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学观察)
专栏:期刊动态

  期刊动态
  《报告文学》创刊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报告文学》杂志在武汉创刊。这是目前惟一专发表报告文学的刊物。在各种纯文学期刊大多不景气而纷纷改版,读者阅读兴趣趋向多样化并向纪实、报告文学读物转移的新态势下,创办《报告文学》可说是适逢其时。(阳文)
  《中国作家》将改为月刊从2000年第一期起,《中国作家》将作为全国首家大型文学月刊亮相于文坛。《中国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大型刊物,1985年创刊,迄今出刊近百期。2000年《中国作家》(月刊)的头几期主要内容已经确定,作家蒋子龙“十年磨一剑”的长篇小说《人气》将在改刊后的第一期上全文刊登。(秀清)


第11版(文学观察)
专栏:金台文论

  召唤的舞台
  仝小改
  文学期刊的主办者们在这一年切实地感到了压力,他们当中有的甚至就是在压力之下“竞争上岗”的。我们从变化发展的刊物中,可以真切感受到这一点:刊物的主办者们都在尽心竭力地为刊物思索、谋划着,为刊物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使出了浑身解数。如果说当代正在活跃的作家是特色各具、天才纷呈的优秀演舞者,那么我们分明可以感觉到一座座显豁敞亮、布置各异的舞台正出现在我们面前。
  舞台的结构、布置、风格样式对演出本身是有相当影响的,舞台构建者在以自己对戏剧、表演、传统、现实乃至未来的全部理解进行着艰难而坚实的基础工作。正如《大家》主编李巍对自己倡导的“凸凹文体”的写作者的要求一样:“这需要一个作家、一个人的整体综合素质。”我们似乎也可以在特色各异的舞台上看到各位主创者的学养、识见、品格、乃至心灵。各具风格的舞台在召唤着相应的智慧、才情和“扬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绝技表演。
  平地起层土,草台唱野戏容易,但构建真正有风格、有个性的舞台不易,建构具有“召唤”性质的舞台更不易。《芙蓉》面向青年,在刊物中增加图片含量,采用灵活生动的排版样式,并且兼容其他相关艺术门类的内容,在青年人那里激起一片由衷的回声,青年人把《芙蓉》作为自己心向往之的精神乐园。《大家》提出“凸凹文体”的写作,把多种优势文体的界限打破,从而有了《女人传》、《飞鸟和鱼》等一系列透着生活真实气息的作品。《作家》说:我们给写作的文体从不预先设什么框框,我们欢迎那些无法归类甚至在文体上“不伦不类”的作品。于是就有了一系列机智生动的情节式理论文体。梧桐迎风而立,自然有凤来仪。富有创造活力的舞台向当代文学发出自己的“召唤”,我们在“鹿鸣不已”的互答声中感到了活力的存在。
  事物总是经过无数曲折,执拗地向着属于自己本质的方向前行。各家文学期刊正在挑战和压力面前选择着属于各自的路径,各个刊物都在或长或短的犹疑思考之后,选定了“对路”的方向。
  然而诸多变化中,也有“变中不变”者和“易中不易”的因素。《收获》、《十月》、《当代》、《中国作家》等刊物仍相对稳实地走着自己的路子,它们那些坚定的欣赏者仍然乐此不疲地围绕在他们舞台的周围。
  《莽原》似乎也在寻求着“变中不变”的因素。主编张宇说:《莽原》经过开本、设计和内容淘洗的变化,我们觉得已经找到了自己大致准确的定位,我们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坚守自己的品格品位,期刊就像一个伟大作家一样,应该在关键时候耐得住寂寞,挺得住,守得稳,暂时的升降波折之后,会有更开阔的疆域。
  文学期刊在应对市场的时候,也在进行着“变中不变”的努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读图时代”的潮流不会不对刊物产生影响。文学期刊调整纸张印刷、增加图片的清晰度、加大图片在期刊中的含量等举措都是应时而动的“识时务”步骤。但文学期刊不等同于时尚消费的刊物,图片的增加永远不应忘记和文字阅读的互相关系。“我们在延续阅读传统”,是文学期刊主办者们的共识。《作家》增加了图片内容,但主编宗仁发强调:“我们会更加强文字阐释、点化这些图片的力度,使原来散漫并置的图片有更强的方向性。”李巍强调,《大家》增加图片,是为了增加文字的生动性,为了调节文字的阅读节奏,并和文字相互参照映衬。而《芙蓉》中的图片,动人之处往往在于精当而意蕴苍茫的释文上。还有《青年文学》、《小说家》、《钟山》、《花城》等刊物增设大文化的栏目,都是在“求变”之中的应对和改变。
  在文学期刊的主办者那里,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才情和兴趣,《莽原》主编张宇说:“需要的还要有牺牲。”在他出任《莽原》主编的时候,有人就这样寄予厚望:我们希望牺牲一个作家,成全一份刊物。只有亲莅其位的人,才知道“成全”一份刊物的背后意味着什么样的艰辛和琐屑。
  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时下所说的“双赢”的场景:“办好一个刊物,成就一位人物。”愿舞台的靓丽风光不仅仅为演员所有,潜心营构的舞台上也应该有营构者的幸福。有人说神秘面纱后的莎士比亚是英国十六世纪的一个舞台管理员,当听到这一说法的时候,我们可以安心。
  舞台崭新,大幕开启,灯光灿烂,虚位以待。


