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擦拭。但没有粗制滥造,每一集都体现出艺术家们执著的追求。在短剧不被重视的情况下,达到现在的水准,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奶娘》写的是村嫂阿秀到“富姐”肖娴家里当奶妈。主人的富有和女佣的穷酸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剧情的进展,人们看到了另一种对比。原来肖娴被人遗弃了,虽然还有些积蓄,精神却很压抑、很痛苦。曾把她当金丝鸟供着的人不再供养她了,肖娴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外出谋生。阿秀虽穷,精神上却比肖娴富有得多。出于同情,也出于对乳儿的爱,阿秀接受了肖娴的委托,把小孩带回家去和自己的儿子一块抚养。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陈词,行云流水般的细节,细致入微的表演,把普通劳动者的高尚人格表现得很生动。
  《遗嘱》是悲剧,也是喜剧。一位乡村女教师因身患顽疾,劳累过度,终于倒在工作岗位上。人们从她简陋的居室里发现一份遗嘱:把一生积攒的两千元捐给乡里兴办教育事业。乡领导很重视,副乡长亲自主持召开捐赠现场会。除了学校师生和村民参加,还请来了县里的考查组和报社记者。女教师的木箱子当众打开了,里头既没有现金,也没有存折,只有证明拖欠工资的两千元白条。剧的结尾,使人哭,也使人笑。苦涩的笑!辛酸的笑!观众为女教师的敬业勤业、默默奉献所感动,也为教师们的窘迫处境而叹息。全剧没有一句抨击之词、激愤之词,对时弊的批判却是入木三分的。乡干部们似乎很重视抓教育,但他们热衷的是出“政绩”、做表面文章。如果他们把抓现场会的精力用到解决教师的待遇上去,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
  后三十集中还有不少很动人的段子,我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电视剧要好看,还要耐看;要有趣,还要有味。有味,就是要开掘生活的底蕴,传达生活内在的韵味,使艺术品经得起咀嚼、经得起回味,使人们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得到思想的启迪。短剧是小制作,不可能像长篇连续剧那样波澜壮阔、九曲回肠。它往往是抓住生活的小镜头,加以提炼,给予升华。但小制作也要花大力气,这样才能达到小而精、小而深。有了深度,小制作也能起到大震撼。《咱老百姓》剧组在捕捉生活、提炼生活上是下了功夫、费了心思的,取得了可喜的成功。我相信,这个剧目不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也会给今后的短剧创作提供宝贵的启示。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再说《孔乙己》
  冯洁
  越剧新作《孔乙己》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四幕七场戏剧场景。
  戏里的人物,我们似曾相识,又不曾见过。戏里的人物从鲁迅小说中走来,又不再是鲁迅小说里的那些男男女女。
  穿长衫的孔乙己竟是一个活脱脱的女儿身。女小生茅威涛为这个穷困潦倒而又不乏善良的乡间小文人,剃去一头青丝,褪尽满身妩媚。微斜的肩膀,佝偻的身躯,连同直愣愣的目光化作一个个“问号”,交与观众费心解读。
  有文章评论,相比较这位女小生在过去岁月中所塑造过的每一个舞台艺术形象,“孔乙己”使她真正跻身于表演艺术家的行列。就像生活中的强者不必用浑身的名牌来装点自己,洗尽铅华的女人方显出一个女人在舞台上的大气和勇气。
  鲁迅的故乡盛产好酒。鲁迅的故乡也是越剧的发源地。鲁迅的故乡还是这位女小生的祖籍。
  把“鲁迅、越剧、绍兴酒、女小生、茅威涛”同时镶嵌在《孔乙己》的版本上。于是,写戏的重新诠释经典,导戏的重新诠释舞台,演戏的重新诠释行当。看戏的我们因此有了重新体验吴越风情的可能。
  “春夏秋冬”是越剧新作《孔乙己》的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是经典人物“孔乙己”的生命结构。“春夏秋冬”是一个剧种发生、发展、变异、重组的过程。“春夏秋冬”是一个世纪的戏剧回眸和文化梳理。
  有一些细节在这出戏里显得特别重要。那就是一个演员同时扮演三个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女性。还有一把扇子。一把扇子使“孔乙己”把三个女性幻想为一体。一把扇子还把“孔乙己”“扇”成一页薄薄的书签,静静地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厚书”中。
  比这些更重要的当然是“孔乙己”身上的那件长衫。长衫对于中国旧式文人有着极其特殊的象征意义。尽管孔乙己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文人,但在越剧舞台的演绎中,“孔乙己”有了足够的文心、文情、文性、文胆。由此,传统的“叠披”在“梦幻的圆场”之后,开始了一次充分的个人展示。
  所有的演出都在开幕后进行,所有的演出都在闭幕中结束。只有生活无需开幕与闭幕。生活不是经典,它不必诠释早已存在,我们生活着。于是,永远拥有创新的权利和义务。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水乡同里建影视基地
  中国电影家协会、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和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合作建立的“同里影视摄制基地”,日前在同里举行了揭牌仪式。太湖之滨的同里是一座千年文化古镇,镇内十五条河道把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屿,二十五座古桥又将它们连在一起。同里镇明清建筑鳞次栉比,街巷逶迤,河道纵横,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自从1983年谢铁骊在同里拍摄电影《包氏父子》以来,先后已有《红楼梦》、《家、春、秋》、《戏说乾隆》等八十多部影视剧在同里拍摄。(文一)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电视剧《鲁迅与许广平》投拍
  今年是伟大的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同时又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八周年。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绍兴有线电视台组织有关专家和作者,历时两年完成了剧本创作的十八集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日前在北京投拍。该剧导演史践凡表示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创作作风,展现鲁迅平凡而伟大的人生轨迹,着力刻画鲁迅的高风亮节,从而揭示出鲁迅身上折射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宋庆龄、瞿秋白、茅盾、丁玲、郁达夫、林语堂等与鲁迅有过交往的一百多位历史人物将出现在该剧中。孙维民饰剧中鲁迅、史兰芽饰许广平。(文一)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青艺排演《在这个家庭里》
  为庆祝建院五十周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将于近期推出话剧《在这个家庭里》。该剧以现代家庭生活为题材,剧中有一心为事业,忽略了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的父亲;有辛劳奉献了一辈子,最终却黯然失落的有些神经质的母亲;有满腹学识却不切实际的研究生女儿;有出身卑微、一心向上爬,而又看透世情冷暖的女婿;有心性孤高却坠落风尘的三陪儿媳妇。在这个家庭里的人们之间有爱有恨、有温情有怨怼,这个舞台上发生的故事折射出世纪末中国家庭的风貌。杨利民编剧,林荫宇导演,孙彦军、杨青、陶红、彭博、寇振海、胡靖梵、马迎春、陆树铭等联合主演。(刘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