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向前看·允许看·回头看
张研农
邓小平理论以简明扼要又博大精深而令人崇敬,以通俗易懂又实在管用而为人喜爱。许许多多的话,言简意赅,脍炙人口,常学常新,常用常新。
向前看、允许看、回头看,就具有这样的风格。这“三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阐述的思想。这“三看”,虽然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讲的,但细细想来,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它们体现了一些共同的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尊重实践,革命胆略、务实精神,贯串其中,凝结其里,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统一。今天,当我们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胜利又面临更加艰巨复杂任务的时候,在我们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又遇到一些从未遇到的困难和风险的时候,重温这“三看”,不由人不感到开窍,感到亲切。
向前看,这是我们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知难而进的基本出发点。历史总是始终向前发展的,向前看是事物前进规律的客观要求;人民群众的实践总是生机勃勃的,向前看是适应实践变革的内在需要;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社会进步的基本走向是清晰的,向前看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政治品格。大到人类社会发展,小至个人成功之路,从来不可能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创业维艰,奋斗以成。问题、困难、风险什么时候都会有,更何况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很快,很深刻。当年我们靠向前看走过来,拨乱反正,全面改革;如今更当向前看走下去,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唯有向前看,我们才能把思想、意志、智慧和力量更好地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才能对我们的发展目标和改革任务充满攻坚必胜的信心,才能以宽广眼界观察事物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着眼新的实践,振起奋斗的力量,做好正在做的事情,创造新的发展业绩。
允许看,这是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面对种种严峻挑战,必须始终树立的宽阔胸襟和鲜明态度。允许看的理论基础是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过程,认识是过程,真理也是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先有后、有深有浅、有正有误,是正常现象,强制不能解决问题,争论解决不了问题。可行的高明的办法就是允许看,让事实说话,让实践评判。改革是一场伟大试验,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伟大创举。既然是试验,是创举,就要允许看,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否则,我们的思想就会停滞不前、凝固不变,工作顶多是原样复制、简单重复。允许看,才能更好地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通过实践深化已有的认识,通过不懈探索进一步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规律,才能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支持鼓励知识创新和知识的创造性运用。
回头看,这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深刻变革的国内形势中,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更加自觉运用的重要方法。回头看就是总结经验。毛泽东曾说过,靠总结经验吃饭。邓小平要求,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江泽民强调,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总结经验结合起来。这些话闪烁着科学认识论基本观点的光辉。经常回头看,可以更好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温故知新,增强自觉,从而更好地统观全局,科学决策,规划进程,指导工作,顺利到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彼岸。
向前看、允许看、回头看,各自内涵丰富,意义重大。联系起来看,又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联贯起来做,又是一个过程、一个链条中环环相扣的步骤。向前看,才能清醒地自信地允许看,使之有大胆干和鼓励试的明确方向和度的恰当把握;允许看,必然要求及时地认真地回头看,以做到“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回头看,有助于坚定地科学地向前看,使之看得更远更深更准,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如此循环往复,犹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现认识的飞跃,获得实践的成功。如此运用操练,犹如边干边学边思考边总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9版(理论)
专栏:

拓宽思路求发展
钱满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改革的突破、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理论飞跃、思想解放的基础上的。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深入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联系工作实际,我们感到,要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更新观念,重点做到“三破三立”。
破除传统计划经济的旧思维,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人脑子里的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仍然习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老一套”。在指导和引导区域经济发展上,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只讲产值产量指标,不讲经济运行质量;只讲企业生产,不讲市场开拓。有的部门管理经济工作还是习惯于下命令、压指标,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针对这一情况,浙江海宁市委、市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同时,要求各级干部加强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切实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善于研究市场、利用市场,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市在国企解困、资产重组、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等工作中,用改革的思路来运作和管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增强了全社会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破除所有制结构“越公越纯越好”观念的束缚,确立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所有制之间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观念。十五大报告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海宁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按照十五大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加快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海宁市属国有企业大部分是小型企业,需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搞活,更好地发挥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全市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规范的原则,把国有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结合起来,使市属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后,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要求的新的运行机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鼓励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破除“无所作为”、“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束缚,进一步确立敢闯、敢试、敢发展以及实干意识。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一些干部等待观望的思想严重,求稳怕乱,凡事都要等上级下文件,定调子,遇到新问题、新矛盾绕着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试,不敢闯。也有的干部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不思进取。我们认为,要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破除这些思想障碍,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当前,面对新一轮经济竞争,我们应进一步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不论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多大,已经取得的成绩多大,都要振奋精神,戒骄戒躁,敢闯敢试,敢于发展,敢争一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

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历史飞跃
萧裕声陈宇
二十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特点,作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实现科技强军等一系列重大的思想理论原则和方针政策。中国军事理论界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战场,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中国军事科学研究产生了历史性飞跃。
