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办发出通知要求
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向各地、各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
通知指出,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工程质量状况,不仅关系到国家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工程质量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由于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忽视工程质量,违反建设程序,执法监督不力,建筑市场混乱,腐败现象严重,造成恶性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通知就五个方面的24项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
(一)建立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责任制。对基础设施项目工程质量,实行行业主管部门、主管地区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中央项目的工程质量,由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地方项目的工程质量,按照项目所属关系,分别由各级地方政府行政领导人负责。如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除追究当事单位和当事人的直接责任外,还要追究相关行政领导人在项目审批、执行建设程序、干部任用和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失察的领导责任。
(二)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基础设施项目,除军事工程等特殊情况外,都要按政企分开的原则组成项目法人,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定代表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凡没有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在建项目,要限期进行整改。项目法定代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组织能力,具备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项目法人单位的人员素质、内部组织机构,必须满足工程管理和技术上的要求。
(三)建立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要按各自职责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因参建单位工作失误导致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参建单位法定代表人的领导责任。
(四)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项目工程质量的行政领导责任人,项目法定代表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要按各自的职责对其经手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如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管调到哪里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都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二、严格执行建设程序,确保建设前期工作质量
(五)严格执行建设程序,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程序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环节。严禁任何部门、地区和项目法人擅自简化建设程序和超越权限、化整为零进行项目审批。对违反建设程序和审批权限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及其领导人的责任。
(六)严格把好建设前期工作质量关。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内容,达到规定的工作深度。各级项目审批机关对前期工作达不到规定要求和工作深度的项目不得审批。项目审批机关违反规定审批的,由上级机关追究其直接责任人和领导人的责任。
(七)严格实行项目决策咨询评估制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未经有资质的咨询机构和专家的评估论证,有关审批部门不予审批。重大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也要经过评估论证。咨询机构要对出具的评估论证意见承担责任。对评估论证意见严重失实的,要依法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三、健全工程管理制度,整顿建设市场
(八)必须实行招标投标制。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主要设备、材料采购都要实行公开招标,确需采取邀请招标和议标形式的,要经过项目主管部门或主管地区政府批准。招标投标活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诚信的原则。对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未经批准擅自采取邀请招标和议标形式的,有关地方和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工程监理单位也应通过竞争择优确定。
招标单位要合理划分标段、合理确定工期、合理标价定标。中标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后,严禁进行转包。总承包单位如进行分包,除总承包合同中有约定的外,必须经发包单位认可,但主体结构不得分包。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干预正当的招标投标活动,严禁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禁在同一经营实体或同一行政单位直接管辖范围内搞设计、施工、监理“一条龙”作业。对违反规定干预招标投标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论有无谋取私利,都要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处理;对转包和违法分包的单位,要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并追究法律责任。
(九)必须实行工程监理制。基础设施项目的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监理单位必须配备足够的、合格的监理人员。未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可,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得拨付工程进度款,不得进行竣工验收。监理人员要按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按作业程序即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得签字,并有权责令返工,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对未能履行职责的监理单位,要依法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对未能履行职责的监理人员,要取消其执业资格;对因失职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要追究法律责任。
(十)必须实行合同管理制。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和工程监理都要依法订立合同。各类合同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违约方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一)必须实行竣工验收制度。项目建成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由验收人员签字负责。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对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就交付使用的,要追究项目法定代表人的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二)必须把好市场准入关。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颁布资质等级标准和执法检查,依法加强对建设市场的监管。各有关部门对参加建设各单位的资质认定和市场准入,要严格把关。对咨询、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执业人员的素质要从严要求。因把关不严造成损失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及领导人的责任。
参加建设的单位必须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严禁无证、越级承揽工程。对违反规定承揽工程的,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并追究法律责任。
(十三)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工程咨询、工程监理、招标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都要实行政企分开,与行政管理部门脱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法人实体。
四、精心勘察设计,强化施工管理
(十四)工程建设要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搞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十五)工程勘察单位要全面加强对现场踏勘、勘察纲要编制、原始资料收集和成果资料审核等环节的管理,必须对所提供的地质、地震、水文、气象等勘察资料的质量负责。设计单位要严格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工程设计。对违反规定的勘察、设计单位,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依法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等处罚,直至吊销资质证书,并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十六)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努力推广使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先进技术和施工手段,建立健全现场质量自检体系。对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和隐蔽工程要有质量预检和复检制度。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必须对全部工程质量负责。对违反规定的施工企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依法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等处罚,直至吊销资质证书,并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十七)材料设备要严格进行质量检验。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要对采购的材料和设备质量负责,监理单位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惩处。