第11版(文学观察)
专栏:论著选评

  体验与实证的结合
  ——读《鲁迅精神世界凝视》
  巫小黎
  最近,笔者又欣喜地读到一本近距离凝视观照鲁迅的著作,这就是王家平的《鲁迅精神世界凝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共分“悲剧性体认”、“心灵的阴影”、“存在的关怀”、“终极性追思”四章。著者的研究走的是一条“体验与实证”相结合的路,他用的是“硬功夫”,即反复阅读鲁迅的全部著作,广泛地搜罗汇集与鲁迅精神命题相关的各种回忆、考证文章及所有的有关材料,在此基础上展开具有创造性的研究。
  在我看来,“硬功夫”也可说是“笨功夫”。作者从材料出发,着眼于文本的探究、细读,用心灵去体验、感悟鲁迅曾经体验过的一切。作者反观自身所处的当下生存状态、道德、文化环境,努力回到鲁迅当年所处的历史情境之中,并由此获得一种真实可信的历史“现场感”。
  鲁迅的“悲剧性体认”并非为他个人所有,而是具有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他的思考达到了中国思想界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出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洞见和高屋建瓴的把握,鲁迅思想因而成为中国近代启蒙主义思潮下一份独特而宝贵的财富。
  中外文化史上无数事实证明,真正的思想家都永远无法摆脱孤寂、流浪的“过客”境遇,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精神探险者鲁迅,当然也逃脱不了这一历史宿命。《鲁迅精神世界凝视》第一章第三节“永世流浪的‘过客’境遇”从分析鲁迅的故乡“情结”入手,最后却“惊讶地发现鲁迅其实是一位不断地丧失‘家’的漂泊者(52页)”,像“过客”一样“永世前行、永世流浪”就是他特殊的存在方式(61页)。类似的富有新见的论析,在书中随处可见,体现出研究者与众不同的研究个性和独到的思考。
  在鲁迅精神世界中潜在地包孕着诸如永恒与流逝,流浪与栖居,漂泊与皈依,真话与谎言,犯罪与忏悔,生存与死亡等相互对立、悖反的命题,王家平正是紧紧抓住这些,把握其精髓,沉浸在鲁迅所历经的各种生存体验之中,对鲁迅精神世界作深沉凝视,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完成了具有“精神探险”意义的个性化研究,体现了研究者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
  鲁迅对社会、民族、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和世道人心及自我灵魂等各个方面的解剖、批判、拷问是冷酷而严峻,无情又深刻的。他向来以欺瞒、伪饰、狡诈、说谎为下流、耻辱,对人缺乏始终如一的精神、人格和道德操守深恶痛绝,渴望向世人展示一颗真实的心,然而,他同时又发现,真实何其难哉!他以天才的想象,创作了《祝福》、《伤逝》、《立论》等,构建起一个哲学化了的文学世界,叩问“真实”与“谎言”,“说”与“不说”的关系。在小说《祝福》中,叙述者“我”面对祥林嫂关于灵魂有无的追问时的“说不清”;在《伤逝》中,涓生不爱子君之后该不该说出“真实”的犹豫;在《立论》中,说谎、奉承者得到感谢,道出真实者反而遭打的尴尬等等,将“言说”的艰难推向极端,以致陷于“你说便是你错”(《狂人日记》),“在真话与谎言之间进退维谷的‘失语’状态”(《鲁迅精神世界凝视》78页),揭示出言说者怪诞、荒谬的生存境遇。他晚年写的杂文《我要骗人》也再次披露了他在“真实”与“伪饰”之间,经历着炼狱般痛苦折磨的精神苦闷。至此,他在《野草·题辞》中写到的“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也就有了更进一步理解的事实和文本的依据了。他的“我要将真实深深地埋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伤逝》的这番表白,自然也就有了新的意义范畴。王著对于这些属于鲁迅精神世界的深层次的考察、透视,着实很有分量也很有新意。


