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文化风景

  一颗红豆杉
  ——赴瑞士苏黎世纳西东巴文化展散记
  李锡
  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位于苏黎世河畔著名的植物园内。为期半年多的中国纳西东巴文化展刚刚在这里结束。记得我们刚到苏黎世时,雪过天晴,离开馆还有一段时间,纳西族东巴大师和即贵和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植物园。各种不同科目的植物擦肩而过,一团团白雪扑扑落地,扬起阵阵雪花,不觉之间,一大片杉树包围的草地映入眼帘。绿色地毯上盖着一层层白雪,四周高大的杉树挺拔屹立,沉甸甸的白雪压在青翠的树叶上,和煦的阳光穿过树枝散落在雪地上格外醒目,不知名的鸟雀发出清脆的鸣叫声。
  “红豆杉”,东巴大师指着一棵高大的杉树脱口而出,在国内被列为一级保护珍稀植物的红豆杉树,在苏黎世的植物园内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粗壮笔直的树干银装素裹,豌豆大小的红豆杉果子像一颗颗红色的玛瑙放在洁白的哈达上,耀眼夺目。一阵轻风吹过,两颗红豆杉滴落在雪花间,东巴拾起一颗红豆杉,让我尝一尝,甘甜清香、回味无穷。我望着雪地上的另一颗红豆杉,又看着若有所思的东巴大师,我们又好像回到了丽江玉龙山下的云杉坪。
  老东巴和即贵诞生在丽江玉龙山下一个纳西族东巴世家,今年七十有四,是目前丽江现存几位学识高深的东巴中最年轻的一个,他掌握古老的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熟读上千卷东巴经书,熟练几十种东巴仪式,能写会画,能诵善舞,神奇的纳西东巴文化使他踏上了异国的土地,成为第一位出国讲学的纳西族东巴祭师。在东巴的家乡,玉龙山莽莽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红豆杉、铁杉、云杉、冷杉等高山植物。更有一片神秘的土地叫云杉坪,坪上青草翠绿、奇花争艳、牦牛成群,四周杉树环带、玉峰屏列,与红日、蓝天、白云相互交错,原始、自然、宁静,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理想环境,也是长期以来纳西族青年殉情之地。
  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植物学者约瑟夫·洛克博士应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委托,来到丽江玉龙雪山采集植物标本,他不仅被玉龙雪山丰富的植物资源所倾倒,更为这里保留的原始的纳西族东巴文化而神魂颠倒。他撰写了《中国西南部的古纳西王国》等学术著作,把纳西东巴文化传播到西方世界,被誉为“西方纳西学之父”。
  早在40年代初,中国著名学者、原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便与玉龙山和纳西东巴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描写玉龙雪山,出神入化,他研究东巴文化,深入浅出,著名的散文《玉龙大雪山》在台湾一版再版。他十分怀念纳西人民,怀念玉龙山的红豆杉。他虽已移居加拿大,但他申请加入纳西族,现经丽江人大批准,成为第一个纳西荣誉公民。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导演张旭,8年内十几次进出丽江进行采访和调查,敬拜深山中的大东巴和学增为干爹,取纳西名字塔优拉姆,做纳西族的女儿。为全力抢救、传播纳西东巴文化,她拍摄了《神秘的东巴文化》、《丽江古城》、《纳西古乐》等电视专题片,同时被东巴文化的神韵所动,挥笔创作当代东巴绘画,以画展、摄影展、讲座及歌舞剧等形式全方位地宣传东巴文化。
  神秘的云杉坪,红豆杉的王国,东巴文化的故乡,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我看着眼前随着化雪接近泥土的那颗红豆杉种子,红豆杉甘甜清香的感觉又一次涌上心头。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凉山不会忘记
  新华社通讯员 杨奇松 新华社记者 岳林才
  位于西南腹地的大、小凉山,层峦叠嶂,连绵千里。
  这里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重的特困地区。全州17个县(市)中,国定贫困县10个,省、州定贫困县2个,占总数的70%。那时,彝族同胞的生活现状令人揪心:居住的是低矮、潮湿、窄小、阴暗的破土屋,三块石头支锅灶,人畜饮水只能爬几里山路去背;缺衣少被,到了天寒地冻时,白天围着火堆度日子,晚上人畜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孩子不上学,祖祖辈辈大多是文盲……据1993年统计,全州处在贫困线下的农牧民达28万多户。
  1992年春,“形象扶贫工程”启动,凉山军分区党委向所属县(市)人武部发出了动员令:“发动10万民兵献爱心,援助彝族同胞治穷治愚,在两个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上树好新形象!”