(十八)建设资金要严加管理。各有关部门和银行要健全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制度,对出现质量事故、存在质量隐患以及缺乏质量安全保障的项目,要停止拨款和贷款。对连续出现严重工程质量事故的地区和部门,有关部门要核减下年度投资并暂停审批新项目。
五、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把好工程质量关
(十九)加强执法力度。要把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大对建设领域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贪污受贿和截留、挤占、挪用、克扣工程建设资金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厉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加强政府监督。要继续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对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实行强制性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对在质量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处理。对使用国家拨款的建设项目和国家重大项目,要派出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进行稽察,并把工程质量作为稽察的重点。对稽察中发现有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发出整改通知,限期进行整顿,整改期间暂停拨付建设资金。
(二十一)加强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国家拨款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审计。对重大项目要进行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理。
(二十二)加强社会监督。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要将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名称和责任人姓名挂牌公示。项目主管部门和主管地区政府要公布质量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所有单位、个人和新闻媒体都有权举报和揭发工程质量问题。
(二十三)加强报告制度。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工程质量报告制度,加强施工现场检查。各项目法人的质量报告必须如实反映工程质量情况,工程质量负责人和监理负责人要对填报的内容签字负责。对重大项目的工程质量问题,有关部门和地区要及时报告国务院。对弄虚作假和隐瞒不报的,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人和项目法定代表人的责任。
(二十四)加强项目档案工作。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项目档案。从项目筹划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项目档案管理单位和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对失职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严肃处理。
通知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处理好发展速度、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的关系,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队伍建设,搞好培训和教育工作,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努力提高工程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对本地区、本部门基础设施项目和其他使用财政债券资金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整改措施,并将检查结果于1999年3月31日前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本通知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其他建设项目也要参照执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抓好质量重在落实
本报评论员
新春伊始,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针对当前工程质量管理混乱、事故频繁发生的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不折不扣地把每一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不仅是建设管理部门的大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
《通知》精神能否落到实处,关键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工程质量的好坏,事关扩大内需战略决策的成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任何一个领导者和建设者都不能丝毫掉以轻心。首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党政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要把工程质量当作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要组织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全体职工加强学习,强化质量意识,按照《通知》的要求,对照本地、本部门、本职工作的实际情况,逐条找出差距、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
强调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是《通知》的核心内容。各部门、各地区要对所管辖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确领导责任人,工程质量出了问题,要追究领导人的责任。党政一把手要亲自督促检查,所有参与建设的有关单位负责人,都要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责任,每个单位还要把质量责任制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岗位和职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通知》还首次提出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工程质量的行政领导责任人、项目法定代表人,参与建设的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都要按各自的职责,对其经手的工程建设质量负终身责任。这就促使项目建设各方面的领导者,都要以自己的职业信誉和法律责任为工程质量负责。
制度建设是抓好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通知》强调,要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法定代表人要对工程质量负总责。目前,有一半左右的重点工程还没有建立起项目法人责任制,必须抓紧建立。招标投标制是在改革中引进的一项管理制度,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目前处于混乱状态,一些部门、一些地区自立章程、自行其是,大搞行业垄断和地区保护。必须加快《招标投标法》的制定,尽快把招标投标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工程监理是保证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特别是在目前制度不健全、工程管理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尤为必要。必须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同体监理”、“一条龙作业”的状况,聘请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严格监理。要严格实行合同管理制,各类合同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违反合同规定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有工程建设单位,都要把建立健全四项制度作为工程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各地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整顿建设市场,按照《通知》要求,通过加强资质管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严禁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进入建设市场。要规范交易行为,清理和整顿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搞好工程质量,必须狠抓廉政建设,惩治腐败。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成为经济违法违纪案件特别是贪污贿赂案件的“高发区”,一些地方“工程上马,干部落马”,建设工程领域的腐败,已成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级党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做好对重大项目的稽察、审计工作,监督资金使用方向;严厉打击工程建设中的腐败现象,惩治腐败分子。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公布质量举报电话,扩大案件线索。坚决查处一批情节恶劣、影响极坏的大案要案,公开曝光,决不手软。
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搞好工程质量,是今年全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不但建设起一批现代化的设施,而且要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建设队伍,使我国的工程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工程质量状况有一个根本的改观。


第1版(要闻)
专栏:

二十岁的生命礼赞
——追记新时期的好战士李向群(上)
新华社记者贾永刘建新本报记者贾昭全
长江、漓江、南渡江,三条河流呼唤着同一个名字;
荆江、桂林、海南岛,三地人民呼唤着同一个名字;
从去年盛夏,到今年早春,在他的家乡,他的军营,在他长眠的大堤和永生的江河,人们一遍遍、一声声呼唤着他——
李向群!
