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编者按:改革开放20年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以后,我国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高等院校的校办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担当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功不可没。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高等院校的高科技产业如何进一步发展,自然成为科技、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思想,本报教科文部和清华同方公司日前联合举办了“正在崛起的高校高科技产业”专家座谈会,就我国高校高科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对高教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贡献,对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对之策和未来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本版今天刊登座谈会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创新——高校企业的灵魂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闵维方
  高校一方面在进行大量的知识创造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活动系统地、及时地、大规模地传播这种新的知识,这就和高校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密切相联。这样来看一个大学的功能,它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就囊括了从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运用的整个知识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环节。因此,大学在未来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制度化环境、不同的政策框架,所以大学在新的主流经济中如何发展,在不同的国家肯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像北大创办高科技产业的做法,就有它模式创新的意义。以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为例,它现在占据了全中国和全世界大部分华文报业市场。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是建立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系统,叫做顶天立地的模式和一条龙的体制。如果一条龙体制能很好地运作的话,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知识的创新、加工、传播、应用、有机整合的工作。这就符合知识经济发展的规律。
  从当今世界主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内在要求看,校办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尽管我们现在的发展还是非常原始的、初级阶段的,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好。坦率地说,我们现在还缺乏健全的制度化的法律框架。这也带来进一步的深思,中国的问题很多是体制性的。比如从科研系统的科技创新到教育系统的知识的大规模系统传播、到生产系统的广泛应用都会受到体制上的约束。要发展中国未来的知识经济,要真的利用这种历史性的机遇实现蛙跳式的跃迁,就必须解决体制创新的问题。体制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知识创新,因为它为知识创新奠定了必要的制度化的环境,提供了制度化的保证。
  大学创办高科技产业肯定对学校的教学、科研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的科研成果的物化、产业化过程本身对科研人员是一种推动,它使人们看到自己科技成果对社会的贡献,而且产业化的过程又带来大量的回报。方正给我们的回报现在加起来有两亿多元,每年有几千万,它设立奖学金,投入几千万搞方正研究院,支持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所,而且有大批北大的学生卷入到方正事业的潮流中来……这对学校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支持、巨大的反馈,这种反馈使学校变得更强大,更强大的学校就可以出现更多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支持产业的发展。(附图片)
  左侧照片自上而下为:闵维方荣泳霖王宛山徐明稚石定寰崔邦焱
  右侧照片自上而下为:吴中福齐祥张富良李廉水岳华峰程勃
  方云伟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校办产业功不可没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石定寰
  高校的校办企业,特别是新形势下的高科技产业应该是我们国家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力军。在十年发展当中,特别是一九九一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后,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有了新的发展,高校校办产业占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产生了一些大的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引导、示范作用,牵动作用,功不可没。像北大方正、东大阿尔派、清华同方、上海的几个大学也在这方面作了很大贡献。
  现在有一种议论:校办产业是不是到此为止?我认为这个趋势不可逆转,学校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办,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这个功能在未来的高等学校,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中这个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能把它等同于政府跟企业脱钩,它有它的情况,学校跟未来的知识经济,与未来的高科技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能把它脱开,但如果学校单纯办一些商业,办一些赚钱的事业,这当然要分开。现在我们要研究如何办得更好,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规律。
  我们很愿意和教育部门共同探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振兴,在办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发挥高科技产业的作用。下一步国家加强技术创新工作要大力培育科技型、创新型的中小企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再次突出了它的重要位置,这对我们科技界、对高校创办大量科技型小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支持。中央强调要大力培育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企业,不是一般的传统的小企业,而是科技型的,由知识分子、大学教授、科研人员来创办的小企业。这一精神对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方向上、政策上的指导,具体怎么做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讨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宛山
  高校兴办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动力源。转入市场经济后,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方面,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企业没时间、没条件关注产品更新。而高校有人才优势、科研优势,还拥有技术优势、产品本身技术含量优势。比如,东北大学阿尔派集团利润率在30%以上,高技术含量产品有优势。十几年来我国校办企业发展过程,已经验证了这几个优势。
