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认识新阶段 开拓新思路
  万宝瑞
  1999年是世纪之交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各项工作任务都十分繁重。中央要求把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两件关系全局的大事,作为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以此带动农村各项工作,这是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正确决策。
  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首先要对这个新阶段及其主要特征有一个比较准确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1.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和乡镇企业产品出口的增幅大幅度下降。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我国将面临进一步放开农产品市场的严峻挑战。
  2.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日趋紧密。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增长,对农民增收、出口创汇和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愈来愈大。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虽然会继续下降,但人民直接消费的40%—50%仍然是农产品和食品,最大的市场需求仍然来自对农产品和食品的消费。
  3.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过去主要是资源约束变为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已从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尽管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的供给态势仍将是偏紧的,农产品供给的年际间波动和品种结构不平衡的矛盾始终会存在,但是,农产品绝对短缺时期已经基本结束。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和生产环境的恶化,意味着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已由过去主要是资源约束变为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
  4.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一体化步伐加快,呈现向混合经济方向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农业的专业化程度和某种农产品生产的一体化经营趋势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另一方面,跨产业、跨部门及跨所有制、跨地区的联合与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朝着混合经济方向发展。
  5.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年来,我国粮食等农产品大幅度增产,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进步。去年农业的科技贡献率达到42%,比“八五”时期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实践证明,每一项关键性农业技术的突破和应用,都会带来农业生产力的一次飞跃。
  6.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金融可以作为经济活动的信用中介、作为生产要素组合的“粘合剂”、作为宏观调控的杆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各种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违规金融活动在农村的发展,又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制约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隐患。
  正确认识上述阶段性特征,对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实现下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奋斗目标,对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成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对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把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世界经济大格局中考虑。在制定政策和立法,包括金融、财税、技术、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政策,都要逐步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要充分研究,既要保护我国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又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扩大占领一部分国际市场。
  二、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逐步建立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和利用外资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扩大农业投资来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突出种子工程、养殖业良种工程、节水灌溉和坡改梯。要加快农村邮电通信、电网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由于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肉类、水产品均供过于求。因此要在稳定总量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调整。粮食要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优质早稻和高蛋白的饲用玉米,同时要大力发展养殖业,不断提高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要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走种养加相结合的道路,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合理布局。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国家在宏观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有区别的政策,特别是有关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譬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发展乡镇企业问题,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不应采取一个模式,不宜过早规范,应提倡多种形式,鼓励采取不同的思路和具体对策。只有每个地方、每个省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都发挥了比较优势,才能在国内、国际分工中,在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过程中,形成我国的整体优势。
  五、推进农业科技革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目前我国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加强县乡村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继续以“丰收计划”为龙头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引进一批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当前推进产业化经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同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结合起来,重视产业化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二是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乡镇企业要发挥龙头作用,防止重复建设。三是龙头企业要真正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机制。四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尊重农民意愿,减少行政干预。五是重视扶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服务。
