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景食”之忧
  本报记者罗雪村图并文
  题注:近一二十年,我国的城市建设如狂飙突进,时下仍呈方兴未艾之势。人们不禁为越来越多的大厦、越来越气派的高楼欣喜之余,发现那些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筑也有令人扼腕之处:古典园林式建筑与现代风格建筑影像互相叠合、障蔽,建筑物之间风马牛不相及,原有的优美和独具特色的建筑轮廓线变得杂乱交错,等等。在此,权且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景食”。而这种“景食”现象,无意中已对一些城市的重要文化景观和名胜古迹的建筑视觉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景食”现象在其他国家的一些历史名城也不同程度存在。我国一位驻外记者曾这样描述过巴黎的几个败笔:“艾菲尔铁塔西侧13区的那两处高楼群就是破坏城市风貌的丑陋之作,即使已被普遍接受的蒙巴那斯摩天大厦也远非无懈可击,你从卢森堡公园朝它一望便知,它跟城市的整体风格并不协调。尤其是八十年代在美轮美奂的王宫建筑群里冒出的那群涂有黑白条纹、高低不一的圆柱子,可以说丑不堪言。”
  以下展示的是一件件不太成功的建筑环境之作,在痛惜、慨叹、扼腕之余,人们似应再多一些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景食”现象?如何避免这些永久的遗憾?
  图①记者不久前在莫斯科红场一侧,观览克里姆林宫和中央历史博物馆这两座俄罗斯风格的历史建筑,发现它们那巍峨峭立的轮廓线不幸被身后“独立旅行社”等两座缺乏联系的现代建筑破坏了。莫斯科人戏称这类建筑是镶在古典建筑上的“一口假牙”。
  此外,记者也听到美国旧金山对高层建筑提出的抗议:那里原本是一个明亮、宜人的城市,但在短短十二年内,便被埋葬在像墓碑群式的天际线下。
  图②从北京朝阳门立交桥上向南眺望,二环路上车流滚滚,两边是日渐稠密的楼宇,因而在这一日渐逼仄的视觉环境中,非常需要一个使人感到舒展的空间、辽远的天际。可惜,一幢十三层高的灰楼恰恰插在透视的交点处,梗塞了人们的视线。
  图③北京什刹海前后海交汇处有座银锭桥,凭栏“往西北一看,真是气象不凡。后海的水面越往西越阔,阔到迷迷蒙蒙烟水苍茫处,便是一痕山影了,这就是有名的‘银锭观山’”(邓云乡语)。可如今,银锭桥还在,“银锭观山”却没有了。作家陈建功在其《痛兮银锭桥》一文中慨叹:“幸亏我们还可以看见愈发寥阔的后海水面,对岸杨柳如云般飘浮,绿云之上,仍有碧空如洗,远山渺渺……然而那栋乳白色的高楼是干什么的?它什么时候闯进了画面?———我们的北京一景,就这样因它而大煞风景。”
  近日,记者来到银锭桥,凭栏西望,见那栋乳白色高楼旁又冒出一片白色建筑,那“一痕山影”终被蚕食殆尽。
  图5“北京什刹海及其周围地区是历史文化风景区(侯仁之语)。”而位于什刹海东北向的鼓楼、钟楼又是什刹海的重要“借景”。(所谓“借景”,即有意识地将园外景物“借”到园内视景中,以景外之景丰实、陪衬和扩大景内之景,并使内外之景有机和谐地连成一个整体,此乃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手法。)这里也是京城百姓最喜欢去的地方。然而不知何时在钟鼓楼的身后,一座现代建筑硬挤进来“沾光”,但其体量、肌理、色彩、轮廓和文化属性,都与周围特定的古都风貌极不和谐,它成为人们视线中的一根芒刺。(附图片)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直言录