一个只有8天党龄的党员。
一个只有20个月军龄的士兵。
一个只有20岁韶华的大特区青年。
一切都是那么短暂,留给人们的,却又那么绵长。
滚滚长江水,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
长江不会忘记,1998年8月28日送别李向群的那个悲伤雨天,湖北荆州城下3万人的南平镇全城空巷。灵车缓缓离去,成千上万的人迎着暴雨送了一程又一程……阵阵撕肺裂肝般的恸哭,盖过了长江波涛的咆哮:“向群,你真的走了吗?”
在古老的荆江大地,人们至今不相信这个顽强的生命会匆匆走远。每当太阳西下,56岁的唐绪秀就蹒跚到村口的堤坝上,等待向群归来。
“多硬的娃,咋会说走就走?”自从李向群静静熟睡在她的怀中,大娘不知面对东去的江水念叨过多少次向群的名字。
8月21日上午11时,当最后一次昏倒在大堤上的李向群被战友们抬到堤下,老人未开口,泪就下来了。那张她熟悉的脸上,已分不清是血还是泥,浑身就像泥水里捞出来的……
蘸着水,和着泪,老人一遍遍擦拭着李向群的脸和身子:“孩子,醒醒,你醒醒啊!”
“向群,同志……”任凭战友和乡亲们怎么呼唤,这一次李向群再也没醒来。
救护车长鸣着拉走了担架上的李向群,也拉走了老人那颗悬着的心……
这个可亲的形象,早已深印在大娘的心里。那是迎战第六次洪峰的8月16日深夜,乡亲们将控制住特大管涌的官兵们拽到村里小憩。在她家的房门口,李向群刚把脚伸进屋,又缩了回去,他指指鞋上的泥,对大伙儿说:“会弄脏地板的,就在屋檐下休息吧。”
那一夜,已经连续奋战了14个小时的战友们一倒下就睡着了,大娘却怎么也无法入睡,干脆扑打着扇子为他们驱赶蚊子。后来,她得知,这个懂礼貌的瘦瘦高高的小伙子叫李向群,是“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的抢险突击队员。
谁料,再次相见,竟是诀别。
这天上午,正在大堤上送水的唐绪秀大娘远远看到一个扛着沙袋的熟悉身影突然一软,她急急跑过去,躺在地上的正是李向群,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大娘伸手一摸,额头烫人,赶紧脱下手上的银镯子给他刮痧。
李向群慢慢睁开眼睛,挣扎着要爬起来。
唐绪秀一把将他摁住:“娃,你病成这样,不能再干了。”
“李向群,下去休息!”排长命令。
李向群仿佛没听见似的,扛起沙包就走。此时的他并不知道,无情的病魔正向自己袭来,只是凭着意志和毅力坚持着。一包、两包……一步、两步……10分钟、20分钟……就在大娘回家续水的时候,李向群一头扎在大堤上,吐出的鲜血浸红了头下的泥土,手里还攥着肩上滑下的沙袋……留在人间最后的姿势,仿佛一尊血肉雕塑。
“你把心血和精力用到了极限/你把刚烈和忠诚用到了极限/你把青春和热血用到了极限/由此,完成了一个士兵最后的冲刺……”
从湖北到海南,从广东到广西,从去冬到今春,一曲《李向群之歌》不知让多少人为他哭泣,为他惋惜。
20岁,人生最美的季节。然而距20岁生日还有4个月,李向群却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凝固在了大堤上。本来,正在海南探亲的李向群并没有接到催归的电报,是他从电视中看到长江告急的消息,提前两天结束休假赶回了部队;本来,突击队员名单上开始没有他的名字,是他4次递上决心书,6次出现在堵管涌、制滑坡的突击队里;本来,连日发烧的他已被连队强行送进团卫生队,是他悄悄溜出病房投入了新的战斗……
清理这位入伍前就曾经商的富家子弟遗物,在场的人都哭了——部队先后几次发给官兵的矿泉水,他一瓶也没舍得喝,整整12瓶,全攒在背囊中。班长王绍哽咽着说:“向群总是说灾区群众比我们更需要,留给他们吧。”
匆匆赶来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李德清夫妇没有流泪。也许是泪水早已流干,也许是把泪水强咽在肚子里,替儿子交上第一笔也是最后一笔党费,又把两万元慰问金捐给灾区之后,李德清向部队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留下来替儿子抗洪。
于是,千家万户从几天后的新闻联播中,看到了这样一组感人的画面:穿上儿子迷彩服和救生衣的李德清,出现在抗击第七次洪峰的队伍里。在儿子牺牲的地方,母亲王立琼献上的挽联随风飘动——
“白发人哭送黑发人,痛心疾首;是亲人也是守堤人,望子安息。”
静静相思河,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
相思河不会忘记,部队从长江两岸班师桂林城外流向漓江的这条碧绿小河边,每当夜幕降临,营区总有一阵洪亮的声音在天空回荡——那是点到李向群的名字时,全连官兵齐声答“到!”
