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8-09-17

1998-09-17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不敢懈怠

第12版(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br/><br/>  不敢懈怠<br/>  张雨生<br/>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在前后《出师表》中所说的这些话,作为一种不敢懈怠的强烈责任感,一种竭尽心力的奋斗精神,为历代先贤所赞叹。今之公仆者,也常常用这些话自我表白。不过,说者慷慨激昂,听者半信半疑。那毕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达到那种境界,是必须切实看其行动的,宣言不足为据。<br/>  在今夏的抗洪抢险中,参与其事的各级领导干部,用诸葛亮的话说,“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不敢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之风,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体现。<br/>  我几次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岌岌可危的荆江大堤上,插着好些木牌。在一个特写镜头中,看清了木牌的一边写着“法院”,另一边写着“检察院”。这个木牌的竖立处,大概是这两个单位责任区的分界,如同人们在机关经常见到的,划分大扫除的卫生责任区的牌牌一样。只是抗洪责任区的责任,与卫生责任区的责任,大小不可同语。据说,灾区县、市、省里的各部门,也包括各级领导干部,都划分有责任区。责任区一明确,也就立下了不用签字的军令状。我猜想,在洪峰逼来的时候,那个法院的院长,那个检察院的检察长,一定坚守在他们负责的堤段上,尽心尽力,守堤查险,半点不敢马虎,丝毫不敢松懈,其心境也许诚惶诚恐,害怕有所闪失。如果铸成大错,谁也担当不起。此时此地,恐怕没有哪位敢于领着他的下属打麻将,或者泡在歌舞厅里通宵达旦。若有此行为,别说漏查了险情,出了事故,就是安全无事,也决不是党内警告或记过能交待得了的。此时渎职,必会对人民犯罪。<br/>  个别不尽职守的人也是有的,电视台已有曝光,报纸已有揭露。但那不过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说是支流,都言过其实了。那几个人形不成流,也未形成流。<br/>  抗洪过去之后,这种丝毫不敢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若能保持下来,发扬开去,那该多好啊!比方说,九江那座水泥防洪墙,刚刚被市领导人向中央汇报“固若金汤”,就很不争气地被洪水冲决了口。一查,水泥断壁的一侧,竟然找不着钢筋,木块和胶皮却夹杂其间。当初,负责百年大计工程的领导人,若是不敢懈怠,忠于职守,施工者决不敢这般胆大妄为。堵口五日五夜,人力不算,光财力就花费了成千上亿元,全国人民为之牵心动魄!教训教育了人,也是好事情。在我们的工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几乎成了不可克服的顽症。这曾使许多工作处于“疲软状态”,像水面的葫芦,老是落不了实。抗洪抢险,把这种疲塌的作风扫除一空。出现险情了,决口了,有船停在旁边,命令沉下去,就得沉下去;有车开过来了,下令堵进去,就得堵进去,容不得讲价钱,也不允许讲价钱。对于查险情的要求,哪怕严格得极为苛刻,也得千方百计落实好,谁敢出歪点子,用对策糊弄上面?有,坚决严办!把这种精神和作风,贯穿到别的工作中去,那工作一定能完成得扎扎实实,漂漂亮亮。<br/>  不敢懈怠,这里指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作风,一种责任感,不是指工作强度,不是指紧张状态。抗洪抢险作为特殊任务,使得灾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连续奋斗两个多月,精力体力耗费很大,乃至相当疲惫。解除险情之后,要做必要的整休,人不能老是处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但是,抗洪抢险中形成的那种高度负责、不敢懈怠的精神和作风,却是应该保持的,永远需要的。如果说实战锻炼和提高了灾区的领导干部,我想,这应该算做一条。

