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江主席会见意众议长
  本报罗马3月22日电 记者郑园园、史克栋、罗晋标报道:今天上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意大利众议院会见了意大利众议院议长维奥兰特。
  维奥兰特代表意大利众议院对江主席访意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江主席此次访问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在发展非常快,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都对与中国建立和发展新型关系很感兴趣。他认为,意中两国不仅应发展政治、经贸、金融、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也应进一步开展议会间的交流。他希望并相信,江主席访意必将推动两国以及意议会与中国人大之间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江泽民表示很高兴结识维奥兰特议长。他说:“20多年前我曾访问过意大利,现在再次来到贵国感到很亲切。今天上午,我与斯卡尔法罗总统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国际问题友好、坦诚地交换了意见。”
  江泽民指出,目前,中意两国关系发展良好,两国领导人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两国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里的友好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他说,中国全国人大与意大利议会间也有不少交往,这种交往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全国人大愿巩固和发展同意大利议会的关系,以增进两国间的相互了解,丰富中意友好合作的内容,不断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江泽民欢迎维奥兰特议长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
  中国方面参加会见的有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吴明廉和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意大利方面参加会见的有众议院副议长贝特里尼、众议院秘书长赞比尼和意大利驻华大使布鲁尼。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索沃问题
  塞总统解释拒签协议原因
  四名南警察在枪击中丧生
  美特使前往南作最后警告
  马不允许用其领土攻击南
  据新华社巴黎3月22日电 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卢蒂诺维奇在巴黎解释南联盟拒签科索沃和平协议的原因时说,“这项协议是强加在我们头上的,而且协议的任何条款从来都没有讨论过”。
  米卢蒂诺维奇是在接受法国《十字架报》的采访时表示上述立场的。该报今天发表了他的谈话。
  他指出,南联盟本来是准备签署关于科索沃问题的政治协议的,南联盟方面就扩大科索沃自治问题提出了修正案,并与3位国际协调人讨论过此事,他们虽然口头表示同意,但实际上从未接受南联盟提出的修正案。
  这位总统在进一步解释南联盟拒签的原因时说,“有一系列的问题尚待解决,其中包括公民投票、宪法、司法制度、立法权、科索沃的最高权力机构,尤其是各民族之间的平等问题”。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21日电 南斯拉夫联盟军队第三兵团司令帕夫科维奇21日说,南联盟军队目前处于高度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击退入侵之敌。
  据报道,帕夫科维奇21日视察了驻守在南联盟同马其顿交界地区的南联盟边防军,并视察了驻守在临近马其顿和保加利亚一线的尼什地区的防空部队和坦克部队。他对全体官兵的战备状态表示满意。
  据新华社普里什蒂纳(南斯拉夫)3月21日电 (记者义高潮)21日晚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4名警察丧生、1名警察受伤。
  枪击事件发生时,在外国记者聚集的普里什蒂纳大饭店能够清楚地听到枪声。
  枪击发生在科索沃首府市中心,恐怖分子从疾驰而过的轿车中用自动步枪向正在巡逻的警察射击。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21日电 (记者符泉生)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21日宣布,克林顿政府已决定派霍尔布鲁克于21日再次前往贝尔格莱德,要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同意在科索沃和平协议上签字,否则将面临北约的轰炸。
  她说:“霍尔布鲁克将向米洛舍维奇强调,北约已作好对南联盟空中打击的准备。”她声称,这是给南联盟最后一次避免轰炸的机会,就是说南联盟必须同意在协议上签字,让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帮助执行协议。
  据新华社地拉那3月22日电 斯科普里消息:马其顿外长迪米特罗夫21日在斯科普里重申,马其顿政府不会允许其领土被北约用以向南联盟发动进攻。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朝鲜半岛局势趋缓
  徐宝康
  3月16日,朝鲜和美国在纽约就金仓里地下设施问题达成协议,朝鲜允许美专家“满意地进入”该设施参观,美国则表示要采取措施改善两国关系。这项协议打破了朝美因金仓里地下设施“核疑惑”而出现的僵局,有助于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改善朝美关系。
  金仓里地下设施“核疑惑”问题,是在朝鲜半岛局势出现微妙变化的情况下由美国提出来的。《纽约时报》去年8月17日披露说,在朝鲜金仓里发现一座建设中的“地下核设施”。美国据此认为,朝鲜违反了双方1994年签署的核框架协议,要求进行核查,但遭到朝鲜拒绝。美国于是扬言要采取强硬政策,甚至威胁要进行空袭。一时间,朝鲜半岛危机论甚嚣尘上。无独有偶,去年8月31日,朝鲜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美国国会对“核框架协议”的有效性更加怀疑。日本也借题发挥,趁机与美国合作研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并发射“间谍卫星”,致使东北亚形势又趋紧张。这同冷战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趋势形成强烈反差。
