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致函国家杜马主席
  建议任命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
  解散政府在俄反应不一
  克林顿表示将如期访俄
  本报莫斯科8月24日电 记者刘刚报道: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在给国家杜马主席(议会下院)的一封信中说,“根据俄联邦宪法第111条,建议国家杜马表决通过任命切尔诺梅尔金为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的决定”。
  23日晚,叶利钦总统解散了基里延科政府,同时任命切尔诺梅尔金为代总理。据报道,今天上午国家杜马讨论了叶利钦总统的这一任命,多数议员反对任命切尔诺梅尔金为政府总理,他们要求叶利钦总统收回这一任命。叶利钦总统对此作出迅速反应,总统在杜马的代表科坚科夫说,叶利钦总统不准备撤回任命切尔诺梅尔金政府总理的决定。
  切尔诺梅尔金1938年4月9日生于奥伦堡州,1957年参加工作。1992年12月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今年3月被叶利钦解除总理职务。切尔诺梅尔金于1995年创立“我们的家园——俄罗斯”竞选联盟并自任主席,1996年支持叶利钦竞选总统成功。
  根据俄联邦宪法,国家杜马必须在本月31日以前对这一任命进行表决。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23日电 叶利钦总统宣布解散基里延科政府和任命切尔诺梅尔金为临时代总理的决定,在俄政界引起不同反应。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在对报界的谈话中表示欢迎叶利钦总统解散基里延科政府的决定,认为这个政府已无法有效地进行工作。但是,他对任命切尔诺梅尔金为临时代总理的决定持保留意见。
  “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杜马党团负责人绍欣认为,尽管最近政界某些人物把当前的危机归咎于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但他依然有能力改变局面,使形势好转。他说,切尔诺梅尔金政府将得到议会上、下院和主要政治力量代表的支持。
  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说,他不会就解散基里延科政府这一事实本身作任何评论,因为俄共一向认为,从今年春天起,俄罗斯就没有政府。久加诺夫还拒绝对任命切尔诺梅尔金临时代总理的决定作评论。
  人民政权党杜马党团领导人雷日科夫认为叶利钦总统的决定是一个缺乏逻辑性的决定。他说,一个政府要能卓有成效地工作,必须有两个条件,首先是根本改变现行经济方针,其次要赋予政府更多的权力。
  “亚博卢”集团杜马党团负责人之一卢金认为,叶利钦总统的决定表明,执行权力中心那些决策的人们已经十分慌乱。他还认为,新内阁不会在克服经济危机方面取得实际的积极成果。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23日电(记者袁炳忠)正在马萨诸塞州马撒葡萄园岛休假的美国总统克林顿23日表示,尽管俄罗斯政府发生变化,他仍将如期访问俄罗斯。
  对俄罗斯政府的变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克劳利当天在马撒葡萄园岛对新闻界说,美国对俄政策的优先目标是“希望俄罗斯能够继续进行必要的经济改革”,而这种政策“不是基于某个人物”。克林顿将如期于8月31日开始访问俄罗斯。


第6版(国际)
专栏: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国际社会、海外华人华侨和我驻外机构等踊跃捐助灾区
  本报东京8月24日电 记者于青报道: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近日继续收到日本各界和在日中国人为中国抗洪救灾的捐赠,主要有:创价学会捐款1000万日元;日中友好会馆捐款300万日元;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捐款100万日元;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人员捐款3000美元;中国主要新闻机构驻日本记者捐款9万日元。
  本报讯 日本脏器制药公司总经理小西甚右卫门8月21日写信给本报说:“得知中国南北洪水造成灾害,心急如焚。江泽民主席不顾炎热亲临水灾现场指挥并发表振奋人心的讲话。解放军与居民团结一致奋力抗洪,提出‘人在堤在’的响亮口号,震撼人心。获悉灾区饮用水奇缺,决定向灾区捐赠本公司生产的矿泉水1.5万瓶。”
  本报讯 英国政府通知中国民政部门,它将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中国遭受洪灾的地区再次捐款25万英镑,用于购买灾区急需的食品和药品。这是英国政府自中国今年洪灾以来的第二笔捐款。第一笔捐款为15万英镑,两次款项合计相当于540万元人民币。
  本报渥太华电 记者邹德浩报道:加拿大国际合作兼法裔事务部长马洛8月18日宣布,加拿大政府将向中国长江灾区紧急增援20万加元。这笔捐款将通过红十字机构向灾区提供急需的药品、净化水、药丸及其他急救物资。
