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新形势下县乡党校的任务
李新泰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建立健全定期轮训制度,充分发挥县、乡党校的作用”。把县、乡党校的作用突出出来并写进中央决定,这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县、乡党校工作的高度重视。
新形势提出新要求
党校是在党委领导下培养教育党的干部的学校。县级党校担负着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及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培训轮训任务,乡镇党校担负着村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及农村广大党员的培训轮训任务。县、乡党校的这种职责,使之成为党培养基层干部的重要阵地,成为广大农村党员接受思想教育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当前,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新形势下,县、乡党校担负的职责尤为突出和重要。
首先,坚持和加强邓小平理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推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广大党员的战略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县、乡党校的作用。过去二十年,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后以至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必须坚持并加强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就农村基层工作而言,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就必须用这一理论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自觉用这一理论指导行动。县、乡党校作为农村基层宣传、阐释、灌输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在这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坚持、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的领导,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全面提高农村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策水平,必须充分发挥县、乡党校的作用。县、乡党校身处基层,其培养培训的对象就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而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在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养上下功夫。县、乡党校应该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培养培训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再次,把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也必须充分发挥县、乡党校的作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纲领。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首先要学习领会好会议精神。这个帮助基层干部学习领会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任务,也历史地落在了县、乡党校的肩上。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广泛性、针对性和政治性,必须通过县、乡党校组织广大基层干部,拿出一定的时间,安下心来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
按新要求完成新任务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在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县、乡党校应着重发挥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学习宣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阵地作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须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县、乡党校应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宣传研究,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掌握理论武器,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把握好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战略、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从而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在轮训培训乡镇和农村领导骨干及后备干部方面的组织服务作用。党的历史经验表明,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在农村基层,县、乡党校应切实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武装干部,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在培养农村党的事业接班人方面发挥好自身的重要作用。
为当地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参谋咨询作用。党校既是党培养干部的学校,又具有理论和对策研究的功能。县、乡党校在保证完成对农村现职和后备干部轮训培训任务的同时,应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发展建设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深入进行对策性研究,从县、乡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进行政策教育、答疑释惑的宣传辐射作用。面向新世纪的农村和农民,在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困惑。从稳定农村工作大局出发,县、乡党校对广大农民群众带有普遍性的思想问题,应进行政策教育,答疑释惑,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完成新任务须有新措施
充分发挥县、乡党校的作用,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各级党委应更加重视党校这块阵地,使用好这支重要力量。江泽民同志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务必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党校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把党校视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视为党委抓党建、抓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块不可替代的重要阵地,切实置于自己的直接领导之下。”办好党校、培养干部,是党的重大战略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地方党委特别是县、乡党委,对党校工作要在思想上重视,在工作上支持,摆上位置,列上议程。应选拔得力干部强化党校领导班子,经常研究党校工作,为其把关定向。还应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为干部的培训轮训提供必要的条件。
党委、政府的各个部门应大力支持县、乡党校的工作。县、乡党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各部门及社会的支持。各部门应借助党校这块阵地和这支力量,与党校合办干部轮训班,使本单位、本系统的干部培训落到实处。有条件的部门,对党校所必需的人财物应给予支持,帮助改善办学条件,使党校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更关键的是县、乡党校自己要有所作为,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在大力提高党校自身战斗力上下功夫。县、乡党校应有责任感、紧迫感,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努力加强党校自身的建设。切实抓好教学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做到马列主义基础课要“精”,邓小平理论课要“深”,党性锻炼课要“实”,领导能力课要“新”。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我讲您听的单一模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开门办学,坚持教学相长,坚持开拓创新。只有县、乡党校把自身建设搞好了,其作用才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第9版(理论)
