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普法教育常抓不懈
  ——湖北代表团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侧记
  本报记者 武卫政
  “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和其他宪法条文的修改一样,体现了国家意志,人民愿望。”3月9日下午,湖北代表团分组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大家纷纷发表看法,气氛非常热烈。
  湖北省教委主任余风盛代表特别提到,我们依法办事,一定要真正知法,准确理解法律的内涵。他说,这次修改宪法,规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阐述非常到位,表明国家对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高度重视。但这并不等于说一搞非公有制经济,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余风盛代表强调:“很多问题,本来法律规定得非常清楚,但我们总是争论不休,甚至违法办事,这是不学法不懂法造成的。所以一定要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国,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严格执法,另一方面要教育全体公民学法知法,遵守法律。”接着这一话题,湖北鄂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洁代表建议:普及法律知识,要从中小学生抓起。中小学应开法律常识课,让青少年了解国家的根本大法和其他法律知识。他说,现在社会上一些青少年犯罪,就是不知法,不懂法。文盲加法盲,犯罪率就高。所以,普法教育要常抓不懈,这也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让科技与农业牵手
  本报记者 任怀民 董洪亮
  来自河南平顶山的三位人大代表:市委书记田承忠、市农科所所长马树彬、叶县邓李乡农技站女技术员高国团,利用休息时间,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适应农村发展新阶段要求、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增产增收技术问题进行交流。
  多年来在基层从事农业适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的马树彬代表说,现在,我国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收的贡献率不到35%,而发达国家却已占50%以上。从我国土地、林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看,属于短缺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产增收,加快向农村推广适用技术,十分迫切。
  来自农村一线的高国团代表说,农民特别喜欢适用农业技术,但现在农村农技人员青黄不接。再一个是如何结合问题,农技人员谁来组织,经济利益和经费如何保证等等。希望能在利益和责任上,对农业技术员有个明确的说法。
  田承忠代表接着说,解决结合问题,一要依靠县乡村三级特别是乡村干部为农民服务,每年办几件让农民看得见、有收益的实事,如推广适用技术、改善农田水利条件等。二要确保农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和利益。平顶山的办法是,乡级为农民服务的部门,全部收归县级管理。三是既要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优化种养结构,搞规模化种养,又要把农技人员的服务和市场效益结合起来。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两会走笔

  信心无价
  金海
  最近几天,“两会”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注意到报告里多次强调“信心”。报告谈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时,指出“我们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谈到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时,指出“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信心是一种精神状态。信心无价,是因为它能够鼓舞士气、激励斗志,能够凝聚人心,转化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一个人失去信心,垂头丧气,将一事无成;一个民族失去信心,一盘散沙,将软弱无力。
  有力量的表现是信心,信心的力量又是无穷的。一个民族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信心,面对困难,就更应该充满信心,坚定信心,信心百倍。信心是团结的基础,是稳定的前提,是战胜险阻、取得胜利须臾不离的“法宝”。强调充满信心,是有根据的、有基础的;是实的,不是虚的。去年,困难很多,风险很大,考验严峻。但我们顶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使中国人民信心倍增。伟大的抗洪精神成为我们鲜明的时代精神,载入中华民族的灿烂史册。今年,大事喜事多、热点难点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任务极其繁重。我们越是在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越是需要重视信心的特殊作用,在看到困难的一面时,少些抱怨和泄气,多看到主流和有利的一面,多想积极的对策和办法。
  我们从事的事业前所未有,在前进的道路上,免不了会遇到能够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中国人民的实践表明,满怀信心,就能处变不惊,战胜困难,取得胜利。这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成熟之处、伟大所在。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翰墨挥洒写神州
  本报记者 李舫
  3月7日上午,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四十多位委员汇聚一堂,参加了由全国政协举办的书画恳谈会。
  “风狂水漫闲庭信步,日暖天和大地齐苏。”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欣然命笔。他解释说:“上句中‘风’指去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水’指去年那场罕见的洪涝灾害。‘闲庭信步’则是说我们的政府从容镇静,处变不惊。下句寓意改革开放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带来了百废俱兴、姹紫嫣红的新气象。”
  曾留学波兰的文物专家、画家胡继高委员用一幅浓墨重彩的苍鹰图来赞美我们振翅高飞、鹏程万里的祖国。“不有佳作,何申雅怀?”赵士英委员将一幅真情充溢的“敦煌仕女图”呈献给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两会”。
  郭怡孮、袁运甫、张立辰、靳尚谊联袂推出一幅吉庆祥和的“喜鹊闹春图”。创作者用最古典的艺术形式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华彩篇章。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立法保护“地球之肾”
  本报记者 李士燕
  “朱镕基总理在报告中把环境问题提到很高的地位,这将有助于引起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热切关注,很鼓舞人心。”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环保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王曦说,中国现在已经有一部较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就覆盖面而言,几乎所有的环境因子都有法律加以调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立法工作还要继续加强。
  他强调,我国应加快关于湿地保护的立法,这是我国的一个缺项。国际社会已制定了湿地保护公约,我国是公约的签约国,要履行保护湿地条约的义务。
  湿地包括湖泊和沼泽,被称为“地球之肾”,它们不仅有利于防洪,还可以降解、消化、过滤自然界中的污染物,还是很多微生物和动、植物的栖居地。我国有大量的湿地地区,盲目的围垦和填湖,已经严重破坏了它们的生态环境。以长江中下游、松花江两大流域两大重要湿地区为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洞庭湖由于长期围垦,面积大量减少,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现在只有300多个湖泊,失去了近2/3的面积。
