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西藏人民的盛大节日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周年
  西藏自治区主席 列确
  西藏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51年,中央政府与原西藏地方政府签署了“十七条协议”,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驱逐了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实行了民主改革,推翻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这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历史飞跃。
  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援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爱国人士紧密团结、开拓进取、加快发展,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展现在世人面前。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西藏解放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只有实行民主改革、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救西藏、发展西藏、繁荣西藏。”
  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的历史,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求发展的历史。40年来,西藏在中央关怀和全国支援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贯十分关怀西藏各族人民,一贯十分重视西藏工作。80年代以来,党中央把西藏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于1980、1984年先后两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针对当时西藏的突出问题和全国对西藏的支援,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1994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确定了我们党在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即: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全国支持下,依靠藏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经济和稳定局势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经济的加快发展,确保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批又一批内地干部、科技人员、教师、医生、文艺工作者和技术工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赴西藏,为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全国15个援藏省市,按照会议确定的“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方针,先后派出千余名干部对口援藏,发挥了重要作用。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财政非但没有从西藏拿走一分钱,反而给西藏财政补贴和各类投资累计达400多亿元。为加快西藏基础建设,1984年,中央确定各省市帮助西藏建设了43项工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确定支援建设62项工程。这些工程对改善西藏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局面,发展优势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和平解放4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从内心里感谢党中央的关怀、感谢全国人民的巨大支援,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全区各族人民,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和创造精神,自1994年以来,全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5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和睦,社会稳定,军民团结,边防巩固,西藏面貌日新月异。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共有人口246万,其中,藏族约占总人口的96.5%,其他为汉、回、珞巴、门巴等十多个民族。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根据宪法规定,依照《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利,既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又享有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法规的权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各种专门委员会,从事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到1998年,西藏已先后制定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卫生等方面的150项地方法规,为西藏人民各项民主权利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
  回顾西藏发展的历史,观察西藏进步的现实,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始终是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藏各族人民深深热爱自己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心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宏伟目标,为把一个团结、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西藏带入新世纪而努力奋斗。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为纪念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实行民主改革40周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3月8日—1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次展览是建国以来以西藏为主题的规模最大的展览,展出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重要档案。展览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了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展示了今日西藏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团结向上、开拓前进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民族特色的藏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
  ——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答本报记者问
  记者: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请您介绍一下这次展出的文物有哪些特点,它的意义何在?
  张文彬:展出的文物来自众多的文博单位、档案馆和宗教寺院。其中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藏品,以及特意从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扎什伦布寺和北京雍和宫等单位精选的共近200件(组)珍贵文物,其级别之高,数量之多,均属首次。例如明万历的铜制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像,构思巧妙,造型精美。清朝政府敕封达赖喇嘛的金册、转世灵童掣签用的金本巴瓶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极品。金本巴瓶是清朝皇帝颁赐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用来抽签决定达赖、班禅及其他呼图克图(活佛)转世灵童的真伪。展品中还有大量的唐卡、造像塔、法器等文物,真实地展现了西藏悠久的历史文化。此外,还展出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及印鉴。这些展品充分展示了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密切关系。
  记者:这些历史珍品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一定需要精心的保护。请您谈谈国家保护西藏文物的情况。
  张文彬:国务院现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西藏有17处。其中,布达拉宫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40年来,国家持续不断地花大力气保护和维修西藏的文物古迹。最典型的是布达拉宫的维修。布达拉宫是融合汉藏蒙满等许多民族文化的、具有典型藏式建筑特色的宫堡式古建筑群,始建于公元7世纪,在1645年重建以来的300多年间一直没有大修过。殿堂内部墙体开裂,地面下陷,木构件变形,险情不断。1989—199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下,国家投入5300万元对布达拉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抢修加固,维修工程项目达110多项,使得这一象征西藏的“世界屋脊上的明珠”永放光彩。此外,国家还投入大量资金,调集内地专业人员,对西藏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遗址进行长年保护维修。
  记者:请您谈谈文物援藏工作的有关情况。
  张文彬:1997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文物系统21家单位,赴西藏自治区进行了援藏考察,召开全国文物援藏考察座谈会,签署文物援藏协定项目备忘录。备忘录的主要内容有:落实文物援藏经费692万元,帮助西藏培养一批古建维修、考古发掘、文物鉴定、博物馆陈列设计等专业人才;向西藏捐助有关设备;共同开发文物资源;选派技术人员进藏协助西藏保护文物、加强博物馆工作等等。(附图片)
  图为明万历的铜制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像。董青摄
  图为清政府特赐给西藏作为转世灵童掣签用的金本巴瓶。董青摄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董青摄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录
  ——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毛福民答本报记者问
  记者:在这次展览中,我们看到了不少档案。请您介绍一下这些档案的内容以及它们所起的作用。
  毛福民:西藏从元朝开始,就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从元朝开始的历代中央政府,都对西藏行使主权,进行管理。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档案。这次展览,我们从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现存的大量有关西藏的档案中,选出了27件有代表性的珍贵档案参展。通过这些档案,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自13世纪中叶至今700多年来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的情况,而且可以了解旧中国西藏百万农奴的人权状况。
  记者:请您就展览中的档案情况谈谈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在西藏行使主权的?
