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透视

在全球荒漠化不断扩大的今天,榆林的沙漠面积却以每年1.62%的逆转率在缩小,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的关注。前往榆林考察过的各国专家,称赞榆林治沙是人类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成功例证,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
榆林:再造秀美山川
本报记者郑少忠
靠政策激发活力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端,毛乌素沙漠边缘。由于流沙进逼,解放前榆林城曾3次南迁;直到80年代初,榆林市东城墙还有好长一段被黄沙掩埋着。治沙,是事关榆林人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
为改善沙区生态环境,榆林地委、行署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效应,对零星散碎的小块沙地,普遍推行个体、联户承包治理;对大面积和远离人烟的沙地,结合飞播造林,组织联乡联村大会战,进行集中整治。90年代以来,榆林地委、行署进一步放宽放活政策,引导、调动全社会参与治沙。先后出台了拍卖荒沙荒滩使用权和在风沙草滩区大力发展民办水利的决定,鼓励和支持区内外个体户、联户、干部职工、企事业单位购买荒沙使用权发展沙产业。
随着政策的放开搞活,广大群众中的治沙积极性空前高涨。原地区畜牧局干部刘卫国在沙漠腹地购买了50多亩荒沙使用权,创办了养殖业发展中心,联合沙区5000户农民发展笼养鸡,年饲养量80万只,产值1200多万元。定边县农民石光银联合127户农户,筹资45万元,承包治沙6万多亩,营造绿色防护林带316公里。靖边县农户牛玉琴带领全家人顽强拼搏,10年治理荒沙1.7万亩,造林1.3万亩,荣获中国十大女杰和全国劳模称号,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国际拉奥博士奖。米脂县农民高振东购买荒沙100多亩成立大漠蔬菜公司,他还投资1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规范化塑料大棚40亩,经济效益显著,闯出了一条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路子。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全区10万农户共治理流沙500多万亩,栽植经济林、用材林100万亩,发展人工种草150万亩,开发水田60万亩,群众投劳集资和社会各方面治沙投入总额达15亿元,形成了“万马千军治沙,家家户户植树”的喜人局面。
“一茬接着一茬干”
在很多人的眼里,沙漠简直就是风沙、干旱、贫瘠、荒凉的代名词。但榆林人并不这么看。在榆林决策者的眼里,榆林的贫困在沙,优势、希望也在沙。一是沙区面积大,占全区总面积的56.7%;二是沙区地形相对平缓,地下水资源丰富;三是日照充足,这些为农业、畜牧业、林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建国以来,榆林地委书记、行署专员换了30多任,但每一任领导都“扭住治沙不放松”。用现任榆林地委书记高仰秀的话来说,就是“班子换,事不变,一届一届往下传,一茬接着一茬干。”
榆林人以特有的务实作风和“接力棒”精神,经过近50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治沙业绩。全区林草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不到2%增加到现在的38.9%,增长了近20倍。在全世界的荒漠化土地以每年近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展的今天,榆林地区的沙漠却以每年1.62%的逆转率在缩小。
榆林的治沙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1992年8月,“沙地开发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榆林召开,与会的日本、以色列等国专家100多人实地参观榆林治沙成就后赞为奇迹,认为从这里看到了人类荒漠化逆转的希望;1995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迪亚洛来榆考察,评价榆林治沙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
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勉励陕北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并预言,“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持续地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江总书记的勉励,成为榆林人民封沙固土,再造秀美山川的强大动力。
科学治沙新思路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因地制宜,不断实验,发明了引洪漫灌、引水拉沙、用水开渠、多管井、马槽井、搭设障蔽、撵沙丘造林等许多治沙好办法。这些“土办法”经过科研人员的论证,推广应用,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榆林治沙新办法:即以植物治沙为主,植治、水治、机治、工程治等多种治沙手段相结合的科学治沙新思路。
吸引更多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开发沙漠,让“第一生产力”在沙漠中开花、结果,已成为320万榆林人的共识。漆建忠,这位1962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大学生,1964年来到榆林,治沙研究一干就是34年。为了提高飞播的成活率,解决适宜植物种、最佳播期和种子位移问题,他进行反复的比较研究,终于发现花棒、踏郎为飞播的适宜植物种,5月中旬为飞播的最佳播期。对流动沙丘飞播中存在的种子位移和植物被风蚀问题,他提出种子大粒化处理和混播等方法,增强植物群体固沙和抗风蚀能力。采用这一研究成果后,飞播的成活率提高了近一倍!