专栏:

一条重要的经济规律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杨承训承谕
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我们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该被认为是一条重要的经济规律(我们把它称作“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并在实践中认真遵循。这对于我们迎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至为重要。
这条经济规律的界定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全面地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经济规律所固有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客观性,是指它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在整个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其“第一”的地位和功能更加凸现。必然性,是指它揭示了现代生产力各要素之间都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作为纽带和支撑,呈现出一种必然的内在联系。普遍性,是说它适用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国家。综观世界,哪一个国家能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科技进步迅速,它的经济就发达,现代化程度就高,乃至出现跳跃式前进的奇迹。阶段性,是说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作用的表现程度不同,越接近现代其表现的力度就越大。可见,科技——第一生产力作为一条重要经济规律应当如实地被确认,这有利于我们自觉地运用和发挥它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这条经济规律的内涵
把握“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的内涵,有助于揭示科技在生产力基本结构和发展中的位置与功能,进而全面认识生产力(特别是现代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的动力和趋势。就生产力的结构而言,又可从两个视角来分述,一是组成要素和序位,二是在大系统内各子系统整合中的位置。
以往认为,生产力的基本结构有三个要素组成:劳动者、劳动手段(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其排序,虽说劳动者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但往往又把生产工具摆在第一位。西方经济学则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力,资本摆在第一位,后来才加上了技术因素。总之,都未形成“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由此产生的必然后果,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智力劳动及其成果放在次要的地位。基于这种认识,就比较注重劳动的数量而忽视劳动的质量和创新。现在,按照客观实际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位,作为生产力发展首要的决定的因素,智力劳动成为前提和基础。这样,作为动态的生产力,乃是以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精神成果为先导,然后又以不断更新的方式和手段改造世界、创造社会财富的运动,形成实践与认识、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良性循环过程。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二者互相渗透,越来越成为不可分割的人类精神成果,它们在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等各种要素、各个环节中都起着决定作用。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灵魂,现代生产力更是如此。至此,人们对生产力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化、更加科学了。
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还有另一个层面,即从横断面看它是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包括许许多多独立起作用的经济部门和不同质的经济活动系列。这些子系统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各占有一定的序位。在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技术也是一个子系统,但居于首位。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它对其他子系统具有决定性影响;二是它总是超前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驱。科学的发展转化为高新技术,就会形成新的生产力部门,使某一个子系统跳跃式地居于前列,又带动其他子系统更新,引发创新的连锁反应。这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的表现。
“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不仅表现在要素和子系统的构成及序位上,而且表现在生产力运作和发展中科技的不可替代的“第一”作用上,其核心在于创新。这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功能:(1)开拓、导向,即不断地为生产开拓新的领域、新的产业、新的门径;(2)牵引、推动,即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生活质量,为生产、流通、消费提供新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激发新的需求,从而牵动生产力的发展;(3)孵化、育成,即现代生产一般都经过科技的组合、集成、设计、模拟、实验等,先形成一个由科技信息组成的“科技模体”,然后再物化为“经济形体”;(4)在原有自然资源匮乏、枯竭的情况下,科学技术还可以开发和提供新的资源,包括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5)安全、防护,特别是在防灾、抗灾、减灾中,科技的作用日益明显,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生产力诸要素配置及其运行中,科学技术还能提供管理调控的功能。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认识和把握“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邓小平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条重要的经济规律,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新篇章,它加深了对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动因和趋势的理解,无论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还是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究,或者是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前瞻,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在一些方面补充或改变了对经济规律的原有认识。不待说对生产力经济学本身的丰富,就连对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也会产生新的认识。比如,要进一步研究适应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形式,包括制度创新、产权形式、分配形式、交换形式(特别是市场机制)、管理体制以及资本的形态和运作等等,选择更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护机制、监督机制、优胜劣汰机制,这些都不能停留在原有结论或模式上。再如,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方面,需要研究新的价值和价格的形成机制,研究新的供求形式和新的交易形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价值和价格理论的创新,改变某些原有的定论。同时,对扩大再生产规律(因素、方式、周期)、发展不平衡规律(某些超常规式发展)等,都会有重大影响。像有机构成逐渐提高、边际效益下降趋势等论点,也要有所修正。资源配置的方式(包括对资源本身的看法)可能有较大的突破。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增长理论,又会相应地增添新的内容,并影响到管理科学。特别应看到,由于科技的“第一”作用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和发挥,会把人类带入新的经济形态(例如知识经济),这一规律将是研究更高阶段经济发展机制的一把钥匙。而把它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运用这个经济规律发挥这一体制的比较优势,则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科研任务。这些都是经济科学有待探讨的新课题。
