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

  回家的路
  ——一位台湾老兵历经磨难回到祖籍家乡
  马福德
  隔着一道窄窄的海峡
  海那边就是我的家
  站在阿里山眺望
  能看到村前的紫荆花
  并不遥远回家的路
  几十年,却在梦里泡大
  岁月沧桑
  人为地扎起篱笆
  山分半,月难圆
  有家难归,人在天涯
  哭望故乡泪如雨
  夜夜思归盼彩霞
  孤帆飘泊大海中
  半生思念苦水洒
  饱尝人间酸辛泪
  童心刻满伤心疤
  走啊走,走不完的回家路
  不管路途多坎坷
  痴心不改,心向华夏
  改革春风吹
  梦桥海上架
  水流百转归大海
  多年游子终回家
  老手擦去思母泪
  举杯喝口蒙山茶
  家乡炕暖坐不住
  看山看水看庄稼
  美在心里
  路在脚下


第4版(副刊)
专栏:

  注目新年
  司新颖
  新年总被灿烂的词语培养着
  在岁月深层质化了圈圈年轮
  每个脚步的走近
  都会传来不同的声音
  新年是时光流转的一面镜子
  反映着逝去的辉煌与黯淡
  每个话题的伸展
  都有关于明天的预言
  天空传递着美好
  大地陈列着丰饶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希望是新年发出的请柬
  飘落的每片雪花
  都是幸福降临的征兆
  生长的每片枝叶
  都是心底绽放的欢笑
  新年敲响的每一声钟鸣
  都似祝福在耳畔萦绕
  新年多么温馨的字眼
  让疲倦的心感受祝愿
  新年令人愉悦的日子
  让漂泊的人体验到家的温暖
  新年是一组欢庆之曲
  奏响鼓舞人心的节拍
  新年是一道吉祥之门
  为所有敲门的人敞开


第4版(副刊)
专栏:我的家园

  芝罘滨海大道
  孙波
  天赐烟台芝罘一阔海,使关于海的神话有了起航的港湾,绵延的海岸轻轻而漫不经心地划出那个优美弧线,又赋予了山峦起伏的脉络。于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间仙境”浮出水面:三面青山,一面碧水。峻峭与灵动写意着芝罘的景象。
  也不知这种美丽沉寂了多少年,因一个曾在中国历史上“平六国,一宇内”的秦始皇的涉足,使山陬海隅间的这方土地走出了历史的沉寂。一个个由神秘和祈求编织的神话,从海面袅袅升起,随秦始皇的脚步一同走进了“千古绝唱”的《史记》里———“逮于海隅,遂登之罘(现为芝罘———作者注),昭临朝阳。观望广丽……”
  严谨的司马先生将秦始皇三登芝罘的来龙去脉定格在历史的卷帙之中。可从祖先那里遗传了编织诱人故事“基因”的芝罘人,常常趁司马先生不留意时,将想象放飞到更广阔的野外:你知道罘字怎么来的吗?秦始皇来芝罘三次,可连“长生不老草”、“仙山”的影子也没看到哩。第三次又是两手空空往回走,心里窝火呀,急火这么一攻心,就真的登天了。你看,就这么着,第四次想来也来不成了,所以呀,“四”下边也就“不”了。
  徜徉在芝罘滨海大道,倾听着先人们在脚下这方土地上驰骋梦想的马蹄声,想象着岸边古老的旷野……如今,统统被芝罘人用斑斓的色彩封存到历史的记忆中去了。温馨的色彩和芝罘人装点美好家园的巧夺天工,已将这条蜿蜒起伏的海滨刻凿成一通铭记人文精神的无字碑。
  规划设计师的智慧发挥得如此巧妙的滨海大道,宣告了芝罘有“海”无“滨”(现代人工意义上的“滨”)的历史已成昨天,全新的海滨将续演新的故事。一位摄影师向我透露了他颇为自得的一个发现:看海滨胜景,最佳角度在海中。
  从海上放眼芝罘景色,海面的西北一隅,便是飘绕着神话的、中国最大的陆连岛———芝罘岛。透过濛濛烟霞看去,它像一只将颈项伸进芝罘湾垂饮的天鹅浮在水面上。当你的目光滑过曲颈,再往后看,突然,它的尾翅“腾”地从海中钻出来了,被修长的烟台山蒙住了。芝罘岛、烟台山只能算作海中小品,只有雄奇挺拔、蜿蜒连绵的塔山的山峦,才可驾长风与芝罘沧海相呼相应。两千多年的神话飘进它的林中也只化作清风一缕。突然,几个调皮的山峦,一路颠簸着跑进海里,你急转回眸追逐,噢,那就是崆峒、扁担诸岛,“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古人看到的莫不会是它们?
  咦?安徒生童话中的小房子怎么也会“飞”到滨海大道上?虎皮色石头垒成的小屋子里,门后还藏着一个个小精灵吗?它们也许会趴在绛红色、尖尖的屋檐上看海呢。它们也是被芝罘神话吸引来的吗?那时洋人们可不是来讲童话的,也不是来寻“长生草”的,对他们来说,从芝罘海上将财富拼命运回家才“OK”。烟台规划局局长认为,一个割断历史的城市,等于失去记忆。在滨海大道的规划蓝图上,有价值的史观保留在了这个城市的记忆中。
  哦,有一只“巨鹰”栖息在滨海大道上。那是APEC(亚太经合组织)展馆。它的顶儿如鹰抖展着的双翅。一位芬兰建筑专家说,看到它会使人联想到悉尼海边的音乐厅。而一座座白云绕顶的摩天大楼,像这座城市矫健的身躯。站在摩天大楼的肩膀上,我们芝罘人的下一个向往该是什么呢?


