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山西痛下决心治汾河
新华社记者高风本报记者刘伟
寒冬,朔风扑面,记者北始汾河源头,南至汾河入黄河口,行程700多公里,所闻所见,感慨万千。
汾河污染严重超标
汾河是山西省境内最长的河,也是黄河北岸一条重要的支流。穿越全省27个县(市、区),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以上。
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秦穆公曾有“泛舟之役”,汉武帝数次乘龙船至晋,也是经渭河、黄河,上溯汾河而来。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汾河仍可放排行船。
然而,就是这么一条滋养三晋人民的母亲河,由于近十几年来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致使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汾河源头至太原的河段中,有70%的河段污染严重超标,太原以下500公里的河段,水体污染更为严重,现在已成为无使用功能的污水河,鱼虾绝迹。据多年统计,汾河年均接纳污水量3.5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山西全省污水排放总量的50%。
与此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严重,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到总面积的42%,致使泉源日渐衰竭,地表径流量减少;加之河道堤防严重不足,堤防总长度不足汾河的1/4,防洪形势严峻。
千里走汾河
汾河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1998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毅然决定,苦战5年,治好母亲河!
去年年末,一向寂静的管涔山谷,显得空前的热闹,望着从地下喷涌而出的清泉,省委书记胡富国同志动情地说:“如果千里汾河从北到南,都流着这样清澈粼粼的水那该有多好。”省长孙文盛同志也掬起一捧汾河水,充满激情地说:“青山常在树为本,汾水长流林为源,汾河的源头要保护好,源头附近的煤矿、炼焦厂一定要搬走。”
由胡富国、孙文盛主持的治理汾河现场办公会,从汾河源头开起,在凛冽的寒风中,穿山越岭,行程千余里,历时10余天,看点百余处。省里主要领导千里走汾河的举动,成为年末山西省最引人注目的新闻。
治理汾河深得民心
在汾河上游的静乐县河滩,县里组织的治汾大军正在修筑一条十里防洪大坝。由于这里正是汾河的拐弯处,过去每逢大雨,河水暴涨,就会冲破堤岸,淹没县城和附近的村庄。今年县里及早动手,发动干部和群众,修建一条又宽又厚的十里大坝。如今坝基已起,弯弯曲曲,像一条长龙横在汾河岸边。
在祁县城赵乡的治汾河段上,河堤上每天都涌动着筑坝的人群。汾河在这里有一个大弯,如裁弯取直,就可以既疏浚河道,又造出千亩良田。祁县把修造这一河堤作为一项冬季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秋收刚一结束,县里就调集人马,在这里摆开了战场。
年已54岁的稷山县城关镇机关工会主席姚福成虽身患高血压病,仍然主动上了筑坝第一线。1998年10月10日,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使他一头栽倒在大坝上,最终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从此,这里的治汾工地上又多了一支特殊的家属突击工作队——姚福成的妻子史多贤领着儿子和女儿,加入了治汾筑坝的队伍。
治理与开发并重
新绛县店头乡建成的“生物堤坝”引人注目。只见堤坝脚下种着一行行棉柳,堤坡上栽着密密麻麻的窝桑,坝顶是挺拔的桐树,共同构成了一道绿色屏障。生物护坝工程的原理是靠植物的繁茂根系,把大坝和沙土牢牢“网住”。1996年汾河水患肆虐,新绛县境内的堤坝多处决口,只有店头乡18公里的河段安然无恙。生物护坝工程还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当地群众编的顺口溜说:“柳编篮、桑养蚕、桐树长大可挣钱,一公里能赚一万元。”
新年伊始,山西省已制定出了治理开发汾河的一整套方案。按照干流与支流同治、治水与治山兼顾、治河与治污并重、治理与开发并举的指导思想,在三五年内,使汾河水清堤固,并成为山西新的经济增长点。(附图片)汾河已成黑河安小虎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这是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记录:500名扫雷官兵日均扫雷600多平方米,人均排除地雷等爆炸物900多枚;扫雷工效是同类雷场作业的10倍,迄今为止,没有牺牲1人
扫雷奇迹从何而来
本报记者张帆
不久前,记者第四次来到位于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的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从宣传干事老孔成堆的照片中记者翻到了这样一幅照片:这是老山偏马地区一块经过官兵们多道扫雷作业后即将交付群众使用的土地。为了使群众确信这块土地已没有任何爆炸物,官兵们手拉手,徒步来回踩踏。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扫雷队的指挥长李智伦,在他身后是政委李作久。在这块“80年代上甘岭”如此“潇洒走一回”,可见他们内心那份十足的自信。
