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思维方式须转变
  刘家义
  思维方式是人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认识、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原则和方法的总和,是人们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统一的具体体现。不同的人由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或相同的人在不同时期由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改变,其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不同思维方式由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原则,摸索和总结了一套科学的、适应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这就是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观察思考问题。按照这一思维方式,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但遗憾的是,人们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上社会主义的同时,小生产意识并未随之彻底消失。而这种小生产意识,加上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必然产生巨大的惰性和僵化的思维方式,致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经常将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均衡与非均衡、普遍与特殊割裂开来甚至推向极端,进而使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变得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缺乏积极进取的生机与活力。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主要表现是静止、封闭、片面、孤立地思考问题。
  思维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虽已进行了二十年,其间又经历了持久的思想解放过程,但时至今日,传统的思维方式在许多人头脑中依然占有重要位置,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能否进一步迈开步子,打开局面,关键看思维方式是否真正转变了。思维方式转变了,就能突破陈旧过时的观念,拓宽思路,放开手脚,在工作中不断有新办法、新突破,就能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否则,就不可能迈开步子勇往直前。
  当然,转变思维方式,既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而在空地上另起炉灶,一切从零开始,也不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当前,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转变思维方式必须做到:
  一是变封闭型思维方式为开放型思维方式。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既非一成不变,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论有多么良好的愿望和多么雄伟的气魄,只要以一种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就会受到惩罚并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只有始终坚持开放型思维方式,才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将社会实践不断推向更高阶段。
  二是变单向型思维方式为系统型思维方式。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方面,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人们,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全局思想,置局部于整体之中,从全局看局部。也就是要从世界范围思考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与冲突、优势与差距;站在全国的高度思考经济运行中宏观、中观、微观的关系。其次必须牢固树立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思想。各自为战、单项突破必然是一盘散沙。讲整体推进并非万箭齐发,而是在重点突破基础上的整体推进,而重点突破是在整体推进的前提下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抓住一点,不顾其他。
  三是变教条型思维方式为求实型思维方式。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还习惯于把抽象原则或主观愿望当作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包治百病的教条,“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大障碍,必须坚决摒弃,代之以求实型思维方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从众,不墨守成规,不先入为主,从而更好地总结过去、学习他人、开创未来、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第9版(理论)
专栏:

  调整结构 扩大消费 开拓市场
  杨树德
  内容提要:适应经济增长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必须进行调整。当前,应把这种调整与扩大内需的政策结合起来,既调整供给结构,也调整需求结构;既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又积极启动消费;既采取新的消费政策,又努力更新消费观念,实现经济生活的良性运行。积极开拓市场的重点是农村市场,特别是要增加农民收入,搞好农产品流通,生产适合农村特点的消费品。
  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调整势在必行
  1997年发生并不断蔓延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国际金融秩序受到严重冲击。许多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世界贸易增长率下降,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摩擦加剧。在这样的外部经济环境下,中央决定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着力开拓国内市场,努力扩大内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国内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不但应该而且能够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不但使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动荡的大环境中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而且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经济整体运行登上新的台阶。因此,扩大内需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生产和消费是密切关联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发展受体制和资源的双重约束,长期处于产品短缺状态,生产处于主导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许多商品由供给不足变为供大于求。目前,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调整和转变,以适应经济增长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是启动消费、扩大内需,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经济增长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趋势。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适应这一转变的主要标志是:(1)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生产者,而是具有支付能力并不断把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的消费者。供给结构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结构,决定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2)生产经营者作出决策的主要目标,不仅是占有更多的资源,更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偏好。(3)经济运行的起点,不是生产,而是消费,需求和消费成为制约或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围绕这些目标,我国经济将经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这个转变将有效地改变数量扩张型、资源约束型、粗放经营型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使整个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立足于增加有效供给的集约经营型、消费主导型和流通导向型的框架上,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调整,必须与扩大内需的政策相结合
  推动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这一转变须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相结合,并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推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双向调整。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既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有效需求不足表现为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消费不振,物价平稳甚至有所回落,许多企业开工不足;有效供给不足则表现为大量便宜的“大路货”没人要,而人们真正需要的商品却少有生产或价格太高买不起,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对于这种情况,只调整供给结构或只调整需求结构都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推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双向调整,形成启动市场的新的契合点。供给结构是由生产商品的工业企业和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商业企业共同构成的。调整供给结构,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塑企业的经营流程,形成以销定产的“定单经济”,形成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方式相适应的供给结构,包括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商业业态。调整需求结构,应在总需求中(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把启动和加大最终消费需求作为着力点。据1997年统计,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中,消费占58%,投资占20%,净出口占22%。而在消费中,居民消费占81%,政府公共消费占19%。据此推算,居民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98%,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达70%以上。因此,我国居民消费的潜力是非常大的,调整需求结构,特别是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比重,从长期看是启动内需的关键。
  实行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拉动,并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面对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1998年中央果断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当年增发一千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财政预算又做了一千五百零三亿元的赤字。这是在需求不旺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但是,正如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从中、长期来说,仍然要坚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因此,“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并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换。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消费,包括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使之对未来具有良好的心理预期;规范各种收费,取消抑制消费的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居民增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旅游等多领域的服务性消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搞好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开拓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搞好适销对路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多方面满足城乡居民的需要。
  树立新的消费观念和制定新的消费政策同步进行。中华民族具有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至今仍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不竭的精神动力。但是,当前发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作风的含义与过去那种压抑消费、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理解已大不相同,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精神力量和反对奢靡浪费、讲排场、比阔气上,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消费则是正当的,应当鼓励的,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是一致的。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一方面不会动辄大摆宴席、铺张浪费,显得非常节俭,另一方面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又毫不吝啬,敢于追求,甚至贷款消费,形成了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拉动。因而,勤劳节俭与积极消费不是对立的,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只有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因此,应加强宣传引导,打破传统的消费观念,使人们树立现代消费价值观。同时,制定积极的消费政策,刺激消费,使社会消费层次不断地整体上移。积极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商业银行在更大的范围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如住房信贷、汽车信贷、大件耐用消费品信贷、教育信贷,等等。只有形成了新的消费观念,鼓励消费的政策才能落到实处;也只有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取消抑制消费的政策,才能促使人们把潜在需求变为现实消费。
  努力开拓市场,目前应把重点放在即期需求最强劲的农村市场上
  我国有十二点五亿人口,九亿多在农村,农民是全国最大的消费群体。目前,农村商品零售额仅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0%左右。现在,农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都有较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在生产方面,适合家庭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排灌设施、运输车辆,以及高效低毒农药、化肥,农产品储藏加工设备等,需求量都呈增长的趋势。在生活方面,多数农民生活越过温饱线以后,期望改善居住条件,增添现代生活设备,对建筑材料、家用电器需求量也呈增长的势头。因此,开拓农村市场应是当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
  近年来,开拓农村市场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减缓。1998年,农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幅度,都降到九十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出现这种情况,是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反映。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主要受市场约束。农产品能否在市场上卖出去,能否卖出好价钱,决定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这是一个重大的阶段性的变化。适应这个变化,必须调整思路,因势利导,把农村经济的发展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为农民增加收入开辟新的来源。这是提高农村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其主要途径包括:
  面向市场需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放手发展多种经营,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改良农产品品质,并尽可能加工增值。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一般为三比一,我国仅为零点七比一。这是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样,种养业为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用现代技术装备的加工业又带动种养业的集约经营,使农村经济走上高产、优质、高效的轨道。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随着以加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的发展,以运销业为主的农村商业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加快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效地提高农村消费的档次,这是对扩大内需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抓好农产品销售,拉动生产。现在,有些农产品卖不出去,与流通渠道不畅有直接关系。今后应下功夫抓市场、抓流通。我国地域辽阔,为把农民分散的生产与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联结起来,应当积极发展集散容量大、辐射范围广、交易效率高的批发市场,使之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同时,充分发挥农民购销队伍的作用。有的商业企业可成立配送中心,向超级市场和消费大户直销农产品,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利益。
  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同时,还应努力生产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要的消费品。目前,不少地方、不少行业工业消费品的设计、生产、供应,多是面向城市需求,适合农村特点的消费品开发严重滞后,有效供给不足。有关行业和企业应认真研究如何面向农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和品种结构,及时设计新的产品,改进现有产品。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说服·示范·服务
  ——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有效方法
  龚寿康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农民问题,善于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处理同农民的关系”。这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说服教育,是推动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必要手段,是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前提。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思想觉悟有了明显提高,部分农民受党的教育影响,观念转变较早,能较好地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配合基层干部做好工作,并率先致富,为社会做了有益工作;部分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观念滞后,还不能较好地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经济发展迟缓。加之有的地方管理较混乱,一些干部作风不实,影响了农民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和认识,相应增大了农村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采用定期学习、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办法和墙报、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农民进行说服教育。
  教育的内容应着重突出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使农民了解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和方针、措施,教育农民坚定对改革、发展的信心;加强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教育;根据农民的不同层次、不同时期的要求,结合市情、乡情、民情,编写适合农民口味的乡土教材,强化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从而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各项工作的落实。
  示范引导,是教育农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执行党的政策,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方法。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必须采取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办法,通过领导以身作则、典型带动、专家指导等方式,引导农民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党的各项政策。
  一是领导以身作则。基层领导干部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经济的组织者、执行者,其表现会直接影响到群众。只有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政策,为群众作出表率,才能说服、引导群众自觉地执行政策。我们应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既可以锻炼干部,又可以改善党群、干群的关系。
  二是典型带动。利用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典型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这与一般的宣传、号召相比,是一种更有说服力、更有效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全国各地农村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典型不少,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其他地区的农村工作有所依循。
  三是专家指导。农业科研机构要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大力组织科技人员参加科技示范、农业综合开发、支柱产业基地建设、科技扶贫和多种科技服务工作,促进农科教紧密结合,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能力,大力培养和稳定具有多种技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供服务,是转变农村基层组织职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客观需要。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村基层组织要按照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变管理为服务,为充分发挥农民在生产中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一是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服务。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先进科学技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大,急需这些方面的信息和服务。
  二是围绕市场提供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必须改变单纯注重产量的做法。要把市场作为组织农业生产的航标,在市场需求、销售渠道、价格走向和新品种引进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帮助农民克服和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三是围绕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提供服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民主选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村民能够参与村务的管理。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工作,切实推进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围绕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提供服务。农民从事第三产业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而应从政策扶持和必要的资金投入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同时要创造个体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将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纳入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划,尽快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和扶持。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武装工作园地