  学校与校办企业,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长大了要离开父母,但不会失去与母体的血缘关系。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冲突是校办企业发展的障碍,高校企业脱胎于校园,受校园文化影响。资金缺乏、国家投入不足,影响企业融资能力;技术与市场有一定距离,学校教师酷爱科研成果,对市场把握判断不准;学校追求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企业追求效益、利润,理念不同、价值观不同。这些都影响到成果的转化。为什么有些校办企业要脱离学校?主要是文化冲突。工资收入、住房不一样,心理不平衡,影响企业发展;学校运行机制与企业运行机制不同也制约企业发展。学校提倡百花齐放、学术民主,而企业理念上追求效益、行动上统一;学校对企业冠名权、控制权问题,也限制企业发展。学校办企业是学校的一部分、更是社会的一部分。最终校办企业应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校办产业要发展,应解决如下问题:不断从社会上汲取营养,才能发展。只有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才能使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国际化,才能走向世界。不能拿学校体制约束企业。大学应是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转移源、推动者、投资者、支持者,而不是上级领导、主管部门。大学不应把企业看作私有财产,大学领导企业只能通过董事会,不能通过行政命令。大学办产业,应注重资本增加,不应注重权力扩大。回报增加、资本增大是目的,权力增大不是目的。校长、决策者应有大的胸怀。对社会应有更高层次的贡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追求产业不等于放弃科学
  重庆大学校长吴中福
  知识经济是知识与经济的结合,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知识发展经济,知识创造经济。所以我们必须看到我们高校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分析、批判、接收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新知识,同时还要利用创造的新知识为社会服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企业、高校是一种分离的状态,高校在培养人才上跟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缺少有机的联系,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企业缺少技术,而高校的技术又不能进行转化,这常常产生学校的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脱离。前一阶段也强调了产学研的结合,但它是一种协作关系,不是有机的联合,高校创立高新技术产业就是要使政府、企业、学校逐步走向合作、结合的道路,这是真正促进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现在强调产学研结合应该走向一个更深入的阶段,真正地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各自的优势。
  当前发展高校高新技术产业要认清我们的位置,高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出高科技成果。在高素质的人才和高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要么跟政府、企业合作,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要么自己把高新技术转化为产业,不一定非要自己全部实现产业化。原因在于,这里面有一个技术和科学的关系问题,有一个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问题,所以讲产业化主要是指技术,要考虑到这些成果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不是让我们放弃科学,仅仅追求技术,也不是放弃基础只顾应用。
  高新技术产业有一个发展过程,有一个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因此政府要高度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必将代替过去的传统产业,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扶持小企业、扶持高校,通过高校的高新技术带动小企业的发展,也是今后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种有效模式
  清华大学企业集团董事长荣泳霖
  从这几年清华校办产业的发展来看,我们对高校高科技产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它是高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模式。它实际上已经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和骨干之一,成为当前国民经济中一个最活跃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校科技企业要崛起、要发展,有三个问题是最重要的:第一是体制问题。高校企业必须采取完全跟事业体制不同的企业运作机制。清华大学1995年开始成立清华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作为一种运行模式跟事业体制彻底分开,清华的企业集团实际上是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第二个问题是要尽一切可能来加大对学校的科技成果特别是重大科技成果的孵化。这是高校企业区别于社会企业的一个特点。第三是引导和促进科技队伍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来立项和研究开发,改变过去校办企业“割韭菜式”的、“摘果子式”的选项方法。
  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不能仅仅看做是科研工作的延伸,应该把它看做是企业运作的机制,按照投入产出的基本规则来运作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比如清华集装箱检测系统,就是采取企业运作的方式,在同方公司下面成立了一个单独的核技术公司,采用一种带土移植的模式,把攻关时所形成的技术骨干,包括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全部移到公司来。
  清华的校办企业定位为成果和企业的孵化器,那么必须明确,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必定是社会企业,我们不谋求学校的企业非得把科技成果的开发一直到整个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全部包下来,这是不现实的。总有一天,当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技企业后,我们就会放回到社会去,再腾出力量来孵化下一个企业。以社会企业作为主体来形成规模生产的能力,那么我们自身的利益也在其中了。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抓住技术源培育生长点
  吉林大学副校长齐祥
  推进高科技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科学组织。要抓住技术源、生长点和产业基地三个关键环节,使相关的各个系统协调动作,使产、学、研密切结合,同步发展。
  高校虽然在科技成果与技术、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壮大所必需的专门人才、资金与市场开拓却是我校所欠缺和不足的,所以兴办高技术产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走向社会,实行校校联合、校所联合、校企联合,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之路。
  鉴于目前校办产业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效益低等问题,我们设想对全校凡是在工商局注册的企业(包括今后新注册的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体制,为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做好基础准备工作。高校的校办产业,必须积极推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发挥大学优势
  孵化企业胚胎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明稚
  发展校办科技产业重点是要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大学不仅应具备教学和科研的职能,同时也应当具备进行技术创新,向社会辐射知识和科技成果的职能,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进程中起到领先示范和骨干作用。
  在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感觉到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除了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或一开始就与社会力量结合共同合作开发,以及与社会力量联合办企业等各种方式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自己就可以在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中选择一部分较适合的科技成果,发挥综合优势,由学校自己的企业孵化科技企业的胚胎实体。通过孵化科技企业胚胎实体,对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化及包装加工增值,使学校的科技成果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及保值、增值。从孵化科技企业的胚胎着手,构成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胚胎实体。最终的目的是要将这些科技企业胚胎推向社会,结合社会力量和资金促使他们尽快脱离母体壮大,成长为在市场经济中快速健康发展的高科技企业。这也是“硅谷”和“剑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复旦大学通过一系列资产经营的举措,摸索并尝试了先孵化再社会化的发展模式,复旦产业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在走出校门面向社会进程中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校办高科技产业公司的背后是大学,学校的知识资本存量是他们可以充分挖掘的财富。进行科技投资经营的内涵首先就在于对科技经营企业的催生与孵化,有效地盘活高校知识资本存量,聚集起闲置分散的科技力量与人才,促使高校知识资本存量得到迅速放大与多次增值。同时,背靠高校发挥优势,是要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机制而不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运作,使校办企业成为学校科技成果商品化包装和投资的经营企业,成为吸纳社会资金以至国际资本的强磁场,成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试站和输送站。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面对知识经济主动调整战略
