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选出的村官不一样
  ——松滋市改革村级干部制度纪事
  杜若原杨贞友
  选出一人,致富一村,稳定一方。眼下,发生在湖北松滋市农村令人欣喜的变化,正在深刻改变着这里的山山水水。
  换个视角选人才
  “村官”难当。松滋市委书记孙贤坤,曾多次就村级组织建设进行深入调查。现实令他震惊:许多村干部由于自身素质、工作能力的原因,解决不了村级工作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不少村干部因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纷纷弃“官”不做;有的村甚至好几年找不出一个村支书,致使村级工作陷于瘫痪。
  是农村没有人才吗?不是。关键是过去选“官”思路狭窄,选了“听话的”不选“能干的”。为不拘一格选能人、用能人,全市首先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请回素质好、能力强的同志委以重任。桃树乡柳林冲村请回在外务工多年的女青年杨宏艳回村担任团支书、妇代会主任。杨宏艳上任后,一门心思带领全村青年绿化荒山,改变家乡穷困面貌,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等五部委的表彰。
  针对现有村干部中普遍存在“偏科”问题,即熟悉农村工作,但对工业企业却较陌生,松滋市大胆从村办企业中选配村干部。桃树乡党委将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的刘治富,选拔到以煤炭生产为主的三堰淌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筹资325万元收购了国有江陵煤矿,使该村煤矿一举成为湖北省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村办煤矿,每年为集体上交利润134万元。
  松滋市还大力推行村级民主选举,使一批有本事和威望的“领头雁”脱颖而出。懂经营、会管理的吴志斌被乡亲们推举担任新江口镇同兴桥村村委会主任后,带领群众不仅甩掉了680万元的村级债务,而且使村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
  给“细胞”以活力
  “村干”是政权建设的“细胞”,为了增强村级组织的活力,松滋市采取减职、强责,与实绩挂钩提高报酬的措施,裁减村干部职数500多个,在有条件的村实行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在职干部担子虽然重了,待遇高了,责任感强了,工作更加出色,干群关系也因之密切了。该市桃树乡三堰淌村、新江口镇林园村、刘家场镇龙潭桥村干部将村办企业盘得红红火火,村民议事会主动将他们的年人均工资提高到万元以上。
  同时,近3年来,松滋市像招商引资一样,制宁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出经商优秀人才和流失的村干部回村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名原来的优秀村干部重回故土再挑重担。
  引得进还要留得住。为了免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松滋市为86%的在职村干部办了养老保险,对4000多名作出贡献的离职村干部实行了固定补贴,市财政对过去长期在村任职的老干部给予特殊补助。
  为了增强村干部的进取意识和荣誉感,市里每3年评选一次“十佳村干部”,当选的村干部除得到3000元奖金外,年龄在35岁以下的录用为国家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上的解决1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就业。松滋市还全面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先后选送了100名村后备干部到大专院校脱产培训,建立了1300名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现在,这个市的村干部平均年龄已降至35岁以下,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达到了69%。新一代村“官”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松滋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皖东南:上山再创业
  王启明许锡兆
  走进皖东南山区,便被那绿色世界所陶醉:蒙蒙细雨中,云雾如白色的轻纱在群峰间缭绕,泉水沿着山隙弹奏着欢快的乐章。微风拂过,不见边际的林山竹海抖落着的水滴,浸润着这块曾经贫瘠的土地。
  皖东南有5个是省定重点山区县。眼下,他们正在开展第二次创业。
  在“山是大头,林是主体”的宁国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鼓励全社会投资开发林业的决定,大力提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投资入股开发山场。市委书记、市长都掏钱入股,开发山场。18个月来,有17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集体、296名机关干部和职工个人共投资710万元,加入股份合作制形式的山区综合开发项目,新辟林果生产基地2.6万亩。目前,这种投资林业的势头有增无减。
