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教育)
专栏:教育聚焦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课程是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全民族文化素质大厦的基石。然而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新春伊始,教育部在全面实施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特别强调基础教育的改革。今天我们刊登三篇本报记者采写的文章,对这三门课程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方向作一浅析。
中小学数学课学什么
本报记者毕全忠
数学,是人类把握自然、社会和人类自己的主要工具之一。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数学修养,是人的基本素质中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数学课是养成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的基础教育。
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状况如何?面对新世纪的到来,数学课究竟要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久前邀请部分专家对此进行研讨。参加研讨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中科院院士姜伯驹、林群等数学家,还有教育学、心理学、出版界的专家。
专家们指出,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有个好传统,重视“双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训练比较扎实。然而,存在的问题、弊端也很多。
首先是教学目的不明确。数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对社会、对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这些都很少讲。要问中小学生为什么学数学,回答多半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大学”。
其次,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50年代以来,数学有了巨大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影响加大,可是我国中小学数学课基本上还停留在学苏联的模式,数学发展、应用的新进展没有反映到教学中。现在城乡居民家庭中高技术用品越来越多,高技术跟数学的关系密切,但学生们从不会把这些高技术家用电器与数学联系起来,提出或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第三,受“应试教育”影响很深。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小学数学课受“应试教育”影响最甚。多数教师着重从应试的角度让学生去记忆知识点、背公式、记题型、做大量习题。学生考试时,先看是什么题型,然后套用以前做过的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一旦碰到不知什么题型的试题,就不会做。
另外,不少教师数学修养不够,不善于教。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自己就是这么学过来的,他们也这么教。
上述问题和弊端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令人忧虑。不少学生感到数学难学,进而畏学、厌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总的趋势是眼光狭窄,善演绎不善归纳抽象;善模仿不善创新;善机械思考不善于辩证思维,尤其是不会提出问题,不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不善用数学工具去认识未知事物。
怎样改革?专家们提出了不少建议。
首先是必须明确为什么要学数学,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专家们指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宗旨在于为提高民族的数学素养打下基础。重要的是,面对着下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国民通过基础教育要养成什么样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学的改革,必须依据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进行。可是,恰恰是这个问题现在并没有很明确的答案。这个问题的解决,涉及数学、自然科学、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很多学科,既要纵观各国、高瞻远瞩,又要了解国情、从实际出发。要定出一个确当的目标,需由各学科的著名专家来共同研究,当然首先要有第一流的数学家参与。目标总是有阶段性的。根据以往的情况,中小学教材更新的周期顶多为10年,现在有缩短的趋势。
明确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宗旨,就要转变教育思想。民族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育,引导学生以数学的工具去发现、预知未来,认识未知世界。教材、教法等都要贯彻这种思想。创新是与个性分不开的,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原则应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教材、教法要符合当代青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专家们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不少具体意见,指出教材要活,知识点不宜太多,要反映基础数学的新发展,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要光讲结论、公式,也要讲这些公式、结论是怎么产生的,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总结出数学问题,养成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专家们对“高考指挥棒”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作了不少研讨。他们指出,中小学教育如果不从高考压力的阴影下摆脱出来,很难进行根本性改革。怎么摆脱?以前只讲高考要改革,但谁也不能取消高考,不能取消大学升学竞争。专家们提出一个新思路:竞争、选拔是必要的,但可以改变选拔标准,由中小学教学来指挥高考。只要多数中小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了,高考就必然会改变。因此,关键还是中小学教育本身的改革。
数学课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改革涉及两亿多儿童、少年、青年的发展,影响深远。专家们指出,改革要慎重、稳妥,不能操之过急。同时,这又很急迫,不能久拖,贻误时机。