  另外,安大略省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裔人士昨天向加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16万加元的股票。加红十字会将尽快把股票兑换为现金转往中国。目前安大略省红十字分会已收到20多万加元捐款,其中大部分捐款人是华裔。
  截至目前,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和红十字会共向中国灾区捐款56万加元。
  本报布鲁塞尔电 记者丁刚报道:荷兰政府日前决定向中国提供100万荷兰盾(约合50万美元)的紧急援款,用于救助遭受水灾地区的灾民。
  荷兰外交部发展合作总司发言人说,这笔钱从荷兰政府为援助发展中国家专设的发展合作基金中拨出,将由国际红十字会安排,向中国灾区提供食品、帐篷和其他救灾物资。
  本报讯 美国联邦快递公司8月23日与美国驻华大使馆合作,将一批美国政府救灾物资运抵中国长江流域受灾地区。联邦快递的DC—10货机运载了帐篷、毛毯、塑料布和日用品,美国政府共组织了两次运送物资行动。
  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近日亲访了湖北省,并代表美国政府宣布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25万美元,指定用于向中国灾区提供饮用水和医疗卫生设施。(钟李)
  据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综合本社驻外记者报道:近日来,许多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继续向中国洪涝灾区踊跃捐款,赈济中国洪水灾区人民。
  中国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消息牵动了成千上万澳大利亚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的心。悉尼、墨尔本、堪培拉等地的华人、华侨、留学生连日来纷纷举办各种募捐活动,表达他们对洪水灾民“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8月22日下午,旅居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市的华侨纷纷来到中国驻塔市总领事馆,向祖国受灾地区捐款。当日下午,共收到捐款8000万马达加斯加法郎(约合15万美元)。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滥施制裁难以为继
  李云飞
  美国以世界“领导者”自居,其“领导”方法之一就是动辄对别国实行制裁。可是最近,美国国内却在对其制裁政策进行反思。
  战后,美国对外实行经济制裁大约有100来次,仅从1993年以来就有约60次。目前仍受到美国制裁的国家有75个,其人口占全世界的2/3,而国会正在酝酿的有关制裁的法案还有30多个。人权、武器扩散、在深海用流网捕鱼等等,都可以成为美国进行制裁的理由。美国已经将制裁作为介乎发表声明谴责与动用武力弹压之间的一种习惯性的外交选择。不但如此,它还要求别国也参与制裁,别国若不响应,它就单方面制裁,同时对不响应的国家进行“连锁制裁”,可见美国对制裁已“嗜痂成癖”。
  美国滥施制裁,目的很明确,就是维护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但结果却是绝大多数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经济在国际关系中的分量凸显,美国的制裁行动就越来越难以推行下去了。在对古巴、伊朗等国的制裁问题上,美国的霸道做法,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和抵制,连法国等欧盟国家也将同美国的同盟关系置之一旁,向世贸组织起诉美国,双方几乎爆发贸易战。为免犯众怒,最后美国只好找台阶下来。这表明,时移势易,美国的制裁政策与时代潮流越来越格格不入。
  事实上,制裁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伤害受到制裁的国家,也会殃及美国自身。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仅1995年一年,因制裁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50亿到190亿美元,损失的工作岗位达26万个。许多生意眼巴巴地看到被其他国家抢走了,美国企业界对此怨声载道。显然,美国对外实施制裁,在国内也遭到越来越大的阻力。
  最近一个时期,美国国内不断出现要求改变“制裁成瘾”的状况,对制裁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的呼声逐渐趋强。参议院准备成立一个专门小组,重新审查已经通过和将要提出的制裁法案,国务院也将成立类似小组。一些众议员正在酝酿提出一项新的限制制裁的议案,其主要内容是:今后在采取制裁行动前应首先考虑到会对美国自身的经济造成什么影响;应考虑到除制裁外是否还有别的外交选择途径;对单方面的制裁应尤其慎重;制裁的有效期只能两年,超过期限需要重新授权,等等。与此同时,对制裁行动也有所调整。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已经两度减轻;针对古巴、伊朗和利比亚的“赫—伯法”和“达马托法”被一再推迟执行;最近美国政府又决定,在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制裁措施中将农产品的出口排除在外。
