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点评文化现象

  回首一年话短长
  本报文艺部记者
  去年12月25日,我们刊登了此文的上篇,对1998年的一些文化现象小做点评,颇受各方读者关注。赞同与不赞同者均自成一论,给我们启发不浅。我们期盼下篇发表后,读者继续来函来稿,一抒己见。
  电视剧里古装最走俏
  去年各省市电视台的频道里,清宫戏、公案戏、才子佳人戏、帝王将相兼擅南北武功戏、现代鼻涕眼泪加古代衣衫鞋帽的爱情戏,轮番登场,甚至三四家电视台同唱一出。你演第二十六集,我演第三十八集;我这里刚恩断义绝,他那里又海誓山盟。古装戏的走俏正表明现代题材电视剧的贫弱。数量虽说挺多,每天都有“开拍”、“关机”、“见面”的消息,但吸引观众、打动观众、让观众一天不看就难受的以现代人生活为主题的电视剧,哪怕是肥皂剧、市井剧、婆婆妈妈剧,也实在少得可怜。本报曾刊出冯瑛冰《帝王将相何其多》一文,被多家报刊转载,可见很多观众都有如此感受。
  外来演出细水长流
  前几年,一年里来几个外国知名团体,而且仅在北京上演一二场,便引起全国轰动,被当作了不起的文化大事一再称颂。1998年,来自欧美亚各国的文艺团体非常多,普通的几近天天都有,名团名家名作在一月里也有几个。芭蕾舞、交响乐、歌剧、流行乐、话剧、室内乐,不但让京沪观众大开眼界,就是南京、广州、昆明、重庆等城市的欣赏机会也日渐增加。演出市场也不再是一家或数家独揽,而是形成了多元竞争的格局。
  舞剧兴旺的背后
  过去一出舞剧登场是文化界值得兴奋的大事,因为舞剧的人力、精力、时间、财力的投入都相当大,而且往往成为多年的保留剧目。去年的舞剧创作与前几年相比,可谓高产,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多出自地市歌舞团之手,很有些向基层普及的势头。然而其中有些问题不能不引人深思:舞剧创作者、主要演员多来自北京和外省,这样的成果到底算谁的?舞剧产生后在当地演出极少,普通观众也不多,而是匆匆忙忙赶到北京,到北京主要是为领导、专家献艺,目的是在全国评比中获奖,在中央媒体上露面。舞剧演出团体原本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排演时演员大多临时抱佛脚,有幸获奖或者无幸获奖后又一哄而散,面貌依旧。舞剧排演时靠政府临时拨款或四下举债,有的还卖房子卖地,演出之后不是负债累累就是濒临破产、解体。这样的创作和表演究竟有什么意义?
  中小剧场太少了
  1998年有两件剧场建设大事令人欢欣鼓舞,一是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终于有望;二是上海大剧院落成,成为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优秀演出荟萃之所,一时间,中外名团名作接踵而至,使上海艺术表演活动由此大振。大剧院虽然喜讯频传,但小剧场问题仍未解决。平日里在北京音乐厅或上海音乐厅欣赏,常遇见观众不足一半,场内冷冷清清的局面,而台上的演出都是全国或者国际上首屈一指的。为什么?仔细想想,既不能怪演员也不能怨观众。因为演出都是独奏、二重奏、四重奏、独唱,观众在三四百人或五六百人才最适宜。一千多座位的音乐厅当然会冷场。
  去年来了不少芭蕾舞团,都往北京展览馆剧场跑,那里有三千来个座位,如能演出三场,赚钱有望。但事与愿违,经常是三场压为两场,每场卖不出一半票。就目前北京观众的文化欣赏水平看,千人左右的剧场演芭蕾、舞剧、舞蹈晚会、歌剧、音乐剧比较合适,可这样的地方只有保利大厦国际剧院一处,中国剧院、世纪剧院太偏僻,民族宫剧场的条件又有待改善。
  北京目前四处在大兴土木,不知有没有把小剧院、小音乐厅的建设考虑进去。如果京沪穗等地都能兴建一批三四百、五六百、七八百座席的小型表演场所,那我们的艺术表演将会更加丰富多彩。何况这种场所,投资少,收效快,建设或改造比较便捷,上演相应节目的环境、气氛也更好。
  艺术宣传也要打假
  1998年艺术演出格外繁荣,相关广告和宣传当然也轰轰烈烈,但掺假作伪的不在少数。表现如下:演出尚未登台,溢美之词、定论式的评价,已被记者作为报道发出;某个知名团体的一两位演员加入的演出被说成整团亮相;二三流表演被夸大为顶尖、一流、空前;去过两三个国家却吹嘘为访欧洲访美洲;不知名被描绘成著名、大师、享誉;一人有名被报道成一团都是明星……此外,媒体主办、协办商业性艺术演出已成风气,然而当艺术演出成为自己利益的一部分时,还有多少文艺批评和报道的公正性可言?如今商品市场有消费者协会打击伪劣,有种种保护权益的官司,但文化市场、文艺商品为何至今不见有什么打假防伪的法规、措施和惩罚?