第7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中小学改革要有著名学者参与
碧泉
我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这是构建新世纪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工程,要特别讲究科学性,要有著名学者参与。
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关乎民族未来的发展。从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材的编写,到教法的指导,都要站在时代需要的最高处,高瞻远瞩,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纵揽各学科的历史和未来发展,并根据对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国情的深刻了解,才能做到。谁有资格和能力承担这一重任?必须是大学问家、著名学者,其中包括见识高明的政府官员。
基础教育又是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历来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儿童识字的启蒙教材是由李斯、赵高等最高官员亲自编写的。李斯著《仓颉篇》,赵高著《爰历篇》,既教识字,又教语法。李斯是丞相,赵高任中车府令,都是辅佐秦始皇的大臣。李斯还是法家的大学者荀子的学生。以后的很多王朝,儿童少年的基础教学内容和教材,也往往是朝廷规定甚至皇帝“钦定”的,如四书、五经等。甚至连这些教材的注解也作了规定,如明清两朝,就规定必须采用大学者朱熹的注。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中央政府也十分重视基础教育。五十年代,中小学教材是由最著名的学者主持编写的。如大学问家叶圣陶就主持语文教材的编写。解放前有国语、国文两课,而教学中很难将“语”和“文”分开。五十年代编中小学教科书时又碰到这个问题。是叶圣陶提出把“语”和“文”合起来,叫“语文”课,并主持编出了高水平的教科书。像这样的大问题,只有大学问家才能解决。
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学问大的人就要教学历高的学生。如教授就只能教大学高年级学生,不能给大学一年级学生讲基础课,当了博士生导师,就只能给博士生上课。于是,学问越大,离基础教育越远。殊不知越是基础,越需有高水平的教师来胜任。当然,在目前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小学不会由教授去教。然而,中小学的教育改革、教科书编写等重要工作,却必须要有著名学者来参与。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管行政部门,要重视请著名学者参与。作为学者,则要看到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是自己的责任。


第7版(教育)
专栏:

擦亮看世界的眼睛
本报记者董洪亮
(一)
外语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交往和沟通的工具,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中小学是人的一生中学习外语的重要阶段。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有较大的发展。语种除英语、俄语、日语外,部分外国语学校开设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全国在整个初中、高中阶段都开设了外语课程,而且把外语作为国家安排的一门基础学科。外语教材在统一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多样化成果可喜。现在,初中已有6套英语教材、2套俄语及1套日语教材,均经原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在各地试用。外语师资严重短缺的现象有所缓解,全国现有中学外语教师近50万人,其中英语教师约48万人。一些地方的教研部门和教师积极探索外语教学法的改革。
(二)
在看到外语教学成绩时,不能不正视存在的问题。我国外语教学目前普遍费时较多、收效较低。全国中学6年、大学2年开设外语课,有些地方从小学三年级开设外语,这样,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外语学习。但是,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用外语与人直接交流。语言能力、外语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记忆力强,是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段,加强、改进中小学外语教学对于培养外语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外语教材是外语教学的基础,除从各地实际出发、区别要求外,好的外语教材应该贴近生活、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符合外语教育规律。举例来说,中学阶段按理应让学生记忆较多的单词,然而我们现在的教材怎么样呢?我国纵向比较,同是对高中毕业生,1948年要求掌握6000个外语单词,1962年要求掌握3800个外语单词,1986—1990年要求掌握2750个单词,1993年要求掌握2200—2300个单词,1998年要求掌握1800个单词。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横向比较,现在,日本要求高中毕业生掌握5900个外语单词,俄罗斯要求高中毕业生掌握9000个外语单词,台湾要求高中毕业生掌握5000—6000个外语单词。北京高教学会大学英语研究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外语系原系主任程慕胜教授说,计算表明:我国中学生平均每个课时只须记忆2个外语单词,而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平均每个课时却要记忆8.6—10个外语单词。从中学到大学外语教材衔接不合理,对记忆新词的要求台阶太高。她建议中学教材应该增加词汇量。
改进教学法是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外语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除轻视听、说能力培养之外,外语教学方法上,引导中小学生集中记忆词汇、反复阅读甚至背诵经典文章方面做得也不理想。曾在中学教过10年英语的贵州省教科所英语教研员周燕说,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法受制于应试教育,随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看来,教学方法不是孤立的,它与考试、评估联系在一起。
据了解,全国初中英语教师学历达标率超过80%,高中英语教师学历达标率约45%。稳定外语教师队伍、培训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也是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三)
令人欣喜的是,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正在积极展开,有些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1997年,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成立了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集中力量搞教育科研,建立基础外语教学研究机制,鼓励更多的应用型外语教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于1998年9月召开了全国基础外语教学资助金项目专家论证会,制定了《全国基础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管理办法》和《1998—2000年全国基础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课题指南》。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现状,提高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效益,今年1月18日,全国基础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正式启动,《英语辅导报》社每年为项目提供100万元人民币资助金,项目相对集中在中小学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测试、评估手段的改革上面。对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整体效益的提高,我们充满信心。


