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关注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启示录
——来自川、鲁等省的调研报告
陈玉领
近日,笔者到四川、山东两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到,各级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途径,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新点子,给人启发,促人深思。
以农民增收统揽全局
四川省郫县提出,以农民增收来统揽全县农村工作。该县县委书记陈争鸣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农民增收情况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标准。提出这个要求至少有两方面好处:一是各部门、各乡镇都重新调整和明确了工作目标,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的状况,全县上下形成了共同为农民增收服务的合力;二是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全县呈现出为农民增收各显神通的喜人景象。
各部门协作集中抓了三件事:一是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压缩效益不高的小麦,大力发展有传统优势的家庭养殖业,还抓了种植、养殖业内部的品种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品质,“抓形象,树名牌”;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增收,组织有关单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三是农业技术干部下乡,反租倒包农民的土地,搞试点示范。通过农技人员带动广大群众学习增收的本领和办法,也促使农技人员更新知识,更好为农服务。
增收的落脚点在农民,郫县在引导农民增收方面也有一套办法:首先抓农民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传授了实用技术,推广了先进的品种;二是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家庭加工业,一村一品,基地化生产,形成规模。全县出现了豆腐脑、笤帚、萝卜干、猪笼、食用菌等专业村,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有效收入;三是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协会,组织农民闯市场。
大力发展“1.5产业”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郊区的先锋村,近几年靠加工萝卜干致了富,出了名。先锋村有500户人家,其中400户搞萝卜干生产。他们把自家地里生产的萝卜切成丝,进行腌渍并储存起来,每天早晨根据近期市场情况取出50公斤或100公斤,拌上不同风味的调料,到临近的成都市或其它城市销售。由于他们的萝卜干既新鲜又风味多样,特别畅销,很快便出了名,村民都靠加工萝卜干增加了收入。逐渐地这里又出现了规模稍大一些的腌渍厂,也出现了专门从事批发、销售的队伍。
类似先锋村这样的农产品加工业被称做1.5产业(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顾名思义,1.5产业是指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产业,其实质是农产品加工业。其特点是:规模不大,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操作;产品具有地方风味,只面向部分市场;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挂钩,上门服务。
近年来,像先锋村成为“萝卜干村”一样,全国出现了数量众多的“笤帚村”、“猪笼村”、“腊肠村”,发展势头良好。有些地方还把发展1.5产业与产业化结合起来,组织群众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可见,大力发展1.5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费孝通先生多年前就提出,中国也应大力发展1.5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已有一定的规模,但其产值仍仅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0%。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无疑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的需要,但大规模、高档次的加工业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而小规模、手工或半机械化、上门服务的经营模式无疑是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民的最现实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对1.5产业进行必要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会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冬季是农民增收的黄金季节
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郑守龙总结山东的情况时提出,冬季是农民增收的黄金季节。这些年,山东省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生产,使冬闲变冬忙,一个大棚一冬天的收入达几万元。山东许多农民“夏秋收粮,冬天卖钱”,没有搞大棚种植的也都搞了运输、加工等多种经营。河北、辽宁等地的农民也早已冬季不闲,为增加收入而各显神通。
“冬季是农民增收的黄金季节”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要充分利用资源,二是要抓住市场季节差。也就是说,在农民增收工作中,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动农民,利用好人力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要寻找和开拓市场,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发展生产。例如,冬季是北方的蔬菜淡季,山东等地抓住这个冬季市场,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增收。同样,夏季尤其是7、8两月,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因为天气炎热,不利于蔬菜生长,西南、西北的高原、山区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海拔高、气温低的优势,抓住南方地区的蔬菜“夏淡”市场,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生产,增加西北、西南地区高原山区群众的收入。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关注农民增收

农民挣点血汗钱不容易,可是被有关方面一欠就是几年,山西平顺县一些农民呼吁——
莫让拖欠“拖”住增收脚步
魏永刚
山西省平顺县虹梯关乡克老蛟村党支部书记杨东升告诉笔者,他们村被乡供销社拖欠了5万多元钱,已经3年了。
克老蛟500多口人分散在四个自然庄,全村人的收入主要就是山坡上的那些花椒树、核桃树和柿子树。1996年,虹梯关供销社独家来这里收购山货并许诺:卖山货的钱存在供销社,利息比银行高,取款自由。就这样,全村当年的收入大部分被“存”在了供销社。好几个农民无奈地说,3年了,存在供销社的钱拿不出来。原来的主任已退休,新上任的主任说他管不了。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的克老蛟村被拖欠的钱人均就有100多元!
