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新的大兴安岭在崛起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保护森林资源采访纪行
  本报记者梅洪如史宗星
  在祖国的版图上,大兴安岭被誉为“金鸡冠上的绿宝石”。绵延千里林海,蕴藏着千余种植物和400余种珍稀动物,是一个绿色生态资源宝库。前不久,我们“跨世纪保卫绿色行动1999”采访团一行到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采访,所到之处,看到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正在实施着一项史无前例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再造一个更新更美的大兴安岭。
  过量采伐酿成恶果
  黑龙江大兴安岭位于祖国最北端。这里年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冬天最冷达零下50摄氏度以下,被称为“高寒禁区”。1964年,以部队官兵为主的10余万林业建设大军开进这片人迹罕至的土地,战风雪,斗严寒,建成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现在这里已有一个林管局(地级),下辖10个森工局,人口55万。35年来,大兴安岭林管局共为国家提供1亿立方米木材,上交利税48亿元。
  大兴安岭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长期对森林资源过量采伐,林区陷入了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全区可采成过熟林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5.2亿立方米下降到1.76亿立方米,下降了66%。在10个森工局中,有4个局已基本无木可采,其他6个局也处于严重过伐状态。
  生态环境恶化是又一严重问题。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和嫩江(松花江)两大河流的发源地,对松嫩平原乃至整个东北平原及内蒙古东部草原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大兴安岭有林地面积缩小,林疏树矮,一些地方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其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繁衍物种等生态功能大大削弱。
  “天保”工程赋予生机
  正当大兴安岭人为未来担忧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黑龙江大兴安岭林管局积极开展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工作,全林区以对天然林采伐为主转变为对天然林保护培育为主。
  大兴安岭整个林区划分为三大类建设区。第一类是重点公益林建设区。在江河源头、公路铁路两侧、自然保护区、国防林区、高山陡坡等生态脆弱地域一律实行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及退耕还林等,禁止一切砍伐,全面恢复和保护林草植被。第二类是一般生态保护区。在这些地区,既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和培育,又可对林木进行适度的间伐和择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林间资源。第三类是商品林经营区,实行集约经营建设商品用材林基地。按照工程规划,到2000年,大兴安岭林区将有75%的林地建成重点公益林区和一般生态保护区,25%的林地建成商品林区。
  林管局所属各森工局根据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等不同特点,积极推行营林体制改革。由于资金到位及时,政策切实有效,林区职工对“天保”工程建设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塔河马林林场职工马太平,在实施“天保”工程后,便背着锅灶钻进深山里,种树、抚育、护林。开始他带的专业组只有三五户,现在已发展到十几户。
  从林管局到县局、林场建立了三级森林管护体制,充实基层林政管理队伍,建章立制,依法监管,防火、防盗、防虫害等森林管护工作大大加强。
  林区经济加速转型
  实施“天保”工程,大兴安岭林区要逐年调减木材产量。到2003年,年木材产量将是工程实施前的60%,是最高年份产量的1/3,这意味着传统的“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再不能维系大兴安岭社会的生存发展。大批林业工人及新增劳动力(除一部分转入“天保”工程外)要转入新的就业领域,巨大的经济缺口要找到新经济增长点来填补。
  过去大兴安岭人基本上是坐在资源堆上吃木头,而“天保”工程的启动则加快了大兴安岭人资源观念和创业观念的转变。他们扩大视野,广找财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大搞“二次创业”。从林管局到森工局、林场,各级林业部门积极解放思想,加快调整思路,因地制宜,一、二、三产业并举,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采访中我们看到,家具、地板块、胶合板、集成材等林产品加工工业已初具规模。马铃薯种薯研究和薯品加工已取得突破性成果,大兴安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基地。煤炭、黄金等矿产开发已初步成为重要产业。旅游业方兴未艾。呼中区德林家具公司与美商搞联营,用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大兴安岭特色家具,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供不应求。一路上我们看到不少老乡在采集山珍野果。有的在路边收购、装运。据当地干部讲,这些野果过去烂在地里没人要,现在利用这些原料办起了酒厂、饮料厂,很多家庭靠采集增加了收入。