在榆林采访,到处都可以看到和听到像漆建忠这样的知识分子,为了治沙“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感人事迹。陪同采访的地委宣传部干部陈保平动情地说:“他们是榆林治沙的脊梁!”
如今的榆林,已初步形成以灌溉农业为基础,以防护林为屏障,以粮、油、肉、蛋、奶生产为主体的绿色农业新格局。截至1998年底,沙区建成总长1500公里、林木面积11.7万公顷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区造林保存面积79.3万公顷。(附图片)
下图:榆林市卧云山植物园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占地3000亩,是当地长期从事农科工作的农民1995年创办的。植物园十分重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目前他们引进50余种沙漠珍稀物种,成活率高达86%,为防止土壤沙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图为农民技术专家朱序弼(左一)与助手察看银芽柳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刘书云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曾经阻挡了愚公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今天又束缚着愚公子孙们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搏击的步伐。为了疏通晋煤外运的黄金通道,为了沟通与外界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人们又一次向两座大山宣战——
挖山不止新愚公
本报记者阎晓明
寒冬的一个上午,我们向太行、王屋山进发,汽车在悬崖边凿出的一条土石小道上慢慢地爬着——不敢想象这就是晋焦高速公路的施工现场。
晋焦高速公路,从山西的晋城市郊区到河南焦作,共32公里,但这32公里路却要穿过太行山与王屋山的交汇处。而提起太行与王屋二山就让人不禁想起一个激励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寓言——《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时代发展了,太行王屋二山带给面山而居的愚公的子孙们的困难,远超过了他们的祖先。因地势险要,路况太差,加上这条路是晋煤外运的重要出口,车辆密度大,堵车成了两座山中令人心悸的景观。全国知名的堵车七天七夜事故就发生在太行王屋两山中。开车的靳师傅讲,他开大车时,只要经过这里,拖斗中必带3件东西:一箱方便面、一只煤油炉子和一床铺盖。因为路窄又险只要有车抛锚,必定全线堵车,堵三四天是常事。遇到堵车司机就在山上过起了日子。到路通的时候,所有的司机都会鸣响喇叭,声音响彻山野令人震撼。
曾经阻挡了愚公的两座大山,今天又束缚着愚公子孙们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搏击的步伐:晋煤外运的黄金通道梗阻,太行山丰富的物产、矿产运不出去,山外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都因为两座大山受到阻碍。修一条高速公路,直接与焦作至郑州的高速路连接,可缩短晋城至焦作二分之一的路程,又可与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主干线相连———山西的决策者作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决策。路虽不长,只有31.57公里。但需动土石方1122万立方米,建27座桥梁,凿20座隧洞,而且地形极其复杂,高度落差200至400米,最深处路基需填高40米,最高处又需挖深45米,按他们的说法叫做“逢山钻洞,遇沟架桥,桥隧相连”,可以说整条路建在洞的里面、沟的上头。32公里的长度,投资14.6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高达4000多万元。
施工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如何把施工队开进去,住下来。由于施工现场全部在崇山峻岭深处,人行走起来都很困难,要把上万人的队伍和施工车辆机械材料运进山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山上先劈出一条施工的道路来。我们走的这条险峻小路就是专为施工修筑的便道,仅仅这条便道全长180公里,远远超过了晋焦路的长度,投资300多万元。由于山中人烟稀少,施工队伍的居住无村可依,只能露宿山野。沿着施工便道有一条用几千根钢管接起来的管道,从山下弯弯曲曲延伸上来,那是施工队伍施工和生活的水源,从山下像接力赛一样一站一站把水抽上来;便道的两旁不时看到用木板和帆布搭成的简陋的窝铺,有的就建在悬崖边突出的岩石上,满面尘土的工人们坐在旁边匆匆用餐。在一处工地上由于地形复杂,混凝土搅拌机设在山顶便道旁辟出的一块空地上,而施工现场则在深谷里,工人们需要把搅拌好的混凝土,一级一级地传递到沟底,更多的人则肩扛着钢材、木材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艰难地向沟里的工地搬运。指挥部的负责人介绍,这一段叫韩家寨工地,是晋焦高速路最艰难的施工地段,短短6公里就集中了12处桥梁隧道。我们看到的陀稍大桥工地,坡度达30度,大型车辆、设备根本下不去,所有的施工材料都是工人们用双手和肩膀搬运的。
主跨145米、高81米、宽24米的丹河大桥是世界上罕见的石拱桥。这座桥充分体现了愚公故乡石头多、石匠多的特点,桥体全部用石头砌成,而建桥用的石头,全部由当地石匠从山上一锤一钎开采下来,又一锤一钎凿成有棱有角的石条。在丹河大桥上,一位叫徐世创的农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徐世创来自山西最贫困的岢岚县,他是听说晋焦公路的艰苦后,从晋西北跑到晋东南,辗转上千公里主动来工地义务劳动的。他家里种了18亩地,出来时都交给妻子和孩子照料。3年前,这位农民就曾到山西第一条高速路——太旧路工地参加过义务劳动。那年,他听到省委建设太旧路的动员后,主动来到太旧公路工地义务劳动,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在工地上他看到工人们用的锤柄质量不好,返回老家山里采来100根上好的锤把送到工地上……这位朴实的农民说:现在只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什么事都能做成。
徐世创的话在寒风里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年关设廉岗,好!
