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宋宝瑞(四川)
  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这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四川是一个国有企业多、三线建设形成的重工企业多、困难企业多的内陆省份。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从四川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用抓好农业的劲头抓好工业的方针,狠抓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一是抓改革,推进资产重组和机制转换。去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资产重组、结构调整、机制转换,工业企业的资产重组由试点城市向全省、由单纯帮助企业解困向促进结构调整与机制转换方向发展。二是抓重点,促进扭亏增盈。几年来,我省坚持不新上工业建设项目,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现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上,一手抓重点优势企业扩张,一手抓重点亏损企业扭亏,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抓管理,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近年来,全省深入开展“学邯钢、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活动和“学长虹”经验活动,大力推行现代管理科学,重点加强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
  今年是实现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第二年,也是关键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方针和政策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扩大内需 开拓市场
  李文全(山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扩大内需、开拓市场的措施,在当前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工作中,应当认真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不足的矛盾,这与群众购买力低、消费欲望不强有关,同时也与缺少适销对路的产品有很大关系。拉动经济增长必须下大力气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努力开拓市场,创造新的需求。
  第二,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农业人口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样不仅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增加财政收入,而且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第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重点搞好铁路、公路、通信、电网、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第四,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国家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脱困和建制任务,国有企业改革不论采取哪种途径和方式,都必须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舒惠国(江西)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指出当前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这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关键,也非常符合江西的实际。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调整结构主要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就江西而言,调整所有制结构,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着力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进一步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社会投资,使之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解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调整产品结构,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
  汪啸风(海南)
  实现今年全国经济增长7%左右的目标并不容易,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要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如何实现经济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呢?
  第一,把经济基础打得更牢固一些。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第二,把经济特色搞得更突出一些。各地经济结构趋同,势必出现重复建设,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把经济增长的效益提得更高一些。一要卡住一头,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二要盯住一头,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三要管住一头,加强企业管理,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四要想着一头,即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第四,把环境质量搞得更好一些。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扬通道优势 促贸易发展
  梁雨祥(广西)
  政府工作报告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广西防城港市地处沿海沿边,贸易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居举足轻重的位置,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出海、出边通道的优势,集中力量,千方百计做好国际贸易这篇大文章。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力以赴地实施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开放带动战略,力争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都有新的突破。
  二、加快港口发展步伐,建设商品中转基地。发挥枢纽港作用,建设化肥、粮食、水泥、矿产、油料、集装箱等六大中转基地,加快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建设步伐。
  三、重点抓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进出口贸易。今年要把出口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抓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和做好接收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工作上来,充分发挥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建立各有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
  四、充分利用出边通道优势,用好边贸优惠政策,突出抓好边境贸易。我市今年的边境贸易成交额力争要增长3%。
  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彻底拆掉“围墙”,砍掉“篱笆”,敞开“城门”,降低“门槛”,积极改进政府工作,同时做好服务工作。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做好结构调整大文章
  曹广亮(黑龙江)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调整经济结构,这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哈尔滨经济增长相对滞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结构性障碍。因此,做好结构调整这篇文章有重大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严防盲目性和重复建设。哈尔滨工业基础雄厚,门类比较齐全,但不能搞齐头并进,重点在发展汽车、食品、医药行业,扩大汽车零部件、亚麻、机电等系列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
  调整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对各种所有制,要一视同仁,不能囿于姓“公”、姓“私”的禁锢。个体、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放手发展。
  经济结构的优化,关键在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市场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进步的竞争,只有占领科技制高点,才能有竞争取胜的主动权。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抓住重点发展农村经济
  孙英(甘肃)