更重要的是,要认识这一重要经济规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作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的核心在于“第一”,但从目前来看,这个“第一”在观念、体制、政策、经营管理上都远未到位。现在的关键仍然是如何把“第一”生产力放在“第一位”的问题,不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真正让它成为整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本结构的第一成分,以此加速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真正落实了,这一经济规律必将释放出无比巨大的经济能量。


第9版(理论)
专栏:

城市优化资本结构与
国有经济的重组和优化
马传栋丁少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下,以市场机制为主来配置资本资源。最近几年,为了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我国开展了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如何运用好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搞好国有经济的资产重组和优化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我们根据对济南、青岛、淄博三市的调查研究,谈两点认识。
城市优化资本结构对国有经济重组和优化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城市优化资本结构的内涵,就是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为基础,以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为目标,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国有资产雄厚的优势,实现存量变活、结构优化,以有限的增量资产盘活更大规模的存量资产,形成各具特色的资本集聚机制,把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逐步集中到符合城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上,对城市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城市优化资本结构同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存在着协调互动的关系。依托城市解决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现阶段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的直接目标。各城市优化资本结构的实践证明,城市不仅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中心,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依托。通过中心城市以增资减债、技术进步、分离分流、兼并破产为中心内容的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可把国有企业增资减债同建立资本金制度、推动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相结合;通过兼并破产可解决城市部分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存量资产在流动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创造条件;通过技术改造,可使优势企业的优势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通过利用城市的社会功能为企业的富余人员分离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可使国有企业主导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以较低的产品成本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把城市优化资本结构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相结合,对城市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能使各城市迅速发展起一些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和竞争潜力的特色产业。知识经济的崛起,无疑将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从而对城市优化资本结构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城市有限的资本难以支撑其国有工业的大摊子,必须一方面通过优化资本结构,使国有工业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的某些衰退产业;另一方面又要以企业的兼并、破产为突破口,以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出口率产品为重点,坚持优化资本结构同扶植优势产业、培育优势企业、发展优势产品相结合,坚持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资本分布结构和投资结构相结合,按照扶优限劣、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搞活城市的整个公有经济。
城市优化资本结构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
要使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同国有经济的重组和优化更加协调,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正确处理城市优化资本结构中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发展基础产业和压缩衰退产业三者的关系。城市产业结构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大力培植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一些在国内外颇具市场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但在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过程中,还要保留和发展原有基础工业部门中那些投入大、周期长、回报率相对较低的产业,继续保持其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地位。对于这类产业,除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外,也要加快其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的步伐。
正确处理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同增强企业自主权的关系。城市优化资本结构的实践,使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大大加强。但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同增强国有企业的自主权之间不应该是矛盾的,而应该是辩证的统一。实践证明,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城市政府必须把优化资本结构同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进行;实现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职能由行政管理向资产管理的转变,全面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在优化资本结构中多为企业优胜劣汰创造好的外部环境,尽量减少对企业微观决策的行政干预,以使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轨道。
正确处理城市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联合发展的关系。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济南、青岛、淄博三市在优化资本结构过程中,都采取了相应的银企联合发展的措施,银行和各城市重点企业集团签订协议书,主办银行向重点企业集团以不同方式注入大量资金,并派出人员到各企业集团担任相当于副总经理的职务,以追踪监督企业资本使用效率,重点企业集团则做到按期还本付息。这样既加快了重点企业集团的低成本扩张,银行又较好地抵御了金融风险。