  两个月后,一组令人欣喜的信息反馈到了军分区、州扶贫开发办公室:2600多名现役军官、人武干部、专武干部,不畏山高路险,会同当地党政领导走进1800多个彝家山寨,与8.4万户贫困户建卡结对扶贫。军分区领导和机关也分别选定了各自的扶贫点。
  改善农牧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实行人畜分居,是“形象扶贫”的一场硬仗。凉山军分区领导随州委、州政府的同志调查归来,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形象扶贫”的具体指标,即为每户住在高山上的农牧民办9件实事:建一个厕所,挖一口饮水池,修一条背水路,筑一块小院坝,改造一间通风开窗的房屋,垒一个像样的灶台,制作一至两架睡床,救助一个孩子上学,培植一片经济林地。
  群山环抱中的冕宁县拖乌片区,是当年红军长征“彝海结盟”的地方。60多年过去了,“彝海结盟”的佳话影响了几代人,可当年红军播下革命火种的这片土地却依然贫穷。1995年,军分区指导冕宁县人武部带领民兵在整个片区2250多个贫困户中实行了“包产脱贫”的新尝试。
  他们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打好“形象扶贫”攻坚战的根本,以民兵训练基地为依托,先后举办了20多期民兵科技知识学习班。后来,他们还与县职业中学联办起了“农技职高班”。就这样,一批又一批“明白人”,成了拖乌片区形象扶贫的“火种”。县人武部把他们组织起来,修厕所、筑院坝、建家园……3年多时间过去了,拖乌片区的彝族同胞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柏油公路通到了彝海,几座水库、电站陆续建成,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门前的堆粪也没有了,基本实现了人畜分居。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土家文化守护者
  本报记者 周笑浪
  发现秀华山馆是一个偶然。
  那天,记者独自在张家界街头漫行,在一条小街,不经意发现一处造型古朴典雅的湘西土家民居。白墙黑瓦,棕色门窗,古色古香。门口的旗杆高悬着四个扁鼓造型的大红灯笼,灯笼平面上书“秀华山馆”,是熟悉的“刘炳森体”。大门两旁一副墨底绿字的对联气势不凡:
  揽历代珍品张家界内第一馆
  会天下名流武陵山中不二楼
  怀着好奇,记者走进了“秀华山馆”。
  这是一座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具有土家民居特有的古建筑风格,前后楼中间的“天井”是一个袖珍园林,假山、水池、盆景、雕塑布置得别具匠心。更有溪水淙淙,小桥流水,水车徐徐,宛如一幅湘西田园风景画,引得游客竞相拍照留念。
  后楼是土家民俗的精华所在,故名“藏珍楼”。置身其中,琳琅满目的土家工艺品美不胜收,精制的家具,土家银饰、服饰,绣品,古玩字画,陶瓷器皿,据说共有3000多件。从中能阅读出土家先民们的独特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使人顿生思古之幽情。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土家装饰木雕。湘西山高林密,土家人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木头,从而产生了许多能工巧匠。因此,古时土家的大户人家,无论房屋的横梁、栏杆、门窗还是床桌椅凳、衣架、洗脸架、梳妆台等都是精雕细刻。从而形成了土家独特的装饰木雕工艺,如浅浮雕、深透雕、透雕、圆雕等。木雕的题材也十分广泛,有的运用象征手法,如“五谷丰登、吉庆有余”、“龙凤呈祥、松鹤延年”;有的取材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戏曲人物、小说演义;有的直接表现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如耕种、狩猎、爱情、蔬菜瓜果等。
  馆主陈楚华是个地道的湘西土家人,文化不高,初中仅读半年就进县阳戏剧团学艺,后又做过道剧、美工,以后又转行到建筑、森工、园林等部门工作。丰富的阅历、湘西的奇山秀水及土家苗族的别具一格的审美传统,使他在接触根雕后,艺术灵性如火花般迸发而出,1985年,只有4年根雕“艺龄”的陈楚华的作品《鹰》、《奋搏》参加少数民族艺术品赴日展出,受到海外观众的称赞;水旱盆景《牧歌唱晚》也获得中国海峡两岸盆景研讨会“中华杯”大奖赛一等奖。