科学扫雷再撼老山
但就在一年前,李智伦和李作久以及手下官兵们却没有如此心情。当时,中越边境云南段的第二次大规模扫雷刚刚拉开序幕,国务院、中央军委要求的扫雷面积为109.67平方公里;雷区划分为117片,共埋设有美、苏等国制造的18种约80万枚地雷以及10多万发炮弹、手榴弹等爆炸品。按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第二次扫雷行动务必在1999年年底前完成,务必做到“扫雷彻底,封围永久,不亡人,少伤残”。
时间有限,经费有限,既要保证作业的速度和质量,更要保证官兵们的生命安全,是依靠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经验,搞人海战术、遍山撒点,还是适应现代战争的新形势、新要求,走科技扫雷的路子?工兵出身的李智伦在扫雷部队第一次党委会上代表部队作出选择:依靠高科技装备和先进的扫雷方法,培训和使用熟练掌握高科技的人才,以科学化的组织管理在1280公里的边境线上展开一次现代化的高科技的扫雷行动。
雷场——高新装备的摇篮
一场骤雨后,者阴山愈显苍翠,树林里,山雀在低低地鸣叫,洼地蓄满了雨水,不时冒出两三个水泡。在某高地的一块缓坡上,一队战士侯伟杰正和几个同伴在紧张地进行人工搜排。小侯顺利地排除了几颗地雷之后,紧张的神经略微松弛了一下。接着,侯伟杰又用探雷针继续探索前方,当雷针接触到土层下一块硬物的时候,他判断是石块,没有更多注意,随即就踩了过去,就在这一瞬间,只听见一声闷响,一颗72式步兵雷炸响了,小侯一下子倒在地上。
战士们奔过去扶起侯伟杰,两条腿居然好好的,脱去扫雷鞋,鞋底有个7厘米大小的洞。经检查,发现侯伟杰除脚趾轻度骨折外,身体其他部位没有遭到任何损伤。军医们说,是小侯那双新型扫雷鞋保全了他的双腿。这双神奇的扫雷鞋就是扫雷部队与第三军医大学联合研制的新产品。在一年多的扫雷作业中,共发生过5次地雷和手榴弹爆炸,这种新型扫雷鞋对保护战士们的生命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扫雷行动中,扫雷机具和防护设备是至关重要的两项装备。在山岳丛林中扫雷,必须根据其特有的地形、地貌和雷种改良部队现有的装备并重新研制新的装备。指挥部从扫雷的第一天开始逐步形成了科研院所与雷场“两点一线”式的奔波。他们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将这117片雷场变成催生新式装备的产床和摇篮。现在扫雷部队的武库中,已有安梯扫雷爆破筒、链锤式扫雷机等9项扫雷新装备,其中两项获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三项获三等奖。
科学化训练出战斗力
24岁的扫雷二队一班班长马永信,过去是一名学机修和汽修的战士。1997年11月,当他和战友们一起走进雷场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一年以后,他能以个人排雷1900余枚、爆炸物3000多发的成绩,荣膺“扫雷大王”的称号。和马永信的情况类似,500名官兵中仅有28名干部和3名战士参加过第一次扫雷,新入伍的战士连地雷都没有摸过。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让战士们熟练地掌握扫雷技术和新装备,除了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外没有别的办法。
本着“边扫边训,边训边扫”的指导思想,在开始扫雷以前,指挥部对干部进行了7天的集训,各扫雷队进行了52天的适应性、针对性训练。训练的重点在如何判断探雷器、探雷针遇到地雷时的不同反应,同时组织新队员观看扫雷录像资料,让一线的扫雷骨干讲讲自己排第一颗地雷时的体会。在对重点科目进行考核之后,部队就拉上了雷场。
截至1998年12月28日,云南扫雷部队已扫除雷区面积66平方公里,排除各种地雷28万余枚,爆炸物5.5万余发(枚),新增和恢复生产用地、经济林地3万亩,开辟边境公路25公里,完成永久性封围22.9平方公里。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三门峡引来天鹅
万余只白天鹅从西伯利亚及北方地区,飞临黄河三门峡库区。
自“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蓄水后,库区每年春、秋季节形成碧波荡漾的湖泊。199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又把三门峡黄河库区周围195平方公里确定为湿地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三门峡地方政府加大了水质污染治理力度,使此处黄河水质明显改善;三门峡库区多年来坚持绿化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搞好水政执法,使库区自然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同时在群众中深入开展“爱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从而为白天鹅营造出一方安居的“家园”。
