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警惕日本的防务动向
  古平
  自从日本和美国决定修改“防卫合作指针”以来,日本的防务动向为世人所瞩目。其焦点是日本是否还继续坚持“专守防卫”的政策?
  3月3日,日本防卫厅长官野吕田芳成在众议院安保委员会上公然声称,日本可以对企图用导弹袭击日本的外国基地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他认为这种举动“在法理上是可行的”。防卫厅的另一位官员还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受到实际损害后才能对敌国基地发动攻击,日本的自卫权便失去了意义”。
  这些言论使人们有理由担忧,日本某些人是不是要力图改变“专守防卫”政策。如果按照这些人说的办,将标志着日本战后实行的“立足本土,专守防卫”的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将从“专守防卫”转为“主动攻击”,日本亦将从战后的“防守型”国家变成“进攻型”国家。这将给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增加新的不安定因素。
  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战后走的是一条“轻军备,专一发展经济”的道路。战后的《日本国宪法》载明:“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显然,日本防卫厅长官野吕田的言论是在与日本宪法唱对台戏。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可是,近年来日本国内右倾思潮沉渣泛起,与此相呼应,日本加强了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加紧制定新的军事战略,扩充军备,力图建立起“带有威慑作用的遏制性防务体系”。
  日本近年在防务问题上摆出了步步进逼的态势。先是借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把防卫范围从原来的“日本本土”扩大到“日本周边地区”。接着,声称日本军用飞机、舰船在“发生紧急事态时”可开到日本以外地区,扩大了自卫队的活动范围。去年以来,日本借朝鲜半岛的局势大肆渲染日本受到“重大威胁”,积极参与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这次,日本防卫厅长官又宣称日本可对外国基地实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日本这种逐步升级的防务动向,不能不引起亚太地区各国的高度警惕。
  日本将在本届国会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后续法案。围绕日本的防务态势问题,日本国会正在进行激烈辩论。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日本究竟应选择什么样的防卫政策,希望日本当局三思。


第6版(国际)
专栏:

  哈议会批准中哈国界第二补充协定
  中哈国界问题已全面解决
  本报阿拉木图3月10日电 记者孙勇军报道: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今天在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会议,批准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界第二补充协定。
  哈议会下院已于2月3日批准了中哈边界协定。
  哈外长托卡耶夫在获悉这一消息后表示,“考虑到目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中哈边界协定对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安全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中哈两国于1994年4月签署国界协定,1996年7月签署国界第一补充协定。中哈国界第二补充协定是去年7月江泽民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与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签署的。哈议会上院对这一协定的批准,使哈议会完成了对中哈国界协定的审议,标志着历史遗留的两国国界问题已全面解决。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联盟副总理表示
  南如遭进攻将被迫自卫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9日电 南斯拉夫联盟政府副总理利利奇9日表示,南联盟希望继续进行业已开始的经济改革和民主化进程,不愿同北约打仗。“但如果遭到进攻,我们将行使自卫的合法权利”。
  据南通社报道,利利奇是在会见几内亚驻南联盟大使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南联盟目前正处在某些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下,它们企图迫使南联盟在尚未达成一致的协议上签字,使北约部队得以进驻科索沃。
  利利奇警告说,企图以军事干涉解决科索沃问题的人必须考虑到,用这种手段只能导致大规模战争以及整个东南欧地区的不稳定。
  利利奇强调指出,南联盟的任何人都无权签署使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受到破坏的协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在印藏胞思故乡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胡唯敏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市中心有一家铜器店,店主看上去三十几岁,长着一副东方面孔,他是一名西藏青年。他给记者讲述了他一家人流落他乡的辛酸故事。
  这位青年目前还没有结婚,家中只有一位病卧床榻的老父亲。他的父亲是40年前来到印度的。当年在拉萨,他也曾经开一家铜器店。1959年冬,在一个刮着黑风的大冷天,街上乱成一团,随后有人上门来说,家不能要了,只有跟着达赖往南走,否则都会没命的。他的父亲除了挣钱念经,别的不懂,既然那么多人都去,跟着走一定不会有错。就这样,他的父亲抛家别业,带着妻子和一个两岁的儿子,跟着众人翻过了喜马拉雅山,在过雪山的时候,孩子得病死了,妻子腿也受了伤。到了印度,吃住无着,身份不定,夫妻俩陷入了困境。这位青年的母亲在生下他后不久就去世了。从此父子二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这家藏胞父子没有一天不想返回家乡西藏。他们一直在攒钱,准备在手中有一笔积蓄后,就回到西藏去。但天不遂人愿,由于多年的积劳和乡愁,老父亲得了怪病,卧床不起。他们的店铺是租来的,每天起早贪黑地干,但年终算下来,自己所剩不多。这些年不断有人和信从故乡来,他们听说,家乡的人都过得很好,政府投入巨资,帮助藏胞致富。拉萨街头的楼房林立,市场繁荣,家家都有电视机,许多人还买了机动车。这位藏胞青年和他的朋友们常聚在一起议论从故乡传来的这些消息,每当他回家把这些事情告诉躺在床上的父亲时,父亲总是老泪纵横,悔恨自己当初不该轻信人言,来到了这里,度过了40年苦日子。
  这位藏胞青年告诉记者,在印度有10多万西藏人,其中大多数都早已厌倦了这种无着无落的流荡生活。他说,我们只想回到家乡去,在政府的领导下,努力致富,过上好日子。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逮捕向美泄露军情人员
  新华社汉城3月10日电 (记者朱克川)担任韩国军队机要与安全事务的国防部机务司令部9日以涉嫌向美国国防企业泄露韩军方购买导弹和电子导向武器情报为由,逮捕了4名预备役校官和1名女职员。
  此间新闻媒体根据机务司令部提供的资料报道说,韩国一家武器中介商社社长、预备役中校权某,为了同美国公司一起参与韩国国防部购买武器的投标,通过因特网把韩国国防部购买电子导向武器的情报泄露给美国有关公司。韩国军方已经掌握了权某等人的犯罪证据。据报道,另有10多名现役军官接受了权某等人的钱财,向他们提供了军事机密情报。
  1997年4月,韩国曾查获一名美籍韩国人和一名韩国军官向美提供韩改善防卫力量的计划。去年10月,韩国军方又以向美国公司提供韩国购买尖端侦察机计划的罪名逮捕了包括一名预备役准将和一名大校在内的5名军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卡塔尔阿联酋反对美英轰炸伊
  本报阿布扎比3月10日电 记者林皎明报道:海湾国家卡塔尔昨天公开表示,反对美国日复一日地继续对伊拉克进行空袭轰炸。卡塔尔强烈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出面解决伊拉克问题。
  这是卡塔尔外交大臣哈马德·本·贾西姆·阿勒萨尼在与到访的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的。
  哈马德外交大臣说,“我们不希望看到对伊拉克的这种轰炸日复一日地继续,也不愿看到这种袭击发生在‘禁飞区’。”
  哈马德表示,“我们深信,伊拉克问题应该通过联合国安理会解决。美国只能通过安理会介入解决问题。”他指出,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给整个地区带来和平与稳定”。
  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在记者招待会上为美对伊军事袭击辩解说,只要伊拉克防空雷达不再对准美机,“便不会天天进行袭击”。
  另据报道,科恩刚刚访问过的阿联酋于8日发表声明,反对美英持续空袭伊拉克。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王子向阿马岛阵亡者献花圈
  据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3月9日电 (记者颜丽)正在这里访问的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今天向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阵亡的阿根廷将士们敬献了花圈。
  献花圈仪式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马岛阵亡将士纪念碑前举行。查尔斯王子在阿根廷外长迪特利亚和国防部长多明格斯的陪同下将花圈安放在纪念碑前,并向死难烈士默哀、致敬。
  在仪式结束前,查尔斯王子与阿根廷马岛战争死难者家属委员会主席西斯内罗斯和阿根廷马岛战争老战士联合会主席贝罗阿进行了交谈。西斯内罗斯和贝罗阿代表阿根廷参加过马岛战争的老战士和死难者家属向查尔斯王子递交了一封信,感谢查尔斯王子为在马岛战争中献出生命的阿根廷士兵们献上花圈。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马岛战争,阿军与英军激战74天,双方死伤数千人,约700名阿军官兵阵亡。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札记

