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图片说明

  同胞爱 骨肉情
  编者按:入汛以来,祖国内地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广大港澳同胞人溺己溺,感同身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充分表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爱、骨肉情。在因东南亚金融风暴影响经济较为困难的背景下,他们的这种崇高的情怀,尤其令人感动。严重的灾情,同样地深深牵动着广大台湾同胞的心,在祖国大陆投资的一些台商也以各种方式,向灾区人民献上了一份浓浓的爱心。目前,港澳台同胞的捐款捐物正源源不断地送到灾区,这对于灾区人民最终战胜洪魔,重建家园,无疑是巨大的支持和鼓舞。
  左上:香港新鸿基公司和新城电台在沙田新城市广场为内地灾区筹款赈灾。
  新华社记者 刘彦武 摄
  右上:香港港岛湾仔街市商贩为内地灾区举行筹款义卖。
  新华社记者 刘彦武 摄
  右下:一位澳门居民来到澳门街坊总会属下的提柯街坊会捐款。
  新华社记者 车玉明 摄(附图片)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港人治港”印象

  为工商业插上腾飞翅膀
  ——访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本报记者 陶世安
  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记者访问了位于九龙塘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促进局成立于1967年11月,是个政府资助机构,经费约有1/4来自政府资助,其余则来自服务收费,基本任务是通过提供产品开发、顾问、培训以及技术转移等范围广泛的服务,支持香港工商业的发展,提高香港的生产力水平。促进局总裁邓观瑶告诉记者,通过这个特殊地位,可以做一些政府不方便做、民间机构做不到的事情。
  年富力强的总裁在介绍了促进局成立30年的历史后说,促进局现有19个技术中心、23个科技实验室、600名经验丰富的专业顾问及职员。
  “回归以后,香港整体环境和以前不一样,经济加速转型。面对激烈变化的市场,要保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必须提高生产力素质,迅速提高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邓观瑶说,一年来促进局工作主要围绕着这两方面展开。
  “要实现高增值,高科技是很重要的工具。”邓观瑶说,“今年年初促进局成立了创新产品开发院,主要任务是提供产品开发信息。平时每月举办几次以行业为主的研讨会,3月份举办了一次大型国际研讨会,请来国际著名的专家、本地知名的教授和成功的企业家,从产品开发到经营管理等方面介绍最新的发明、创新成果,把发明与创新风气在香港推广开来;同时,通过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推动香港工商业界的发明、创新,使之能够产品化、产业化,促进技术升级,实现发展中的飞跃。”
  香港有28万家中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雇用60%香港劳动力,是香港经济的支柱。香港经济要走向高增值和技术创新之路,这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这些企业平均雇员不到10人,最缺的是资源,在技术、市场、管理、信息、融资方面都存在困难。怎样才能加强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呢?除了依靠他们自身努力外,必须借助各方力量。作为工业支援机构,促进局通过举办“中小型企业中心”,从管理、人力及信息资源等方面提供服务。如:每月组织一次专题演讲,请香港成功的企业家、银行家,就一些有现实价值的话题进行交流,譬如“金融风暴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等。每周举行一次行政人员讲座,讲授财务管理、信息科技、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个中心还把推广信息科技应用,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记者参观了促进局生产力大楼“中小型企业中心”于去年年底建立的标准办公室,只见这里配置的网络电脑与其他数据库联在一起,还可以通过带有摄像头的电脑及时与促进局的顾问取得联系,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得到有效的信息服务,获得全面的解决方案,十分方便。
  促进局与亚洲生产力组织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等多个国际性组织有着紧密联系,并与世界各地工商业推广机构达成策略性联盟,和世界一些国际性的高新技术研究机构有着密切联系。在内地,同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北大、交大、南大等大学,以及内地一些省市的科技主管单位和200多个生产力中心有很多的联系和合作项目。每年还要为内地培训700多位厂长。
  邓观瑶告诉记者,回归以后,在全球生产力地图上香港也是一个活跃的单元。促进局是世界生产力联盟的会员,并于去年11月获得2001年世界生产力联盟大会的举办权。举办这项国际盛事,有助于向世界介绍香港发展生产力的成就,有助于香港吸收国际优秀科技及管理技术,将会提升香港作为生产力中心的国际地位。届时会与内地有关部门合作,共同把这个大型国际会议开好。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坦诚理性与务实 共同面向新世纪
  ——第七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吴亚明 朱治德