被大面积拖欠的还有那些外出打工的农民。
阳高乡东坪村的魏爱选是该村为数不多的打工者之一。他说:“1998年我去外边帮人家翻砂,总共干了一个多月,挣了600多元钱,结果被拖欠了近400元,实在不敢再干了。”这位养活着一家4口人的农民一脸愁苦地说:“农民打工挣的都是血汗钱,真不该拖着不给!”
西沟乡石阜头村的申吉一提起拖欠,说话的嗓门就高了。他当包工头4年就被拖欠了10多万元。他抱怨现在合同一点也不顶用。他说:“不紧不慢地要钱,人家会一个劲说没钱。如果要得紧一点,对方就会翻脸,说合同是一张废纸,我们不欠你钱。”
“是不是真的没钱给呢?”申吉回答:“并不是都缺钱,有些人就是不拿农民当回事,有钱也不给。我们干过活的一个单位,两个处长就有8辆车,所有人员都有手机,单位每月光手机费就花掉8万多元,真没钱会是这样的吗?”
问及今年如何增收,申吉只说了两个字:“要钱。”他妻子在一旁说:“咱农民挣个钱不容易,拖着不给咋行?”
农民对拖欠的承受能力是很有限的。魏爱选说:“我们出不起门,去要一趟钱光路费来回就是几十元。等那些钱要回来,也都花到路上了。”
更令人忧虑的是,拖欠已经“拖”住了农民外出打工的脚步。许多农民说起外出打工就面露难色。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害怕干了活要不回钱。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打好扶贫攻坚战

扶贫培训班的故事
本报记者彭俊
早春的一个上午,北京西郊一座部长住宅楼。记者如约而至,拜访一位年迈的老人——中组部原秘书长何载同志。他和其他6位老人组织办扶贫培训班的事,成为这次采访的由头。
女主人把记者引进客厅,何老正忙着打电话。
“又是一个主动要求申办培训班的。”放下电话,何老不等记者寒暄,直奔采访主题。从1996年至今,在何老等人的倡导和组织下,已有17个地方的先进党支部和劳模无偿为中西部贫困地区举办了扶贫培训班。3年中,共有102批2.8万余名贫困地区的县、乡(镇)干部参加了学习。
“办民间扶贫培训班的想法,最初是怎么提出来的?”
“最早提出自办扶贫培训班的是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吴仁宝。”何老讲起了1992年的事。那一年,吴仁宝提出党员富了要有“三不忘”精神,即不忘国家、不忘集体和不忘贫困地区人民。后来,吴仁宝找到何载,并找到彭冲等领导,要求为扶贫工作做一些事情。在何老等老同志的帮助下,吴仁宝率先在华西村办起了扶贫培训班。
此后,河南的刘庄,北京的窦店,江苏的张家港、江阴、无锡,福建厦门,山东烟台、潍坊,四川成都等十几位劳模和先进集体先后跟了上来,也纷纷自愿办起了扶贫培训班,培训对象都是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
“我们这种培训班有两个特点,一是由社会力量承办,二是注重实用和实效。”
据何老介绍,每次培训班至少需要经费6万元以上,都是由举办者主动承担,没有增加政府和群众一分钱负担。举办者对参加培训班的中西部地区学员的学习、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照,免收一切食宿、学杂、参观费用。不仅如此,各地举办者根据每次培训班学员的不同情况,还给予了许多额外的照顾。厦门培训班给远道的学员提供了往返机票,华西村在培训班结束时给每位学员常年订阅了一份人民日报,窦店组织学员到自己的企业学习技术并每天发放劳务工资……
说起培训班注重实用和实效,何老给记者讲了华西村培训班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华西人说没有办班经验,请组织部门拟订培训计划。谁知计划列好了并送往华西村之后,却被吴仁宝退了回来。这位老农民说,我们办的这种培训班,一不请大领导,二不讲大道理,老师就是我和我们的农民、工人,教室就是工厂和农村,内容就是生产技术和营销知识。结果华西村这期培训班大受学员欢迎。此后,每次扶贫培训班的学习内容,都是举办者根据当时实际和学员的具体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来制定,效果非常好。
不仅如此,各地举办者还以培训班为纽带,把扶贫培训和经济协作结合起来,真正起到了推动东西部互助的作用,使这种扶贫形式更具生命力。在去年冬天唐山的扶贫培训班上,仅青海省的学员就和当地签订了21个合作项目,一方面推销唐山的瓷器、变压器、小百货,另一方面把青海的矿石、羊绒以及冬虫夏草、雪莲、牛角等中药材输出到唐山。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何老等人的辛苦付出。这些先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满怀革命热情,对祖国的扶贫大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记者在此郑重记下他们的姓名:李力安(原中顾委秘书长)、李琦(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陶鲁笳(原山西省委第一书记)、胥光义(原军委总后勤部常务副部长)、林乎加(原中顾委常委)、何载(原中组部秘书长)。他们不仅热情参与每次培训班的组织策划,而且在这种民间扶贫形式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次伸出援助之手。他们的做法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6位老人中,何老已年届八旬,却是最年轻的一位,被大家推为联系人,很多日常的工作都落在他的头上。而何老对自己的工作却不肯多说一句,只轻描淡写地说,“人老了,多做点实事吧。”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昔日靠织草帘发家致富如今固守一行举步维艰——
“草帘村”为何落伍?
