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日本参议员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罗辉)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前来中国访问的日本参议员代表团,宾主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胡锦涛首先对以上野公成议员为团长的日本参议员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胡锦涛说,不久前,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的国事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访问贯穿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双方回顾了中日关系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明确了中日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胡锦涛指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日两国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只要双方坚持恪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及中日联合宣言确定的原则,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一个健康、稳定和不断发展的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带入21世纪。胡锦涛希望中日两国的年轻一代继承和发展两国老一代领导人开创的中日友好事业,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为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上野公成对胡锦涛的会见表示感谢。他说,不久前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的国事访问取得圆满成功,标志日中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日本各党派的年轻政治家愿加强与中国的交流,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为促进日中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努力。
  代表团由日本各党派的年轻参议员组成,应中日友协邀请于昨天来华进行友好访问。
  对外友协会长齐怀远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四川新疆农业再夺大丰收
  本报成都1月7日电记者梁小琴报道:在连续4年大丰收的基础上,去年四川省农业战胜严重的旱灾和洪涝灾害又夺得大丰收,全省粮食总产量可达360.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5亿公斤以上。经济作物也获得了好收成,油菜籽、水果、茶叶、棉花不同程度增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元以上。
  去年,四川全年粮食面积达10988万亩,比上年扩大171万亩,油菜993.2万亩,增加33.5万亩。四川还大力改革耕作制度,大搞增、间、套、围种植,多种保多收。全省水稻旱地育秧面积达1205万亩,比上年增加350万亩,地膜玉米613.8万亩,增加187.2万亩,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良种推广面积稳定在90%以上。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5%。
  本报乌鲁木齐1月7日电记者祝谦报道:1998年新疆农业又获得大丰收,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9.82亿元,比1997年增长7%。棉花总产预计可达2750万担,比上年增加450万担,其增加值为25.65亿元。
  新疆不断加大科技攻关的力度,在棉花生产上采用的宽膜覆盖、化除化控、生物防治病虫等等新技术,使约1000万亩棉花实现“双百斤”,一年涌现4个产棉百万担的大县。同时,新疆“吨粮田”面积从十几万亩增加到200多万亩。尽管每年粮食面积减少近100万亩,粮食总产却年年增长,去年增产5万吨,达830万吨。甜菜攻单产、攻含糖率,做到面积不增总产增。去年甜菜总产达450万吨,比1997年增长约70万吨。新疆主要农作物的科技贡献率,正从目前的40%左右向50%攀升。1998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0元,比上年增长100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于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江泽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在这二十年中,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战斗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促进世界和平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我军进行全面整顿,拨乱反正,消除“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对军队干扰破坏的影响,恢复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从而使我军建设走上了正确轨道。
  邓小平同志着眼于国际大势和国家大局,着眼于我军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提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确定了加强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我军实现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即由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摆脱多年来在临战状态下进行应急式建设的被动局面,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一九八五年,我军进行体制编制的重大调整改革,裁减员额一百万,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一九九三年初,根据世界战略格局走向多极化和世界军事领域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新形势,我们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这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深化。我们用这个方针统揽全军各项建设,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治军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与规律,全军的政治工作、军事工作、后勤工作、装备工作有了新的改进和加强,广大指战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技术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二十年来,我军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包括经受住了国际国内政治风波、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我军胜利完成了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一九九五年七月至一九九六年三月的一系列联合军事演习、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一九九八年抗洪抢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军事斗争和急难险重任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事实充分证明,我军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政治上是合格的,关键时刻是过得硬的,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
  二十年来,我们在军队建设实践中,正确把握和处理了若干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使我们对新时期军队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军的发展历程,认真总结取得的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军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历史经验,主要体现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七个方面的关系上。