  第七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8月上旬在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及海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聚首一堂,围绕“面向21世纪的两岸关系”议题,分别就两岸的对话与政治性谈判、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两岸的影响、国际形势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及“三通”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态度务实、理性、坦诚,提出了许多宝贵、有益的见解,相信会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尽管经过1995年那场大的波折之后,海峡两岸的僵局至今仍未能完全打破,但从总体上来说两岸关系是朝缓和的方向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海峡两岸有必要尽快接触进行商谈,以便今后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良性的、互动的两岸关系,希望不要再因某种偶然事件或某一方面的突然变化,使两岸关系缓和的趋势出现逆转而重新陷入恶化状态。当然,对如何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与会者的看法也存在着一些分歧。不过,两岸多数专家学者分析指出,海协和台湾海基会成立后,特别是1993年“汪辜会谈”以来,两会举行了多次事务性商谈,但一直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岸之间存在着政治分歧。因此,两岸尽早举行政治谈判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两岸举行政治谈判也并不妨碍双方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如果像台湾方面提出的“从哪儿中断,就从哪儿恢复”,两会继续只是举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那么像两岸渔事纠纷、劫机犯遣返等涉及管辖权的问题,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台湾方面如果真的想解决事务性问题,就应该面对政治分歧,首先举行政治性谈判的程序性磋商,随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使得两会商谈中涉及的政治问题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事务性问题在避开政治问题的情况下,按照事务性方式来处理,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事务性问题,也才能使两岸尽早开始进行政治谈判的程序性磋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两岸关系得到良性发展。祖国大陆学者提出了两岸举行政治谈判、发展未来两岸关系的四个支点,引起与会者的共鸣。这就是:未来两岸关系应该是和平的而不是冲突的;是稳定的而不要受偶然、突发事件的影响;要有长期性的展望,而不要只考虑一两年的短期效果;应逐步走向成熟。
  两岸举行政治谈判首先应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进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很多学者在会议发言和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一国两制”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是可行的,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好办法。他们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一国两制”切实可行,也为两岸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而“一国两制”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设计的,更符合台湾实际。他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现实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内涵的理解会逐步加深,赞同与支持“一国两制”的人必然会越来越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他们用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句表达了这一信心。
  与以往历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相比,这次会议对两岸关系的探讨更加深入、平实,而且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造成的影响,也是与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向会议提交的这方面论文比较多。关于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尽管这场金融危机对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与亚洲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要小得多。他们认为,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原因就是,近10年多以来,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间不断进行经贸交流,开展经贸合作,共同建立起一定程度抵御金融危机的基础和能力。正因为如此,海峡两岸及香港特区有理由进一步推动和发展彼此间经贸交流合作。从这个意义说,台湾当局有必要重新考虑所谓的“戒急用忍”政策,不要因目前两岸间存在着政治分歧,就寻找种种借口,给两岸经贸交流合作设置障碍。不仅如此,当21世纪正在到来的时候,与会专家学者还建议,海峡两岸应根据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把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推向更高的新阶段,提高双方合作的层次,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像以往历届研讨会一样,与会者还对两岸经贸和文化交流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专家学者们认为,两岸的经济互补互利,进一步加强两岸经贸交往,可以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增强两岸和平统一共识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台湾当局的人为限制,使得两岸的经贸交流合作没有能够达到其应有的规模。