  在政策的感召下,宁国市的一大批城镇居民也加入开发行列。他们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到山区或租赁山场、或让当地农民以山场使用权入股,办起一个个经济林园。河沥镇林业站的招聘干部李谢恩,先后办起一个苗圃、两个银杏园,总面积达561亩。他投资120余万元兴建的420亩桂花树银杏园,如今已是青绿绿一片。这片山场的原承包者———80多个农户,仅从银杏园获取的劳务收入户均就有3000多元。
  在皖东南山区,一些自然环境恶劣的荒山秃岭,是导致农民贫穷的根本原因。如今,这些地区大多披上了绿装。绩溪县伏岭小流域属粗花岗岩强度风化区,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从90年代初开始,坚持10年不辍,大规模地开展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他们用“一封二造三退”的办法,封山育林1467公顷,荒山造林112公顷,退耕还林50公顷,植被覆盖率由45%提高到85.5%,林业产值由每年50万元提高到376万元。同时,加大了工程治理力度,兴建水利水保工程450处,修复小水电站一座,坡田改成梯田,老虎灶改成省柴灶。10年间,这里的粮食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农民口粮基本自给。如今,伏岭流域不再是荒山秃岭,而成了青山秀水之乡。
  皖东南山区与发达的江、浙、沪相邻。面向江、浙、沪和国内外市场,改造和扩大名特优经济林果,引种优良品种,大力调整林种结构,在皖东南山区已成为林农的追求和实践。
  广德县是全国有名的“竹海栗乡”。竹子生产过去都是用材竹,为适应市场需要,全县48万亩毛竹林,已有20%改造成笋材两用林,亩均效益增收350元左右;近几年新发展的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达12万亩,增收效益更为明显。宣州市华阳乡原是个高山穷乡,长期靠市场滞销的竹、茶等初级产品维持生计。他们利用当地林木资源丰富和气候湿润的条件,生产市场看好的香菇,去年种香菇30万株,今年仅夏菇就种有200万株,人均可增收400余元。
  市场是一所大学校。它不仅教会农民应该种什么,而且教会农民怎样才能多赚钱。近些年来,林果产品的深加工和以自我服务为宗旨的农民专业协会,正在皖东南山区如火如荼地发展。
  宣城地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皖东南山区农民的市场意识越来越强,一批山区名特优产品,用注册品牌堂而皇之地挺进国内外市场。1998年,这里就有“林佳牌山核桃”、“水东牌蜜枣”、“太极牌竹制逍遥椅”、“岚牌天山真香茶叶”等产品,被评为省级名牌农产品。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带着问题下基层
  中共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委书记李骞
  李骞,1958年生,大学文化。历任共青团辽阳市委副书记、书记,中共文圣区委副书记,中共辽阳市委副秘书长。1995年5月任中共文圣区委书记。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把一个地区各项工作搞上去,作出科学的决策,就必须带着问题下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近几年来,我对新楼装修户常常“装修”出一堆建筑垃圾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先后深入到8家建筑开发公司广泛调查,提出“人家为什么要扒掉间壁墙”,“为什么砸掉贴好的瓷砖”,“为什么换掉坐便器”等一连串“为什么”。建筑开发公司的老总们也开始从消费者的角度换位思考,从市场需求改进设计,很快,楼房销售率比以前提高了许多,垃圾减少了,成本也随之降低,开发商和用户皆大欢喜。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居委会在发展社区服务中,缺乏应有的指导和规范管理。不少居民盲目开门脸、铺摊子,影响市容的美观不说,和执法部门的矛盾也很尖锐。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先后走访十几个居委会,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带着工商、税务、城管等部门的同志下到基层现场办公,当场解决问题,有力地规范了社区服务和再就业工程的健康发展。
  我经常对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讲,下基层不能光下到办公室听汇报,必须到一线搞“火力侦察”,这样才能看清真面目。几年来,我就是这样带着问题下去,到实践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此,题目越来越多,思路越来越清,不仅对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增长才干颇有裨益,也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短短3年时间里,全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还多,老城区的面貌有了彻底的改观。(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传统膏药的革命