  陈楚华的收藏始于1978年。一天,他到乡下走亲戚,看到一村民劈旧雕花板烧饭。看着精美的雕花板化为灰烬,他觉得太可惜了,一种保护土家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对艺术品的热爱交织一起,他开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
  “看似平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收藏是一件既耗财力又费精力的事,纯民间收藏则难上加难。为了收藏,陈家节衣缩食,常常弄得无米下炊的地步;为了收藏,陈楚华忍痛卖掉自己视为生命的根雕和盆景作品;为了收藏,他常年奔波于田野山寨,废寝忘食。有一年除夕,他竟是孤身一人在一个山洞里度过的。一次,他在一位老乡家发现一个精美的脸盆架,木架两侧雕着龙凤,盆托也是由几条小龙雕刻而成,他毫不犹豫掏钱买下。怕汽车颠簸碰碎盆架,他竟扛着盆架走了好几天返回家中。
  在陈楚华的收藏生涯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就是他的夫人龚道秀。这个有胆有识的土家姑娘,自从嫁给陈楚华之后,就无怨无悔地支持丈夫的事业。20年来,夫妇俩携手跋涉于山野,浪迹于阡陌,历尽艰辛。因此,陈楚华特命名其馆为“秀华山馆”,夫妻各取一字,以示铭记!
  20年来,陈楚华夫妇踏破铁鞋,以超人毅力将散落在民间的工艺品3000多件一一归并,以期将一个民族散断的历史文化之珠串连修复。
  当藏品达到一定数量之后,陈楚华决心办个展览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土家文化精髓。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陈楚华贷款修建了全国第一家土家族私人博物馆,去年7月1日正式预展,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热烈欢迎。仅今年3—7月参观者就达2万。
  随着秀华山馆的建成,陈楚华又有新的打算,他计划搞一个反映土家民俗风情的文化系列展,游客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土家先民的历史、传统,品味土家风味饮食,欣赏土家风情表演,甚至可以穿上土家服装领略一番坐花轿、拜祖先、拜天地、揭盖头等土家婚俗……
  秀华山馆 周笑浪 摄(附图片)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大家庭随笔

  精神的播种
  宏君
  今年盛夏时节,国家民委和文化部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联合召开了全国民族文化工作现场会,研讨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的有关话题。
  长阳是土家族的发祥地。那里虽没有什么叫得响的企业和品牌,却以巴土歌舞闻名海内外,且近年来,不同模式的文化经营产业大有蓬勃兴起之势。
  长阳农民们表演的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剧《土里巴人》参加在兰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时,不仅引起轰动,还荣获5项大奖,后又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荣誉的光环背后,我见到过为这部作品竭尽心血的创作者——陈洪。一个经年奔波于山寨、田野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虽身患多种疾病,却矢志不移地在民族文化的沃野之上不辍耕耘。他言语不多,却句句透露出使命感和自豪感。
  没有文化人才便没有文化产品。文化人才使沉淀深厚的古老民族文化焕发出光彩与活力,也使一个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融入取之不尽的文化精髓。
  很多喝酒人都陶醉于湘泉特别是酒鬼酒瓶的外观设计,那份朴实无华让人想起丰收的农民、古朴的山寨和湘西人独特的气韵。它们的设计者就是湘西土家族画家黄永玉。
  参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40周年大庆时,我们参观过那里堪称一景的湘泉集团酒文化陈列馆。一个紫砂瓶装满美酒,曾引起了湘西酒文化的一场革命。此后,埋头苦干的湘西人学会了用湘西文化去丰富美酒的内涵。湘泉酒一举成名之后几年,湘西人又酿制了一种较之湘泉酒特色更为鲜明、质地更加优良的酒。厂长王锡炳又专程拜访黄永玉教授。据说黄教授当时兴致正高,招呼客人落座后,说“请稍等片刻”。只见他取出一条旧麻袋,随意剪下一块来,又到后园掘了些土,用麻绳扎了扎上方的脖颈处,形成上小下大的形状,黄教授衔着烟斗,看了又看,捏了又捏,终于停下手来——眼前竟是一条装满粮食的小麻袋!挥笔写下“酒鬼”二字,二者相得益彰。不久,黄教授的国画《酒鬼背“酒鬼”》也印在了酒瓶上。