  毛福民: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设置机构、任命官员、发布命令。元朝皇帝任命帝师为佛教最高领袖和藏族地区的最高政治首领。元朝政府在藏族地区设立了几个级别略低于行省的宣慰司。其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宣慰司下,又分设若干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等。这次展览中,我们展出了一件皇帝任命招讨司官员的圣旨,一件帝师遵照皇帝圣旨发布的法旨,一件宣慰司官员的文告,反映了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的情况。
  记者:元代以后,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的情况是怎样的?
  毛福民:明代继续在藏族地区分官设职进行管理。展览中这件洪武皇帝委任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的圣旨就说明了这一点。清朝对西藏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其中最重要的是设置驻藏大臣和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展览中展出的著名的“钦定二十九条”章程,对驻藏大臣的地位职权及“金瓶掣签”制度做了详细规定,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治藏法典。
  即使在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仍然继续行使对西藏的主权。无论是达赖喇嘛的认定,还是班禅名号的颁布,都由中央政府进行。这次展览中展出的国民政府认定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命令,和授予班禅名号的命令等,就都是实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这次展览展出了这份协议,并展出了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为拥护协议事致毛泽东主席的电报。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雪域正沐好春光
  ——西藏文化展巡礼
  本报记者 董宏君
  3月,北京展览馆。
  有一道风景引人入胜——“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在首都北京的春光中悄悄撩开雪域神奇的面纱,展露出高原斑斓的姿容。
  人们纷纷涌向这里,争睹祖国西陲的风采。
  浓浓西藏情
  走进展览大厅,三幅巨型照片迎面矗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怀西藏人民的动人场景,似春风拂面而来,整个大厅暖意融融。一件件实物、一帧帧照片,记载了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一张放大的西藏地形图,牵引着人们的视线,指指点点间,人们在寻找着什么,发现着什么,谈论着什么。
  西藏,人们正向她投来热情关注的目光。
  这是一张挥动铁锨奋力开路的老照片,它真实地记录了50年代国家对西藏经济建设的第一项重大投资——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的修筑,从这里开始,西藏闭塞的交通状况被打破了。
  而这里是几张记载贵族农奴主将农奴用来抵债、交换、转让的契约。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旧西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人口95%的藏人是家奴或奴隶,他们完全没有人身自由,过着非人的生活。
  1959年的民主改革,使西藏从此彻底砸碎了封建农奴制,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西藏各族人民在全国的支援下,以高昂的热情完成了第一次建设高潮,水电站、工厂、学校、百货公司纷纷出现在世界屋脊上,形成了百万翻身农奴“逛新城”、“看看拉萨新面貌”的动人景象。
  1984年3月,中央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除制定特殊优惠的政策外,决定由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别承担工程,在西藏兴建一批惠泽高原各族人民的现代化建设工程项目——43项工程。
  进入90年代,中央又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在完成和安排“八五计划”、“九五计划”的基础上,中央和全国再次帮助西藏建设62项工程。总投资39.73亿元的工程,遍布西藏7个地市,近700个乡镇。除了资金援助外,国家和内地省区还派技术人员援助,并优先录用和培养藏族现代工程管理人才。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血浓于水的手足情,浓浓的西藏情,浸透在雪域高原40年的岁月中,与珠穆朗玛同在!
  在北京工作了23年的藏族教师刚措是西藏阿里人,她深有感触地说,西藏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都是中央和全国大力帮助西藏的结果。
  北京西藏中学的学生索朗曲珍指着照片骄傲地说:看!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比照片上的还要美!