旋翼下的生命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旋翼下的生命<br/>  张聿温<br/>  马达一响,旋翼就迫不及待地旋转起来。轰鸣声中,直升机拔地而起,在夜幕中朝北方那个遭洪水围困的城市急速飞去。<br/>  握操纵杆的机长,是沈阳军区某运输团直升机大队大队长高志刚。此时此刻,这个东北汉子的心在飞翔,感情在飞翔。只是,他恨不得长上两副翅膀,飞得快些,再快些。<br/>  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使得齐齐哈尔城区危在眉睫,周围广大地区已成泽国,碾子山区就有三百五十余名群众被洪水围困。上级命令高志刚机组紧急出动前往救援,任务是头天晚上10时30分下达的,他们打破惯例,连夜准备,凌晨3时59分就起飞了。<br/>  直升机7时许赶到齐齐哈尔,机场的同志要高志刚他们先吃早饭,高志刚一挥手:“水火无情,救人要紧!”可是用移动电话一联系,在洪水围困中和群众在一起的当地领导却说啥也不同意直升机去,因为那里地势太低,有雷雨,怕危及飞行安全。高志刚急了,抓过电话大声说:“都什么时候了,请相信我们能行!”对方沉默了一会儿,哽咽着同意了。<br/>  待到高志刚起飞后,他才明白,当地领导的反对确有道理,天气情况实在是太恶劣了。黑压压的乌云,无边无际,凶狠蛮横地拦在航线上。云底高不足一百米,远处电闪雷鸣,雨点打得挡风玻璃噼啪作响。无奈,他只好沿着铁路线作超低空飞行。有几次,竖立的电视天线擦身而过,飞机高度都比不上天线高。高志刚的心一阵阵猛缩。<br/>  经过一番顽强的拼搏和艰难的搜寻,终于发现了目标。灾情远比想象得可怕。在四周一片汪洋之中,仅剩下一小块稍高的地面和几座仅露出水面的房顶。灾民们有的站在齐腰深的水中,紧紧抱住可以依靠的东西支撑着,有的趴在岌岌可危的房顶上,他们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眼巴巴地渴望着救星从天而降。高志刚急速下降,使直升机平稳地悬停在离地面十米左右的高度,然后放下吊椅,实施悬停救人。<br/>  这一天是7月28日,高志刚今生今世也不会忘记。他在空中连续飞行了十三个小时,超过了《飞行大纲》一天飞行八个小时的规定,也打破了本团大兴安岭救火时创下的一天飞行十二个小时的纪录。这天上午,他们机组从洪水中吊救出四十八人,其中上至七十六岁的老人,下至十岁的儿童。由于紧张、劳累、加之酷暑,高志刚的衣服被汗水全浸透了,下飞机后哗地拧了一地。<br/>  高志刚是个性格沉稳、不轻易动感情的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在抗洪救灾的那些日子里,他动不动就让泪水打湿了双眼。<br/>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利派出所及紧挨在一起的水文观测站,在凌晨4时与上级失去了联络,在那里坚守岗位的是派出所所长白双波和观测站站长培士学。而这一地区,正是嫩江大堤决口之处。省防总闻讯,焦急异常,立即组织营救。但因天黑水大,路途遥远,地面各种营救手段都无法奏效。危急之际,他们请求高志刚机组升空搜寻救援。<br/>  一清早,高志刚就驾机出发了。到达预定空域后,他一再下降高度,可是机翼下天水相连,茫茫一片,地标地物全被淹没或冲毁,根本找不到派出所和水文观测站的房子。“找不到,怎么办?”机组人员焦急地说。“仔细点,再找!”高志刚毫不灰心。他咬了咬牙,又进一步降低了高度,扩大了搜寻范围,盘旋了一圈又一圈。半小时后,他突然兴奋地叫起来:“看到了!”只见机翼下两个人正站在一小块眼看就要被洪水吞噬的山坡上,拼命地向直升机招手。他一提油门,急忙飞过去,凭借自己高超的技术,稳稳地悬停在两人的面前,起落架几乎与水面相接。两个人刚刚登上直升机,哗地一个浪头卷来,那块立锥之地瞬间便没了踪影。自以为必死无疑的水文站站长和派出所所长抱住机组同志泣不成声,高志刚也忍不住泪流满面。<br/>  还有三条生命,将终生不忘恩人高志刚。那是高志刚奉命接送省市领导察看灾情,任务完成后,该返航了,可是高志刚还是不放心,唯恐落下一个遇险群众。经请示同意后,他又驾机在救援地区进行了两遍搜寻。结果爬在树上和电线杆上的三名群众,在精疲力尽眼看就要支撑不住落水而死的危急关头,被直升机发现得救了。其中一个中年人走下飞机,看到自己失散的十岁的儿子也被直升机救出来了,劫后余生的父子俩抱头号啕大哭,双双在直升机前长跪不起……<br/>  从7月23日到8月30日,在内蒙古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抗洪救灾中,高志刚机组共飞行一百八十小时,二百一十五架次,从洪水中抢救出遇险群众二百五十五人,空投、空运食品四十六点八吨,各类抗洪物资三十六点六吨,还多次圆满完成了接送各级领导人察看灾情的任务。高志刚和他的战友们,被灾民们誉为“空中救星”。<br/>  8月26日晚在齐齐哈尔,我和高志刚见了一面。当时他刚从灾区回来,双眼熬得通红,身体疲惫不堪。我不忍心立即展开采访,怕影响他休息。想不到第二天清晨5时,他又飞往灾区去了。直到十天后抗洪救灾任务完成,我们才在沈阳坐在一起作了一番长谈。回顾当时抗洪救灾的情景,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心头装满了责任感,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那些日子什么都不想,就想多救人,多送物资和食品。”这朴实的话语后面,蕴含着多么高尚的境界啊!