  朝鲜半岛的紧张状态已持续近半个世纪。近年来经过有关各方的不懈努力,局势有所缓和,“四方会谈”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各方正致力于在朝鲜半岛建立新的和平机制以取代停战机制,进而实现半岛的永久和平与稳定。半岛南北关系近年来也出现了可喜变化,南北民间交流活跃,经济合作初见成效。朝鲜半岛缓和进程每前进一步,都有助于半岛问题的最终解决和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朝美就金仓里地下设施问题达成协议虽然避免了一场危机,但一些专家指出,将来还可能冒出新的危机。此言并非凭空而来。一是“核疑惑”之后还有一个朝鲜“导弹”问题,美国恐怕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二是美日既然决定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就决不会放弃找借口,它们将时时给自己树立“敌人”,继续散布各种“威胁”论。
  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符合半岛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确保朝鲜半岛走上持久和平之路的关键,是放弃冷战思维,按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理性处理问题。任何固守冷战思维,借题发挥,扩充军备,企图以自己的价值观一统天下的举动都是违背时代潮流的。人们希望看到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不断发展,而不是相反。


第6版(国际)
专栏:

  车臣发生谋杀总统未遂事件
  新华社莫斯科3月21日电 (记者张铁柱)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21日发生一起谋杀总统马斯哈多夫的恐怖事件,马斯哈多夫本人安然无恙。
  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马斯哈多夫在参加一个会议后乘车返回总统官邸途中,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被引爆,数名总统警卫和行人受重伤,而马斯哈多夫本人在防弹车内幸免于难。
  谋杀事件发生后,俄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弗拉索夫认为,该事件是车臣某些“犯罪势力”所为,意在激化车臣局势;而马斯哈多夫则指责此举系“莫斯科某些势力”所为。
  最近以来,由于发生了俄内务部驻车臣代表什皮贡少将被劫持事件,俄联邦与车臣关系再度紧张。与此同时,马斯哈多夫与车臣前战地指挥官巴萨耶夫和拉杜耶夫等人的矛盾也日趋尖锐。
  去年7月23日,马斯哈多夫曾在格罗兹尼市中心遭到炸弹袭击,受轻伤。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访欧寻求支持
  卡杜米指责美偏袒以色列
  据新华社维也纳3月21日电 (记者刘云峰)在此间作短暂访问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21日同奥地利总理克利马会谈后向新闻界重申,巴勒斯坦人有权建立自己的国家。
  阿拉法特说,根据奥斯陆协定,巴勒斯坦人在5年自治的过渡期后有权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他说:“5月4日对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克利马向阿拉法特保证,奥地利将全力支持重新启动中东和平进程。他说,奥地利将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尊重巴勒斯坦人的自决权利,并将同欧盟伙伴国讨论承认可能建立的巴勒斯坦国的问题。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3月21日电 (记者吴平)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21日在这里重申,他将在适当的时候宣布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阿拉法特21日下午飞抵斯德哥尔摩,对瑞典进行4个小时的短暂访问。他在结束与瑞典副首相莱娜·耶尔姆—瓦伦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刻宣布我们的决定”,“我们迟早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新华社喀土穆3月21日电 (记者郭广钦)正在此间访问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政治部主任卡杜米21日严厉指责美国偏袒以色列,从而阻碍了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展。
  卡杜米在与苏丹外长穆斯塔法·奥斯曼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和平进程长期未能取得进展,反而使巴勒斯坦人民失去了生活的基础。他说,以色列从不履行自己的诺言,至今仍霸占着约旦河西岸37%的巴勒斯坦土地,在那里兴建了155个新的定居点。它还垄断着巴勒斯坦国的进出口大权,并拒绝把收益还给巴勒斯坦人。
  卡杜米说,今年5月4日将要宣布成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意味着巴勒斯坦人民将全面行使自己的主权。


第6版(国际)
专栏:

  芬兰议会大选揭晓
  本报斯德哥尔摩3月22日电 记者章念生报道:4年一度的芬兰议会大选今天凌晨揭晓,现执政党社民党仍为议会第一大党,将继续主政。
  共有18个政党参加了本届大选,社民党得票率22.9%,比上届时减少了5.4%,但仍取得200个议席中的52席,继续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其余4个执政党的得票率分别为:联合党21%,左翼联盟10.9%,瑞典族人民党5.1%,绿色联盟7.2%。在野党中间党得票率为22.4%,比上届增加了2.6%。共有65.2%的选民参加了投票。