  ——记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陈馥馨的探索
  宣宇才马明博
  中药膏药,是中华传统医药四大剂型之一,曾长时期停留在大锅熬制、黑烟腾腾、感觉把关的原始工艺阶段,难登大雅之堂。如今,这一状况终于有了革命性的重大突破。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中药膏药质量控制标准业已建立,第一个通过国家新药评审办法的中药膏药“威灵骨刺膏”问世,第一个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建设的中药膏药生产线于今年9月在万岁药业公司试产。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陈馥馨研究员及她主持的课题组30余年辛勤探索的结果。
  走出“感官经验”
  中药膏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在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中药膏药的制作和临床运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63年,国家卫生部成立以陈馥馨为主的中药膏药研究课题组,“挖掘传统医药中的硬膏遗产”。这一年,陈馥馨33岁,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整整10年。
  那时,北京同仁堂的“金不换”膏药和崇文门制药厂的“王回回狗皮膏药”闻名遐迩。陈馥馨带领课题组深入车间,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王回回狗皮膏药”传人则将“绝活”倾囊而赠,手把手地教她如何感觉膏药的“老嫩适度”、“柔中带刚”、“贴之必粘,揭之必落”。老师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至今使陈馥馨感动不已。
  十年浩劫后,两手空空的她决心从头再来。80年代初,陈馥馨正式向卫生部申请了“中药膏药质量研究”的课题,获得卫生部批准后,立即着手组建课题组。陈馥馨从研究中总结了中药膏药治病的十大优点:不伤脾胃、不伤五脏气血、不引起呕吐、体虚者耐得住、直达病所、简单易行、无痛苦、见病就治、防微杜渐、配合他药。但她和课题组也必须明确回答三个核心问题:
  第一,安全性。对于铅在药品中的含量,国家有严格的标准,24小时内排出的尿每升的铅含量不能超过80微克。中药膏药由中药加铅丹炼成,人体把药吸收了,会不会也把铅吸收了?铅被人体吸收后,积累多了,会不会造成铅中毒?
  第二,有效性。膏药贴在人体上,药物是否能够有效地进入身体,起到治疗的作用?药物能否真正做到透皮吸收,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
  第三,膏药质量的控制与鉴定。关于膏药的质量,药典上只寥寥数语,且语焉不详。1995版《中国药典》对中药膏药质量判断标准,只有“应乌黑发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红斑,无飞边缺口”的字样,工艺控制完全靠感官经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绞尽脑汁,最后选定了骨科名医林如高先生临床治疗的“威灵骨刺膏”经验方做试验。
  动物试验成功后,陈馥馨在3家医院做临床观察,将400位骨刺、关节增生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00例。通过对定期收集的临床患者的尿液的测定,发现贴“威灵骨刺膏”膏药后两个月内,患者尿铅含量都在国家规定的正常范围内波动。同时,300多名患者反映疼痛、麻木、肿胀诸症明显缓解,仪器检测发现患者体内循环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止痛有效率达到93.6%。这些临床试验表明,中药膏药既安全又有效。
  现在,就要拿出检测膏药质量标准的客观指标了。
  膏药质量的标准主要是无红斑、软硬适度。经过多年试验,陈馥馨课题组发现通过溶解法、灼烧法、络合滴定法测定铅含量,可以确定合格品的适宜标准,工艺上对避免铅氧化不完全导致红斑的问题也有了可操作性。关于软硬度,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可以用软化点测定器测定膏药的软化点,用针入度计测定一定温度下膏药的针入度,软化点和针入度的乘积能从不同方面较全面地反映膏药软硬、老嫩。二者乘积可以作为膏药质量的常规检定指标。
  “吹尽黄沙始见金”。中药膏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控制等3个检定指标的确立,意味着填补了中药膏药基础理论的空白,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的中药膏药质量检测体系,该科研成果因此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告别“大锅熬制”
  1998年初,志在“振兴国药”的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希望开发“威灵骨刺膏”。陈馥馨闻讯,高兴得像个孩子,这项成果被束之高阁整整3年,如今终于可以走出实验室了。
  明月高悬,清茶一壶,年近古稀的陈馥馨研究员与37岁的公司董事长吴雪君一拍即合。他们认为,中药膏药本身没落伍,祖先的智慧更没落伍,落伍的是我们这些后人的观念和努力,没有及时创新和加快其市场化进程,没有生产出像样的产品。
