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9-02-22

1999-02-22新闻联播 文字版

源——访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钟敬文

第4版(副刊)<br/>专栏:文心探访<br/><br/> 源<br/> ——访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钟敬文<br/> 徐怀谦文罗雪村图<br/> 今年九十六岁高龄的钟敬文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广东海丰人。二十年代初毕业于陆安师范,193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研修神话学和民俗学。解放前曾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香港达德学院等多所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至今。主要学术著作有《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钟敬文民俗学论集》、《话说民间文化》等多种,并有文艺评论集《兰窗诗论集》、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等著作。<br/> 记者:从八十年代的文化寻根热到世纪之交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热门课题,人们注意到大多数论者都是在儒、释、道等上层文化中找答案,只有您偶尔提醒一下要注重对中、下层文化的研究。为什么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兴起这么些年了,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仍然如此轻视它呢?这会不会影响他们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呢?<br/> 钟敬文: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有两千多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始终是圣贤文化(或者叫精英文化、少数人的文化)。那时虽然也有采风问俗的传统,但那是为贵族政治服务的,老百姓的民俗文化,还得不到真正的重视。这反映在学术上,就是传统的上层文化建设得比较完整,影响也比较大,像我国已往的诗词文赋、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等,讲的大都是上层文化;而民俗文化一直是被认为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解放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主体是工农,这对重视民俗文化的工作是有利的,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民俗学研究得还不够,有一个时期,民间文艺学(包括在民俗学之内)甚至被打入了冷宫。近二十年来,形势好多了。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八个字,救了民俗学,也救了人类学、社会学等一些相邻学科。解放后在大学里是不能讲民俗学的,现在都成了必修课了,这是一个不小的变化。但比起上层文化研究,它的历史还很短。<br/> 另外,从民俗学本身的学术史来讲,从1918年北大的歌谣学运动算起,它虽然已有八十年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它在学术上,还比较嫩。很多时候,比起上层文化,它的建设还得不到应有的扶植,所以,它的名声还没有上层文化那么大。但是,它和上层文化共同组成民族的整体文化,是民族整体文化的基础部分,不容忽视,这也是它这些年能“热”起来的根本因素吧。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总是有它自己的生命力的。<br/> 至于像你谈到的,有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者轻视民俗文化,这种看法对不对,我想,他们的认识至少是不大全面的吧。治中国学问,没有对民族民俗这一层文化的深刻理解,是不容易搞好民族化和现代化的建设的。在老百姓的文化研究方面,精英不能包办,这是肯定的。<br/> 记者:民俗作为一种“文化遗留物”,往往是和生产力不太发达、精神生活不够丰富的社会阶段相适应的;随着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冲击,有人提出现代文明前进的过程也就是民俗衰落、失传的过程,先生同意这种说法吗?<br/> 钟敬文:“遗留物”的说法,是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最早提出来的,原意是要通过对前工业文明时期的文化习俗在工业社会得到保存的现象的研究,证明现实工业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三点:第一,是民俗文化比起上层文化确实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有的民俗事象甚至可以传承几千年而很少变化,像“三礼”中记载的一些精神信仰的东西。再比方说,乡人傩,孔子的《论语》上就说他站在庭院的台阶上看这种仪式,到今天我国南方一些村落还在表演。但这毕竟是少数。第二,是大多数传统民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按照“自正”的原则,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民众不是笨伯,他们是创造和享用民俗文化的主人,这一点我们不要忘记。