(谢守祥胡龙光)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白鹿洞又有白鹿
日前,深圳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园三头白鹿在庐山白鹿洞书院找到归宿,白鹿洞的千古神话变为现实。
唐贞元年间(公元786年左右)文人李渤、李涉兄弟在此隐居读书,李渤性爱娱鹿,所养一头白鹿驯良可爱,相依为伴。从此,李渤被称为白鹿先生,其居地名曰白鹿洞。北宋江州乡贤明起等人办起白鹿洞书院,南宋朱熹任南康知军,复兴白鹿洞书院。后人根据传说,砌建一洞,雕刻一石鹿,虽流传后世,但留下白鹿洞不见鹿的遗憾。
白鹿洞书院为弥补这一遗憾,多年四处奔波,一直未找到白鹿。去年,他们终于在深圳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园找到白鹿,并在该园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一公一母一幼三头白鹿。
(尹超海)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一波三折“喷施宝”
钱江
日前,广西著名农民企业家王祥林来到北京,在国家科技成果办公室主持下举行新产品“根多壮应用推广会”,年高德劭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亲临会场予以支持。原来,早先喷洒于植物叶面的“喷施宝”系列又向拌种进军了。王祥林却一度拉开话题,谈起“喷施宝”价格的一波三折。
“喷施宝”售价低廉,可喷洒1亩地的1支药液在3角多钱的价位上保持了将近8年。这几年,王祥林发现“喷施宝”销售渠道有阻滞现象。原来,低廉的价格也有负面效应,就是销售收益不高,导致经销商失去热情。有人劝他赶紧提价,特别是提高销售折扣。王祥林大为苦恼:“喷施宝”是卖给农民的,难道不应该想想农民的收入水平吗?农民出身的王祥林这样一想,产品更新提高售价暂且不提。
但是,“喷施宝”远程投放和广泛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再次明显化了,而且出现了假货。价值规律是无情的,销售渠道不畅,定然行之不远。接受了教训,目前的第三代“喷施宝”增加了抗旱、防寒等新功效,加上防伪包装,提高了销售商的利润,出厂价格也略为提高。结果,“喷施宝”的销路拓宽了。原先,王祥林一个心眼搞科研,搞生产,现在,他多了一个心眼搞销售。这个心眼赋予“喷施宝”新的形象。
由此看来,科学技术要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诸多环节都不容忽视,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最终都难免头撞南墙。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百姓安然心自安
中共河南周口市委书记张锦同
张锦同,1956年生,1989年7月毕业于中央党校研究生班。历任乡党委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周口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95年7月任周口市委书记至今。
说心里话,我们周口市率先在河南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综合治理的一个典型,完全是“逼”出来的。
我到周口上任之时,当地的社会治安情况不太好,广大群众对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的要求十分强烈。作为一名市委书记,党把事业发展的重任交给我,要是连这方百姓的基本安全都无法保障,还有何颜向党交代?!
于是,在一番深入调研,与同事们反复商讨后,我们决定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以居委会为依托,以党支部为核心,以警务区为基层警力单位,以“精神文明共建理事会”、“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为辅助配套力量,探索“五位一体”的治安新格局。
如今,全市62个小区有90%多实行了封闭管理,24小时的治安巡逻与公安“110”有机结合,增强了防范和打击力度。一年来,全市刑事和治安案件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0%和40%多,群众安全感增强了,生活方便了,文明气息浓厚了。
“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文明’,‘文明’有了,会反过来促进‘安全’。”从居民们这朴素的话语看,我们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的路子是摸对了。我想,一个地方“芝麻官”,只要咬紧牙关,提足精神,干成一两件群众打心眼里说好的事是不成问题的。(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寻求脱贫新支点
中共湖北建始县委书记黄振益
黄振益,土家族,大专学历。曾任恩施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建始县委书记。
1996年12月,我到建始县上任时,建始正面临资金奇缺、干部职工工资都难以按时发放等种种困难。我当时想,困难再大也能克服,关键是不能“竭泽而鱼”,搞短期行为为自己捞政绩,而是要直面现实抓发展!