  从此,酒鬼们背着这条鼓鼓囊囊的麻袋走出了湘西,走向了世界。在湘西文化沐浴中成长起来的王锡炳将湘西人独有的气韵也酿在了美酒之中。湘泉、酒鬼走俏大江南北,古老的湘西,令人刮目相看。
  在与许多基层文化工作者交谈时,听到过许多感慨:人员少,投资少,路越走越难,越走越窄。诚然,国家在现有财力下,不可能一一满足每一地的需要,尤其是文化上的需要。如何将文化、经济、体育、科技、商贸、旅游融为一体,如何充分发挥文化人才、文化资源、文化传统的优势,在守住精髓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文化,无疑是每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课题,新世纪的竞争与收获,更需要我们精神的播种。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千百年来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我欣赏。今年夏天,蒙汉各族人民转变观念,乘改革开放之风成功地实现了——
  大草原与大市场对接
  阿勒得尔图
  1998年夏季,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了几百名中外客商参加肉类产品展销和草原旅游节,使大草原和大市场成功实现对接。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和锡林郭勒盟行署在总结去年“肉展”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把肉类产品展销与草原旅游相结合,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让国内外客商感受到锡林郭勒绿色草原资源和绿色食品资源的魅力。这种变“走出去”为“请进来”,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协调和邀请,把客商召集到大草原来参加肉类产品展销和旅游观光,在内蒙古还是第一次。
  锡林郭勒草原依然保持着连续分布的完整的天然草原植被,是我国北方生态防护的重要屏障。锡林郭勒盟在连续10年牲畜头数超千万头(只)的基础上,1998年牧业年度牲畜总数可望达到1500多万头(只),雄居全国地区级榜首,可出栏牲畜在500万头(只)以上。锡盟肉类资源及产品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极大关注。目前,全盟拥有大小冷库50余座,基本按行政区域分布在各旗县市,其中50%的冷库具有牛羊吊宰设备和加工分割、包装车间、预冷车间、检疫化验等配套设施。
  1983年以来,锡盟累计向中东出口活羊100多万只。在这次展销会上,除牛羊部位精选肉、肉卷、涮锅肉片、蒙古手扒肉等大路产品外,还推出了以“新”为主的牛羊排系列、背部切片、颈部切片、童子牛羊肉卷;以“特”为主的牛尾、蹄筋、驼峰、驼掌、羊宝;以“精”为主的颐宁多肽、骨肉冻。仅3天时间,签订合同13份,合同购销量6900吨,合同金额9932万元,其中美金150万元;签订协议15份,协议购销量1.39万吨,协议金额17768万元。
  目前,锡盟牲畜头数已经超过了草原的载畜能力。所以加快草原建设步伐、加大草原建设力度成为锡盟发展的共识。以集约化为内容,根据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草原的不同情况,锡盟提出综合治理的“植被建设增草增肉”项目于1997年下半年得以在国家计委立项,建成后每年可增供肉类食品10万吨,使效益畜牧业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阿尼玛卿雪山的曙光
  新华社记者 陈畅鸣 黎昌政
  编者按:修路,盖房,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牧区经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当前村的藏族乡亲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摒弃落后的观念和习俗,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最近,青海省委、省政府已做出向当前村学习的决定,在全省推广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相信其他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也能从他们的事迹中受到启发,得到收益。