第11版(文学观察)
专栏:本期话题

  □1999年是文学期刊经受多种考验的一年。各个文学期刊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约请一些期刊主编和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同志,共同对文学期刊的诸多变化、发展作一年的回眸。
  文学期刊求新求变
  本报记者杨少波
  期刊印刷、纸张选用、美术设计及开本大小都成为文学期刊革故鼎新的第一步骤,正是这一步使文学期刊的面貌产生了“焕然一新”的感觉。
  《莽原》采用国际流行的小开本设计,使许多《莽原》的老用户惊喜不小;《芙蓉》图文并举的格式和横竖不拘的排版透出创意的青春活力;《大家》增加了文中插图的质量和分量,使文图互见,相生相展;《时代文学》改为另一种国际流行的大开版本,体现了主办者追求沉实厚重的初衷;《长城》专门从深圳的画家工作室聘请了画家设计封面;《作家》显豁特异的封面“苹果”让读者一口一口吃了一年……形式上的变化体现着文学期刊面对市场时不卑不亢的应对,他们在回应市场的同时,也保持着自己坚守的界限和相当的品位。
  《莽原》主编张宇谈到刊物采用新开本、压膜印刷时说:中原文化过去以“土”扬名,但中原文化底蕴里也不乏“雅”的内含,我们采用精美便携的国际流行“异型版本”,就是想使我们中原的文学期刊品位高雅起来,我们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想把《莽原》办成开放型的面向全球华语圈的文化刊物。从海内外的各种反馈来看,效果不错。
  《芙蓉》主编萧元说:我们采用新鲜生动的版式设计是与我们的杂志定位紧密相关的。《芙蓉》定位于二三十岁的青年读者,我们就避开了《收获》、《十月》、《当代》等杂志的风格,让更多青春朝气的因素直接进入我们的整体形象中。从杂志的订数和在特色书店的销售情况看,年轻的读者给予了我们积极的回应。
  《作家》主编宗仁发透露,《作家》明年还将继续提高印刷质量,采用双胶、铜版、光膜等进口特种纸,使《作家》以更“精美”的面貌呈现给读者。宗仁发说:与“文学”相关联的并不总是“简陋”。
  期刊栏目的设置和主导口号的提出对作家、作品、读者形成潜在的“召唤结构”。
  选择作品的尺度和标准也决定着文学期刊的风格走向,各期刊在确定自己方向定位的前提下,见仁见智。
  《莽原》和《大家》、《山花》、《青年文学》等推出的倡导“跨文体写作”、“凸凹文体”等是1999年的焦点问题之一。《大家》主编李巍说:我们提出“凸凹”文本写作,是希望出现一种吸纳、互补其他文本长处的延伸文本,并非仅仅是一种为新而新的形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甚至自然科学的文本因素都可能在其中成为有机构成,这需要对作家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一个作家整体素质的体现。
  我们相信“凸凹”文本的提出,背后有倡导者的雄心壮志和热切期盼,在纷纭的现实面前,每个力求逼近现实的创造者,也许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某种类似的尝试和实验。
  《作家》主编宗仁发对作品首先提出了“好读”的要求。他说:阅读是时代的要求,满足自己所生存的时代的阅读是对写作者的基本要求。作品的文学性价值、思想性价值的实现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好读”是通向其他门户的第一张“门票”。一般意义上说好的作家不应当脱离时代的阅读,他应当对自己的时代构成重大的影响。不注重这一点的写作往往会造成“懒惰的写作”,在诸多刊物上发表一圈作品,也不管有多少读者接受,自己便产生“红遍大江南北”的错觉。“读者阅读的作家”、“读者知道的作家”和“自我感觉不错的作家”这三者间有着不小的质和量的差别。