  七、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国内需求。我国农村居住着全国70%以上的人口,但1998年上半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社会的39%左右,这一比率在80年代中期为53%。目前城里已基本普及的中高档家电消费品,在农村拥有率还不到20%。这对乡镇企业发展是个良好机遇,乡镇企业应该扛起开拓农村市场这面大旗。要依靠科技,开发创新,在农民消费的重点领域增加有效供给,提高质量和效益。要加大结构调整升级力度,优化产品、规模和布局结构,引导小企业走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的路子。同时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农村稳定也是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两件大事之一,确保农村稳定意义重大。当前农村形势总的看是好的,但不稳定因素也是存在的,对此,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精神和要求,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办法,主动化解各种矛盾,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在前面,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为农业部常务副部长)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以扩大出口为己任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王长春
  中煤公司在受到1997年下半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内煤炭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不断扩大煤炭出口,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连续两年排名外贸、工贸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第一,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思想上全公司统一认识。
  面对国内商品市场需求不足,煤炭市场疲软,生产供过于求的局面,我们认识到身上的担子很重,任务很艰巨。努力完成煤炭出口任务,不仅是为了缓解国内煤炭产销矛盾,而且也是为了给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煤公司多年来以不断扩大煤炭出口为己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煤炭出口量逐年增加,从1982年公司刚刚成立时年出口644万吨增长到1997年的2702万吨,累计出口煤炭2.5亿吨,创汇100多亿美元。
  2.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开拓国际贸易新渠道。
  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国煤炭的出口,我们通过研究,对国际煤炭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以充分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了继续扩大亚洲市场,巩固发展欧洲市场,不断开发南亚、南美等市场的市场战略,坚持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方针,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扩大我国煤炭在国际煤炭市场的占有率。
  我们重视新煤种的开发工作,成功地将“兖州洗动力煤”打入日本市场,成为免检产品。发挥品牌效益,形成了“平朔煤”、“兖州洗动力煤”、“太西无烟煤”等几个国际知名品牌,树立了煤炭产品在国内外的新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积极开拓煤炭出口新通道,先后开通了俄罗斯东方港、京津塘港等多处出口煤新通道,去年,我们又利用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南昆铁路,将优质的贵州盘江煤从广西防城港向港台东南亚出口。这些举措,对于改善我国煤炭出口港口分布不均,现行煤炭出口过于依赖少数几个港口的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积极开展新矿点的出口业务,把新的出口煤矿点介绍到海外,以新的优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弥补了一些老矿区煤炭出口货源的不足,并力求获得较好效益。
  3.加强煤炭质量管理,坚决贯彻“以质取胜”战略。
  出口煤的质量管理是一项涉及生产、加工、运输、装船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我们经过不懈努力,积极探索改善煤质的新办法,积累了丰富的煤炭质量管理经验。
  首先,从生产源头抓起。为改善出口煤的质量,我们支持煤炭生产企业洗煤厂的建设,借给大同矿务局3000万元,支持其洗煤厂的改造工程。此外我们还在兖州、大同等重点出口煤矿点投资建设洗煤厂,安装煤质除杂设备。我们还加强了港口的除杂工作,从抓煤炭质量管理规范入手,制定了《各口岸出口煤质量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落实了质量保证机制,并在各主要出口口岸建立了国家级的煤炭质量检测站。另外,我们还加强了港口配煤工作,千方百计使煤炭质量满足合同所要求的各种指标。
  4.坚持走工贸结合之路,让利于煤炭生产企业。
  中煤公司认识到建立供货稳定、交货及时的煤炭出口基地是不断扩大出口规模的前提,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1997年初,中煤集团公司成立了,公司拥有了自己的出口煤炭生产基地——平朔煤炭工业公司。该公司现在的生产能力是年产原煤1500万吨,配套的洗煤厂规模在亚洲名列前茅,洗煤工艺先进,现代化程度高,煤炭质量稳定可靠,深得国外用户的信任和欢迎。
  中煤公司更好地为煤炭生产企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为煤炭生产企业做好咨询服务工作,提供信息,开拓市场,做好代理;做好财务经营服务工作,及时到港结汇,将货款以最快的速度返给煤炭出口企业;并继续向有关方面反映煤炭出口企业的困难和问题。1998年,我们在出口煤炭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主动降低出口代理费,真正做到让利于企业。
  5.公司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靠管理要效益。
  在今年国际国内贸易市场不利的情况下,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管理靠制度,公司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的建设,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了随意性,减少了由此造成的失误和损失。我们还加强了公司财务的管理,压缩日常管理费用开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公司专门成立了移动电话和车辆清理使用小组,取得了成效;加大了项目清理工作力度,对建设项目实施监控。这些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公司增收节支,成为公司整体效益提高的有效途径。
  (作者为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开拓农村市场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张桂文
  开拓农村市场不是权宜之计
  我国农村现实购买力与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之间差距很大,将农民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支付能力的实际需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应将开拓农村市场只视为应对东亚经济危机的权宜之计,更应把它作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之策。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优势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工作的立足点。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12亿人口中,农村人口为8.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2%。全国2.3亿农户,若彩电等的普及率达到1997年的城市水平,则需1.68亿台彩电、1.8亿台电冰箱和1.7亿台洗衣机,按1996年的产量计算,相当于10年的彩电产量,14年的电冰箱产量和16年的洗衣机产量。可见如此众多的农业人口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消费群体,我国的农村市场是最有开发潜力的市场。