  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工作目标和重点。这对我们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对指导甘肃农业面向新阶段,实现新目标,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发展上,要进一步突出这样一些重点:一是以水利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二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三是坚持科教兴农方针,使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四是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五是以乡镇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农村二、三产业。六是实施“再造河西”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七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推进小康建设。八是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发展效益农业势在必行
  王云坤(吉林)
  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农村工作的着力点要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来。这非常符合吉林省的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但农民收入和财政实力增长相对较慢。仅靠生产粮食,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很难富起来。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农村工作,就是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力增强为主攻方向,坚持面向市场、稳定政策、依靠科技和增加投入。具体说,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提高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努力挖掘潜力,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三是从更宽的范围考虑,对农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结合实施小城镇战略,加快发展工贸并举的小区经济、城郊经济等,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抓住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马启智(宁夏)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利用好这一机遇。
  包括宁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着全国下世纪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除巩固已有的传统产业、稳定和扩大原有市场份额、努力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有特色的产业、产品外,应把着力点放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础产业上,大力发展交通、通信等,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力,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交通,我认为运距的缩短就是差距的缩小。我们在抓好宁夏境内的国道主干线、省道路网升级改造和山区扶贫公路建设的同时,希望国家能够尽早立项开工建设连接宁夏与出海口的309国道和中卫至太原的铁路建设。同时抓好一批邮电通信、生态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卢功勋(山西)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要加强行政立法、强化执法监察,推进依法行政。”这充分体现了政府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坚强决心。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政府强力推行依法行政,无疑将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由于中国的治国传统是行政权力占支配地位,往往使人们误以为,政府行为在性质上不属于严格的法制范畴,执法只是公检法的事。其实不然,仅就现在,我国80%的法律和所有行政法规都是由政府执行的,且大多数法律和法规都有行政处罚条款,譬如朱镕基总理指出的:当前“财经纪律松弛,经济秩序比较混乱”;“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屡禁不止”;“某些消极腐败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地方的社会治安状况不好”,这些无一不与行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直接关联。从中不难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形成,政府的执法范围将越来越大,执法数量将越来越多。这说明,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过程中,政府占居着重要地位。归结到一点,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关键一条就是必须依法行政。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增加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吴树青(北京)
  今年的经济增长要实现7%的预期目标,在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同时,必须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内需除了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外,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
  目前存在的市场需求不旺、许多商品削价竞争的状况,除了有重复建设造成的供给方面的原因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收入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支付能力。因此,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投资增长,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分配状况也直接影响有支付能力需求的大小。因此,如何调整分配关系,调节过高收入,加大对个人所得税征管力度,使财政有较大实力来保证“三条保障线”的落实,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中应当着重予以研究的一个问题。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调整结构发展特色经济
  李嘉廷(云南)
  政府工作报告十分重视结构调整问题,这不仅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和趋势,也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全符合全国和云南的实际。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特点和趋势,从云南实际出发,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稳定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整思路,取得了积极成效。
  调整产业结构,根本是要依据市场导向突出特色,发展特色经济。我们提出要发展几大支柱产业,就是充分体现云南特色。开发有价值的特种资源,在巩固提高传统产品的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植物药、花卉、咖啡、香料、特种养殖等行业,逐步形成优势生物产品群。矿业也有自身特色,要积极争取利用外资加快发展,把云南建成中国最大的磷化工业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抓好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
  王辅捷(河北)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这既是国企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
  经过几年实践,我们感到,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应着力抓好一个关键、两个完善、三个重点。一个关键就是抓好再就业资金的筹措,认真坚持“三三制”筹资原则,根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打足财政、社会和企业三块资金,确保再就业筹资渠道全部开通;两个完善就是完善再就业中心功能和社会保障体系;三个重点就是开辟就业渠道、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提高下岗职工素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关键是运用好市场经济的手段和政府行为,调动国家、集体、社会和个人多方面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职工下岗率、再就业率、救助率和再就业资金的筹措发放以及养老保险的四项指标列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目标,层层分解,签订责任状,建立职责明确的目标责任体系,确保落到实处。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积极稳妥解决再就业问题
  孙国强(贵州)
  政府工作报告对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贵阳市去年实现再就业1.63万人,筹集资金3000万元,确保了国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保持了社会稳定,推进了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1998年,贵阳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达到11.42%。