第4版(副刊)
专栏:

  春城读报亭
  张永权
  南国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春城的美誉。在那儿,树长绿,花常开,草青青,真是春城无处不飞花,昆明春浓深似海。
  在昆明,还有一道更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近年来,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商店门前、广场四周,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公共读报亭。无论是谁,只要一来到昆明,无不赞叹街头的这一新景观,有的说建读报亭的人,境界高,思想美;昆明街头有了这些读报亭,如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更增添了南国春城浓浓的春意;有的说读报亭,是开在春城的精神文明之花,是一朵朵永不凋谢的春之花!
  对这朵春花,春城人都有着很深的感情。
  我和我的同事,都有一个读报的习惯,由于自家不可能订很多的报纸,过去是常到附近图书馆前的读报墙上去看报。可不知何时,那些读报墙推倒了,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商品橱窗,物质的花花绿绿,代替不了精神上的清泉绿荫,每当走到那儿,免不了有许多遗憾。遗憾了许久,终于在这周围,又看到了许多新的读报亭。仅我住地的翠湖畔,环湖四周就建了四个读报亭。令我惊异的是,读报亭还在不断变化,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气派,内容越来越丰富!起初不过是一些简易的读报栏,仅张贴三几份报纸,既不能遮雨,也不能挡阳。昆明雨多太阳辣,在报栏前看报,读者有许多不便。于是这一个个读报栏,改建成了宽大的读报亭;张贴的报纸也越来越多,不仅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文汇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大报,还有读者众多的《羊城晚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我每天早晚沿翠湖散步,走到这些读报亭前,往往都会停下来,巡视一遍各报的主要内容。建这公共读报亭的人,是谁?
  只要抬头一望,便可发现:在报亭的檐盖上写有“昆明博览读书社阅报亭”的字样。博览读书社的社长叫罗明生,个子不高,衣着朴素,常穿灰色茄克衫,没有大款相,倒像一个穷职员。但他那双明亮机灵的眼睛告诉你,他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年轻人。他建博览书社起家,昆明大街小巷都有他的售书亭,他还兴起图书大篷车,把图书送到边疆山寨。博览书社生意好了,他又建起了昆明最大的一家民营“阳光书店”。阳光书店赚钱了,罗明生便出巨资在昆明街头建起了这一个又一个的公共读报亭。如今,这样的读报亭已达320多座,投资逾百万,单为报亭贴报订阅,每年就达60多万元。
  有人问罗明生,把这样多的钱“丢”在昆明街头,你不觉得心疼吗?他笑笑,答道:没有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我的心田,也没有我罗明生的今天。蜂儿采花酿蜜,也不是为自己喝蜜糖水。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回报改革开放的时代,心甘情愿。
  朴实无华,掷地有声。是啊,春在罗明生的心上,春也在昆明的大街小巷……