会上,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当局尽快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以减少两岸交流交往的成本,为民众做些有益的实事。来自海外的专家学者则从两岸国际合作的前景、两岸经贸一体化展望等更为宏阔的视角,分析了两岸加强经贸交流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经贸领域相比,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内容最丰富、最少争议,同时也最能促进民众感情的沟通。尽管两岸长期人为地隔绝、政治对立,使得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岸文化属同一源流,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基础,风俗习惯、人文思想大多相同,在数十年隔阂后,一经恢复往来、互相交流,就在民间获得广大的支持和回响。据透露,过去10年来,台湾方面赴祖国大陆进行文化交流的人士,估计已有数十万人次;截至1997年6月底,祖国大陆赴台的文化界人士也已超过2.8万人次。专家学者们认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不但可强化两岸“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抵御岛内分离意识的影响,而且可以激发出创造的活力,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因而,他们一致呼吁: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共识。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为了不被忘却的英灵”
  本报记者 吴坤胜
  在京港两地博物馆界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反映香港同胞半个世纪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祖国抗战,与祖国人民一道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展览——《抗战时期的香港》,7月中旬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
  一场大雨,冲走京城仲夏的闷热。在展览开幕式上,记者看到两百多名来宾中,应邀来京的香港20多位代表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香港首次在内地举办抗战内容的展览,也是香港回归祖国后京港两地博物馆界联合在北京举办展览。因此受到香港和内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积极支持。特区政府市政总署署长钟帼丽、特区临时市政局议员莫应帆专程来北京参加开幕式,特区政府还提供一张1945年在港督府举行日本投降仪式使用的签字桌。”港方负责筹办这次展览的香港班敦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林启晖先生,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浏览展厅,全部由香港博物馆提供的100多幅照片、67件珍贵文物,记录着当年香港同胞浴血抗战的历史。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直到1941年底香港沦陷的10年间,在内地大部分城市、港口相继失守后,香港这个具有特殊地位的自由港,遂成为祖国抗战战略物资的重要转运口岸。香港沦陷后,香港同胞与日军决斗在大街小巷,郊野海上,并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江纵队的港九大队,在港九地区营救了800多位内地滞港的文化界人士、上百位国际友人和盟军飞行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香港回归之前的数十年间,香港同胞的抗日历史一直没有得到港英当局的尊重,连教科书也只字未提。好在我们香港同胞并未忘记这段历史。因为她铭刻在港人的心中。”林启晖先生说,为让年轻人了解香港抗战历史,许多热心人不顾劳累,四处收集抗战史料,寻找抗战遗迹,筹办抗战史料展览。徐月清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七七事变”爆发地的卢沟桥上,记者见到了已是中年的徐月清女士。她对记者说,小时候,她父亲就给她讲抗战英烈的故事,对抗日战士的英勇行为非常钦佩。10多年前,徐月清女士在繁忙工作的同时,开始着手寻访抗战遗址,寻找抗战老战士,先后出版了《活跃在香江》、《战斗在香江》两本有关香港抗战题材的书。她说,她的愿望是继续把有关香港抗战的书写下去,给后人留下这部“不应忘记的历史”。
  “我们这样不遗余力,为的是‘不被忘却的英灵’。”看到《抗战时期的香港》展览得以在内地顺利展出,曾任港九独立中队队长的古稀老人罗欧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告诉记者,香港沦陷的3年间,港九大队从不到100人发展到1000多人,为祖国民族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还有200多名老战士分布在祖国各地。使罗欧锋老人欣慰的是,香港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非常关心生活在香港的抗战老战士,特首董建华还接见了老战士的代表。经过认真查证,已经确定115名在抗战中牺牲的港九大队战士并把他们的名字镌刻在香港纪念庵内。“这些在港英统治时代是不可能的。这不但告慰那些为祖国独立而捐躯的战友的在天之灵,我们这些活着的老战士心里也得到一点安慰。”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为促进闽台人员交往与经贸合作,同台湾仅有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切实做好海上来闽台胞接待工作,改进台轮停泊点管理。4年来共接待台轮4万多艘次、台胞17万多人次,对台小额贸易达1亿多美元,使海上交往成为闽台交往的重要渠道。图为秩序井然的福建东山港台轮停泊点。
  新华社记者 李开远 摄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内地成为香港旅游业第一大客源地