  今年我们将控制下岗职工人数,新办30个再就业基地,600个再创业组织,安排1.5万人再就业。为达到这个目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在预算中安排好社会保障资金。二是进一步办好再创业组织,加快再就业步伐。三是进一步完善统一的企业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缴交率,完善增值率,使“三条线”的保障制度更加稳固。四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的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五是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着力转变下岗职工的择业观念,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促进新的就业机制的形成。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王平(河南)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推广先进适用的增产增收技术。近年来,河南周口地区的农业之所以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应用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周口地区以三高(高产、高质、高效)、三节(节水、节电、节肥)、六大技术系列(种子工程、模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机播匀播、节水灌溉、科学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双向适应的“傻瓜技术”为推广捷径,把现有的农业科学技术组装配套,将农业新科技的复杂原理变成简单的操作,使农业技术得以迅速全面推广。
  随着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已成为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周口地区坚持生产实践与科技教育两条腿走路,使农民科技素质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首先是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职业中专及季节性的技术培训等,向农民传授技术知识。其次是引导农民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在实践中提高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将大大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的实践,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增强人民的凝聚力
  吴康民(香港)
  综合国力首先要讲经济实力,这是很重要的物质力量。但精神力量也很重要,人民的凝聚力也会转化为物质力量,而且会是非常强大的物质力量。去年的抗洪抢险斗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改革开放以前,有一个时期曾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讲精神,不讲物质,以致出现了不少脱离实际的错误。但现在又有一种只讲金钱、物质,忽视精神力量的偏向。因此,提出增强人民的凝聚力是完全必要的。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首先需要政府为人民做实事,为人民服务。再就是人民要能当家作主,有民主权利。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每个政府工作人员都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勤奋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深入实际,体察民情,为群众办实事,力戒空话套话”。朱镕基总理做报告说到这里时,大会堂响起热烈的掌声,可见这说出了代表们心里的话。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强调,要充分发扬民主,不断完善迅速反映社情民意的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决策制度。这也就是说,要加强民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对政府的监督作用。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满怀信心迎接澳门回归
  唐星樵(广东)
  再过200多天,澳门就要回到祖国怀抱。全国人民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着这个光辉的时刻的到来,澳门同胞更是望眼欲穿、归心似箭。
  “一国两制”,“一国”是前提,没有“一国”就谈不上“两制”。因此,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全心全意地维护国家主权,同时在这个不可动摇的基础上实施“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任何损害国家主权、分裂祖国的言行,都是违反“一国两制”、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都是不能允许并应坚决反对的。今天,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祖国面貌焕然一新,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将对澳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为回归后的澳门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目前,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工作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澳门各界积极参与,市民热情高涨。在澳门即将回到祖国大家庭的历史时刻,我们深知肩负的责任。澳门同胞一定秉承爱国爱澳的光荣传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团结一致建设澳门的美好明天,决不辜负祖国的期望和历史的重托。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赵兴录(解放军)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要坚持科技强军。科技强军的基础是人才,军校则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加快军校建设步伐,尽快形成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新时期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适应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战争对军事人才的要求,从目前偏重专业知识教育,转变为全面素质的培养,通过强化全方位、多层次的素质教育,努力造就复合型的军事人才。其次,要提高教学层次。从我军军事理论变革、军事体制改革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快的实际出发,瞄准世界军事革命最前沿,加大现代军事理论和高新军事技术的教学分量,尽快与世界先进的军事教育体制接轨。第三,要提高教员队伍质量。严格军校教员选拔聘用标准,实行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对不胜任、不安心、不尽责的及时调离教学岗位。积极探索教员再培养的新路子,使教学一线始终保持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第四,要加大经费投入。把军校建设放在军队建设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提高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满足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需要。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大力推进科技兴农
  姚海根(浙江)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把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来,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过去,我们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发展农业,解决了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中,仍然要坚持三个依靠,尤其是要重视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农业科研单位如何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作出新贡献。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践,我的体会是:一、进行产业调整和市场调整,把农业生产中的难点和市场需求作为研究课题。二、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积极开展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发研究。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四、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开展产中研究的同时,注重产前和产后加工、保鲜、贮藏等研究。通过公平合理的利益机制,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四位一体的产业链。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打好基础发展西部地区经济
  李建国(陕西)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党的十四大提出东西部关系问题以来,中央采取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措施,促进了中西部的开发和发展。但西部地区的大部分还处于未开发或荒漠化状态。制约西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缺乏大开发的“第一动力”。就陕西来讲,铁路、公路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骨干网络,城市缺水、农业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去年,我们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亿元,是进入90年代以来最高的一年。1999年,我们争取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到600亿元,设想经过几年的努力,使陕西的基础设施状况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