  军队院校把现代技术引入邓小平理论教学取得成效
  解正轩
  党的十四大特别是十五大以来,为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江泽民同志关于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军的重要指示精神,军队院校研制开发了三百七十多个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多媒体课件,走出了一条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教育的新路子。院校教员和学员反映,这些弘扬时代精神精华、充满现代技术气息、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软件,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有利于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质量,使邓小平理论教学更好地收到入耳入脑的效果。
  坚持把运用高科技手段作为搞好邓小平理论教学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加强现代化教学的基本建设。现代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丰富了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的政治理论教学内容,而且改变着政治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是伴随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而引发的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军队院校越来越认识到,政治理论教学在根本上靠理论的力量、逻辑的力量说服人,而充分运用体现当代信息传播方式特点的新技术、新手段,可以大大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总参、总政先后两次发出文件,要求在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紧紧追踪科技进步,重视抓好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更新改造。按照这些要求,军队院校积极向政治理论教学的现代化进军,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精打细算,加大投入,建设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目前,军队各院校的政治教研室都配备了微机,部分院校达到人手一台,使教员实现了由“笔”到“机”的转换。有些院校还把各个教研室、教员、教室的微机互相联网,建起了数据库,开展了网上教学。为了充分发挥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功能,军队各院校加强了政治教员的高科技知识培训,坚持以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每年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轮训政治教员。
  坚持把系统阐发邓小平理论作为开发多媒体课件的首要任务,力求涵盖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研制开发教学急需、学员欢迎、信息量大的教学软件,为深化邓小平理论教学服务,是军队院校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着力点。现在,军队院校研制开发的三百七十多个多媒体课件中,有很多是系统展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充分反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党治国治军重大决策、重要论述方面的,其中有些课件属于首创,在军队院校的教学实践和社会上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后勤指挥学院,在全国率先把邓小平理论教学同信息传播技术结合起来,于1994年研制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多媒体研究系统》,受到军委、总部和中宣部领导的高度赞扬;陆军指挥学院研制的《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治党治国治军方略多媒体数据库》,收入了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图片以及声像资料,大大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校园网,扩大了教育面;陆军参谋学院根据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新概括、新发展,研制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等多媒体教学系统,今年初已经通过专家鉴定并投入教学。
  坚持把提高邓小平理论教学质量和效果作为基本目的,不断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能。各院校着眼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着眼政治理论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效果,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普遍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方便实用。一是具有备课研究功能。装甲兵工程学院研制的《政治理论课资料检索系统》,与军内外许多知名院校和图书馆建立了网上联系。二是具有课堂讲授支持功能。军队各院校的教学软件,大都是按照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的体系结构而研制开发的,声像图文并茂,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员拿着一张光盘,就可以一章一节地登台讲课。三是具有自学考核测评功能。军队院校研制的一些教学软件可以使学员通过回答电脑提出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测试、检验,增强了自习效果。四是具有实践教学模拟功能。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保定分院研制的《邓小平理论实践教学模拟系统》、空军高炮学院研制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学系统》等教学软件,设有主体浏览、参观调查、撰写报告、网上讨论等功能,可以在课堂上逼真地模拟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解决了组织学员实地参观在经费、时间等方面的困难。