第4版(副刊)
专栏:多味斋

  平江长寿酱干
  潘刚强
  平江酱干起源于湘鄂赣边塞重镇长寿街,故又名长寿酱干。这长寿街是以长寿老人多而得名的。传说年寿最高的是一百八十岁。
  长寿街名字的来历是个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但这里历来出长寿老人,到如今依然是不争的事实。据科学研究,爱吃豆腐对人的健康极为有利。长寿街的人寿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人特别喜爱吃豆腐。长寿街的豆腐自古就很有名气,特别嫩。长寿酱干也是一种豆腐制品,它的出现是近代的事情了。
  有人开玩笑说,出酱干和出将军,是长寿街以及平江县近代对中国的两大贡献。平江县共出将军五十多位,在长寿街就有十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老家的那个村子附近方圆五里就出了八位,人称“五里八将军”。张震副主席如今八十多岁,身板硬朗得很,是名副其实的“长寿将军”。酱干则是清咸丰年间百岁老人何维丰(1847—1947)的首创。他在长寿街上开有一家酒店。当时下酒的冷碟佐菜无非是花生米和猪头肉之类。何维丰老人想,我们长寿街人喜爱吃豆腐,要是豆腐能作冷碟下酒,该多好啊!他决心自己来闯一闯。经过多次试验,老人采用长寿街传统的卤制与烘烤食品工艺,将特制的豆腐干先用鸡汤、茴香、桂皮等卤制,再用木炭火慢慢地烘烤,让其入味,终于生产出了方寸大小、铜钱厚薄、乌黑油亮、芳香四溢的豆腐干,取名“多珍酱干”;每十片用棉线一匝,谓之一筒。由于味道醇美,耐嚼爽口,酒客们在店里喝完酒总是还要带几筒酱干回去。这样一来,酱干生意竟比酒生意还好。何维丰老先生干脆打起招牌开办酱干作坊。到民国年间,长寿酱干已是香遍湘鄂赣边区,成了平江的一大特产。建国以后公私合营,长寿供销社聘请何维丰老人的儿媳为技术员,逐步扩大了酱干的生产量。但这酱干是豆腐制品,极易生霉变质,寒冬腊月也只能存放三五天,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的销售市场,只能养在深闺,走不出山门。
  长寿酱干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却是另有一番滋味。那时家里穷,酱干是要过年才能见到的稀罕东西,还是用来招待贵客的。有客上门,主宾围坐,除了摆上些红苕片、爆米花之类的土果子,如果还用茶杯倒上半杯白酒,用碟子摆上一筒酱干,我们便知道这是贵客临门了。主人和来宾轮流喝着那杯酒,酱干呢,主人端起碟子敬客人,来客照例还要客气地推辞一下,才用拇指和食指拈起一片,送到嘴边用牙齿啃下一小块来,慢慢地嚼。而我们几个小把戏呢,往往是转着那案桌不愿离去,眼巴巴地盯着那碟子里的酱干,心里在计算还剩几片,馋得喉咙里直吞口水。家里兄弟姊妹多,酱干少,有时一片还得切成几块来分呢!酱干分到手,我们当然顾不得那么多斯文,整块往嘴巴里一塞,直嚼得满嘴黑乎乎的口水,最后连手指头上沾的黑油油的酱汁也要吮吸几下呢!
  改革开放后,我的家乡采用现代保鲜技术生产酱干,并配上真空包装。平江酱干从此走出山门,畅销各地,饮誉海内外。现在不单我们,就连远在京城的老将军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这家乡的风味了。据我所知,无论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凡是到过平江的,没有不尝尝平江酱干的;凡是尝过平江酱干的,没有一个不是赞不绝口的。当然不只是待客佐酒,平日无事无味时拈一片放在嘴里嚼嚼,味道好得很呢。平江酱干耐人嚼,嚼的不仅仅是鲜、嫩、咸、辣、甜的五香味,嚼的还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当然,对我们平江人来说,更是多了一份浓浓酽酽的乡情。