  《长城》主编李延青说:我们选择的标准就是“好作品主义”。《莽原》主编张宇说:我们立足中原,面对的是全国乃至整个华语文化圈,所以对省内作者我们也不降格以求,对那些有潜力的新人我们也决不忽视,我乐意听到“我是从《莽原》成长起来的作家”这样的话。我希望用严格的标准和尺度把刊物洗干净。
  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资源办好刊物,是期刊主办者的良苦用心所在。
  电影、电视、网络……所有可资利用的媒介都被纳入视野。《芙蓉》聘请作家韩东作为他们的小说组稿编辑,《长城》聘请王富仁教授为他们的思想随笔策划选题,期刊在借助各种专家力量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射到了其他媒体上。
  《大家》决定明年和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合办栏目,让电视这一媒体无法容纳的文字在《大家》上露面。《芙蓉》准备与电影合作,他们在第六代、第七代电影人的锐气中感受到了合作的动向。《民族文学》主编艾克拜尔说,他们要发挥网络这一传媒的优势,准备把《民族文学》的阵地拓展到这一更为广大迅捷的虚拟空间中去……
  《莽原》则坚持自己低调、努力的方式,主编张宇说:杂志也像一个作家一样,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立场和审美观点,要耐得住寂寞,要挺得住,这样有三到五年的时间,一个杂志的个性、风采才能完全展现给社会,人们才逐渐知道你是谁,你要干啥。关键时刻不动摇、不花哨浮飘,挺住,就是胜利。
  文学期刊在面对市场时,也还有更多重要的肩负。
  新闻出版署期报刊管理司刘波司长说:要知道期刊,尤其是文学期刊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它起着报纸、电视、广播、甚至网络都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文学期刊在重塑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起着深远而重大的催化、记录和凝聚的作用。新闻出版署期报刊管理司李宝中副司长说:去年几家文学期刊的停刊,是令人扼腕叹惜的事,但文学期刊的转轨发展是整个国家由单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见证,经过一年的阵痛、调整,文学期刊的内部活力被调动起来了。众多文学期刊的崭新面貌就是无言的明证。“挑战与机遇并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
  文学期刊在市场的压力和机遇之下还有着社会责任的承担问题。《民族文学》主编艾克拜尔说:我们不仅面临市场状况下的生存问题,还有培养少数民族作家和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家的任务,而这种延续性的社会责任是需要全社会更多理解、帮助和支持的,希望在我们尽可能调动内部积极性的前提下,社会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天下为公,善莫大焉。
  文学期刊经历了一年的自新和调整,各自以新鲜的面貌向读者展现。我们相信这只是他们迈出的第一步,诸多的因素需要他们斟酌、调整、平衡、把握: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先锋实验与现实反映方式,读者的普及与提高,印刷、装帧设计的考究与朴素,与其他姊妹艺术和相关媒介的交流与自律,变与不变……有了稳健扎实的第一步,有了真正为杂志操心劳神、扑肝扑肺的主办者们,我们有理由对今后的路有更多更高的期望。(附图片)