  大兴安岭经济在转型,社会在变化。林区广大干部群众对未来充满信心。过去许多人一度对养育他们的山林失去信心,纷纷举家外迁。现在看到林区实施“天保”工程,青山有望,经济政策又宽松,不愁生财无路,于是又纷纷将家搬回来了,带着资金、技术,像35年前一样积极投身到大兴安岭新林区的建设事业中来。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有效调控去劣扩优
  乌盟生猪生产困境突围
  郭仕臣刘红星
  今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在生猪价格暴跌、养猪业面临严重市场风险的情况下,适时出台保护政策,采取贴、借、销、购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调动养猪农户积极性,全盟生猪生产“困”中求生,健康发展。截至目前,这个盟已出售生猪154.1万口,同比增长23.2%。
  去冬以来,由于受全国大市场的影响,乌盟生猪价格跌入谷底。面对市场给养猪业带来的巨大冲击,盟委、行署认真分析研究生猪价格下跌原因和市场走势,确立了化市场风险为发展机遇、变被动为主动的指导思想,结合当地实际,作出了保养猪户不亏本、保良种基础母猪不抛售宰杀、保规模养猪户挺过风险期和扩大饲养规模、扩散优良品种的“三保两扩”决策,并制定配套措施积极落实。在压栏商品肉猪促销方面,这个盟采取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办法,并给卖猪农户适当补贴。在压栏良种仔猪扩散方面,这个盟对17个县级种猪场和良种猪扩繁户采取“两头补贴”,即对购销双方均给予补贴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良种仔猪压栏问题。这个盟还抓住今年仔猪价格低的机遇,以“去劣扩优”为重点,采取外购或以猪换猪等办法,加速生猪良种化进程。到目前,全盟共淘汰土种公、母猪近万口,补栏种公猪和良种基础母猪2.5万余口,基本实现了种公猪纯种化、基础母猪良种化。
  在落实“三保两扩”政策措施中,这个盟盟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补贴资金498万元,发放扶持生猪发展专项贷款952.3万元。由于各级政府的有效调控,全盟生猪生产没有因市场冲击而大起大落,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好势头。今年全盟新增养猪小区113个,专业村798个,专业户2.5万个,分别较上年翻了一番。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话说“川猪规模”
  汇新  
  从去年底持续到今年上半年,全国猪价一跌再跌,愁煞了养猪人。
  四川是全国第一养猪大省,近年来,每年出栏生猪6000多万头。长期以来,“川猪走天下”,既繁荣了我国生猪市场,又充实了四川农民的钱袋子。然而,一段时期来,猪市不振,人们推测,这下四川的养猪业可是栽了!那么多成猪和猪仔窝在圈里,可咋办?
  到四川一看,情况却出乎意料。尽管养猪户们也叫苦不迭,可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样灰心丧气,许多农户家里仍然备足了饲料,等待行情回转。一位省里的领导对记者说,“川猪”垮不了,因为它有“规模优势”。
  这位领导同志说的“规模优势”,可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大”的优势,恰恰相反,是“小”的优势。四川总体上生猪存栏数量很大,但基本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分散养殖最大的优势,就是分散了风险。一家一户分散养猪,大都利用劳动空闲,或饭前饭后时间,具有节省劳动力、固定投入少等特点。即使遇到市场疲软的冲击,也基本扛得住。然而,那些大规模的养猪户,固定投资大,开销也大,面对持续的猪市下滑,资金周转失灵,亏损严重,反而被害得元气大伤。
  在经济大潮中,“川猪规模”现象并不是个例。被人们比喻为“软黄金”的山羊绒,近年来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我国羊绒主产区的一些大型企业,在几次羊绒市场波动中,由于吞吐量过大,资金运转不灵,经营状况非常困难。与此同时,河北省有个清河县,家家户户搞原绒加工,全县羊绒加工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尽管有这么大的总量,由于他们是以个体加工为主,包袱小,担子轻,在历次市场波动中,都赢得了市场的主动权。
  当然,笔者并没有否定“大”的意思。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不仅能集约化地利用资源,还有利于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积极主动地开拓市场。
  经济规模,大有大的优势,小有小的好处。当前,在广大农村,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农牧渔业及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在注重规模经济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家庭经营的现实意义。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近年来,新疆阿勒泰地区积极实施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开展生态旅游,今年来这里旅游的中外游客已超过20万人,旅游收入可望突破4000万元。新华社记者薛永兴摄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产粮大县出新闻 不种庄稼种青草
  李新民
  “金秋时节天气凉,庄稼人秋收种麦忙。”这是华北平原多少年来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可今年的金秋时节,在河北省栾城县南李村,却有许多村民秋收之后没有种小麦,而是大面积种上了青草。
