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

  增创特区跨世纪发展的新优势
  庄礼祥
  编者的话: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伟大创举,是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的日子里,回顾总结创办特区的历程,展望其新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特别是对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论断的科学内涵;如何结合本地区实际,努力把经济特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伟大创举,是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经济特区建立近二十年来,它凭借外动力优势和内动力优势,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显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历史阶段,特区的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遇到了怎样继续“特”下去,怎样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严峻挑战。对此,江泽民同志提出,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还明确指出,经济特区要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方面走在前面。这为包括我们汕头特区在内的所有经济特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把经济特区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经济特区发展新的战略性契机
  江泽民同志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论断,是对邓小平同志创办经济特区思想的延续和深化。我们理解,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在新的经济格局中,对外,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开放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接轨;对内,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现特区由“优惠型”向“素质型”转变,更好地发挥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窗口”和“试验场”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增创新优势,是经济特区发展新的战略抉择,是特区向更高层次跨越的历史性新契机。
  增创新优势是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的大趋势,在日益以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为显著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国际比较利益的历史性抉择。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当今的世界,哪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要获得真正的发展,都不能与世隔绝,从而形成了互相竞争、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与此同时,经济区域化倾向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由市场拉动,通过市场达到价值实现和优势互补,愈来愈成为有活力的经济现象,特别是成为发展中国家追赶型经济迅速崛起的推动力。经济特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特区经济之所以能加速度发展,就在于它集中了相对丰裕的资源和比较优势,去角逐国际竞争中的比较利益。在增创新优势的要求下,如何顺应区域经济发展潮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优势,争取更高的比较利益和更高的增长率,这是摆在特区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特区加速发展的历史契机。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住,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增创新优势是适应国家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大格局,使特区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客观要求。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经济特区开始取得突破的,特区也一直是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特区走到今天,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关口,即由主要依靠特殊政策支持转向依靠发挥自身优势的新阶段。在这一时刻,特区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怎样适应特殊政策弱化,发挥自身优势问题。过去,特区发展有优惠。现在,随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这种优势大大减弱了。与内地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生产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相比,特区甚至还存在不少劣势。特区要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继续走在全国前面,就必须用好用活“先走一步”的试验权,敢试、敢干、敢闯、敢冒,在更高的起点、更深的层次和更宽的领域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优势。二是怎样大力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好地促进内地发展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办经济特区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真正涵义不仅仅在于建几个特区让其发展,更重要的是在特区内进行改革开放的各式各样的探索和试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同时,通过壮大特区综合实力,带动内地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特区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然而任务的繁重和外作用力的减弱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要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特区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寻求新的突破,才能进一步有所作为。
  增创新优势是增强特区发展后劲,实现历史性新跨越的内在动力。特区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格局中走在前头,只有靠增创新优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问题。从特区发展方式看,特区创办之初,主要依靠国家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驱动发展,这是完全必要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这不是长远之计。无论从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法则来看,还是从有利于特区生产力持续发展来看,都是如此。而且,我们从其他一些经济特区的兴衰中也可得出结论,靠优惠政策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无论是印尼的巴淡岛、巴西的马瑙斯,还是爱尔兰的香浓、我国台湾的楠梓,其寿命都不过十几年。从特区发展阶段看,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建设,特区已从初级发展阶段向较高级发展阶段过渡。这一过渡期,既是特区发展的扬弃期,又是发展的更新期。一方面,特区需要巩固原有的优势,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必须着眼于未来,培育现代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特区保持长久活力,增强发展后劲。从特区发展水平看,目前我国特区大体上达到中等发达水平。除深圳特区外,其他几个特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尽管各有差异,但社会技术水平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经济体制创新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这种状况表明,优惠扶持政策在把特区推上快速发展轨道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平等竞争的包袱和旧体制的束缚。在新形势下,特区要向更高阶段迈进,实现历史性新跨越,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采用高新技术、向知识经济迈进等方面,取得质的突破,这是特区进一步发展的力量源泉。
  增创汕头特区跨世纪发展新优势的主要对策
  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抓住新机遇、寻求新发展的过程。为了增创特区跨世纪发展的新优势,把特区建设提到一个新水平,结合汕头特区的实际,拟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
  打好思想路线基础,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作为增创新优势的先导。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可以这样说,特区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达到什么水平,始终有一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问题。这些年来,汕头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大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人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创新仍然相对滞后,远未能适应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第一位的工作,是要进一步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切实把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到实处,努力做到思想观念有新的突破,改革和发展有新的举措,各项工作有新的进展,特区建设有新的气象。
  用好两个“权”,为增创新优势注入新的活力。随着优惠政策的淡化,特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自身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这就需要发挥特有的优势,用好特区立法权和试验权,形成增创新优势的推动力量。一方面,以立法为重点,对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行改革,使社会管理从以人治为主转到法治的轨道上来。1996年全国人大授予汕头特区立法权,使特区的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应十分珍惜和用好这个权。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立法经验和成果,结合汕头特区实际,加快制定和不断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性法规。同时,坚持严格执法,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要更好地规范社会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要坚持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争取在用好特区试验权上有新的突破,特别是要搞好经济机制创新。