  美国助理国务卿艾森施塔特最近坦言:“我国单方面影响世界事务的能力正在减弱。”此言道出了美国为什么现在反思和调整其制裁政策的奥秘。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俄罗斯政坛翻云覆雨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刘刚
  8月23日是星期天,晚上悠闲的人们正聚集在电视机旁欣赏着轻松的节目。7时30分,播音员突然宣布了一条令人心情骤然紧张的消息:叶利钦总统解散了基里延科政府,并任命前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为政府代总理。自基里延科上任以来,人们对他的批评、指责从未中断,普遍认为该政府不会坚持很长时间,但人们没有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
  5个月前基里延科三闯国家杜马的艰难场景人们还历历在目,他被任命为俄罗斯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实属不易。基里延科上台伊始就遇上了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国际上,东南亚金融风暴、石油价格暴跌对俄罗斯形成了猛烈冲击;在国内,矿工罢工、教师罢课,社会形势极其不稳。在5月至8月短短的几十天里,俄罗斯爆发了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爆发于5月27日的金融危机是去年秋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外国银行及企业在俄罗斯金融市场搞投机,在两周的时间里抽走了高达140亿美元的资金,等于把当时的国家外汇储备一下全部抽空。7月6日俄罗斯金融市场再次出现动荡,到8月7日,俄罗斯发行的欧洲债券售价只剩下面值的50%,而国外债券价格跌至面值的36%;国内股市、债市价格狂泻不止。13日股市出现恐慌迹象,俄股票综合指数在开盘后不到30分钟下跌25%,国债券收益率升至300%,股市被迫停止交易。17日,政府宣布实施稳定金融市场综合措施后,卢布大幅贬值,物价突然上涨,不断恶化的金融形势愈演愈烈。
  金融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21日国家杜马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议员们批评政府无所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形势越来越糟,已接近破产边缘。他们说,金融风暴到来之前政府对此毫无准备;到来之后又毫无办法;金融风暴已经给国家造成危害,这时政府出台的措施又为时过晚。基里延科在发言中承认,“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不配把政府说成是有威望的。遗憾的是,政府确实已经没有任何政治上的支持”。(见左上图新华社记者胡海昕摄)当日,国家杜马做出决议认为政府的工作不能令人满意,并以245票赞成,32票反对通过决议,“建议总统自愿辞职”。在这种情况下,23日叶利钦总统突然召见切尔诺梅尔金,引起人们广泛猜测。晚上当宣布这一消息时,人们虽感到突然,但细想起来也并非意外。
  23日晚上,基里延科探望了持续几周在政府大厦外面因拖欠工资而举行示威的煤矿工人。24日上午,他在政府大厦五层与政府成员们告别。据悉,他已正式拒绝了切尔诺梅尔金代总理提出的出任政府副总理职务的建议。
  24日,叶利钦总统致函国家杜马任命切尔诺梅尔金为政府总理,据报道,多数议员反对这一任命,他们指出,切尔诺梅尔金没有拿出新的施政纲领及彻底改变经济方针的措施。他们要求叶利钦总统收回对切尔诺梅尔金的任命,否则,对这一任命他们拒绝表决。叶利钦总统已表示不收回对切尔诺梅尔金的任命。他在今天下午的广播讲话中说,“任命切尔诺梅尔金为政府总理是考虑到2000年大选时政权要有连贯性,切尔诺梅尔金的优点是:正派、诚实、严谨,这是2000年总统选举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根据俄联邦宪法,国家杜马必须在一周内对叶利钦总统的此任命作出“赞成”或“反对”的表决。如果国家杜马在31日之前作出“反对”的表决,俄罗斯政坛将出现对峙局面,在国家陷入深度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这一紧张的政治形势将格外令世人关注。(本报莫斯科8月24日电)(附图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蒙古总统再次否决总理人选
  新华社乌兰巴托8月24日电(记者石永春)蒙古总统巴嘎班迪24日第五次否决国家大呼拉尔经济政策常设委员会主席达·冈包勒德为新总理人选。
  蒙古总统新闻发言人说,“民主联盟”于22日致函巴嘎班迪总统,第五次提名达·冈包勒德为新总理人选,但总统再次表示不能将冈包勒德作为总理人选提交国家大呼拉尔。巴嘎班迪总统仍建议提名国家大呼拉尔委员、蒙古民族民主党党员道·冈包勒德为总理人选,并希望“民主联盟”采取措施加快新总理人选提名和协商工作。
  本月中旬以来巴嘎班迪总统已四次否决达·冈包勒德为总理人选,其理由是身为国家大呼拉尔经济政策常设委员会主席的达·冈包勒德对蒙古银行危机负有责任。
  额勒贝格道尔吉政府是7月24日被罢免的。按照蒙古有关法律,新政府应在此后的30天内组成。


第6版(国际)
专栏:

  1990年8月联合国开始对伊拉克实行全面制裁。伊经济陷入困境,物资匮乏,人民生活困苦。图为一家祖孙三代手拿居民供应卡在等待领取食品。新华社记者 吴伟斌 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刚果(金)局势