像我经常讲的放风筝、划龙船这些习俗,过去都是驱疫避邪的巫术,现在呢,大都演变成了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了。在荆楚一带,划龙船还被说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仪式,连老百姓的意愿也变得十分美好了,这比起古老的旧俗,就不能说是原封不动的“遗留物”了。第三,还有少数民俗,不是“遗留”或变革了,而是被淘汰了,消失了,像缠足之类的陋俗。<br/> 从总体上说,民俗是一种传承文化,它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异性。现在是社会转型时期,有人担心,很多民俗都变化了,有的还濒临消失了,民俗学还有用吗?从我刚才讲过的道理看,担心民俗文化前景的忧虑是不必要的。优秀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仅从亚太国家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香港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看,民族民俗的发展,与现代化的发展,都是并行不悖的。<br/> 记者:有不少人写文章说,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却越来越找不到过节的感觉,比如过年,小时候盼着过年,不仅因为过年可以好吃好喝,更因为过年时有一种宗教式的氛围令人神往。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过情人节或圣诞节。先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br/> 钟敬文:现在电视、电脑成了日常生活用品,中西文化传播得都很快,连过年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也受到了西方节日的冲击,有人还提出了文化全球化的说法。但我看,文化全球化的本质,是要以少数技术发达的国家的文化去统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这不行。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搞现代化,但目的是要壮大自己,而不是使自己被化掉。要注意吸收别人的优秀的东西,也要继承发扬自己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br/> 这里就有一个导向的问题,不能放任自流。你让它自流,那就有两种:一些年轻人追求西化,过情人节、圣诞节;一些老年人,热衷于建祖坟、修庙宇,这一左一右,主要就是缺乏导向。<br/> 一个人生下来,就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里。民俗几千年来,就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春节民俗,它就有一股凝聚力,能把人们组织在一起,粘合在一起。像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侨,说外国话,穿西装,但他们过节的时候,仍然要吃年糕,放鞭炮,耍龙灯,穿旗袍,为什么?因为在这些节日习俗表象的背后,有一座精神文化的桥梁,这座桥,便是既稳固又现实的民族民俗文化,外国人只有通过这座桥,才能走进华人华侨的生活世界。<br/> 记者:民俗学作为交叉性的人文科学,需要哲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学、考古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您认为年轻一代的研究者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br/> 钟敬文:搞哪一门学问,都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要有本专业的知识,也要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民俗学有其特殊性,要懂民俗理论、民俗史、民俗事象,还要有语言学、宗教学、人类学等方面的训练。现在有些年轻人想省事,只看一点流行的理论、学说,没有第一手材料那就不容易得到学问上的正果。比如,北京有一个大钟寺传说,说一位古代工匠铸钟时,怎么铸也铸不好,他的女儿跳进铜水中,就铸成了。这种传说在古代很多。因为当时人们对造桥、铸钟等大的工程没有把握,就需要借助一种神秘力量;“人牲”仪式就是把人最宝贵的生命作为献给神的祭品。有的人用刘胡兰式的英勇牺牲去解释,就不对,因为缺乏宗教学的知识。演戏要科班出身,搞民俗学,也要有系统的知识,不能用常识或一般文学的知识来代替。<br/> 记者:您说自己没有如顾颉刚先生期许的那样,写出一部精深的民俗学著作,您后悔吗?<br/> 钟敬文:我欣赏罗曼·罗兰的一句话:“成功不是要紧的,要紧的是伟大。”虽然我没能写出一部传世的书,但我高兴地看到,我国的民俗学事业发展了,这才是最要紧的。<br/> 记者:与西方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相比较,中国当代民俗学还存在哪些差距,怎样弥补?<br/> 钟敬文:现代中国民俗学能够从中国传统学术中独立出来,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是借助了当时输入的西学的推动;在学科建设的早期,我们也经历了向外国理论描红格子的阶段。但是平心而论,即使在描红格子的时期,中国民俗学依然有自己的特点。中国民俗资料、文献的丰富性是不可比拟的。就连美籍民俗学者R.D.詹姆森都说:“中国是民俗学者的乐园。”<br/> 现在我们已经“成人”了,和外国民俗学的关系更不应是主仆或君臣的关系。胡乔木同志曾说,我们不要资产阶级的破烂,也不要无产阶级的破烂。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民俗学学派,应该对世界民俗文化有较大的贡献。

