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
  指出中国百万军民在抗洪救灾中表现出团结奋战的大无畏精神,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凝聚力,是不可战胜的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彭树杰)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时说,中国百万军民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表现出了团结奋战的大无畏精神,这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在困难的时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是不可战胜的。
  江泽民欢迎以日中经济协会名誉会长今井敬为顾问,会长渡里杉一郎为团长的“1998年度日中经济协会大型访华代表团”来我国访问,对日中经济协会多年来为增进双方了解和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赞赏。
  江泽民说,东亚金融危机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但中国政府采取了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并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付出了代价。他希望日本也能够运用自己的经济实力,为稳定本地区经济作出应有的努力。
  江泽民说,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值此世纪之交,中日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应在遵循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原则基础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构筑面向21世纪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实现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长远目标。
  今井敬首先转达了小渊惠三首相及日本经济界对中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水灾的慰问,对中国在国内抗洪救灾中取得的成绩以及为缓解东亚金融危机所作出的宝贵贡献表示钦佩。
  今井敬完全同意江泽民主席指出的中日关系发展方向,介绍了日本经济界致力于深化日中互利合作的设想。他还表示,日本政府和人民都希望江泽民主席在方便的时候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
  贸促会会长俞晓松参加了会见。代表团是应贸促会的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奥地利联邦议会议长
  新华社北京八月二十七日电 (记者张荣典)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和夫人朱琳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奥地利联邦议会议长阿尔弗雷德·格斯特尔和夫人海蒂·贝恩哈特一行。
  李鹏对格斯特尔议长率奥地利友好代表团来访表示欢迎,对议长夫妇和奥中友协多年来为增进奥中友谊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
  格斯特尔说,他这次来华访问了许多地方,其中包括贵州,中国民族团结、欣欣向荣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格斯特尔还对中国遭受严重洪水灾害深表关切,对灾区人民表示慰问和同情。
  李鹏在向客人介绍中国当前抗洪抢险情况时强调:防汛抗洪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坚信,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军民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夺取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李鹏感谢格斯特尔向中国人民表达的友好情谊。
  李鹏还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中国全国人大同奥地利议会的关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副秘书长吕聪敏,对外友协副会长陈昊苏参加了会见。
  奥地利客人是应对外友协邀请访华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综合国力的检验
  本报评论员
  这次抗洪抢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自然灾害的一场殊死搏斗。这是一场实力的较量。这个“实力”,包括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是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结合。这个“实力”,就是综合国力。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综合国力。这次抗洪抢险是对我们综合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史所罕见的南北水患,空前规模的抗洪救灾,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抗洪前线提供足够的、源源不断的物质保证;需要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将前方和后方、天上和地上,更加紧密地联成一个抗击洪灾的整体;需要高新科学技术用于水文气象监测,对雨情、水情、工情、险情进行科学预测和准确把握,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防指提供正确决策的依据。特别需要具有高度觉悟、严密组织、上下一致、万众一心、奋勇拼搏、不屈不挠的抗洪军民。在党中央领导下的抗洪军民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在一起的主体。只有经济实力,没有精神力量,或只有精神力量,没有经济实力,就不能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就不能取得抗洪抢险的胜利。
  抗洪斗争的伟大实践证明,不断增长着的综合国力,是我们取得抗洪抢险胜利的根本保证。这是我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巨大成果。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线前进,坚定不移地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我们的民族就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下发文件批转公安部有关意见