深山沟里金凤凰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深山沟里金凤凰<br/>  杨从彪<br/>  迎着金秋灿烂的阳光,沐浴着和煦的暖风,我们走进了西藏亚东县下亚东乡切码村一个叫比比塘的山沟里。村支书把我们带进了绿树相拥溪流潺潺的一户农家,这里背靠青山,面向激流滚滚的亚东河,山清水秀,风景宜人。<br/>  我们敲开主人家的门,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年近不惑的藏族妇女,她敦厚朴实,梳着长辫,头发尾部着彩,是一种藏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她穿着米色花衣服,毛背心,戴着金耳环和银镯,胖胖的红润的脸上总是露出亲切的笑容。她叫达娃玉珍,家庭主妇,七十年代就从江孜嫁到亚东来了。她的家一楼一底,大小房间有十多间,房前由一尺左右一般长的木柴搭成的“柴墙”,新颖别致,在亚东还很少见到这种柴墙呢,柴墙上贴着牛粪饼,等它干后做燃料用。房屋布置豪华有序,藏式立柜、茶桌、沙发,亚东酒、甜茶、酥油茶、奶酪,还有苹果、梨、桃等水果。真没想到,我们突然来到这山沟里,竟然有如此丰盛的茶果。<br/>  品着达娃玉珍刚打的酥油茶,香极啦,我问她:“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她说:“我爱人在牧场放牧,我弟弟和大儿子在外边伐木,我还有两个儿子在读书。”<br/>  我说:“牧场离家远吗?”<br/>  她说:“赶牦牛下来,要走整整一天呢。”<br/>  她告诉我们,她家在八十年代初承包了集体五十四头牦牛,现在已经发展到六十三头了,她的丈夫每年5月就把牦牛赶到草原上去,10月底才回来,这中间,他每月回来两次,一方面是从牧场运酥油、奶渣回来,另一方面是从家里带些口粮和电池上牧场去。<br/>  我感到有些奇怪,带电池去牧场干什么?她说:“他牧场上有收音机、录音机,那里无电,必须自己带电池。”看来,牧人的文化生活还蛮丰富呢,一边放牧,一边听收音机,真有意思。他也很寂寞,一个人放牧六十三头牦牛,又要挤奶、做酥油,身边又无助手,边放音乐边挤奶,也许会轻松许多。在草原上,有时会遇到急风暴雨,有时会遇到野狼猛禽,他毫不畏惧,一般野兽,你不去“侵犯”它,它不会伤害人的。<br/>  达娃玉珍自己承包了三亩土地,每年可以收土豆、萝卜、元根等一万五千公斤左右,换成糌粑、大米、面粉,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已绰绰有余了。她的大儿子和弟弟在外伐木,出售给县林业公司,收入不薄,她爱人放牧、弟弟伐木,一年下来收入达五万多元。她打开一个藏式立柜,里边尽是黄澄澄的酥油,我看,不下一百公斤,她说:“这些都是有买主的,他们还没来取。”她把我们带到另两间屋子,里边用牦牛毛编成的线串着上千串呈正方体的奶渣,白白的,我取下一块啃了啃,啃不动,坚硬无比,达娃玉珍说:“这些奶渣,印度人、不丹人很喜欢,他们的商人买过去赚大钱呢。”<br/>  达娃玉珍一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很穷,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连房子都是借人家的住,又破又烂,提到那个年代,她不禁有些心寒,她说:“是党的政策把我们引上了致富的道路。”<br/>  走出达娃玉珍的家,山光水色,青葱翠绿,诗意盎然,心旷神怡。