  (一)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封锁包围和敌视,我们面临着军事的政治的严重威胁,抓紧防范战争危险的准备是正确的。但我们的认识也有偏离实际的地方,判定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国际形势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课题,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较长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这个新的科学判断,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也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奠定了重要基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局势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党中央经过冷静观察和科学分析,确认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不会逆转,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仍然是可以实现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继续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集中力量发展自己。同时也明确指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领土、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世界一些地区发生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可避免。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对战争的危险必须保持充分的警惕,绝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要从长计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军队现代化建设,同时要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把两者正确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二)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从根本上说,这两大战略任务是统一的,但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正确地把握和处理。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十分重要的认识。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大大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是解决包括国防现代化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提高国际竞争力,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关键所在。国防建设要紧密配合这个大局,而不能妨碍和影响这个大局。二是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巩固的国防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如果不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努力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一旦发生战争,我们就可能陷于被动,就难以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必须能够确保国家的利益与安全。三是必须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国防建设不仅要服从而且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军队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积极贡献力量,通用性较强的军事设施要实行军民合用,国防科技工业要能军能民。国家在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的需求,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增强国防能力。
  (三)关于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关系。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我军的性质不同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我军的现代化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现代化。必须把革命化建设放在第一位,这决定着我军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当前我军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需要还不相适应。提高我军的战斗力,主要任务是解决现代化问题。因此,我军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军队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来展开。正规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军队的正规化,就没有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革命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成果和经验,用法规和条令条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军队各项建设都有明确的规范,做到依法从严治军。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的全面建设,使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目标贯彻到军队各项工作中去。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必须统一考虑,全面推进。
  (四)关于军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对军队建设至关重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由于装备性能比较落后,机动能力比较低,军队需要保持一定的规模。但如果规模过大,又会影响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和武器系统效能的空前提高,加强我军的质量建设显得愈来愈重要,愈来愈紧迫。军队质量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必须把加强质量建设作为实现我军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方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质量建设的关键,是实施科技强军的战略,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的科学技术含量,增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五)关于常备军与国防后备力量的关系。紧紧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我军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都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的思想。按照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必须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在加强军队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新形势下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特点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注重提高质量,完善组织体制及相关的政策制度。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要保持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和训练水平,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同时,要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提高国防动员能力。
  (六)关于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历史事实充分说明,改革是我军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军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原因。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军的特色和优势,是保持我军性质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丢掉了这些优良传统,我军就会变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的任务和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使优良传统在新的实践中获得发展。这样,我军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二十年来,我们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标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提高了军队建设的整体效益,增强了我军的作战能力。要立足长远,进一步完善军队体制编制,解决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军队结构和官兵比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要通过深化改革,努力使我军形成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制度,以利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全军各方面的积极性。