  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几个突出问题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为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发展,国务院日前下发文件,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
  文件指出,要重点解决以下四个户口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今后,新出生的婴儿可以在父亲或者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常住户口。对以往出生并要求在城市随父落户的未成年人,可以逐步解决其在城市落户的问题,学龄前儿童应当优先予以解决。二是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对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应当根据自愿的原则准予在该城市落户。三是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5周岁,身边无子女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可以在其子女所在城市落户。对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在其他地区离休、退休的人员,需要返回原工作单位所在地或者原籍投靠配偶、子女的,应当优先予以解决。四是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但要由公安部先行组织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文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上述精神,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综合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应根据上述精神,对干部、工人调动过程中涉及的户口迁移问题,按照部门职能分工研究调整有关政策。对于在城市落户的人员,各地区、各部门均不得收取城市增容费和类似增容费的费用。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文件强调,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要继续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原则,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大城市人民政府对于到当地落户的,在制定具体政策时,应当加以严格控制。
  目前,公安部正抓紧制定有关配套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将根据国务院通知要求制定具体政策。


第1版(要闻)
专栏:

  8月27日,湖北省监利县大垸农场长江大堤支堤出现破闸,赴湖北抗洪的解放军53519部队官兵跳入齐胸深的水中封堵漏洞,经过一夜的奋战终于排除险情。本报记者 王忠家 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湖南军民严防死守保大堤
  佳木斯30万军民迎战洪峰
  本报长沙8月27日电 记者吴兴华、郅振璞报道:今天,洞庭湖水位继续回落,长江第七次洪峰通过城陵矶。湖南军民战风雨,抗恶浪,严防死守保大堤。
  到今天晚上9时记者发稿时为止,城陵矶水位35.28米。昨晚8时至今天下午2时,洞庭湖区局部地区降中到大雨,同时有5级北风,给浸泡了近两个月的大堤造成新的威胁。200多万坚守在长江大堤和洞庭湖大堤的军民及时疏通原有导浸沟,增开导浸沟;及时铺盖好被风浪掀翻的防浪布、打乱的挡浪物,在堤边增加防浪物;不停地轮番查险,及时处险,采取一切措施保大堤,保证大堤万无一失。
  本报佳木斯8月27日电 记者曾坤、董伟报道:松花江第三次洪峰今天凌晨2时通过依兰县,洪峰峰头已于昨晚到达佳木斯市。黑龙江省省长田凤山今天亲临前线指挥,佳木斯市30万军民奋勇迎战洪峰。截至记者20时发稿,松花江佳木斯段水位为80.34米,高出警戒水位1.34米,这一高水位已持续25个小时。
  今天,佳木斯市松花江沿岸秋风瑟瑟,穿着绒衣和风衣也不觉得暖和,30万抗洪大军在秋风和寒冷的江水里勇战洪峰。在桦川县松花江支流铃铛麦河,出现一段200多米的滑坡,驻军某部1200名官兵奋战4个多小时,运用打围堰、压渗、加固等办法,化险为夷。为了迎战松花江第三次洪峰,今天共投入土石方49.7万立方米、编织袋365万条。


第1版(要闻)
专栏:

  七省区精心安置灾区人民生活
  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有地方看病
  编者按:长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的洪涝灾害非常严重。为确保受灾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作出最大努力,力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生病有处看。全国人民踊跃捐助,为安置工作提供了巨大支援。本报今天刊出受灾7省区精心安置群众生活的报道,并希望这一工作继续得到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湖南本报长沙8月27日电 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省百万受灾群众吃、喝、住、穿、医有保障,情绪安定,纷纷表示退水后要努力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今年的特大洪水使湖南2100万人受灾,倒塌房屋94万间,紧急转移100多万人,其中溃垸区33万多人。目前,湖南已搭建临时住棚18万多个,安置50多万人。共调拨救灾帐篷2400顶,安置2.8万多人。省政府先后下拨救灾款6585万元,按每人每天0.5公斤大米的标准,安排1个月口粮;对群众聚居区的饮用水坚持消毒,群众喝的是卫生水。省委、省政府已安排防疫治病经费5000多万元,全省派出1374支医疗队、238支防疫队共1.5万多名医务人员,深入灾区,为群众防病治病;在群众聚居区,省、地、市卫生部门建立了临时医疗救护中心,设立临时医疗点,同时抽调乡镇干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组成临时的“三结合”防治组织,责任到人,分乡、分村、分段、分片包干,开展巡回医疗和卫生防疫。