  分析人士认为,社民党将会继续与4个现执政党一起组成联合政府,社民党主席利波宁还将继续担任总理职务。
  利波宁领导的现政府由左翼与右翼政党联合组成,是欧洲比较少有的组阁方式,被称为“红蓝联盟”。现政府执政4年来,年均经济增长率达4%,在经合组织中名列前茅,失业率稳步下降,科教立国战略取得成功,首批加入欧洲货币联盟,在欧盟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可谓内政外交均有起色。此间评论说,利波宁继续留任,将有助于芬兰顺利完成今年下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使命,也将有助于逐步实施芬兰积极倡议、已经欧盟首脑会议认可的欧洲“北部延伸”计划。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尼西加里曼丹种族骚乱扩大
  据新华社雅加达3月22日电 据此间媒体报道,上周在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三发县发生的种族骚乱连日来进一步扩大,至21日已造成110人死亡。
  西加里曼丹省当地的马来人、达雅克人同从马都拉岛来的移民3月16日发生冲突,至19日已造成50余人死亡。报道说,骚乱连日来持续不断,至21日晚已蔓延到11个乡,造成至少110人丧生,还有57人受重伤,1800多间房屋被烧毁,数千名马都拉人外逃避难。
  据警方说,骚乱是由于一群马都拉人15日袭击1辆达雅克人乘坐的卡车并造成1人死亡引起的。这两个种族1997年曾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造成300人丧生。
  今年以来,印尼的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动荡,种族间和宗教间冲突此起彼伏。1月19日开始,马鲁古省安汶地区的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爆发冲突,至少200人死亡,400多人受伤,几千人躲到清真寺、教堂和军营避难。


第6版(国际)
专栏:

  3月22日,正在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意大利众议院会见众议院议长维奥兰特。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洛克比危机现转机
  本报驻突尼斯记者 王传宝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19日召开的利人民代表大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利比亚通过南非和沙特两国在洛克比问题上提出的所有要求都得到了足够的答复,接受美英作出的有关保证,并决定最晚在下月6日前将涉嫌制造洛克比空难事件的两名利比亚人移交设在荷兰的苏格兰法庭受审。利比亚总人民委员会外交秘书蒙塔赛尔已于当天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式通知利比亚的这一决定。这是利比亚官方首次正式决定移交两名涉嫌人,并对移交时间作出具体保证,标志着持续10多年之久的洛克比危机的解决出现了重大突破。
  往访的南非总统曼德拉和沙特驻美国大使班达尔出席了利比亚的这次会议。曼德拉总统在会议上发表讲话称,经过南非和沙特的共同努力,他们已从有关各国得到解决洛克比问题的三项承诺,即两名涉嫌人将移交荷兰由苏格兰法官进行审判,定罪后在苏格兰监狱服刑;利比亚在苏格兰设立领事馆,与联合国一道负责监督两人在狱中是否得到公正对待;自两名涉嫌人被移交后90天起,联合国将取消、而不是暂时中止对利比亚实施的各种制裁。
  利比亚的这一决定,立即在有关各方引起了积极反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利比亚的决定表示欢迎。英国外交大臣库克说,他非常高兴听到这一消息,但英国政府关注的是两名涉嫌人能否如期移交到荷兰。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彼得·伯利对利比亚的决定也表示出谨慎的欢迎,他说,美国方面关注利比亚移交涉嫌人的具体行动,而不是利比亚提出的具体日期问题。英国在洛克比空难中的遇难者家属代表斯威尔则对利比亚的上述决定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他们终于能够看到一个期望已久的审判。
  洛克比危机源于1988年12月21日美国一架民航班机在苏格兰的洛克比镇上空发生的爆炸事件。这起空难共造成270人死亡。美英两国经调查认定两名利比亚人涉嫌制造了这起空难,在两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2年开始对利实施空中禁运和经济制裁等措施。去年8月,美英两国与利比亚首次就审判涉嫌人的地点问题达成一致,使洛克比危机一度出现转机。但由于双方在涉嫌人认罪后服刑地点和涉嫌人移交后是否立即取消对利制裁等问题上各执一词,使这一问题再度陷入僵局。
  为打破僵局,几个月来,安南秘书长以及南非、沙特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积极努力,频繁斡旋。去年12月,安南秘书长亲赴利比亚进行调解,南非和沙特特使数次前往有关各国穿梭访问,协调各方立场,为洛克比危机最终打破僵局创造了条件。同时,美英两国和利比亚近一段时间来相互在一些问题上作出让步。针对利比亚对两名涉嫌人审判后能否得到公正对待的疑虑,美英两国上月12日提出新建议,由联合国负责监督两犯的狱中生活,两国警方及情报部门不得提审他们,并保证不利用此事从事旨在推翻利比亚现政府的活动。利比亚政府对此表示欢迎,同意在得到安南秘书长作出书面保证后将两人引渡出境受审。本月早些时候,卡扎菲前往埃及访问,两国领导人就此问题协调立场。
  总之,经过有关各方的积极努力,解决洛克比问题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人们还注意到,美英已于上月向利比亚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利比亚于本月26日前移交两名涉嫌人,否则将推动联合国加重对利制裁。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社会普遍希望美英收回已发出的威胁,以免节外生枝,为最终解决洛克比危机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本报突尼斯3月1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人民呼唤民族和解
  ——印度尼西亚见闻之四
  本报记者 吴迎春