瑞兔逢春

第4版(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br/><br/> 瑞兔逢春<br/> 毛锜<br/> 兔子素称瑞兔,被视为仁兽。从《抱朴子》里我们知道它曾被称过“丈人”,从《战国策》里我们还晓得它有个善于奔跑的先祖叫东郭逡。要说起它们家族的历史来,那可真是太悠久和渺远了。据科学家们说,兔子的祖先大约在七千万年以前就已出现,属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之一。让人不可思议的一点是,在那地老天荒又充满各种风险和灾异的漫长岁月里,许多动物甚至包括庞然大物恐龙,都横遭厄运而相继灭绝。可我们这位兔子大哥却神通广大,置之死地而后生。它不仅战胜诸多的凶恶对手坚强地挺了过来,且迄今人丁兴旺,族系繁衍。按粗略估计,现在全世界的野兔家兔不下五十种。其不断开拓新领地的精神和机敏灵活的“适者生存”本领,都不能不叫人刮目相看,惊叹莫置。<br/> 在历史上,兔子和白鹿等少数几种动物格外受到人们的垂青。尤其是洁白如雪的兔子,给了古人许多梦幻般的神秘联想。一会儿说它是“明月之精”,一会儿又称它是玉衡(星名)之魂。再加上玉兔捣药的美丽传说,就更是叫人为之陶醉和无限向往的了。乃至白兔、玄兔的出现也成了国泰民安的祥瑞吉兆。每遇此类喜庆之事,史官要作记,文人要歌颂。就连唐代两位散文大家韩愈和柳宗元,也都先后为有人献白兔给皇帝而专门写过贺表和贺状呢。朝廷如此,民间也不例外,特别是明院本五大传奇之一的《白兔记》被推上戏曲舞台,使兔子的形象借着“刘知远接三娘”的故事,愈加光彩夺目了。<br/> 兔子真正的强项,还是造物者赐予它那快捷超凡的奔跑能力。它是跳跃式前进,速度可达每小时五六十公里。兵法上所谓的“动如脱兔”,以及古代的良马动辄取名“飞兔”、“赤兔”,也都可视为从另一方面对兔子机警快速的赞誉和肯定。<br/> 一物降一物,柳木钻牛角。兔子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也是有它的天敌的,狼、狐狸、鬣狗等许多食肉动物都是,可谓八方临敌,四面楚歌。然而它最大的克星应该说是眼如琥珀的鹰隼。有这么一首禅家偈语:“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犹向枯椿旧处寻。”世人每谓“狡兔三窟”,试想天敌如此之多,不搞地下迷宫式的设防行吗?<br/> 兔子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它是现代科学中最理想的实验动物之一。它的皮和毛都价值不菲,兔肉罐头尤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故在德国也有“将兔子放在胡椒里”的谚语。兔在时下虽非什么珍稀动物,但作为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物种,数量较过去明显减少,殊非吉兆。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对兔子应给予适当的留意和关爱。当然,兔年正处世纪之交,兔的强项更让人们垂青。