第9版(理论)
专栏:书讯

  《社会主义本质论研究》
  刘泽民撰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研究》一书,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五章,大体上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理论溯源,展示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问世前人们对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轨迹。第二部分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过程、依据、特点和贡献等方面的研究。第三部分是从社会主义本质和诸多相关事物的关系中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相关事物的关系。第四部分是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相结合的视角,回顾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展示了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晋毅)


第9版(理论)
专栏:书讯

  《天地正气—〈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导读》
  刘少奇的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部著作出版六十周年之际,由杨静云主编,王殿卿、姚桓、韩玉芳为副主编的《天地正气——〈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导读》一书,已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导读》阐明了《修养》一书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禹闻)


第9版(理论)
专栏:书讯

  《知识经济与当代社会》丛书
  罗肇鸿主编的《知识经济与当代社会》丛书已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丛书共有五册:《新纪元的第一国策——知识经济与人才资源》、《无情的较量——知识经济与综合国力》、《相约未来——知识经济与产业政策》、《增殖财富——知识经济与金融服务》、《蜕变中再生——知识经济与企业创新》,分别探讨和透视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资源开发、综合国力竞争、产业政策取向、金融服务工具、企业创新之路等焦点、前沿问题,对知识经济的作用、具体表现形态、社会后果及演进趋势作了有价值的归纳、说明和预测。(王也)


第9版(理论)
专栏:书讯

  《地方发展求索》
  程兴汉撰著的《地方发展求索》一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篇“实干才能前进”、中篇“旗帜就是方向”、下篇“团结就是胜利”。作者站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以自己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的体会为主线,论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实践中的求索与思考,是一本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书,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探索性。
(木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