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七彩云南”杯全国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为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庆祝’99昆明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繁荣中国书画艺术,《解放军报》文化部、本报文艺部和昆明诺士达七彩杯云南商贸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开始联合举办“七彩云南”杯全国书画大赛。
  征稿启事发出后,得到了全国书画界人士和业余书画作者的热烈响应。在短短三个月的征稿时间内,共收到应征作品五千余件。其中既有闻名中外的书画名家,也有来自工厂、农村、部队的业余作者,出现了一些中国画和书法力作,共评出特别奖十名,金奖三名,银奖九名,铜奖二十七名优秀奖二百三十六名。本报特登载部分获金奖、银奖的作品,以感谢书画家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广大读者的关心。———编者(附图片)
  香中别有韵(中国画)刘珍清
  董其昌论书语(书法)刘月卯
  山重水复(中国画)崔晓东
  绿丛又放数枝红(中国画)宋成德
  烟锁江峡(中国画)张善平
  老北京天桥跤手图(中国画)赵俊生
  月映山河壮(中国画)董继宁
  书法李沾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用生命走进“鲁迅之世界”
  ——裘沙王伟君“鲁迅之世界”画展开幕
  梦銮
  二十六年前,历尽坎坷的裘沙、王伟君夫妇,决心把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鲁迅事业。从第一幅作品《又为斯民哭健儿》起到现在,他们已画上千幅作品,并成功地举办了二十次展览。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以全部的生命和智慧走进鲁迅的世界,去探索鲁迅思想的真谛,发掘鲁迅精神的实质,用独具艺术特色的画作去表现他们对鲁迅作品独到的理解,也表现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及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和超越。
  1999年,年近古稀的裘沙、王伟君夫妇又创作了多幅新作,并于鲁迅逝世六十三周年的10月19日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展览。这次展出的百余幅画是他们多年潜心研究鲁迅的结晶之作,内涵深刻,形式独特,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有些观众参观时禁不住落下了热泪。
  展览于11月10日结束。
  此前,鲁迅博物馆还于9月25日至10月15日推出了《鲁迅博物馆珍藏书画展》,展出了部分大家的珍品一百多幅。(附图片)
  奴隶们———文学是战斗的!裘沙王伟君作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这些画就是我的孩子”
  《秦岭云山水作品》出版
  由北京今日华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策划编辑、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华夏艺术家丛书———《秦岭云山水作品》大型画册新近问世。
  该画册由序言、专论、图版、鉴赏诗词、常用印章、交友·行踪六部分构成。从著名画家秦岭云先生山水作品的高度技巧和奇崛的艺术风格中,我们体会到古代《南田画跋》中那句名言:“惟有成风之技,乃至冥通之奇”的真正含义。画册还收入了原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全国政协委员黄苗子、中央美院教授姚治华等为其画作撰写的文章。
  该画册共收录秦岭云先生山水精品一百五十一幅。从六十年代初期所作的《三峡》、《山村翠岚》至九十年代末期的《水涧云多处》、《碧玉簪》等,三十年来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均收录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该画册向读者展示了秦老的艺术历程和巨大成就,人们能从中领略到秦先生以学养画,无视陈俗旧套,以饱满的激情和深厚的修养去构想绘画的精神。秦老用笔纵放,乱头粗服,洒脱无羁,达到酣畅、淋漓、痛快的艺术效果。老年观老的日常生活写真和绘画采风图片,内容风趣,记载详实。画册可作为一代国画山水名家的史料来收藏。
  耄耋高龄的秦老先生在画册付梓之际高兴地说:“这是我的生命,这些画就是我的孩子。”(附图片)
  (左图:1990年,秦岭云先生在白洋淀写生。)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七彩云南”杯全国书画大赛获奖名单特别奖:
  刘艺、蔡祥麟、张道兴、熊伯齐、薛夫彬、郭怡孮、李宝林、田黎明、史易堂、李广桐金奖:
  董继宁、刘珍清、刘月卯银奖:
  张善平、王书杰、崔晓东、宋成德、赵俊生、胡宗炜、王荐、刘东来、李沾铜奖:
  陈运权、童振刚、孟庆谷、姚鸣京、李洋、刘庆和、姚舜熙、毕建勋、王颖生、
  舒建新、张志中、王玉良、齐鹏、李乃宙、岳黔山、张江舟、易图境、石丹、
  杨悦浦、孔紫、陈琪、范扬、李冬、古伟、天键、陈克年、葛光鹏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民居精华

  此时无声胜有声
  耿彦波
  民居精华
  在建筑语言中,装饰至关重要。王家大院的装饰艺术,集中体现在砖雕、木雕、石雕“三雕”艺术上。有人说它是“天上取样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
  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不仅有文人士大夫的参与,画家的介入,而且有美家学理论上的指导,是审美、实用、寓意结合的典范。石雕、木雕、砖雕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栋梁、照壁、廊心、帘架、门罩、匾额、柱础石等,体裁多样,高雅优美。如红门堡顶甲花园门墩,其图案清新、自然典雅而又意蕴深远,其内容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心态的一种直观反映。中国古文化以含蓄见长,追求一切尽在不言中,假物以寄情,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门墩是王家大院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家崖敦厚宅门前的狮子墩,头大面宽,额隆颐丰,项披漩涡鬣毛,胸饰缨络佩锦。红门堡司马院的方形门墩,有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与公鸡、鸳鸯、鹌鹑、喜鹊组成的鸳鸯贵子、安居乐业、喜上眉梢图,表达的是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绿门院甬道门墩,字画结合,形内套形,初看是画,细看是字,字中有画,画中有字。正是有了这些工艺品的装饰,使王家大院显得亲切、不媚俗,华美、自然。
  中国民居艺术馆(王家大院)供稿(附图片)
  柱础石
石门墩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风景线

  专家研讨主题性美术创作
  为庆祝新中国建国50周年,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与山东菏泽地区行署邀请郭怡孮、金鸿钧等十名画家共同创作了大型国画《祖国颂》。
  为此,中华文化画报主等部门近日在京联合召开21世纪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研讨会。靳尚谊、王宏建、邵大箴、詹建俊、冯远等美术理论家、美术家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部分领导出席了会议。专家们对现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历史、现状、成就和问题,主题美术创作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价值等题进行了研讨。
  (琼闻)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风景线

  李杏元诗书集出版
  书法家李杏元现为武汉书画院名誉院长。《祖国颁》共收入了作者“自诗自书”的七绝50首,喻含新中国诞生五十周年之意。
  从“巨人挥手山河动”的开国大典,到“八亿农民奔小康”的现实,从两弹一星的“攻坚战役”到“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从“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建设到“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工程,作者饱蘸感情,一一入诗。(秦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