  东南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李廉水
  目前,高校高科技产业占国内高科技产业的比重还较低,高校高科技成果转化为高科技产业的比率还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机制还不健全,社会支撑环境尚不完善。面对知识经济,高校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调整战略思路,分四个层次来推进高校高科技产业。第一个层次,应当针对不同高科技产业特点,利用高校的独特优势,培育一批社会企业无法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业。第二个层次是以二级学科为依托,运用高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与企业合作推进高科技产业。第三个层次,利用高校的研究开发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共建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等,为孕育和发展一批世界级的企业集团携手共进。第四个层次,以高校的智力密集优势,通过咨询服务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高科技保障,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高起点着眼
  羚羊式入手
  武汉大学副校长张富良
  我国一些高校的高科技企业已走过了艰辛的创业历程,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也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但是,就整体而言,全国高校的高科技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高科技产业要取得大的发展,还必须解决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认识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尤其是综合性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的倾向,认为大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至于“改造世界”的任务,则是社会其他成员的事。
  其次是人才问题。对于高校高科技企业来说,最缺的是既懂科学技术,又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开拓精神和经营管理头脑的“职业总经理”型的人才。
  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高校高科技成果被私自转让或廉价转让,高校的名义和品牌被不法厂商盗用等,给高校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国家对高科技保护措施不力,使我国的高科技产业面临引进高科技项目的严重冲击,很多市场落入外国人之手。
  高等学校应根据学校的自身综合优势,形成有特色的企业。从企业的发展来看,虽然我们的发展目标无疑是要组建成大型企业,但在实际运作中,“羚羊式”企业的灵活机动性、效益的增值性、风险的抗御性、发展的跃进性是大型企业不能比拟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担当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使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勃
  现在高校高科技产业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认识问题。发展高科技产业最大的动力在于拥有不断创新的人才,我认为现在根本不是办不办校办产业的问题了,而是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第二个是资金问题。现在高科技产业既是高收益也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而且面临的是国际、国内非常激烈的竞争。单靠学校有限的资金和学校滚雪球式的积累方式是无法实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的,国家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还应在资金、融资方式上给予支持,如建立面向高校高科技产业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或者通过支持学校发行股票融资等等。第三个是机制问题,不能用行政的手段管理企业,而是用经济手段来管理企业。但对高科技人员奖励仍缺乏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化操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流大学应有一流科技企业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崔邦焱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的振兴教育行动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在创办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是否也要有一流的高校高科技产业,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我想,我们的一流大学是应该有一流的高科技产业的。东大阿尔派企业对东北大学起了很大作用,今后北大、清华如果有几个甚至一批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对我们一流大学的形成很可能会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北大,若干年后,如能向社会推出10个像方正这样的企业,其贡献可能不亚于产生一个诺贝尔奖,对中国的贡献不亚于产生10个院士。从某种意义讲,高校培养人才是一种贡献,培育一个企业,培养一个一流的高科技企业,是更大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创办一流大学,来设定这个目标,思路就展开了:我们不求方正永远是北大的,正如我们培养一个院士并不一定要求他永远是北大的,目的是北大把他培养出来。从这个思路来思考问题可能会更有利于今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在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确实需要研究一套规范的法律关系,否则将制约我们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高校高科技企业和学校的关系与国有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不一样,如果我们照搬国有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来设计我们高科技产业与高校的关系,可能是不行的。这也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校办产业切莫失掉优势
  西安交大产业集团总裁岳华峰
  要发展高校高科技产业,就要认真分析高校高科技产业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认真处理高校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高校高科技产业,它的名称本身就反映了它的特点,它既是校办的,又是一个企业,认真分析校办高科技产业的特点是办好高校高科技产业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点,一定要坚持高科技这么一个鲜明的特点,正确处理好高科技与多样化经营的关系。办饭店,办娱乐城,我觉得在对社会的贡献上别人可能比我们做得还好。如果我们失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高校高科技产业就要夭折。第二点,要正确处理好跟学校分与合的关系。学校和企业本来是两样东西,比如有文化上的冲突,价值观上的冲突,运作方式上的冲突,甚至对于人的要求上的冲突。看到冲突大家都想到分,我认为一定程度的分是必要的。在分的过程中我担心很可能会丧失另一个优势:即我们之所以比社会企业成长得快,是因为我们有学校为依托,很可能分完后这种优势就丧失掉了,最后变得跟社会企业一样,机制上可能还不如国有企业。这几年能够发展得好很重要的一点是依托了学校。所以一定要找到一条有效的、长久的、依托学校的学科、技术、人才优势的途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