在战友们心中,向群没有走,也不会走。相思树下,他的塑像还是往常那样的笑容;相思河边,他种下的菜还像往常一样葱郁。他喜爱的“小霸王”学习机和24本军事及文学书籍还像往常一样摆放在他整齐的床铺上,这台学习机曾帮助班里4名战友学会了微机操作。还有他亲手制作的工具箱、节约箱,还有他制作的训练器材……相思河边的一切,都让战友们觉得向群还和他们在一起。
短短20个月的军营岁月,与改革开放一起长大的李向群在“塔山守备英雄团”这座大熔炉大学校,实现了人生的一次次跨越:特区青年——普通战士——优秀士兵——共产党员——抗洪英雄。
训练场上,他被评为全团训练标兵;水火之中,他5次舍身救人;国防施工,他荣立三等功;军营内外,他留下的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故事,就像源远流长的相思河水,淌不尽流不完……
那次火中救险的壮举,战友们怎么也忘不了:1997年1月9日,一场大火吞噬了湖南沅陵县红水坪村的一户民宅,正在一河之隔参加国防施工的李向群看到腾起的浓烟,第一个向对岸冲去,扑进火海背出了一个小孩,又抢出了一台电视机。刚想扑打一下身上的火苗,凄厉的呼救声揪住了他的心:“不好,里面还有人。”燃烧的房顶上哗哗直落瓦砾,他随手抓起一个水桶往身上一浇,循着哭声再次冲进火中,从一间烟熏火燎的小屋里救出了奄奄一息的老大爷。大火扑灭时人们才发现,他头发、眉毛烤焦了,裤子只剩上半截,腿上燎起了一大片水泡……
得知李向群牺牲,桂林市郊的李临贵老人走了十几里山路来到了相思河边,将采来的20种野花一束束摆放在李向群的塑像前。自从认识这个活泼的小战士,他那孤寂的家增添了多少笑声。靠政府救济度日的李阿伯家中就一间低矮的小房,是李向群在春节期间约上4位战友为他搭起了厨房,又在房前屋后给他种上了菜。从此,70岁的孤老有了个20岁的亲人。部队开赴长江抗洪前,李向群还给老人送来了25公斤大米,劈好了足够烧一个月的柴,连水缸里的水也挑得满满的。
想起这些,阿伯老泪纵横,张开双臂紧搂着塑像,将苍老的脸轻轻地贴在那张年轻的笑脸上……
清清南渡江,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
南渡江不会忘记,向群魂归故里的8月29日下午,苍天动容,大雨骤歇,一道彩虹横贯江空。镇上的老人说:“阿群没有走,天边的彩虹不就是他的魂吗?!”