第4版(副刊)
专栏:

  欢庆新年(剪纸)谢成飞


第4版(副刊)
专栏:路边拾翠

  老乡
  孙文鹰
  几年前,我初来北京时,不会说北京话,北京人问我姓什名谁,府上哪里,我就说:俺是山东的。那撇出的小腔,像蝌蚪的小尾巴,令听者耳目一新。大概久居闹市吃荤吃惯了,偶尔来一碟小素,顿觉清凉入心。同室工作的赵老师,听说我是山东人,见面不问名问姓,直喊我小老乡。我问他是哪儿人,他撇着山东腔说:俺是上海人。我说上海人跟山东人一个南一个北,不沾边儿咋会是老乡?赵老师笑嘻嘻地说俺是山东女婿哩,咋不是山东人。一室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以后得知赵老师娶的果真是烟台娇娘,烟台姑娘苹果脸,赵老师老伴的照片我看过一回,果然名不虚传。漂亮还在其次,关键是山东姑娘心眼好,厚道,会过日子。赵老师说:下一辈子讨老婆,还讨山东的。一屋人为之大乐。
  来北京以后我才发现山东人人缘好,到哪里去都不受冷落。我去商店买肉,年轻的营业员一脸杀气地问我要几斤,我说:“俺要一斤。”他把明晃晃的猪刀往砧板上一搁,慈眉善目地俯身窗口,笑着说:“‘俺要一斤?’好嘞!”那肉我回家一过秤,涨了两钱。当然这样的小便宜咱不会再去讨,因为他老兄既非老友,又非老乡,师出无名。
  山东人自己早已解决了菜篮子问题,还把菜篮子挑到了北京。北京昌平东关有一个菜市场,邻着我们的学校,那儿摆了一溜儿的山东菜摊子。得空来遛,老远就听到菜摊上有人扯着喉咙喊:“瞧一瞧,看一看,苍山的大蒜,明水的葱,瞧一瞧口勒———”出来遛弯儿的目的就是贪听这口话,吆者边吆边乐,我是边听边笑。要买菜当然是买他们的,开口问价钱:“多少钱一斤?”那斤字拐了个小弯还没从舌尖上掉下来,对方就眉花眼笑,乐不可支了,“你是山东人哩?我也是山东人哩。”指指身边的另一位:“喏,他也是山东人哩。咱都是山东人哩。”土得掉渣儿的大实话,听起来就像大冷天喝了两碗热疙瘩汤,透心暖。价钱不计较,秤杆高低也不细觑,觑的是老乡味浓不浓,计较的是老乡在异地过得好不好。
  一日我从一桥洞下走过,见一蓬头青年蹲在深秋的冷地上,跟前竖一招牌,上写:阳台、铝合金门窗、壁纸、家具、天棚、防盗门。行距歪七扭八,然而字字工整,他是在这儿承揽生意。过了几天,我又从桥下走,见他还是蹲在那儿,秋风乍起,落叶一地。他殷切地望着我,没说话;及至我走过去了,他才在我的背后说了一句:“这些活我都会做。”说了两遍,我禁不住回头———我脚下踩碎的叶子所发出的嚓嚓之声,没有遮掩住那浓浊而低低的乡音。这一天的落叶似乎在我的脚下铺展得很厚很远。