  给建筑以艺术归位
  袁运甫
  我们的城市建筑环境中,特别是一些重要历史文化景区,缘何出现“景食”现象?表面看是对建筑单一审批、孤立设计造成的,深入分析,则是有些建筑规划设计违背了艺术规律。
  建筑既是艺术,就不该忽略“和谐即美”的艺术规律,以及因其与人和环境的多重关系而具有的更复杂、更持久的特殊性。由此,笔者想到一个事例:1978年,有人请美籍华裔建筑艺术家贝聿铭在故宫附近设计一座高楼,他谢绝了,并中肯指出,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应该有一点规律,如高度,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感;离故宫越远则可逐渐变高,这就是规律。不按规律办,建筑环境便散乱,高高低低的,形成不了鲜明的整体形象。
  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城市建筑,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既要保持各自的历史文脉,又能适应城市高速发展的节奏,其中确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我想,首先是建筑艺术人才的培养,要树立“大美术”、“大建筑”的观念,不要再继续走学美术的就能画画,学建筑的只管盖楼的狭窄老路;另外,当下迫切需要给建筑以艺术归位。笔者为此提议成立城市规划建设艺术委员会。若此,或许会使我们以后少一些“建起来再说”的败笔,也避免再出现因“景食”带给人们“建设性破坏”的遗憾。(作者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超越单纯音乐活动,蕴涵深刻的文化意义
  ●阿格里奇、傅聪等古典乐坛的翘楚纷至沓来
  ●第二届尚未落下帷幕,第三届已基本准备就绪
  北京国际音乐节
  新世纪的“城市名片”
  程强
  音乐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生活的一种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
  与世界各国著名的国际音乐节一样,北京国际音乐节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音乐活动,而是包含着深刻文化意义的音乐盛事,是北京标志性的文化活动之一。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但同时也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国际都市,如何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向世界展示这座文化古都、历史名城的崭新风貌,是北京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面临的一道全新课题。
  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方面,以面向新世纪的战略眼光创办北京国际音乐节,正是这一全新课题的圆满答案。从去年的初创成功,到今年的更上层楼,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以独特风格、高水准的艺术质量、与国际化接轨的科学运作和严格管理令世人瞩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今年的第二届音乐节,将持续一个月,演出音乐会四十多场,参加音乐节的中外音乐家多达一千二百余人,其中不乏音乐大师以及令人心醉神迷的曲目。
  我们在过去的特殊年代里损失得太多,其中包括对文化艺术、对心灵世界的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音乐,不能没有音乐节。指挥家李德伦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举办非常必要,虽然与欧洲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音乐节相比开始得太晚,但毕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希望得到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
  高水准的艺术质量,离不开国际化、专业化的运行机制
  仅以参加本届音乐节的世界音乐大师和高水准的音乐会为例,钢琴家阿格里奇、陈万荣、傅聪,大提琴家梅斯基、韦伯和小提琴家斯特恩等,都是世界古典乐坛的翘楚。他们的参与,无疑是本届音乐节高水准的一个标志。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指挥家。在他参与创办北京国际音乐节并担当艺术总监之后,他以自己多年在海外乐坛艺术生涯中获得的经验和视野,以及自己对中国音乐事业的理想、热情,为音乐节的高水准和成功举办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国际音乐节靠音乐节这个好品牌吸引中外知名企业作为赞助商,靠高质量的音乐会丰富文化市场,靠低票价吸引爱乐者,靠公益性的教育项目使音乐节更富于文化内涵等,都具有开拓性的战略眼光。
  举办国际音乐节这样大型的音乐活动,要按国际惯例来运作。例如邀请国际知名音乐家参加音乐节以及确定音乐会曲目、剧场、时间甚至市场调查、确定票价、寻求赞助、广告宣传等,都要提前两到三年就着手进行。北京国际音乐节初创之时,尚难马上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仅仅提前了半年时间;但到第二届时,已做到了提前一年进入;到了今年6月,已开始操作2000年的第三届音乐节事宜;而2001年的第四届音乐节各项工作,将于今年12月开始,基本做到提前两年。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锦绣中华
  文化产业一明珠
  谢明
  十年中,他们共接待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四千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政要、著名企业家也都视察、访问过这里。江泽民总书记曾题词:锦绣中华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1998年,又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旅游景区。他们还被国家、省、市多次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青年文明号、双优企业、旅游先进、卫生先进,荣誉一个接着一个。但他们想得更长远。他们准备明年再建一个介于广场与剧场之间的新型演出场地,成为科技与文化高度结合的旅游舞台,在二十一世纪令全国乃至世界瞩目。
  锦绣中华缩微景区融五千年历史与壮丽多彩的山河于一体,八十二个景点被誉为:一步跨入历史,一日畅游中国。民俗文化村集民居建筑、民间艺术、民族风俗在一园,静和动相呼应,许多民族的生存风貌好像一首首美丽的诗歌。这两处景观已成为深圳市的一种文化标志。
  十年营业十七个亿
  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于1989年,尽管当时他们的脑海里还不存在文化产业的语言概念,但是其经营思路已经具备了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他们用现代产业的管理方式、营销理念,创造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事业,从文化效用中获取经济效益。他们下属的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十年来营业总收入超过十七亿元人民币,创利六个多亿,年均创利七千多万元,分别在开业后的十七个月和十三个月内收回全部投资,今天足以再造七个锦绣中华和七个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是深圳的两大文化产品,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锦绣中华是我国第一家主题公园,开中国主题公园之先河。来这里的不但有海外游客、深圳市民,还有更多的人就来自景区所表现的那些地方。这正是品牌策划的魅力!深圳没有久远的历史遗存,但浓缩的山山水水和文化艺术却满足了人们的一种欣赏心理:在其他地方只能看到一景或两景,而在这里可以饱览全部。民俗文化村则让游客在短时间里体味到各地的风情。
  活力在于创新
  国内有不少主题公园开始时都是热热闹闹,没过多久便一败涂地。然而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始终以创新为旗帜,让公园年年有变化。不用说外地游客每次来每次都有新感觉,深圳市民有不少人就来过十几次甚至几十次。静态的景物,他们不断增加、修改、重建。公司每年要花费大量资金派出采风团去各地考察实景的人文环境和艺术素材,回到深圳后再提出新方案;还让管理人员和艺术家出国学习,提出新的规划和设想。动态的演出,他们的创新就更为频繁。民俗文化村的表演有三大区:村寨、广场、剧院,演出紧扣公园主题。满族舞蹈家林树森是这里的总导演,又是公司的副总经理。据他介绍,二十四个村寨里十个有现场表演,以民间艺术表现村寨所属民族的文化特色,节目都是公司聘任的艺术家们采风的硕果。每场表演都与旅游相融合,丰富多彩的提问、妙趣横生的解说,加上常常请客人作为表演的主角,使得小小的表演区总被游客围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如今正在上演的“新中华百艺盛会”已是广场表演的第四代产品了。五百位演员同台献技,各民族的艺术风姿,或形成舞动的画面,或搭作流动的彩车,伴着焰火、光阵、灯影,在两千多露天坐席前缓缓走过,辉煌璀璨,千花竞奇。民俗文化村的豪华剧场早已是中外游人关注的焦点。《中国风韵》、《四季回旋曲》、《蓝太阳》等十几场晚会在这里上演过两万多场次。自今年1月《绿宝石》登台以来,一千六百余座的剧场更是天天爆满。这是一场旅游情趣非常突出的节目,画面紧凑,节奏紧张,高科技的场景布置,色彩斑斓的舞姿,令观者如醉如痴。它和广场表演交相辉映,成为民族风俗的长廊。
  培育文化人才的摇篮
  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下属两大景区,员工上千,历十年而不衰,靠的是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来激活员工的文化创造性。所属民族歌舞团、民族服饰团、土风歌舞团、民俗歌舞团,考勤严格,奖惩分明,责任到人,演员演完了村寨再演剧场最后还要演广场,一人必须担当几种角色。据公司总经理张元兴介绍,他们掌握了每一位演员的技术特长,尽力发挥这些人的文化潜质,培育更高的艺术品位。有许多演员来自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他们就办起培训班,让演员们尽早适应深圳的都市生活。当各民族传统节日到来时,他们就举办庆典,给人以家庭感。演员们的艺术水平提高很快,不仅在园内备受赞誉,还出访祖国各地和海外。在全国和各省市的艺术节及赛事中也频频露面,屡获大奖。北京来的艺术专家称赞这几大团具有“国家艺术团体的质量”。开业至今,他们已培养了七百多位少数民族员工,不少人回去后成为当地的文化骨干。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人物春秋