辞别儿子牺牲的地方,李德清夫妇默默把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撒入滚滚长江,随大江汇入大海的深沉;一份送入公安县烈士陵园,守望第二故乡的繁荣;一份带回遥远的海南,滋润高高的椰林……那一天,南渡江边的弯弯山道上,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花路”,那是家乡父老为归来的向群精心铺筑的。
自从向群“回来”之后,21岁的周道雄每隔二三天就削好向群生前爱吃的椰子,到烈士墓前来陪伴他,人间与天堂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思绪伴着泪水在往日的回忆中游荡。
同学周道雄怎能忘,在他不幸误入歧途的时候,是李向群用炽热的爱和真诚的心导正了他的人生坐标。
1997年,由于好奇,道雄染上了毒瘾。远在桂林的李向群得知后,把连队图书室里能够找到的戒毒文章全部抄了下来,一连寄来10封信,苦苦规劝他、开导他。回家探亲的8天时间里,李向群6天6夜守护着道雄。白天陪他一遍遍观看专门从部队带回的《中华之剑》录像带,晚上和他睡在一起,帮他戒除毒瘾。
如今,已经完全戒掉毒瘾的周道雄成了出色的个体经营者。用李向群教自己的办法,他也帮助另外3位青年告别了毒品。扑在向群的墓碑上,周道雄一次次放声痛哭:“我改好了,阿群,你知道吗?”
青山有情,掩埋烈士的南渡江畔,早已山花遍野;英雄有幸,李向群从死亡线上救起的溺水少年许振光和他生前多次资助过的孤儿林烈华一起,接替他担负起了照顾他从前一直照料的镇上几位五保户的责任。他的母校——琼山市东山圩小学已更名为“向群小学”,并把烈士父母捐赠的2万元抚恤金作为了“向群奖学金”的第一笔经费。
春节那天,8位少年时期的伙伴儿在霏霏细雨中,环绕着向群的坟茔种下了8棵青松。滴落在松枝上的晶莹雨珠,犹如他们淌出的心泪。他们当年同在向群组织的学雷锋小组,今天当以李向群名字命名的300多个学雷锋小组的旗帜在琼山城乡高高飘扬的时候,向群的品格和精神也如同眼前的青松一样,深深植根在了他们心中……
岂只在椰林茂密的南渡江畔,从荆江两岸到漓江之滨,在李向群留过足迹的地方,他的名字、他的壮举,他以永远20岁的生命铸就的精神正八方传颂。荆江、桂林、海口三地的中小学生,新学年的第一课,讲述的是他的事迹;描写他的话剧在北京、广州等地上演,场场爆满。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军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所指出的:“高建成、李向群、杨德胜等二十六名同志英勇牺牲,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附图片)
李向群烈士遗像新华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崇高的追求
本报评论员
从今天起,本报连续刊登一等功臣、抗洪勇士李向群事迹的通讯。
在抗洪英雄的行列中,李向群是年纪最小的之一,他只活了20岁,入党刚刚八天。但他一路人生一路歌,不因其人生短而减弱其人生之壮丽,不因其党龄短而影响共产党人形象之高大。江泽民同志称其为“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
所有的英雄都是相似的,李向群的特殊在于,他和改革开放同龄,他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人:他来自特区,在特区长大;他的家庭富有,资产百万;他曾经经商,并且初见成效。但他“家富”不忘国,毅然选择了一条艰苦的人生之路——当兵。有人追求“实惠”,他追求“奉献”;有人贪图安逸,他选择艰苦;有人满足于“过得去”,他追求“高、精、尖”。平时,他扶危济困,乐于助人;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由于李向群严格要求自己,由于解放军这座革命熔炉的精心培养和教育,在短短的军旅生涯中,李向群出色地完成了从普通士兵到革命军人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表现在他追求进步,追求文化知识,努力追赶时代步伐上,是训练尖子,优秀士兵,三等功的获得者;更加重要的是,他从内心深处刻意将自己锤炼成为一名钢筋铁骨的军人,因而他能够像他的前辈那样,在危险时刻——在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冲锋陷阵,舍生忘死,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抗洪英雄,履行了一个革命军人的神圣使命,实践了一个纯粹共产党员的精神和宗旨。
李向群以其短暂辉煌的一生,对于人生价值作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不断地奉献和追求。
以李向群为代表的一代新人的成长有力地说明,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是成功的。
李向群同志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却教育鼓舞着千千万万的青年,千千万万的军人,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他的榜样可望、可及、可亲、可学,应该成为我们推进各项事业前进的力量。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海地铁二号线隧道贯通
葛洲坝枢纽安全营运五百多天
●上海地铁二号线长24公里的上下行线隧道日前顺利贯通。上海地铁二号线自西往东横穿上海繁华市区,连接浦东浦西,全长16.38公里,沿途共设12个车站。除车站站台外,圆型隧道上下行线共长24公里,是地铁二号线的主体工程。
