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政治对话与谈判不可回避
唐树备
20年前,《告台湾同胞书》在首次宣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时,明确提出进行两岸政治谈判的倡议,并具体建议“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20年过去了,随着两岸关系深入发展,进行政治谈判对稳定和改善两岸关系、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作用与意义日益凸显,特别是在世纪之交的形势下,更成为跨世纪两岸关系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们一贯认为,海峡两岸之间的根本分歧是政治分歧,应通过政治谈判逐步解决,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但台湾当局始终回避、拒绝政治谈判。90年代以来,随着两岸经济交往、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蓬勃开展,两岸同胞的交往日益密切。面对两岸交往中衍生的具体问题,台湾方面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就事务性问题与我进行接触商谈。1990年,吴学谦副总理在会见来访的海基会负责人时明确表示:为促进两岸交流、维护两岸同胞权益,我们同意进行事务性商谈。但政治分歧是两岸分歧的焦点,是影响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根本障碍,只有进行政治谈判,才能真正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
1991年1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与台湾海基会正式建立了受权的制度化的接触商谈的渠道。从1992年3月到1995年6月,海协与台湾的海基会共进行包括第一次汪辜会谈在内的各种层级的商谈17次,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口头共识,签署了《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等4项协议,为促进两岸经贸交往、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气氛。但台湾当局一方面回避政治谈判,另一方面又企图利用事务性商谈体现两岸“分裂分治”,进行政治诉求,致使两会事务性商谈陷入僵局。后因台湾当局领导人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两会的商谈不得不暂时停止。
1995年春节前夕,江泽民主席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发表重要谈话,结合两岸关系新形势发展了和平统一谈判的思想,提出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政治谈判的构想。建议作为第一步,先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签署协议,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今后两岸关系发展作出规划。这一主张充分考虑了台湾当局的顾虑,符合台湾同胞求安定、求和平的愿望,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指明了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必由途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后,为稳定和改善两岸关系,海协根据国务院台办的授权积极推动两岸政治对话和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去年10月邀请和接待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来访中,双方就一个中国的内涵、台湾的所谓“国际空间”、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等问题进行了高层次的政治对话。分歧的实质为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是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以“一国两制”实现统一、“谁也不吃掉谁”,还是以“民主化”为幌子,提出不切实际的条件,把一方的政治制度强加给对方,并以此作为阻挠统一的借口。尽管双方存在重大的政治分歧,但从台湾方面一直拒绝与大陆讨论双方的政治分歧,到现在双方把政治分歧问题摆到桌面上交换意见,这标志着两岸接触商谈向政治性方向发展的开始。
当前,依据汪辜在上海达成的四点共识,深入开展两岸政治、经济对话,是在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及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开始前,持续推动两会接触与沟通的重要内容,对继续改善两岸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两岸关系的本质问题是要不要维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是统一与分裂问题,不是所谓“制度之争”、“民主之争”。我们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双方都不把自己的一套社会制度强加给对方。两岸因不同情况选择的不同发展模式,包括民主形式,并不构成双方走向和平统一的障碍。如果认为一定要按自己的模式使对方接受才能谈统一,这是不切实际的,只能人为地拖延两岸关系的改善、阻挠统一的进程。