  在目前我国城市以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老三件”为代表的家用电器已近饱和,而以小轿车、私人住宅为代表的新消费热点尚未形成的条件下,开拓农村市场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就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如果把眼界放得更远一些,我们就会认识到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度的买方市场和需求约束是经济运行的常态,那种在以短缺经济和供给约束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和体制转轨初期所特有的需求过旺、排浪式的消费热潮很少可能出现。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多的是靠不断开拓市场,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来实现。从这个意义出发,目前尚未开发的巨大的农村市场对企业来说,如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潜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蕴藏着无限的发展商机。可以说,加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断开拓农村市场,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之所在,是中国经济未来希望之所在。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虽然农村市场的需求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但目前全国农村市场消费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1997年,全国农民人均消费水平1930元,仅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31.9%。全国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的38.9%,扣除县城,县以下仅占26%。可见目前的农村市场还只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农村现实购买力与农村巨大的需求潜力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把农村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支付能力的实际需求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到农民收入增长的限制。无论是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的比较收益,还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来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决非短期所能奏效。
  开拓农村市场重点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购买力的重点应放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而不应该把点子打在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政策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多次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价格,并逐步放开农产品市场,特别是1998年6月份中央政府决定对市场议购粮食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标志着我国开始由抑制性的农业政策向保护性的农业政策转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70%以上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对农业实行保护是极为有限的,依靠3亿城市人口去保护近9亿的农业人口,其难度之大,是不难想象的。更何况我国目前工业企业本身困难重重,效益不佳,各级财政包袱很重。
  有关专家根据国外的经验分析指出,经济发展进入对农业大规模投入阶段有四个主要标志:一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下降到15%以下,在工农业增加值结构中,工业比重为农业的3倍以上;二是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在社会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下降到30%左右;三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四是人均GNP按照1980年的美元汇价计算达到1500美元以上。显然,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这些指标的要求相去甚远,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远不具备。
  从我国国情出发,现阶段我们只能对农业实行较低程度的保护,而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也不应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为主要手段。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提价的幅度已经很高,我国农产品价格过去15年的涨幅已超过美国180年(1800—1980年)的涨幅,这使我国目前农产品价格已接近国际市场价格,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水平。而且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农产品价格受市场需求的强制约束,继续提价的空间所剩无几。目前我国对农业的保护与支持应更多地体现在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上,以改变农民生产与消费的外部环境,为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创造条件。
  与对农业的保护政策相比,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受市场需求影响,在农业内部林牧副渔各业收益要远远大于种植业的收益,在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的收益要大于粮食作物的收益。所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必须把着眼点放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一是要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在农业内部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牧副渔各业;在种植业内部,要鼓励农民生产经济类作物。二是要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生产、加工、流通等诸环节的有机结合。三是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建设,全方位开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立足实际 干出实效
  安国通
  近几年,内蒙古海拉尔市的经济发展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去年财政收入突破1.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首次跨越亿元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7年增收400多元,达到46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200元,达到3700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存款增加1500元,突破9000元。海拉尔市立足实际,突出实干,干出实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多层次推进企业改革,保护经济增长点