●被誉为三峡“预演工程”的葛洲坝枢纽工程建成17年来,在成功抵御去年历史罕见的长江洪水后,至今已安全营运524天。设计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40.9亿千瓦时的长江葛洲坝枢纽,是迄今中国机组台数最多,年发电量最多的水利发电枢纽。(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丽江大地震恢复重建取得全面胜利
三年艰苦创业地方财政收入比震前翻了近一番
本报丽江2月23日电记者汪波、张帆报道:3年前遭受大地震灾害的云南丽江地区各族人民,一手抓恢复重建,一手发展特色经济,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一场里氏7.0级的大地震重创了位于金沙江畔的丽江地区,309人死亡,20余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6亿元。丽江人民发扬在抗震救灾中凝聚成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公而忘私、艰苦创业”的“丽江精神”,3年共投入资金14.5亿元,共计完成项目1171个,竣工房屋面积85.6万平方米,所有项目均通过了质量验收和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民居、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旅游业是丽江恢复重建最大的拉动力量,随着对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泸沽湖、长江第一湾、东巴文化、摩梭风情的深度开发,丽江以旅游为先导的特色经济在重建3年中获得了快速发展。1994年以来,丽江的游客每年都以高于34%的速度猛增,1998年丽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20亿元,创汇1225万美元。1998年丽江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5亿元,比震前的1995年增长了37.02%,地方财政收入2.05亿元,比震前翻了近一番。


第1版(要闻)
专栏:

①昆明世博会的世博园春节期间对群众试开放。这是人们争相在世博会吉祥物“灵灵”前留影。新华社记者王长山摄
②近日,昆明世博会美国、巴基斯坦、老挝及荷兰四国园林主体景观建成,并全面开始绿化和环境美化工作。图为世博会“荷兰园”中的木屋和风车。新华社记者周重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海华虹首批芯片问世
本报上海2月23日电记者谢卫群报道:今天,国家重大工程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举行芯片生产线投片仪式。我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填补了我国高新技术方面的一项空白,制造技术水平跻身世界主流水平。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华虹集团公司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的合资企业,成立于1997年7月。由上海华虹NEC承建的芯片生产线是“九五”计划期间国家半导体重大工程———909工程的核心项目。从今天投片开始,按计划到今年下半年达到月投5000片的能力,以后逐步增加到月投2万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铁路春运发送旅客再创新高
本报北京2月23日讯节前高峰刚过,节后高潮又起,22日铁路部门发送旅客421.8万人次,创历史最高纪录。
据铁道部春运办公室介绍,今年春运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客流激增的情况,春节过后,客流分布仍然不均衡,西南、中原等地客流集中,郑州、南昌、成都地区客流集结超常,铁路部门已从哈尔滨、沈阳等铁路局调来大批车辆,增开临时客车,以保证旅客及时疏散。春运客流大量增加,使铁路运输效益大幅提高。(张福纯)


第1版(要闻)
专栏:

民航春运20天发送旅客341万
本报北京2月23日讯自2月1日春运开始到20日,民航共飞行34032个班次,运送旅客341万余人,比去年春运同期分别增加2432班、35万人。
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海口等热点城市,每天始发的航班平均超过100班次。面对客流上升,民航加大了服务力度。今年春运航班总体正常,没有出现大面积延误和旅客滞留现象。
(刘桂莲张守新)


第1版(要闻)
专栏:

科索沃和谈就自治问题达成一致
新华社朗布依埃(法国)2月23日电前南问题联络小组23日宣布,参加朗布依埃科索沃和谈的南联盟塞阿两族代表已就科索沃实质性自治问题达成一致,有关履行该协议的会议将于3月15日开始在法国举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京郊农民人均收入突破四千元
黑龙江国网行政村全部通电
●最新统计显示,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北京市农民199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29元,比上年增加267元,增长7.1%。京郊二、三产业的发展正在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动力。
●到1998年底,黑龙江省国家电网覆盖的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成为国内第十五个村村通电的省份。黑龙江省为此共投资6657万元,建成高压线路1261千米、低压线路260千米,投运配电变压器182台,1360千伏安,使黑龙江省国网行政村都点起了电灯。(董伟耿桂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