迎春花鼓俏

第4版(副刊)<br/>专栏:<br/><br/> 迎春花鼓俏<br/> 竹青<br/> 商洛真正的花鼓戏,起根发苗于丹凤县。而这个县的竹林关,则更是有名的“花鼓窝”。<br/> 正月新春的县城之夜,是够热闹的了。瞧那一队队狮子、龙灯、旱船、竹马故事队,旌旗猎猎,彩灯闪烁,鼓乐喧天,所到之处更是火树满街市,银花绽夜空,蔚为壮观。每当这时,大街小巷也会响起一阵阵风格别具的锣鼓声。循声望去,瞧那一对用竹竿高挑的红灯笼,城里人便知是竹林关的花鼓班上街了。<br/> 俗话说,香油调苦菜,各有各喜爱。如同有人喜欢搏击暴风骤雨的海燕,有人却喜欢“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有人喜爱大海扬波,有人偏爱山泉淙淙……对这竹林关的花鼓戏,也许有人觉得土得掉渣,但更多的城里人却正是看中了它土色土香妙趣横生这一点。瞧那每晚,看了一场又一场的观众中,不仅有许多外来客商,而且还有特意从州城省府赶来欣赏的专家学者呢。<br/> 据我所知,竹林关的花鼓戏,可上演的大小剧目多达二百多种。对于这种年节性的街头演出,则多以一些吉利喜庆的小段为宜。如去年正月上我看的那一场,两个艺人且歌且舞了这么一段花鼓腔:“春来百花香满地,祝贺主家喜盈门……”忙了一年的男女老少,自然是一脸的灿烂,忙敬烟斟茶不及。<br/> 我发现,竹林关的花鼓艺人特聪慧,颇有一种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每到一家,呈上戏折,由主家点上诸如《十大孝》、《十绣》、《十大贤》中的任意一段儿,便可根据主家的职业,先演唱一段颇有职业特点的开场了——<br/> 谁说油匠不尊贵,榨机一开起风雷。多榨桐油创外汇,桶桶香油换金银。祖师爷是郑子明,上朝不给天子跪。<br/> 谁说木匠不为贵,锛子一举日增辉,大小楼房是我造,金銮宝殿我先睡。鲁班便是我家主,巧夺天工有名气……<br/> 当然,要看诸如《夫妻观灯》、《站花墙》、《送香茶》、《西楼会》、《石榴挂烧火》等花鼓小戏,机会也有的是。因为,花鼓班每晚上街演出归来的落脚点,便是小戏演出的最佳场所呢。<br/> 作为主家,这时早已架红搭大了木炭火,泡好了浓浓的酽茶,备好了烟、酒和糖果。单等艺人们吃罢热乎乎香喷喷的油茶泡麻花,便可在门前铺张芦席,请其粉墨登场一展技艺了。<br/> 正月新春的夜晚,即使无雪无风,也是够寒气袭人的,何况又是夜半更深呢。可是你瞧瞧观众,有一路追随而来的,也有一直就在这儿等待的,更有那些闻讯匆匆赶来的,总会将演出场地围个里三层外三层呢。人们或挤坐在里圈,或拥站于外围高凳,甚至自行车或木梯上。随着锣鼓声演唱声欢笑声,融成一片浓浓的喜庆气氛。<br/> 每当这时,我便会看得入迷如痴,活像痛饮了家乡的陈年佳酿包谷酒,顿觉浑身上下暖似三春。我仿佛看见,伴随着这一曲曲美妙悦耳的迎春花鼓调,那不尽的春潮不正在向这商山丹水之间、神州大地、亿万人民的心田涌溢而来吗?……(附图片)己卯大吉(篆刻)王利亮

新春,渔村纪事(二首)

第4版(副刊)<br/>专栏:<br/><br/> 新春,渔村纪事(二首)<br/> 倪峻宇<br/> 贴春联<br/> 新春发来的喜帖<br/> 铺展出渔村的鲜亮<br/> 映红渔家汉子<br/> 粗犷的笑声<br/> 这新春季节的红花,<br/> 开在<br/> 漆油的门楣<br/> 小楼的阳台<br/> 新船的舷帮……<br/> 向椰风海韵,昭示<br/> 渔村丰足的心绪<br/> 看村戏<br/> 幕布,挂起渔村笑眯眯<br/> 的目光<br/> 锣鼓,敲沸邻里的欢声<br/> 谑语<br/> 海娃们蹦窜的顽皮<br/> 踏醒露天剧场的繁闹<br/> 椰胡唢呐搅起朝云暮雨<br/> 纶巾水袖拂亮唐星宋月<br/> 叹板才叹出<br/> 渔婆的老泪<br/> 船老大的感慨<br/> 又跌进了教子腔……<br/> 听多了螺声号子<br/> 看多了帆影浪花<br/> 一年难得几回<br/> 让颠簸的心绪<br/> 在戏瘾里舒坦……

锣鼓闹年

第4版(副刊)<br/>专栏:<br/><br/> 锣鼓闹年<br/> 于书恒<br/> 为了表达丰年,<br/> 请锣鼓出来发言,<br/> 说到乐处,<br/> 整个小山村都随着颠。<br/> 锣鼓一开口,<br/> 就把激情点燃!<br/> 翻来覆去一句话——<br/> “三十年不变”,<br/> 让农民听着甜。