罗盘
春节将至,湖北十堰市纪委抽调20多人,在市委、市政府两个大院设立4个廉政监察岗哨,对外来送礼的车辆进行检查。廉政监察岗认真值班,严格检查,不徇私情,4天发现了一大批送礼车辆和节日礼品,并在当地媒体曝光。群众反映:年关设廉岗,设到了我们心里。
元旦春节,往往是送礼的高发期。比如湖北武汉的水果湖地带,因有省委、省政府的许多重要机关,过去一到年关,许多送乌龟甲鱼等年货的车辆便泊满了夜色中的树林,成为一道奇特风景。群众把这种现象叫做“夜幕下的水果湖”。而居住水果湖的机关干部们,对频频叩门声也颇为烦恼。于是乎,年前送礼,几乎成了一种腐败顽症,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廉政,有损党政干部形象,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了。
如何治理这一顽症?讲讲要求、发发文件、提提措施,这些做法也许有用,但其约束力毕竟有限。要想有效治理年关送礼风,还须像湖北十堰市这样动真格!首先是各地领导部门对年关送礼这种不正之风应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想办法制止。其次是对送往某些领导机关的年货认真检查,看是否属于公费奉送的。同时,一旦查获送礼、收礼者,不妨选择典型予以曝光,并按党纪、政纪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只要动真格,拿硬办法,年关之际的这一顽症必能克服。
廉政建设,不仅年关时要抓,还应常抓不懈。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一曝十寒。愿各地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摸索更多的好办法。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虚心向群众请教
中共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委书记刘智广
刘智广,现年44岁,大学文化程度。曾任河北廊坊团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廊坊地委办公室秘书、文安县委副书记、廊坊市委副秘书长、廊坊市安次区区长,1998年1月任大厂回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大厂是一个位于北京东部50公里,有11万人口的回族自治小县。改革开放以来,大厂人民奋力拼搏,经济发展已跃居全省前列。上任之初,为了尽快熟悉县情,寻求富民强县的良策,我扑下身子,虚心向干部群众请教。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深入基层走访干部群众200多人次,召开各种座谈会十几次,征集各种建议100多条。经过论证,我们确定了开放兴县、科教兴县、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增加投入六个着力点。为了保证决策的落实,县五套班子从自身做起,全部落实了下基层承包的责任制。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经济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
大厂县城是在一个大自然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县城建设欠账较多。仅有的一条中心大街多年以街代市,一遇集日,大街小巷拥挤不堪,群众对脏、乱、差、堵意见极大。县委深切感到,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外在形象,影响经济发展,更严重的是将会失去民心。但按高标准规划,仅中心大街、商业街以及规划小区等建设就需要数千万元的投资,钱从哪里来?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确定了“引凤筑巢,引民建城”的建设思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一方面对外招商引资搞开发,一方面鼓励引导富裕起来的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建城、兴商。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共完成了中心大街等三条街道的改造任务,建设商业街两条,综合市场两个,开发商住楼10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达到1.2亿元。县城形象明显改观,一个集绿、亮、美为一体的现代化小城初具风貌。(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功夫下在后劲上
中共新疆玛纳斯县委书记彭家瑞
彭家瑞,38岁,大学学历。而立之年任原米泉县委副书记,继任呼图壁县县长,现任玛纳斯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
玛纳斯在新疆是名列前茅的农业县。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古语曰:富国在谋。那么,玛纳斯再跨越该“谋”什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功夫下在后劲上。
要保持一个县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急功近利不行,必须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后劲上下功夫。我上任时,玛纳斯县农民人均收入已达3000元,年增幅达28%。当时的棉花单产已达100公斤。面对高起点的玛纳斯,增产潜力还有多大?新开发的项目在哪里?改变“原”字号产品的措施何在?保证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否具备?等等。