  1998年4月,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签订“威灵骨刺膏”技术转让合同,并立即斥资300多万元资金严格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建设中药膏药生产车间。
  建设中药膏药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多少业内人士做梦都不敢想,因为这是项史无前例的开拓性工程。“立志坚定,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学贯中西的吴雪君请来河北省医药工业设计院按GMP要求构思车间蓝图,请来全国著名的技术人员发掘传统工艺,设计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一时间,群星荟萃,各显神通。
  1999年金秋时节,在700平方米的封闭车间里,贮油罐、熬膏锅、炼油下丹锅、化膏保温锅等设备及油泵、天吊、搅拌机、恒温恒湿机等定型设备像受阅的仪仗队一样齐刷刷地排列着。在膏药熬制的过程中,为控制油量,油泵先把贮油罐的油抽到计量罐,然后进入炼油锅;为观察油温,利用“电子眼”———电子温度显示仪来发挥威力;下药、出药、下丹,搅拌机取代了人工操作,毫厘不爽;膏药摊涂则在恒温恒湿室里进行,室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为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车间内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都呈弧形……
  陈馥馨告诉记者,黑烟弥漫,环境污染是制约中药膏药生产的“瓶颈”。所以,这套设备的设计与安装把“绿色环保意识”放在了首位,生产过程中高温下分解的一些有毒的液体、气体均被活性炭、过滤网等吸收。
  “善智者就智,善财者就财。”年生产能力350万贴的现代化中药膏药生产车间不久前试产成功,沙沙的机器声告别了“大锅熬制”的灰色过去,仿佛在倾诉明天的辉煌。(附图片)流传2000多年的“大锅熬制”原始工艺
  现代化的中药膏药生产车间马明博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城市新观察(11)

  濮阳主色调绿
  本报记者李杰
  ●濮阳“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人均公共绿地达7.2平方米,跻身“国家园林城市”之列;
  ●濮阳是一座绿色之城,也是一座文明之城,每月一次的“月末奉献日”活动吸引众多市民自发参与;
  ●优美生态环境,为当地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位到河南省濮阳市考察的瑞士客商,在濮阳街头碰见这样一件事:一位卖冷饮的老太太,一路小跑来到离她不远处,捡起一块废纸后,回到自己摊前放到自备的垃圾袋内。此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后来再来濮阳与某厂签订合作合同时,仍念念不忘。
  细微之处见精神。濮阳人如此爱护自己的家园,这个城市怎能不让人流连?!近日,记者来到濮阳,展现在眼前的是:大街小巷,一街一景,一路一貌;居民小区,草坪如毯,鲜花争妍;机关庭院,雕塑别致,翠绿宜人,街心花园,匠心独运,清新优雅;城区周围60公里的绿色走廊,给人以“疑是置身森林中”的感觉……时时处处流动的绿已成为濮阳的主色调。据介绍,濮阳市区道路绿化率已达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8.5%,人均公共绿地7.2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一个“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园林城市。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隅,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随着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于1983年在田野乡间建立起来的。全市所辖5县1区,其中有3个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是什么原因使之营造出一片树绿花红、芳草连天的绿洲?又是何种动力使之在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荣誉称号基础上,进而跻身于“国家园林城市”之列?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濮阳市委书记张世军。他的回答很明了:放眼长远,打破常规,营造良好城市环境,拉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建市以来,濮阳市历届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创建卫生、绿化、园林城市过程中,始终信守着“四个不变”,即无论形势怎样变化,创建的决心不变;无论领导班子怎样变动,创建的恒心不变;无论财力有多紧张,创建的进度不变;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创建的信心不变。