  本报讯 来自香港旅游业酒店业的36名代表,日前与100多位内地旅游业人士举行京港旅游业交流会。这是香港旅游协会首次在北京举办的同业交流活动。
  据介绍,目前中国内地已经成为香港旅游业的第一大客源地。去年内地赴港的游客总数已达230万人次,为香港带来收入158.8亿港元。为推动香港与内地旅游业的交流发展,去年3月香港旅游协会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最新统计表明,今年1至5月,内地赴港旅游人数接近百万之多,占到港游客的26.4%。
  在此次交流会上,香港旅游协会向内地旅游业代表介绍了香港旅游的特色,并指出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是内地居民旅游度假,了解香港,了解世界的最佳地点。两地代表在活跃的气氛中广泛进行业务交流,为今后增进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张蓉)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筹备第二十七届艺术节
  记者从香港艺术节协会有限公司获悉,第二十七届香港艺术节将于1999年1月举行。目前参加艺术节的各类节目已挑选完毕,各项准备工作已开始着手进行。
  从1973年首届香港艺术节举办以来,香港艺术节不断朝着创新、多元的方向发展,从西方古典音乐、歌剧、芭蕾及舞台剧开始,逐渐引入爵士乐、音乐剧、现代舞、多媒体表演艺术以及中国传统的江南丝竹、粤剧、潮剧、京剧等,为香港营造出艺术的风气,丰富了港人的生活。演出节目从首届时的13个,到第二十六届时的33个。其中香港艺术家表演的节目已占了11个。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台湾鸟类生存环境破坏严重
  台湾高雄野鸟学会日前完成了一项有关岛内野鸟生存环境的调查。调查发现,台湾许多鸟类栖息的地理环境近年来遭严重破坏,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
  高雄野鸟学会调查的范围包括台湾长期以来野鸟栖息、繁衍之地。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北部鸟类生存的环境遭彻底破坏;台南兴建科技工业园区后,野鸟繁殖区已不复存在;高雄的竹沪以往是东学环颈鸟的乐园,但现在已很难看到此种鸟类。台湾学者呼吁,要重视保护鸟类的生存环境,否则,岛内的一些珍稀鸟类将会绝种。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厦门湾“疑存雷区”的消失
  ——东海舰队海测兵厦门湾扫雷纪实
  张炳耀 曹卫民 汪光鑫
  今年4月30日,在厦门港建设新锚地勘测和排雷工程技术成果审定会上,东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的扫雷成果资料一次性通过鉴定。这标志着厦门湾这片“疑存雷区”,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海图上永远消失。
  厦门湾“疑存雷区”主要分布在厦门港主航道青屿水道两侧。据载:30年代中期,国民党军队对日军消极防御,在厦门湾青屿附近海域布设了大量铁质磁性水雷。日军撤退时,又在厦门港投了不少水雷。40年代末,英国海军在该区域标上“疑存雷区”。经过60多年海流、海底变化,这些雷体都已陷入泥沙中,虽说雷体内的引信早就失效,但是一旦受到船只抛锚等外力作用,仍有爆炸的危险。1978年,有渔民在该海域捕捞作业时捞到一枚水雷,敲打时引发爆炸,渔民当场被炸死……这“疑存雷区”严重阻碍着厦门港的航运发展和未来的海峡两岸通航。因此,排除“疑存雷区”迫在眉睫。
  1997年6月20日,曾攻克50多项海测难题的海军东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接到厦门市政府求援后,派遣一支由工程师杨丁飞带领的扫雷分队奔赴厦门。
  厦门与金门隔海相望,最近处只有几千米。厦门港既是商港,又是渔港。当地渔民设置残留在水下的流网、网柱和过往船只丢失的铁锚比比皆是,而作业船是两条不足80吨的渔船,这给探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8月15日8时,扫雷总负责人杨丁飞下达了扫海命令,只见一只只用钢缆连着的扫海器和用缆绳串起来的红色浮筒分别从闽龙渔1039号、闽龙渔1101号船上抛入海中,顿时船尾浪花四溅,浮筒顺流急速而下,相距850米远的两船各自牵住钢缆一端,呈大弧形并驾齐驱,开始了大规模扫海清障作业。
  扫雷至今仍是国际性的难题,而要扫清海底泥面下的水雷,其难度更大。该海域“疑存雷区”既无雷型记载,又无雷区布设图。经过60多年,要准确找到这些水雷,真如大海捞针。在26平方公里的“疑存雷区”海域,两条作业船犁海耕波,克服艰难险阻,3个多月完成了634条测线,并对重要可疑点进行了重点反复探测,经人工判读和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终于在该海域海底泥面下找到了15颗水雷。水雷找到了,接下来就是排雷。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决定实施水下爆破法,利用炸药爆炸摧毁或引爆水雷。
  1997年12月29日上午,厦门海域低平潮,正是排雷作业的“黄金时间”。闽龙渔1101号船装载着TNT乳胶炸药及黄沙麻袋驶近3号水雷。11时18分,一包系着红色圆浮标的炸药从吊车上缓缓沉入海底,接着又换了个角度投放了第二包,直到第五包投好后,潜水员下水,检查这5包炸药在海底是否按规定呈梅花形位置摆放,及在水下接好导爆管,这才撤离引爆点回到安全区。13时50分,1039号船迅速拉下电闸门,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直径40多米的水柱冲到数十米的高空,涌浪翻滚。爆炸后经两船测定,该雷点磁异常消失,首次爆破成功。
  最险的还是引爆9号水雷。今年1月7日9时30分,1101号船爆破员将电雷管和水雷管的导爆管接好后沉入海底。突然,海面上风速增大,风向改变,船只还没起锚就已偏向。正当该船离开目标时,细心的杨丁飞猛然发现水雷点上方红色浮球标志与船体之间的距离竟没有改变,一下子冷汗沁出他的额头,他从指挥台冲进驾驶室,高喊“松车!停机!”并迅速命令潜水员紧急下潜。5分钟后,潜水员从船尾拉出了和螺旋桨紧紧缠在一起的5根电雷管和12根导爆管,船上16名工作人员惊得张大了嘴巴。如果再晚30秒,螺旋桨就会直接打爆电雷管,所产生的压力就会导致水雷和炸药在船体正下方爆炸,其后果难以设想。
  经过4个多月艰苦作业,扫雷官兵冒危险、战风浪,终于取得了厦门湾扫排雷的全面胜利。
  压题照片:9号水雷爆炸时的情景。
  汪光鑫 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