  庄稼人不种庄稼种青草,在栾城县可是个大新闻。这个县是全国有名的粮食大县,人均、亩均向国家贡献小麦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位,还由此获得过国务院授予的“全国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南李村的庄稼人为何不种庄稼种青草?村党支部书记邢增海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种粮食比较效益逐年下降,今年7月俺们栾城县搞了一个“农民增收百村行”的大活动,县委书记郑雪碧来到俺村,他建议俺们试试种植草坪。随后,他还帮俺们从加拿大引来草种,请来种草专家现场指导。当时俺们利用土地调整的有利时机,首次集中种植了275亩样板田。
  来到样板田边,记者看到,深秋时节万木枯黄,这块草地却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邢增海兴奋地说:“这种草耐热、耐寒、耐盐碱、耐践踏,管理费用低、生长年限长,一年可种三季,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按每平方米10元的最低市场价计算,种草比种庄稼每亩地至少增收1万元。因此今年秋后俺村的庄稼人纷纷选择了种草。”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兄弟承父业 荒山换新颜
  魏广军张勤文
  在河南宝丰县观音堂乡,李小强三兄弟继承父业治理、绿化荒山的事儿,在当地传为佳话。
  李禄曾是闻名全国的林业劳模。从60年代起,李禄、李海水、李海堂三兄弟先后使800亩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然而,风雨沧桑,岁月催人。李海堂于3年前病逝在山上,李禄已90岁高龄,李海水已是74岁的老人。
  今年初,李海水的3个儿子李小强、李应现、李留套商量后决定接过父辈手中的?头继续绿化荒山。大哥李小强率先搬到了尖山坡上。
  三兄弟向银行贷款2万元购买树苗,在山上嫁接了700多棵苹果树、柿树,栽上了日本甜柿、美国葡萄、花椒等树种,又培育了5万多棵柿树苗。平时,他们修剪苗木,给果树施肥打药。尖山坡、兰花顶等5个山头几百亩林场,两台喷雾器打一遍药至少要用5天时间,他们背上几十公斤重的喷雾器,漫山遍野地跑。有的地方险得连人都站不住,只好一只手拉着树,一只手打药,胳膊上被树枝划出的血道子从没间断过。为解决吃水难题,他们建成了一个能容纳40吨水的蓄水窖,结束了尖山坡吃水靠肩挑的历史。
  执着的三兄弟得到了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7月12日,乡政府动员赵沟村100多名劳力冒着酷暑,开山凿石,用8天时间,开挖土石2000多立方米,修通了尖山后村至尖山坡顶1.5公里的山间道路,使老辈人走了几十年的羊肠小道变成了通汽车的大路,山上山下运送东西方便多了。李小强说,我们上山不但要圆父辈的“青山梦”,继续绿化荒山,还要多栽经济林,圆俺们的“致富梦”。明年我们打算再承包1000亩荒山,全部栽上花椒树,和大家一块儿致富!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自农垦的报道

  十年造就十个敖东
  李绍伟刘瑞生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制药、养鹿业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在全国农垦企业扭亏增盈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敖东作为一家改制后的农垦企业,表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1981年至1997年16年间,产值从39万元增加到3.3亿元;利税从12.3万元增加到1.6亿元。1987年以来,10年迈出10大步,再造了10个敖东药厂。敖东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经营业绩,主要是以丰富的长白山资源为依托,坚持依靠高新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工艺和产品,全面推进中药现代化的结果。
  敖东集团始终把高科技、高投入、创高质量名牌产品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一是依靠科技创名牌。敖东一起步就立足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作坊式的手工生产方式,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搞委托开发,通过有偿转让科研成果,做到高开发、速生产、快上市,实现了科研、开发、生产一体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公司培育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医疗定位明确的现代中药品种。其中,“安神补脑液”、“利脑心”等产品,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和国家级名牌产品。二是重质量育名牌。敖东始终以依靠科技进步上质量贯穿名牌战略的全过程,努力做到以质的提高带动量的发展。建立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内控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层层落实了质量责任制,使质量管理做到了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1994年,公司荣获ISO9002国际系列质量认证,成为我国中药企业第一家达到国际通用管理标准的企业。1996年名牌产品安神补脑液通过美国FDA验收,产品首次打入美国市场。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确定了企业在技术投入、科学研究、产品开发、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主体地位。转制以来,敖东致力于高目标研制开发新产品。一是组建了科研开发机构。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投资3500万元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设立科研发展基金。技术中心的科研经费由集团公司按销售收入3‰的比例提取,按现有经营规模每年可提取基金900万元,技术中心按年度编制技术开发计划和经费预算,纳入集团公司年度财务预算。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自农垦的报道