军之瑰宝 民之智囊

第12版(副刊)<br/>专栏:品书札记<br/><br/>  军之瑰宝 民之智囊<br/>  孙毅<br/>  《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我国军事理论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问世二千五百多年来,受到古今中外兵家、学者的推崇。在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如韩信、曹操、诸葛亮、岳飞等,都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智慧,用以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毛泽东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就吸取和发展了《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思想。他高度概括地指出:“孙子的规律是科学的真理。”在国外,拿破仑在戎马倥偬中,仍手不释卷地披阅《孙子兵法》;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后《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美国总统时,发现布什桌上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凯撒传》,另一本就是《孙子兵法》。<br/>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华在许多国家已被广泛应用到军事以外的领域,如政治、外交和企业管理、市场竞争、商业经营、体育竞赛以及日常工作和生活等等方面。“孙子热”在全世界兴起。《孙子兵法》的辐射波遍及五洲四海,正在发挥其强大的威力。<br/>  面对蓬勃兴起的世界“孙子热”和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搞活市场经济的形势,我们应当责无旁贷地做好《孙子兵法》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如何联系实际加以运用,以使这颗祖国古代文化的珍珠,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br/>  《孙子兵法古今谈》是一部研究《孙子兵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有力之作。作者独辟蹊径,先将《孙子兵法》全书之中心思想及其总的结构,加以分析说明。随后,对《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原文逐句加以译注,表解其结构,并提出内容要点。从而使读者在读懂、读通这部距今二千五百年的古典著作的艰深晦涩文字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全书内容。而其中所举古今中外的著名战例和有关政治、经济、乃至炒股和体坛角逐以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妙用相关策略的生动事例,对于启发读者智慧、开阔其思路大有裨益。这是此书的一大特色。另外,此书所引用的资料丰富翔实,在如何妙用计策的解析中所举例证和叙述的故事都很生动,语言也通俗易懂,不仅是一本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大众读物,同时也是一本富有哲理且有实用价值、适合于军地两用的好书。<br/>  注:此文系孙毅将军为孔干、王金宝所著“中国智谋古今妙用”军地两用丛书首卷《孙子兵法古今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一书所写序言。本报有删节。