  在黄河的源头地区,有一座远近闻名的雪山——阿尼玛卿。翻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几座大山,穿过层层群山来到最高一座山前时,我们惊奇地发现,阿尼玛卿的儿女们以特有的毅力顽强拼搏,改变了贫穷和落面的面貌,给阿尼玛卿雪山涂上了一抹亮丽的现代曙光。
  开放的路
  1994年的一天,18辆汽车开进阿尼玛卿的怀抱里一个叫“当前”的地方。因为这里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村庄,人们称它为当前牧委会(相当于村委会)。
  放了一辈子牛羊的德雷黑老人和骚贝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许多老人虔诚地看着汽车轧在崭新的道路上的辙印,像看着活佛踩下的足迹。从没有见过汽车的人们竟在自己家门口看到了。”当车停在路还没修好的终点时,他们围着汽车竟哭出声来。
  这是喜悦的泪,也是自豪的泪,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而且是牧民自己修的。第一期工程就把大山里的草原和山外的世界连了起来,短短的30公里,盼了长长的几百年。
  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的会场里,一位身着镶着水獭皮边的藏服的代表很引人瞩目。他就是当前村党支部书记扎昂。参加这样的盛会,这位来自边远牧区的党支部书记心中不仅仅是激动和新奇。党的十四大给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听报告和讨论过程中,扎昂的心中反复琢磨:山里人要走出封闭和落后,必须修一条路!在回来传达十四大精神时,他第一次说出了修路的想法。
  牧民们有的拥护,有的反对。一位老人说:“年年岁岁草黄草绿,我的胡子白了,我的牙也掉了,没听说过这里能修路。”有的人倒是不怀疑路能修通,但也反对:“路修通了,贼进来会把牛羊偷光。”还有人说:“解放后乡上换了十五任书记,每个书记都喊要修路,最后也还是没修成,我们能行吗?”扎昂和党支部、牧委会的一班人已经下定了决心。扎昂骑马出山了,到乡上、到县上、到州上,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大山一层层,路从哪儿修好?县工交局分来了一位学路桥专业的女大学生,扎昂牵了一匹最温驯的马去请她勘测设计。那是5月份,但仍下着大雪,扎昂干脆下马为她牵着马。勘测一段路,至少得来回走五趟。第二天,女大学生骑马骑得腿痛,脚不能着地,鞋跟掉了,晚上哭了一夜。“也难怪,没修路的时候这路也太艰险了。第二天我把她送回县上了。”扎昂说。
  藏族谚语说:“人群中的勇士,危难时才能显出。马群中的骏马,到大川方可认清。”扎昂被迫当起了修路“工程师”,拉绳子,搬石头,党支部和牧委会的全体成员干了起来。几个藏族汉子在山沟里吆喝着、忙碌着,从黎明到天黑。踩镫上马这原本是他们最熟悉、最轻松的动作,那些日子他们累得连马鞍都跨不上去。
  当前人修了6年路,群众集资113万元,共修路102公里,散落在780平方公里的所有牧户都通了公路。如果阿尼玛卿有知,会为这改天换地的举壮所感动,也会为她的儿女们的精神所感动。
  牧委会主任维洛告诉我们:“原来从当前到县上买东西,赶着牦牛来回得走四五天。所运的砖瓦大部分都在半道碎了。现在牦牛解放了,我们舒心了,去县上当天就可以返回。”
  温暖的家
  万里碧空之上,阿尼玛卿雪山闪着寒光。扎昂带我们去夏季牧场。这里平均海拔在39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零下5摄氏度,而且气候多变。在很短的时间里,往往会遭遇春夏秋冬几种天气。
  每年从冬季牧场往夏季牧场搬迁时,正是大草原的雨季。牛羊、马匹和人好像在水里浸透了一样。一次搬迁一般要跋涉六七天。冬季回迁时,天寒地冻。搬迁的队伍后面跟着豺狼。每次搬迁,牛羊都要死去几百只甚至上千只。遇到雪灾,饥饿的牲畜互相吃身上的毛充饥,大批的牛羊骨骸覆盖在草原上,惨不忍睹。
  1983年的一天,当前草原上出了一桩新鲜事:牧民劳年盖房子了。这事被当做新闻以草原上特有的传播方式传开了,骑马的人在路上相遇,相互问过:“乔逮猫”(藏语:你好)之后,紧接着就问:“你听说了吗?劳年家的房子……”“草原上还能盖房子?”“睡在里面会不会做恶梦?”