经过反复调研,我们确定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抓农田水利建设。1998年开工建设石门子水库,2000年竣工,可扩大灌溉面积1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其次,加大“原”字号产品的转化。玛纳斯与法国的葡萄酒产地波尔多几乎位于同一纬度,有利于优质葡萄酒生产。1998年开始葡萄基地建设,5年后,将形成1.5万吨葡萄酒的生产规模,年产值可达10亿元。
确保发展后劲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为此,我们村村办起农村文化技术学校,乡镇有党校和文化中心,县里有农事顾问(电视)台。
经过3年的实践,我深切感受到,搞活一县经济,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只要我们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充实后劲,坚实前行,玛纳斯县更大的辉煌还在明天。(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生命的战场”
——访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
本报记者郑德刚
体重不足1公斤的幼婴,像小猫一样蜷缩在温暖的保育箱中甜甜地酣睡,小小的胸脯起伏均匀;步履蹒跚、手脚剧烈颤抖的老人,忽然间挺起了腰板……在珠江医院挂满牌匾的病房大楼里,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随处可以听到。
一身戎装的院长陈祥才教授对记者说:“医院也是战场,要想扼住死神,延续生命,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
珠江医院17年前从福建迁来广州后,一直名不见经传,直到3年前还被近2000万元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在重重压力下,医院领导班子进行了艰苦的拼搏。尤其是近3年来,他们“赤膊上阵”,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仅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普普通通的珠江医院改造成全军设备、技术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并建成了“全军神经医学中心”、“全军骨科中心”、“全军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中心”等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专科医疗基地。
“全军神经医学中心”是珠江医院影响最大的专科之一,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细胞刀”的技术与刀下创造的医学奇迹。细胞刀是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脑神经手术技术,尤对世界性医疗难题“帕金森氏病”有特效。这种技术自1997年底引进我国后,曾引起我国医疗界的轰动。珠江医院瞄准这项先进技术,1998年3月率先在华南地区第一个建立了细胞刀科研、医疗基地,并从当年5月开始临床治疗。
帕金森氏病之所以难治,难就难在患病部位在大脑神经密布的深处,治疗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损伤到其他脑神经,后果不堪设想。而采用细胞刀技术,只须在头上钻一个小孔,然后经过微电极精确定位后,利用尖部仅有几微米的“刀”直探患病部位,一举除掉病灶。治疗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徐如祥教授介绍说,他们已收治100多位帕金森氏病人,手术成功率100%,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事实上,在用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珠江医院,创造医学奇迹的并不仅仅在神经系统领域。在骨科中心,专家们创造了腰背痛的新疗法,一次性治愈率达87%;在耳鼻喉专科中心,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24导电子耳蜗植入”治疗全聋技术,使大批失聪患者回到了丰富多彩的有声世界;在儿科中心,一个个体重不足800克的极低体重新生儿,在濒临死亡的时刻,在这里又被注入了新的生机。
珠江医院在饱尝了攀登的艰辛后,领略到了科学的魅力。引进、改良、创造,这就是珠江医院汲取科学营养的过程,一批批杰出人才也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目前在珠江医院全部900名干部中,科技人员就有830多名,占92%。全院拥有的先进医疗设备价值1.5亿多元,比3年前增加了1倍多。这些年来,珠江医院科研成果从零起步,目前已接连获得国家、军队和省级各种科技成果奖70多项。
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驻军医院,到每年医疗收入高达1.8亿元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珠江医院在追随科学浪潮的摔打中,得到的不仅是一流的医术和人才,由此派生的科学管理与科学创新,正在把她推向新的制高点。(附图片)
陈祥才院长(右四)在为病人作检查。刘汉平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藏北牧民换“坐骑”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习惯于马背上游牧的藏北牧民的交通工具发生了根本改变,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已成为普通居民的代步工具。生活在念青唐古拉山下当雄县宁仲乡的牧民放牧时已用上了摩托车。
新华社记者沈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