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来自基层代表的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田坝煤矿工人杨绪佳认为,依法治国,使工人阶级对社会主义建设更加充满信心。新华社记者 刘前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来自基层代表的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油脂公司经理助理谢平说,制定《合同法》对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进行将起重要作用。新华社记者 章武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来自基层代表的声音

  安徽颍上县谢桥镇张家顺代表认为,农村经济着力点应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来。 新华社记者 戴浩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来自基层代表的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乐山市“三八”商场职工刘晓凤认为,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切实保障广大妇女的合法权利。新华社记者 刘前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来自基层代表的声音

  李宗琦代表疾呼——
  整治长江刻不容缓
  “救救长江吧!”人大代表、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总裁李宗琦大声疾呼。他认为应尽快成立一个专门小组,组织水利、电力、交通等有关部门,认真考虑整治长江的问题。
  3月12日,在湖北代表团全体会上,李宗琦讲道:“就在我们开会那一天,3月5日,长江断航了。”李宗琦沉重地说,去年抗洪期间,长江封航,现在是枯水期,长江又断航,真是让人揪心。再看看环境保护,现在的长江,哪像我们古代诗人描写的那样美好?在乌江和长江的汇合口,满江都是垃圾。很多城市没有垃圾和污水处理厂,沿江抛撒的垃圾顺流而下。往上游走,金沙江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条金“沙”江了,长江快成第二条黄河了。只有岷江还是一条清江。现在,长江已建了17座桥,正在施工的有14座桥,已经批准另建的还有9座桥。40座大桥横跨长江,对长江的水流、长江的航道,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李宗琦激动地说:“我们现在呼吁‘救救长江’,绝不是耸人听闻。整治长江,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 武卫政


第1版(要闻)
专栏:来自基层代表的声音

  侯殿禄代表的心愿——
  农民负担轻些干部作风好些
  “总理的报告讲到了基层代表的心坎上,我感受最深的是各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来自甘肃古浪县黑松驿乡的司法助理员侯殿禄代表说。
  眼下群众反映最迫切的呼声仍然是负担过重。我们干旱区农民收入本来就不高,除了统一交农业税外,没有牧业、特产收入的农民也要按人头交纳牧业税、特产税,其他名目的费用也不少。我们乡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一些农民交完税费后,连制种、买饲料的钱都不够用了。大伙儿都在呼吁:这些负担何时能减轻!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还有干部作风问题,中央要求村务公开,但有些村就是不落实,一些干部不能深入基层扎实工作,淡薄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
  “借两会东风,愿农民负担轻些,干部作风好些。”侯殿禄代表反复表达着这样的意思。 本报记者 董建勤


第1版(要闻)
专栏:来自基层代表的声音

  殷丙戌代表的希望——
  坚决杜绝三乱增加农民收入
  殷丙戌代表是河北省的“种粮状元”、石家庄市郊区柳辛庄村党委书记。在讨论中,他特别谈到要下大力气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问题。
  他说,一要给农民创造更为宽松的“休养生息”的机会,二要给农民创造更为适宜的“加快发展”的环境。农民负担沉重,是一个大问题。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规定农民负担不得超过农民家庭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但在不少地方还没有真正落实。应该坚决杜绝来自方方面面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现象。
  他说,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能更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要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的机制,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
  本报记者 何伟 胡健