  办好三个区,形成增创新优势的良好格局。要以办好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南澳海岛开发试验区为重点,带动潮阳、澄海两翼的发展,逐步推进南区的建设,加快各类工业园区的启动和开发,加强对各不同层次区域开发建设的指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注重实效,分步实施,促进各区域均衡发展,确保本地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抓住四个重点,努力增创有汕头特色的新优势。一是进一步发挥侨乡优势,在扩大开放方面取得新突破。发展外向型、开放型经济,是汕头生存与发展攸关的大事。根据侨乡特点,继续实施以外带内、以内促外的发展战略,开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要深化侨务工作,拓展对外交往与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发展亲缘血缘关系、敦睦乡谊这篇文章。广泛加强海外联谊工作,密切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使交友的范围从“三胞”的老一代延伸到青年一代,从工商界扩大到其他界别。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开拓世界性的合作领域,把挖掘和利用侨资、侨力的工作做得更活、更好、更有特色,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积极参与闽粤赣边经济协作区的开发和建设,加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合作,更好地发挥特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努力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认真办好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同时,注意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增创非公有制经济新优势。要把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的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观念上重视、政策上支持、产业上引导、管理上加强,从而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技术、质量和效益的新飞跃。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将资金投向新产品的开发,增强发展后劲;支持个体私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实行各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处理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鼓励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参与兼并及购买效益不好的公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的正当权益。
  三是做活“以港兴市”这篇文章,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目前,汕头已形成了以港口为枢纽、铁路为干线、公路为网络的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要以国际竞争为目标,以港口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实行一港带全局,发展大进大出的临海型工业,把汕头市区建设成辐射力强、能带动全市乃至粤东发展的信息港。要围绕建设信息港这个目标,抓住亚欧和中美国际海底光缆在汕头设登陆站的有利时机,发展以信息和高新技术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对工业实施适应性、战略性调整。要密切注视和跟踪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引入更多的高新科技、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以运输带动贸易、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要以发展外向型农业和“三高”农业为重点,加强对外农业合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是积极培育和引进人才,促进科教上新台阶。在知识经济来临的时代,人才决定未来,也决定科教的前途。增创特区新优势,关键是增创科教和人才的新优势。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办学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第一经济增长点,力争实现一些领域、层次、产品、关键技术等有重要的突破。要把培育和合理使用人才放在“科教兴汕”的战略地位来抓,努力发现、培养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汕头大学在培养人才和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下功夫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学以致用与“为我所用”
  ——学风问题系列谈之四
  张黎洲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谈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时,提出学习理论一定要注重运用、思考、发展。随后他又多次强调,“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学以致用”,要把“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各项工作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党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根本体现。
  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好传统。在五十多年前延安整风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短短一句话,把理论学习的目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及其要求,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当时的延安《解放日报》还报道毛泽东说过这样的话:“离开中国的实际需要来读马克思主义,纵令你把马克思主义读一万本一千遍,也还是一个假马克思主义”。这里,他把是否注重学以致用,提到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说明这个问题确实太重要了。现在,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以致用的学风作了明确的规范,强调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并把这作为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正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学以致用,关键是把“学”与“用”结合起来。“学”与“用”,精通是前提,应用是目的。只有精通,才能应用;为了应用,必须精通。精通而不应用,失去了意义;应用而不精通,则难以用好。而且,由于理论是来自实践的,因而学习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和学懂弄通。从学到用,用中又学,是个互动互促的辩证过程,符合认识运动的发展规律。明确“学”与“用”的关系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学”与“用”的内涵和要求,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学习理论不是为了装样子,也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为了指导我们的实践,推进我们的事业。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精心钻研其深刻内容,努力通晓其精神实质,积极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同时,学习理论还必须付诸实行,注重应用。所谓“应用”,并不是做报告、写文章的时候,搬弄理论词句,来个“穿靴戴帽”,只派上个点缀的用场。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的武器,研究实际问题,说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党中央要求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还不是一般地注重应用,而是“创造性地运用”。也就是说,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同国际、国内的实际,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这样,理论对于实践的先导和指导作用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可惜,对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学以致用的学风,有些同志并没有正确理解,也没有真正坚持。对理论搞所谓“为我所用”,便是一种突出的表现。他们口头上也说学理论是为了用理论,但行动上往往不是去正确运用,而是搞实用主义。在他们看来,“有用”便是真理。在他们手中,理论观点被当成一块“面团”,可以随心所欲,任意捏弄,一切从个人的需要出发,一切依主观的意愿为转移。他们在学习时,只对合乎自己口味和需要的词句感兴趣,只关注对个人或小团体眼前有利的东西,合意者取之,不合意者弃之,因而学到的往往是离开了原意的被割裂和曲解了的观点。他们在工作中,在遇到问题时,也热衷于寻找“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但却是各取所需,断章取义,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实际上是对学以致用学风的歪曲和违背。这种“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不良学风,不仅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败坏党的形象和声誉,窒息党的生机和活力,也影响干部的健康成长。所以说,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带头弘扬良好的学风,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
  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为我所用”,最根本的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否则,不仅无法运用科学真理来指导实践,而且还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滑到亵渎科学真理的歧途上去。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彭德怀元帅壮烈人生丛书》简介
  叶名
  由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书名,王焰主编的《彭德怀元帅壮烈人生丛书》已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继中央军委审定的《彭德怀传》之后的又一部反映彭德怀元帅波澜壮阔、曲折坎坷一生的著作。