养花心情

第4版(副刊)<br/>专栏:<br/><br/> 养花心情<br/> 张金凤<br/> 我喜欢养花,但真正会养花是在我当了教师之后。此前,我多次买过盆花,总是喜盈盈地将缀满花苞的花盆捧进书房。也许从优裕的花棚移居我这平常居室有些不适应,有些花干脆就“原地踏步”了,为了让它快些开花,我煞费苦心,浇水、松土、加营养———我曾将成个的鸡蛋倒在花盆里……可是它不但不开花,而且花苞渐渐萎了,落了,妈妈说是施肥多了烧死了,爸爸说是浇水勤了涝死了,我气急败坏,干脆不再去理它。如此反复,我总养花却总也养不好花。<br/> 当了教师之后,我还养花,只是改变了先前的方式,再不去“窃取”别人培育的“果实”,而是从一棵苗开始养起。<br/> 我先是移栽了一棵马蹄莲,它很小且有着病态的黄。花是有个性的,千篇一律只会伤害它。当我了解了它的习性后,马上从太阳底下将它移走,它是喜阴的。<br/> 芳芳老师是个性急的人,一有空就来看马蹄莲:“养它好几年都不开花,还不快扔掉算了!”但我一直以执著的爱心侍弄它,看它们吐出一片又一片嫩叶,由一棵病弱的弃苗长到现在的青葱丰茂、盎然生机,即使无花,也够让人欣慰的了。三年精心培育,我的马蹄莲终于在一个明媚的春天窜出了花蕾,花苞一点点绽放,是那样纯洁那样高雅,同事们都为之欢欣愉悦。<br/> 花的开放,是我三年爱心付出的最好结局。然而漫长三年的努力和等待,仅仅是为这一朵花的绽放吗?在整个养花过程中,不也蕴含着无数期盼和欣喜吗?<br/> 给它生机的机会不在乎它是否一定开花,开多美的花,在乎一种赋予生命的愉悦,再造生命的欣慰。在这过程中,不急功近利地盼它早开花,尽吾之所能,听其自然,便是最好的心态。<br/> 养花如此,教书育人也是如此。