第7版(教育)
专栏:

语文课,让孩子们抖起精神
本报记者温红彦
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忧思
在中国,几乎每一位受过教育的人都上过语文课,而且都要花掉大约三分之一的在校时间去学习语文。语文课向来是我国中小学开设时间最长、所占课时最多的基础课程。
然而,就是这样一门最重要的课程,却成为让当今中小学生感到“不愉快”、甚至“厌倦”的东西。
诚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新的改革措施频频出台,对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造。但是,由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涉及面大,影响面广,种种惯性因素的作用又难于在短时期内消除,致使改革步履缓慢。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对中小学语文现状的批评也因此不绝于耳。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在本报撰文,发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忧思,指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80年代后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开始正视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委托地方上组织实施“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结果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总体成绩均未达到及格线。一时间语文教育界哗然,批评不断升温。1997年,由《北京文学》刊登的三篇署名文章引发的讨论再一次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敲响警钟:语文教学已到了“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的地步。随后,《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等一些抨击时弊、倡导反思、重在建设的书籍纷纷问世。
前不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讨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近十家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语文教育改革特别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发表了精辟的见解。
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信息:是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动真格的时候了!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底色”
谈起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清醒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列出一长串,诸如语文已成为升学的工具,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再产生内在需求;忽视母语的文化特性,导致学生对母语缺乏感情;阅读量少,语言贫乏;教学程式化,从解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到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生硬刻板等等,不一而足。
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专家们认为首先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先生说:必须从“人的建设”的高度定位语文教学,要通过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理解力,因为这些是一切创新精神的基础。
以撰写《语文教育学导论》而闻名的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先生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他把语文教育同人文精神联系起来,认为现有的“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的观点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教育观念的问题不仅是中小学的问题,而且是整个国家教育的大问题。应试教育的本质是急功近利,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它属于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范畴,应该为孩子的一生打好“精神底色”。
语文课,如何让学生不厌倦
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到底怎么改?有关专家认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改革:首先要重新讨论制定课程标准,其次是要重新编选教材,第三是改革现存的教学过程,第四是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关于教材编写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教材选文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设置教材,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应增加充满幻想和童趣的课文,开拓儿童的思维空间。小学侧重提高幻想能力,教材多设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古诗、通俗有趣的小故事等。中学主要是培养文学想象能力,教材应该以文学为主。教材要多提供一些名篇佳作,让学生能够感知、体验比较高的精神境界。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郑敏教授建议提供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原文,可以和译文对照,有助于使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教材政策方面要真正实现一纲多本,甚至多纲多本”,这在近几年语文教育界呼声最高。关于教学参考资料,专家则认为最好取消教参,即使要发行教参,其内容和呈现方式也必须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要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水平、学生的基础、文章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既然高考这根指挥棒一时不能取消,那就应该把它用准用好。许多学者认为,抓住考试改革,就抓住了根本。高考应分层次分地区进行,采用多套试题,一方面有利于高考选拔功能的实施,同时也使学生可以有多次机会。
记得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语言老师韩麦尔对他的学生们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都德是从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灵魂的高度看待语言学习的,我们又何尝不该如此呢?单从这个层面出发,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第7版(教育)
专栏:

山里娃渴望学好普通话
日前,河南省卢氏县电视台的几位记者在边远的官坡镇沙沟村小学采访时,节目主持人马卢颖被孩子们认了出来。这些山沟里的孩子们,似乎忘了平常见到生人时的羞怯,把马卢颖围在中间,非让她教普通话。程专艺摄


