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为了历史不再重演
王林昌
盛夏的一个黄昏,陪朋友来到汉城西大门区的独立门公园。公园傍山靠道,因为有一座建于19世纪的独立门而闻名遐迩。
我们沿独立门北行,过“3·1独立宣言”纪念碑后,便来到一片高墙下。墙的红砖,因长年风吹雨淋,已蒙上一层浓浓的灰色,在夕阳下显得有些昏暗。高墙上耸立的塔楼,让人感到阴森。推开半掩的铁门,只见一位中年男子迎来。他是管理人员。他告诉我们,这里是“西大门监狱”旧地。
得知我是记者,他显得十分友善,一一回答了提问,并主动介绍了监狱的历史。随后,他提着手电,带我们参观了当年“犯人”的牢房、刑讯室和行刑场,以及行刑后,日本狱警将死者尸体乱葬在附近山中的那条秘密通道。他用钥匙费力地打开那生锈的铁锁,一股阴风从洞口扑出,洞内黑黝黝的。
这座建于20世纪初的监狱,让人不能不回忆起日本军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以及最终把朝鲜变成殖民地的那段令人难忘的悲惨史。当时,韩国的爱国志士们,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争取民族的自主独立,曾前仆后继地进行过斗争,这座监狱就是他们不屈不挠精神的见证。在1907—1945年间,监狱的名字几经更改,但围墙总是越修越高,牢房和关押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现在残留的这段红砖墙筑于1923年,它高4.5米,原长1161米,当年光10米高的塔楼就有6个。
据悉,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朝鲜的近40年间,约有4万多爱国志士在这里关押刑讯,而惨死在这座活地狱里,其中可考的就有400余名。据有关资料记载,类似的监狱,到了1936年,在朝鲜各地共有28所。
初冬的一天下午,我再次来到这里。此时,监狱已作为“历史馆”开始接待游人。西大门区政府自80年代末起便着手改造这个地区。他们拆除了部分旧监狱的房舍和大部分围墙,并用拆下的红砖铺地,造就了一个有特殊气氛的独立门公园。如今,漫步在公园里,脚下踏着的仍然是铸有“京”字记号的老式红砖。附近居民和过往游人可在这里歇息,也可在这里追踪历史的旧迹。从1995年起,他们又创立了“西大门监狱历史馆”,将原来那幢2层警备大楼改造成主展馆,利用多年收集的各种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现代化的音像设备,详实地再现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朝鲜的历史、朝鲜义兵和各个时期韩国爱国志士进行抗日斗争、争取祖国独立的情景。人们通过这个历史馆了解到,不仅仅是一个西大门监狱,而是一部充满鲜血和泪水的朝鲜近现代史。馆内展示的各种模型,活生生地再现了从逮捕收监、刑讯逼供到处决的全过程。受刑时的惨叫和高呼独立万岁的声响,在展厅内不时回荡,那前所未闻的刑具和刑讯时的残忍行为,令人发指。但韩国的爱国志士们却宁死不屈。一位1919年领导独立万岁运动的柳女士,被判刑7年关进这所监狱。在押期间,她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高呼独立万岁的口号。为此,她被单独监禁,受尽凌辱,入狱一年后,就被极刑处死。
走出主馆,我再次参观了院内保留着的几所监房和行刑场的建筑。行刑场是一间木制小房,它被围在高墙中,外表一点也看不出是行刑场。解说员特意指着高墙内和高墙外两棵长势不同的白杨说,里边这棵白杨之所以长得细小,是因为看多了这里的冤魂。白杨无语,却默默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虽已入冬,来监狱参观的人仍络绎不绝。一位拿着笔记本边看边记的女中学生告诉我,学校要求他们到历史馆学习并写出感想,她的叔父知道这里开放后,也建议她来学习。谈到观后感,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拿出狱中受难的父辈的照片,说作为先烈的后代,他深刻体会到落后就受压迫的道理。我问解说员,日本游客来时有什么表示,他示意说,日本游人低头沉默,以示反省。我问一位70多岁的白发老人,为何来这里参观,他说,是为了重温过去那段难忘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后代也知道韩国不幸的过去。跟他来的是一位六七岁的小姑娘,手中也拿着本,边看边记。西大门监狱历史馆的馆长表示,为了让不幸的历史不再重演,我们需要认真地回顾过去,并切实从中吸取教训。他说,最重要的是教育后代,要让子孙不忘历史,不忘日本帝国主义曾经犯下的罪行,也不要忘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而献身的爱国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西方新闻领域的金窟:
“隐私新闻”
郑若麟
假如你问一个法国人,对海湾战争和摩纳哥公主斯特凡妮的私生活哪一件事更感兴趣?你想法国人会怎么回答?当然是前者。然而事实上,他们更关心的是后者。有统计为证:对于海湾战争,法国严肃新闻周刊中没有一家连续使用这场战争作封面超过六期的,而小报对斯特凡妮的保镖丈夫与脱衣舞女偷情的封面报道大大超过这个数。政治事件与名人隐私之间对读者吸引力差距之巨大,简直无法相提并论。法国一名空军飞行员被塞尔维亚人俘虏了,照理说应该引起全民的关注。然而报道此事件的那一期《巴黎竞赛画报》只销出38万册,而报道密特朗总统有一个私生女玛扎丽娜的那一期画报却卖出了76万份!两者给报社带来的收益相差180万法郎。这就是西方“隐私新闻”的“魅力”所在。
法国是个新闻的自由市场。只要有销路有读者能赚钱,就有报刊,也就有新闻。特别是报道名流“隐私新闻”的报刊,虽然被正派人士,特别是为保守派人士所不屑,但其发行量近年来急剧上升,已成为法国新闻界赚钱最多的一部分,成为新闻领域里的一个“大金窟”。法国最严肃的报刊《世界报》发行量不过30多万份,而最下流的一家杂志《看一看》周刊却能够在各个报亭销出70万份以上,几乎是前者的2.5倍。报纸一般只有一个读者,读完后往往被随手扔进垃圾桶里。而杂志一般读完了却不一定马上扔掉,“奇文共赏”嘛。据统计,一本《看一看》周刊可以有3.7个读者。也就是说,读这本杂志的人多达300万以上。类似《看一看》周刊的杂志在法国大约有七种,包括《巴黎生活》、《盛会》等,这七种报刊的销售量是法国所有全国性大报发行量总和的两倍。由于发行量如此巨大,因此其广告的收益相当可观。
这类报刊主要刊登的是欧洲乃至世界名流们的传闻轶事,其中报道得最多的是地中海小公国摩纳哥王室的公主们和大英帝国的媳妇们。前几年摩纳哥公主斯特凡妮下嫁其贴身保镖,这些小报如获至宝,连篇累牍地大肆报道;后来发现这位保镖居然抛下王室的千金,去和一个脱衣舞女鬼混;更要命的是,他们亲密偷情的场面居然被神通广大的摄影记者偷偷地拍摄下来,还以“完整版”的形式公布于众,这可使小报们乐疯了,也使这些小报的读者们乐疯了。那几期的小报也卖疯了。在这些小报的视野里,只要是名人,只要是个人私生活,只要是隐私,就等于金钱。其中爱情(更确切地说是偷情)和爱情悲剧是最吸引人的。所以西方新闻界中就出现了一种专门从事偷拍名人私情的记者,被称为“帕帕拉奇”。正是“帕帕拉奇”们的追逐,可能是造成戴安娜车祸的原因之一……
法国著名记者阿尔贝·杜鲁瓦在他的一本引起轰动的书《虚伪者的狂欢节》中对“隐私新闻”作了深刻、精辟的分析。他认为,名人需要出名,就要新闻媒体的捧场;新闻媒体要有销路,就要有名人新闻;而读者往往不满足于名人愿意透露给新闻界的新闻,也想知道偷情啦、离婚啦这些名人所不愿意告诉读者的“隐私新闻”。于是媒体就开始突破名人对自己的报道所设立的界线,进入到名人所不愿意暴露与众的领域。而一些名气不那么响的名流,发现“适当地”暴露一些自己的“隐私”,既能够满足读者的“窥淫癖”,亦能够大大地提高自己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可以弥补自己在专业领域中的不足,于是,“隐私新闻”就大大地红火起来。这就形成了金钱=出售名流隐私=报刊发行量=名流之名声=金钱这样一种怪圈。
法国是发达国家中文化程度和文明程度均较高的国家。我曾在巴黎生活、工作了六年多,对法国人的修养深有体会。只要随便走进一家博物馆,看一看那些专注地观赏着艺术大师们的深奥作品的法国普通老百姓,或随便和哪个法国人聊一聊,就能有所感触。然而,就是这些文明的法国人,却也热衷于追逐名流们的隐私,对那些报道影视界、艺术界、政界、体育界的明星们私生活的小报趋之若鹜,乐此不疲。由此可见,人的阴暗的一面在金钱的驱使下是会膨胀的,如果放任自流,那社会就会堕落,就会走向负面。这一现象已经引起西方国家社会学界和新闻界的严重关注。我国的名人隐私新闻近几年也有走热的趋势。这种病态新闻会产生何种后果,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汉·哈里里的忧伤
朱梦魁