  注入新的活力
  ——甘肃农垦啤酒公司的经营之道
  王凌云
  在广袤瑰丽的大西北,有一家1998年4月才成立的农垦企业———甘肃农垦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短短的时间内,它通过走低成本扩张之路,跨省区兼并联营,为国家盘活资金2亿元,安置下岗职工1400人。其中,曾经是甘肃省最大破产企业的下属兰州公司去年创下日、月、年产“三高”,年利税达到2000多万元。
  甘肃农垦总公司所属的这家公司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以久负盛名的河西走廊15家国有农场为依托建成250万亩、年产8万吨以上的大麦原料基地,形成年产7万吨以上的麦芽加工能力。立足于此,公司注重管理,全面导入CI战略,实行集团化“强强联合式”规模经营,全面推进了全员质量、全员成本、全员销售、全员考核的管理机制。
  新组建的公司从抓产品质量入手,牢固树立全员质量意识,正确处理产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狠抓质量检测,进行质量跟踪,坚持优质优酬、劣质重罚的原则。
  同时,对员工的考核,实行班组、车间、公司三级考核,形成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平竞争机制,将原有的分配机制改为以车间为单位的二级核算体系,公司现在人人都有成本意识,人人都有理财意识,人人都做企业主人。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杜绝了,“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没有了。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了,职工的积极性上来了。
  公司还从改革用人制度入手,撤并职能不明的部门,精简机构人员,加强生产一线的力量,把更多的人员充实到销售队伍中。同时树立起每个职工的营销意识,将企业生产、服务、销售等指标的完成情况直接与每个职工收入挂钩。这种新的运营机制大大拉近了企业与市场的距离,形成了以销定产的良好机制。目前,该公司有60个直销机构,产品除立足本省市场外,还销往青海、新疆、天津等地和中亚五国。
  甘肃农垦人在陇上国企改革中走出了一条又快又稳的路子。公司现已形成15万吨的年生产能力,生产被农业部首批授予“绿色食品”称号的“西凉”、“五泉”两大系列21个品种,产品先后获国内、国际50多项大奖。但甘肃农垦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今后他们要把农垦啤酒这块蛋糕做得更大,为甘肃乃至整个大西北经济的发展再立新功!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网”上发财
  □牛凌云
  “如今农民真敢想,织张致富信息网”。使用因特网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在河南省唐河县农村,一部分脑瓜儿灵活的农民们开始利用因特网获取商业信息,推销农副产品,做生意发大财。
  龙潭镇是中国农科院无籽西瓜生产基地,去年夏天,由于阴雨连绵,造成西瓜滞销,龙潭农民在因特网上发布了一条供货信息,没多久,就吸引了湖北、陕西等毗邻的3省7县市的客商前来购货,日售量达10万多公斤。
  毕店镇近几年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大力发展莲鱼混养,目前,高效莲菜发展到2500亩,莲鱼混养达1000亩。今年3月份,正是莲菜下种季节,陈马庄村村民在因特网上发布莲种供货信息,新野、社旗等地农民纷至沓来购买莲菜种,一星期内销售一空,村民获利20多万元。
  一些有远见的网吧经营商开始把视线从大中城市转向县城、乡镇,举办网络学堂,农民们不惜花上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去参加一日速成班、网络精要速成班等学习班,学习电子邮件的使用、信息查询等网络知识。至目前,全县因特网用户发展到300多家,发展网民5000多人。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应城市十万农民转向非农产业
  本报讯湖北省应城市着力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是农民。目前,全市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信息咨询等非农产业的农民近10万人,占总数的25%左右。
  大批农民从纯农业转移出来,使应城农业逐步向集约农业过渡。该市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土地延包,依法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合理转让,将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全市出现种植粮食20亩、棉花10亩、林果特5亩、蔬菜2亩以上的大户达到2500多户。(何喜元)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阜平大力培育枣产业
  本报讯河北阜平县立足大枣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使大枣产业成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目前全县枣树面积已达45万亩,大枣收入占全县农业收入30%,产枣区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800多元。(耿文金陈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北坡的原始森林里,有一批放养驯鹿的鄂温克族猎民,其中最长者是百岁老婆婆玛力·亚布。驯鹿俗称“四不像”。一个世纪来,玛力·亚布与驯鹿朝夕为伴,至今她仍然耳不聋、眼不花,走路也很麻利。 新华社记者吕全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