第11版(文学观察)
专栏:长篇快评

  文明的丧失与跨越
  ——读长篇小说《大腕》
  秦晋
  新都市文学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都市的兴起而出现的文学形式。它关注的是我们面临的现代社会问题,是大家所熟悉的观念、情绪、思想问题。它把镜头对准都市兴起和发展中的社会生活层面,着重描写被卷入生活大潮的各种人物的状态,从人们的交往关系上反映社会发展的轨迹,在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社会生活的逻辑,在普通人的内心世界里寻求社会变迁的结果。
  彭铭燕的新作《大腕》(海天出版社出版),就具有这种新都市文学的特点。
  《大腕》写京城一批著名影星的事业和生活。沿着拍摄电视剧《下岗大腕》的故事线索,描写他们在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命运,反映这些“大腕”在经济改革的巨大冲击下,舞台角色和社会角色的转化。作者把这种转化的矛盾性,它的尖锐性、复杂性、无可奈何性、甚至残酷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经济力量和市场逻辑,把艺术“大腕”原有的尊严和荣耀击得粉碎,他们要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调整自己的感觉。《大腕》描述的就是这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著名影星陈轶夫与当红大明星的儿子配戏,儿子不入戏,老影星被迫退场。曾凡不得不放下“大腕”的架子,去客串三部戏,同时扮演三个不三不四的角色,摔打得遍体鳞伤。另一位明星许巍和他的夫人则为了圆汽车梦而经历了一场情感风波和精神折磨。这些著名影星为了获得赞助,陪钓鱼,陪歌舞厅,陪保龄球,真是斯文扫地。用书中的话说,“一个共产党员的现代困惑,就是金钱和道德是什么关系?”生产方式变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开始变化,这种变化是无形的,但却是深刻的,无处不在的,强有力的。由此而产生的困惑,是整个文化知识界的困惑,是一种时代性的困惑。
  《大腕》不是仅仅展现变革中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不是简单地表现道德与金钱、艺术与商品的对抗,重要的是它写出了变化过程的辩证关系,即文明进程中的丧失与跨越。与那种只看到问题或只看到进步不同,作者展示给我们的是进步中的问题和带着问题的进步。小说中写了这些昔日的“大腕”在变革中的心理失衡和情感失落,但同时也写了他们对文明发展的新发现,对生活内涵的新理解。《下岗大腕》经过艰难曲折,终于获得极大成功,生活的变化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用陈轶夫的话说,就是“市场经济把我们逼成了拳打脚踢的能人”。用从一个普通演员变成大明星的妮子的话说,就是“好在改革开放,人的生路多了,不然,我这一辈子成功的机会就微乎其微”。我认为,《大腕》的价值和意义,正是体现在作者对急剧变化的、极为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判断的准确性和思考的深刻性上。


第11版(文学观察)
专栏:

  最新小说月报
  棋盘
  短篇小说
  作者王小妮
  1999年第5期
  早晨瘸子无意中发现了一棵老梨树,他撒开腿往回跑,他想把这棵树派上好用场。
  老年人极少下楼,街上认识他的人越来越少。他永远坐在六楼上的家里看旧书,喝绿茶水。老年人的孙子水暖工想让爷爷教围棋,老年人说:这东西学不得,这东西暗藏杀机。
  水暖工和他的工友瘸子下棋着了迷,从夏天到秋天,他们一直梦想着能找到一棵老梨树做棋盘。他们决定,不弄个像样的棋盘,坚决不再碰棋。他们终于找到了那棵老梨树,但他们却骇于这树的高大漂亮,下不了手。
  有人拍门来抓水暖工的爷爷了,老年人躲在了屋子里,水暖工、瘸子和来抓爷爷的三个人坐在屋里,棋黑的白的散散地下着,屋外漫天无缝隙的大雪在游行。(史莉)
  飞鸟和鱼
  中篇小说
  作者刘燕燕
  1999年第6期
  我在四年或者五年前,认识了琳琅,后来又认识了琵琶。认识琳琅的时候,我正在写一部关于Z的小说。我一筹莫展,陷入困境。
  在与琳琅与琵琶的交往中,我的记忆之门豁然开朗,关于我们这一代的记忆连绵不断,如同四周涌泛上来的黑夜一样,包围过来。
  我与琳琅,我与琵琶,我与书本,所有的关系都在随时光流转变化。我们这一代人从历史中走来,也将随历史一同走过。
  这是《大家》倡导的“凸凹”文本的写作,文字中有许多难以完全归类的内容,丰富、驳杂而又多义,像闪闪发亮的湖水,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了不同的反光。(吴小农)
  静物素描
  短篇小说
  作者肖铁
  1999年第11期
  学校阅览室里,同学们都在阅读。他不时抬起头,并用右手按住快要卷合上的书的中脊处。
  他注意到了桌子上的水杯,水杯属于一位女孩,女孩子用手指把滑出的头发整理到耳后的动作优美安静。女孩子在阅读,他也在阅读,阅览室里似乎发生了什么事,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小说以细致到丝缕的文字,描写着,如同一幅静物素描的认真作业,正是这特殊的叙述本身,使我们感到了语言的重量,我们似乎也在和阅览室静悄悄的气氛相同的安静里,屏息读完了这篇小说。
  (孔晓燕)(附图片)


第11版(文学观察)
专栏:

  文艺信息
  ●《中外著名人士谈毛泽东》出版余飘主编的《中外著名人士谈毛泽东》,已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所选文章的作者均为中外著名人士,如黄克诚、邓力群、周扬、李尔重、贺敬之、魏巍、逄先知、陈涌等以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巴基斯坦前总统布托及基辛格等。书中文章从宏观上总体上评论毛泽东的光辉创造和丰功伟绩,同时也有对毛泽东在哲学、经济、军事、文艺各个领域的突出贡献的专门的评论。全书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好书。(文一)
  ●《老兵故事》出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老兵故事》,是作家胡士华历时八年的采访结晶。此书以当事人亲口讲述的真人真事,真实地记录了那一段在军史上不可重复,也不应遗忘的生活。载入此书的人物,有万众瞩目的战斗英雄,一代楷模的子女,战绩卓著的官兵,著述等身的文职军人,以及和平时期的普通一兵。(熊元义)
  ●《回眸红岩》研讨会举行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日出版了长诗《回眸红岩》。作者立延、亦村系部队诗人。在这部长诗中,作者以飞腾的诗的想象,以红岩革命者的精神为主线,抒发了对先辈的缅怀,对未来的憧憬和历史的沉思。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长诗对革命题材的抒情诗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汪岳)
  ●作家出版社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作家出版社日前推出的大型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文库》,是新闻出版署确定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家重点图书选题”之一。
  丛书分中篇小说卷、短篇小说卷、报告文学卷、散文杂文卷、新诗卷、儿童文学卷六卷。共收入老中青三代五百多位知名作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名作达七百篇之多,总计六百五十万字。这套大型丛书,集中展示了中国作家半个世纪辉煌的创作成就和新中国文学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反映出了我国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秦友苏)
  ●小说集《翠竹庐趣话》出版谭杰的小说集《翠竹庐趣话》日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本书收集作者小小说八十篇,作品以幽默的语言、离奇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勾绘出一幅幅鲜活的人物画卷。童话、寓言、科幻和故事等多种文体因素共同构成作品丰富的艺术特色。(永宁)
  ●《百年烟雨图》面世一部由当代五百位作家、诗人及知名学者撰写的大型自述性怀旧文集《百年烟雨图》(卷一、卷二),日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文集所收作品的内容,均为作者本人在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里的“一段最难忘的经历”。这是一幅由无数铭心刻骨的人生片断构成的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斑斓长卷。(祁人)
  ●山东省中等艺术学校中青年教师业务技能比赛举行山东省中等艺术学校中青年教师业务技能比赛日前在济南举行。这是省文化厅为了提高全省艺术教育质量,自一九九五年以来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每四年举行一次,今年是第二届。比赛激励了中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技能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推动了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何立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