为了使县域经济走出低谷,必须为山区人民寻求脱贫致富的新支柱,两年来,全县迅速发展了魔芋产业,使魔芋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万多亩发展到现在的5.5万亩,商品收入达到3亿多元。与此同时,我们狠抓了“三百工程”(百万头生猪,百万只山羊,百万只家禽)建设,把畜牧产业化经营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今,全县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经济总收入的37%。此外,我们还利用本县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远山用材林,近山经济林,千家万户兴庭院”的布局,加快推进了50万亩速生丰产林和50万亩高效经济林建设,把林业逐步建设成了强大的后备产业。
由于我们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由1993年的33.6%下降到了去年底的1.8%,提前两年基本实现全县整体脱贫。(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透视

静静的苏州河缓缓流过周家桥,周家桥里住着7000棚户居民。上海市长宁区政府为了不把棚户带入新世纪,举债11亿元成片改造周家桥。
棚户人家喜乔迁
本报记者郭伟成
拆掉棚户,高楼近在眼前
夜半,万籁俱寂。苏州河畔,上海市长宁区动迁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想不到,周家桥改造动迁的硬仗就这样打响了:动员拆迁才一个月,第一期改造的6.08公顷范围内2700户居民签约率已达94.2%。借着稀疏的星光,区长姜梁和副总指挥彭爱民又来到拆迁中的小花园、顾家弄,走到南头那刚刚拆完的一片,猛一抬头,远处虹桥开发区灯火闪亮的高楼,没了棚户的遮挡,居然就在眼前。
改造旧棚户区,是上海人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长宁区委书记茅明贵说:“全市计划到2000年完成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拆迁任务,它关系到上海以什么样的城市面貌迈向21世纪。长宁,是上海的西大门,改造任务繁重。”
这是一场硬仗。直到1997年底,在“365万平方米”范围内,还有125万平方米没有拆除,加上需要附带拆除的危旧房,共有425万平方米。这样一项浩大工程,没有房地产商开发怎么办?上海市决定,由政府“搭桥”,用房产企业的空置房源安排动迁居民,政府给予补贴,并把拆除危棚简屋的土地建成临时绿地,作为城市将来发展的土地储备。长宁区,就是这盘棋上的一着。区政府决定举债11亿元,一举拆除周家桥地区占地16公顷、建筑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的棚户区,动迁居民7000户,单位111家。动迁指挥部成立了,区领导挂帅。刚刚完成另一个棚户区苏家角动迁任务一心想休整的彭爱民,又被区政府“点将”,担任这项真正是“爱民工程”的副总指挥。
盼着动迁的女孩子,渴望童话般的小屋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梦,却并不一样。
小花园,是周家桥街道的一个居委会。白静平迁到小花园已经34年了。一家7口人,丈夫,14岁的女儿,还有老母,弟弟,弟媳和儿子,蜗居在两间房,外加一间阁楼上。白静平带着我们来到她家。她指着那巷子说:“你瞧,人家弄堂一线天,我们这儿连一线都没有。”天上飘着雨丝,我们却不得不收起雨伞。因为,这弄堂窄得连伞都进不去,高低不平的地面上,淌着积水。