  (七)关于学习外军有益经验与保持我军特色的关系。在当今世界,任何一支军队,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我军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跟上世界军事变革和发展的潮流,积极借鉴各国军队特别是发达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和政治优势,绝不能照搬外军的治军原则。各国的国情不同,我们也绝不能照抄外军现代化建设的模式。对于外军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也不能简单地拿来,而应结合我军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军队现代化建设之路。
  二十年来我军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都是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在我们的前面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去继续探索。全军同志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二十年来我军建设所以能够获得巨大进步,关键在于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干部队伍。我们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与合作,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各级干部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地工作,成为军队建设的中坚和脊梁。为了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确保人民军队的性质永不变色,保证我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军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技术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要抓紧培养和选拔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使我军干部队伍更加具有活力,更加朝气蓬勃。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载1月8日解放军报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三部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
  进一步加强棉花市场管理
  本报北京1月7日讯记者赵志文报道:近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工商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棉花市场管理的通知》。
  《通知》说,1998年度棉花收购工作进展顺利,但有些棉区棉花市场管理有所放松,一些非法的棉花经营活动抬头。湖北省荆州市有70多家个体、集体轧花厂非法收购、加工棉花。河南省南阳市棉纺企业公开收购棉花,宛城区已有小轧花机90多台。山东省夏津县有近30家个体棉花收购点,非法棉花市场已形成规模。个体棉贩或其他非棉花经营单位收购、加工、经营棉花,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棉花流通秩序,损害了棉农利益,而且造成了棉花资源浪费和国家税收流失。为进一步加强棉花市场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1998年度棉花工作的通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经国家计委召集有关部门会商,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严禁非法收购棉花。除供销社棉花经营企业,农业部门所属的良种棉加工厂、国有农场收购、加工良繁区及自产棉花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参与棉花收购、加工和经营,一律视为非法行为,金融部门严禁对其提供收购贷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坚决予以查封或取缔,没收加工机具,吊销营业执照。纺织企业可以委托县级棉麻公司收购棉花,但不允许到棉区直接设点收购。严格禁止商业银行对个体工商户和棉纺厂直接收购棉花提供贷款。今年已实行棉花收购、加工许可证制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要重点查处未取得许可证而收购、加工棉花的经营单位。从1999年度起,拓宽棉花经营渠道,纺织企业也可以直接收购、加工棉花,但要统一实行棉花收购、加工的资格认证制度,对未经批准从事收购、加工棉花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
  二、取缔私下交易的棉花市场。要严厉打击非法棉花交易活动,取缔棉花自由交易场所。凡纺织企业或外贸企业从棉贩手中购买棉花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发生逃漏税的,要依法处理。各地供销社棉花收购部门要继续执行敞开收购的政策,宣传、引导棉农将棉花全部卖给供销社。
  三、取缔小轧花机、土打包机。发现使用小轧花机、土打包机进行棉花加工的,一律没收并销毁。棉机企业除生产棉花检验专用的皮辊机、小型锯齿机外,禁止生产和销售皮辊机、80片以下(不含80片)锯齿轧花机。棉机制造厂凡有生产、销售小轧花机、土打包机的,要立即停止生产、销售活动,所有库存小棉机一律封存,不准再向市场销售。由金融部门收回对小轧花机和土打包机的贷款。
  四、控制新上籽棉加工项目。目前全国籽棉加工能力已严重过剩,各地不得新上籽棉加工项目和新建籽棉轧花厂,金融系统严禁以任何形式对新增轧花能力项目提供贷款支持。
  棉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供销合作社、金融机构要密切配合,认真贯彻执行上述要求,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采取坚决措施,加强棉花市场管理,稳定棉花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国家和棉农利益。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供销合作社要及时将棉花市场清理情况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一月七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日本自民党前政调会长山崎拓和由他率领的议员代表团。
  朱镕基对代表团在新年伊始访华表示热烈欢迎,对再次同山崎拓见面感到高兴。
  朱镕基说,中国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发展与日本的友好关系。不久前,江泽民主席成功地对日本进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访问,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与小渊首相达成了重要的共识,发表了《中日联合宣言》,并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朱镕基指出,这是继《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后两国关系发展的第三个重要文件,指明了中日关系发展的前进方向,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他表示相信,只要中日两国领导人、政治家严格遵守以上三个文件确定的原则和精神,正确处理两国关系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就一定能将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带入二十一世纪。
  在谈到两党关系时,朱镕基指出,两国政党、政治家之间的深入交流,为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和增进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是中日关系发展中的一条宝贵经验。
  山崎拓说:去年江泽民主席成功地访问了日本,日中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认为,构筑面向未来、充满希望的日中关系,对日中两国至关重要。
  山崎拓称赞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对亚洲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希望今后继续加强日中经济合作,日本愿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努力。
  朱镕基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国当前形势。
  中联部部长戴秉国和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参加了会见。
  代表团是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来访的。戴秉国部长同山崎拓一行进行了会谈。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卢森堡首相
  本报北京1月7日讯记者罗春华报道: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卢森堡首相容克时表示:卢森堡在推动中欧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政府重视同卢森堡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愿意扩大同卢森堡和欧盟的经贸合作。
  双方就中卢双边关系和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进行了友好交谈。朱镕基总理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计划,并对中卢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取得进展感到高兴。
  容克首相向朱镕基总理介绍了欧元启动的情况及其前景,并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他说,卢森堡愿意加强同中国的合作,增强对华投资,并将努力推动欧盟同中国进一步发展关系。
  容克首相是在访问印度和泰国之前经停北京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