我们同样认为,对话和谈判的目的在于缩小分歧、求同存异、逐步解决问题,而不是蓄意制造麻烦,设置障碍。双方应本着两会1992年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口头共识,指导政治对话的进程,围绕汪辜对话中相同和相近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深入交换意见,通过持续、耐心的对话,缩小差距,寻求共识,为开始两岸政治谈判创造条件。1月15日海协主动发函邀请海基会副秘书长于2月底或3月初率团来访,“就对话的安排事宜交换意见,以提交两会负责人确定,为汪会长于适当时间访问台湾做准备。”如果双方能够本着推动对话的诚意,对汪会长于今年访台做出具体安排,将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又一盛事。
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海内外炎黄子孙都不愿看到海峡两岸的统一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特别是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后,加速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进程,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将继续遵循《告台湾同胞书》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的八项主张,积极推动两会政治对话与谈判进程,分阶段地解决双方的政治分歧,为开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前景、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努力。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窗口”变家门
——从台湾渔轮停泊点看两岸关系的发展
王凡凡
福建省三沙、平潭、崇武和东山,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祖国大陆对台湾渔轮开放的第一批停泊点。
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台轮停泊点一直被称作两岸间进行交往的“窗口”。但不久前,一位多次往来两岸、熟知个中情况的台湾船老大却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交往,两岸早成一家,“窗口”已变成家门,如今我们来这些停泊点,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据福建省台办介绍,这个省迄今已在25个县、市、区批准设立了34个台轮停泊点。从1979年至今,这些台轮停泊点已累计接待台轮9.2万多艘次、台胞39.5万多人次。台轮已从过去临时、季节性来靠,发展到常年停靠,进入90年代,每年前来的台轮在1万艘次以上。这些来闽的台胞中,单纯从事海上作业的渔民比例已越来越少,前来探亲旅游、投资贸易、求医治病、劳务合作等各种人员正日益增多。
正值渔汛,从闽东三沙港出发,由北至南,熙熙攘攘的渔港中,随处可见三五成群、色彩鲜艳的台轮悠悠然地漂荡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前来停泊的台轮,大部分都在搞小额贸易,一年中频繁来往于两岸,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一般还有固定的生意伙伴。因此一上岸就住到居民家中或干脆租间房子自己开伙,真正与当地人打成了一片,甚至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窗融两岸陈年雪,门迎台湾新货船”。在祖国大陆离金门最近的地方晋江市围头村,当了近40年民兵营长、长期配合台轮停泊点工作的洪建才老人套改唐诗,用以概括20年来台轮停泊点的工作成效和两岸之间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
今年57岁的洪建才称得上20年两岸关系变化的历史见证人。他参加过与金门的炮战,现在是晋江市台胞联谊会副会长。回忆起台轮接待站开始运作时的往事,洪建才列数了若干“纪录”:抢救“一瑞号”遇难船员并使之安全回岛、台湾“茂福一号”直航三沙接运遇险获救人员、由省里多方协调做成两岸首笔以货易货生意等等。他说,那时台轮到来,无一例外是“有事相求”,台轮停泊点大量的工作便是服务和接待,“正是通过这些日常的大量的工作,使台胞真正了解了大陆,逐渐打破了两岸之间长期以来的隔阂。”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致读者
踏着新年的钟声,沐着新春的气息,“迎回归话澳门”专栏与大家见面了。
澳门是祖国版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和撞击的历史见证。
澳门因葡萄牙殖民者的强权而曾经屈辱,澳门因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强盛而扬眉吐气。
再过10个月,澳门就要回归祖国。澳门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历史、也属于未来。应读者的要求,本报开辟的这个专栏,将着重系统全面地介绍澳门的风情和文明,介绍澳门的过去和今天,介绍澳门的成就和经验,以方便读者走近澳门、了解澳门,迎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迎回归话澳门

风雨百年活见证
——从名胜看文明
亚明
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赋予澳门独特的文化底蕴,也给澳门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今天,这些物化的文化,依然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并成为澳门历经数百年风雨的重要见证。