江南古村遗韵

第12版(副刊)<br/>专栏:九州风物<br/><br/>  江南古村遗韵<br/>  李丹<br/>  从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向东南行百余里,有一处绵延起伏的山峦,灌木荫翳、植被纷披的屏围中,一座苍朴古雅、气势恢宏的村落如盆景般洇染而出,这就是被誉为传统民居瑰宝的江南古村——岳阳县张谷英村。我们去游那天,正是烟雨空濛的天气,远远望去,张谷英村笼罩在一派古朴、宁静、祥和而又湿润绵长的安闲情调中,在这燠热难挨的夏季,让人感觉一股恬淡宁馨的清凉扑面而来。<br/>  张谷英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迁居此地的始祖张谷英姓名而得名。全村二千余人,只有一个单姓张,均系张谷英公后裔,繁衍至今二十六代,仍一条村巷聚族而居。六百多年风雨变迁,经历了多少世事沧桑,仍较好地保存了明清古建筑一千七百多间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丰厚内蕴。由此,看似质朴的古村藏匿着许多奇特瑰幻的神秘色彩,衍生出一个又一个浓醇纯酽的乡俗传说。<br/>  沿着狭长曲折的青石板路,一条玉带似的小溪浅吟低唱着穿屋而过。清亮的水巷上,横跨着一座座小巧玲珑的石桥,百步三桥,错落有致,与对面傍溪而筑连绵不断的屋宇檐廊衔接,任意通达每一个门户,每一个巷口。我驻足在溪边长满暗绿苔藓的石板上,倾听着小溪弹奏出的串串轻快的音符。想象着从古屋里走出来的浣衣女子,捶衣的杵声便清晰地萦绕脑际,久久挥之不去。如果是白昼,阳光一定在溪水中投下石桥和石桥上归浣女的倒影。这份与自然默契交融的怡然、娴静、平和,也许正是始祖所希冀向往的生存状态和人间乐园。相传张谷英为明指挥使,通晓风水,他抽身宦海,在这闭塞的深山择地而居,虽然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宜人耕读,但按风水之说,这一脉地带并不出名卿显宦、巨贾富豪,懂风水的张谷英自然知道。仕途,在封建时代中国文人都无法抗拒那道彩虹的诱惑,把它视作施展理想和抱负、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即使宦途多蹇、怀才不遇,也往往寄希望于后嗣。关于张谷英的身世没有文字记载,无法考证,但从他的择址足以观照他与世无争的个性和内心。他苦心营造的其实是一座物化了的精神家园,平安而久长,凡俗而自足。只有洞透了生命乃是崇高的所在,才能达到这种禅境和虚静。祖先人格的力量沿袭至今,村中儒风盛炽,民风淳厚。<br/>  漫步村中,仿佛进入了迷宫似的殿堂,幽深迂回的巷道如秋波流转四通八达,“行至幽厢疑抵壁,推门又见一重庭”,多进宽敞的厅堂,与岩石青砖砌成的天井环环相扣,互为比照、映衬,木椽石柱不翘不裂,浮雕凸现,门庭窗棂花纹雕饰精致典雅,栩栩如生。村子最奇妙的景观,是巷道和天井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结构。曲径通幽的巷道既是村人往来的交通要道,又是精心设计的防火带。通风透气、让光线一泻厅堂的天井,排水的管道藏而不露,几百度春秋,历经无数次大雨洪灾,却从未出现过渍水堵塞,曲水流觞。独特的建筑艺术遗韵和邈远的地方风貌折射出民族的智慧、文化的积淀,中外学者游客纷纷前往,访古探幽。同济大学古建筑学教授王绍周考察后叹为观止,认为这在国内是罕见的,在世界上也极具研究价值。<br/>  站在后山上,俯瞰静穆地蛰伏着的屋宇,似乎感觉到祖先血管脉流的涌动,鳞次栉比、屋脊连屋脊的村子,又何尝不是世代血脉相连的象征,潜在的爱的伟力的印证?村中人守着一份美丽,在这里诗意地安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怡然自乐。没有浮躁喧嚣,急功近利,也没有吆喝茶点的声音从深巷中掠过飞檐斗拱传来,他们的生活像橱窗里的玻璃一样透明、净洁。<br/>  天下许多名胜景地,总不免与文人墨客的诗歌词赋、金石碑刻有关,张谷英村没有。吸引我寻踪觅迹的是那普普通通的青砖乌瓦、小桥流水、幽栏曲榭、平常人家和那随意出入的巷道、厅堂、木阁楼,让人思古怀旧,让世俗的心沉静澄明。<br/>  天近黄昏,雨停歇了,豆青的炊烟和泥土的清香在张谷英村上空袅娜升起。

