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让正义之声传遍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生驳斥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
  新华社记者 李烽
  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大使馆,致使3名中国记者罹难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全体学生在《致美国驻华使馆新闻文化处的抗议书》中,表达了他们面对残酷事实所进行的深刻反思和警醒。学生们说,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终于撕下了虚伪的面具,露出了霸权主义嘴脸。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将尽自己所能让正义的声音更加响亮,传遍世界。
  烈士的鲜血揭穿了美国“新闻自由”的虚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张征说:“这些天发生的事情,给在校学生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新闻理论课。以前部分学生认为美国有‘新闻自由’,而这次美国为了控制世界舆论,竟践踏国际法去轰炸南联盟电视台,甚至杀害报道事实真相的中国记者,这对学生的思想触动非常大,使他们对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有了一个更深刻、更清醒、更真实的认识。”
  人大新闻学院95级学生姚莉莉说:“我们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接触西方的东西比较多,西方‘新闻自由’的观点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然而,这次美国用他们的导弹、烈士用他们的鲜血擦亮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美国的所谓‘新闻自由’是多么的虚伪。”
  “新闻自由双重标准”是霸权主义的逻辑
  人大新闻学院96级研究生余敬忠说:“我手头有两份材料,一个是讲英国一位记者由于对南联盟的报道没有与政府口径保持一致,没有达到一个老记者‘应有的标准’,受到英国政府的严厉批评。还有一位法国作家因为如实描述了科索沃情况,立即遭到法国主流媒介群起攻击,被谩骂为‘失实片面报道’、‘肯定被南联盟收买’等等。由此不难看出,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和好恶,对事实真相进行任意歪曲的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成美认为,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就是霸权主义的新闻自由,它从来就自觉地为推行霸权主义服务,它自始至终都有双重标准。一方面表现是,符合自身利益的就大肆渲染,对不合意的消息则坚决封杀;即使发生了轰炸中国驻南使馆这种侵犯别国主权的行为,依然是轻描淡写。他们报道第三世界国家,永远是贫穷、混乱、灾难;报道西方,永远是先进、民主、文明。这是多么霸道的“新闻自由”!
  要让中国的正义之声传遍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庆光教授说,目前信息传播不平等的情况依然很严重,国际信息发布量的80%还是控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掌握的媒介手中,报道的内容都是以西方价值观为判断标准。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除了直接军事侵略和经济制裁外,更重要、更广泛、更廉价的手段是进行大规模的新闻文化的渗透,煽动民族矛盾引发内战,煽动人权问题造成政治混乱。然而,多极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必然要求多种声音的存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也必将建立正义之声的联合战线,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郭庆光说:“这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电视台,杀害中国记者,一方面说明了美国所谓‘新闻自由’的极端虚伪,同时也能清楚地看出他们对客观报道的正义之声显得多么的虚弱和恐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生说,百年历史和今天的惨剧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和平需要力量,团结与自强就是力量。我们要埋头苦干,刻苦学习,推进人类追求和平和公正事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档案进农家
  ——我国农村档案发展掠影
  本报记者 孟宪励
  农村生活跟档案有什么关系?农民还需要档案?一提起农村档案,人们总免不了泛起诸如此类的疑惑。对于不少的农民来说,几年前档案还是一个相当遥远、相当陌生的事物。如今,档案意识已走进千家万户,档案正在农村发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
  “糊涂账”变成了“明白纸”
  在安徽省五河县屈台村,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提留款数、宅基地审批、小孩该交多少学费等等,村民一百个不明白,村财务偏偏闷个葫芦,所有账目心记口说,查无对证,干部说不清,村民有意见。
  1996年,随着全国农村档案建设活动的开展,屈台村档案室应运而生。一室虽小,五脏俱全,什么财务支出、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审批、经济项目承包以及养老、扶贫、村民管理等,各门类档案到今天已有500多卷。归档的记录每月在黑板报上公布一次,半年还要根据档案记载给各家各户一份“明白纸”。
  手执一件件档案,如走进屈台村鲜活的历史。事事有依据,件件有记载,村务向村民完全开放,干部受到约束和监督,极大提高了村民对村务管理的参与意识。
  档案成为村干部廉洁的明证
  北京郊区的东营乡韩村河村从自己的发展之路中,切切实实地悟出了档案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产值15亿元、利税1.5亿元的明星企业的党委书记,田雄自然备受瞩目。这里面自然也不乏一些异样的目光:田雄盖了20年楼能清白?