  “印尼华人很好,同当地人相处得不错,我本人就有华人朋友。”记者抵达雅加达的第一天乘出租车时,两位印尼司机讲了这番话,给人以深刻印象。当问到华人遭迫害的事件时,他们都说,那是少数坏人所为,决不能代表印尼人民。印尼各族人民都愿意和好。他们还说,各民族只有和睦相处,才能稳定发展。
  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好坏事关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大局。它的邻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因为民族关系较和谐,局势一直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印尼历史上有过高速发展时期,在第一个25年发展规划(1969—1994年)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8%。这期间,各族人民基本上相安无事,国家比较稳定。但是,去年5月,印尼爆发震惊国内外的大骚乱,长期定居在那里的华人华侨首当其冲,深受其害,妇女被强暴甚至遭杀害,商店住房被烧毁。令人发指的暴行引起全世界公正舆论的强烈抗议和谴责。
  记者来到雅加达有“唐人街”之称的格老道地区,长长的大街上,店铺、银行、旅馆鳞次栉比,这里曾是雅加达最繁华的商业区,如今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破碎的玻璃窗、歪斜的铁门、被烧得焦黑的墙壁,似乎向来访者倾诉遭受的不幸。很多店铺关门闭户,人去楼空。高5层的雅加达最大的电气中心,大骚乱中遭暴徒们的攻击,变成一片废墟。像这样被抢劫烧毁的街区我们看了4处。陪同说,许多人多年的积蓄和房产一夜之间被抢光烧光。数以万计华人逃往国外。
  大骚乱不仅使华人损失惨重,也使衰退中的经济雪上加霜,引发了印尼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危机,使国家政权更迭。印尼经济倒退了几十年,去年人均收入从1055美元大幅度下降到400美元,国际投资者望而却步,造成严重后果。
  有鉴于此,印尼国民进行了反思,舆论界率先进行了讨论。去年8月,《印度尼西亚日报》发表长篇连载文章,介绍华人的历史现状并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建议,其他媒体也发表了看法。据介绍,华人华侨占印尼总人口的3.5%,约700万。许多华人在印尼世代定居,不但采用了印尼人的姓名,而且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融入了印尼社会,“成为印度尼西亚的居民”。但由于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印尼时的蓄意挑拨以及种族隔离政策,“华人仍被当做外国人”。苏哈托执政时期,华人被称为“非原居民”,以区别于“原居民”,华人身份证还附上特别记号,“受到歧视性对待”,这是造成去年5月骚乱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地舆论呼吁政府重新审查过去有关华人的政策,废除歧视性的做法,多做消除积怨的工作,增进民族和解。
  在这种情况下,当局取消了华人身份证上的特殊记号和“非原居民”的称呼,表示要平等对待各民族。哈比比总统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谴责了5月暴力事件,对包括华人在内的所有受害者表示“道歉”,并保证不让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呼吁印尼各族人民团结一道,恢复经济,促进印尼的稳定与繁荣。
  很多印尼人士希望当局能“言必信,行必果”,真正避免动乱发生,促进国家稳定,以利于经济的恢复。他们说,印尼振兴经济需要资金,要引进外资必须恢复国际投资者对印尼的信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华人恢复信心;印尼最大的穆斯林组织主席瓦希德建议政府立法,保障华人的营业安全。他强调,印尼要恢复陷入衰退的经济,非华商参加不可;当地商界人士认为,华人经济已成为印尼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荣枯与共,扶之则国家民族得益,摧之则两相受损,希望当局能予以扶持。这些看法是极有见地的。(全文完)(附图片)
  图为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市民在街头示威,要求审判前总统苏哈托的贪污腐败等罪行,并要求将其财产充公。本报记者 吴迎春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人权会议开幕
  据新华社日内瓦3月22日电 (记者严明)为期6周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22日在日内瓦开幕。
  根据会议日程安排,本届会议将审议发展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公民和政治权利、妇女和儿童权利等20多项议题。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玛丽·鲁滨逊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言说,今年是本世纪最后一年,人权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她指出,战争是对人权最大的威胁,国际社会在防止地区武装冲突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种族主义和酷刑的存在、妇女权利得不到保障以及发展权等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国际社会足够的重视。她表示,面对新世纪,人权委员会应该在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发挥更为切合实际的作用。
  53个人权委员会成员国的代表出席了本届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乔宗淮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来自30多个国家的外长或内阁成员将在会上发言,阐述各自国家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看法。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1946年2月成立,每年3月开始在日内瓦召开一次全体成员国会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