澳门有许多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庙宇,这些庙宇绵延了几百年,除安放有佛祖及老子神像外,还有一些专门供奉观音或天后,其间更有一些神话故事广为流传,劝诫世人,以道德及务实的方式处理生命中的迷思和苦痛。
作为澳门标志之一的妈阁庙原称妈祖阁,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已有500年历史,坐落在澳门半岛的东南方,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澳门三大禅院之一。相传宋代孝女林默娘,福建莆田人,在一次海难中捐躯,羽化升仙。从此,渔民传说有一红衣女子常在惊涛骇浪中拯救他们,化险为夷。渔民感其恩德,尊为海神、天后,并立庙奉祀。1998年10月28日,在澳门最高点,路环岛的叠石塘山顶,又落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妈祖雕像,为澳门中国画院院长梁晚平设计,高19.99米,象征澳门1999年12月20日重回祖国怀抱。这尊妈祖雕像由120块汉白玉石装嵌而成,其中妈祖脸部由一块完整的汉白玉石雕刻而成。妈祖“体重”超过500吨,全身晶莹洁白,表情慈祥温和,远眺澳门海面,好像随时关注着澳门居民的安全。她矗立在澳门的最高点,因此,无论从海面还是陆地,都清晰可见。开光以来,原本人迹罕至的路环岗顶,一时车水马龙,香火鼎盛。
观音堂又称普济禅院,澳门三大禅院中规模数其最大,建于明朝末年,距今360多年,殿宇巍峨,堂深三进,横连数座。观音堂之所以名播遐迩,除了其历史悠久,建筑雄伟外,更在于它是1844年中美签署不平等的《望厦条约》的所在地,禅院内至今依旧保存着当年签约时的花岗石桌、石凳。
莲峰庙古名天妃庙,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从清代起历经多次翻修、扩建,始成今日之规模,也是澳门三大禅院之一。1839年,林则徐巡视澳门,曾在莲峰庙台案传见澳葡官员。近年,在庙前空地,先后建起了林则徐像及纪念馆,以彰显这位民族英雄的眼光与胆识。
天主教随着葡萄牙人16世纪中叶开始对澳门的逐步占领而渐渐传入澳门。19世纪80年代前,天主教曾长期为葡国国教,对澳门政治的影响举足轻重。葡国政教分离后,天主教对澳门政治的影响也日渐削弱。澳门标志之一的大三巴牌坊,原为圣保禄教堂,古希腊式建筑,宏伟瑰丽。1602年奠基,1637年落成,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附设修道院,课程有神哲学、理学及其他科学,规模不亚于当时欧洲的大学,培养了不少传教士。明清时,意大利的利玛窦、德国的汤若望及我国画家吴历等先后来此研经修道。圣保禄教堂先后历经三次大火,屡焚屡建,直到1835年10月26日毁于最后一场大火,使教堂仅剩下一堵形似中国牌坊的门壁。
屹立在东望洋山的松山炮台是澳门半岛的最高点,从这里可以俯瞰澳门各区的面貌。炮台山上的圣母雪地殿教堂,已有370多年历史,是葡国人为祭祀航海神而修建。教堂保留了17世纪葡国修道院的特色。矗立在教堂旁的东望洋灯塔,建于1865年,是远东地区至今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一座灯塔。
市政厅建于1783年,是一座具有葡萄牙风格的两层建筑。其前身为议事亭,原为中式亭楼,是明、清官员与葡人办理居留及商谈贸易事宜的地方。直到40年代中期,改为市政厅。200多年来,市政厅内部虽经多次修缮,并一度扩建,但其装饰仍保持着16世纪宫廷式布局。市政厅内还设有澳门最古老的图书馆。
季羡林先生在谈论澳门的价值时曾说:“澳门在400多年前,明代的末叶,是欧风东渐的突破口所在。”确实如此。400多年来,澳门一直是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一扇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是中西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之所在。从名胜看文明,管窥一斑依稀可见全豹。(附图片)
题头照片:澳门友谊大马路路旁的绿地和棕榈树,尽显热带风光。
王荣久摄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把香港建成创新科技中心
——访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特设创新科技委员会主席田长霖
徐京跃
田长霖教授是一位杰出的美籍华人科学家,热心推动香港和内地的高科技发展。1998年3月2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委任田长霖为特设创新科技委员会主席。近日,他欣然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话题从香港经济调整谈起。田长霖说,过去多年来,香港一直以地产、金融、贸易为经济主导,有过不少成功的记录,许多人以为这样走下去可以维持繁荣。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到,这样的经济基础不够健全。亚洲金融危机便暴露了这种单一经济结构的不足。香港回归后,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第一份施政报告中就提出要发展创新科技,去年更作为一个重要施政方针实施,这对香港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也是香港确保继续繁荣的重要条件。
田长霖担任行政长官特设创新科技委员会主席时,唯一的要求是不拿薪水,完全尽义务。他每个月从美国飞来香港,与董建华交换意见。针对有人说香港地价很贵、人工很贵,发展创新科技有诸多困难的看法,田长霖这样回答:硅谷是美国地价最昂贵、人工最昂贵的地方,但也是美国乃至全球最繁荣的地方,尤其是高新科技最发达的地方。由此可见,外在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关键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有切实可行的步骤,推动创新科技发展。可喜的是,近一年来香港人在探索未来发展路向时转变了观念,越来越支持这个新的发展方向。