  王健大气早成
  曹伊
  笑容谦和的王健,应该是中国古典音乐新生代中的翘楚之才。
  他十七岁与陈佐湟首次合作,作为独奏参加中央乐团1987年北美巡演十四地的演出;同年与美国最大的ICM公司签约;现在他是中国第一位与德国DC公司签约的音乐家;全球视为最优秀的大提琴家中第六或第七位置;是中国培养出的第二位世界级演奏家;是欧洲最好的古典音乐三重奏不可或缺的三分之一。
  他十六岁时离开上海音乐学院,怀揣一百零八美元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而后又入朱莉亚音乐学院,由于过早而来的众多聘约,如同他中学没毕业一样,本科、研究生同样也没有毕业,但他拥有耶鲁大学颁发的相当于硕士文凭的《艺术家证书》,而他丰富的音乐修养,特别是他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往往令同行们感佩。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最接近于人声的大提琴,在他的手下,有了灵魂,有了生命,也有热度。
  他长于浦江畔,学习音乐于浦江畔,加上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人们往往以为他是上海人,可其实在温和的下面是他作为秦地人的重情重义。他是念情念旧晓得感谢的人,斯特恩、赞助他赴美求学的林寿、首次起用他的陈佐湟老师、ICM公司前总裁李拉蒙女士,名单还可以拉出更长,他一一记在心里,每逢提起,总是感念不已。他远远还没有到达自己的顶点,因为他晓得感激,晓得积累,晓得凌云仍虚心。(附图片)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本月话题