第1版(要闻)
专栏:来自基层代表的声音

  梁建国代表的心里话——
  提倡村务公开理顺干群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随州市万和镇青苔村农民梁建国去年一年接待求助、来访的农民325次,共计556人。他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梁建国代表指出,一些村组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是干群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让农民懂得什么叫“遵纪守法”,知道什么是“应尽的义务”。
  梁建国代表认为,处理村组账目和干群关系,村务公开是一个好办法,费改税是一种好形式。村里的账目一清二楚,老百姓自然会心中有数。
  本报记者 杨明方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举行
  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出席
  ●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
  把这件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作为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今年
  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效
  本报北京3月13日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陈雁、本报记者杨振武报道:中共中央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出席座谈会。
  江泽民在讲话中说,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目前,我们在这些方面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把这件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作为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效。
  江泽民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很大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人口宏观调控体系、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和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机制,采取教育、法律、经济、行政等措施,使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和经常性工作为主,确保全国人口控制在预定目标以内。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多年的经验说明,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关键是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把基础工作搞扎实。要强化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和负责人的责任,把计划生育纳入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研究制定有利于鼓励农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
  江泽民说,我们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总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积极推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新体制,以加强对全国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必须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各地区都要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任何部门、任何单位都不许非法占用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情况极为严重。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开源与节流并举,减少浪费、防治污染和加强管理。要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硬性措施,落实到各行各业、家家户户。
  江泽民指出,要抓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使环保工作有一个大的进展。2000年,要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10年,要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质量普遍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建成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地区。实现跨世纪的环保目标,必须抓好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两方面的工作。200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使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的指标内;全国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直辖市、省会城市等重点城市的大气、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今年是“一控双达标”的关键一年,要逐个地区、逐个城市、逐个企业地狠抓落实。北京市一定要抓紧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改善首都环境质量。要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和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江泽民强调,人口、资源、环境这三方面的工作,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协调各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搞好这项系统工程。中央多次强调,对这三项工作,各级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这三项工作搞得如何,成效怎样,要拿一把手是问,任期内要逐年考核,离任时要作出交代,工作失职的要追究责任。领导干部抓工作,不能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要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检查。检查也不能停留于听汇报,而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切实把人口、资源、环境这三方面的工作抓紧抓好,取得更大的成效。
  朱镕基总理在座谈会上就如何学习、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作了部署。
  座谈会上,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汇报了当前人口形势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汇报了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国土资源部部长周永康汇报了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情况,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汇报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情况。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云布龙、北京市市长刘淇、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甘肃省委书记孙英先后发了言。
  出席座谈会的领导同志还有:李长春、吴邦国、吴官正、姜春云、贾庆林、黄菊、温家宝、曾庆红、彭珮云、王忠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的负责同志等出席了会议。(附图片)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白连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聚焦

  待放荷花沐春风
  ——两会代表委员谈澳门回归
  本报记者 姚小敏 赵京安 张翼鹏
  天安门广场东侧。高大的澳门回归倒计时牌上,红色的数字不停地跳动。
  “记不清是第几次站在这块牌下了。”澳门委员梁仲虬每次来京,无论多忙,总要到天安门广场参观一趟。“站在这里,仿佛可以聆听到历史前进的强劲足音。”
  1999年,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于澳门回归的那一时刻。于是,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又多了一道话题。
  金瓯无缺慰先辈
  “澳门回归祖国,将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江主席3月4日铿锵有力的讲话激励着与会人员。
  亲耳聆听江主席讲话的吴福委员说,感到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说,收回澳门,是中华民族几个世纪的期盼。
  历史作证:澳门是被葡人逐步占领的。从1514年葡人首次在广东珠江口屯门岛登陆,至1910年武装攻占路环全岛,前后延续396年。“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爱国志士秋瑾的诗句,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共同誓言。
  在葡人对澳门的逐步占领中,始终伴随着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反吞食、反占领的斗争。正如李成俊委员所言,澳门问题,是与中国国势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代表、委员们认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祖国的日益强大,没有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谈何容易!
  澳门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第二站,前有香港,后有台湾,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站。
  代表、委员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将对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产生示范和推动作用。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又是一年春草碧。历经11个寒暑的过渡期,澳门迎来了回归前的最后一个春天。何厚铧代表说,虽然目前澳门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问题,但澳门的总体形势继续朝着平稳过渡的方向发展。顺利回归已是大势所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马万祺委员则以诗人的语言来描述澳门回归的历史进程。
  去年5月,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成立,标志着筹组澳门特区的工作正式启动。身兼澳门特区筹委会副秘书长的贺定一委员说,10个月来,筹委会委员们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认真研究同回归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并对筹委会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和方案。迄今,筹委会已举行六次全会和30多次小组会,形成了10多份重要的建议、决定和意见。
  为了澳门顺利回归,为了祖国统一大业,筹委会委员们殚精竭虑,辛勤耕耘。在澳门小组讨论会上,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王启人委员指出,目前,公务员本地化、法律本地化和中文官方地位即所谓“三大问题”的解决程度与平稳过渡的客观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经取得相当进展。与此同时,中葡正就政权交接仪式、驻军安排、资产移交、档案移交等问题进一步磋商。
  下月初,筹委会委员将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选出推委会委员。预计5月份,推委会将选出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杨秀雯代表说,这是澳门历史上的第一次。
  映日荷花别样红
  3月9日下午,人民大会堂。几位澳门委员接受内地记者采访。记者问:“当前澳门人的心态怎样?”
  “盼回归啊!”梁仲虬委员脱口而出。
  李康委员说,不久前举行的澳门特区首届政府推选委员会报名工作,居民反响热烈,报名踊跃。参与精神令人感动,令人鼓舞,让我们感到了澳门的希望。
  何玉棠委员说,近年来澳门遇到一些困难,经济徘徊和治安不靖尤其令人担忧。为了迎接澳门回归这一历史性的转变,一方面要依靠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以及中葡双方的合作,另一方面还要靠澳门人自身的努力。这次各界人士踊跃报名,正说明了澳门同胞对前途充满信心。
  信心源自何处?因为有祖国作强大后盾,有香港回归的成功范例。唐星樵代表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对澳门来讲就是活生生的范例。香港的今天就是澳门的明天。
  河南代表肖红与澳门有一份特殊的情缘。当回归倒计时钟走完最后一秒,澳门将飘扬起他参与设计的区旗,高悬起他参与设计的区徽。肖红说:“澳门即将回到祖国怀抱,心情比别人更加激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澳门的未来必将像区旗区徽上盛开的荷花一样繁荣、绚丽、灿烂。