  城市环境建设最大的难题是资金投入。濮阳市尽管财力十分紧张,但为城市整容却不遗余力。同时,为增加城市绿地,他们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园林绿化建设,采用征地、租地、民助公办等多种形式大搞绿化。市中心广场建设中,因财力不足,不能一次性征地绿化,就采用了租地形式,建成了300多亩绿地。在大环境绿化中,为节约投资,又不增加群众负担,他们采取了调整结构,区乡分片包干,政府适当补贴,建成了西环银杏园、马颊河风景林带。
  有了绿地、花圃,濮阳人还意犹未尽,去年以来他们投资4500万元,在城区公共场地修建了20多个街心花园、园林小品和40多座城市雕塑。同时,筹资建成了市博物馆文物库、剧团排练厅、图书馆、体育场和乒乓球训练馆。这些建设项目不仅使城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而且使城市功能更加健全,文化氛围更加浓烈了。
  人是发展之本,城市之魂。濮阳市坚持把“建文明城”与“育文明人”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基本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濮阳市,《市民应知应会》、《文明指南》、《交通知识》、《社会公德读本》等,几乎家家俱全。每月一次的“月末奉献日”活动吸引众多市民自发参与,星期天、节假日上街义务维护城市环境秩序的离退休干部、中小学生、机关干部更是随处可见。
  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越来越高的知名度,积蓄了难以估计的无形资产。据了解,近几年来,来自德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客人到这里观光考察,仅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新增了180多个外资企业,投资7.5亿元的合资企业“联华”,1.2亿元的港资企业“益豪摩托”、1.5亿元的内资企业“昆濮市场”等相继在这里落地生根……(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特色之乡

  景宁畲民走出封闭
  沈林海
  “畲客多居山中,平常攀载维艰者,畲客皆开辟之”,这就是畲族的历史写照。而今天的畲乡——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用说城乡建设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街马路宽阔齐整。也不用说连接330、104两大国道线的交通大动脉贯穿全境,形成四门大开,回旋自如的交通网。就是从高山上搬迁下山的畲族新村也个顶个的强。当我们走进包凤新畲村,一位中年男子正从香菇棚里出来,向我们打招呼。他说,新村建设15年了,这15年家乡变化真大啊,以前开门见山,出门爬坡,现在宽阔的大马路通到家门口,生活富了,思想活了,眼界也宽阔了。
  从8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畲民告别了与世隔绝的茅草寮,从山上搬迁到河谷平坡。当地政府积极帮助他们规划田地,建设家园。现在这些新畲村,大都有了自来水,修通机耕路,办起托儿所,生产和生活大大向前跨进一步。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5%,初中入学率95.95%,农村青壮年扫盲率达99.8%。畲族的青年一代向往文明、向往知识、向往富裕。在文明村双后岗,我们看到各家各户里里外外都非常整洁,庭院绿化,环境秀美。厨房灶间,用的是电饭煲、煤气灶,宽敞的新居里,地面不是瓷砖就是木地板,沙发前布置有浓郁民族色彩的茶几,家里除了彩电、冰箱、洗衣机,还有程控电话,有的家庭还购置电脑,上了网络。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景宁,以前困,困在山,如今富,也富在山。山上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县里根据本县的实际,制定了“念好山水经,走活特色棋”的发展思路。通过这些年的开发,全县建成林业基地50多万亩,各类经济特产林17.5万亩,办起小水电站88座,形成铁、铅锌、钼、萤石等矿产开采区,以香菇、黑木耳为主体的食用菌生产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遍及全县24个乡镇。过去的穷山恶水变成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源泉。
  畲乡风情旅游是景宁县打响民族品牌的一个重要内容。从1999年始每年在农历“三月三”举办的具有畲乡特色的风情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以畲族人文风情为主体和特色,融民族风情旅游、生态旅游为一体,创设华东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风情旅游区。
  一人打工富一户,百人打工富一村。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2万劳务大军南下北上,沟通了景宁山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他们有的掌握了技术学会了管理,更多的是赚了票子换了脑子。接受了大都市市场经济洗礼的打工仔打工妹开始以崭新的目光审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从外地引回企业数十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