第7版(教育)
专栏:治教之道

大学班级管理的宽与严
姜广强
大学班级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问题。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老师应该很好地注意对大学生管理的宽严问题,从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情况入手,采取不同的宽严标准,就能在班级内创造出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性环境。
把握好对学生的宽严尺度,首先管理者要明确哪些东西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可以放松的。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必须严字当头。比如有的同学进入大学后就片面地认为大学是一个自由论坛,把学术上的百花齐放移植到思想信仰上,因而造成了思想混乱。所以要让青年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起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在政治上保证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此外我们还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人格培养,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年龄上是处于青少年与成年的过渡期,在心理上是青年社会化心理变化最剧烈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管理不能再用管理中学生的观念和模式,对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惑、挫折和心理问题,要多一分理解和宽容。比如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我们就应该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由于每个人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不同,再加上个体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因而,对大学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反应不同,个别同学产生了心理障碍,甚至成为心理疾病。对这部分同学更应该多一分关怀,多一分理解,要通过谈心来帮助他们去心病、卸负担。


第7版(教育)
专栏:

素质教育:令人关注的话题
本报记者王娜梅
隆冬的上海寒气袭人,而走进华东师范大学,却让人感到融融暖意。逸夫楼上,会议室座无虚席,抬眼望去,过道上也都塞满了椅子。这是前不久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素质教育研讨会”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由华东师大主办的这次素质教育研讨会是在教育部支持和倡导下召开的。专家、学者们就如何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
素质教育的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与会者的共识。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尤其为与会者关注,来自一线的教师校长们普遍认为,由于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差异,在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出现了理想化、一元化、极端化、形式化、口号化等不良倾向和弊端。以至于一些人将活动课设置多寡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好坏,加重了学生负担,校长们也有很多苦恼。东北师大附中谢在皋校长认为,素质教育是提高人的质量的过程,是终身的事,不是一时的事,素质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学校教育是打基础的。素质教育应是多层次、多阶段的,要明确中学阶段素质教育的目标,不要所有学校用一个标准。华东师大年逾古稀的退休教授洪丕熙的观点颇引人注意,他认为:不要把素质教育与考试绝对对立起来,考试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是人一直进行的活动,学问靠积累,有积累才有创新。与会者普遍认为,理解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应该把它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中把握它的本质内涵与时代意义。
对于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论点,学者们认为,人是有差异的,从差异开始,以差异告终,因此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的评价
与会代表关注的另一个会议主题是素质教育的评价问题,代表们普遍强调要注意评价的引导作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应俊峰副教授认为,推进素质教育要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多一点研究思考,少一点等待观望;多一点实践探索,少一点空谈埋怨。目前,教育上的许多问题,行政部门规定“不准怎么做”的太多,而引导的太少;一刀切的太多,自主权太少。评价要求方方面面,学校就很难有特色。华东师大顾朝晶校长认为,评价既要看结果,又应看过程,应将结果与过程结合在一起来看。比如升学率并不是坏东西,关键是不要片面追求及如何追求;考试也并不是不好,关键是如何考。
学者们提出,应以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校教育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要求为依据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学生评价、学校评价和对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体系。尤其要注意目前素质教育评价中存在的行政化倾向、运动式做法和形式化问题。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提高校长教师的素质。需要转变师资培训的模式,使教师的继续教育跟上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步伐。因此,与会者认为,目前进一步培训教师是最紧迫的。
素质教育对师范院校提出了新的课题: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当代的好老师、怎样培养出这样的老师、师范院校应作哪些调整和改革等等。本次会议的东道主华东师大的代表在发言中提出了创立一体化师范教育体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造就复合型创新型师资,突出教育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深化师范教育改革的策略和建议。
研讨会紧张而热烈,直到会议结束时许多代表仍然言犹未尽。如果说,以前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探索,对基础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课题,理论界回应不够的话,这次素质教育研讨会是个重要的转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