第一个飞跃——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对当代战争与和平问题以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根据这一论断,会议作出了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把国防建设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利用和平环境,从根本上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建设上来。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指导下,军事理论界对涉及到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若干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关于战略性转变的实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要求我们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战争与和平的形势,一方面要切实从临战状态的习惯思维上转过来,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抓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从这个基本原则出发,我们实行的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包括:在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从应付大战的直接威胁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道,从孤立地考虑国防建设,转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建设的大局下行动;从单纯着眼于军事建设,转到更加重视包括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实力和潜力,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和平外交和武装后盾,战备设施和国防科技、国防教育等综合国力建设上来;从只重视常备军建设,转到包括常备军、后备力量、国防科研、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军事思想、国防观念等国防总体力量的建设上来;从在军事战略上单纯考虑全面大打和打世界战争,转到在不放弃努力推迟和遏制大战的情况下,重视研究对付局部战争的作战方针和进行必要准备上来;等等。
实行战略性转变,需要认真研究和处理几个关系。主要是:关于世界战争和局部战争的关系,关于发展经济建设与发展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关系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行战略性转变中,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和坚持改革,同时又要把国防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同国家的经济能力结合起来,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实行战略性转变,要求军事科学研究不断深化和提高。全军通过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学术研究和探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这包括:在实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中,依然做好打赢局部战争的准备;军事战略必须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而转移,必须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而转变,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大局等。
第二个飞跃——加强质量建设研究,探索我军在和平时期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江泽民同志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后,对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作出了一系列指示。军事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着重研究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形成了第二个飞跃。
1990年12月,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根据新时期人民解放军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的总要求。1991年6月,江泽民同志参加了军事科学院组织召开的海湾战争研讨会,其后又三次视察军事科学院,要求关注世界军事技术革命给军事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对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在1993年初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要求全军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加速人民解放军的质量建设,提高应急作战能力。1995年,他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又强调了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思想,切合当前世界军事形势的变化要求。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都重新调整了军事战略。加上八十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标志的世界军事革命的出现,特别是1991年海湾战争表明未来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使我们看到了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重视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军队质量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继对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研究之后,全军对“质量建设”展开了空前的讨论和研究。
全军在质量建设研究上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比如,质量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策略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大局;标准是打赢现代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是从政治、军事、作风、纪律、保障等方面加强全面建设。在指导部队质量建设的课题上,强调要认真做好军队质量建设重大问题的系统调查论证,做好新时期军队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推广理论研究成果,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等。
第三个飞跃——研究科技强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科技强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是军事科学研究的又一个历史飞跃。
随着世界军事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央军委提出了“科技强军”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思想,即“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性、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这对指导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迎接高技术战争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强化科技强军意识,要与发挥人民战争的传统优势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是推动军队建设的有力杠杆,其迅猛发展加速了军事思想的现代化进程。不论是继承发展原有的军事科学,还是借鉴外国的军事科学,都需要我们增强科技意识,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竞争的角度审视和规划我军的现代化,提高用科技强军思想指导部队建设的自觉性。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新的情况,积极发展人民战争的思想,努力从作战思想、作战指挥、力量组合等多方面,综合寻求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立足现有装备克敌制胜的办法。
引进学习与自力更生并举,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针对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必须提前研究出对策,努力加大科研投入,保持科研水平不落伍。着力研制和发展符合我国特点的“杀手锏”,使我们的尖端军事技术领域有独到的和相当的威慑力。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需要赶的东西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打歼灭战,高起点、有重点地发展新技术装备,确保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立足于国内。
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指导军队建设。在推进科技强军的主要着眼点上,军队建设要突出教育、人才和科研这三个重点。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科研是关键,要把它们紧密结合起来。抓好科学技术的转化,尽快形成战斗力,坚持不懈地抓好部队现代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和普及,提高广大官兵的科学文化水平,使部队的科技素质与高技术战争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是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核心问题。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新课题,而不仅仅是个战法问题和作战方式、样式问题,需要从其基本特点和规律上作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使我军联合作战的能力,逐步适应在不同战区、不同地域的作战需要。


第9版(理论)
专栏:

面向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
叶金生
内容提要:●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依靠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时代,未来新的伟大实践需要理论创新。
●面向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理论创新肩负着重大责任。理论创新关键在勇于和善于探索。
●要为理论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重视理论研究,加大理论创新的投入。