  邹勇湖北南漳人,干部——
  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
  冷眼旁观时下林林总总的综艺节目,我认为有三点不足:商业气息过浓,一个电视台某一个节目打响了,其它电视台迅速“克隆”,纷纷仿效,造成了同一类节目的泛滥成灾;嬉闹成分太重,很多娱乐节目,以“搞笑”为目的,片面追求新意,靠的是主持人夸张的渲染,捧场观众盲目的喝彩,而节目本身层次很低,表演水平也很低下;文化氛围不足,一个好的综艺节目,应该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生活方式,而现在的小品大多是作者凭想象炮制的速成品,脱离了现实生活,偏离了生活主题,有的甚至很庸俗,很无聊。我很欣赏中央电视台的《曲苑杂坛》。主持人汪文华朴实、自然,节目中既不乏国粹精品,又有很多民间艺人表演的拿手好戏,令人回味无穷。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本月话题

  邱裕华江西人,学生———
  不要搞成推销会
  某电视台有个面向中学生的娱乐节目,每期都邀请几名中学生参加,然后主持人频频出示各种商品要他们猜猜价钱,只有等于或最接近该商品的市场价才可得分。如一杯××牛奶多少钱,一块××巧克力多少钱,给人的感觉主持人好像成了推销员,或者是在举行另一种形式的拍卖会。而当主持人告诉他们他手中的那个儿童玩具不少于一百二十元,那对哑铃接近于二百六十元,却又让人感到这分明是在向我们普通大众倡导贵族消费。像这些节目,给人的感觉就像推销会。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艺文快讯

  “恰克与飞鸟”即将飞至
  11月19日、20日晚,日本著名演唱小组“恰克与飞鸟”由日本名古屋飞抵北京,在首都体育馆举行演唱会。其后,他们将赴上海、台湾、广岛、札幌、东京等地演出。“恰克与飞鸟”的代表作《让我欢喜让我忧》、《SAYYES》、《笑着哭》等曾被中国歌手大量翻唱。(李扬)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艺文快讯

  “中化杯”曲艺小品赛闭幕
  “中化杯”曲艺小品邀请赛近日在河南濮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大型化工企业的代表队给濮阳人民带来了全国化工行业的精彩曲艺小品节目。此次邀请赛是由中国化工文联、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等共同主办。(杨文)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艺文快讯

  《窗外有片红树林》进京
  由深圳福田区文化局、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联合演出的话剧《窗外有片红树林》,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深圳是全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发源地。《窗》剧热情讴歌“深圳义工”这一新生事物,既表达了对人类的关爱,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才培养”、“读书与做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刘琴)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艺文快讯

  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不日来访
  法国国家交响乐团本月19日和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世纪剧院举行两场音乐会。执棒指挥者仍是大名鼎鼎的夏尔·迪图瓦。该乐团是法国第一支永久性交响乐团,音乐风格堪称法兰西高贵、典雅的文化气质的代表。
  (张艺)(附图片)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艺文快讯

  纪念张权活动将举行
  今年是张权诞辰八十周年,为了缅怀这位有突出贡献和成就的女高音歌唱家、教育家,经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策划,由民进中央、音乐周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协等单位联办的“纪念张权诞辰八十周年学术活动”,将于近日在京举行。(钟晓惠)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展示各民族“酒文化”
  由文化部社图司与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酒文化世纪行大型晚会”,于明年1月中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晚会将汇集各民族独具一格的酒文化节目。(张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