白静平前年下了岗,如今在居委会工作。她说:“这些年来,上海长高了,好看了。出去转一转,再回到棚户区里,真觉得越来越差了。大家盼星星,盼月亮,都盼着早点动迁。”白静平的女儿婷婷已上初中了,做梦都想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婷婷说,等搬迁后有了自己的屋子,要漆成紫罗兰的颜色,像童话里的一样;还要有一个开放式的书架,课本啦,小说呀,还有童话故事,把书各放一边,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把书都塞在床底下,找什么书,还得把书箱拖出来,摊一地。“喔,对了,家具也要小孩的,不要大人的。还要给小屋起个名,当然,也是童话里的。”要搬迁了,白静平更是喜上眉梢,她把家里用了多年的圆台面都扔了,打算到了新房子来个老店新开。只有一样,白静平觉得难以割舍,那就是棚户区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好邻居。
棚户变绿地,周家桥好看了
家住顾家弄1595弄149号的宋福元,今年已经81岁了。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从苏北来上海谋生,拉黄包车,踩三轮车,就在这苏州河边的周家桥住下来。想不到,一住就是几十年。
周家桥是沪西工人聚居的地方,几十年来,这儿人越住越多,弄堂越来越窄;这些年来,虽然装了电话,接通了有线电视,但生活中还是有诸多不便之处。近几年,不断有房地产开发商到周家桥来,人们不止一次传说着“要动迁了”,可总是空欢喜一场。这回终于真的要动了,周家桥人心里才踏实。
动迁,涉及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困难矛盾多,工作责任重。小花园居民刘秀妹一家人向动迁组提出过分要求,但是,动迁组仍然耐心疏导,按政策给予帮助。签约那天,一家人感动得连夜缝制了一面“真心为民”的锦旗,送给动迁组工作人员。
动迁人员用“为民”、“爱民”的精神感动了居民,取得了居民的支持。第一期动迁中,居民的签约率达到100%;仅仅100天,一号地块已经拆平并建成了生机盎然的绿地。住惯了周家桥的宋福元老人说:“拆了棚户建绿地,这周家桥越来越好看了。搬新房,困难再多也要去,阿拉可不能拖动迁的后腿。”
惜别老宅之际,小弄流传许多新故事
要说这苏州河边的周家桥,还真有的看。
每到傍晚,你就等着听那弄堂里的铃声好了。“嘀铃,嘀铃,门窗关关好,东西收收好,火烛要小心。”365天,没有一天不响的。
在周家桥的弄堂里,可以听到苏北话、山东话、上海话,也有苏锡常一带的方言。这就是上海。端午的粽子,中秋的糖芋艿;清明的团子,重阳的糕;山东人的饺子,上海人的馄饨,邻里之间也忘不了端一碗,还一勺的。顾家弄47支弄的刘素珍老人是苏北人,左邻汪家是山东人,右舍张家是无锡人。他们从1952年搬到这里,屋连屋生活了46个春秋,祖孙三代已有21人。但是,无论是老辈人还是第二、第三代,从未吵过架,红过脸。汪家的儿媳妇生孩子一年后要上班了,刘素珍就成了孩子的外婆。张家的儿媳妇下岗了,刘素珍又一次次到居委会去给她登记求职;汪家见刘素珍烧煤球炉子做饭,拎进拎出太辛苦,就给买来了液化气灶具。从此,刘素珍再也不用烟熏火燎地做饭了。“邻里好,赛金宝。”这是周家桥棚户区居民的口头禅。
但是,黛瓦灰墙的平房和小阁楼,狭窄的棚户小巷,毕竟和现代化的都市不再相称。周家桥的居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在惜别老宅的时候,共产党员、居委干部,再次成为邻里的榜样。所有的居委干部都是第一批带头签约,小弄里又流传着许多新的故事。小花园的唐秀云老妈妈,一个儿子痴呆,还要抚养一个外孙女。动迁组按政策分给她一个大中套。但是,唐秀云付不出房子差价。有人出主意,可以通过动迁置换服务,同别人置换一个小中套,还可以赚进二三万元。唐秀云说:“政府举债为我们动迁,我们怎么可以再利用政策赚钱。”她主动要求动迁组给分配一个较小的居室。友爱村居民吕文楼分了大二室换小二室,因为层次、朝向,换了七八套。最后看中了房子,还有1000多元差价付不起。动迁组的同志每人捐出100元,帮他付了差价。吕文楼的妻子身患绝症数年,他也从未掉泪。这回,当他手捧充满友爱的捐款时,被人间真情感动得哭了。
随着动迁改造的开始,苏州河、周家桥的地图都要改变了。但是,那在久远岁月里的小弄故事,却会久久地留存在人们的心里。(本文照片均由甘建华提供。)(附图片)周家桥棚户区从棚户区动迁到丰庄小区的居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