  南部非洲国家呼吁立即停火
  政府军已收复三座城市
  安哥拉军队攻克基托纳
  据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23日电(记者赵毅)讨论刚果(金)局势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首脑会议23日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结束。会议发表的一份联合公报称,与会者呼吁刚果(金)交战双方立即实行停火。
  会议由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主席、南非总统曼德拉主持召开。共同体其他一些成员国首脑以及卢旺达总统比齐蒙古、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和肯尼亚总统莫伊等出席了会议。但刚果(金)总统卡比拉、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和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因故未能到会。卡比拉和穆加贝只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秘书长姆布恩德向新闻界宣读了联合公报。公报呼吁刚果(金)交战各方立即停火,军队脱离接触,以缓解战场冲突,为建立最终和平的努力创造氛围。
  据新华社金沙萨8月24日电 刚果(金)新闻部长穆门吉24日在此间宣布,在安哥拉军队的协助下,刚果(金)政府23日已经从反政府武装手中收复了莫安达、巴纳纳和博马三座城市。
  穆门吉证实,政府军正在反击反政府武装对北方重镇基桑加尼的进攻。刚果(金)农业部长姆瓦纳南加当天表示,除非卢旺达和乌干达从刚果(金)撤军,刚果(金)政府不会接受任何停火安排。他再次指责此次叛乱实质上是卢旺达和乌干达对刚果(金)的侵略。
  据新华社金沙萨8月24日电(记者李发全)据此间24日收到的消息,支持刚果(金)现政府的安哥拉军队22日攻克了刚果(金)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基托纳。
  基托纳位于金沙萨西南400多公里处,是反政府武装的后勤供应基地。反政府武装军官布基22日晚在刚果(金)北基伍省省会戈马证实,由于基托纳遭到了安哥拉军队的进攻,反政府武装不得不进行“战略撤退”。据悉,4架安哥拉战斗机23日降落在金沙萨恩吉利国际机场。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盟和伊斯兰国家集团支持苏丹要求
  据新华社联合国8月23日电(记者丁宝忠)联合国安理会8月23日向新闻界公布了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和联合国伊斯兰国家集团分别致安理会主席的信,并将它们作为文件分发给成员国。阿盟和伊斯兰集团在信中对苏丹向安理会提出的要求表示支持。
  苏丹外交国务部长加布里埃尔·罗里克21日致信联合国安理会主席,要求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讨论美国空袭苏丹制药厂事件,并派人进行现场调查。
  阿盟和伊斯兰国家集团的两封信是21日递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阿盟在信中说,阿盟认为美国轰炸苏丹制药厂“公然践踏了阿盟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违背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


第6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吸取教训 重振经济
  ——访韩国新任驻华大使权丙铉
  本报记者 徐宝康
  正值韩国建国50周年大庆和中韩建交6周年之际,记者来到韩国驻华使馆采访了新任驻华大使权丙铉。满头银发、举止儒雅的权丙铉大使在韩国政界堪称“中国通”,1992年8月中韩建交谈判时,他作为“军师”,为两国建交立下功劳。今年金大中新政府成立后,权丙铉成为新一届政府的首任驻华大使。
  权大使说,韩中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尤其是建交后两国的关系迅猛发展。去年两国贸易额已达到24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对华投资已达50亿美元。建交6年来,韩中领导人频繁互访。江泽民主席等中国领导人曾访问过韩国,金大中总统今年内也将访华。
  在国际事务中,双方在维护朝鲜半岛和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实现本地区的共同发展等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识。韩国对两国关系的全面健康发展表示满意。