第1版(要闻)
专栏:

  昆明世博会5月1日如期举行
  场馆建设已基本完成 园林园艺及绿化已完成90%以上
  本报讯 记者周庆、刘建林报道:备受瞩目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场馆建设已基本完成,园林园艺及绿化工程量已完成90%以上。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云南省省长李嘉廷日前在北京宣布:世博会完全可以保证在今年5月1日如期召开,也一定能圆满成功。
  据了解,世博会中的中国馆、国际馆、科技馆、人与自然馆、大温室五大主体工程全部按计划竣工验收,室内布展按计划进行;树木园、竹园、盆景园、蔬菜瓜果园、药草园、茶园六个专题展园土建配套基础工程全部完工,目前正抓紧进行园林景观的调整、完善和提高工作;整个园内已移栽种植各类植物2000多种,铺植草坪35.5万平方米,先后培植各类花卉近100万盆,所有场馆的主体工程、配套工程都将在3月底前全部竣工并相继投入使用。
  世博会对外招展工作圆满结束。签订参展合同的国家已达67个、国际组织26个,其中参加室外建园的国家和国际组织33个。这次参展的9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遍布全球五大洲,充分体现了世博会广泛的地区性和代表性。全国31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台湾民间室外展园大部分已进入收尾阶段,4月20日前可以全部完成建园和布展工作。为期184天的昆明世博会一定会成为世界各国在园林、园艺、花卉、水果、蔬菜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最佳场所,成为世界了解云南、了解中国的窗口。


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走笔

  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于宁
  修改宪法是这次人大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人们都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大会审议的宪法修正案(草案),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出来的。而党中央的建议则是十五大之后,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并认真听取和研究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提出来的。
  在我们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本着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积极建言献策的,大有人在。在这次两会上,短短几天时间,就有几千件议案、提案提交大会,就是有力的证明。
  据报道,八十三岁的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武汉大学教授李崇淮先生就是积极提出建议的一位。这次修宪的内容主要有六点,其中有三点李老曾向中央提出过,这就是: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宪法;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列入宪法;把宪法第十一条中“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修改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令人感佩的是,李老提出这样有价值的建议并不是第一次。他曾任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在那十五年间,每年他领衔和会签的议案都在十件以上,最多的一年达十七件,被人们誉为“议案专家”。
  众多代表、委员踊跃地为国家改革发展的大计提出建议,而且其中很多很有见地、很有价值,这是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只有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才会出现这样令人欣喜的景象。我们要向那些勇于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代表、委员致敬,更要为善于倾听和集中嘉言良策的党和政府鼓掌。领导者善于集思广益,群众就会积极建言献计;群众积极建言献计,又为领导者在更高层次上集思广益、做出高水平的决策提供丰沛的源头活水——这种良性循环是一种社会回旋加速器,其所产生的强大能量,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前进的巨大力量!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确立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大会之后,在广大干部中必将进一步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实践表明,邓小平理论是成就大事喜事之利器,破解热点难点之法宝,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一定能为排除万难、开拓前进,提出更好的建议,想出更好的办法,办好大事喜事,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