  这套系列丛书,由《走出长夜》、《十年横刀立马》、《与华北共存亡》、《决战大西北》、《挥师援朝》、《第一任国防部长》、《庐山“海瑞”》、《苍凉岁月》等八个分册组成,共一百四十余万字。作者从彭德怀的童年到晚年,沿着“童工、元帅、囚徒”的经历,有重点地描述他爱国、救国、报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非凡经历,表现他的思想抱负、道德情操、友谊亲情、刚风劲节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他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精神世界,使彭德怀百战沙场、感慨悲歌,不屈不挠、刚正不阿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从而使读者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周明俊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曾经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这次全会正式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国家战略。此后在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将可持续发展同科教兴国并列作为我国必须实施的国家战略,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所谓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上现在通常的解释,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七十年代由生态环境学家基于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深,而提出的一个关于发展的全新概念。它要求摒弃自工业革命以来把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的传统发展观,而主张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相互协调地发展。八十年代初由联合国授权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文件中正式采用。现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的大趋势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认同。
  我国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需要全国人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完成其任务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使社会生产得到不断的发展。这里既包括经济的发展,又包括政治、文化和其他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这一点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也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第一是人口众多。1995年2月,我国的总人口已达十二亿,每年新增人口约一千四百万。到目前还有五千八百万农村人口没有脱贫。预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世纪末将达二亿,我国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第二是资源相对贫乏。我国许多重要资源,如森林、矿产、耕地等的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很多城市和农村面临缺水威胁。加之经济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高,能源利用效率仅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十二种主要原材料的物耗也高出发达国家五至十倍以上。国民经济运行中高投入、低产出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第三是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较重。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燃煤的烟尘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有三分之二的河流被污染。由“三废”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元,有的损失在短期内还无法充分估计到后果。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必须解决的。
  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出发,以对子孙后代负责和对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正不遗余力地为推进可持续发展而努力。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制定了本国的二十一世纪议程,即《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加大了立法和执法监督的力度。可以预期,一个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必将在新的世纪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10版(理论)
专栏:

  学习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
  白雪秋
  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他多次强调,农村工作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整个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如果没有先行一步的农村改革的成功,没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这一物质基础作保证,没有繁荣的农村经济及其提供的广大市场,就不可能有我国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现代化在我国“四化”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其他“三化”将失去了稳固的基础而成为空谈。
  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他还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邓小平同志指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不仅仅是机械化,还包括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这样才能使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走科教兴农之路。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背景下实施的,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从整体上反思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问题,有力地支持和领导了通过对各种权力、利益进行分配与重新调整来重塑农业主体的农村改革。20年来的中国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可以说就是源于权力与利益的调整,变政府主体为主导,还农民以生产经营主体的地位。在今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要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赋予其应有的权利,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应切实发挥其主导作用,努力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的构想,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指明了一条科学的正确道路。在过去那种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受到阻碍,甚至遭到破坏。因此,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中国农村大地出现之时,邓小平同志及时总结和支持广大农民的创造,推动和实行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当适度规模经营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开始露出萌芽之时,邓小平同志又及时把握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两个飞跃”时用了三个“长”字(长远、长期、很长),是很有针对性的。从现阶段全国农村总的情况看,第一个飞跃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长期稳定,继续完善。我们应牢记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现代化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论述,切实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转化的条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指导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原则。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建设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一不能照搬外国模式;二不能靠本本。只能靠实践,走自己的路。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农业类型多样,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这就决定着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虽然具有世界各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共性,更有其特殊性。因此,既不能盲目地排斥国外的成功经验,也不能全盘照搬外国的模式。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中国农业的实际出发,借鉴外国经验,探索实践,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仅是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质。1984年6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就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搞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和解放农业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又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力向前发展。
  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80%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因此,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别,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宗旨。当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是全体农民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地富裕。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正确把握先富、后富与共富的关系,既要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落后地区努力发达起来。作为从整体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尤其应加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以最终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