  劳年的房子显然太简陋了,进门时不小心要碰头。但它代表了一个方向。要结束栉风沐雨、忍冻挨饿的生活,首先要实现定居。从小在草原长大的扎昂和牧委会的一班人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我们不但要带领牧民盖房子,而且要盖好房子。这是我们下一个工作重点。”刚开始,当前牧委会决定出资给牧户盖房子,大家都不愿意,牧民们做梦也没想到会住到房子里。扎昂、维洛和各社社长骑马走帐,一家一户地讲定居的好处,讲房子的好处。终于,星星点点的房子在草原慢慢多了起来。
  当前所有的房子都是牧委会出面跟承包商谈价钱、签合同的,都是统一价格。为购买材料,扎昂不知跑过多少趟西宁,质量监督,牧委会的人不知费过多少心血,但都不是为自家的房子。
  现在,100%的牧户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瓦房。第一次修路,第一次盖房子,当前人的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要解决人的温饱问题,先要解决牛羊的温饱。”在人实现定居的同时,他们还实现了草地围栏、饲草种植、畜圈暖棚的配套。我们在许多牧户家看到,每家的牧场都被铁刺藜丝围着,得到精心的保护。
  凝聚的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草原也像土地一样承包到户,广阔无边的草原被分割成一个个家庭牧场。有人担心“草场分光了,人心会涣散”。在这种情况下,当前村党支部和牧委会一班人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草场和牲畜承包后,牧民收入大增,当前村牧委会人均收入达到近2882元。但牧户之间开始出现了差距。有的人管理不善,牲畜数量下降,收入减少。一社的旺保和曹保两家,开始承包时每家有200多只牲畜,4年以后只剩100只,处于破产的边缘。
  一个寒风刺骨的日子,扎昂路过曹保的家。看见他家屋顶上的油毛毡被风吹走了,上面盖着几块石板。走进屋里一看,冰锅冷灶,一家5口蜷卧着。很快,牧委会给他拉来砖瓦、水泥、钢窗、玻璃,帮他盖了三间瓦房。除了钱和牛羊之外,扎昂把自己的马也送给了他。我们来到曹保家时,他那个破房子还在,和旁边的砖木结构的房子形成鲜明对照。曹保说,他要留着这破房子,给人讲讲党支部和牧委会的功绩,自己也不要忘记这恩情。
  截至去年底,当前村群众捐助扶贫资金已达40万元,当前村牧委会被玛沁县认定为全县唯一没有困难户的牧委会。
  1989年,当前村党支部被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基层先进党组织”,1994年当前村被确定为小康示范村,1995年扎昂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当前村的敬老院全省一流,合作医疗全省一流,扫盲教育全省一流。当前村已成为青海省牧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附图片)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在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这位湾塘村的苗族老人在用自己双手改造成的梯田里第一次看到苗肥果壮的杂交玉米。湾塘的玉米单产已从过去每亩50多公斤提高到340公斤。杨楹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