  真景观屡遭侵害
  假景观仍在制造
  1998年不时传来历史文化景观遭受损伤的消息,长城有人敢拆,奉天第一监狱化作废土,乡镇古代建筑日见减少,陵墓、遗址、珍宝不断受到侵犯,然而与此同时,靠主观臆测、捕风捉影、子虚乌有的所谓历史凭据建造的景观和缩微文化大观仍在上马。其实前几年兴建的这类东西,有的已经倒闭,有的入不敷出,有的危在旦夕。我们提醒各地主管部门注意,在批准或策划现代人造历史景观时一定要反复进行可行性研究,否则还不如把资金省下来用于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
  文学:热闹与沉寂
  从产量看,文学这两年居高不下,年产量甚至日产量都有不少劳动模范似的作者诞生,一个月写一部十多万字的长篇,一年若干部,大批量的作品充斥,不是件新鲜事。再从一些文学活动来看,研讨会,媒体的炒作,作者不甘寂寞的自我标榜,希冀借助创作以外的言行来证明自己或小圈子的存在等等,都说明文坛的热闹有一些“诗外之功”,颇让大多数成熟的读者啧有烦言。去年的文学是冷寂的,而去年的作家却是浮躁的、热闹的,但这种热闹的光景显得虚幻。
  荧屏口味大众化
  1998年初,特邀香港“武师”袁氏兄弟专事动作指导的《水浒传》走上荧屏时,中国荧屏由此闪烁出一个明显的信号,那就是构成中国电视市场的亿万观众的口味受到重视了。在这一年的电视报刊上,读者经常可以看到适时刊出的电视剧观众收视调查一类的文字和表格。这表明观众的意愿已被年产量动辄达万部(集)的电视剧市场所关注,甚至已成了电视台选择节目的重要指标。年底上海东方电视台将一部刚开播的电视剧毅然撤下,其原因即收视调查显示观众不满意。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1998年荧屏上那些劳民伤财、滥竽充数、屡遭观众抱怨的电视晚会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则是更加大众化,娱乐性更强的综艺节目。中央电视台竟然在体育频道也办起了娱乐节目,长期专职报道体育活动的体育部将流行欧美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娱乐竞技节目《城市之间》搬到了CCTV,使观众在耳目一新中连连叫好,报名参赛的城市蜂拥而至。湖南卫视因为开办了“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一时间成了拥有卫星频道的省、市电视台取经和效仿的对象。
  如今在各个城市的上空都有数十个电视频道可供选择,要想争得观众从而赢得广告客户,只有在节目的吸引力上大下功夫,这也算是去年中国电视的一大进步吧。
  “洋”与“土”有一争
  去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魏明伦编创的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与张艺谋执导的歌剧《图兰朵》相继在京公演,诱发一场舆论向背公案。同一素材,不同的艺术演绎形式,表达效果自然大异。单就票房而言,歌剧显胜川剧。不过,许多专家指出:川剧的人文主义关怀内涵远较歌剧华美的形式有嚼头。形式和内容之争以及艺术品如何顺利完成市场运作等话题随之而生。其实,孰优孰劣,似乎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类似这样的比较演出本身就是艺术盛事,既说明艺术家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实力,更说明中国演出市场已日趋宽和、开放、成熟。有比较才有研究,艺术在这样的比较中生存。至于因此而带动旅游等其它产业的发展更不待言。
  减少平庸雕塑
  据说,1998年国内举行的各种雕塑展览多达二十余次,业内人士称之为“红火”。较之其它美术门类,雕塑和壁画一样,办展不易。如今有这么多雕塑展览,说明雕塑创作达到了一定的繁荣程度,也说明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公共艺术拥有了空前发展的社会条件。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雕塑,但我们也看到不少的平庸之作甚至劣作,造成了不可轻视的视觉文化污染。因此,面对良机的雕塑家应该谨慎从事,潜心为之。毕竟,一旦雕塑立起来后,因为艺术水平的问题复而毁之,是一件特别让人难堪的事。
  大剧院方案久议不决
  1998年终于盼来在天安门广场附近兴建国家大剧院的决心。用万众瞩目来形容人们对这个跨世纪工程的关注并不过分。国家大剧院工程从最初的建筑设计方案公开展出到第一轮和第二轮方案评审,乃至于评选委员会的成员、业主委员会的一举一动都吸引了人们热切的目光。第一轮评选宣告四十四个方案全部落选尽管是出于评审专家们的谨慎考虑,但并未获得所有观众的认同。在第一轮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轮评选由于无法继续以匿名方式进行,其公开性、公正性就备受众人瞩目。因评委意见一直相持不决,第二轮评选结果的公布一再延期,至今未果。据悉,业主委员会还有进行第三轮评选的打算。