  王曦建议,由于对湿地的保护涉及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应尽快推动湿地保护立法进入国家立法计划,使社会各界对湿地的保护有法可依。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开辟电视
  科技频道
  本报记者 杨明方 温红彦
  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力度?全国政协委员辜胜阻就此写了一份提案,建议开辟电视科技频道。
  辜胜阻委员说,目前国家正在加紧实施电视“村村通”,电视的覆盖面和受众远远高于其他媒体,它应该成为科普宣传的首选利器。如今全国各地能收到的电视频道已从原来的4个猛增到近40个,但其中绝大多数为内容相似的综合频道,娱乐节目占主要成分,科技节目比例较少,又往往安排在较偏的频道和很晚的时段。这种结构配置没有充分发挥频道资源的效益,不能满足广大观众对知识的需求。开辟电视科技频道,专题宣传、报道和讲授科普知识,可以为全民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课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等对开辟电视科技频道的建议十分赞赏。他们认为,开辟电视科技频道是推动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可行而又具体的措施。因为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开辟电视科技频道提供了充分的频道资源,电视的普及又为其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公众日益增长的对科学的热情为其提供了强烈的社会需求。代表、委员们认为,我国开辟电视科技频道已具备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①致公党陈家悦委员就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等问题发言。②民盟雷蕾委员(左)、张厚粲委员认真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③前国家女垒著名教练、台盟中央秘书长李敏宽(右)委员就“两高”报告及普法问题发表见解。 本报记者 李石营摄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花絮

  警卫战士的遗憾
  3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宾馆旁值勤的一个警卫战士问记者:“你有大会的全景照片吗?”记者说:“对不起,我是文字记者,手头没有照片。”战士遗憾地说:“我们进不了会场,想要一张全景照片留个纪念。你要是摄影记者就好了。”
  (武卫政)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推进生态省建设
  ——访人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杜青林
  本报记者 吴刚 陈陆军
  “我们要树立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完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这就是我对朱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海南省委书记杜青林代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不久前,海南省首次在全国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计划。对此,杜青林代表可谓深思熟虑。他说,环境就是形象,资源就是财富。海南环境本底好,热带雨林、季雨林和海洋独特的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是世界范围内小区域生物种类最多、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海南已把保护和建设资源环境,提高到树立海南形象,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的高度来实施。
  推进生态省建设,可以为海南领取优秀的生态环境通行证,进入国际大市场。优惠的政策能引来“金凤凰”,而优美的环境就能让“金凤凰”“筑巢安家”。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商贾巨富选择海南投资兴业,都是动心在特区的优惠政策,钟情于海南的优美环境。
  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象征,更是两个文明成果的展示。杜青林代表认为,要把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人人关心生态建设,人人参与生态管理的社会氛围;反过来,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有助于培育出人们现代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精神风貌。
  走有海南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海南人民不懈的追求。杜青林代表告诉记者,海南正在实施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工程,拉动经济和资源增长的“百万亩椰林工程”,集观赏与防护于一体的海岸防护林工程。继省人大已颁发的红树林、珊瑚礁保护条例等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态建设法规规章之外,目前海南省正抓紧制定推进生态建设的配套法规规章,使生态省建设尽快步入法制轨道,闯出一条有海南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打好扶贫攻坚战
  ——访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
  本报记者 崔佳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力争今年农村贫困人口再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地区如何实现“不把贫穷带入下个世纪”的宏伟目标,成为“两会”代表关注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
  刘方仁代表介绍说,贵州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1994年“扶贫攻坚计划”开始时,贵州省的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1/8。“计划”实施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中央各部委及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人民的艰苦努力,贵州的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总数已由1994年的1000万减至275万,国家级贫困县由48个减少到11个,仅去年一年就有18个贫困县、180万人口脱贫。刘方仁代表说:“在去年贵州遇到许多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展望今明两年贵州的扶贫攻坚形势,刘方仁代表认为尽管困难很多但前景光明。他告诉记者,省委要求干部对待扶贫工作要“动感情”、“动脑筋”、“动真格”,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扶贫攻坚的领导干部责任制。刘方仁代表说,贵州多山,农民致富要在“山”上做文章,近几年兴起的围绕山林开发形成的“绿色产业”就是一条好的出路。此外,省里还建立了几个扶贫实验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成功典型,省委、省政府一方面在全省推广实验区的先进经验,同时也号召全省学习实验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苦干脱贫的精神,这一切都为贵州省最终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刘方仁代表说:“省委、省政府有信心在今明两年的时间里,带领全省人民打好世纪末扶贫攻坚的决战,使贵州以实现温饱、奔向小康的新姿态昂首迈入21世纪。”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三敢”顺民心
  ——全国政协委员童石军一席谈
  本报记者 李德金 赵京安