  “倒萨”是着险棋
  林皎明
  美国针对伊拉克的遏制政策正面临严峻挑战。“沙漠之狐”军事行动“自行结束了武器核查”,使美国处于“查不到、炸无效”的两难窘境。
  美国国防部长科恩本月6日开始新一轮海湾6国之行,据说目的是向海湾国家“解释对伊遏制政策”,筹划新的对伊“全面战略”。
  实际上,美国对伊政策的演进,不过是从实施多年的“遏制”,升级到公开号召推翻萨达姆政权,即所谓“倒萨”。
  科恩这次在海湾说话相当坦率。他说,美国对伊拉克实施强硬“遏制”政策,不会变化。“南北禁飞区”还要坚持。也就是说,美国要维持目前对伊拉克“违反禁飞区规定”的空中打击。在他出访期间,美空军从未中断对伊南北两侧的轰炸。外界评论,美国在打一场“低烈度战争”。
  至于“倒萨”,美国官员表态还算谨慎。归纳起来,一曰“需要时间”,“有相当的难度”;二曰“依靠伊拉克内部”,“在军事政变中实现”。但美国在幕后招兵买马,动作已不算小。
  由此看来,美国对伊战略的轮廓是:遏制、“倒萨”两手抓,终极目标为“倒萨”。
  那末,为实现“倒萨”目标,美国究竟打算走多远?最新一期美国《外交》季刊研讨的正是这个题目。美国官员显然明白,“倒萨”目标与美国国会去年通过的“解放伊拉克法”一致,却超出了联合国行动的红线。为此,美国要另起炉灶,另搞一套。
  美国将“倒萨”之梦首先寄托于伊内部的军事政变,这是不言而喻的。海湾舆论认为,可以排除美地面部队直接参战。美空军协同伊反对派作战,可能性较大。然而,美国军事战略家们不得不承认,相比于萨达姆的军队,伊拉克反对派军事力量微乎其微,不足为数。分析家认为,外部力量要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必须有支持反叛的邻国”。伊朗与伊拉克虽为宿敌,却绝不是美国可以依靠与合作的对象。土耳其则因库尔德人问题,反对整垮萨达姆政权。某些海湾阿拉伯国家虽然支持“倒萨”,却“不敢承担‘倒萨’后果”。再进一步说,“倒萨”即使得手,新的当权人物也不一定全听美国的使唤;而“倒萨”失手,伊拉克内乱局面必将导致分裂或肢解。正如美国的“阿富汗战略”引出阿富汗动乱,以致后果无法收拾,“倒萨”的确是一着险棋。
  其实,“倒萨”是老话题。早在8年前,美国战略分析的终极点,便是“倒萨”与“留萨”之争。现在形势依然,美国又能奈何?俄罗斯和中国反对美国这种明目张胆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法国也公开表示不同意美国这一套作法。英国表面上支持“倒萨”,实际上却心虚得很。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在海湾地区如此重大的问题上,理应慎重,不要做那些不计后果的危险动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