  谈起韩国的经济发展,权大使说尽管韩国目前因金融危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从亚洲经济特别是韩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看,亚洲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奇迹,当是不争的事实。西方国家为繁荣经济几个世纪走过的路程,亚洲国家仅用短短的几十年就赶上了。他认为,这是因为亚洲国家把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同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融为一体,并根据各国国情实施改革开放,创造出了“亚洲模式”。这种模式是有生命力的。当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韩国也是有深刻教训的。权大使强调说,韩国目前的困难是过渡性的、暂时的。为克服危机,韩国目前正在金融、产业、劳动力以及公共部门四大领域进行大幅度改革,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领域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进一步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以提高竞争力。改革是要经受痛苦的,目前韩国经济已出现历史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失业率达8%。这是痛苦的,然而不经过这段磨练,就不会有新的腾飞。韩国政府和人民对此已有充分认识,决心通过改革重振经济,以便实现经济的再次腾飞。
  权大使高度评价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强调说,在当前亚洲金融风波的冲击下,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不仅宣布人民币不贬值,而且还向东南亚国家提供了必要的援助,赢得了东南亚及国际社会的好评和赞誉。
  当采访进入尾声时,记者问权大使:“您在任期间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权大使坦诚地说:“我想当一名文化大使。”他说:“韩中两国都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争取民族解放和抗日救国的斗争中,两国人民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斗争篇章,我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挖掘整理使之传给后代。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我们将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广泛交流。在韩中两国人民交流的新篇章中,我愿当一名‘好导演’。”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发现未爆美巡航导弹
  本报伊斯兰堡8月24日电 记者王南报道:8月22日,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巴西马地区卡兰镇附近,当地居民发现了一枚尚未爆炸的巡航导弹,上面带有明显的“美国制造”字样。这则消息是俾路支省一位官员于23日向外界披露的。
  据悉,当地民众22日发现一个长约2.1米的圆柱形物体后,随即报告当地政府和联邦内政部。经专家查实,这是一枚尚未爆炸的美国巡航导弹,并被认为是20日晚美国空袭阿富汗飞经此地时坠落的。坠落地点被导弹砸成了一个深约3.6米的弹坑,距最近居民区只有12公里。当地政府现已封锁了导弹坠落地点,并派专家进行安全处理。


第6版(国际)
专栏:资料

  本·拉登其人
  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几乎同时遭到炸弹袭击。经过调查,美国于8月20日指责沙特百万富翁奥萨马·本·拉登制造了爆炸事件。美国遂于20日动用巡航导弹分别袭击了拉登在阿富汗的营地和苏丹首都喀土穆的一家制药厂。拉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本·拉登1957年出生于沙特首都利雅得。他的家族非常富裕。拉登所继承的家产约4亿美元。
  拉登是个狂热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拉登于1979年参与埃及的“伊斯兰圣战组织”,对付在阿富汗的前苏联军队;1990年海湾危机时,对沙特邀请美国驻扎军队不满而离开沙特,在也门过了约一年的流亡生活。海湾战争结束后,又流亡到苏丹。由于他暗中资助恐怖活动,1994年被剥夺了沙特阿拉伯的公民资格,随后一直居住在阿富汗至今。据美国情报官员称,他在阿富汗建立了逊尼派穆斯林训练营地,训练恐怖分子。
  拉登早就对美国派兵进驻拥有麦加和麦地那两大圣地的沙特阿拉伯不满,扬言要对美发动袭击,将美军赶出阿拉伯世界,并把“炸美国机构、杀美国人”作为行动目标。他拥有3亿多美元的反美活动经费,还为整个中东和中东以外地区的伊斯兰武装提供资金。今年5月,拉登在霍斯特又成立了“国际伊斯兰圣战阵线”。该组织纠合了埃及、约旦、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的8个极端组织,并声称将战斗到把美国驻军和以色列人从阿拉伯土地上赶走为止。
  美国一直认为,拉登是1995年和1996年在沙特发生的两起爆炸案的主谋,那两次爆炸案造成20多名美国人死亡;1996年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的元凶曾得到拉登的大量活动经费;1998年3月布鲁塞尔警方逮捕了7名接受过拉登资助的涉嫌杀害数千阿尔及利亚人的伊斯兰武装组织成员。据报道,拉登还多次扬言要暗杀克林顿总统和其他美国名人。(长海)(图片)


返回顶部