  纪实为什么如此热
  就像电视台的“实说实说”、“焦点访谈”、“北京特快”一类讲真事儿的节目的收视率高于一般虚构的电视剧一样,1998年读书的人也多奔着纪实类的书去了。这一年中小说这种讲“假事儿”的书很少有卖过一万册的,而写真事情的书卖过几万册的却有好多种。其中写最近这四五十年历史的书又最畅销,大概最主要的原因是从这些年月走过来的人们是当今社会的主体,而这些人又想搞清楚自己过去不知道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曾左右自己命运大事情和影响社会的大人物的所作所为。搞清过去,才有可能建设比较幸福的今天和明天。


第9版()
专栏:

  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满堂生辉
  岁末年初之际,第二届中国京剧节的开幕将首都的戏曲舞台渲染得光华灿灿,满堂生辉。十五台参演剧目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涵盖了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三朵并蒂之花,而且艺术上锐意创新,令人赞叹不已。
  在参演本届京剧节的传统戏中,上海京剧院的《狸猫换太子》可谓独树一帜。剧作以连台本戏的形式阐释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人间至理。剧中演员阵容整齐,表演老到;剧情曲折,悬念迭起。此剧突破一桌二椅的舞台程式,尤其是舞台美术利用现代科技的声光电技术营造了恢宏、逼真和精美的空间效果。
  近年来,在京剧舞台上,除了传统戏活跃之外,新编历史剧也日益成为一支劲旅。十五台参演剧目中有《风雨同仁堂》、《萧观音》等半数以上的戏属于此类,各具风采。来自大城市大剧团的表演水准引人瞩目,小剧团也显得出手不凡。安徽省京剧团编演的《程长庚》,再现了一代名家对艺术执著追求的动人情景。演员在继承传统京剧唱腔的基础上,吸纳黄梅戏、地方民歌等优长,并且改青衣的小嗓演唱为大嗓演唱,在西皮二黄的旋律中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多年来在京剧舞台上几乎芳踪难觅的现代戏,在本届京剧艺术节上也先后有三台戏上演,可喜的是均引起反响。新疆乌鲁木齐京剧团的《红柳滩》,表现边疆各族军民团结一心战胜自然灾害这一主题,被誉为具有纪实性和民族特色的戏剧。湖北京剧团的《粗粗汉靓靓女》反映的是九十年代生活在现代化城市和落后偏僻山村的人们之间为脱贫致富而碰撞出来的故事,在唱念做舞诸方面勉力开拓。导演余笑予说,此剧旨在为京剧表现现代生活摸索一条路。而根据老舍先生名著改编的《骆驼祥子》,以人物的悲剧命运为主线,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人力车夫祥子载歌载舞的拉车动作,不拘泥于京剧固有的程式和节奏,设计得潇洒飘逸,精美而富有意境。
  继承传统而不故步自封,学习前人又不生搬硬套,努力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是这届京剧艺术节留给观众最深印象。本报记者刘玉琴(附图片)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文化随笔

  绿色周末
  郑州人值得骄傲的文化景观
  傅庚辰
  1998年岁末,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文化局承办的“绿色周末音乐、戏剧系列欣赏活动”达到一百期,整整坚持了三年。12月26日的第一百期专场音乐会由解放军军乐团登台,他们精彩丰富活泼的演奏使“绿色周末”达到了高潮。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的题词是这样写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郑州市的“绿色周末”系列活动可谓落实到了最实处。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对青少年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着眼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用古今中外的经典音乐作品给他们以陶冶和影响,对思想、情操、心灵、境界的培育,对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很有好处。因为这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是人类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是高尚情操的结晶。二十一世纪将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机遇而且是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又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创造培养优秀人才的环境。“绿色周末”的实施实在很有远见。