有600多年历史的汉·哈里里是开罗也是埃及最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市场。在开罗,提起汉·哈里里真是家喻户晓,逛过汉·哈里里的外国人也可说是不计其数了。在这里,有迷宫一般的小巷,有鳞次栉比的民房和店铺,有琳琅满目的各种地摊和车摊,有热气腾腾的小吃店,有嚣闹嘈杂的阿拉伯咖啡馆,有林林总总的埃及传统手工艺制品和衣服鞋帽之类的日用品。当你一步入汉·哈里里市场,你立即就会被热情的兜售和摩肩接踵的拥挤所包围,纸草画、铜盘、石雕、T恤衫、皮革制品、金银首饰……会让你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这就是汉·哈里里,埃及传统手工艺的大世界,埃及旅游业的窗口和摇钱树,开罗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的缩影。
埃及人说起汉·哈里里的故事,有历史的追忆,也有对国粹的自豪。当年的埃及统治者选中了汉·哈里里这块风水宝地,把埃及的民间艺人和各类工匠都集中在这里,并且按照各行各业一街一巷的划分,建起了日后驰名中东乃至世界闻名的这个埃及传统工艺市场。时至今日,汉·哈里里的小巷胡同仍然保留当初的名字。像埃及所有热闹的地方必有咖啡馆一样,随着作坊和店铺的增多,各具特色的土耳其和阿拉伯咖啡馆也在这里应运而生,后来又在附近建起令所有穆斯林都肃然起敬的艾兹哈尔清真寺。由于人丁聚集和生意兴隆,在汉·哈里里供穆斯林礼拜的大小礼拜堂也多了起来,所有人们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必需的场所、设施都应有尽有,传统和习俗也世代相传。现在,这里仍能看到分属法第迈、阿尤布等王朝时期的宣礼塔,以及奥斯曼帝国时期禁卫军的故居。这些无言的古迹,成了汉·哈里里沧桑变迁的见证。
自90年代以来,陆续发生的恐怖活动使游客减少、加上原材料涨价和人才外流,汉·哈里里日渐萧条冷落,令许多有点石成金之手的能工巧匠也难以为继。特别是自1997年9月间在开罗解放广场发生旅游大巴遭袭事件后,尽管埃及政府强化了治安防范,但有些外国舆论趁火打劫,有意夸大埃及社会的恐怖活动,直至危言耸听。在此期间,汉·哈里里首当其冲,东西卖不出去,匠人们只得另找生财门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埃及工匠出国参加国际手工艺品展之类的活动,一些年轻的师傅走了就不见回来。埃及的手工艺往往都是祖辈相传,埃及的有识之士担心,汉·哈里里的人才不断外流,会使这些手工的绝活断了香火。
外国人招徕埃及工匠的手法先是邀请办展,然后以优厚的薪金和待遇诱人移民。美国对汉·哈里里的能工巧匠很大方,给住房,给设备齐全的手工作坊,最高月薪开到25万美元。近些年间,在美国、以色列、意大利、希腊等国也陆续能看到“汉·哈里里”的招牌,也出售地道的埃及传统手工艺品。开罗一些关注埃及传统工艺的文化人不无担心地认为,15世纪的萨利姆苏丹王为了劫掠埃及的传统工艺,居然把杰出的埃及工匠强制迁移到当时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现在有些国家似乎也学了这个办法,不过是通过金钱诱惑的文明手段罢了。当然,也有的埃及工匠去了阿拉伯国家,可惜的是为了赚钱而改行了。
最近,埃及一些报纸开展了关于埃及手工业现状和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产品的调查和讨论,其中开罗汉·哈里里的问题最突出。有关的行业负责人、厂商和工匠大声疾呼留住从事埃及传统工艺的人才,希望政府对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中小手工业者采取保护和扶持措施,例如对原材料价格、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内销和出口等环节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鉴于手工艺人需要从青少年时期学艺的特殊性,他们建议国家出资开办各类手工艺培训中心或学校。有些埃及文化人告诫,要等到某一堪称国粹的手工艺失传时再抓人才培养,就无异于临渴掘井。所幸的是,在高科技和现代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体现埃及传统艺术特色的手工业并没有被视之可有可无,而是正在酝酿相关的保护措施和发展计划。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南美的瑞士——蒙得维的亚
兰才基
“蒙得维的亚”,葡萄牙语的原意是“我看到了山”。相传在1519年,当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进行第一次环球航行时,曾率领船队进入拉美南角平原的拉普拉塔河,船上一名担任瞭望的水手远远看到了河的东岸隆起的一个山包,他高兴地喊道:“我看到了山”(MONTEVIDEO)。乌拉圭共和国首都蒙得维的亚就由此得名。