  终于有一天一纸告状递了上去:田雄经济有问题,某天某天,某事某事,言之凿凿。上级派人来查,档案室提供了村集团公司几乎从第一笔建筑活到现在的所有合同文件,林林总总的合同档案,累计一算,田雄可以合理合法地领取共136万元的奖金,但他分文未取。由于田雄的表率作用,公司其他领导也没有领取,累计300多万元。档案成了领导班子廉洁奉公的明证。档案真正使村民心明眼亮。
  养鸡大户用上了档案
  养鸡大户也用上了档案,这是不久前在重庆市长寿县传出的佳话。这个县的天台乡,有个养鸡场,主人叫黄晓林,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这几年靠养鸡发了大财。细问才知,给鸡建档案竟成了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黄晓林对育雏、育成、产蛋各个阶段的温湿度、日采食量、用药、防疫、饲料配方、产蛋、死亡等生产情况都悉心整理分门别类地归档。1994年蛋鸡患了一种名为马立克氏病的绝症,死亡率为40%。黄晓林那个心痛。他带着经营多年的鸡档案找到科技人员进行分析,很快找到罪魁祸首。由于病毒毒力增强,原来的疫苗效果减弱。实行补救措施后,鸡场又恢复了往日的欢乐。
  档案为土地承包上把锁
  河北省迁安市档案局把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请进档案馆收藏,在档案界已是大名鼎鼎。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农民手里攥着已签好的合同,心里虚得慌:谁保准以后不再变?
  迁安市档案局的同志们早就把农民们的顾虑放在了心头,十五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一个大胆的想法酝酿成熟了。延包合同一式三份,正本送市档案馆。农民悬着的心也就落了地。“30年不变,档案为证”,农民心里有底地说。
  许多城里人对档案能勾起无尽的话题,但对于农民来说,档案这种过去可能想都懒得想的新生事物,是如此地贴近他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他们周围的一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临危受命 不辱使命
  卫生部表彰赴南医疗队
  本报北京5月19日讯 记者丁伟、赵永新报道:今天下午,卫生部召开大会,通报表彰北京医院赴南医疗队,号召全体卫生工作者向他们学习。
  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我驻南大使馆。根据中央决定,北京医院迅速组成医疗队,赴南救治和接应我受伤人员。以该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甄文俊为队长的9名医护人员发扬团结一致、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顽强工作,精心救治伤员,胜利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把伤员全部安全护送回国。
  卫生部长张文康在讲话中说,我们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欢迎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工作人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极大的热情把卫生工作做好。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卫生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暴行的义愤之情,化为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要继续发展与世界各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友好合作与交流,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汕大医学院中层干部竞争上岗
  本报汕头电 汕头大学医学院近来对学院管理体制和干部制度进行大胆的改革,将该院的中层管理机构由原来的21个精简为8个,18名正副职中层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其中有10名通过竞争走上了新的岗位。
  汕大医学院机构改革方案报上级批准后,首先将新设机构岗位、任职条件、岗位两年内的目标要求及选聘程序张榜公布,原各部、处、室负责人及符合条件的教职员工都可以自愿报名。受聘的各部门负责人与院长签订“中层机构负责人任职目标责任书”,在责任书规定的时间内如未能达标,将不能留任该岗位。(侯伟生 姚锡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编余短论

  让院士精神弘扬光大
  欣平
  两院院士,代表着我国当今科技队伍的最高水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以王正国为代表的辛勤耕耘在祖国军事医学领域里的数十位院士,是整个院士群体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光辉的人格魅力,闪烁着催人奋进的院士精神。
  院士精神,就是献身科学、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是最高尚品格最先进知识的有机结合,是灿烂的精神花朵。特别是在高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院士精神尤其值得发扬光大。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是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迎头赶上,院士们靠的就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籍。院士们心里时刻装着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命运。正是有了这样的宽广胸怀和远大目标,他们才能够在事业上取得今天的成就,他们开创的事业才得以薪火相传。
  今天,我们宣传辛勤耕耘在祖国军事医学领域的两院院士的事迹,就是要让大家学习院士精神,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科技强军的意识,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扶贫先进受表彰
  本报北京5月19日讯 记者贾西平报道:奋战在扶贫攻坚第一线的先进科技工作者,今天在京受到科技部的表彰,295名科技工作者和3个优秀科技项目分别获1998年振华、王义锡科技扶贫个人服务奖和杰出贡献奖。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正朝着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各级科技部门指导贫困地区农民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商品经济,增强贫困地区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分别设立于1993年和1996年的振华、王义锡科技扶贫奖,旨在吸引和鼓励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第一线参加科技扶贫,已有1300多位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心连心艺术团日前赴山西老区演出,向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官兵表示慰问。