  湖北本报武汉8月27日电 记者杜若原报道:湖北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目前,灾区群众情绪稳定。湖北省共有66个县市遭灾,因灾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77.8万人次,现仍有近200万人尚未返回家园。据民政部门介绍,全省1/5的转移受灾群众已住上了简易棚,累计搭建棚子17万个;约2/5的转移受灾群众被安置在学校、空闲房舍里;另2/5的受灾群众则投亲靠友或被邻近县、乡镇对口安置。截至8月25日,湖北省已发放救灾款1.25亿元,发放衣物、药品、食品等物资折款0.7亿元。湖北省委、省政府已制订扶持受灾群众的政策,动员无灾、轻灾地区向灾区捐粮。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对有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采取借粮、补种等方式帮助渡过难关。
  江西本报南昌8月27日电 记者程曦、余清楚报道:江西省妥善安排灾区群众口粮,目前已发放救济粮和借粮3000多万公斤,150万受灾群众吃饭没有问题。记者在重灾区波阳县昌洲圩堤上看到,民政部门将一船船大米送到群众的帐篷里。群众手持“救济粮卡”领取大米。永修县24万受灾群众按人均每天0.75公斤口粮标准,已领到两个月的口粮。目前全省在圩堤上的群众都领了政府下发的救济粮和食品。民政部门把粮食供应点设在大堤上,方便群众领取粮食。最近江西省政府又作出“开仓借粮”的决定,将“借销粮卡”迅速发到每个受灾群众手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安徽本报合肥8月27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安徽在抗洪抢险中精心安排群众生活,细致预案,精心安置,紧急转移出来的53万群众住有房,吃有粮,喝有水,病有医,人心稳定,社会安定。到8月24日,安徽沿江6地市成灾人口已达560多万,被水围困人口57.2万。根据预案,沿江各地采取借住公房、投亲靠友、搭建临时棚、调运帐篷等措施,妥善安置了转移出来的50多万受灾群众。全省派出700多支、3000多人次的医疗队,投放了900多万元药品,为35万人免费治疗疾病。全省对沿江灾区下拨救灾款1100多万元,下拨捐赠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3000多万元。所发放救灾款物严格做到数量、用途、救济名单三公开。
  黑龙江本报哈尔滨8月27日电 记者曾坤、董伟报道: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使黑龙江省蒙受了巨大损失。目前全省受灾人口达850多万人。8月23日,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保证受灾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全省90%以上的受灾群众投亲靠友或由集体安置,还有50多万在岗地露宿的受灾群众,正由各级政府抓紧安置。到7月末,黑龙江全省粮食库存258.5亿公斤,成品粮油2.76亿公斤,全省现有小麦、稻谷、大豆粮油加工能力56亿公斤,完全可以保证市场供应。目前,全省已下派抗洪医疗队近6000人,发放价值209.8万元的防疫药品;给15.8万口水井消了毒。
  内蒙古本报呼和浩特8月27日电 记者刘亮明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号召全区各族群众开展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互助互济,确保灾区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水喝,不发生疫病。内蒙古东部目前有37.54万群众因住房倒塌而无家可归,近1.5万人仍被洪水围困,还有上万名一线军民露宿堤顶、坝脚。自治区紧急部署,全力救援。通过空投等各种办法已向灾区运送了大批急需的食品、御寒衣物和帐篷、蒙古包、帆布、塑料布等。同时,协助受灾群众通过暂住公房、借住商品房、投亲靠友和搭建临时住所等办法,先行安置老、弱、病、幼人员。全区卫生系统已组织2400多人赶赴灾区,昼夜为受灾群众防病治病。
  吉林本报长春8月27日电 记者李安达、陈杰、赵鹏报道:吉林省委、省政府一手抓抗洪抢险,一手抓受灾群众安置,实行社会总动员,全力做好群众的生活安排。全省紧急转移群众60万人,无一伤亡,基本做到有饭吃,有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治。据初步统计,这次特大洪水,吉林省受灾群众达200多万人。灾情发生后,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王云坤多次坐着冲锋舟深入灾区,了解群众生活情况和急需解决的困难。省里还给民政厅调拨两架直升机,专门用于给水困中的受灾群众空运紧急生活物资。全省现有170多个医疗小分队和95个卫生防疫小分队奔忙在各个聚居点。省卫生厅还组建医疗救护专家组和卫生防疫专家组到灾区进行巡回指导。他们编印了救灾防病手册10万份,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目前吉林省民政厅和慈善总会共接受救灾社会募捐1.05亿元,其中人民币4700万元。大量的食品、医药、帐篷、被服等紧急救灾物资正昼夜兼程地运往灾区。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新闻简报
  广西积极扩大进出口
  广西外经外贸部门积极开辟多种渠道,努力确保进出口大幅度增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广西累计进出口额14.87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外贸出口额1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2%,增幅排在全国前列。利用外资也取得好成绩,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3.86亿元,增长19.1%。(罗昌爱)
  安徽加快小城镇建设
  安徽省日前制定加快小城镇建设措施,争取到本世纪末使全省农村城镇化水平由目前的28%提高到35%,全省小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今年的15平方米提高到16平方米。
  黄淮育出小麦新品种
  西北植物研究所和陕西省农科院的科学工作者培育出的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小偃22和陕354不久前通过审定。专家们认为,这两个小麦新品种可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它们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亩产可达到500公斤产量水平,最高产量可达700公斤。
  河南省改造省会电网
  总投资16亿元的郑州市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日前开始启动。这是全国第一批25个城市电网建设改造项目之一,工期3年,改造规模为110千伏线路93.6公里,变电容量94.3万千伏安,以及相应的10千伏配电网、调度、通讯、自动化等设备的建设和改造。(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