不久前,我们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乘游船横渡拉普拉塔河,两个多小时就到达河东岸的蒙得维的亚。拉普拉塔河又名“银河”,这条被称为世界最宽的河流全长只有290公里,但平均宽度有50多公里,入海口宽度竟达200公里,难怪16世纪初探险航行到这里的人们会误以为进入了“淡水海”。船驶近蒙得维的亚港时,首先展现在眼前的也是当年那座小山包,如今称做塞罗山。然而,山边河岸已见不到当年的荒凉景象,一派现代化都市的繁华喧闹。
蒙得维的亚位于拉普拉塔河流进大西洋的出海口,全市面积530平方公里,人口130余万,相当于全国人口的一半,它不仅是乌拉圭全国的政治、经济、贸易、金融和文化中心,而且是拉美南角地区历史较悠久的主要港口之一。整个城市分成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紧靠港口码头,连接着繁华的商业区。新城沿河而筑,并向内陆延伸,一条宽阔而平坦的河滨大道弯弯曲曲,绵绵十几公里。这条河滨大道既是城市交通的大动脉,又是市民消闲、散步、游乐、度假的好地方。大道内侧是一排排素色的高层建筑,乳白的、淡绿的、米黄的、浅蓝的大楼风格各异,疏密有致,布局合理。再往前行是一幢幢花园式的别墅群,分外幽雅而恬静。河岸有的地段是天然的礁石群,有的地段是白沙铺盖的浅滩,可供人们游泳、垂钓和晒太阳。站在堤岸远眺,银河波涌浪叠,浩浩荡荡,再望那入海处,烟波浩淼,水天空濛,显得无比开阔。
由于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常春,具有一种独特的自然美。市内和城郊到处可以看到绿茵茵的草坪,无数街心花园绿树环抱,整个城市显得清新、明丽,被称为“南美的瑞士”。号称500公里长的金色海滩,从蒙得维的亚城边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岸的埃斯特角。每当夏日来临,各国游客蜂拥而至,使这个只有310余万人口的国家成为南美旅游大国之一。
我们到达蒙得维的亚期间正是旅游旺季,游客云集。游览中,我们发现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既受到欧洲文化的强烈影响,又富有拉美民族传统的韵味,罗马式、西班牙式、葡萄牙式的建筑随处可见。市内最繁华的街道是以纪念祖国宣告独立的日子命名的“七月十八日”大街,街的起端连着著名的“独立广场”,广场正中矗立着乌拉圭民族英雄阿蒂加斯纪念碑和他身跨战马的巨大铜像,纪念碑下面建有存放阿蒂加斯遗骸的陵墓。
城市景物留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那些栩栩如生且富有民族特色的雕塑。国会大厦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建筑物,也是最充分展示乌拉圭雕塑艺术的场所。大厦有4层,高40米,占地8000平方米,外部墙沿有精心制作的大量浮雕,内部则以多彩的天然大理石镶面并有众多反映乌拉圭历史场景的壁画。大厦外部花园中的四座铜像组雕分别代表法律、公正、科学和劳动。这一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是在本世纪初由意大利、乌拉圭著名艺术家、工匠和建筑师共同努力、耗时17年方始建成的杰作。据介绍,这座建筑物设计者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追求庄严宏伟但又平易现实的效果,设计上受了维也纳议会大厦风格的影响。
坐落在市内巴特列和奥尔多内斯公园的铜牛车群雕是展示乌拉圭雕塑艺术的“重点文物”。这组雕像与公园周围的景致完美结合,表现了一辆由3套(6头)牛牵引的木制大篷车在大草原上缓慢行进的场景,牛的右侧是一位骑在马上手持驿杖的高乔人,在车后还有两头备用的牛随行。这组雕像反映了在乌拉圭民族形成的早期开发阶段高乔人生活的艰辛及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大无畏气概,是一组纪念19世纪时乌拉圭常用交通工具之一——牛拉大篷车的艺术作品。
与此相媲美的是靠近布拉托公园的驿车纪念雕像。这组群雕人物和马车的比例与真人和实物大小相仿,一位强悍的驿手正驾驭五匹健马奋力将驿车从泥沼中拉出,一个骑手从旁协助,一位妇女怀抱着孩子神情严肃地坐在车里。该雕像是当地著名雕塑家何塞·贝洛尼的作品,它真切地表现出乌拉圭历史上首次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马拉驿车的情景。