第4版(副刊)
专栏:

  (篆刻)王利亮
  恭贺新年
  锦绣河山


第4版(副刊)
专栏:

  芙蓉国里绘牡丹
  刘裕国
  邵仲节先生,出生于古“河东文化”发祥地———山西夏县的涑水河畔。几十年来,浑厚质朴的河东风土人情,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将他孕育成国画艺术家。
  邵先生儿时拜晋南名画家南仁甫为师。入川后,师承西蜀著名画家钟道泉、刘既明先生,并研习中国古今画坛大师的宏论与佳作。他师承前人,刻意创新,潜心钻研数十载,致使他在艺术道路上卓然自成一家。
  邵先生擅长写意花鸟画,尤以牡丹图著称于世,被人们誉为蓉城“邵牡丹”。邵先生笔下的牡丹,采自天下闻名的牡丹之乡———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和四川天彭,并取其魂魄而融入笔墨丹青:姚黄、魏紫,翠蓝、豆绿,或雍容华贵,或淡雅端庄……一幅幅牡丹图,神韵生动,令人悦目赏心,思绪飘然。
  邵先生在画坛已辛勤耕耘了五十多个春秋,从事美术教育达四十余年。过去的坎坷经历使他更加向往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盛世爱牡丹,因为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改革开放的春风,在邵先生的胸中激荡起春潮,从而融入笔端,化作畅酣淋漓的浓胭淡墨。“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因此,邵先生全力研画牡丹,并将此作为毕生的艺术追求。
  他画牡丹,注意牡丹的神情风姿,力求在画面上造成蓬勃灵动的生机和节奏韵律,达到“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像有其魂”的境界。邵先生的牡丹画突出柔媚、含蓄、动静合一的情态,其艺术风格可以用“典雅、秀婉、厚重”六个字来概括,既体现了传统的韵味,又有时代的精神。
  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牡丹图》;1987年,日本大阪艺术中心展出了他的牡丹画;1990年4月,邵先生的牡丹画经国家审定,参加了在日本等国举行的“中国书画展”;他创作的《荣华图》还参加了省政府在香港举办的“四川与台湾同乡书画展览”;他的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故宫博物馆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博物馆、展览馆所收藏。我国一些领导人还把他的画作为礼品馈赠外国贵宾。
  作为花鸟画家,邵先生涉猎广泛,除牡丹外,高风亮节的修竹,斗霜傲雪的梅花,冷艳的芙蓉,似火的山茶,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如云飘逸的紫藤,幽香高洁的兰草,巨叶擎天的芭蕉,还有瓜果菜蔬、鸟蝶蜂虫……都频频入画,往往泼墨成趣,常有神来之笔。
  从事美术教育多年的邵先生,热心栽培桃李,还经常为美术院校、社会团体授课。他将历年苦研的成果写成《写意牡丹技法》一书。“中国老年大学”将其示范教学录成像带,供广大美术爱好者参考。邵先生虽然年近古稀,但人和他的艺术一样,充满青春的活力。蜀中老书法家梁伯言曾赠诗赞曰:“不惜胭脂画牡丹,花如锦绣叶如山。时人只道颜色好,谁当建设繁荣看。”如果说“邵牡丹”是人们对其画品的首肯,那么,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以“师竹轩”为他的画室命名,则是对邵先生人品的赞许。(附图片)
  牡丹图(中国画)邵仲节


第4版(副刊)
专栏:

  贺卡
  韩桐芳
  盖上一个圆圆的邮戳
  赶在年末岁尾
  把一只只心爱的小鸟放飞
  小鸟落在你的双手
  会变成嘴角的一丝欣慰
  小鸟落在你的案头
  会变成一朵含香的玫瑰
  小鸟衔一支神梭
  在晴空里穿飞
  一句真诚的问候
  足让远方的友人心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