  一些在西藏工作过的老同志赶来了,一些随父母进藏,在高原度过青春年华的中年人赶来了,年轻的学子也赶来了,他们饱含深情也饱含喜悦,无声的文字与图片传递给他们的是雪域最动人的音讯:西藏,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和祖国一道走向新世纪!
  千古铸青史
  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汹涌的汪洋,大自然神奇的伟力使这片汪洋成为一片嵯峨的大陆。这片被冰峰雪域紧紧包围着的雄奇的高地就是青藏高原。
  1000多年前,唐室文成公主带着丰盛的嫁妆来到了这片土地,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从此,这片奇异的土地便和中原民族开始了割不断的密切联系。到13世纪中叶,随着蒙古民族的崛起和元朝的建立,吐蕃疆土归入大元帝国的版图。从那时起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今天,700余年间,西藏地方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始终处于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
  此刻,这一张张泛黄的纸页从历史的尘烟中走出来,几百年后的阳光正温和地映照着它们。眼前是元代用藏文书写的一份文告——丁沙鲁宣慰司都元帅府府员文告。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毛福民介绍说,元代宣慰司是宣政院下属管理全国各藏区事务的机构,又叫“宣政使司”。丁沙鲁宣慰司管辖的地区是今天的山南等地。
  哈立麻是西藏噶玛噶举派的宗教领袖,永乐皇帝朱棣封他为“如来大宝法王”。明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皇帝给尚师哈立麻的书信将人们的思绪带到了几百年前,历史总是一丝不苟地记录人类的每一次挥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皇帝给达赖喇嘛的敕谕,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皇帝赐印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谕旨,乾隆皇帝为达赖喇嘛灵童坐床等事给班禅活佛的敕谕……斯人远逝,朱印犹存,这些历史的记录穿越了几个世纪的风云,此刻静静地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与丰富的文献档案资料相辉映,反映内地与西藏关系以及展现西藏悠久历史文化的西藏文物珍宝琳琅满目。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介绍说,这里的文物有西藏送给中央政府的礼物,也有中央政府送给西藏的礼物。这一件明万历的铜制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像,是由内地汉族工匠制作送给西藏地方政府的。这里的每一件展品背后几乎都记述着藏汉人民深厚情谊的故事,就像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一样,尽管有些故事的细节因年代的久远变得模糊不清了,但这些历史的见证却永不磨灭!
  历史不容置疑!
  美的海洋
  当在西藏生活了38年的汉族收藏家叶星生将他收藏的2000余件藏族民俗、宗教藏品无偿捐赠给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时候,万千感慨只凝结成一个“美”字。
  一件家具、一只瓷碗、一块木刻藏经书封版、一方印章、一盏油灯、一枚骨针、一幅唐卡、一尊雕塑……这些来自民间的藏品带给叶星生的震撼与感动是无法计量的。
  藏族女记者任青吉看到他的藏品,惊呼:你圆了我一个最最丰盛的童年梦!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藏族人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一位美术系的大学生说,这一切让人真实地感受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创造和他们对美的强烈渴望。一切赏心悦目的东西都被他们发挥运用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奇,更令人感动。
  雪域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峰,湛蓝深邃的湖泊,华丽精美的唐卡艺术,神圣虔诚的宗教氛围、优美繁复的藏文字……艺术家们在这里找到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浓墨重彩的油画,清灵悠远的藏画,运笔厚重的版画,西藏的人、西藏的景、西藏的色彩与激情、西藏的韵律与精神,酣畅地洋溢在藏族画家的笔端,尺幅之间,给观者以无尽的想象。
  捕捉着感性的西藏,设计师们采用大胆抽象的设计手法,用现代时装表现出一个粗犷与典雅、神圣与浪漫交融的西藏:游牧系列的豪放、僧侣系列的神秘、高原系列的纯朴、唐卡系列的华美……
  天穹和大地最接近的地方,是西藏。
  云朵载着希望,阳光点燃生命的地方,是西藏。
  西藏,是美的海洋。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图为清政府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二十九条章程》(藏文局部),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治藏法典。(中央档案馆提供)
  图为“西藏风”时装系列之一。  晓力摄
  图为《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局部)。
  (中央档案馆提供)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小资料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1951年和平解放,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居住着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90%以上。自治区首府拉萨。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脉高峻雄伟,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从左至右横写的拼音文字。
  藏族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藏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习惯以哈达为礼物献给对方,表示敬意和祝贺。哈达是一种丝织品,白色居多,也有淡黄和浅蓝的。藏族普遍信仰喇嘛教。喇嘛教是藏传佛教的俗称。
  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