在蒙得维的亚市内街头、公园或博物馆内,还可以看到其它许多表现乌拉圭民族历史与风情的各种雕塑艺术或工艺品。特别是那些印第安人雕像以及珍藏在高乔人博物馆内的各种劳动工具及工艺制品,会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乌拉圭是个畜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均有3头牛、6只羊,每年肉类、羊毛和皮革等传统产品的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3,因此“南美的瑞士”也是一个遍地是牛羊的国家。(附图片)
蒙得维的亚公园里的印第安人雕塑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荒漠里的伦敦桥
潘雪怀
离开气势恢宏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返回洛杉矶途中,我们顺道观赏了荒漠深处一道别致的风景———伦敦桥。
那天冬日高照,汽车在茫茫荒漠中穿行,公路几乎成直线地伸向远方的出口,蓝蓝的天上不经意地涂着几道白云,好像睡梦正酣,一动不动,静静地卧在车的一侧。大地一片灰黄,漫漫沙石整个地坦露在阳光下,一丛丛卷曲的杂草,一棵棵矮小的灌木,稀稀落落,抹着红,吐着黄,像一团团快要燃尽的火球,在大漠上滚动,给这片贫瘠的土地平添了些许生机。几个小时后,终于看到了亮丽的绿色,那是行至亚利桑那州东南毗邻加州的哈瓦苏湖城。这座沙漠包围着的小城,曾经默默无闻,自从有了一座不同凡响的桥,便名声大振,成了不少人游览大峡谷后必来驻足的亚利桑那州第二大旅游景点。
这是一座五孔平桥,用花岗岩大石条垒成,桥身不长,桥面宽阔,结结实实,线条简洁,显得雄伟壮观,一看便知它饱经沧桑,经历了不少岁月。桥上飘扬着美、英两国国旗和亚利桑那州州旗。桥下清粼粼的流水,是穿越美国西部千山万壑的科罗拉多河。这桥名叫伦敦桥,两岸也刻意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英国气氛。南岸是仿造的英国古堡,北岸鳞次栉比的房屋、小店和酒吧,维妙维肖地摹仿出英国小镇的古色古香。拓宽的人工湖上,缓缓驶过仿古英国豪华轮船;树荫下的草坪边,悄悄开来英国式双层公共汽车。就连街上行走的警察,也是黑盔黑服,一身典型的英国打扮。伫立在一家英国名称的冷饮店前,品尝着异国风味的冰淇淋,环顾四周,我仿佛置身于英格兰的乡村小镇。
脚下的石桥是地地道道的舶来真迹。1820年,它凌空飞架在泰晤士河上,是伦敦的一条交通要道。二战时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使伦敦弹痕累累,炮火弥漫,可是它依旧巍然屹立,坚固如初。到了60年代,伦敦桥终于不再适应繁忙的交通现状,市政当局决定拆旧建新。面对拥有150年历史的大桥,精明的英国人没有轻率地拆除废弃,而是别出心裁地拿来进行拍卖。消息传开,大西洋彼岸麦库洛奇地产公司老板麦克洛克顿生奇想。他大笔一挥,以246万美元买下了这座12万吨重的古董,设计搬来夏季炎热,其它三季阳光明媚的哈瓦苏湖城,用来开辟一处旅游点。1968年,他雇人在伦敦桥10276块石条上标记编号,一块一块拆下,全数装上海轮,运到加州长滩后再搬到哈瓦苏湖城,接下来在这里的一个半岛开挖出一条人工河道,然后在这条运河上按原样再现大桥。工程历时3年,耗费100万美元,终于告竣。从此,伦敦桥飘洋过海,落户异邦荒漠中的这块绿洲。
之后,大桥边建起了一个英国村,布满醇厚的英国情调,还修建了游泳、钓鱼、滑水和烧烤野餐等设施,形成一处赏心悦目的休闲度假胜地,每年迎来150万游客。据说当初买下伦敦桥时,曾有人戏言:“美国人没有历史,只好买它一段历史。”如今,梦幻成真,买来的“历史”已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伦敦桥,蕴涵一种年深日久的传统文化,在仅有200余年建国历史的美国人眼里被视为一笔财富,而这种财富的价值,无疑是与日俱增的。
眼前旧貌依然的古桥,在异域风情的烘托下,如同一幅反差强烈而又十分协调的优美图画,恬静悠然,清新脱俗。真迹与摹仿,自然与人工,在这里和谐啮合,浑然天成,令人流连忘返。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对视马国馨摄于美国洛杉矶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小镇风情侯树人摄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郊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