韩冰浪
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伴随陕西省长安县东大乡郭湾村农民十几年发家致富的家当——织草帘机,会进入废品收购站。
郭湾村地处秦岭脚下,稻田平阔,生长的稻草秆长、质软、粗实,是制作草制品的理想原料。80年代初,一些有心人仿效织布机做成织草帘机,织出的草帘实用美观,收益颇丰。村民纷纷群起仿效,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草帘村”。一年中大部分农闲时节,村里的劳力都在赶织草帘,通宵达旦,连老人小孩都会上机。谁家媳妇进了门、兄弟分了家,首先想到的是要置台织机。这个只有364户的小村,最多时拥有织机近500台。织草帘机成了村民必不可少的家当。
生产草帘曾为这个村的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许多农户由此成了万元户,过上了舒心日子。但随着改革开放,农民挣钱的路子多了,有的村组织进城务工队,一年下来,带回大把的钞票;有的村出了企业家、生意人;有的靠发展种养业、渔牧业发了家。而郭湾村人却固守着织草帘这个行当。全村至今没有一家企业,没有一户从事其它经营。因草帘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价格15年来一直保持在每张0.35元左右,最快的一天才能织25个,收入不到10元钱。加之防雨篷布的替代,草帘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1996年,这个村的人均年产值仅有800元,排在全乡最后。当年的富村演变成了今日的穷村。于是,曾响彻全村的织草帘声消失了,草帘机被闲置一旁。村党支部书记高选民说:“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保守观念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看来干啥都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郭湾村地理条件优越,可以从发展高效农业入手,进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活动,决不能只走织草帘一条路!”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办块乡村新闻发布牌,如何?
编辑同志:
时下,农村大都办起了村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并不是日日都有新东西可公开,与其闲置不用,还不如利用它办一块新闻发布牌。张家的孩子考上了城里的高中、李家的娃上了大学,都可作为新闻发布出去。像盖房、购大型家电、创业有成、婚娶、生日甚至出殡的消息都可发布,众人的祝贺和悼念也可以登在牌牌上。如此,大伙都反感的逢事必坐到一起来吃一餐,有喜大伙儿必凑个份子的旧习就有可能逐步得到扭转。
此外,农村一些技术能人的致富经验可以得到较快传播,还可以用来表扬各方面的典型,辟出一小块专门张贴报纸,使大伙儿能及时了解党的政策,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可谓一举多得。
江西崇仁县廖仲毛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大有前途
——山东莱州示范项目考察观感
周篁
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完全依靠液化气和煤炭等常规能源来解决农村的商品用能问题是不现实的,而且造成的污染也是环境难以承受的。可以说,作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农村正在呼唤一场能源革命。
笔者最近到山东省莱州市考察了该市自筹资金建设的一个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试点。所谓秸秆气化,就是把秸秆在缺氧状态下置于气化炉内通过加热产生煤气的过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一般由秸秆气化炉、燃气输配系统和用户燃气灶三部分组成。其基本模式为:以自然村为单位,系统规模为数十户至上千户,由村气化站负责供气系统的运行,向全村供气。早在“七五”期间,国家计委就对该技术组织了科技攻关,现在各项技术正日趋成熟和完善。
1998年下半年,国家计委拨款500万元,支持莱州在50个村中进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经过大胆尝试,现已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能源的新路。村民们反映,过去是“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现在是“一人烧火,全村做饭”,而且想什么时候做饭,打开阀门就行,既方便又清洁,广大妇女再也不用一日三餐围着锅台转了。许多农户说,现在切实感觉到生活质量改善了,连房子也想好好装修一下!
据有关部门测算,一个200户的村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需投资30万元左右。若秸秆煤气按0.12元/立方米收费,投资回收期为7年。同时,与液化气相比,一农户每年可节省200元以上的燃料费,相当于燃用液化气费用的一半。全国2.2亿农户中如有50%能用秸秆煤气替代液化气,每年就可节约燃料费200多亿元!