涉泽求溪 披榛采兰——记冯杰与瓷上肖像画

第12版(副刊)<br/>专栏:大地<br/><br/>  涉泽求溪 披榛采兰<br/>  ——记冯杰与瓷上肖像画<br/>  刘义<br/>  冯杰,在景德镇瓷上肖像画艺园里,经过三十多年的追求与探索,把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与西洋油画的色彩、线条、写实,巧妙地糅合在光洁如玉的瓷板上,使瓷上肖像画从传统的工艺美术品走向高品位的绘画艺术品领域。这种融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作品,成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品。<br/>  瓷上肖像画,俗称“瓷板画”、“瓷像”,源于清末年间的景德镇,是一种直接在瓷板上绘画的制瓷艺术品,是在中国传统画法、陶瓷彩绘和西方照相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冯杰六十年代初师承于江西著名瓷上肖像画家杨厚兴门下。冯杰说,老师对人物肖像的临摹已是登峰造极,而我面临的是要发展、创新,要把人们对瓷上肖像画的临摹认识,转移到高品位的绘画艺术作品上来。这就要冲破传统,需要走一段艰苦的历程。<br/>  冯杰,一个在江南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北方汉子,人们从他身上和他的作品里,自然能感受到他的执著与真情。在景德镇传统陶艺中,冯杰利用瓷质本身的美,在传统的“点子法”的基础上,大量引用了铜版画、素描等西洋画的线条组合及油画的色彩后,使画面色彩从过去“年画”色彩的单薄感变得更为微妙、厚重,使人物肖像从形似走向神似。1994年,冯杰创作的三幅瓷上肖像画作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全部入选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当澳大利亚《陶瓷艺术》杂志刊出冯杰为陶瓷艺术协会画家卡罗林·斯林格女士画的肖像画时,被誉为“澳洲无人可及”。<br/>  冯杰说:“当我从伟人毛泽东、周恩来以及美国前总统里根等肖像画中走出来时,我领悟到的不仅仅是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技巧,更领悟到了伟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在创作《邓小平》时,他把自己对伟人的感情和理解,凝结到一笔一画及色彩的浓淡之间,当邓小平平实的神态、睿智的目光、和蔼的笑容现于瓷板上时,伟人的神、情、气、韵一下子慑住了人们的心。冯杰凝视着眼前的作品说:“肖像画的最高境界是表现人物的灵魂,绝不是相片的翻版。”<br/>  为弘扬这门艺术,冯杰于1995年倾其全力,精心编著了《瓷上肖像画技法》,填补了中国绘瓷史上一个空白。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张仃教授欣然题词:“涉泽求溪,披榛采兰”。<br/>  日前,卡罗林女士慕名从澳洲来到南昌。她说:“我与冯杰大师以书信方式进行了八年的艺术神交。通过交流,我们国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景德镇。我这次就是怀着对中国陶瓷艺术朝圣的心情来的,我要去看看培育中国陶瓷艺术家的景德镇。到2000年,澳大利亚《陶瓷艺术》杂志将组团来景德镇访问。”<br/>  走过五十三个春秋的冯杰,如今虽已名扬中外,但他却说:“我至今没有满意的作品,瓷上画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但我感觉自己还处在上升阶段。”

波斯湾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波斯湾<br/>  宁宇<br/>  我从飞机的弦窗<br/>  向下眺望<br/>  溟溟苍茫大海中<br/>  一盏一盏油灯<br/>  将波斯湾点亮……<br/>  波斯湾的海水是亮蓝的<br/>  波斯湾的海水滚烫滚烫<br/>  你若不信<br/>  划一根火柴<br/>  就会燃起<br/>  照天的烛光<br/>  美利坚日本欧罗巴诸国<br/>  将它们的国家<br/>  架上汽车轮胎<br/>  在世纪大道<br/>  飞快奔驰<br/>  排气管里有波斯湾<br/>  强大的能量……<br/>  这亮蓝滚烫的海水啊<br/>  也浇灌了波斯湾两岸<br/>  荒芜的土地<br/>  于是广袤的沙漠<br/>  有了鲜花绿草<br/>  楼厦机场<br/>  和辉煌的灯光……<br/>  波斯湾你是<br/>  西亚地区的聚宝盆<br/>  波斯湾你是<br/>  一点就燃的火油箱<br/>  波斯湾你的神经<br/>  牵动着太平洋<br/>  大西洋<br/>  汐落潮涨……<br/>  我在海滩上散步<br/>  看见穿白袍的阿拉伯儿童<br/>  伸臂展开<br/>  和平鸽一样的翅膀<br/>  老人坐在沙滩椅<br/>  深情地眺望<br/>  海平线<br/>  一抹血红的夕阳……<br/>  飞机载我东行<br/>  我频频回首俯看<br/>  一盏一盏油灯<br/>  照亮波斯湾蓝色走廊<br/>  啊!愿油灯长明白鸽飞翔

图片

第12版(副刊)<br/>专栏:乐凯之光<br/><br/>  古街古塔<br/>  摄影王礼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