正确处理城市的国有资本同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的关系。在国有企业负债率较高和国有资本有限而社会资本较多的情况下,通过城市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以一定数量的国有资本来控制较大数量的社会资本,应是优化城市资本结构的内容之一。在这方面,上述各市都做了有益探索:一是通过部分优势企业组建上市公司等途径,吸收大量社会资本。二是在放活小企业时通过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吸收企业职工持股和法人入股,达到吸收社会资本的目标。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选人用人破“三见”
杨有旺
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二十年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选人用人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拔任用干部,首要的问题是认识问题。干部选拔任用上的失误,首先就是从认识上的错误开始的。在选贤任能的问题上,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有效地解决一些同志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偏差,树立起科学的选人用人观。
坚持解放思想,破除选人用人上的“成见”。在选人用人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其中最为普遍和突出的,是使得大量优秀年轻干部起不来的、被邓小平同志称之为“落后的习惯势力”的“论资排辈”问题。还有平衡照顾、平均主义的问题;选人目光只盯在领导身边的问题;只求干部听话、不求干部进取的问题;等等。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才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形成人材辈出的良好局面,改变少数干部中存在的“不求事业有成,只求不出纰漏”,没有创造性、原则性,没有进取心、责任心,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现象,使干部队伍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相协调、相适应。
坚持解放思想,破除选人用人上的“偏见”。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一些地方还存在着种种“偏见”,诸如有的同志求全责备,责短舍长,不能正确对待犯过错误和有缺点、弱点的干部,结果因瑕弃“玉”;有的同志总是认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片面强调工作年限、任期长短,使一些年轻有为的干部进不了领导岗位,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还有的重机关轻基层、重学历轻能力;等等。这些“偏见”都是形而上学、主观主义思想在干部工作中的反映,是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相符合的。
坚持解放思想,破除选人用人上的“短见”。培养和选拔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依然存在着一些“短见”,如有的对干部老化状况不以为然,一味地认为年轻人不成熟,提到重要的岗位难以胜任工作,会影响工作的开展和经济的发展;有的怕选了“苗子”,失了“位子”,担心年轻人的快速成长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因而即使让年轻人进了班子,也是挂挂闲职,不给他们锻炼提高的实践机会。这样做,势必影响年轻干部的成长,进而影响我们的事业发展。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接班人的培养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向前看,我们这个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啊!“所以要大胆起用中青年干部。这方面可要解放思想呀,不解放思想不行啦!”江泽民同志也强调指出,“要把一个稳定的充满发展活力和生机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要使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取决于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长期坚持,归根到底取决于广大青年一代及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各级领导干部应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认识,大力培养年轻干部,使一批新人尽快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第9版(理论)
专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冷溶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按照十五大的要求,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其科学体系”重点研究课题,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承担。最近,作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由靳辉明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注意从逻辑结构上去研究和阐发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体系与内容、实践与理论阐述的统一,是这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作者告诉我们,邓小平理论体系含有四个相互关联的逻辑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是最高的理论层次;第二个层次是四个理论基石和一系列基本观点;第三个层次是建立在基本理论之上的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第四个层次是理论的基本范畴。这四个层次概括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全书从这一总的逻辑结构出发,分八章依次展开。各章之间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每个章节的观点、原理之间,紧密相联,层层深入。这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从马克思谈到邓小平,从科学社会主义谈到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每一个理论观点的发展、演变、继承关系,都交待得清楚明了。比如关于理论基石与整个体系的关系的论述、改革是一场革命的论述等,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且说理充分,可读性强。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城市功能论》
伍新木
孙志刚撰写的《城市功能论》一书,最近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该书研究的主题是当代城市科学特别是城市经济学的一个前沿问题———城市功能问题。选题的前沿性奠定了学术创新的基础。作者对城市功能的区分、界定、布局、定位、运行和管理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创见。如在“城市功能发展研究”部分,作者探索了城市功能发展的内在规律,认为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功能叠加性发展规律,并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规律的三种表现形式。作者从城市管理的实践出发,立足从实践中认识城市功能问题,较深入地考察了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大连等城市以及国外一些不同类型的城市,并查阅了大量资料,获得了大量关于发挥城市功能的经验。
无论是对城市功能发展规律的历史考察,还是对城市功能类型的现实研究以及对城市功能优化的展望探索,都展现出城市科学与城市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城市尤其是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多功能综合体,不仅是一种经济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组织形式。城市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对城市功能的研究既不是某一时代能够穷尽的,也不是某一学科能够完成的。因而,该书以城市经济学为主,还涉及到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管理学、城市规划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