我国有80多万个村庄,每年的秸秆产量超过7亿吨。目前这些秸秆仅有50%能有效利用,其余绝大部分或是闲置堆放,占用耕地,或是直接在田间燃烧掉,造成很大浪费。近年来,滥烧秸秆的现象愈演愈烈,烟尘弥漫屡屡造成飞机延误、汽车相撞等恶性事故。如有50%的村庄建设秸秆气化站,其效益将极为可观:一是每年可提供相当于3000多万吨标准煤的优质商品能源,节省薪材1亿多立方米,分别相当于我国1998年天然气总消费量的1.5倍和我国年人工造林面积总量的1.6倍;二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2000万吨以上;三是可以创造出一个包括秸秆气化炉等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和维修服务在内的新产业。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英山:茶产业拓宽扶贫路
本报讯湖北省英山县把茶产业作为龙头产业,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目前,全县茶叶面积达10.5万亩,系列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5%,8万多贫困人口靠种茶脱贫致富。
英山县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扶持贫困县,近几年,县里提出了“农业抓产业、产业抓茶叶”的“特色富县”战略,不断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推进茶叶上档次、上台阶。全县实现户均1亩茶,从事茶叶产销的经营人员占到全县总人口的31%,80%的贫困人口依托茶叶走上了致富路。(胡天堂)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昌图:供电局确保备耕春播用电
本报讯辽宁省昌图县供电局强化服务,确保当地备耕春播生产用电,配合全县43个乡镇场农机具及时维修用电。全局12个地区供电所和36个电管站都设立了保备耕春播用电固定值班地点、电话,设专人昼夜值班,并成立服务小分队,确保农民在备耕春播生产中优先、优质用电。(王振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西峡:私企争聘大中专毕业生
本报讯河南西峡县私营企业竞相招聘大中专毕业生。西峡保护材料厂去年就公开招聘了2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搞生产营销和技术革新,为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该县一些私营企业主纷纷效仿,以高薪聘请大中专学生搞技改。据统计,该县仅城关镇就有18家私营企业通过多种途径招聘各类人才172名,实施技改项目84项。
(曹壮伟)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砀山:一打工妹赴美学技
本报讯安徽砀山县周寨镇庞大楼村董艳芹于去年12月23日走出国门,远渡重洋,赴美国学习、工作的消息,在家乡传为美谈。
董艳芹父母都是农民。1996年小董高考落榜不落志,决心走出家门,到南方打工。在县劳动服务部门的帮助下,她来到江苏常州市第四针织厂当缝纫工,并在年终技术考评中获奖。次年,她荣获省有关部门授予的“外来务工优秀工作者”称号。去年该厂与美国一家服装公司签订了“务工合同”,决定选拔5名技术尖子赴美学习工作,为期3年。小董因成绩突出而中选。(周衍永祁震广)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黑龙江省阿城市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收入300多元。黄土岗屯的400多户农民家家户户扎扫帚,年产量达1000多万把,出口亚洲数国,年创汇10万美元。图为扫帚经营大户柏金蓉全家投入自产自销,年收入3万元。新华社记者崔峰摄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找准优势
阿江
一项曾为农民带来滚滚财源的手艺渐渐被丢弃,一个地方十几二十年前兴起的行业逐步走向衰落……类似的事情不断在各地农村发生着。
农村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市场环境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仍然“闭目塞听”,固守一行,以不变应万变,的确是万万使不得的。但是,该往哪儿变,怎么个变法儿,还需要好好琢磨。
以变应变,关键是发挥优势适应市场。但是,适应市场的前提是研究市场,发挥优势的前提是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本地有哪些别处不具备的条件?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或者气候、土壤条件独特?有哪些别处做不了、做不好、即使做了也不如本地划算的事情?同样是市场需要的东西,生产者之间比的是花费小、成本低、产品质量高。谁有比较优势,谁就有希望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当然,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此时的优势可能变成彼时的劣势,自己的优势有可能变成别人的优势。必须紧紧地盯住市场,不断寻找、挖掘本地的新优势,四处拓展,发现市场空当,及时调整,及时补位。同时不要轻易放弃原有的优势。草帘子不好销了,其他精美的草制品不见得不好销,工艺太简单,产品的附加值小了,不妨在深加工、新工艺上打打主意。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绿化源头荒山保护“母亲河”
四月中旬以来,武警青海总队组织三千六百多名官兵,连续利用几个双休日来到位于黄河源头湟水河畔的纳家山荒山植树造林,装点出一片新绿。白文华张守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