  “没有想到,今年‘两高’作的报告这么真实可信,先后共赢得十几次热烈的掌声。”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童石军刚用完晚餐就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拿出“两高”的报告,心情激动地说:“今天,‘两高’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受到代表、委员的好评。”记者急切地问:“为何受到好评?”他稍一思索,当即说出三个特点:“一是敢于讲真话;二是敢于正视自身的问题;三是敢于对进一步解决执法中的问题作出承诺。”
  童石军翻开“高法”报告的第三部分,一口气读完报告中关于“健全审判制度,确保公正司法”的章节。他说,肖扬院长的承诺措施有力,态度坚决。他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抓司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决策是正确的、及时的,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掌声表明了代表、委员的心声。”
  “我国改革已步入关键的一年,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童石军认为:“我国的法制环境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主和法制建设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上千年灿烂文化 四十年辉煌成就
  代表委员参观西藏文化展
  本报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王咏赋、董洪亮报道:上千年灿烂文化,四十年辉煌成就,浓缩在北京展览馆5000平方米的展厅里。今晚,出席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部分代表怀着浓厚的兴趣,参观了正在此间举行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
  “西藏历代档案及珍宝”展厅里,人头攒动。代表们在元明清中央政府给西藏地方政府的文书、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的“十七条协议”等珍贵史料前驻足观看。香港代表罗叔清说:“看了这个展览,我更真切地感到,元朝以来,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的各种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当代绘画作品、服饰及时装展示,令全国各地的代表们大开眼界。江西代表徐晓泉感叹:“这个展览太难得了!西藏文化丰富多彩,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我为此感到自豪!”
  展览用大量实物、图片,展示了民主改革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西藏发生的变化。解放军代表团的方登华代表说:“西藏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这个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还体现在西藏人民的精神风貌上。他们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勤劳苦干,把西藏建设得这样美好,确实令人惊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布赫、成克杰、蒋正华也参观了展览。
  本报北京3月9日讯 记者杨明方、李舫报道:今天晚上,全国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张思卿、陈锦华、毛致用、经叔平、王文元也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展览。
  在“现代工艺唐卡”展厅内,至贵殊灵彩缎展佛前吸引了许多委员热情和好奇的目光。这幅高45米、宽35米的世界最大的唐卡,集中体现了西藏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在西藏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厂的立体模型前,胡继高委员说:“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只有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西藏历代档案及珍宝”展厅内,委员们仔细观看,啧啧赞叹。政协委员加纳·加央克珠活佛激动地说:“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西藏文化展览。”一对金本巴瓶分外引人注目,这是1792年乾隆皇帝为了革除西藏活佛转世制度中的弊端而特赐的,原来一个保藏在北京雍和宫,一个保藏在拉萨布达拉宫,供转世灵童掣签之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同志介绍说,这次展览使这对金瓶200年来首次“会面”,在藏族宗教中是和平盛世的标志。
  在“西藏服装服饰表演”现场,很多委员驻足观看。人们从中看到雪域历史进展的轨迹,传统服饰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而表现出的新的活力。于洋委员动情地说:“这是一部活的历史。”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3月10日晚,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图为河北省代表与来自西藏的文化工作者亲切交谈。
  本报记者 李舸摄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加快发展正当时
  ——人大代表、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一席谈
  本报记者 王咏赋
  “中央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对重庆来说,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反复强调了这个观点。
  张德邻说,两年前全国人大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其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为中西部发展起到龙头作用、窗口作用。然而,由于老工业企业较多,体制、机制转换慢,包袱较为沉重,加上农业人口比重大、贫困地区多、三峡移民任务重,重庆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恰在这时,中央作出扩大内需、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决策,对我们来说,这无异于雪中送炭。去年下半年,扩大内需的拉动效应已在重庆显现,今年头两个月更为明显。实践证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重庆集两“大”于一身: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农村许多地方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畅,不通电视、电话,没有完整的电网。张德邻认为,重庆要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必须首先把自身的基础设施搞好,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他说,过去投资不足,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许多应建的项目停留在纸上。中央的决策为我们提供了机遇,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如东至湖南怀化的铁路、西至成都的第二条成渝铁路、南至贵阳的高速公路以及机场扩建、城乡电网改造、农村电信建设工程,已经或即将动工兴建。这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就对重庆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农村脱贫奔小康;待到完工之后,则不仅会推动重庆经济登上新台阶,还将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张德邻说:“中西部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广大的市场。重庆地处东部与中西部结合部上,对中西部开发负有重要使命。我们一定要抓住当前这个机遇,埋头苦干,夯实基础,增强自身的辐射能力,为中西部开发作出应有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