田长霖认为,香港要成为创新科技中心,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创新科技委员会去年9月提出第一份报告后,许多知名跨国公司纷纷表达投资香港高科技行业的意向。这从短期说,香港马上就可以在资金、就业等问题上直接获益。但从中长期看,5年后才会见成效,10年后可把香港建成创新科技中心。如何才能收到这一预期效果呢,田长霖认为,香港应该重点、大力发展高增值产业,如新科技产业,通讯、信息、软件产业,还有中药产业,乃至成衣和纺织等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取得最佳比较效益,使其进一步增值。
田长霖建议,香港应该继续保持金融、贸易、航运、服务中心的地位,但必须使经济结构多元化。目前,香港在科研方面的投资只占GDP的1‰,而美国是2.5%,瑞典是3.7%,新加坡是2.5%。特区政府已意识到必须加大科研投资,今年将拨出50亿港元发展创新科技,这是好现象。
谈及一些往事时,田长霖显得很有感触。他介绍道,在香港发展创新科技的过程中,中国中央政府是很支持的。20年来他多次与中央领导人会见谈到发展科技、教育问题,中央领导人对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非常关注,并希望尽快推动取得好效果。
展望新一年发展前景时,田长霖说,香港创新科技委员会将于今年6月份提交第二份报告,届时也就完成了预定任务。委员会将向特区政府提出多项建议,包括设立50亿港元的创新科技基金,成立应用科技研究院等。他说,1999年是香港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现在许多外国大公司正在进行经济战略规划,准备重新向亚洲大举投资,香港应加大吸引外来投资力度,创造机遇,迎接挑战。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参选报名工作开始当天,以个人身份或由澳门社会团体推荐领取报名表的人数达300余人。图为在报名处领取报名表的长队。
新华社记者张永青摄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宝岛山水美如画
王绪圻
造化钟神秀。台湾是那样的绰约多姿,景色迷人。山清水秀,树绿花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处处可见,观光景点比比皆是。早在清朝建省时即有“八景十二胜”之说,其中有玉山积雪,安平夕照,大屯春色,鲁阁幽峡等等。去年年末,我们大陆学者一行六人应邀到台湾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趁机畅游了日月潭、阿里山森林风景区。
日月潭风景区有“山中明珠”之誉,旧称水沙连,也称双潭,位于台湾中部的唯一不靠海的南投县,是台湾省最大的湖泊,面积有一百多平方公里。该潭因北半边圆似太阳,故名日潭,南半边弯如弦月,故名月潭。我们到达日月潭已是下午了,分秒必争,赶紧去码头租船游湖。我举目四望,青山环抱,群峦叠翠,湖面浩渺,碧波荡漾,山色湖光远比传说美丽动人。我们乘船游兴正浓之时,日落西山,暮色苍茫,晚风习习,凉意阵阵,别有一番情趣。
日月潭四周巍巍群山,山中又有多处名胜古迹,例如玄奘寺古色古香,金碧辉煌,清雅庄严,陈列有从日本运回的玄奘大师舍利子;又如慈恩塔高九层,美丽的小风铃垂于檐下,自塔上远眺湖景,四周佳景尽览无遗;再如,玄光寺四周花木扶疏,自成天地。夜晚笔者登上了闻名遐迩的文武庙,庙宇黄顶红墙,极为壮观,庙内供奉着孔子、关公的塑像。为发展旅游观光事业,管理者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例如包括美国、日本等游泳健将在内的二百五十多个团体万人横游日月潭、台湾省观光杯舞狮技艺比赛、花车花艺嘉年华会、邵族丰年祭及钓鱼比赛、环湖健行等活动,以吸引招揽更多的旅游者。
提起阿里山,祖国大陆不少人耳熟能详,因为“高山青”之歌唱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乘车前往阿里山的途中,陪同我们的台湾年轻人说,孩童时代,父母长辈教了一首儿歌:“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座阿里山,阿里山中有神木,明年我们回大陆。”这首儿歌是五十年代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积极推行军事反攻政策,妄图重返大陆的产物。时转势移,今天在台湾已成笑谈,有人甚至反其意而用之,回祖国大陆是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国家的和平统一。这首原本反共的儿歌,借用了阿里山的标志神木,从另一个角度点出阿里山魅力引人之所在。阿里山除了森林、神木之外,云海、日出、晚霞以及登山小火车均为备受称道的山中奇景。
第二天起早登高去祝山,我们徒步循山间小径目睹了闻名于世的千年神木。神木是阿里山的象征。只见空留巨树低部,两段树干倒卧其旁。神木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树龄越三千年,高三十五米,胸围五米,是阿里山最古老的树木,世所罕见的树中庞然大物。时乖命蹇,据记载一九五六年秋天被雷击成枯木,一九九七年再次遭到雷击,成为现在的样子。不过左上方凉亭里书有“神木颂”的石碑,是留给后人们永久的纪念。值得人们欣慰的是距阿里山神木不远之处,已有不少参天粗大的红桧,堪称神木的后起之秀。沿途树木茂密,遮天蔽日,移步换形,目不暇接。
途中我们又到了不大的姊妹潭,相传是两位山地姐妹相偕在此殉情。妹潭略呈圆形,潭水澄清如镜。姐潭呈长方形,中有雅致的木造亭台与岸边相连。还观赏到了相依为命的三代木,夫妻树等奇特的树木。旅游者中,有人唱起了:“……阿里山的姑娘美如画,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