  新华社记者 安小虎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保水保土保肥 再造秀美山川
  凤县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本报讯 陕西省凤县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走山、水、林、田综合治理的路子,有效利用“五荒”资源,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显著成效。
  凤县地处秦岭南麓,嘉陵江源头,被国家列入长江上游重点流域治理区。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全面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到1998年底,全县造林合格面积达32.8万亩,15个乡镇和4个国有林场全部实现了灭荒目标。列入国家二、三期“长治”工程的19条小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6.33平方公里。
  凤县经过坚持不懈地综合开发治理,目前已充分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一是水土流失得到遏制。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二是合理开发利用了水土资源,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立体防护体系,“五荒”比例由治理前的13.9%下降到0.7%。三是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型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目前,治理区内抗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云献科 志成 刚锋)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专家呼吁
  重视奶类食品消费
  本报北京5月19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来自农业部、卫生部、教育部和国家轻工业局等政府及大型企业的百位专家今天在京举办“奶业振兴、经济增长与民族强盛高层研讨会”,呼吁重视奶类食品消费。
  专家们强调指出,奶类食品含有优质蛋白质和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在我国目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食品消费模式中,提高奶类消费,有助于提高膳食中的蛋白质利用率。奶类比其它许多食物优越,易被人体吸收。会议就开展学生奶计划进行了讨论,认为要把学生奶作为引导居民奶品消费、培养奶品消费习惯的重大举措来抓。会议呼吁,要从奶业振兴、民族振兴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学生奶计划的开展,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进行学生奶计划的尝试,并与学生营养餐结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世界难题肝硬变有望攻克
  本报讯 由解放军三○二医院经27年努力研制成功的专治肝纤维化及肝硬变新药——“复方鳖甲软肝片”,日前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长期困扰医学界的关于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变不可逆转的这一世界性难题有望攻克。
  慢性肝炎及肝硬变已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杀手”。如何阻断和治疗肝纤维化及肝硬变,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难点。
  从1972年起,三○二医院主任医师宋喜秀、陈德永等老中青三代医务工作者将收集到的民间验方进行长期反复精心整理,以后经过长时期对十几味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的中药进行科学配方和反复重组,终于研制成功了“复方鳖甲软肝片”。经过万余名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获得显著临床疗效。(赵雁 申金仓)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百名博士后参观望京科技园
  本报讯 5月19日上午,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高校组织100多名博士后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兴产业区参观考察。望京科技创业园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软硬环境得到大家的普遍称赞和认可。
  望京新兴产业区集高新技术产业、商务办公、金融服务等于一体,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上与其西面的中关村恰成“犄角之势”,形成“西有中关村,东有望京城”的格局。目前,望京科技创业园一期工程2.4万平方米的办公、生产用房已全部竣工,集话音、数据、视频通讯于一体的综合布线系统堪称一流。(杜效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正纲艺术实验学校成立
  本报讯 以著名青年女画家娄正纲名字命名的正纲艺术实验学校,日前在北京景山学校挂牌。
  正纲艺术学校由教育部正纲艺术教育发展基金出资,与北京景山学校联合办学。今年起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实验,协助学校搞好课外艺术教育。双方还将组建学校艺术团,每年还将在全国范围内招收5名美术特长学生到景山学校学习。(聪玲)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华瑰宝汝官瓷重放异彩
  本报讯 沉寂千年的中华瑰宝汝官瓷,近日在河南省宝丰县汝瓷研究所复制成功重放奇异的光彩,其制品经有关专家鉴定,评价很高。
  汝瓷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首。汝官瓷以玛瑙浆为釉,烧制时窑中自然变色,汝瓷的特点:“蝉翼纹,晨星稀,芝麻钉,裹釉足,薄如纸,明如镜,色如玉”。可惜烧制技术在宋金战乱后失传。目前世界上传存的汝官瓷珍品仅有60余件,且大多流落国外。
  为了使这失传千年的汝官瓷生产技术恢复光大,宝丰县专门成立了汝瓷研究所,所长马聚魁多年来痴迷于汝瓷的研究,经过数百上千次试验,精心研制汝官瓷。他自行设计研制出了“高效节能燃气窑炉”,该窑炉温度可高达1700摄氏度,用余热解决液化气结冰技术在国际上尚属领先水平。(王留健 何广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广西医疗队深入边远山区
  本报南宁电 记者罗昌爱报道:正值全国第九个助残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4支由广西医科大学附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卫生部门20名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医疗队奔赴农村贫困山区,为边远山区白内障病人提供手术治疗。这4支医疗队此行服务目的地为离南宁400多公里的贺州地区几个边远县份,将为800多名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