人类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带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依靠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时代。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总结二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依据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廓清前进道路上的思想理论障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的实践得益于理论创新,面向新的伟大实践,更需要理论创新。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起点,也是面向新的伟大实践进行理论创新的开端。新时期理论创新成果的最精华部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仅为当时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马克思主义新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提出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在实践上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在理论上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开辟了道路,有些理论观点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就没有二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没有二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二十年来我们在理论上的创新及其形成的丰硕成果。
二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改革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实践特别是深层次改革才能避免盲目性;改革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才能避免走弯路;改革必须有科学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方案、步骤,这样才能审慎稳妥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避免震荡和风险。在这些经验中,面向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用符合当今时代,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符合当今改革和发展实践的正确理论来指导改革与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如果要对二十年来我国理论创新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的话,应该说这二十年是思想异常活跃、理论创新深刻、研究成果丰硕的二十年。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二十年理论创新的最精华部分。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十年来,我们的理论创新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进行,这个核心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根本特点在于:理论上是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中心,实践上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也就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首要的根本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剔除了附加到社会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充分估计了时代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实践带来的种种变化,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具有独创意义的发展。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理论创新关键在勇于和善于探索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挑战,继续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理论创新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面前,保持理论之树常青,关键在于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勇于和善于探索。勇于探索,就是要着眼于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正视和揭示实践中存在的矛盾,敢于突破不适应新的实践发展的定论;善于探索,就是要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既继承前人又不囿于陈规,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把握本质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避免被虚假现象所迷惑。
理论创新的源泉是实践。二十年的理论创新历程,在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突破。一个层面是紧紧抓住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操作性、运行性的经济技术问题,亦即应用理论问题,通过对实践的总结和对国外经验的学习与借鉴,理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另一个层面是针对改革深入推进,深层次的问题越来越多,且解决难度不断加大,迫切需要对一些基本的、重大的、宏观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的状况,从基础理论上进行创新。1992年初,面对股份制、个体私营经济、经济特区、外资经济、计划和市场、政府职能转变等改革开放实践提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重在立论,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判断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等,极大地促进了改革实践的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科学地回答了人们担心和困惑的问题,指导改革继续前进。二十年来理论创新的历程告诉我们,理论创新必须植根于改革实践,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只有这样,理论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才能常创常新。
理论创新的出发点是实事求是,基本要求是有科学的诚实态度。“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理论探索就是要有这样的诚实态度。回顾二十年来的理论创新,既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果,也经历了曲折和坎坷。所以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无论提出问题或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客观规律。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必须坚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进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
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从基本国情出发,顺应社会实践的需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内在矛盾,理论创新就会顺利进展,生机勃勃;反之,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理论创新的核心在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论创新是从问题出发的,也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矛盾出发的。对于理论创新而言,最大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我国正处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理论创新充满机会的时代。邓小平理论为我们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为进一步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
形成有利于理论创新的环境
理论创新是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是一个需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劳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其中既需要理论探索者的劳动,又需要社会提供适宜的环境。
理论创新有其内在规律。它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诸如社会需求,即社会实践对理论创新的呼唤;研究对象的发现,即社会实践过程中内在矛盾的发现;理论积累,包括探索者和研究群体的理论积累等。这二十年的理论创新就是伴随改革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入的。随着新世纪的临近,改革和发展新的伟大实践不断为理论创新提出新的任务。
理论创新需要适宜的环境。这包括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从软环境讲,就是要正确对待理论和理论研究。一是要重视理论。没有理论成果,就不可能有正确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功,最根本的是因为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重视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加强理论学习,首要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二是要关心支持理论研究。要吸引学者联系实际,为理论研究出课题、提供服务,让理论工作者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请学者和专家进入决策过程,从而为理论创新提供基础。三是提倡探索。理论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探求未知的过程,应当允许、提倡和鼓励探索。
从硬环境讲,就是必须为理论创新提供必要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人才是理论创新的主体。没有一批热心于理论研究和探索的学者、专家,就不会有常青的理论之树。理论创新工作既要出成果,也要出人才。要围绕“出人才、出成果”,建立培养高级研究人员的机制,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保证人才健康成长。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二十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同时提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的任务,并且把它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理论工作者一定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理论上进一步创新,不断获得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新的实践中开拓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