生命如歌

第4版(副刊)<br/>专栏:<br/><br/> 生命如歌<br/> 朱建华<br/> 在向那个里弄走近的时候,我的心灵骤然多了几分淋湿的感觉。叩响房门,一对母女出现在我的面前。母亲看上去四十几岁,身材消瘦单薄,目光中透出一股倦意;女儿扎着两条细细的小辫子,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这般大的孩子中少见的坚强。我知道,这就是我要寻找的母女俩。母亲叫徐德佳,是上海华谊集团胶鞋质量监督检验站的工程师。女儿叫赵思远,人们都称呼她小佳佳。是她们,不,应该说是华谊、是先灵葆雅、是整个大上海聚合的爱心谱就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生命之歌。<br/> 七年前,五岁的小佳佳高烧不退,妈妈抱她去医院治疗,医生诊断,她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一声霹雳,妈妈惊呆了,那是一个风雨之夜,妈妈紧紧抱着她跌跌撞撞狂奔在满是凄风苦雨的街道上,雨水泪水冰透了母亲的心。<br/> 七个春秋,几千个针眼,从手指扎到头皮,又从头皮扎到双脚,小佳佳已是体无完肤了。然而每次扎针,她都面露微笑一声不吭地望着妈妈,其实,妈妈懂得孩子的心思,她要把所有的疼所有的泪吞给自己,她不想让妈妈心痛。大剂量的药物化疗,不停地呕吐,头发全脱光了,口腔感染,头肿得变了形,身体虚弱得站立不起来。有一天,她实在疼痛难忍,便悄悄地哭了。妈妈就抱住她,流着泪唱她在幼儿园学过的歌:“不怕风,不怕雨……”<br/> 小佳佳到了上学的年龄。窗外,三五成群的学生背着书包跳跃的身影勾起她的梦想。一天,她声音怯怯地对徐德佳说:“妈妈,我要读书,我想上学。”母亲从女儿那双期待的眼睛里强烈感受到了什么叫渴望。于是,她走进师大附小。这位母亲含泪的倾诉深深打动了校长,师大附小敞开校门热情地欢迎小佳佳。从此,这所小学的校园里出现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妈妈用小车推着女儿走进教室;女儿在课堂听讲,因怕女儿虚脱晕倒,妈妈站在窗外守候着,不论酷暑里的挥汗如雨,还是严冬里的寒风刺骨……<br/> 小佳佳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了二千多个日日夜夜,病痛和死神并没能打倒她,相反,锻造了她坚韧的性格。第一批加入少先队;成为班里唯一的升旗手;病情加重时,在家里一边打点滴,一边坚持学习功课,期末考试拿了一百分,着着实实让老师、同学、爸爸妈妈惊喜佩服。她被提名为“上海市十佳雏鹰少年”。是集体的力量和全社会的爱心使小佳佳重新扬起生命之帆。1994年12月28日,已是师大附小四年级学生的小佳佳在全班同学的祝福声中度过了十岁生日。这一天,她也收到了一份最心爱的礼物——一顶漂亮的绒线帽。在持续多年的化疗中,她的头发一次又一次地脱落,帽子就成了她最好的装饰物。在她的卧室里,珍藏着许多造型各异、色彩鲜艳的小花帽……<br/> 1997年3月,本是春光明媚时节,可厄运却再一次无情地降临到小佳佳头上。骨髓化验报告,在小佳佳身上再一次发现染色体病变,如再复发,便难治愈,且有生命危险!现在唯一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骨髓移植。治疗过程需要30万元!<br/> 一夜之间,父亲赵炯心的一头乌发全白了。<br/> 此时,一股股暖流向他们涌来。危难之际,徐德佳所在单位上海华谊集团的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俞德雄,在一份由集团所属先灵葆雅制药公司顾问叶炯超提交的为小佳佳“创造拥抱蓝天,拥抱太阳的机会”而捐款的倡议书上写下批示,并率先捐出人民币400元。爱的奉献的序曲如此高亢,紧接着,“伸出你的手”的爱心援助席卷上海……<br/> 一天雨夜,叶炯超叩响了小佳佳的家门。这位侠骨柔肠乐于助人的汉子带来了先灵葆雅总经理的问候,并带来了公司作出的两项决定:一是由先灵葆雅出面,通过各国分公司向世界各地发出征询骨髓移植配对求救信号;二是公司向小佳佳无偿提供治疗白血病的名贵新药干扰素和生白能……<br/> 乌云密布的天空上喷射出一缕希望之光。<br/> 为了拯救一个中国女孩的生命,电波飞越大洋,美国、香港、台湾,整个世界都向她献出一片爱心。<br/>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先灵葆雅的干扰素竟在小佳佳的肌体里创造了奇迹,脸色红润了,黑发长出了。四个月后,父亲赵炯心借去美国开会之机将小佳佳的骨髓带去化验,令人难以置信,细胞里的奇变已经消失。五个月后,北大医院的陆道培教授再一次印证了美国医院的化验结果!<br/> 这一天,徐德佳和女儿都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是走出深渊重见光明的那种兴奋的哭。<br/> 小佳佳终于告别死神的困扰,沐浴着华谊的亲切,大上海的温馨,人间的真情,尽情地奔跑在属于孩子的无忧无虑的世界里。如今,她们母女将华谊集团职工捐出的30多万元巨款和盘托出,设立救助患病儿童基金;为解救其他白血病儿童,母亲徐德佳毅然报名无偿捐献自己的骨髓;小佳佳积极参与希望工程,与云南鹿马登乡的傈僳族小朋友余珍侠结成帮困对子。1997年春节,小佳佳用自己的压岁钱专为儿童医院血液病房购买了一台微波炉……<br/> 被爱心呵护的人才更能体会出亲情的伟大。如果说小佳佳是幸运的,那是因为她幸运地生长在我们伟大的国度里,生命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