  现在办很多事情都要花钱,这是市场经济所决定的,“绿色周末”活动自然也不能例外。但花钱要看该不该花,能不能花和怎么花。我问郑州市长陈义初:“你们每两周搞一次免费音乐会,完全由政府出资,这样一年下来要花很多钱吧?”他说:“四五十万块钱,不就是一辆奥迪车吗,少坐一辆车不就有了!”这话看似平常,却包含着一个领导集体的境界。这位市长还对我说:我们政府既然拿了纳税人的钱,就该为纳税人办事,要把纳税人的钱返还给他们。不但像“绿色周末”这样的音乐会我们不收钱,郑州所属的美术馆、图书馆和即将落成的博物馆都不能收钱。听后我颇多感慨,衷心希望他们能坚持这些做法。“绿色周末”能坚持三年实属不易,因为绿色蕴含着生命,绿色充满着生机。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邮苑

  谁设计了《己卯年》邮票
  康宏志刘劲
  1999年的首套邮票——兔年生肖票《己卯年》邮票,由邮票印制局专业邮票设计家王虎鸣、呼振源、杨文清合作设计。两枚邮票第一枚“玉兔为月”由王虎鸣设计,主图是根据“泥人张”第四代传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主任张锠教授捏制的泥兔改造的;第二枚“吉祥如意”由呼振源、杨文清设计;两枚邮票均由呼振源雕刻。他们三人都曾经设计过生肖邮票。
  我国生肖邮票整体创作的主导思想,系根据生肖、民俗、艺术等方面的权威人士的意见而定的,即生肖邮票在设计过程中要有其独立的连续性,确定了“两年平面、两年立体,篆隶草行,三年一换,一明一暗”的总体原则。
  按照生肖邮票的总体计划,今年的兔票第一图为白底色,为了有明显的反差,请张锠教授捏的泥兔,是一只以黑色为主的彩兔。要说这只彩兔,确实很漂亮:匍匐在地双耳向后拢去,显得温顺善良。设计者们的第一稿,都是以这只黑色彩兔为主图设计的。但人们印象中兔子是白色的,今年生肖票适逢白底色,矛盾便显现出来。这一“黑变白”的要求颇令王虎鸣费了一番心思。在尽可能保持原泥塑的造型和纹饰的情况下,他在电脑上对黑兔作了“植皮手术”,由黑花兔至灰花兔再至白花兔,几经改动,终获评委们一致首肯。
  当新年钟声刚刚响过,这套倾注着设计者们心血的《己卯年》兔票,便与广大集邮爱好者见面了,给大家送去欢乐,送去吉祥。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文化信箱

  别装“洋相”
  编辑同志:
  如今的商品是越来越精美,市场也一天比一天繁荣,但步入街市,举目四望,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商品堆里用“洋”文作名称的商品越来越多,真是俯拾皆是。
  也不知是社会真的发展到大人小孩外语如国语般出口顺溜,还是经营者故意在商品上玩花招,从女式皮包到男式T恤衫,从西装到系列化妆品,大到家用电器,小到口香糖,特别好用“洋”名。如饼干不叫饼干叫克力架,火腿不叫火腿叫得利斯,自行车不叫自行车,叫什么西格玛,真是“脚踏西格玛,吃着得利斯,去买克力架”,可有谁解其中意?若是这些商品出口卖给老外,也许还能说过道理,“入乡随俗”嘛!可明明是国货,又是售给自己人消费,为什么非要装“洋”相,用洋文来做名字不可。在此不妨问一问,这是不是想糊弄那些不懂洋文的消费者?
  引国外之长,给商品起个特别的名字,借以吸引顾客,倒还情有可原。然而,现在确实有不少企业就是不愿下大力气去提高产品质量,而是热衷于借“洋”名来玩花样,如什么“惠格普斯”、“尼古拉迪”、“爱丽亚”、“罗曼蒂克”等等,有时想买点什么确实搞得你是雾里看花。
  其实不管你的洋名多么美妙,多么动听,我想消费者还是要看商品的质量是否过硬,价格是否公道,服务是否周到。事实上,只要下大力提高产品质量,无需加洋名同样名扬天下,所以我想奉劝一些经营者最好别装“洋”相。山西郭震海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抗洪精神从这里再现
  话剧《生在“八·一”》上演
  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抗洪斗争中,某营尖刀三连坚守在荆江大堤上。战士俞强出生富裕家庭,8月1日本来是他十九岁生日,却在这一天为抢救群众牺牲了,留给父亲的,既有痛苦和追悔,更有欣慰和自豪。营长周贵平的生日在农历八月初一,他在关键时刻舍小家保大家的壮举展示了军人的情怀。何锟是刚从军校毕业的代理排长,他和身为军政委的父亲同在抗洪前线,这个血气方刚的学生官成长为一名真正军人的历程,就是对光荣和传统代代传承的有力诠释。话剧《生在“八·一”》以独特的视点,通过父子情、夫妻情、战友情,展现了当代军人的动人风采。它告诉人们,“军营新生代”依然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编演的这台话剧在广州演出多场,最近又到北京公演,军内外观众不断报以掌声。从这出戏里他们再次体味了子弟兵的情感、生命意志、战斗精神。(陈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