  农业在海拉尔市的经济总量中比例很小,工业经济居主导地位,但全市167个乡以上工业企业小而散问题突出,重复建设、机制陈旧、管理粗放,名牌产品少、科技含量低、效益不理想。针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知难而进,因企制宜,把工业企业改革作为重点,把搞活难点企业作为突破口,使一批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是积极引进区内外3家大企业集团兼并了3家市属企业。1995年伊盟化工集团兼并了海拉尔氯碱厂,1998年吉林远东药业集团兼并了海拉尔生化制药厂,天津抵羊集团兼并了海拉尔绒线厂。这不仅使我市3家企业盘活了存量资产,而且逐步发展成为骨干工业企业。
  二是充分发挥驻市企业的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兼并、托管了7家市属企业。呼伦贝尔电业集团相继托管了电子仪器厂,买断了硅铁厂,兼并了电机厂;伊敏煤电集团兼并了海拉尔市水泥厂;大雁矿务局兼并了盟一建、三建公司,组建了呼伦贝尔建筑安装集团公司。
  三是鼓励市属有实力的6家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收购、新办企业13家,不断壮大实力,提高经济效益。海拉尔市啤酒集团1997年兼并了扎兰屯啤酒厂、扎赉诺尔啤酒厂、根河酒厂啤酒车间和根河果酒厂,今年又兼并了市制瓶厂。全市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友谊公司兼并了扎赉诺尔五金公司,连锁经营的触角延伸到了满洲里。
  四是积极贯彻落实“三改一加强”方针,注重企业现代管理机制建设,深入学习邯钢经验,为重点企业和骨干企业配好一把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严格落实责任制,使市属大部分骨干企业运转状态良好。
  二、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培育经济增长点
  199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实际,作出“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的决策,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刺激了市场需求,拉动了消费,活跃了整体经济。今年,海拉尔市基建投资总额已在6亿元以上,涉及拆迁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经营户3700多户,拆迁总面积8万平方米,发放动迁费用近5000万元,基建项目108个,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安居工程、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7.55万平方米;企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项目13个,总投入1.68亿元。对所有基建项目,市委、市政府制定并严格实施了招投标制度,选择施工队伍、配备技术力量、采购原材料等重点向本地倾斜,因此,对全市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体现在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方面更为明显。建筑业、建材业、交通运输业直接得到受益,流通领域活跃,第三产业增长势头旺盛。
  三、借助外力,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海拉尔市地处边疆,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事业欠发达,在加强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提高引资项目合作的成功率,就要靠实现地域性合作的对接和落实兑现优惠政策。海拉尔市精心组织滚动招商,项目合作成功率明显提高。先后成功地引进北京奥德集团、北京楠迪集团、辽宁本溪温泉集团、沈阳兴国建设集团、辽宁北方集团、吉林远东集团、天津抵羊集团等10多家国内外企业来海拉尔投资。目前已引进区内外资金近6亿元,其中建筑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海拉尔中心市场建设项目,总投资近1亿元。
  (作者为内蒙古海拉尔市委书记)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质量,建筑业永恒的主题
  卢继先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业常把这句话视为自勉自律的格言,社会各界也常将此视为对建筑业的希冀与期望。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建筑领域的现状并非尽如人意。最近,重庆綦江大桥的垮塌事故,可以说是建筑行业的耻辱。这一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带来危害,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也说明了隐存于建筑行业的问题的严重性。事故虽然发生在外地,但我们河北华宸公司却以此为鉴,在全公司上下开展了质量大讨论、大排查活动。几年来,经华宸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大到二十多层的大厦,小到一般的居民宿舍楼,从来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保证了用户满意。去年,我们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认证,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建造高质量的建筑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我们华宸公司1994年就率先在建筑业实行了股份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管理层与作业层分开的现代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股份制企业在内部管理上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优化队伍组合,优化人员结构,优化利益分配政策。集权性决策和分权管理、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内部机制,使决策指挥的统一性、及时性和各级主管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恰当地结合在了一起,尤其在建设大的工程项目上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既避免了国有企业负担沉重、机制僵化、运转不灵等难以克服的种种弊端,又避免了个体包工队家族式管理、行帮作风、只顾眼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使分级管理与有效经营融为一体,员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忘我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华宸公司作为一个高效能的管理型公司,一直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企业理念。我们在全公司实行了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人才优化配置,在聘请我国建筑领域著名专家教授到华宸工作的同时,还主动与大专院校联姻签订协议,将院校作为培养公司未来人才的基地。现在,全公司拥有中级以上工程技术人员1200多名,其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56名,成为全省建设系统唯一拥有博士和教授级高工的建筑企业。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从管理到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日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发达国家一直盯着我们的建筑市场,作为中国的建筑企业应该有危机感。华宸公司这几年一直采取较为主动的策略,先后与韩国东亚建设、大宇建设、大钟株式会社,日本清水建设、熊谷组等世界著名建筑企业进行联合或合作,目的就是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如世界一流的建筑企业日本熊谷组,在中国干了不少大项目,像北京京广中心、王府饭店、深圳地王大厦等,在这些著名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熊谷组派驻现场的管理人员只有几名,但你却不能小视,因为人家带来的不光是世界一流的施工技术,还有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还有像可口可乐、麦当劳,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用中国的原料在那里生产,外商的高明之处也在于拥有先进的管理方式。因此,我们华宸公司与外企合作,其目的还是从合作中吸取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新鲜的管理理念,从强强联合中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建筑行业的实力。
  (作者为河北华宸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